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8 条搜索结果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土,有世界曰光胜,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土,有世界曰妙宝,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学大辞典》 / 400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学大辞典》 / 570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伊罗钵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陀。今既过...

学大辞典》 / 405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尔时释迦牟尼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经》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大乘九部

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学大辞典》 / 358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未禁止之事,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我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学大辞典》 / 336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报。应。是叁也。法者。之法身也。名为法。凡圣俱有。隐显则异。惑障未除。者性常隐。烦恼既尽。法身乃现。但由了因出。不从生。因有。报者。之报身。名为报。修因得果。名之为报。应者。之应身。名之为应。随惑应现。名之为应。始习闻思修。习能...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井驴

井户与驴马也。曹山录曰:「师问德上座曰: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作麼生说应底道理?德曰:如驴覷井。山曰祇道得八成。德曰:和尚作麼生?山曰:如井覷驴。」

学大辞典》 / 76字 / 10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地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叁、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学大辞典》 / 115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月叁身

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叁身。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学大辞典》 / 160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无实无相无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无比。故言。第一义谛。诸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七俱胝母尊

准提观音之异名也,胎藏界曼荼罗第二母院七尊中之一,俱胝者七亿也。释迦如来在给孤独园,入准提叁摩地,说过去七亿所说之准提陀罗尼,故约过去之所说,谓之七俱胝。约陀罗尼之主,谓之准提,是為莲华部之母(诸有部母与部主),司生莲华部诸尊功德之德,故名母尊。白黄...

学大辞典》 / 201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经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学大辞典》 / 180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流摄守因经

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学大辞典》 / 21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了义

对於不了义而言。显了分明说示究竟之实义,谓之了义。未了未尽之说,谓之不了义。了义不了义者,方便(不了义)、真实(了义)之异名也。圆觉经曰:「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又「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同略疏一曰:「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

学大辞典》 / 209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向出生菩萨经

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学大辞典》 / 39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拘留孙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鳩楼孙,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之第四,现在贤劫一千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学大辞典》 / 27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胎藏界大日如来

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法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法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法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都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学大辞典》 / 313字 / 10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诸所护念经

说阿弥陀经之异名。此经為一切诸护持忆念之经,故名。同经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所护念经。」

学大辞典》 / 54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啼哭

贤劫千中最后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古经不...

学大辞典》 / 218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宝,,梵语具云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舅甥经

闻如是: 一时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意为动,即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人定后,凿作地窟...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364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过去之七也。其七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父母姓字经,七经之别译,七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学大辞典》 / 638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经一曰:「时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学大辞典》 / 141字 / 9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失译。一卷。

学大辞典》 / 22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叁百矛

犹言叁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经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叁百矛。」梵网经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戒时,如叁百鉾刺心。」涅槃经十一曰:「我寧以身受叁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卧具。」

学大辞典》 / 93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学大辞典》 / 71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那由他

Nayuta,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数目名,当於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叁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玄应音义叁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讚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学大辞典》 / 112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欢喜藏摩尼宝积

文殊菩萨之本地。文句二上曰:「悲华云:宝藏言:汝作功德,其深甚深,愿取妙土。今故号汝名文殊师利,在北方欢喜世界作,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今犹现在,闻名灭四重罪,為菩萨影响释迦耳。」

学大辞典》 / 82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兔王经

闻如是: 一时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告诸比丘:“昔有兔王,游在山中,与群辈俱,饥食果蓏,渴饮泉水,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教诸眷属,悉令仁和,勿为众恶,毕脱此身,得为人形,可受道教。时诸眷属,欢喜从教,不敢违命。有一仙人,处在林树,...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626字 / 9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说鳖喻经

昔者有一鳖王,游行大海,周旋往来,以为娱乐。时出海边水际而卧,其身广长,边各六十里,而在其上,积时历日,寐息陆地,而不转移。时有贾客,从远方来,遥视见之,谓是可依水边好处高陆之地。五百贾客、车马六畜有数千头,皆止顿上。炊作饮食,破薪燃火,饲诸牛、马、骡驴、骆驼...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361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海龙王经

说海龙王经,四卷,西晋竺法护译。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於龙王龙女,阿修伦等与记别者。

学大辞典》 / 39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维卫

Vi aśyin,过去七之第一,长阿含经谓為毘婆尸。增一阿含经中七父母姓字经谓為维卫

学大辞典》 / 46字 / 9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鹿母经

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母鹿,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错,误堕猎者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自蒙...

说鹿母经》 /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 3514字 / 9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说鳖猕猴经

闻如是: 一时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诸比丘,会共议言:“有此暴志比丘尼者,弃家远业,而行学道,归命三宝。则为父;法则为母;诸比丘众以为兄弟。本以道法而为沙门,遵修道谊,去三毒垢,供侍法及比丘僧,愍哀一切,行四等心,乃可得度。而...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60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学大辞典》 / 2278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智拳印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之中,唯有智拳...

学大辞典》 / 121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学大辞典》 / 560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学大辞典》 / 483字 / 9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蜜具经

闻如是: 一时游舍卫国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俱。尔时梵志,迷惑异道术,不信法,欲乱教。行于城中,遥见来,恶不欲睹,窃入他舍,得无世尊瞿昙见我。于时大圣愍伤怜之,寻到其所住于目前,欲得避去永不能得,又欲驰走不能自致。来诣所,彼时世尊,为说经法,寻时欢喜,...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81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灭后鑠迦罗阿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学大辞典》 / 586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Buddhakāya,证得无上正觉之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為身。

学大辞典》 / 38字 / 9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十七尊礼懺文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最上乘秘密叁摩地礼懺文之异名。

学大辞典》 / 45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梵志经

闻如是: 一时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尔时世尊,晨旦着衣持钵,入舍卫城分卫,次第求食,即时转行到梵志舍。时彼梵志,遥见世尊——威神巍巍,诸根寂定,其心湛静,降伏诸根,无复衰入,如日之升出于山岗、如月盛满众星独明、如帝释宫处于忉利、如梵天王在诸...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00字 / 9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五茎莲华

释迦如来昔遇燃灯(锭光),奉五茎莲华,布髮於泥,使蹈之,因受记别。见[然灯]条。

学大辞典》 / 39字 / 9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味

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於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学大辞典》 / 504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之记。

学大辞典》 / 72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白象

象有大威力,而其性柔顺,故菩萨自兜率天降下,或乘六牙之白象,或自化白象而入摩耶夫人之胎。瑞应本起经上曰:「菩萨初下,化乘白象,贯日之精,因母昼寝,而示梦焉,从右胁入。」因果经一曰:「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伎乐,烧眾妙香,散天...

学大辞典》 / 379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弥勒六部经

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下生成经,弥勒大成经。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弥勒下生成经(此与上第叁雷同,疑有误,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经典专说关於弥勒菩萨者。

学大辞典》 / 75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心道人

无念无想之真人也。四十二章经曰:「供养叁世诸,不如供养一无心道人。」圣财集下曰:「叁世者始觉之,如叁千。以凡圣别执偏住於有相之心而供养,故限於而不通於凡,限於应身而不通於法身,未达不二之理也。凡夫亦本来之,与[]同体,不知此理者愚也。无心道人者,无...

学大辞典》 / 291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说腹使经

闻如是: 一时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其国米谷踊贵,人民饥饿,诸比丘,各欲散去流游诸国以为岁节。贤者阿难——博闻多智,于法无厌,辩才无碍,所说经,为无数人,护受经典,精进难及——心自念言:“假使世尊,诣于余国,而造岁节,处于他域,...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700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枯木禪

五灯会元曰:「昔有婆子,供养一菴主,经二十年。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饭给侍。一日令女子抱定。曰:正恁麼时如何?主曰:枯木倚寒巖,叁冬无煖气。女子举似婆。婆曰:我二十年祇供养得个俗汉。遂遣出烧却菴。」

学大辞典》 / 87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