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菩萨一时济度眾生之权谋為权,其方法,能适於便宜,為方便。无量寿经上曰:「游步十方,行权方便。」最胜王经一曰:「或时见有般涅槃者,是权方便。」净影大经疏曰:「随物所宜,种种异现,名权方便。」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教之一派。以普贤為初祖,主於念佛往生。晋慧远专倡净土法门,住庐山,结莲社,得一百二十叁人。同愿往生极乐国土。魏之曇鸞,唐之道绰,皆专修此道。以观想持名专修為上,一名莲宗,日本亦盛行之,為二十宗之一。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叁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庆。天台之教院,讲席常盛。后元丰中比丘介然,绍兴中比丘清润,皆修饰之。见延庆寺净土院记等。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侧掌屈风指,餘伸直,又名吉祥印,言说之标帜也。摄大轨中曰:「侧掌屈风,餘申直,净行吉祥印,名為唵字印。」大日经疏二十曰:「其尊作持唵字印者,即是梵志义法也。净行者凡有所言说,皆侧右手,作印形而举案之,以唵字声而作相故也。」演奥钞十四曰:「今私推之,唵字声者,净...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梵名提婆Deva,又名素罗Sura,光明之义,自然之义,清净之义,自在之义,最胜之义。受人间以上胜妙果报之所,其一分在须弥山中,其一分远在苍空,总名之為天趣。六趣之一也。又不拘其住处指一切之鬼神,名為天,如鬼子母神谓之鬼母天。又一切好妙之物名為天,如人中之好华谓之天华...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异、常、非常等之义总有四句,一切之妄计,必堕於其一,名為四见。智度论七曰:「復有四种见,世间常,世间无常,世间亦常亦无常,世间亦非常亦非无常。我及世间有边无边亦如是。」又华严经疏叁,谓外道之所见,不出四见:一、计一,数论师,计因中有果,以因果不异之故名為计...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Pāṇḍaravāsinī,又曰大白衣,又曰白处观音。以此尊常着白衣,在白莲中,故就其被服名為白衣。以其住处名為白处。白者,表淳净之菩提心也。梵名半拏囉嚩悉寧,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莲华部之部母也。大日经疏五曰:「半拏囉嚩悉寧,译云白处,以此尊常在白莲华中,故以為名。亦戴天...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妙名涅槃,门名能通。修此六法,则能通至涅槃,故名六妙门。前叁是定,后叁是慧。定爱慧策,能发真明,出离生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定爱慧策者,爱谓爱乐于禅,策谓策进真行也。真明者,真性之明也。) 一、数息门,数息者,修行之人,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
《三藏法数》 / 552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念即能观之观,处即所观之境也。谓诸众生于色受想行识五阴起四颠倒,于色多起净倒,于受多起乐倒,于想、行多起我倒,于心多起常倒,为令众生修此四观,以除四倒,故名四念处也。 一、观身不净,身有内外,己身名内身,他人之身名外身。此内外身,皆揽父母遗体而成;从头至足,...
《三藏法数》 / 445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佛祖统纪十慈云传曰:「慈云法师导式居天竺日,有贵宦註楞严,求师印可。师烹烈燄谓之曰:閤下留心佛法,诚為希有。今先申叁问,若答之契理,当為流通。若其不合,当付此火。宦许之。师曰:真精妙元性净明心,不知如何註释?叁四四叁宛转十二,流变叁叠,一十百千,為是何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禪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禪而起。缘初禪之色也。以上二者...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於拘尸那城Kusinagara娑罗Śāla双树间入灭时,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曰四枯四荣,此有二重之意:一表凡夫二乘之八倒,二為表二乘菩萨之八正也。凡夫二乘之八倒者,谓凡夫於世间苦空无常无我之法,起常乐我净之见,是為凡夫之四倒,故譬之以四荣,又二乘向涅槃...
《佛学大辞典》 / 429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云不共法:一、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是名身无失。二、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眾之机宜而使皆得证悟,是名口无失。叁、念无失,佛修...
《佛学大辞典》 / 728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佛之本愿譬如船也。净土传曰:「菩萨乘大愿船,住生死海,就此世界,呼引眾生上大愿船。如是送至西方,如有往者,无不得生。」往生要集中本曰:「无量清净觉经云: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唤眾生,令乘大愿船送着西方。若眾生有上大愿船者,并皆得...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不退之净土也。谓西方之极乐,以彼土為净土门所立四不退中之处不退故也。往生拾因曰:「出轮迴之乡至不退之土。」见[不退]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又作赤衣,絳袈裟,赤絳衣等。根本毘奈耶叁十九,以青泥赤叁色為佛制之坏色,曰:「赤者谓树赤皮。」是為十诵律十五所谓之茜色,四分律十六等所谓之木兰色,非為纯赤色。故十诵律十五,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禁用青黄赤白黑五种之纯色,谓若得赤衣,应叁种净。毘奈耶杂事二十九曰:...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异名同体也。性之為言体也,不改也,真如為万法之体,在染在净在有情数在非情数,其性不改不变,故曰法性。此法性小乘多不言之,大乘诸家则盛论之。其论有四家之不同。第一法相慈恩家,言法性為叁性中之圆成实性,是依地起性,一切有為万法之所依也,...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Vajrarāga,位於金刚界曼陀罗第一成身会中,东方月轮五尊中阿閦如来左方之菩萨也。司大悲爱染。秘藏记末曰:「左金刚爱菩萨,肉色,持箭。」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爱大悲箭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爱菩萨形,住阿閦如来左边月轮。」出生义曰:「於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数息门,善调身息,数息自一至十,以摄乱心。是為入定之要。故以数息為妙门。二随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谓為随息。若强存数,则有起念之失,故宜放数息而修随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皆悉知之。由是诸禪自发,以随為妙门也。叁止门,息心静虑名之為止,行者虽依随息...
《佛学大辞典》 / 448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佛制诸禁戒,令诸比丘,勿啖生气,若有草菜瓜果,当以火刀爪等先净之,方可得食。故有此五种净食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生气即生物也。) 一、火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火烧煮,令熟后方食之,是名火净。律云:以火触着。是也。 二、刀净,谓一切瓜果等物,先当以刀去...
《三藏法数》 / 26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之略。药王菩萨之前身,尝為供养法华经而烧身者。法华经药王品曰:「是一切眾生菩萨,乐习苦行,於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即作是念:我得现一切色身叁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个宗旨也。又指吾宗而言。西方要诀曰:「依此一宗。」辅行一之一曰:「一宗教门,文无假以為总者。」迦才净土论曰「此之一宗,窃為要路。」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净土门之祖唐善导着,有五部九卷:一、观经疏四卷,二、净土法事赞二卷,叁、观念法门一卷,四、往生礼讚一卷,五、般舟讚一卷。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通教,即四教中之一也。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故云通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干慧地,谓叁乘之人,初居外凡位时,未得真空理水所润,故名干慧地。(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外凡者,谓心居理外也。) 二、性地,谓叁乘之人,居内凡位时,...
《三藏法数》 / 868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有多种:(一)唅字。合四字而成此一字,是即表中央之佛具四智也。谓字最初之横点,即字东方发心大圆镜智阿閦佛也。右之傍点,则字南方修行平等性智宝生佛也。上点是字即西方证菩提妙观察智无量寿佛也。本体之字者,风大北方入涅槃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也(善无畏以风大為北方之佛)...
《佛学大辞典》 / 83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台家所立之四种佛土也。一凡圣同居土,人天凡夫及声闻缘觉等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有净秽二种,如娑婆世界是同居之秽土,如西方极乐是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餘土,断见思烦恼出离叁界生死之人之生处也。是為修小乘方便道断见思惑之人之生处,故名方便,尘沙无明之惑未尽,故曰有餘...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亦名凡夫四倒,出涅槃经并宗镜录) 四荣者,佛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入灭,东西南北各有双树,每面双树,一荣一枯,故名四荣四枯。以表凡夫、二乘、常、无常等八倒也。此四荣正表凡夫四倒。而言荣者,以凡夫由此四倒,增长惑业,有荣茂之义,故名四荣也。(梵语拘尸那,华言角城...
《三藏法数》 / 393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又作妙喜国。东方阿閦如来净土之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东方有二佛,一名阿閦在欢喜国。」维摩经见阿閦佛品曰:「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梵语涅槃,华言灭度。经云:师子吼问佛言:菩萨成就几法,能见如是无相涅槃,至无所有?佛言:成就十法,则明见涅槃无相,至无所有处。(灭度者,谓大患永灭,超度叁界也。无相涅槃者,谓涅槃之法,离一切色相也。) 一、信心具足,谓修菩萨行,须发起圆常正信之心,信一切法皆...
《三藏法数》 / 855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外道之种类。大日经所说叁十种外道中有建立净外道与不建立无净外道两种,是曰建。爪者,长爪梵志,外道名。大日经疏二曰:「建立净,不建立无净等。种种宗计,皆不相应。乃至长爪梵尼诸大论师等。」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5日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