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条搜索结果

合掌叉手

合掌而交叉手指也。密教所谓金刚合掌。观无量寿经曰:「合掌叉手,讚嘆诸佛。」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业不二门

十不二门之一。如来果后垂化之叁业,恒彼此相应,平等一味。密教所谓叁平等也。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报应叁身

台家所立之叁身也。法报应之名,法华论取之,是开真合应之叁身也。开真者,法与自受用及报之二。合应者,应中合他受用与报之胜应也。一、法身,中道之理体也,本有之叁千也。二、报身,报因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二分之,自受内证法乐之身,名為自受用报身。对於初地已上菩萨应现...

《佛学大辞典》 / 740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华护摩

静明法印云:密教之护摩,围陀梵志之行也,药王之烧臂烧身,真实之护摩也。法华药王菩萨烧臂烧身之行為最上乘之大行,真法供养之密行。所谓烧两臂者空二偏而归于中道之意也,烧身者烧别教假中显圆融叁諦之意也。又依迹门之意,以不变真如為本,故云烧臂烧身。依本门之意,以随缘真...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散杖

密教之修法,由洒水器取水散之者。本束生茅而作之,后世以梅木换之。大日经疏二十曰:「洒水谓閼伽水也。閼伽别有方法如悉地中说耳。然此洒水有二法:若以茅作小束,置閼伽碗中而洒之,洒时顺洒,右旋洒也。若直用手洒亦得。」真言修行钞二曰:「教舜口传云:散杖汉朝始作之。天竺...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2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平等戒

密教之略戒,為叁昧耶戒之译名。见[叁昧耶戒]条。大疏演奥钞十叁曰:「叁业平等,是為此戒。叁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眾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昧耶界

言叁昧耶之法门也。密教之总称。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归

又曰叁归依,叁归戒:一、归依佛,归依佛宝以為师者。二、归依法,归依法宝以為药者。叁、归依僧,归依僧宝以為友者。此叁归由师受之谓之叁归戒。叁归戒有二称:一、翻邪叁归,二、重受叁归,翻从来之邪信而初入佛道受叁归者,谓之翻邪叁归,由是每受五戒八戒等輒先受叁归者,谓之...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十六菩萨

有二种:一者金刚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亲近也。一者表贤劫千佛因位千菩萨之十六菩萨也。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中,第一成身会举果上之千佛,第二叁味耶会以下,举因位之千佛也。今选取千菩萨中主要之菩萨十六尊,代表千菩萨耳。但千菩萨中前四菩萨已成道。其餘者第五弥勒以下九百九十六尊...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种身

台宗诸佛立叁身:一、色身,為叁十二相乃至微尘数之相好身,是解脱之德也。二、法门身,為叁德四无量五分六度七觉八圣乃至八万四千法门功德积聚之身,是般若之德也。叁、实相身,是所谓实相真如,叁身中法身之德也。止观二之叁曰:「别相者身有叁种:一者色身,二者法门身,叁者实...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2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元辰星

或曰元神星。可称為本命星之里星者。於本命星祈寿命,则於元辰星,祈官位荣禄除病恼除忧患等。又修本命星供时,宜向此元辰星之方,供养佛菩萨。本命星為阳星,则元辰星為当於其第八之星,本命星為阴星,则元辰星為当於其第六之星。如子年為阳,丑年為阴,寅年為阳,卯年為阴,可以...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智叁藏

金刚智,名。梵名跋曰罗菩提Vajrabodhi,叁藏者尊称。南印度摩赖耶国人。婆罗门姓。年甫十岁,於那烂陀寺依寂静智出家,叁十一岁往南天竺,时龙智(龙树菩萨之弟子),年七百岁犹在,就之,七年承事供养,受学一切密教。寻游师子国登楞伽山。闻支那佛法盛,唐玄宗开元七年达广州,...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语

以密意说之语也,如如来说涅槃是隐如来常住之意而说,故云密语,涅槃经九曰:「如来密语甚深难解,譬如大王告诸群臣先陀婆来,先陀婆一名四实:一者盐,二者器,叁者水,四者马。(中略)智臣善解大王四种密语,是大乘经亦復如是。」永平之正法眼藏有密语一章。 又密教之陀罗尼云...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地水火风空五指

密教之说从小指至拇指如其次第,以配於地水火风空之五大。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经

密教之经典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秘密身

一种子,二印塔,五鈷宝珠等叁昧耶形。叁形像,刻铸画泥之佛像。為法报化之叁身。是密教之叁本尊也。大日经本尊叁昧品曰:「诸尊有叁种身,所谓字印形像。」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行法中间立座作法

密教行者於修法中间有要事立座时之作法也。作法集曰:「行法之间,依要事立座时,结五股印,诵吽字,然后却去。传云:念诵之时有要事立座出时,蟠念珠安坛上而出云云。」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男女

密教之深旨,以男女為智慧禪定之标帜。大日经疏叁曰:「如本尊形,女是禪定,男是智慧。」同五曰:「女人是叁昧像,男子是智慧像。」同十五曰:「诸尊色类种种不同,大而言之略有二种:谓男及女。男是智慧故為首,女是叁昧為次之也。」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大

地水火风之四大与空大也。空以无碍為性,以不障為用。胜论於九实中摄之,数论於二十五諦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徧於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於五大。有情则於此加识大。唯识述记一末谓数论言:「五大有说,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谓地水火...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叁昧门

叁解脱门之异名。见[密教叁叁昧门]项。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随心法

密教修法之名。见陀罗集经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四教叁密

身口意之叁业也。是真言密教之教之妙行。故四教叁密,為显(天台)密(真言)二教之兼称。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开元叁大士

叁国佛教略史曰:「八年(唐玄宗开元八年)金刚智叁藏率不空叁藏至京师,勅居於慈恩寺。智传龙树之密教,所至筑坛度人,时称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為开元叁大士。」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真言

梵语曼怛罗Mantra。是如来叁密之随一语密也,总谓法身佛之说法。假令经中有显言,而其声名句文以大日如来之秘密加持為体性,故总為真言秘密藏也。演密钞一曰:「释曰:密宗一一文言无非字门,秘密加持而為体性。虽有显言,从宗体俱属秘藏。」别云陀罗尼。译云总持。又云秘密号,密...

《佛学大辞典》 / 1215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字相字义

凡解真言分字相字义二段,以初释字相后解字义為法。字相之释,通於显教,字义之释,為密教特有之深义,例如释阿字為无,非,不,是字相也,又如释訶字是因缘之义,是字相也,如释阿為本不生之义,訶為因不可得之义,是字义也。而不可得即阿字本不生之义。故无论如何之字,入之於阿...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之五分法身

戒者,生佛不二六无碍之叁昧耶戒也。定者,安住於生佛不二心之大决定心也。慧者,自觉明了六大无碍之理之智慧也。解脱者,自悟明此理,而隔执之缚忽然解脱之位也。解脱知见者,自明无隔执之缚之知见也。见辨惑指南叁标注。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曼殊室利经

具名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观自在多罗菩萨仪轨经,一卷,唐不空译。多罗菩萨之仪轨也。密教之金刚萨埵,即显教所谓曼殊室利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十法界

密教之十法界与显教相异,以五凡五圣為十法界。五凡者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天也。五圣者声闻,缘觉,菩萨,权佛,实佛也。见秘藏记钞六。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慧矢

密教之法门以定慧一双配於左右。弓為定之标帜,矢為慧之表示。爱染明王所持之弓箭是也。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智

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於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香汤

密教有以香汤洗身之法,加合香药叁十二味。见最胜王经七。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理秘密教

日本台密於密教中立理秘密,事理俱密之二教,华严法华等之一乘教為理秘密,且立大日释迦同体之义。东密不许之也。菩提心义一末曰:「问:仁王经云五千女人现身成佛者,是於佛世闻仁王经而成佛也?菩萨处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捨身,不受身,悉於现身成佛者,是於无佛世自观而成佛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护摩

密教所行之阿弥陀修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眾

密教之眾徒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轨

密教之仪轨也,如大日经仪轨,仁王经仪轨等是。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法

有通别之二称。通称行於密教。护摩念诵之总名也,不显露示人。故曰秘法。别称分大法、准大法、秘法、通途法之四段,而第叁段之别目也。苏悉地法,五秘密法等之传法,许於灌顶已后者,总曰秘法。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2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十法界

显教依法华经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之六凡与声闻缘觉菩萨佛之四圣為十法界,密教依理趣释经以地鬼畜人天之五凡与声缘菩权佛实佛之五圣為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成道因果

密教之阿弥陀,為大日如来五智之妙观察智所现,是於大日成道之外,不说阿弥陀成道之因果,说之者仅显教之大乘而已。大乘教中说弥陀之成道者总有四处。 其一者法华经化城喻品谓叁千尘点劫之昔,有佛名大通智胜。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王子,长名智积。闻父成佛,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

《佛学大辞典》 / 1234字 / 2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阿弥陀叁摩耶形

密教弥陀条。(CBETA註:疑為见[密教阿弥陀]条)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俱密

真如实相等之圆理曰理密。印契禁咒等之叁密曰事密。而法华為理密之秘密教,大日金刚等之诸经,為事理俱密之秘密教。是日本慈觉之判释,台密诸师以之与东密抗衡者也。慈觉之苏悉地经疏一曰:「诸叁乘教是為显,(中略)未说事理俱密故也。(中略)世俗胜义,圆融不二,是為理密。若...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灌顶部

密教之经典,以行灌顶之式传授其奥义故也。稽古略叁曰:「於灌顶部,诵出一品,名楞严经。」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普贤叁昧耶

密教之普贤叁昧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佛体色性率都婆

密教之法,以率都婆為大日如来之叁昧耶形,故云佛体,是為四大所成之法,故云色性。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非想非非想天

旧曰非有想非无想。无色界有四天,此為其中之第四天,叁界之最顶也,因而亦曰有顶天。非想非非想者就此天之禪定而名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无如下地之麤想,故曰非想,尚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俱舍颂疏世间品叁曰:「非想非非想天,谓此定体非前七地麤想,名為非想。若想全无...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显教

真言宗判一切之佛教為显教密教之二,总释尊所说大小乘之契经為显教,大日所说之金胎两部為密教。见[显密]条。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密叁昧耶戒

略曰叁昧耶戒。又曰佛戒,一道戒,叁世无障碍戒,密教戒律之名也。叁昧耶為平等之义,以身语意之叁业平等不二、為戒之本义,故曰叁昧耶戒。异於显教之诸戒,故曰秘密。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真言十地

两部大经不说十地,惟大日经说第八第十二地,金刚顶经说初地第十地之二地。故準於华严仁王等之说而释其名字也。然其意与显教异,以十地為十六大菩萨之位,约其渐修之位而言十六生究竟也。故即身义云:「欢喜地者,非显教所言初地,是即自家佛乘之初地。云云」其十六大菩萨日本有两...

《佛学大辞典》 / 399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界标帜

密教之意,谓一切种种之俗事,皆悉為无上菩提之标帜。大日经疏四曰:「种种世諦门,皆是法界标帜。所谓良日晨者,意在菩提心嘉会之晨也。(中略)定日者,日喻本尊身,月喻修习瑜伽行。」演密钞五曰:「谓军旅既行,幢旗為前导,则识其主也。法界标帜亦復如是,诸佛如来於一切大会...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

对显教而言,谓大日如来所说之金胎两部教法也。是為法身佛内证之境界。深密秘奥,故云密教,又為对未灌顶人不许显示之教法,故云密教。二教论上曰:「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又曰:「自性受用佛,自受法乐故,与自眷属各说叁密门,谓之密教。」日本东密於此密教立事理...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散善

散乱之心勤修之善根也。对定善而言。如观无量寿经所说十六观,前十叁观為定善,后叁观為散善。观经玄义分曰:「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定即息虑凝心。散即废恶修善。」菩提心论曰:「又乘散善门中经无数劫。」 又从密教所判,一切之显教為散善门,密教為叁摩地门。叁摩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唄

密教之梵唄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四波罗夷

一不捨正法戒,如来一切之圣教皆当修行。二不捨离菩提心戒,菩提心為菩萨万行之幢旗,若丧失之则万行将依何而示导?叁不应慳吝法戒,诸胜法為大圣之遗财,若慳吝不与,则与盗叁宝物同。四不饶益行戒,於一切眾生不可作不饶益之行,应普摄一切眾生,為入道之因缘。大日经具缘品说此...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九品净土

又曰九品净剎,九品安养,九品莲臺。有九品差别之净土也。愿往生之人,有九品之别,故所生之极乐净土,亦有九品之殊。其说虽基於观无量寿经。而彼经但谓眾生之机,有九品之别,各修其品之行者,有来迎之真化,华开之迟速,悟道之早晚。实未明言极乐有九品之别。惟据无量清净平等觉...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道场观

密教之世界观也。密教道场观之器世界观,空轮,风轮,水轮,金轮之四、与[显教]同。其金轮上大乳海中有金龟,周徧於法海,其背上生大莲华,其上有八峰须弥山。即观下方之空轮為我心之空,观风轮為法身,观水轮為大悲,观金轮金龟為佛性,观须弥為法身,观八海為八识,观七金山為七...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等

密教所说。谓身语意之叁者平等一如也。凡真言之行法,以此叁等為本主。显密不同颂曰:「显一心為本,密宗叁等。」见[叁平等]条。 又诸佛修行及法身及度生之叁事平等也。俱舍论二十七曰:「由叁事故诸佛皆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辩故,叁由利他等究竟故。」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方五智

密教於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见[五大]条下「密教五大。」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两部两宗

两部相望而论事理因果之一双门,為由密教总体上判之者。原来此两部為一密教之两宗,各自具备法门,彼此不庸相待,金刚界有五相成身,则胎藏界有五轮成身。因之金刚界称為金刚顶宗,胎藏界称為大日宗,瑜伽宗等。以分彼此。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世间相常住

是示俗諦常住之金言,大乘之极说,台家之眼目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於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法位者,真如也。住於法位者,谓十界叁千之诸法住於真如也。即性具之谓也。故真如常住,世间之相亦常住也。智度论十九曰:「中论说涅槃不异世间,世间不异世...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九显一密

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為显教,后一住心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种轮身

密教所说。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1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供

修护摩供养诸尊之密教修法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四无量观

千手轨所说。一慈无量观,是东方普贤菩萨之叁摩地,普贤菩萨即金刚萨埵,东方四菩萨之首也。而在五智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二智所摄,九识摄於八识时,第九识摄於第八识,五智摄於四智时,法界智摄於大圆镜智也。行者先住於慈无量定,以勤净之心徧观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皆具六大四...

《佛学大辞典》 / 730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身说法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於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剎剎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

《佛学大辞典》 / 1237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传法阿闍梨位

受传法灌顶而為教示密法身之位也。是為密教之极果,与[大日如来]同位。亦曰传教阿闍梨。亦曰传灯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定弓

密教之标帜,右手為智慧,左手為禪定,故以箭配於慧。以弓配於定。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纲要

四卷,王弘愿译。其自序曰:「是书為日本阿闍黎权田雷斧所着。提纲挈领,啟窾导间,无愧其纲要之标名,可谓有功於我佛之密教矣。」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宝所立五时教

唐法宝约於机解之浅深,谓一代诸教,有五等之说时,亦名為五时教:一小乘教,二般若教,叁深密教,四法华教,五涅槃教。又第二般若教以下,如其次第,亦名大乘教,叁乘教,一乘教,佛性教。其所着一乘佛性究竟论说之。唯此书今仅存第叁一卷,闕教判之章,不能知其详细。惟略见於五...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龟

此世界之最底為虚空,是曰空轮,空轮之上有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為须弥山及海陆。密教以金轮之形為方角,观如金龟也。按秘藏记末,谓密教之道场观,於水轮之上观波罗字為金龟,观此金龟,周徧法界,背生大莲华,其上有八峰之须弥山。而此金龟為佛性。何...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佛性叁摩耶

密教之戒法也。亦云佛性戒,叁摩耶戒。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昧相应

密教使道理与事实适应也。深密钞四曰:「叁昧相应者,谓若本尊作慈悲之容,或身白色,应供白花,名叁昧相应。若献黄赤,名不相应,香等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四种曼荼罗

一大曼荼罗,总集诸尊之坛场(即旧译曰坛者)及其诸尊之形体,并图画其坛场之全体及诸尊一一者是也。是為曼荼罗之总体,故云大。大者五大之义,又广大之义,他叁种虽亦係五大所成,而此為总体,且最广大,故独名為大。二叁昧耶曼荼罗,画诸尊手所持之器杖及印契者是也。叁昧耶為本...

《佛学大辞典》 / 592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六大

密教说六大之体性本有常住,即胎金两部理智之二法身也。盖密教不如显教别立无相之真如,故法界之诸法,不过五蕴,即色心之二法,今开色之一而為五大,合受等四蕴而為一识大。此中五大為本有常住,凡圣一如,故為本有胎藏界之理法身,识有情智迷悟之别,故為始成金刚界之智法身。但...

《佛学大辞典》 / 500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普贤叁昧

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叁昧。成此叁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於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叁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叁昧。 又普贤文殊二大士為...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羯磨身

密教对於显教之法报应叁身,而立种子,叁昧耶,尊形之叁身。以尊形名為羯磨身。种子身為阿等字,叁昧耶身為独鈷等器,羯磨身為诸尊之形体。是由微赴显,法报应之次第也。但名尊形不以大曼之名,而以羯磨曼者,与成身会谓為羯磨会同。上已辨之。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方色

密教有二说:一、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此準於世法者也(不空叁藏传)。二、东方黄,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无畏传)。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摩耶道

总称密教之法。叁摩耶者平等之义,密教以明叁密平等之音為本故也。大日经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显密叁重配立

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叁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叁...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叁种身

密教所说诸尊之叁身。见[叁秘密身]条。 又身者聚集之义,於名句文二数以上聚集,名為身。一名身,為二名以上集者。二句身,有二句以上集者。叁文身,為二字以上集者。见大乘五蕴论。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梵语曰迦他(迦為遏之误Artha之音译),见梵语杂名。事者对於理之称。显密异其义,显教以离因缘之无為法為理,因缘生之有為法為事。密教解理為摄持之义,一切之事相,各各摄持其体,则是即理,举其体為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称之為六大法界。但依台家性具之义,则十界叁千之诸法,...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如来果上法门

谓真言宗金胎两部之密教。诸宗之法门,乃如来之应化身,对於因位之凡夫二乘菩萨说彼等行证之分际。是因人之法门。金胎两部之密教乃大日如来集内证之眷属為自受法乐谈自证者,则是果上之法门也。二教论上曰:「如来应化身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等说叁乘教法,他受用身為地上菩萨说显...

《佛学大辞典》 / 188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坛

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又灌顶坛也。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结线

密教修调伏法之六字经法时,為结缚怨敌或恶病而行之咒术。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学

密教之学行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五大

密教有胎金两界,其胎藏界以色等五大為大日如来之理法身。密教以摄持為理之义,以事物总称為理。此五者圆满一切之功德,故名為五轮。其种子為阿尾罗吽欠,或阿缚罗訶佉。即五方五佛之种子也。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 善无畏於尊胜轨以地水火风空顺其次第,配於东西南北中。不空...

《佛学大辞典》 / 1243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空观破怖畏

小乘有魔鬼等之怖畏时,以叁念八念破之。大乘修空观破之。但大乘中有相违,显教观豁虚无物為空,本来无物,则谁為能障,谁為所障。密教不然,观我之身口意,与佛之身口意,魔之身口意,平等而周徧於法界,泯此中自他能所之相,為不二一如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东台二密

此為日本密教之派别。吾国密教式微,故特详着之。日本弘法於东寺弘通之密教,谓之东密,日本慈觉於天臺山,智证於园城寺弘传之密教,谓之台密,二密不同者,东密以大日為本位,台密以释迦為本位也。故东密以大日与释迦為别体,台密以大日与释迦為同体。又台密於密教,分理秘密教与...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有相无相

密教就有相无相有浅略深秘之二释。言其浅略之义,则凡夫所知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了易知,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如幻虚偽,自性即空,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言其深秘之释,则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智

或开佛智為五智,前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是密教特有之说也。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贤坐

四坐法之一。密教行者,修敬爱法,或降伏法时所结之坐法也。略出念诵经一曰:「若欲降伏,应面向西,结贤坐而坐。」註云:「并脚蹲坐,臀不着地,是也。」又准提陀罗尼经曰:「竪二膝,并脚,名為贤坐。」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都法阿闍梨

密教之秘法传受一切叁部五部之法以為人师者之称。又[四种阿闍梨]中,第一為传法阿闍梨,第二為都法阿闍梨。此时為学法之至极,尚是居弟子之位,未叶师位者,谓之都法阿闍梨。正受传法灌顶,登於师位,则為传法阿闍梨。犹如等觉妙觉之差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年星

人人之当年星也。若其星為他所侵,则其人蒙灾害云,密教有禳之之法,俗谓之星祭。见[星祭]条。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幻

又曰不思议幻。如十生缘句中之幻,谓密教所明之如幻法门也。大日经疏一曰:「譬如幻师,以咒术力加持药草,能示现种种未曾有事。五情所对,悦可眾心,若捨加持,然后隐没。如来金刚之幻,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

是华严经夜摩天宫品之文也,天台谓之叁法妙。密教之叁昧耶戒,以此叁平等為体。夫佛与眾生因果相违,而心则通於因果。对於佛与眾生為能变之体也。是以因果不二,能变所变一如,故曰是叁无差别。见[叁界唯一心]条。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顶宗

密教二宗之一。以金刚顶经所说金刚界之法為所依。见[金胎]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梵语菩提Bodhi,旧译曰道,新翻曰觉。觉有觉察觉悟之两义。觉察者察知恶事也。觉悟者开悟真理也。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有两义:一觉察名觉,如人觉贼。二觉悟名觉,如人睡寤。觉察觉对烦恼障,烦恼侵害,事等如贼,唯圣觉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觉。觉悟觉,对其智障无明昏寝,事等...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教

秘密之教法也。又谓之密教。总称大日如来之教法。非显露可说示者,故曰秘。亦曰密。二教论曰:「他受用应化身随机之说谓之显也。自受用法性佛说内证智境是名秘也。」又曰:「唯有自性法身以如义真实言能说是绝离境界。是名真言秘教。金刚顶等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污栗驮

Hṛdaya,译曰心。谓草木之中心也。止观一上曰:「质多者天竺音,此方言心,即虑知之心也。天竺又称污栗驮,此方称是草木之心也。」通常谓之肉团心。密教之用语,污字通常作汗。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眾生本觉心莲

密教所谈。见[心莲]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1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五香

密教作坛时,与五宝五榖共埋地中者。一檀香,二沈香,叁丁香,四鬱金香,五龙脑香。见建立曼荼罗择地法,观智仪轨。 又為成就诸真言时所备办者。即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也。见苏悉地经备物品。 又叁部通用者。即所谓沙糖,势丽翼迦,萨折囉娑,訶梨勒,石密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密戒

密教之戒律。即叁昧耶戒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金刚轮

金刚之法轮。谓密教也。以密教曰金刚乘故也。 又(杂名)地层最底之金轮云金刚轮。俱舍论十一曰:「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亿二万,下八洛叉水。餘凝结為金。(中略)於金轮上有九大山,妙高山王处中而住。」金轮际者,谓此金刚轮之极际...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教叁藏

日本以东寺為密场。置五十比丘习密教叁藏。叁藏者。大毘卢遮那金刚顶经等二百卷密修多罗也。苏婆呼经根本部等一百七十卷密毘奈耶也。菩提心,訶摩衍等十一卷密阿毘曇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六大

有叁种:一、小乘之说。地水火风空识也,此因示人空,而分析一有情為六大者。中阿含四十七多界经,所说六界是也。俱舍论一曰:「六界是诸有情生所依。」二、大乘因示法空故说六大。是名徧到空。仁王经上曰:「色受想行识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十二因缘空。」同天台疏中曰:...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密场

密教之学场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轮身

密教之法,於佛菩萨之身,说叁种之轮身。见[教令轮身]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深秘释

密教四种释之一。

《佛学大辞典》 / 8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奉华於佛菩萨又散而供养之也。密教修法时,华為最重要者之一。大日经二具缘品曰:「持真言行者,供养诸圣尊。当奉悦意华,洁白黄朱色。」同疏七说应各随诸尊之性类及曼荼罗之方位等,分别奉献之华。又见苏悉地羯罗经供养花品。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浅略释

密教之释例分二门,一浅略释,世间通途之释义也。二深秘释,詮密教深理之释义也。深秘释中更分叁重之浅深,总立為四重。大日经疏二曰:「依阿闍梨所传,皆须作二种释:一者浅略释,二者深秘释。」同叁曰:「又此经文有浅略深秘二释,就深秘释中復有浅深。輒尔披翫者,以不解密号故...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宝部

密教五部之一。谓佛之自利圆满,而具无边福德之方面也。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法王宝

法王之宝位也。谓密教之大阿闍梨位。宋僧传(一行传)曰:「登前佛坛受法王宝。」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瑜伽教

密教总名。密教以叁密之瑜伽為宗也。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莲华心

密教所说叁部中莲华部之心要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四重秘释

密教就此悉曇為四重之秘释。见[真言]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戒灌

授戒為一灌顶法,故授戒谓之戒灌。密教之语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秘印

密教所傅之秘密印契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