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5 条搜索结果

八倒

唯大涅槃有常乐净。而众生谓无常乐净。于无有谓无边理及实。故名倒也。前后四。名为八倒。

《法门名义集》 / 40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恼

善友。爱怨家。及憎身。此叁种违情。各有叁世。是为。

《法门名义集》 / 23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伊罗钵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月叁舟

以月譬佛,叁舟喻眾生之机感不同。谓同一之月,依舟之动止,而所各有异也。华严经疏钞十六上曰:「譬犹朗月流影徧应,且澄江一月,叁舟共观。一舟停住,舟南北。南者月千里随南,北者月千里随北,停住之者月不移。设百千共观,八方各去,则百千月各随其去。」叁藏法数四...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光明真言秘印

金刚合掌,中指立合,头指置於中指背,大指附於中指中节,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印田七。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真如。以求欲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慢

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慢,执有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者人无者法无。人无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无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无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无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优尸罗

Uśira,冷药草名。正法念经十叁。译曰香菜。四分律疏九。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品曰:「佛自讚言: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相

谓真理之绝眾相也。又涅槃离男女等十相也。无量义经曰:「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涅槃经叁十曰:「涅槃名為无相,以何因缘名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执身外之自在天等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外。执自之身心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内。大日经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禪,必当计着自心以為内义,彼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生,设令不依内必依外,即是自在梵天等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住地烦恼

一切处住地(遍通叁界烦恼)欲爱住地(欲界烦恼)色爱住地(无色界烦恼)小乘叁果四向。渐断前四住地烦恼未尽。故在叁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地前叁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地烦恼尽。故免叁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地渐断未尽。故受叁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微畏相。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说障法。无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使

一、欲爱,欲界之贪欲也。、恚,瞋恚也。叁、有爱,色界无色界之贪欲也。四、慢,慢烦恼也。五、无明,痴惑也。六、,五邪也。七、疑,疑四諦之理也。辅行六。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颠倒

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者。,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者。四,颠倒,於世间之无法而起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6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种结界相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法也。谓比丘若作法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番聚众,宣说戒法,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法数》 / 432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眾部

: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十部之根本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子

谓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子安隐,心则欢喜;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十

于过去世五阴上。各横计四句。过去四句者。一者如去。者不如去。叁者亦如去亦不如去。四者非如去非不如去。于未来五阴上计四句。一者有边。者无边。叁者亦有边亦无边。四者非有边非无边。于现在阴上。各计四句。一者常。者无常。叁者亦常亦无常。四者非常非无常。阴上各起...

《法门名义集》 / 14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口*垔]罗

龙王及象王之名。可洪音义曰:「[口垔]罗或云翳罗婆那,或云伊罗婆那,或云哀罗跋拏,或云蔼罗伐拏。」[口垔]罗那条。(CBETA註:疑為堙罗那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禪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曰:「大论供给坐禪法、禪杖、禪毱、禪镇、骨人。」资持记下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禪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禪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人身固执常一主宰之有实体。谓之之相,人。由此执而生种种之过失。六祖坛经曰:「无人贡高贪爱执着為离欲尊。」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胜处

八胜处者,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者,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固执实有人也。又名人,或单云。楞伽经叁曰:「是故说,寧取人如须弥山,不起无所得增上慢空。」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与人也。之四名之。圆觉经曰:「一切眾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人眾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為实体。」同宗密略疏下一曰:「统唯相,但由展转约义,故有四名。初者谓取自体為,计展转趣於餘趣為人。」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6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谓妙大士妙菩萨等。北斗七星之名也。有神咒拥护国土。经中不明其本地。诸师异说,或以為释迦,或以為观音,或以為药师。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曰:「北辰菩萨名曰妙,今欲说神咒拥护诸国土,所作甚奇特,故名曰妙。处於阎浮提眾星中最胜,神仙中之仙,菩萨之大...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转

一者示相转。者劝相转。叁者证相转。示相转者。谓显示有作无作四谛之相。是苦是集是灭是道。名示相转。劝相转者。谓劝知劝修四谛之相。经言。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是之劝相转也。证明转者。佛言。苦已知。集已断。灭已证。道已修。是名证相转。经云。叁转法...

《法门名义集》 / 12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还辩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即能之性也。八还辩者,以所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聚净戒

一切恶无不断。是摄律仪戒。一切善无不修。是摄善法戒。一切众生无不度。是摄众生戒。此叁聚戒者菩萨道。一不杀生。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绮语。六不两舌。七不恶口。八不贪欲。九不嗔恚。十不邪。十地论中有五种十善。一者人天十善。者声闻十善。叁者缘觉十善。...

《法门名义集》 / 136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大自在

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净之,具此八义,故称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涅槃四种大乐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法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法数》 / 199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无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是也。 、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

《三藏法数》 / 142字 / 6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解。永断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叁涂等苦故。立解叁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叁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惑,迷惑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着,惑于正道,流转生死,故名惑也。又名缚,由此惑业缠缚,住着叁界,不能脱离也。又名结,结即缚之义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惑,分别曰,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如外道计断计常,...

《三藏法数》 / 167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道以上之圣者。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和敬,同空等之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法身

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谓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众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 、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三藏法数》 / 9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者道。者修道。道者。昭理名。增明曰修。是解也。修道者。修是修行也。能除壅障。名之为道。

《法门名义集》 / 39字 / 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论云:谓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有五种处不应作异意,当以纯净心,属耳而听也。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破戒不住律仪,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戒不作异意。 、于坏族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

《三藏法数》 / 30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夜叉

Yakṣ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噉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叁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噉鬼,谓食噉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剎也。罗剎,云暴恶,亦云可畏。...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真心,為眾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妄心,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 又一、定心,禪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