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Va,又作婆,和,啝。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善财童子以福城為起点,次第南行而求善知识之城数。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此长者子,曩於福城,受文殊教,展转南行,求善知识。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於我所。」六十华严五十九曰:「弥勒说曰:此童子者,昔於频陀伽罗城,受文殊师利教,求善知识。展转经由一百一十...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善财童子所值之一百一十城善知识也。经之结文,虽言经由一百一十诸善知识,而实际所说者,祇有五十四处,遇五十五知识也(德生与有德遇於同处)。然结為一百一十知识者,在五十五知识之下,以修行有当分与胜进二者,二倍之故,故有此数也。又常曰五十叁参者,谓五十五人中,文殊前...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0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文殊菩萨之本地。首楞严叁昧经下曰:「龙种上如来。」心地观经叁曰:「龙种净智尊王佛。」智度论二十九曰:「龙种尊。」法华文句记二曰:「龙种上尊王。」异名同体也。见[文殊]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0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欲即色欲。四天王以形交为欲,忉利以风为欲,夜摩以抱持为欲,兜率以执手为欲,化乐以视笑为欲,他化但以视为欲也。谓之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亦名最胜,亦名光明,以其所欲不同,故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谓能护持国土,故居须弥山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
《三藏法数》 / 678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0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有叁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叁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叁、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右。有难持,难胜,对护门,无能见者等异名。於诸门之侧,与对面守护相向而坐。守护佛法。仁王尊由是出。大疏曰:「不可越正者為难持,谓力持之义,观瞻不可得也,亦有难降伏义。法佛奉教者,常在内门右边,為不可越使者,诸佛叁昧耶威力,不可过越...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0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是时如来令普明菩萨。说无尽法藏真际观门。三者有东方无极日耀世界普明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对于如来大众前。复为现在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陈说秘密真如性净法藏真际观。亦令当来一切菩萨及一切众生。修入诸佛一切般若波罗蜜海藏三摩地。尔时普明菩萨。同共一切诸佛说殑伽沙世界十...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10134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佛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為菩萨影响释迦耳。」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9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胎藏界文殊院文殊菩萨右第二位之尊,密号曰庄严金刚主文殊菩萨庄严之德之使者也。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左手持细叶青莲,上载宝冠,右手载宝珠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尔时释迦如来。当与大众一切诸大菩萨摩诃萨埵。次第则说如来金刚圣性平等观门。第三云何次第得入平等门。一者入跛字观本真无染着离垢义。宝生如来说法界真如平等门。就此门中演有二品。一者说秘密归止观照法性决择心地第五品。已上一品教法。于此教法观照决择心地品者。合于道场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6908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须陀洹向。地前叁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闻如是: 一时佛游那难国波和奈树间,与大比丘众比丘五百人。尔时和利长者往诣佛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佛告长者:“吾欲问汝,假使魔来及魔官属及无央数诸外异道,问以时答。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于是长者,与诸大众,受教而听。 佛告长者:“何...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97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五灯会元世尊章:「世尊临入涅槃,文殊请於佛,欲再转法轮,世尊咄曰:吾四十九年住世,未尝说一字,汝请吾再转法轮,是会转法轮耶?」是本於楞伽经叁:「我从某夜得最正觉,乃至某夜入般涅槃,於其中间乃至不说一字」等之意。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叁本。下本有十万偈,叁十八品,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於阎浮提。支那所译之叁本,即皆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菩萨心等虚空性如法界。广度有情无尽众生。又令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与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作为导首。是故...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5177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叁卷,失译,般泥洹经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经。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经,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世尊一日陞法座,文殊白槌曰:諦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法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法,长老之说法前白槌,「法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法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二者后演一切贤圣入法见道显教修持第四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在舍卫国中祇园精舍大道场。大会众中有百亿菩萨摩诃萨众。五万亿声闻缘觉众。八万亿比丘比丘尼沙弥式叉四部弟子众。五万亿龙神八部众。八千亿鬼神夜叉众。世主四天王及诸转轮圣王有七万亿众八千亿天帝六欲诸天众。九...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941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