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条搜索结果

二十五有

四恶趣(为四)四天下天(并前为八)六欲天(并前为十四)梵天(并前为十五)无想天(并前十六)五净居天(并前十七)初禅二禅叁禅四禅等(并前合二十一)无色界四天。是名二十五有。

《法门名义集》 / 83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内我

执身外之自在天等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外我。执自之身心以為常一之主宰者,是為内我。大日经疏七曰:「若行人不解正因缘义而修证诸禪,必当计着自心以為内义,彼见万法因心而有,则谓由神我生,设令不依内我必依外我,即是自在梵天等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形像

大日经一曰:「大梵在其右,四面持髮冠,唵字相為印,执莲在鹅上。」大日经疏五曰:「大梵王,戴髮髻冠,坐七鹅车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莲华,一手持数珠,已上是右手;一手持军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也。印当稍屈头指直伸餘指,侧手按之而作语状,是名净行者吉祥印。」秘藏...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梵天劝请品上

“尔时,世尊从彼差梨尼迦林出,安庠还至菩提树下。时,彼国内若男若女,困笃着床,萎黄重病,不可疗治,难得差者,其人不久,欲取命终,然气未断,即送林中,以之为葬。而菩萨在苦行之时,于彼林内,有一妇女,名罗娑耶,气犹未断,对菩提树,相去不远,而其眷属,弃舍委地。而彼...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032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形像

不空羂索观音之像法,依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有叁说:一者叁面十臂,一者叁面六臂,一者一面四臂。今世间所见之像多叁面六臂也。叁面六臂者叁面各有叁眼。经二十二曰:「不空王观世王音菩萨,身量横量十六指数,叁面六臂。正中大面慈悲熙怡,如首戴大梵天面,眉间一眼,首戴天冠冠有...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梵天劝请品下

“尔时,世尊作如是念:‘我所证法,此法甚深,难见难知,如微尘等,不可觉察,无思量处,不思议道。我无有师,无巧智匠可能教我证于此法。但众生辈,着阿罗耶(隋言所著处),乐阿罗耶,住阿罗耶,喜乐着处,心多贪故,此处难见,其处所谓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有处相生,此之处所,一...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948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二十种外道

一小乘外道,计人死如灯火之灭者。二方论师,以方角為诸法之生因者。叁风仙论师,以风為万物之生因者。四韦陀论师,以韦陀经所说之梵天為万物之生因者。五伊赊那论师,以伊赊那天為万物之生因者。六裸形外道,以裸形為正行者。七毘世师,即胜论师。八苦行论师,以苦行為涅槃之正因...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叁明经

有婆罗门,通达叁部异典,求生於梵天,称為叁明婆罗门。佛為叁明婆罗门二弟子破叁明所说梵道之虚妄,说真实之梵道。摄於长阿含十六。巴Tevijjā。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六大力

佛赴阿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阿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三藏法数》 / 650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迦旃延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旃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旃子,迦旃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庆昭

钱塘人。姓胡氏,字子文。出家后,侍奉先寺源清十七年。源清寂后,嗣其讲,不坠家风。景德元年,住梵天寺,讲风大振。初源清,洪敏,扶其师晤恩之光明玄义发挥记,作难辞二十条。知礼着扶宗释难以斥之。景德叁年,师与智圆共撰辨讹,亦救发挥之说。知礼作问疑反詰之。往復五番,经...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极光净天

旧译曰光音天。新译曰极光净天。色界第二禪天之最上天也。大火灾坏灭世界后。成劫之初,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為大梵天及人等。俱舍颂疏八曰:「第二静虑有叁天者:一少光天,於二禪内光明最少故,名光天。二无量光天,光明转增量难限故,名无量光天。叁极光净天,光明胜前徧照自地故...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佉楼书

又作佉卢书,驴仙所造之书。百论疏上之下曰:「外云:昔有梵王,在世说七十二字,以教世间,名佉楼书。世间敬情渐薄,梵王贪吝心起,收取吞之,唯阿沤两字从口两边堕地。世人贵之以為字王,故取沤字置四韦陀首,以阿字置广主经初。(中略)毘婆沙云:瞿毘婆罗门造梵书。佉卢仙人造...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十六大力

佛趣阿耨达龙王之请,為说无欲之法,使诸菩萨修诸清净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诸眾生也。一、志力,菩萨心志,善总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以化眾生,名為志力。二、意力,菩萨心意与佛之所行同。於诸眾生未度者愿悉度之,名為意力。叁、行力,菩萨能以精进之行,通达一切...

《佛学大辞典》 / 495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归命瑜伽自在王 善住如幻三昧者 普于净染诸刹海 能示种种随类身 我依莲华相应门 开示多罗大悲法 为令修习三昧者 离于二乘无悲定 速具神通波罗蜜 即能顿证如来位 行者应发普贤心 从师具受金刚戒 不顾身命起慈心 乃能堪入解脱轮 应从师受三摩耶 契印密...

《金刚顶经多罗菩萨念诵法》 /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 / 5043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藏法数》 / 1919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大神将

轮藏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藏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七种立题

天台之说。一大藏经之题,不出人法譬之叁,此中由单復具足之不同,而生七种之别:一,单人立题。如佛说阿弥陀经,佛為能说之人,阿弥陀為所说之人,是以两土之果人立名也。二,单法立题。如大般涅槃经,大般涅槃為经中所说之法也。叁,单譬立题。如梵网经,梵网為梵天之罗网,以譬...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五趣生死轮

寺院门颊所画轮迴五趣之生死状也。有部毘奈耶叁十四曰:「佛在王舍城羯兰鐸迦池竹园中。(中略)当尔之时四眾云集,来听法要,人眾喧嚣,世尊知而故问具寿阿难陀曰:何故大目乾连处四眾云集?时阿难陀白佛言:世尊!具寿大目乾连游行五趣见诸苦恼,於四眾中具说其事,由此诸人為听...

《佛学大辞典》 / 70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二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六十四书

印度所行之一切外典也。佛本行集经十一曰:「一、梵天所说书,Brāhmī(今波罗门书正十四音是)。二、佉卢虱吒书,Kharoṣṭī(隋言驴唇)。叁、富沙迦罗仙人说书,Puṣkarasārī(隋言莲华)。四、阿迦罗书,Aṅgali i(隋言节分)。五、懵伽罗书,Vaṅgali i(隋言吉祥)。六、耶懵尼...

《佛学大辞典》 / 1921字 / 6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磐石劫芥子劫

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叁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正法眼藏

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印。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5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成就使者能办事法分第五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复说使者能办事法。此之使者即是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罥索王神咒之使。若欲驱使。应以彩色及㲲布帧上。画使者形又作药叉童子像。头发直竖如盛火焰。面目瞋怒绿眼平鼻。形貌赤色身服赤衣。口出四牙二上二下。其舌于口或入或出。一手持剑一手执索。严身之具皆悉周备...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449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得禅法

七十四、 禅度无极者云何?端其心,壹其意,合会众善,内着心中,意诸秽恶,以善消之。凡有四禅:一禅之行,去所贪爱五妖邪事,眼睹华色心为淫狂,去耳声、鼻香、口味、身好,道行之志必当远彼。又有五盖:贪财盖、恚怒盖、睡眠盖、淫乐盖、悔疑盖。有道无道,有佛无佛,有经无...

《六度集经》 / 721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梵王

梵天王之异称也。又总称色界之诸天。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毘奈耶杂事二十曰:「梵王捧伞,天帝持拂。」见[大梵天王]条。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大施会

又曰无遮大会。不择贵贱上下。会一切之人而以物施与之也。约五年行一度。维摩经菩萨品曰:「我昔自於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注曰:「什曰:大施会有二种:一不用礼法但广布施,二用外道经书种种礼法祭祀,兼行大施。生曰:婆罗...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梵天

梵天之女也,白肉色而持开莲,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眾。见胎曼大钞七。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尊者阿难言。阿难。汝当谛听。我有六字大明王陀罗尼。乃是过去无量诸佛。为诸大士之所宣说。阿难。我今复为汝等及末世有情。宣说是陀罗尼。当使有情。于未来世。得此陀罗尼者。而得大利。 尔时阿难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

《佛说圣六字大明王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709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梵志

Brahmacārin,婆罗门四时期之一。又志求梵天之法者云梵志。瑜伽伦记十九曰:「梵者西国音,此翻為寂静,谓涅槃也。志是此方语,志求於梵,故云梵志也。」婆沙论叁十四曰:「婆罗门至彼王所,王言:梵志从何所来?」增一阿含经四十一曰:「沙门名息心,诸恶永已尽。梵志名清净,除...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四问

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嘆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啟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思益梵天所问经

四卷,秦罗什译。思益者梵天之名,说大乘之实义而破小乘之偏小。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成就亲见圣观自在菩萨法分第三

若人欲得亲见圣观自在菩萨。应往寂静山寺塔庙之中。或园林河边深山岩谷阿兰若处。着新净衣持八戒斋。受菩萨戒三业清净。入三摩地修四梵行无所吝惜。于诸持戒福德人边常求欢喜。然后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受其咒法既受法已。即便于彼清净之处。吉祥草上结加趺坐。应诵不空罥索心咒一心...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288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二十种小乘外道涅槃

【一小乘外道论师】此外道师说诸受阴重如灯火灭种坏风止名为涅槃(阴即身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外道方论师】此外道师说最初生诸方从诸方生世间人从人生天地天地灭没还入彼处名为涅槃(诸方即四方也)。 【叁外道风仙论师】此外道师说风能生长命物能杀命物风造万物能坏万物名...

《三藏法数》 / 1256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二十八天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成就见如来法分第十六

若有欲得见如来者。其持咒人行十善业。起慈悲心发增上意乐。精进坚固自誓要期。为欲利益一切众生。供养三宝。于圣观自在菩萨像前。涂地造坛。随力所办种种资具。灯烛华香而用供养。清净其身着鲜白衣。日别三时洗浴并换衣服。于其坛内或三日或七日断食。结加趺坐作如来印。应诵不空...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1533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天神地祇

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眾之属隶也。又时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祇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祇。」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

佛具九恼

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