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3 条搜索结果

伊罗鉢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愚人集牛乳喻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今若豫于日日中𤚲取牛乳,牛乳渐多卒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𤚲取。”作是念已,便捉牸牛母子,各系异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𤛓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愚人亦...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59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明之惑,证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9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拜

示叁业之敬意而為叁拜也。西天此法。释氏要览中曰:「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叁拜者盖表叁业归敬也。」寄归传叁曰:「凡礼拜者,意在敬上自卑之仪也。欲致敬时及有请白,先整法衣搭左肩上。(中略)足跟双竪,脊顶平直,十指布地,方始叩头。然其膝下迴衣物,復还合...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观音

种:一种:一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叁师子畏观音,四大光普照观音,五天人丈夫观音,六大梵深远观音也。一种:一千手观音,圣观音,叁马头观音,四十一面观音,五准胝观音,六如意输观音也。大悲等六观音為天台之义立。摩訶止观曰:「大悲观世音破地狱道叁障,此道苦最...

《佛学大辞典》 / 692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三、师患脚付弟子喻

譬如一师有弟子,其师患脚,遣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途兼亡。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110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剥皮

昔释迦如来為爱法梵志(或作乐法菩萨)时,请剥身皮而乾之,以书佛所说之一偈。求法精勤之极也。度论十六曰:「如爱法梵志,十岁徧阎浮提求知圣法而不能得。时世佛,佛法亦尽,有一婆罗门言:有圣法一偈,若实爱法当以与汝。答言:实爱法。婆罗门言:若实爱法当以汝皮為纸...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八、鹦鹉闻四谛品

如是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须达,敬信佛法,为僧檀越,一切所须,悉皆供给。时诸比丘,随其所须,日日往来,说法教诲。须达家内,有鹦鹉:一名律提,名赊律提;禀性黠慧,能知人语。诸比丘往来,每先告语家内闻知,拂整敷具,欢喜迎逆。是时阿难,往...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906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不空成就如来

Amoghasiddhi,金刚界五如来之第五,五大月轮中北方月轮之中尊,隋业护牙拳之四金刚,金色,左手作拳印,右手舒五指当胸,為成所作所成,成自利利他之事业,故名不空成就。五部中之羯磨部也。羯磨,译曰成就,与不空成就之义同。以羯磨為叁昧耶形,以字為种子,密号為不动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四倒

常倒。倒。净倒。乐倒。一切法谓常乐净。而众生见有常乐净。复有四倒。

《法门名义集》 / 31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碍解

又云四,四碍辩。是為诸菩萨说法之辩,故约於意业而谓為解,谓為,约於口业而谓為辩。一法碍,名句文能詮之教法名為法,於教法滞,名為法碍。碍,知教法所詮之义理而滞,名為义碍。叁辞碍,又云词碍。於诸方言辞通达自在,名為辞碍。四乐说碍...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是为六根。发生六识中间缘。染是识六尘。眼受何尘。色乱其想。耳取何尘。声荡其志。鼻染何尘。香熏其欲。舌受何尘。味长其嗜。身取何尘。着于细滑。意染何尘。流于分别。何以谓之尘。六根所缘合生染着污心有等尘埃之坋物也。六识随尘障。行者观空。得尘解...

《法门名义集》 / 138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六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色為常。叁、色為常常。四、色為非常非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十句(计色之常常,即言世间之常常也。计他四蕴之常常,即计神之常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寺门两胁所立之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夫人,有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因缘

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因缘。其言如此)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明。以明故发生于行。明与行种是过去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常偈

又名四非常偈。仁王经说常苦空义之偈文也。有八偈,分為四节,一节各偈,如其次第,说常苦空。法华文句记一曰:「四非常偈者,只是四常偈也。」私志记四曰:「常苦空各有偈,如文次第,可知别论虽四。通论皆為常之义,故云四常偈也。」又六度集经第四...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百〇、迦栴延为恶生王解八梦缘

昔恶生王,为行残暴,悲愍心,邪见炽盛。如来大悲,遣诸弟子,遍化诸国,迦栴延者,即是恶生王国婆罗门种,佛寻遣迦栴延,还化其国王,并及人民。时尊者迦栴延,受佛教已,寻还本国。时恶生王,不睹正真,奉事邪道,常于晨朝,不欲见人,先拜天祠。时迦栴延,将欲开化恶生王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240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昔有转轮圣王,先生九百九十九子,皆悉成大端正殊好,聪明黠慧兼有身力,或有具十八相者,或具三十相者,或具三十一相者。末后一子始入母胎,处于恶露不净之间。时有八部大力鬼神,鼓乐弦歌侍卫其母,王亦宣敕左右令具供养,种种严饰参倍于常。时人白王曰:“王先诸子,今皆成大...

《杂譬喻经》 / 246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8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法印

一切作法常。一切法。涅槃寂灭。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常。一切诸法体性实自在之功。故名。别依大乘(人)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种真道之护磨法十神。 一、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师独悟之佛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一切,佛,自然。」同嘉祥疏六曰:「者,前之叁并不从师得,故云。」大日经疏一曰:「如是自证之境,说者言,观者见。不同手中菴摩勒果可转授他人也。若可以言语授人者,释迦菩萨蒙定光之授决之时,即可成...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慧。) 、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八倒

唯大涅槃有常乐净。而众生谓常乐净。于见有谓边理及实。故名倒也。前后四。名为八倒。

《法门名义集》 / 40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恼

善友。爱怨家。及憎身。此叁种违情。各有叁世。是为。

《法门名义集》 / 23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伊罗钵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叁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遍处定

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色相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想处背舍、八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8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8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

《三藏法数》 / 405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大明王

新译仁王经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五方菩萨护其国。而同经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以彼经之五菩萨,配於本经之五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五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8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五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8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布萨

原為梵语U avasatha,变於巴利U osatha,失梵语之原形,而為Posadha。具曰布沙他,布洒他,逋沙他,褒沙陀,布萨陀婆,译曰净住,善宿,又曰长养。出家之法,每半月(十五日与廿九日或叁十日),集眾僧说戒经,使比丘住於净戒中。能长养善法,又在家之法,於六斋日持八戒而增长...

《佛学大辞典》 / 711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得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随方毘尼

戒律中佛未禁止之事,佛未开许之事,不经开(开许)废(禁止)之新事例,得随其时其处之宜而开废之,是谓随方毘尼。有部百一羯磨十曰:「尔时佛在拘尸那城壮士生池娑罗双树间,临欲涅槃,告诸苾芻曰:先為汝等广已开阐毘奈耶教,而未略说,汝等今时宜听略教(梵云僧泣多毘奈耶)...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五十八、子分财喻

昔摩罗国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敕子:“死之后善分财物。”子随教,于其死后分作分,兄言弟分不平。尔时有一愚老人言:“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分。云何破之?所谓衣裳中割作分,槃瓶亦复中破作分,所有瓫瓨亦破作分,钱亦破作分,如是一切所...

《百喻经》 /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毗地译 / 318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光明真言秘印

金刚合掌,中指立合,头指置於中指背,大指附於中指中节,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8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七慢

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慢,执有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8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者人者法。人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进趣之学。故名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归宗寺

在江西卢山。西晋咸康六年,右将军王义之捨其故宅為西天达摩多罗所建。唐元和中,常住此而復兴,白乐天,李渤等,时来访道。尔后為禪院,经第世澹权,第叁世怀惲,第四世弘章,而策贞慧超又居之。宋太平兴国九年,道詮住之為第十世,义柔嗣之。淳化四年,柔寂而慧诚补第十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凡是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则筏当捨,到涅槃之岸,则正法尚当捨,因之一切所说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执着於法也。五大品阿梨吒经曰:「山水甚深,有船桥,有人欲从此到彼岸,结筏乘之而度,至岸讫,作此念,此筏益,不可捨此,当担戴去。於意云何?為筏有何益?比丘曰:益...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心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也。止观五上曰:「一心具十法界。」又唯一之信心不為他心所夺,谓之一心。止观四下曰:「一心者,修此法时,一心专志,更不餘缘。」探玄记叁曰:「一心者,心异念故。」教行信证文类叁末曰:「言一念者,信心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则清净报土真因也...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自然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同义疏六曰:「自然者,功用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部中,方广、授记、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部也。(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品曰:「佛自讚言: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色界

叁界之一。此界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身体,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色界。此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麤色而谓為色,非谓全色也。此界中分四地,...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