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条搜索结果

黄幡

以黄纸作幡,悬之於死者之塚塔,则大有功德云。释门正统四曰:「释氏类苑云:或荐亡黄幡者。灌顶经云:若四辈男女若命终时,若已命过,於其亡日,造作黄幡,悬着剎上。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诸经要集问曰:何故经中為亡人造作黄幡,掛於塚塔上者?答曰:虽未见经释,可以义...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柳枝

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於净水以攘邪鬼者。释氏要览下曰:「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按灌顶经云: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少年比丘,名禪提。奉佛教持摩訶神咒,往為辟之,疫人皆愈。其禪提往彼国二十九年民安,至其迁化,民復遭疫。民思...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有无数大苾刍众,复十俱胝童子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憍尸迦!此般若波罗蜜,其义甚深。非一非异,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增非损,非有烦恼非无烦恼,非舍非不舍,非住非不住,非相应非不相应,非烦恼非不烦恼,非...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2177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十住

谓菩萨约位进修,以妙觉为本,此觉由信而入,入则能住,故自发心住至灌顶住,通为十种也。 一、发心住,谓由前十信,相蹑进修,作真方便,显发十住之心,此心真精,发本明耀,令彼十信之用,于明耀中,遍互涉入,圆成一心之德。经云: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辉,十用涉入,...

《三藏法数》 / 806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嘆德师

密教行传法灌顶灌顶终时,诵讚嘆新阿闍梨德之文者也,最是名誉之役。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佛灌顶

以五瓶之香水,象佛之智灌行者之头上,其义通於金胎之两部。是有受职结缘之二者。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种天

一、世间天,谓世间国王,虽居人世,受享天福,是名世间天。 二、生天,谓叁界诸天,因修戒善等福,兼习禅定,得生此天,是名生天。(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戒善者,即五戒十善也。) 叁、净天,谓二乘之人,因修空观,断见、思惑净尽,是名净天。(二乘者,声闻乘、...

《三藏法数》 / 20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首楞严者,叁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有十卷。经题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於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叁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於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

《佛学大辞典》 / 1192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正法眼藏

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门

二门者,盖言华严一经,而具显行布、圆融二门,皆能通入法界也。 一、行布门,谓经中广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四十二位法门,行列分布,令诸菩萨修行证入,从浅至深,次第不同,故名行布门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

《三藏法数》 / 342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秘密藏

秘密之法藏也。甚深秘奥,唯為佛与佛之境界,非凡常所可了知之法门,故曰密。又如来能护念深法,苟非其器,则秘之而不说示,故曰秘。故秘密藏之名,在诸经為显其深甚秘极之通名也。圆觉经曰:「惟愿不捨无遮大悲,為诸菩萨开秘密藏。」涅槃经二曰:「我今当令一切眾生及以我子四部...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种子

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天台宗

隋智者大师入寂於天台山,故曰天台大师。天台大师所立,名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為本经,以智度论為指南,以涅槃经為扶疏,以大品经為观法,因而明一心叁观之妙理也。先是本宗第一祖北齐慧文,依中观论始发明此妙理,以授第二祖南岳之慧思,慧思传之第叁祖天台之智者。智者曰:传道...

《佛学大辞典》 / 398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叁十六部神王护叁归人

佛说灌顶经一曰:「佛语梵志:是為叁十六部神王,此诸善神凡有万亿恒河沙鬼神以為眷属,阴相番代以护善男子女人等受叁归者。」见[叁十六部神]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佛说秘密相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一切如来三昧界中。一切菩萨摩诃萨众皆悉圆满。是时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从诸佛智三摩地起。普遍观察一切大众。当彼如是观众会时。所有一切如来并诸菩萨摩诃萨众。悉于世尊大毗卢遮那如来左月曼拏罗中依止而住。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住于世尊大毗卢遮那...

《佛说秘密相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诏译 / 2457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叁十六部神

灌顶叁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佛说灌顶经神咒经一),谓受叁归者,有叁十六部之神王,将无量之眷属守护其人:一、弥栗头不罗婆,译曰善光,主疾命。二、弥栗头婆呵婆,译曰善明,主头痛。叁、弥栗头婆逻婆,译曰善力,主寒热。四、弥栗头抗陀罗,译曰善月,主腹满。五、弥栗头陀利奢...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5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土

一、同居土,同居土者,有秽有净。谓如此土娑婆世界,沙砾充满,即同居秽土也。西方安养世界,金宝庄严,无四恶趣,即同居净土也。虽净秽有异,皆是凡圣共住,故名同居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二、有余土,有余土者,谓二乘...

《三藏法数》 / 501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入檀

金胎两部,各如法集诸尊於一处,谓之曼陀罗,译作坛,真言行者入此坛场而受灌顶,谓之入坛。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道

一、教道,教道有二:一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中,依凭佛教方便修行,是名约行教道。二谓如来与住行向诸位菩萨说登十地之法,是名约说教道。(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

《三藏法数》 / 318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大乘五位

一、资粮位,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名资粮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十行者,欢喜行、饶益行、无嗔恨行、无尽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着行、尊重行、善法行、...

《三藏法数》 / 431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追荐

又曰追善。追荐者為死者追荐福之义,追善者為死者追修善事之义,追荐為典语,追善為俗字。又曰追福,追修,追严等。盂兰盆经宗密疏上曰:「逐搜索圣贤之教,虔求追荐之方。」梵网经下曰:「若父母兄弟死亡之日,应请法师讲菩萨戒经律,福资亡者,得见诸佛生人天上。」又曰:「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六观法

一、住观,心会于理为住。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故名住观。(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行观,行即进趣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修习假观...

《三藏法数》 / 489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拈花微笑

联灯会要释迦牟尼佛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眾皆默然,唯迦叶破顏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古今禪宗以為宗门第一之口实,彼宗以心传心之根据大事也。然此事出何经何人传之,大藏所收之经论不记...

《佛学大辞典》 / 426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除一切障大灌顶曼荼罗法品第三十一

复次广说成就诸物。秘密妙法。令速悉地。若欲起首成就法者。先应备办诸悉地具。次应以护摩之法而加威本尊真言。及自灌顶。欲灌顶者。作曼荼罗。如法供养。作灌顶已。然后起首作成就法。次说灌顶大曼荼罗。能得成就一切诸事。如前所说明王曼荼罗。净地等法皆应如是。其曼荼罗。顿方...

《苏悉地羯罗经》 / 大唐中天竺三藏输波迦罗译 / 1368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芥子

以芥子投针锋难中,譬佛出世之难也。涅槃经二曰:「芥子投针锋,佛出难於此。」 又喻极小也。白居易僧问曰:「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又(物名)芥子為性坚辛者,密教以之為降伏之相应物,於此加持真言,投...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越法罪

又曰越叁昧耶罪。违越叁世诸佛秘密之法之罪也。大日经疏二十曰:「此大乘密教当如是法相承,若授受失宜,即是专擅自恣而越法则,故云住不放逸也。」演密钞十曰:「若传受失宜,专擅自恣,即是放逸,违越叁世诸佛秘密法则。得越法罪,越法罪者,此中所谓犯叁昧耶四波罗夷中第叁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瓶灌顶

以五瓶之水灌顶,谓五智如来之智慧,注於行者之头上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以心灌顶

谓以心传心之灌顶也。又名秘密灌顶。大日经五偈曰:「第叁以心授,悉离时方。」大日疏十五释之曰:「师弟子俱得瑜伽,以心灌顶,犹如摩顶授记。」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六种性

种性者,种别性分也。种即种子,有发生之义。性即性分,乃自分不改之义。璎珞经对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而论,故有六种性。然性通六位种局在因,故前之四位名种;等觉虽在因,然胜前,得称为觉,故不言种也。(局在因者,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皆属于因...

《三藏法数》 / 513字 / 4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真言宗

圣位经曰:「真言陀罗尼宗者,一切如来秘奥之教,自觉圣智修证法门。」依之而称為真言宗。故本宗之得名,正為佛说之号也。 四家大乘中,法相宗依深密经之法相品,叁论宗依所依之论数,天台依所依之住所,华严宗依所依之本经,皆是末学人為之立名。真言之名,為约於叁密中语密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031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种灌顶

一、除难灌顶,降伏灌顶也。二、成就灌顶,受明灌顶也。叁、增益己身灌顶。四、得阿闍梨位灌顶传法灌顶也。见瞿醯经下。 又一、庭仪灌顶。二、堂上灌顶。叁、无职眾灌顶,古名无作法灌顶。四、平座灌顶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祇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祇,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不立文字

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巖第一则评唱曰:...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叁六九

密法不许叁六九人同入灌顶坛。大日经疏四曰:「一曼荼罗中不得同时為叁人六人九人灌顶,盖如来密意,阿闍梨不释所由。」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相约位

四相,即生、住、异、灭也。此之四相,乃是本觉心源,无明初起一念之相,而有四种之别。以其细微难见,故约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从浅至深,次第觉了粗细分齐之相以明之。此之四法,起则从生至灭,觉则从灭至生,故以灭、异、住、生而为次第也。 一、十信觉灭相,十信...

《三藏法数》 / 509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