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 条搜索结果

迦那伽牟尼

Kanakamuni,又作诺迦牟尼。佛名。旧称拘那含牟尼。译曰金寂,金仙人。贤劫中之第二佛。过去七佛中之第五。人寿叁万岁时生於清净城。智度论九曰:「迦那伽牟尼,秦言金仙人。」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诺迦牟尼,旧言拘那含牟尼,此云金寂也。」慧琳音义十八曰:「诺迦牟尼,唐...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九会曼荼罗

是金刚界之现图曼荼罗也。东方為正面,第一会置中央,自东面右旋而置八会,合為九会。第一会乃说大日如来以五相现成等正觉,成佛后,自金刚叁摩地现出叁十七尊乃至外部诸眾摄化眾生之状者,故名成身会。為曼陀罗之根本,故或名為根本会。或就其诸尊之活动作业,名為会。是四曼...

《佛学大辞典》 / 509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行

(亦名叁种业,出大智度论并王法念处经) 一、福行,谓因修十善等福报,生欲界天上人间及阿修罗,享福受乐,故名福行。(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梵语阿修罗,华言无酒。) 二、罪行,谓因作五逆、十恶等罪...

《三藏法数》 / 216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多罗禪经之达多罗為菩提达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健南

又作键南、蹇南、健男、南。译曰坚厚、坚固、凝厚。胎内五位之一。人於胎内至第四七日肉团坚厚者。玄应音义二十二曰:「键南,旧云伽訶那,此云坚厚。至第四七日,肉团方坚实。」俱舍光记九曰:「健南,此云坚肉。」大佛顶经七,作「南。」梵Ghana。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禪宗

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梵语,华言作法,谓比丘有罪,各共面对,秉法自首其罪也。 一、治罪,谓比丘有犯戒者,大众作法治定其罪,是名治罪也。 二、成善,谓比丘有犯戒罪,许容对众首露,其罪得灭,成就善根,是名成善也。

《三藏法数》 / 97字 / 5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止观

梵名奢摩他,Śamatha毘鉢舍那Vi aśyana译言止观,定慧,寂照,明静。止者停止之义,停止於諦理不动也。此就能止而得名。又止息之义,止息妄念也。此就所观而得名。观者观达之义,观智通达,契会真如也。此就能观而得名。又贯穿之义,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也。若就所修之...

《佛学大辞典》 / 828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鸟名。与[迦陵频伽]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路

到涅槃之一道路也。首楞严经五曰:「此阿毘达,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长水之义疏曰:「唯此一路,能通至彼。」传灯录七,盘山语曰:「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宝生如来

见[印]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秘密结集

或谓金胎两部之大经,尽為阿难结集。或谓金刚手菩萨為正,阿难為伴。或谓两部杂部,皆為金刚手菩萨受持结集。后两说据六波罗蜜经所谓金刚手受持陀罗尼门之说也。六波罗蜜经一曰:「慈氏云何名為第叁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等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坚固惠

胎藏界地藏院上第八位。密号曰超越金刚。主内证坚固不坏,又名坚固深心。菩萨形肉色,右手持莲上有杵,左手立大指,轻屈头指,握餘指,仰置膝上,坐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拄杖

拄身之杖也。毘奈耶杂事六曰:「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顶,有老苾芻登山上下脚跌倒地。佛言:应畜拄杖。闻佛许已,六眾即便以金银等并杂彩物彫饰其杖。俗旅见已,共生嫌贱。苾芻白佛。佛言:苾芻有二种缘应畜拄杖。一谓老瘦无力,二谓病苦婴身。时有苾芻佯作老病而拄其杖,时诸苾芻以缘...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译曰道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又作赊罗,释揭罗,释迦囉。梵音Śakra,帝释天名名。帝释之法,谓之赊罗教。宝积经一百二十曰:「此是广博(仙人名)作围陀典,奉持习修赊罗教。」慧琳音义十六曰:「赊罗,上音奢,梵语误也。正梵音烁罗,天帝释之异名也。」同叁十一曰:「释罗梵语,诸天名也。」演...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首化人造佛像

止观辅行一曰:「如阿含云:佛昇忉利以神足力制诸弟子不令知处,二王(优填王与波斯匿王)忆佛,因成大患。大臣白王,造像供养,优填王以栴檀香作,匿王以紫金作,悉高五尺。初召工匠,与重宝偿,无能造者。毘首化為人,来為王造像。下斧之声,上至忉利,闻者解脱。」(二王...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飢-几+夌]伽国

见[陵伽]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钵嚕洒

八种浆之第六。百一五曰:「鉢嚕沙浆,其果状如蘡薁子。」见[更药]条附录八种更药项。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七遮罪

(亦名七逆罪,出梵网经) 遮谓遮障圣道,逆谓不顺于理。行此七罪,不复成就善根。经云:法师不得与七逆人现身受戒。是也。 一、出佛身血,佛是一切众生慈父,能令众生悟明自心,出离苦趣,众生当历劫供养,以报其恩,况复出其身血。如兴起行经云:提婆达兜举石掷佛,迸石小片伤...

《三藏法数》 / 592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毘湿波

Viśva,又云毘湿婆。风名。译曰不巧。玄应音义二十二曰:「毘湿婆风,又云毘湿波风,此译云不巧风也。」瑜伽伦记七上曰:「毘湿婆风者,此云种种巧庄严风,如说毘湿摩天等名巧天。」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病难治

一、谤大乘,大乘即佛菩萨所乘之法也。谓人宿无善种,不能信受如来之法,而于大乘经典,妄生谤毁;既无修种之因,当受地狱之报。如世重病,实难治也。 二、五逆罪,逆者违悖天理也。谓人于父母,当竭力孝养,以报其恩,而反害之。僧之和合,得成道业,利益于人,反离间而破散之...

《三藏法数》 / 314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九会曼陀罗由来

九会曼陀罗為合集本经别会别品之说者,本经於九会次第无所说。金刚顶经总有十万颂十入会(支那无全本之译,不空译金刚大教王经叁卷出初会四品中前一品,赵宋施护译大教王经叁十卷出初会之四品,惟由不空译之十八会指归一卷略知十八会之纲领而已)。初会中有四品:一金刚界品,二降...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白四

Jña ticaturthaṁ,僧中行事务,如授戒之重法,向僧眾先告白其事,曰白。次叁问其可否而决其事曰叁Tṛtīya karmavācanā,合一度之白与叁度之曰白四。是最重之作法也。疏一上白:「若情事殷重,和举转难。如受懺大仪,治摈重罚。故须一白牒陈,叁量可,方能成...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七治

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為良药,持於正法謫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见[七]条。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俱舍颂

阿毘达俱舍论本颂,一卷,唐玄奘译。是俱舍论之本颂也。有六百颂。世亲最初造此颂文。宣布之於世,以文义幽深,浅智之人不可解,后作论文解之。即俱舍论也。论中本入本颂。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藏

佛灭后窟外大眾部之结集出五藏。西域记九曰:「於是凡圣咸会,贤智毕萃。復集素呾缆藏,毘奈耶藏,阿毘达藏,杂集藏禁咒藏,别為五藏。而此结集凡圣同会,因而谓之大眾部。」又分别功德论一说五藏:一、契经藏,二、毘尼藏,叁、阿毘曇藏,四、杂藏,五、菩萨藏。此中前四藏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27字 / 5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力波罗蜜菩萨

胎藏界曼陀罗虚空藏院二十八尊之一。梵云:波罗尼波罗蜜多,密号為勇力金刚,主如来之十力。肉色,着衣,右手捧荷叶,上有狮子,左手為拳,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观自在六字大明咒

大乘庄严宝王经四曰:「是时观自菩萨摩訶萨,与莲华上如来应正等觉,说是六字大明陀罗尼。曰:為部,此四部之全体即佛部也。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髻

表金刚界之五智。儿文殊,矜罗童子等之头上為五髻。五髻者,前后左右中。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金刚萨埵

左手作金刚拳,置於左胯,右手為掷金刚杵势。见图印集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大部

南山律依凭之註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闕行事钞叁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叁、四分律删补随机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尼义钞叁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尼钞叁卷(分六卷)也。其中前...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宝生如来

左拳置於脐,右手為施愿印。见图印集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5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首

毘首之略。见[毘首]项。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香芻

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座。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為座,诸比丘并於草上坐。(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智如来

金刚界五智所成之五如来也。一大日如来,法界体性智所成。二阿閦如来,大圆镜智所成。叁宝生如来,平等性智所成。四无量寿如来,妙观察智所成。五不空成就如来,成所作智所成。见[五智]条。菩提心论曰:「东方阿閦佛因成大圆镜智,亦名金刚智也。南方宝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顶...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穿耳僧

印度之僧,多繫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眾吼集指达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舍...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那摩

Nāman,又作娜麼,曇麼。译曰名。俱舍光记五曰:「梵云那摩,唐言名,是随义、归义、赴义、名义。谓随音声归赴於境,呼召色等名能詮义。」演密钞五曰:「梵语娜,此译為名,娜具多义各随义辨。」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砖欲成镜也。以示终不能成之意。传灯录曰: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南岳让禪师往问曰:大德坐禪图什麼?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之。一曰:师作什麼?师曰:作镜。一曰:砖岂能成镜耶?师曰:坐禪岂得作佛耶?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字金刚

金刚之异名。金刚之叁鈷杵,横竪交叉,作十字形,故谓之十字金刚。大日经疏十九曰:「十字金刚,即金刚也。」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搯珠法

摄真实经谓佛部,右手拇指与头指。金刚部,右手拇指与中指。宝部,右手拇指与无名指。莲华部,右手拇指与小指。部,右手拇指与四指。苏悉地经谓胎藏界之叁部,佛部,右手大指与无名指之头相合,中指与小指直立,头指少屈附於中指中节以搯之。莲华部,合大指与中指之头,餘指皆...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金翅鸟

又曰妙翅鸟。梵语迦楼罗,蘗嚕拏,路荼Garuḍa等。八部眾之一。翅翮金色,故名金翅鸟。两翅广叁百六万里,住於须弥山下层,常取龙為食。见[迦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供养会

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一。示诸尊以宝冠华鬘等供养本师大日如来之相。四曼中曼荼罗也。有五佛,四波罗蜜,十六大菩萨,八供四摄,贤劫十六尊,外金刚部二十天之七十叁尊。见[九会曼荼罗]条。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七聚

聚即类聚。谓聚众律以成其类,随犯而制之,故名七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有叁义:一者,退没,由犯此罪,道果无分,没溺恶道。二者,不共住,谓非但失道而已,不得于说戒僧中共住。叁者,堕落,舍此身已,堕在阿鼻地狱也。(梵语,华言作法。梵语阿...

《三藏法数》 / 345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悉曇字数

经论所说有种种,悉曇字记有四十七字。摩多之十二音与体文之叁十五声也。 摩多十二音痾 体文叁十五声叉(乞洒)。 西域记二曰:「详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则,四十七言也。遇物合成,随事转用。流演枝派,其源深广。」 大庄严经示书品说四十六字,以阿字為始,以差字為终。...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拘夷那

又作俱夷那竭,拘尸那。世尊入灭之国名。在中印度之东北方。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拘尸那,旧经中或作拘夷那竭,又作究施城。那者,以梵语那迦罗,此云城也。译言上茅者,多有好茅故也。」又為拘尸城Kuśinagara之转讹。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智印

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梵名摩河岐若勿他罗Mahā-jñāna-mudrā五相成身之佛也。二叁昧耶印,梵名叁昧耶岐若勿他罗Samaya-jñānā-mudrā诸尊所持叁昧耶形五鈷刀莲华之类也。又结於诸尊手之印契也,又结於行者手之印契也。叁法智印,梵名陀罗摩岐若勿他罗Dharma...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上座

阿毘达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座,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座,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眾,皆和合推為上座者。叁、法性上座,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座。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芻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座。」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九部经

佛经之内容分类,有九种也:(一)一修多罗,二祇夜,叁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伊帝目多伽,七闍陀伽,八毘佛略,九阿浮陀达。涅槃经第叁曰:「能师子吼广说妙法,谓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达,以如是等九部经典,為他...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藏叁摩地观

是叁种秘密仪轨所说,观吾五藏為五大即五如来,而即身成佛之叁摩地也。仪轨曰:「阿字(地大)者,金刚部,主肝;鍐字(水大)者,莲华部,主肺;览字(火大)者,宝部,主心;唅字(风大)者,部,主胃;欠字(空大)者,虚空部(虚空者佛之异名)主脾。(中略)阿字者东方阿...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无功德

会元一(达章)曰:「达大师见梁武帝,帝问:朕起寺度僧,有何功德?曰:无功德。」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阿闍梨

Karmaācārya,授戒叁师之一。授戒时读文之人。受者请其人而定之。行事钞上叁请阿闍梨之文曰:「今请大德為阿闍梨,愿大德為我作阿闍梨,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絺那

译曰功德衣。见[迦絺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波崙

又作波伦,萨陀波崙之略。菩萨名,译曰常啼,為求般若七日七夜啼哭之菩萨也。玄应音义叁曰:「波崙又作波伦,此云常啼。明度经云普慈,皆一义也。」慈恩寺传八曰:「闻道必犹波崙之归无。」见[常啼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末栗者

摩哩者Marīca,译言胡椒。见百一八。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军荼利明王

先舒左手五指,以智押慧之甲,方愿力之叁指如叁鈷之形。右手同作此印,以右押左而交臂。见图印集叁。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永摈,梵语,华言作法。谓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自见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众,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复再同僧事;是名永摈。 二、调伏,谓比丘犯法,未曾忏悔,凡饮食坐起语言一切僧事,皆不得与众共。而使其心调停折伏,自能知过改悔,求...

《三藏法数》 / 131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七种定名

定,即禅定也。禅有二种,一者,世间禅;二者,出世间禅。而定名不出此七种也。(世间禅者,即色界四禅,无色界四无色定等也。出世间禅者,即八背舍、八胜处等也。) 一、叁摩呬多,梵语叁摩呬多,华言等引。远离沉掉,曰等;发生功德,曰引。谓能修此定,则离诸烦恼,而引发胜...

《三藏法数》 / 378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召请童子

八大童子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左五位。梵名阿囉洒也,译言召请,密号称為普集金刚,主召请眾生於菩提道之德。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花偈

譬经之散文曰散花。其偈颂曰贯花。又曰花偈。见[贯花]条)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梵语舍罗Śalākā,算人数之器,以竹木作之。於投票等用之。行事钞说戒正仪篇曰:「十诵云:行筹者為檀越问僧不知数,行筹数之。若人施布萨物,沙弥亦得。虽不住布萨处,由受筹故。(中略)五分筹极短并五指,极长拳一肘,极麤不过小指,极细不得减箸。(中略)四分云:听行舍罗...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斫迦罗因陀罗

又作赊罗因陀罗。帝释名。见[释提桓因]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一白叁

授戒之作法也。略作白四。亦谓之白四。白者表白,一白者,一读表白文也。梵语,译曰作业,即為授戒作业之义,是亦一种表白之文。叁者,叁读之表文也。虽均是表白。而最初对大眾告白某行授戒作法之表文,谓之白。其次记授戒法於受者之表文,谓之。是為完全受戒...

《佛学大辞典》 / 343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十二部经

一切经分為十二种类之名。据智度论叁十叁之说,一、修多罗Sūtra,此云契经。经典中直说法义之长行文也。契经者,犹言契於理契於机之经典。二、祇夜Geya,译作应颂,又作重颂。应於前长行之文重宣其义者,即颂也。凡定字句之文体,谓為颂。叁、伽陀Gāthā,译作讽颂又作孤起颂。不依...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如来愍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七位。梵号怛他蘗多母隶底多,译言如来愍。密号曰教命金刚。主如来哀愍之德。肉色,左手持如意宝,右手持荷叶盛花者安膝上,着衣,冥坐荷叶上。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杀社鉢利色迦罗

Bhaiṣajya- ariṣkāra,比丘十叁资具衣之一。百一十曰:「毘杀社鉢利色迦罗,药资具衣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鬱金香

鬱金,草名。梵语,恭矩Kuṅkumaṁ,其花黄而香,可以為薰香。名义集叁曰:「恭矩,此云鬱金。周礼春官,鬱人采取以鬯酒。说文云:鬱金草之华,远方所贡芳物,鬱人合而酿之,以降神也。宗庙用之。」最胜王经七曰:「鬱金恭矩麼。」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首化身鸽

天帝释欲试尸毘王之檀波罗蜜,使毘首变身為鸽,自变鹰逐之。鸽飞来,入於王腋下,王以身施鹰而救鸽命。见智度论四。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渴树罗

果名。形小似枣。百一五曰:「形如小枣,涩而且甜。出波斯国,中方亦有,其味稍异,其树独生,状如椶櫚,其果多有浆。至番禺时。人名為波斯枣,其味颇与乾柿相似。」梵Kharjūra。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金鸡

以金鸡譬初祖达之讖语。传灯录六(江西马祖章)曰:「西天般若多罗,记达云:震旦虽阔无别路,要假姪孙脚下行。金鸡解衔一颗粟,供养十方罗汉僧。」六祖慧能门下出南岳让,与青原思二师,自南岳出江西马祖,自青原出湖南石头,依此二师禪法汎滥天下,是即初祖达之姪孙,谓西...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乌曇跋罗浆

百一五曰:「乌曇跋罗,其果如梨子,八种浆之第五也。」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现在五果

谓以十二因缘分为叁世因果。无明与行二者,是过去之因;爱、取、有叁者,是现在之因;生、老死二者,是未来之果;识与名色、六入、触、受五者,是现在五阴之身,故名现在五果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 一、识,识者,谓初入胎,阿赖耶现行之识种也。以...

《三藏法数》 / 366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建豆钵喇底车惮娜

Kaṇḍñ raticchadana,译曰遮疮疥衣。十叁资具衣之一。见有部百一十。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迦罗

又作鞞伽罗,脾迦罗,鶡鵯迦罗。鸟名。见[迦陵频伽]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泥缚些那

一作泥伐散娜,泥婆娑Nivāsana,译曰裙。西域记二曰:「泥缚些那,唐曰裙。曰涅槃僧,讹。」百一十曰:「泥伐散娜,裙也。」寄归传二曰:「泥婆娑。」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诺迦牟尼

佛名。见伽那伽牟尼条。(CBETA註:疑為见[迦那伽牟尼]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车婆

梵语Kaccha a,译曰龟。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沙门受食五观

梵语沙门,华言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凡受食时,先作五观,然后方食,故名沙门受食五观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计功多少者,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淘汰,炊煮及成,工用甚多。量彼来处者,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凡受食时,当作此观。...

《三藏法数》 / 443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清辩

梵名婆毘吠伽Bhavaviveka,译曰清辩。為佛灭后一千一百年顷,与护法菩萨同时之论师,承龙树中观之宗旨,作大乘掌珍论。以破护法之有宗而立空宗,是在印度為空有二宗諍论之嚆矢。西域记十曰:「论师雅量广远,外示僧佉(数论)之服,内弘龙猛(龙树)之学,曾闻护法菩萨隆名,怀谈...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如来慈菩萨

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第八位。梵号怛他蘗多昧底哩,译言如来慈,密号曰护念金刚。司四无量心中之慈德。肉色,捧荷叶,中盛莲华,着衣,冥坐於荷叶。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蓽茇利

五种果之一。百一八曰:「蓽茇利即蒟酱也,旧云蓽茇,略也。」梵Pi ali。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白二

眾僧法叁种之一。僧中辨事為一表白与一也。合白及而曰白二。又一白与一。故曰白一。资持记上一之五曰:「一白牒事告知,一量处可不?便辨前务,通白及,故曰白二。」参照[白二]项。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地罗

木名。见[軻地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闍尸利沙

Gajaśirṣa,又作揭闍尸利沙。山名。译曰象头山。旧称伽耶,伽种。有二处:一在灵鷲山附近,提婆成破僧罪之处。一在佛成道处附近。俱舍光记十八曰:「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去鷲峰山北可叁四里,同一界内。天授住彼,而破僧。(中略)旧云伽耶山者讹也...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木名。译曰香花。翻梵语九曰:「竭摩罗,应云犍陀摩,译曰香花。增一阿含第二十九。」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六地藏

地藏菩萨秘记引莲华叁昧经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二宝珠地藏,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叁宝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此為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之中央会。亦曰根本会,成身会。此為示诸尊之本体者,故名成身会。於四曼中為大曼(為身相之全体故),然名之為会者,以於真实之人体上,作业之义胜故也。秘藏记钞二说此会中有叁十七尊,贤劫千佛二十天,四执金刚,一千六十一尊。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罽饶夷

又曰若鞠闍Kanyākubja,所谓曲女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禪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补罗Kusuma 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拏究拨闍。翻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ṣavardhana,王君临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烁迦罗

又作灼罗,斫迦罗,斫迦婆罗。梵音Cakravāda,遮迦山名。译曰轮铁围,即铁围山也。起世经一曰:「斫迦罗隋言轮围。」正法念经十六曰:「斫迦婆罗山魏言轮山。」慧苑音义上曰:「斫迦罗山正云灼罗,此曰轮围山。」玄应音义二十叁曰:「柘迦罗此云轮山,旧言铁围。围即轮义,本...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杀社钵利色迦罗

Bhaiṣajya- ariṣkāra,比丘十叁资具衣之一。百一十曰:「毘杀社鉢利色迦罗,药资具衣也。」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首

Viśvakarman,又作毘守。新云毘湿缚。帝释之臣,化作种种工巧物,又司建筑之天神也。毘首,译种种工业。因之西土之工巧者祭此天云:智度论四曰:「巧变化师毘首天。」顺正理论十二曰:「毘湿缚天。」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毘湿缚天,此译种种工业,案西国...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陀那

Karmadāna,旧称维那。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犍稚,及监食者,名為陀那,译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见[维那]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象头山

梵名伽耶Gayā,竭夷。讹略也,具名闍尸利沙Gaya(ja)śirsa,译作象头。有二处,一在灵鷲山北叁四里,同一界内,提婆於此行破僧罪。二在尼连禪河傍,佛度叁迦叶之所。俱舍光记十八曰:「闍尸利沙山,此云象头山,山顶如象头,故以名焉。在鷲峰山北可叁五里,同一界内,天授住...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白法

表白之作法也。行事钞上之叁曰:「不如白法作白,不如法作业。」 又白净之法也。总称一切之善法。大集经五十一曰:「后五百年,斗諍坚固,白法隐没。」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和尚

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梵语曰驮怒沙。印度尺度名。大毘婆沙论百叁十六,杂阿毘曇心论二,俱舍论十二,谓七[麩-夫+广]麦,成一指节,二十四指节成一肘,四肘為一弓。方广大庄严经四,谓一麦成一指节,十二指节成一搩手,两搩手成一肘,四肘成一弓,四肘一弓之说,诸经论大致相同,然配之於我国丈尺,则有...

《佛学大辞典》 / 432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布萨食

斋日之净食也。疏四上曰:「布萨食者亦是净斋之食耳。」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佛名。译曰离愁。见可洪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拏僕

Kanabhuj,旧称蹇尼陀Kanāda,译曰食米斋。嗢露迦仙人之别名。胜论之祖。唯识述记一末曰:「或名拏僕,拏云米斋,僕翻為食。先為夜游惊他稚妇,遂收场碾糠粃之中米斋食之,故以名也。时人号曰食米斋仙人,旧云蹇尼陀讹也。」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大院

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五,持明院之别名。以此处安置五大忿怒故也。中尊為般若菩萨,中尊之左边為降叁世,次為不动,中尊之右边為大威德,次為胜叁世。是与寻常之五大明王异。其中除军荼利与金刚药叉而加般若菩萨与胜叁世。彼五大明王金,刚界五部之忿怒尊也,此五尊在胎藏界。...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人已上之比丘,居同一结界内,行之作法者。大乘义章七曰:「僧出家之中具戒比丘四人已上,不简凡圣,在一界内。於彼百一之法,同遵不乖,名僧。」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孤落迦

浆名。八种浆之一。其果状似酸枣。见百一五。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案达罗

Andhra,南印度国名。首府曰瓶耆罗城。陈那在此国造因明论。又此地东南之驮那磔迦国,亦名大案达罗国。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叁昧耶戒

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叁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於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懺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叁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逊婆明王法

内作业灌顶品所说。经疏叁曰:「逊婆明王五部吽迦罗具叁十七尊,内外火法之护也。」经说逊婆明王之根本真言曰:唵嚩日罗吽(引),迦罗吽吽吽,尔逊婆,吽吽。金刚顶十八会初,教王会四大品中第二降叁世尊有六曼荼罗,所谓大叁法之四各具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印,四印会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毘囉拏车婆

Viraṇakaccha a,译曰龟。见名义集二。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鳩摩逻多

Kumāralabdha,又作矩摩逻多,拘摩罗罗多,拘摩罗逻多,鳩摩罗陀,鳩摩罗驮。译作童受、童首、豪童、童子。论师名,有二人:一為经部之鳩摩逻多。出於阿输迦之时。西域记叁(呾叉始罗国下)曰:「昔经部拘摩罗逻多(唐言童受)论师,於此製述诸论。」同十二(竭盘陀国)曰:「无忧...

《佛学大辞典》 / 490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甄迦罗

Kamkara,数量名。法华经药王品曰:「甄迦罗,频婆罗Bimbara,阿閦婆Akṣobhya等偈。」俱舍论十二列五十二数,其中第十六曰:「矜罗。」玄应音义六曰:「甄迦罗,或云恒迦罗,此当千万亿。」法华玄赞十曰:「甄迦罗等者,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六十,妄失餘八。以十渐积至第十六名...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迦利

Kali,又云哥利,歌利,迦梨,利,迦蓝浮,迦罗富,迦黎。王名。译曰斗諍,恶生。西域记叁曰:「瞢揭釐城东四五里,有窣堵波,极多灵瑞。是佛在昔,作忍辱仙。於此為利王(唐言斗諍,旧云哥利,讹也),割截肢体。」玄应音义叁曰:「歌利王,或言迦利王,论中作迦蓝浮王,皆讹...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斑足王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种修法

修法有五种之别也。一、扇底迦,译言息灾或寂灾。二、布瑟徵迦,译言增益,增荣,或增长。叁、阿毘遮嚕迦,译言调伏或降伏。四、阿沙尼,译言鉤召,摄召,或招召。五、伐施迦囉拏。译言敬爱,爱敬,或庆爱。说详金刚顶瑜伽护摩仪轨。参照[护摩]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法华经说叁昧耶

经中说叁种之叁昧耶,自叁部叁身之叁昧耶也,莲华即莲华部口业之应身叁昧耶,宝塔為佛部身业之法身叁昧耶,宝珠為金刚部意业之报身叁昧耶。案宝塔為佛部,一地為金刚部,宝珠為宝部,莲华為莲华部,长者為部。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瑟那自那

印象名。译曰着鹿皮印。见陀罗尼集经四。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使者

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鄔波髻设尼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四波罗蜜菩萨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四亲近女菩萨也。是皆由大日如来流出,為四方四佛能生之母。一金刚波罗蜜菩萨,為黑青色,左手莲华上有函,右手结阿閦如来之印。金刚者,金刚坚固菩提心也。此菩萨為东方阿閦如来能生养育之母。二宝波罗蜜菩萨,為白黄色,左手莲华上有宝珠,右手持四角金轮,宝者...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天竺叁时

印度以一岁分為叁期,而立名者,亦云叁际。热时(Grīṣma)為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之间。雨时(Varṣakāla)為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之间。寒时(Hemanta)為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之间。此叁期冥加,世尊叁时殿名之所由起也。更二分此叁时為六时。渐热时(Vasanta)正月十六日...

《佛学大辞典》 / 446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绿色之宝珠也。大疏五曰:「或如绿宝是绿摩宝。」智度论十曰:「摩罗伽陀,此珠金翅鸟口边出。绿色,能辟一切毒也。」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

五结

繫缚眾生使流转於叁界之妄惑,谓之结。有五种:一贪结,二恚结,叁慢结,四嫉结,五慳结。出於阿毘达集论四。详见[结]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