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条搜索结果

迹门十妙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忍法

一、信忍,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名信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忍,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

《三藏法数》 / 55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内凡

未得真证以来,总名凡夫,此中分内外二种。得似解之位為内凡,未得似解之位為外凡。小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叁贤位為外凡。软、顶、忍、世第一法,之四善根位為内凡。大乘之行位,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已上之叁贤位為内凡。天台之六即,观行即以前為外凡,相似即為...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毘婆沙论

又云十生论,十七卷,龙树造,秦罗什译。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登地

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而十地之间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终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称欢喜地,始断一分烦恼而悟一分法性欢喜之位也,以后登地之菩萨又名法身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退转

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毘跋致也。无量寿经上曰:「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十住毘婆娑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於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不退转。」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劝请

转法轮请佛住世等也。而密教之劝请有二种:一,法会之初,劝请梵天夜叉等,以拂魔障者。二,正劝请所祈祷之尊也。其劝请分四方為四种。各随其修法之方角,而劝请其方面之善眾也。最胜王经叁曰:「劝请诸佛转大法轮。」十住毘婆沙论五曰:「我今头面礼,劝请令久住。」广弘明集叁十...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贤

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也。 一、十住,会理之心,安住不动,名之为住。一发心住、二治地住、叁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

《三藏法数》 / 282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种住

六种住者,约别教位次而论也。以此六人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为住。 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别教菩萨,于十住、十行位中,道种成就,无有退失,数数增进,故名种性住。(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

《三藏法数》 / 529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华六瑞

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即

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别立圆教菩萨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理性虽如是,然以未闻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於...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外凡

二凡之一。声闻乘以五停心。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修行位為外凡,四善根之位為内凡。又菩萨乘以十信之位為外凡,十住等叁贤之位為内凡。大乘义章十七末曰:「言外凡者,善趣之人向外求理,未能息相内缘真性,故名為外。六道分段凡身未捨故名為凡。」四教仪集註中曰:「相似见理名...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经五周因果

法华经有叁周说法,而华严经有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於第一会之二品(就六十经而云),明舍那之果德及其佛过去因人普庄严童子之因行。是明舍那佛之因果者,故谓之所信因果。以佛之因果為行者所信也。二差别因果,由第二会名号品至第六会小相光明品间有二十八品,此中前二十五品明...

《佛学大辞典》 / 35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心王

心之主作用,对於心所之伴作用,而谓為心王。心王者,总了别所对之境,心所者,对之而起贪瞋等之情也。密教以之為金刚界之大日如来,心所即心数為其眷属。此心王心数之差别,吽字义以大日為心王,餘尊為心数,十住心论等以五佛為心王,餘尊為心数,守护国经等以九尊為心王,餘尊為...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导师

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眾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為常乐故。」法华经序品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八藏

一、胎化藏,二、中阴藏,叁、摩訶衍方等藏,四、戒律藏,五、十住菩萨藏,六、杂藏,七、金刚藏,八、佛藏。见菩萨处胎经七。 又大眾部立八藏。以声闻藏与菩萨藏各立四藏故也。四藏者,经律论之叁藏及杂藏也。义林章二本曰:「大眾部又说八藏,菩萨声闻各有四故。」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敷具

袈裟之异名。以袈裟之形相与敷物同也。十诵律七曰:「六群比丘以纯黑羊毛作敷具。」六物图曰:「通名者总括经律,名袈裟。(中略)或名卧具,或云敷具(皆谓相同被褥)。」 又敷於佛前之卓上者。汉字书卓围。经论曰敷具。十住论九曰:「诸佛师子座,金薄幃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人四依

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易行品

龙树造,十住毘婆沙论第五卷中之品名。至初地不退位之道,有难易。易行品示其易行之道,别说阿弥陀佛之救济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人四依

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何谓菩萨摩诃萨为摩诃衍三拔致?”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入于道地。云何菩萨入于道地?入一切诸法,无来亦无所去,无去亦无所坏。一切诸法不可知处、亦无想念,行十道地不见道地。何谓菩萨行十道地者?是菩萨摩诃萨行第一住者,当行十事。何...

《光赞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000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5日

灌顶住

十住之一。為十住位之最顶,故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於无量生死中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萨於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叁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叁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於般若中不着於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叁界而到佛果...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极七返

又作极七有,极七生。预流之圣者,不断修惑者。於欲界之人与天,七返往来受生中,必圣道成就,证罗汉果,故谓之极七返。此七往来中,於人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於天中有七度之中有,七度之生有。合有二十八生,而七之数同,故略云极七生。犹言七处善,七叶树。但云二十八生...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登住

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於别教菩萨十地之位,圆教之菩萨,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断惑证理,别教之菩萨,於登地以后成之。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十九有

如言六阴十叁入十九界,谓事物之绝无也。初果圣者以二十八有為极度,无第二十九有。十住毘婆沙论一曰:「人得须陀洹道(即初果),善闭叁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諦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入道

捨世法入佛道也。犹言出家。其人曰入道人。或略云道人。宝积经叁十六曰:「以净信心於佛法中出家入道。」十住论七曰:「或捨家入道。」遗教经曰:「入道智慧人。」智度论曰:「见画跏跌坐,魔王亦愁怖。何况入道人,安坐不倾动。」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贤

谓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也。仁王护国经疏曰:「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皆称贤者,此就别教而论,盖诸位菩萨但断见思惑尽,尚有无明惑在,未入圣位,故名贤。」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方便

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

《三藏法数》 / 28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满成佛

一信满成佛,於十信之满位,决定信诸法之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名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於十住(旧云十解)之满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名解满成佛。叁行满成佛,於十地之满心,能除一切无明诸惑,菩提之愿行皆具足,是名行...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婆沙论

Vibhāṣā-śāstra,广解广说经论之义者,总名毘婆沙论,是通名也,然别题毘婆沙论者,藏中有四部: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二、鞞婆沙论。叁、五事毘婆沙论(已上小乘)。四、十住毘沙论(是大乘)也。其他律部有善见律毘婆沙。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必定

梵语阿鞞跋致Avaivartikā,译言不退转,又翻必定。不退转大道,必定入於涅槃之位也。大智度论九十叁曰:「阿鞞跋致即是必定。」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除垢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处入法界

法界為华严经所证之理,犹法华言实相。声闻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如法华之入理,有叁周之别,菩萨之根性,有上中下之别,则华严之入理亦有叁处之别:一、十住初心入法界,是上根之菩萨於初住证法界之理者。二、迴向终心入法界,是中根之菩萨於十迴向之满位证法界之理者。叁、初地...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初阿后荼

大般若经所说四十二之悉曇文字,阿為最首,荼為最终。是配於大乘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之四十二位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轮对位

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 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

《三藏法数》 / 783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十类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经十类

有二说:一贤首所说之十类:一恒本,不可说之微尘数身,现微尘数之剎土,尽未来际,念念常说普说未曾休止者。是不可结集,此事出本经不思议品。二大本,如海云比丘受持之普眼经者。以须弥山聚之笔,四大海水之墨,书一品之修多罗,尚不可穷尽,如是品其数过尘沙,此亦非贝叶之所可...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行道品经

菩萨行道品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别相叁宝

别相者,谓叁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叁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

《三藏法数》 / 20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义天

慈恩大师能解妙义,称曰义天。宋高僧传七曰:「有大乘基,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 又十住等之菩萨,名為义天,四天之一。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訶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為义?见一切法是空义故。」 又高...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

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助道人法

又明念佛行者助道之人法曰:「此有叁:一须善明师内外之律,恭敬承事能开除妨障之人。如大论云:雨堕不住山顶,必归下处,若人憍心自高,则法水不入,若恭敬善师,则功德归之。二须如同行之共涉险,乃至临终互相劝励。法华云:善智识是大因缘。叁於念佛相应之教文,常当受持披读习...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唯蕴无我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諦观法,了悟唯有五蕴之法而无人我实体之住心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本愿

本為因之义,元於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於果而曰本愿。又本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无量寿经上曰:「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同下曰:「其佛本愿力,闻...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行

菩萨修行,虽於十信十住满足自利,然利他之行未满,故不可不经此目:一、欢喜行,為佛子之菩萨以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也。二、饶益行,利益一切眾生也。叁、无瞋恨行,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恚恨。无违逆。四、无尽行,随眾生之机类而现其身,叁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贤十圣

十住十行十迴向為叁贤,初地乃至十地為十圣。贤者发似解而伏惑之位。圣者发真智而断惑之位。於此该收菩萨乘之因位。仁王经上曰:「叁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第一义天

譬第一义空之妙理為天,四天中之义天是也。涅槃经二十二曰:「义天者,十住菩萨摩訶萨等。以何义故?十住菩萨名為义天,以能善解诸法义故。云何為义?见一切法是空故。」法华玄义四曰:「第一义天天然之理。」涅槃经十八曰:「第一义天,谓诸佛菩萨,常不变易。以常住故,不生不死...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不退住

十住之第七位。见[十住]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五忍

仁王经所说。一伏忍,别教菩萨,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叁贤间,未断烦恼种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於初地至叁地间,既见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叁顺忍,於四地至六地间顺菩提道而趣向无生果之位也。四无生忍,於七地至九地间悟入诸法无生理之位也。五寂灭忍,於第十地及妙觉间...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道

大小便之二处。佛祖统纪叁十曰:「残秽在身,為欲蠲除便在二道成男女根。」 又无碍道,解脱道也。新译曰无间道,解脱道。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也。正断惑之智慧為无碍道,正证理之智慧為解脱道。无碍者,正对破惑而智不為惑所障碍也。无间者其智不為惑所间隔也。解脱者其智离繫缚於惑...

《佛学大辞典》 / 1070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种所观法

十种之所观法,立於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五位:十住位十种所观法、十行位十种所观法、十回向位十种所观法、十地位十种所观法、等觉位十种所观法也。出於瓔珞本业经上。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地位十信

唯识宗对於慈恩大师之立四十一位,西明法师立五十一位,初之十信,更分地位十信,与行解十信之二义。而地位之十信者,排列於十住前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秘密庄严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十。如来以秘密之叁业,开显眾生本具之无尽功德,庄严之住心也。是即為真言一乘之住心。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贤

小乘五停心观,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之位,谓之叁贤。见七十五法名目。又大乘十住十行十迴向之位,谓之叁贤。见大藏法数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圣胎

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叁贤位。谓為圣胎。因其以自种為因,善友為缘,闻正法而修习长养,至於初地而见道,生於佛家故也。仁王经中曰:「是為菩萨初长养心,為圣胎故。」同良賁疏曰:「於叁贤位俱名圣胎。所谓胎者,自种為因,善友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童真住

十住之第八住。初生於佛家,在童子之位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婴童无畏心

真言所立十住心之第叁。修十善行求天道果之住心也。天上之果报虽胜,然比之佛果,则為劣朦,故曰婴童,而离叁途之苦难,故曰无畏。见[十住心]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观法

出於本业经上。一、住观。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修习一切法性皆空之空观也。二、行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行位中修习一切法无不具足之假观也。叁、向观。别教之菩萨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一切法非空非假即中道之观也。四、地观。别教之菩萨於十地位中修习中观,住持而不动也。五、无相观。别...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十住行道品一卷

昙昧摩提菩萨持佛威神便于佛前,于是阿难波渝迦三昧,悉见十方诸佛——十方诸佛者,其数如千佛刹尘等;一尘者为一佛刹,一佛刹如是十方四面——见十方诸佛皆悉言:“善哉,善哉!昙昧摩提菩萨!”十方诸佛皆赐与智慧,悉语昙昧摩提菩萨言:“是释迦文佛前世本愿所结成功德威神使若益。诸...

《菩萨十住行道品》 / 3463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

四十品无明根本

天台宗所说。即覆障吾人使不得证见中道实相道理之无明本惑,有四十一品也。於所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之四十一位而断破之者。其中於等觉位所断之无明,称為元品之无明,乃一切无明之根本也。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支分生曼荼罗

大日经疏叁曰:「经云:世尊一切支分皆悉出现如来之身者。」前现庄严藏时,普门一一之身,各徧十方,随缘应物,今欲说曼荼罗位故通约佛身上中下之体以部类分之,由脐已下现生身之释迦,人法示同,及二乘六趣种种之类形,色像威仪,言音檀座各殊异,及其眷属不同,周於八方,如曼荼...

《佛学大辞典》 / 332字 / 1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慧

瓔珞本业经上说六种之智慧,即别教菩萨六位之分也。一闻慧,於十住位中闻中道之理,知一切法离二边之相也。二思慧,於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叁修慧,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中道之理发生之智慧也。四无相慧,於十地位中,证知中道之理,离二边之相之智慧也。五照寂慧,照為...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安慧

安置意於智慧而不动。十住论十曰:「诸佛安慧常不动。」往生要集指麾钞十五曰:「安谓安置,慧是智慧。」 又天竺论师名Sthiramati,解释唯识论之十大论师之一。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悉耻罗末底,唐言安慧,即糅杂集。救俱舍论,破正理师护法论师同时先德。南印度境,罗罗国人也...

《佛学大辞典》 / 134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忍

一信忍,别教之菩萨於十住位中信一切心皆悉空寂,能於空法忍可信证,故名為信忍。二法忍,於十行位中修习假观,知一切法空无所有,而能假立一切法,以化诸眾生,於假法中忍可信证,故名為法忍。叁修忍,於十迴向位中修习中观,知一切法事理和融,於中道忍可信证,故名為修忍。四正...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轮

本业瓔珞经示叁贤十圣之果报,用铁轮王等之名。天台取其经意而立六轮,以配於因位之六位:一铁轮王,十信位也。二铜轮王,十住位也。叁银轮王,十行位也。四金轮王,十迴向位也。五琉璃轮王,十地位也。六摩尼轮王,等觉位也。此中经无琉璃轮之名。止观辅行一之叁曰:「入铜轮者,...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四曼四身配属

即身义有叁义:一法,大,羯,叁如其第次配於自性,受用,变化,等流之四身。二大,叁,法,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叁叁,法,大,羯如其次第配於四身。今非谓此义未尽,四身之中各有四曼。十住断结经曰法性有二:一事法性,二实法性,金刚顶经谓叁十七尊各有十二神变,一一神变各有...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叁种发心

一、信成就发心,谓十信行满,信心成就,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故名信成就发心。(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 二...

《三藏法数》 / 331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佛知见

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之佛智慧也,是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云知。又為五眼中佛眼之用,故就眼而云见。得此佛知见,有开示悟入之次第,初於十住位断一分之无明,得少分之知见,谓之开佛知见,乃至於十地终断尽无明,知见圆明,谓之入佛知见。释迦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為开...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觉心不生心

日本弘法十住心论所立,十住心之第七,觉知自心本来不生也。是说叁论宗之意,不生者举彼宗所说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八不中之第一不而略他之七不者,即觉一心不生乃至不常之道理而离一切戏论妄想之住心也。住於此位之行者心相,即当於叁论宗。大日经住心品说:「心主自...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住断结经

最胜问菩萨十住除垢断结经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曼荼罗种姓十住

在密教為横之十住心之一。普门万德十住心之对。显眾生本具之心平等悉与[法身]同一之十住心也。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发趣心

梵网经心地品曰:「十发趣心向果:一捨心,二戒心,叁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诸佛当知,从是十发趣入坚法忍中。」案明蕅益大师梵网合註以為即十住法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他缘大乘心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六。法相宗之住心也。起无缘之慈而為济度他之大乘行之住心也。他缘者,谓缘他之眾生。大日经一曰:「大乘行发无缘乘心,法无我性。」此无字之梵语莽鉢罗,有无与他之二义。故疏為他缘乘与无缘乘之二释。疏二曰:「梵音莽鉢罗,是无义,亦是他义。所谓他缘乘者...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住心

行者安住於道之心相也。日本真言宗空海,依大日住心品而立真言之十住心。见[十住心]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究竟一切智地

真言宗自初地之净菩提心已上,至於等觉皆摄於信解地中,唯妙觉之位,名究竟一切智地。大疏二曰:「此经宗,从净菩提心以上十住地,皆是信解中行,唯名究竟一切智地。」同二曰:「唯如来名究竟一切智地,如华严中,初地菩萨能信如来本行所入。(中略)信成就果,於如是诸事,其心毕...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住

十住位中之第六位也,又地持经所说之六种住也。见[六种住]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无自性心

极无自性心之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九住心,以配於华严宗。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修行住

菩萨位十住之第叁。

《佛学大辞典》 / 9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秘密佛乘十住

十住心不立优劣深浅,由真言实义,人天鬼畜等悉為平等之法身者。是為横之十住心。此有二,曼荼罗种性之十住心与普门万德之十住心也。前者表眾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為法身,后者為显大日所证普门万德之有状者。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十住

新作十地,旧作十住。菩萨见諦以上之修行地也。又五十二位中十信之次位有十住位。见[十住]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万子轮王

初地菩萨之别号也。瓔珞本业经上曰:「佛子!世间果报者,所谓十住铜宝瓔珞铜轮王,一百子為眷属。(中略)欢喜地百宝瓔珞七宝相轮四天王,一万子為眷属。」如此诸位菩萨当於世间果报,则欢喜地即初地之菩萨功德,得四天王,有一万之福子。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即时入必定

谓念佛行者,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入於必定之位也。必定之位者,必成佛之位也。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净土文类证卷曰:「烦恼成就凡夫生死罪浊群萌,获往相迴向心行,即时入大乘正定聚之数。」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唯识修道五位

观修万法唯识之理,立五位:一、资粮位,於地前住行向之叁十心,贮佛道资粮之位。二、加行位,於叁十心之终,将入见道,而為煖,顶,忍,世第一法,四善根方便加行之位。叁、通达位,於初地之入心(地地各有入住出之叁心),通达於二空无我之理之位,即见道也。四、修习位,自初地...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难度海

谓生死海也。生死之海,深广难渡也。六十华严经五曰:「已度难度海。」十住毘婆沙论易行品曰:「乘彼八道船,能度难度海。」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正心住

十住之第六。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假名菩萨

十信之菩萨也。十住已去為实行之菩萨。瓔珞经下曰:「佛子从不识始凡夫地,值佛菩萨教法,中起一念信,便发菩提心。是人尔时住前,名信想菩萨,亦名假名菩萨,亦名名字菩萨。」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跡门十妙

(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六种住

持地经立六住以摄菩萨之行位,此六入所证之位,皆不退失,故名為住:一种性住,种即能生之义,性即自分不改之义,谓菩萨於十住之位成就佛道之种性也。二解行住,於十行十迴向之位,积解行之功,不退失也。叁净心住,於初地见道之位破一切见惑,使心得一分清净也。四行道迹住,迹者...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真金山

譬佛身之有光明也。十住毘婆沙论五曰:「无量光明慧,身如真金山。」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