548 条搜索结果

明王

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仁王经下云普明王。為鹿足王所捉,请七日之命归国,至期以持不妄语戒故,以身就死。止观一曰:「药王烧手,普明刎颈。」观音玄义下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见[须陀须摩]条。 又仁王经谓此王為斑足王所捉,请七日之间还国修仁王...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降叁世与大日如来

降叁世為金刚萨埵之忿怒身,故其望大日如来时,以大日為自性轮身,以萨埵為正法轮身,以降叁世為教令轮身。故以萨埵之正法轮身,归於大日之自性轮身,则降叁世明王,即大日之忿怒身也。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八大金刚童子

不动明王之使者八大童子也。一慧光童子,二慧喜童子,叁阿耨达多童子,四指德童子,五乌俱婆迦童子,六清德童子,七矜羯罗童子,八制吒迦童子也。此童子皆手持金刚杵,故名金刚童子。见八大童子义轨。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生死

生死即涅槃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使者

不动使者如金刚童子现僮僕之相奉如来之教令為使役者。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东司

又曰东净。谓禪林东序之厕也。其在西序者即西净也。或以东司為厕之通名,在西者,亦呼為东司。实讹言也。杂谈集七曰:「乌芻沙摩之真言,可於东司特诵咒,此為别段之事,不动明王之垂迹,号為不净金刚。东司不净之时,鬼若有恼人之事。则彼有守护之誓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叁毒尸利

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师利名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為天...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大力明王

一卷。赵宋法护译。此明王能出生一切如来法眼徧照法界之大力,故名。明王者,陀罗尼之德名也。经中说陀罗尼及坛法。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火生叁昧

不动尊之叁昧,由身出火焰者。底哩叁昧耶经上曰:「不动亦自身徧出火焰光,即是本尊,自住火生叁昧。」 又「此真言行人,亦於诸尊若欲作降伏,即须自身作无动尊,住於火轮中,亦名火生叁昧也。」义释七曰:「囉字门,是毘卢遮那大忿怒之火,能烧一切世界,使灰烬无餘,今不动尊...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叁行

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间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恶等罪感叁恶道之苦者。叁不动业,又曰无动行。修有漏之禪定感色界无色界之果者。是為禪定不动之行,故云不动,又感果不动,如福行罪行时,非如异变,故云不动。见智度论八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莎髻

不动尊之头髮也,莎者草名。以莎草结髮,故云莎髮。是西土奴僕之风,不动尊為童子奴僕之形,故结髮如奴僕也。表七觉支七佛七财等而造七莎髻,末一结之為辫髮而垂於左,以表一子之慈悲也。底哩叁昧经上曰:「头上七种髻表七菩提,左垂一髮向下者是垂慈悲之义,悲念下恶极苦恼眾生也...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镇宅不动

為镇护第宅之不动尊修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罗誐

Rāga,译曰贪。见梵语杂名。日本有宽空之罗誐口决一帖,仁海之罗誐秘法一卷。爱染明王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大威德法

大威德明王之修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肉灯肉香

南史梁武帝纪曰:「有沙门智泉铁鉤掛体,以燃千灯,一日一夜端坐不动。」苏舜钦闻见录曰:「岁大旱,仁宗祈雨甚切,至然臂香以祷,宫人内璫皆然。」清异录曰:「齐赵人好以身為供养,谓两臂為肉灯臺,顶心為肉香炉。」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金刚波罗蜜多菩萨

Vajra-Pāramitā,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大日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上首。是与转法轮菩萨异名同体。金刚者,金刚之宝轮,波罗蜜译曰到彼岸。手持金刚轮,转不退之法轮,以标令眾生到彼岸也。此菩萨之忿怒身為不动明王,即大日如来之教令轮身也。秘藏记末曰:「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篋,右手...

《佛学大辞典》 / 314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九无学

无学位有九根之别:(一)一退相,二守相,叁死相,四住相,五可进相,六不坏相,七不退相,八慧解脱相,九俱解脱相也。中阿含经第叁十福田经曰:「云何九无学人?思法,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不护则退,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谓九无学人。」成实论...

《佛学大辞典》 / 46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断食

原為外法,一為忍苦。一為自己断食,施与於他。以為功德之法。显教称之為自饿外道。以為无义之法而戒之。佛本行集经曰:「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然密教修秘法者,一為表至诚,一為停便利之不净,有断食之法。苏婆呼经曰:「念诵人起首求悉地者,应具八戒。或二...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祈祷

小乘教中无祈祷之法,大乘显教中如金光明经仁王经虽有其意,而修法之仪轨不全备,独於大乘密教则全。其法随事千差万别,而要不过於四法。四法者,一息灾法,二增益法,叁敬爱法,四调伏法(建立轨秘藏记)。佛菩萨明王诸天等各有本誓,应其本誓而修法,故感应不空,是谓之祈祷。案...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

不动尊所住之禪定也。大菩提心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叁昧耶经曰:「不动者是菩提大寂定义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禅定十种利益

谓修菩萨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 【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 【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 【叁无...

《三藏法数》 / 467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般若菩萨

Prajñā-bodhisattva,胎藏界持明院(又云五大院)五尊中之中尊也。為天女之形,有六臂,其左一手持梵篋,於此纳般若之真文,开其法味与其餘之四大明王(五尊中之四尊),故以般若為名。密号為智慧金刚。是与大日四波罗蜜中之金刚波罗蜜同体,大日之正法轮身也。仁王经仪轨曰:「...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降魔利剑

不动明王等所持之刀剑也。是為降伏恶魔之利剑。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十种方便

一、布施方便。无慳吝,喜捨身命财,不求恩报。二、持戒方便。持禁戒。行头陀,不轻他,无染着。叁、忍辱方便。远离颠倒瞋恚,虽有横逆侵加,亦忍受不动。四、精进方便。捍劳忍苦,勇猛无怠。五、禪定方便。远离一切五欲及诸烦恼,於禪定解脱等法,锐意修心。六、智慧方便。远离愚...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结护

谓真言行者,结印契诵真言守护所修之法也,又护身结界,以辟除恶魔也。念诵结护法普通诸部曰:「凡欲念诵,先须护身结界澄想。」苏悉地羯罗经供养品曰:「若作诸法,遂乃忘作护持法,则令使魔兴。欲除魔故,速应诵持当部明王真言,将护自身,一切魔障不得其便。如上备作护身结界及...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忻妙观

六行观之第五。观初禪之禪定不动為上妙,初禪之身,虽有形,而如镜中之像自在,忻妙因妙果也。大藏法数叁十四曰:「既厌欲界贪欲五尘之乐心乱驰动為麤,即忻初禪定之乐心定不动,是為果妙。復厌欲界臭秽之身為麤,即忻受得初禪之身如镜中像,虽有形色无有质碍,是為果妙。得妙胜麤...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摩努沙嚕地囉

Manuṣyarudhira,摩努沙為人,嚕地囉為血。大威德明王之法,以人血和於白芥子及毒药而火烧之也。见圣阎曼德迦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体真止

叁止之一。体真空之理而不动心者。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大空行叁昧

不动尊之叁昧也,以其真言訶字,是一切行不可得之义。故云大空行叁昧。大疏十曰:「吽者是大空行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游化

游行处处而教化也。地藏经曰:「游化六道,拔苦与乐。」法华玄义一曰:「不动寂场,游化鹿苑。」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修法之仪轨。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叁陀罗尼

法华经劝发品所说叁陀罗尼。陀罗尼者。智慧之总持力也。天台以之配於叁諦而解之:一、旋陀罗尼,旋转凡夫心执着於诸法之有相,而达於空理之智力也。是故為空諦。二、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旋转空而出於假,通达於百千万亿法之智力也。是故為假諦。叁、法音方便陀罗尼,更一转而入中道...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安忍

安心忍耐也。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叁藏法数叁十七曰:「安即不动,忍即忍耐。」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成就明王

胎藏界外金刚院之一尊。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金刚明王菩萨

胎藏界苏悉地院八尊之一。密号持明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无动尊

不动尊之异名。立印轨曰:「於袈裟上,画圣者无动尊。」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叁諦

天台所立之諦理。空諦,假諦,中諦也。昔北齐慧文禪师自记曰:我独步河淮,呼谁為师?若得经则以佛為师,若得论则以菩萨為师。乃入大经藏,烧香散花,反手执之,得龙树菩萨所造之中观论。开论读之,至观四諦品:「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之偈,恍然悟...

《佛学大辞典》 / 950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二种灭

一、暂时灭,谓如来出世,逗机设教,化导众生,大小乘人,皆得解脱;机缘既尽,更无可化,如来即便入灭。然如来法身之体,如如不动,实未尝灭,是名暂时灭。 二、究竟灭,谓如来妙觉圆明,一切烦恼悉已断灭净尽无余,更不复生,是名究竟灭。

《三藏法数》 / 104字 / 2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方便随缘止

谓叁摩也。叁止之一。无明颠倒者了得实相之真性,随缘而内外之变化无动於心,安心不动也。翻译名义集曰:「止观二字各开叁义:一体心止,二方便随缘止。」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须陀摩

明王之梵名也。见[须陀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解脱

时爱心解脱之对。六种阿罗汉中不动阿罗汉之称。不退动於烦恼,解脱烦恼之繫缚,故名。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

不动明王也。称明王之德曰圣。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十护

十大明王之护法神也。转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所谓毘首羯摩、劫毘罗、法护、眉目、广目、护军、珠贤、满贤、持明、阿吒缚俱。」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办事明王

谓办事之明王也。於金刚部為金刚军荼利,或金刚童子,於莲华部為莲华军荼利,於佛部為不动明王。通用不动明王。请佛於本土时牵车或行供养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六观法

出於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叁、向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於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八大金刚明王

即[八大金刚童子]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乌俱婆誐

不动明王使者之名。八大童子之一。圣无动尊一字出生八大童子秘要法品曰:「金刚波罗蜜,即菩提心行,所以出现使者,名乌俱婆誐,此云超越住世也。」梵Ugra-bhaga。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阿耶揭哩婆

Hayagrīva,又作阿耶揭唎婆。马头观音之梵名。陀罗尼集经一曰:「尔时观世音菩萨,现阿耶揭哩婆身,唐云马头。」大日经疏五曰:「阿耶揭唎婆,译云马头。其身非黄非赤,如日初之色。以白莲花為瓔珞。(中略)此是莲花部忿怒持明王也。」苏婆呼童子经曰:「阿耶吉唎婆。」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阿遮一睨

不动尊左目眇,故曰一睨。见[不动]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净土变相

变者动也,图画不动,而画极乐种种之动相,故云变相。或曰变者变现之义,图净土种种之相而令变现,故名变相。乐邦文类曰:「李翰林白。金银泥画净土变相讚曰:图金创端,绘银设像。八法功德,波动青莲之池。七宝香华,光映黄金之地。清风所拂,如生五音。百千妙乐,咸说动作。」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青颈观自在菩萨

Nilakanṭhi,观音菩萨所变现之明王也,梵曰儞罗建他。念此观音,则离一切之怖畏厄难云。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

性虚空十义之一。真如之体性,常住而不变不动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梵字g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哦,我,[口虐],仰,蘗,竭,釳,乾,犍,乾,虐,疙,俄。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云:「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经入漫荼罗品云:「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经八曰:「俄者,一切诸行破坏相。」盖誐ga者為ga...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调直定

天台译叁昧為调直定,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也。止观二曰:「通称叁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叁昧。」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忍辱地

有生法之二忍。生忍者,忍有情瞋骂捶打等之凌辱也。法忍者,忍寒热风雨飢渴老病等之非情祸害也。於此二法能安然不动,故名忍辱地。法华经安乐行品曰:「菩萨摩訶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咒咀

為杀人念诵咒咀神之咒也。咒咀神為起尸鬼即毘陀罗是。古昔有倒悬乌芻沙摩明王画像而供物等皆转倒而作咒咀者。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五部不动形像

日本小野仁海僧正之口传,有约於佛金莲宝羯五部,沙汰五种之不动尊者。其所传之文曰:「一、佛部不动,白色,着天宝冠,在立佛持剑索,坐瑟瑟石座,白色二童子侍。二、金刚部不动,赤色,顶上七莎髻,持剑,缚曰罗,坐磐石,赤色二童子侍立。叁、宝部不动,黄色,持金刚索,顶有七...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周遍含容观十门

华严宗所立五观中之第五,周徧含容观立十门:一、理如事门,是与上事理无碍中第七真理即事门同。二、事如理门,是与第八法法即理门同。叁、事含理事门,谓诸事法与理无异。故存本一事而能广容。如一微尘共相不大,而能容摄无边法界,由剎等诸法,既不离法界,故俱在一尘中而现,如...

《佛学大辞典》 / 553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九种罗汉

称之為九无学。经论所说,其位次名称虽异,其体则一也。俱舍论之说:於前七种加第八慧解脱与第九俱解脱者,慧解脱為但依慧力而离烦恼障者,俱解脱為兼离定障而得灭尽定者。成实论之说:一,退相,俱舍九无学之第一退法也。二,守相,九无学中之第叁护法也。叁,死相,九无学中之第...

《佛学大辞典》 / 353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无為

六无為之一。生於色界之第四静虑,而离苦乐二受际之真如也。离苦乐麤动而得之真如,故云不动无為。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涅槃八味

涅槃所具备之八种法味: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是也。大藏法数曰:「涅槃,梵语具云摩訶般涅槃那,华云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是乃叁德秘密理藏也。此之理藏,在诸佛不增,在眾生不减,而有八种法味。故泥洹经立此八味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初禪

初禪定又初禪天也。楞严经曰:「清净心中,诸漏不动,名為初禪。清净心中,麤漏已伏,名為二禪。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為叁禪。法苑珠林,若据火劫,即是初禪。若约火劫,即是二禪。若约风劫,是其叁禪。」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法华曼陀罗

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食顷

一食之顷,谓暂时也。法华经序品曰:「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乌枢瑟摩明王

金刚恐怖集会方广仪轨观自在菩萨叁世最胜心明王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之略。唐阿质达霰译,叁卷。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意执

意中执持事物,坚固而不动也。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

十地之第八。

《佛学大辞典》 / 6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佛告阿难陀。若诸世间所有灾祸逼恼。刀兵饥馑亢旱疾疫。四百四病忧恼斗诤。及八万四千鬼魅娆恼有情。所求世间出世间胜愿多有障碍者。皆由无始已来贪爱无明。虚妄分别三毒烦恼。不了实相积集不善。感招如是种种灾难。 阿难陀是故我今为彼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者。及一切灾厄众生...

《佛说大孔雀明王画像坛场仪轨》 / 2043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3日

降叁世仪轨

降叁世明王修法之仪轨,有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降叁世忿怒明王念诵仪轨一卷。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中尊

诸尊中位於中央之尊体也。如五大明王之中尊為不动明王。叁尊佛之中尊為阿弥陀如来。八叶之中尊為胎藏界之大日如来。五智如来之中尊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也。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四大护

四方之护神也。大疏八曰:「重结周界。以四大护各护一方。」义释七曰:「当知二明王二奉教四大护等,皆是此中折衡御悔之用。」参照[四大护院]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宾头卢伽

鬼王名。译曰立不动。见金光明文句七。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十小劫

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大通智胜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现前。」参照[十劫]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须摩提王

四教仪集註中曰:「如须摩提王,以身就死持不妄戒,是尸满相。」须摩提王,為须陀摩王或须陀须摩王之误。智度论四曰:「须陀须摩王。」止观七略作「须陀摩王。」是普明王之梵名也。辅行一曰:「普明者,得名未知。此从仁王经名,大论名曰须陀摩王,方音不同耳。」见[须陀须摩]条。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圣贺野紇哩缚念诵仪轨

具名圣贺野紇哩缚大威怒王立成大神验供养念诵仪轨法品,二卷,唐不空译。马头明王之仪轨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观门十法界

天台正修止观之法於所观立十境為十法界:一、阴界入法界,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之诸法悉為中道不可思议之法界也。二、烦恼法界,如无行经说贪欲即是道,维摩经说行於非道,通达佛道烦恼即不可思议之法界也。叁、病患法界,如维摩之託疾,双林之现病,病患即不可思议法界也。四、业...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阿遮楼

Acala,山名。译曰不动。见咒毒经,翻梵语九。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安慧

安置意於智慧而不动。十住论十曰:「诸佛安慧常不动。」往生要集指麾钞十五曰:「安谓安置,慧是智慧。」 又天竺论师名Sthiramati,解释唯识论之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悉耻罗末底,唐言安慧,即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南印度境,罗罗国人也...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心慧

对於身戒曰心慧。身守戒,心研慧也。涅槃经二十八曰:「身戒心慧,不动如山。」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计着

以妄想坚為计度而不动也。楞伽经叁曰:「如缘言说义计着,堕建立及诽谤见。」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金刚手院

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中之第四院,在中臺大日之左方(大日西面),即第一重之南方。列金刚部诸尊叁十叁。其中主尊二十一,使者十二。又曰萨埵院。以金刚萨埵為金刚部之上首故也。大日经一曰:「復次华臺表大日之左方,能满一切愿持金刚慧者。」疏五曰:「次於大日如来左方安置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功力

励力而勤善事也。观佛叁昧经六曰:「念佛功力,自然开悟。」六妙法门曰:「心慧开发,不加功力。」然则功力在我,我依念观音之功力,得观音利益也。然今人措我而直言观音之功力,不动之功力等。此时之功力,如言利益也。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办事真言

成办事业之神咒也。大日经疏八曰:「凡欲灌顶时,用办事真言,加持座物,安置莲华臺上。」 又於诸尊奉供物时所诵之真言也。随部而不定。日本拇尾护摩钞曰:「办事真言者:於佛部中以难胜忿怒王為办事也;於莲华部以呵耶訶利婆真言為办事也;於金刚部中以军荼利真言為办事也。难胜...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一、两手合掌,当胸,站於蒲团之前。二、分右掌向下,按於蒲团之中心(此為一把左掌不动),两膝跪於蒲团。叁、以左掌按於蒲团之前左边(此為一把)。四、以右掌从中心移於蒲团之前右边(此為半把故拜之俗名谓之两把半),两掌...

《佛学大辞典》 / 392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四种炉形

修护摩时,从其种类而异其炉形。四种者摄六种护摩中延命鉤召二法於增益法中:一息灾者圆。圆形者,水轮之形,水有息灾之功能。一者洗净不净,是息灾之义也。二者鍐字為种子,鍐字為离言说之义,若离言,则成寂静,寂静者息灾之义也。叁能灭火,世间眾生之热恼如火,毘卢遮那之智水...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无生忍

安住於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也。仁王经说五忍,此為第四。或為初地之证名,或為七八九地之悟名。智度论五十曰:「无生忍法者,於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同八十六曰:「乃至作佛不生恶心,是故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十二曰:「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种子

或為字,以為万法能生之本源故。或為字,以為出生万德之宝珠故。又以為羯磨部天鼓雷音佛之教令轮身故。或為字,以与不动一体又為坚牢地神故。或為字。以為不二妙成就之尊故。或為字。以大黑為风之黑业之体故。或為字,以与释尊(即天鼓雷音佛)一体故。或為字,以為文殊之化现故。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十忿怒明王之仪轨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

没哩底野吠

焰罗明王之名,即真言也,死之义。梵Mṛtyave。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十忿怒明王

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藏教七阶

谓藏教菩萨修行之阶级有七阶也:一,观四諦之境而起四弘誓愿。二,於叁阿僧祇劫修六度之行,而得本愿满足。是為叁祇修六度。叁,於百劫中种诸相好,用百福德,成一相好,至叁十二相具足而得身庄严。是為百劫种相好。四,如世尊在因位时,多数之善根修行,六度相满。五,為补处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增减真如

十真如之一。十地中第八為不动地,此地虽减染法,而增净法,而其增减不起执着,故所证此地之真如,谓之不增减真如。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华院

谓画莲华之曼荼罗中,围绕中臺之华叶各一层也。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吉祥大成就品所谓「於中应画叁层八叶莲华,中画我身,当於我前。一莲华叶上,画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於此次右旋,布七曜使者。次第二华院,当顶轮王前,画金刚萨埵,次右旋画八大菩萨,各执本标...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觉心

本觉之妙心。一心之灵性,本来离迷妄,故云觉。全之即称佛圆觉经曰:「一切眾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化虽灭空性不坏。眾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标帜

见[不动明王]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随缘真如

如法相叁论於权大乘,立真如凝然不作所法,谓万物之本体,真实如常,不变不动,此不变不动之真如為所依,而因缘之事相安立也。然则真如為体,万物為相,体与相,虽所依毕竟不离,然彼此本来各别,如合木与石也。如华严天台,為实大乘,於真如立二相,一為不变真如。二為随缘真如。...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密教五大

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五轮。其种子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訶佉。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 善无畏於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於东西南北中。不空...

《佛学大辞典》 / 1243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迦摩沙波陀

贤愚经十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杀害普明王之恶王名也。Kalmaṣa āda。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禪定十种利益

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禪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之利益:一,安住仪式。菩萨习诸禪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而行之,即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而无所勉强,是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菩萨习诸禪定,常存慈爱之心,无伤杀之念,於诸眾生,悉使安稳,...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叁部明王

叁部各有明王,佛部之明王為最胜金轮佛顶王,莲华部之明王為訶野吃利囀(马头),金刚部之明王為苏婆(胜叁世),见悉地经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降魔相

此降魔為八相成道之一,故云降魔相。 又不动明王等降伏恶魔可畏之忿怒相亦云降魔相。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四界摄持

地水火风四大,摄持一切诸法,故曰四界摄持。大日经疏十一曰:「四界摄持谓地水火风界,虽现此身内外依正,然此是心王。安住同於虚空,虚空常不动而含容一切也。」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坐禪

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语禪那Dhyana之略,译曰思惟、静虑,以息虑凝心究明心性之术也。达磨来,此道始盛於支那。天台出,此法方见,与教相应。而以此為唯一之法,规矩最备者,无过於禪宗。增一阿含经十二曰:「坐禪思惟,莫有懈怠。」大阿弥陀经上曰:「念经者,思道者;坐禪者,经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九彻

又谓之不动九彻。不动明王之利剑,周围有九个火焰。表九彻也。九彻者,显叁界九地惑障尽灭,成十地满足之佛也。又显八叶九尊於一心之莲臺,故云九彻。总之以不动之身而即知為行者之身,谓之叁昧耶。或云九彻。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八风

又名八法。世有八法。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叁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八乐也。行宗记一上曰:「智论云:衰利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动物情,名為八风。」法华文句一曰:「佛无食想,久离八风,不為损益。」止观五曰:「止是壁定,八风恶觉不...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明王

不动尊等诸明王也。又曰大真言,如言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见诸仪轨诀影四。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圣无动尊

不动明王之别称也。见[不动明王]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四种自在

一得分别自在,住於菩萨第八不动地即捨一切功用之行得无功用法,於一切法远离一切分别之想而得自在也。二得剎土自在,菩萨住於不动地深心清净,於诸剎土亦得清净得出生自在也。叁得智自在,菩萨住於第九善慧地,得无碍之智慧演说诸法,称於理而得自在也。四得业自在,菩萨住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大乘菩萨十地

是华严仁王等诸大乘经所明大乘菩萨之十地也。一、欢喜地,為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得圣性,破见惑,证二空理,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菩萨於此位,成就檀波罗蜜。二、离垢地,成就戒波罗蜜。断修惑,除毁犯之垢,使身清净,故云离垢地。叁、发光地,成就忍辱波罗蜜,断修惑,...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忿怒明王

忿怒尊即明王也,如不动尊现奋怒之形相,教令法界,故称之為明王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动之金刚索,观音之羂索等。不动之索為束缚恶人之标示。观音之索為网罗善类之标示。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开眼

新作佛像所行之法会名。开佛眼之义。开眼之本据,如一切如来安像叁昧仪轨经曰:「如是供养仪则已周备,復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中曰:「令匠於坛中速刻本尊,(中略)以彩色严之,像额间点赤或黄。至来月一日开目。」二经中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讲式

书法会之法式表白者。如六道讲式,往生讲式,爱染讲式,不动讲式等。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阿娑颇那伽叁摩地

又作阿娑婆那伽叁摩地。定名。数息观也。金刚顶经疏二曰:「阿娑颇那伽者,旧经云:初依瑜伽安那般那,繫念修习,不动身体,亦不动支分。名阿娑颇那伽法,安那般那,亦云何那波那,亦云阿般那,谓数息观。」金刚顶经一曰:「阿娑颇那伽叁摩地。」秘藏宝钥下曰:「阿娑婆那伽叁摩地...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坚固

如树之根株不能拔者云坚,从他物不变原态者云固。谓心念之不变不动也。法华经曰:「妙光教化今坚固。」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一卷,一名胜福往生净土经,唐玄奘译。依不可说庄严菩萨之请问,说不动如来与灭恶趣王如来之二咒。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宗要

宗主也,要如义,事物之主要名宗要。法华玄义一曰:「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故言宗要。」高丽元晓之略疏多称宗要。如法华经宗要,无量义经宗要,楞伽经宗要等。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经轨

普徧光明燄鬘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不空译,二卷,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宝思惟译,一卷,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失译,大随求八印,宗叡传,一卷。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百卷钞

日本真言宗觉禪着。百十一卷。亦云觉禪钞。广记诸佛菩萨明王天部之图像及经轨之说。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进法阿罗汉

六种阿罗汉之一。积功行,精进而将至不动阿罗汉之阿罗汉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安心

谓心期待於某一点,而安住於此,确乎不动也。安心之法,诸宗各有其说。天台一家,谓离叁諦无安心之处,离止观无安心之法,禪宗以不可得為安心之处,如彼达磨印慧可,谓為安心了,即其例也。净土门说,安心甚盛。净土宗谓厌欣之心為总安心,至诚心深心迴向心之叁心為别安心,俱為行...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圣无动经

圣无动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罗尼经之略名,俗云不动经。见不动经条。(CBETA註:疑為见[不动]条)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金刚索

不动明王等所持之铁索也。 又(菩萨)菩萨名。见[金刚索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外无為

於外境不动心者。即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触细滑,意不妄念也。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修罗妄执

修罗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动。虽听善语,亦不能证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无知

昏闇之心不知照事理也。小乘教立二种之无知: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见[二无知]条。 又真智寂静而不动,绝一切分别,谓之无知。起信论曰:「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心性离见,即是徧照法界义故。」净土论註下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中略)无知故能无不知。」维摩...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不净忿怒

鸟枢沙摩明王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流转真如

七真如之一。流转於生死界之一切有情实性也。眾生虽流转生死而其实性则真实如常,不动不改也。唯识论八曰:「流转真如,谓有為法流转实性。」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寂场

寂灭道场之略。法华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成就极深法门

一卷,唐不空译。说摧叁世害毒之降叁世明王深法。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执持

固执不动也。阿弥陀经曰:「执持名号。」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忿怒眼

瑜伽法中叁种眼之一。明王忿怒威猛之眼目,以降伏烦恼者。诸部要目曰:「忿怒眼降伏心,杀害烦恼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非想非非想处

可享有非想非非想天之禪定也。与非有想非无想同。楞严经曰:「识性不动,以灭穷研,於无尽中,发实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按非想非非想处,為无色界第四天,诸天之最胜者也。非想,言非有想。非非想,言亦非有此非想也。即经所云如存不存若尽非尽...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大威德

有伏恶之势,谓之大威。有护善之功,谓之大德。明王中之大威德,菩萨中之大威德,迦楼罗王中之大威德,各以其性德而名之。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奴僕叁昧

诸尊诸明王等使者辨事之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百尺竿头

喻极高也。传灯录招贤大师偈曰:「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谓已造其极,更须增添功夫,向上进一步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辫髮

不动明王之顶髻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多隶叁喝

多隶者多隶路迦吠闍耶Trailokyavijaya,即降叁世明王之略。此尊叁喝吽字而降伏眾生叁毒之烦恼。故重之。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诸尊之面位

凡金胎两部之曼荼罗。一曼荼罗之诸尊,皆向大日而坐,例如金刚界五解脱轮之圣眾,前右左后虽异,然皆面向大日。又摄真实经中说毘卢遮那如来坐在中,面向东方,东方不动如来,面向西方,四大菩萨亦然。(中略)南方之宝生如来,面向北方,四大菩萨亦然。然现图诸尊,总向行者而坐。...

《佛学大辞典》 / 287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龙施女经

一卷,吴支谦译。须福长者女名龙施。浴时遥见佛之相好,发菩提心。魔变為父之相,初使修小乘,心坚不动。魔教自楼投下而死,变成男子,得道记。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 《佛说龙施女经》

忿怒王

忿怒明王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异执

固执异於正理之理而不动之迷情也。善导之观经疏四曰:「异见异学异执。」教行信证六末曰:「教诫邪偽异执外教。」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

无垢忍

瓔珞经所说六忍之第五、等觉地之菩萨断除无明之惑染,於自性清净之心体安住不动之位也。因云无垢菩萨。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