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条搜索结果

诵律

八十诵律与十诵律二种:八十诵律為根本律,五部之分派,皆自此出,其本律今不传。十诵律為现存四律之一,萨婆多宗之戒律本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肉髻

梵名乌瑟腻沙Uṣṇīṣa,佛顶上有一肉团,如髻状,名肉髻,即叁十二相中之无见顶相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叁十二。」玄应音义叁曰:「肉髻,梵言嗢瑟尼沙,此云髻。即无上依经云:鬱瑟尼沙,顶骨涌起,自然成髻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见爱

我见邪见等一切迷理之惑,谓之见,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谓之爱。见者一切之见惑,爱者一切之修惑见(又云思惑)也。迷事之惑中,以爱着為苦之本,故标爱而该餘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若论烦恼根本,不出见爱。邪心观理,名之為见。若於假实之理,情迷而倒想邪求。随见偏理,妄...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印宗

广州法性寺印宗,初讲涅槃经,遇六祖能大师始悟玄理,以能為传法师。能亦就此人出家受戒。先天二年,八十七岁而示寂。见传灯录五。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九十八随眠

前十随眠分见道所断与修道所断之二,其见道所断之分,配属於叁界之四諦而分八十八,修道所断之分,配属於叁界而分十,因得九十八之数。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金刚山

又曰金刚围山,金刚轮山。周绕世界之铁围山也。起世经二曰:「诸餘大山及须弥山王之外,别有一山,名斫迦罗(前代旧译云铁围山)。高六百八十万由旬,纵广亦六百八十万由旬。弥密牢固金刚所成,难可破坏。」无量寿经上曰:「须弥山,及金刚铁围一切诸山。」同下曰:「金刚围山,须...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百二十岁寿命

据经论所说,释尊出世,人寿百岁之时也。智度论四曰:「人寿百岁,佛出时到。」弥勒上生经疏上曰:「释迦减劫百岁出世,弥勒增劫出世。」然佛寿有二说:一人寿百岁之时,则佛寿亦百岁。為以其福分与未来之弟子,减寿之第五分(五分百岁也),八十入灭。二人寿百岁,而佛过於眾人,...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宣鑑

唐朗州德山院宣鑑,参龙潭崇信而契悟。咸通初应武陵太守薛延望请,居德山。四海禪徒辐輳。其人训授,天险海深,边际难窥。雪峰参见,嗣其法。咸通六年寂,寿八十四。见宋僧传十二,传灯录十五。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紺青

青而含赤之色,為佛之毛髮之色。又云紺琉璃。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首髮脩长,紺青稠密不白。」又曰:「世尊眼睫犹如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玄应音义叁曰:「紺古闇反,青赤色也。释名云:紺含也,谓青而含赤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数珠颗数

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狱

贪爱之狱。谓爱欲束缚迫害人如牢狱也。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处贪爱狱自不能出。」性灵集二曰:「同脱爱狱,齐游觉道。」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

谓善无畏叁藏所传之曼荼罗也。胎藏界曼荼罗之一种。此曼荼罗之建立次第,与大日经所说之曼荼罗及现图曼荼罗略有不同。叁重,十大院,列叁百八十四尊云。出於大日经疏六,义释四。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万四千相好

对於劣应身(即化身佛)之叁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胜应身有八万四千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斑足王

贤愚经十一谓為迦摩沙波陀,译曰斑足。智度论四作劫磨沙波陀,译曰鹿足。以足有斑駮故也,是為天罗国王之太子。故曰斑足太子。后為王,故曰斑足王。尝从邪师之教,欲得千王之头,既得九百九十九王而缺一人,后得普明王,普明王请一日之间,设百座仁王会。第一法师為说四非常偈,普...

《佛学大辞典》 / 82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钵拏

梵语。八十枚贝珠為一鉢拏。十六鉢拏為迦利沙鉢拏。见翻译名义集。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由旬叁量

梵语由旬,亦云踰缮那,华言限量。业疏云:乃是轮王巡狩一停之舍,犹如此方馆驿也。大智度论明由旬有叁种,故名由旬叁量。 一、上者八十里,谓其中边山川平易,故量为八十里也。 二、中者六十里,谓其中边山川稍险,故量为六十里也。 叁、下者四十里,谓其中边山川险阻,故量...

《三藏法数》 / 129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九十八使

谓欲界有贪嗔痴慢四种思惑,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叁种思惑,叁界思惑,共为十使,并前见惑八十八使,合之而为九十八使也。

《三藏法数》 / 64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云集

多集之貌。又如云之集於无心之貌。言他方来之大眾也。八十华严经二曰:「尔时如来道场眾海,悉已云集。」大疏二曰:「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也。又浮云无心。龙吟则起,菩萨无住,佛现爰来。」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寿

佛之寿命也,释迦佛化身之寿命限於八十,报身之寿命则為无量,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说。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义理

适於理之道也。八十华严经二十一曰:「修多罗文句义理,无有忘失。」思益经力说品曰:「随其义理不随章句言辞。」成实论眾法品曰:「佛法皆有义理,外道法无义理。」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漏尽意解

一切烦恼断尽而心意解脱也。是為小乘阿罗汉之证果。无量寿经下曰:「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维摩经佛国品曰:「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同注曰:「肇曰:漏尽者九十八结漏既尽故,意得解脱成阿罗汉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德山

唐朗州德山院释宣鑑,姓周氏,剑南人。幼出家,深明经律,最达金刚经,时称為周金刚。不信南方禪宗之道,山欲破碎之。负金刚经疏钞到灃州。见一婆子卖油糍,欲买之作点心。婆指其担云:这箇是甚麼?师曰: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若道得,我当供上座油糍。若道不得,别处买去...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六字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名号也。佛号正為阿弥陀佛之四字,南无译為归命,是虽為能归之相,然就行者之所称,故开举能归之言而為名号。弥陀之名号,特由之而成就机法一体愿行具足之深义也。观无量寿经曰:「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第五十

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於一偈,随喜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於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眾。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皱。齿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念珠

念珠有四种。分上品,最胜,中品,下品之四数,如一千八十,百八,五十四,二十七是也。见[数珠]条。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剌

言爱欲之烦恼毒害人如棘剌也。八十华严经十叁曰:「眾生无智慧,爱剌所毒害。」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九十八随眠

亦名九十八使。烦恼之异名也。常随逐於人,故谓之随。其状体幽微难知,如眠性,故谓之眠。此為贪,瞋,痴,慢,疑,身,边,邪,取,戒之十随眠,配於叁界五部者。即欲界见苦所断十种,见集及见灭所断七种(除身边戒),见道所断八种(除身边),并欲界修所断四种(贪瞋痴慢),合...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同行

叁善知识之一。同心行道之人也。止观四曰:「切磋琢磨,同心齐志,如乘一船。互相敬重,如视世尊,是名同行。」同辅行曰:「言同行者,己他互同,递相策发,人异行同,故名同行。」五会法事讚下曰:「各留半座乘华叶,待我阎浮同行人。」新华严经七十叁说同行之义,举八十四同。法...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不起法忍

又云无生法忍。不起者即无生也,断见惑而生空理,所谓得无生法忍也。空理者无生无起,故云无生法,又云无起法。忍者忍可决定此无生无起之空理也。维摩经佛国品曰:「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同注云:「肇曰:忍即无生慧也。以能堪受实相,故以忍為名。得此忍则无取无得,心相永灭,...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梅

马祖大寂禪师法副明州大梅山之法常,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天台山,餘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居。大寂闻师住山,乃使一僧来问:和尚见马师得什麼住於此山?师云:马师向我教即心是佛,我即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摩生...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华严经

唐实叉难陀新译之华严经八十卷,谓之八十华严经。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象王

象中之王。以譬佛者。涅槃经二十叁曰:「是大涅槃,唯大象王能尽其底。大象王谓诸佛也。」法苑珠林曰:「佛有八十种好相,进止如象王,行步如鹅王,容仪如师子王。」华严经曰:「象王行处落花红。」又譬菩萨也。无量寿经下曰:「犹如象王,善调伏故。」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南泉

唐池州南泉山普愿禪师,马祖之法嗣也。初习律,於教观究精要,后入马祖之门,顿忘筌蹄,心地悟明。德宗贞元十一年留锡池州不下南泉者叁十餘年。文宗太和初,宣城陆亘,请师下山,伸弟子礼,令说法要。太和八年十一月寂,寿八十七。见传灯录八。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弥勒生缘

弥勒上生经曰:「佛告优婆离:弥勒先於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生,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家本生处结跏趺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曰:「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伽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随形好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手足指圆,纤长柔软。节骨不现,手足各等无差,指间充密。手足圆满,软净光泽。筋脉盘结,深隐不现。两踝深隐,骨不显露。(踝,胡瓦切。)行步正直,端庄严肃。行步威容,齐整如师子王。行步安平,稳如象王。行步有仪,进止详缓。回身顾视,必皆右旋。支节...

《三藏法数》 / 720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尼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地动八缘

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经云:此阎浮提地,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

《三藏法数》 / 491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鉢拏

梵语。八十枚贝珠為一鉢拏。十六鉢拏為迦利沙鉢拏。见翻译名义集。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劫

有二种:第一、一成劫,有二十增减,初一增减之间,由初禪天下至地狱界次第成立,后十九增减,自光音天(新曰极光净天)有情次第降生,最后无间地狱生有情一人,即為器世间有情世间之成立,谓之成劫。二住劫,二种世间安稳存住之时也。其间亦经二十劫。叁坏劫,亦有二十增减。其中...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心水

心之影现或动摇万象。又有染净,譬於水,谓之心水。大日经叁曰:「心水湛盈满,洁白如雪乳。」华严经八十曰:「菩萨心水现其影。」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品相好

一上品相好。如华严教主微尘数之相好是也。二中品相好。如观经所说弥陀八万四千之相好是也。叁下品相好。如法华金光明经等教主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之相好是也。见观经妙宗钞下。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加持

梵语地瑟娓曩Adhiṣṭhāna,译言加持。加附佛力於软弱之眾生,而任持其眾生也。又佛所加之叁密力,於眾生之叁业任持也。又祈祷者,為加附佛力於信者,使信者受授其佛力,故祈祷直曰加持。演密钞一曰:「地瑟娓曩此云加持,通叁义也。或云忆念,唯意密故。」同二曰:「言加持者,加谓...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下品下生

同上经曰:「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是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歷多劫,受苦无穷。(中略)称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种好

又曰八十随形好,更细别叁十二相為八十种之好也。随形好者随叁十二形相之好也。 一无见顶相,佛顶上之内鬘,仰之则愈高,遂不见其顶上;二鼻高不现孔;叁眉如初月;四耳轮垂埵;五身坚实如那罗延;六骨际如鉤锁;七身一时迴旋如象王;八行时足去地四寸而现印文;九爪如赤铜色,薄...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功嘉葛刺思

Kun-dgāgrags,西藏名。译言普喜名闻。又名胆巴Daui a,译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為季父所养。十一岁,侍法王上师,习得经科,咒式,坛法,明方等。二十四岁,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寻奉上师命,至西天竺,就古达麻室利学梵典,尽得其传。元中统年中以国师发思八之蔦,...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开觉

开发本有之佛性,觉知真性之本源也。八十华严经六曰:「应受化者,咸开觉。」地持论曰:「平等开觉,故名為佛。」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界唯一心

古来华严经之偈曰:「叁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经叁十七卷十地品曰:「叁界所有唯是一心。」六十华严经十卷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曰:「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愿海

菩萨之愿事深广,譬如海也。江总诗曰:「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八十华严经六曰:「显示一切大愿海。」万善同归集六曰:「超叁有之苦津,入普贤之愿海。」往生要集上本曰:「闻一实道,入普贤之愿海。」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磨洒

Māṣa,又作摩沙。金宝名,比丘盗五磨洒,则当波罗夷。慧琳音义六十曰:「是西方市金宝之名也,其金一丸如梧桐子许大,名一磨洒。以东西两国通货价直约之,可直此方铜钱八十。其五磨洒计当四百。彼国土法,偷盗财物,计当五磨洒者,罪当永弃送於山林,任其生死。若盗一二叁四磨洒,...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渐断

谓叁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惑之一品徐徐而断也。对於顿断而言。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子受记品

善男子!时海济婆罗门,有八十子,皆是宝藏如来之弟,其第一者名海自在童真。善男子!尔时海济婆罗门,告海自在曰:“今汝童真可取清净庄严佛土。”海自在言:“大师应先作师子吼。”大师告言:“我所思愿后乃说之。”彼即白言:“我为取净土,取不净耶?”大师告言:“其有菩萨具大悲者,...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337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智月

智慧之光明,譬如月也。唐华严经八十曰:「如来智月出世间。」 又(人名)梵名若那战达罗Jñānacandra,译曰智月。唯识十大论师之一。护法菩萨之门人。见唯识述记一本。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高山顿说

华严经乃世尊成道最初集高位菩萨最上之说法,犹如日出东天时,先照高山,是谓之高山顿说。高山譬菩萨之机,顿说谓不歷次第阶级顿说大乘之法也。玄义一上曰:「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八十华严经五十如来出现品曰:「譬如日光出现时,先照山王次餘山,后照高原及大地,...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华严十类经

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见惑品数

小乘俱舍立八十八,大乘唯识立百十二。八十八者於一切烦恼中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之十惑,名為本惑,餘悉名随惑。此中小乘贪瞋痴慢之四,通於见修二断,疑与五见者,唯见断也。此见断之十惑,就所迷之諦理而差别為八十八使也。又大乘贪、瞋、痴...

《佛学大辞典》 / 999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拣魔辨异录

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着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於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因密云闢而又闢。乃着五宗救,自误误人,致参禪者陷入魔道。特為摘录八十餘条,逐条驳正。命续入大藏,开人正眼。世宗所刻书册经板,悉皆校对精严。唯此一书,错讹甚多。...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无相好佛

优婆毱多身虽不具叁十二相八十种好,然其功德与佛齐,故时人称為无相好佛。付法藏传叁曰:「大德今者,智慧高胜,世人号為无相好佛。」阿育王经八曰:「如佛所记,我入涅槃百年后,有比丘,名优波毱多无相佛,当作佛事。」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河

爱欲溺人,譬之為河。又贪爱之心,执着於物而不离,如水浸染於物,故以河水譬之。八十华严二十六曰:「随生死流,入大爱河。」浴像经曰:「愿永出爱河登彼岸。」楞严经四曰:「爱河枯乾,令汝解脱。」探玄记十一曰:「以有爱水所没故,為爱河。」善导之观经疏四曰:「言水火二河者...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相好

Lakṣana Vyañjana,就佛之身体而言,微妙之相状,可了别者,是谓之相,细相之可爱乐者,谓之好。相者大相,好者更為庄严大相之小相也。就丈六之化身而言,则相有叁十二,好有八十。就报身而言,则有八万四千乃至无量之相与好。观无量寿经曰:「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欲普被於法界之群生,咸使利益安乐也。是名发心普被恩。 二、难行苦行恩,如来在往昔因中,捨头目髓脑国城妻子,身剜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积如是难行苦行劫,其行之者,皆為利益眾生也,是名难行苦行恩。 叁、一向...

《佛学大辞典》 / 634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诸法五位

佛家建立诸法,先有叁门:一小乘俱舍宗立七十五法,小乘成实宗立八十四法,大乘法相宗立百法,总以之收束於五位:一、色法,有物质之形者,又以物质為因而生者。二、心法,了识事物者。叁、心所法,随附於心法而起者,是為心法所有之法,故名心所法。四、不相应法,不附随於心法者...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佛寿四喻

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欲海

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十叁曰:「眾生流转爱欲海。」四十华严经六曰:「破烦恼山,竭爱欲海。」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胁尊者

梵曰波栗湿缚Pārśva,又作波奢。付法传中第十祖。小乘有部眾人,劝迦腻色迦王為婆娑结集者,即第四结集之人。其所以称胁者,西域记二曰:「波栗湿缚,唐言胁,初尊者之為梵志师也。年垂八十捨家染衣,城中少年便誚之曰:愚夫朽老,一何浅智。夫出家者,有二业焉:一则习定,二乃诵...

《佛学大辞典》 / 322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中小劫

有二种之大中小:一、一增(人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而至八万四千岁者)又一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而至人寿十岁者)為小劫,合一增一减而為中劫,成住坏空之四期,各经此一增一减之中劫二十也。而经此成等四期之间,即八十中劫為大劫。是俱舍论之意。二、合一增一减而為...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念持

忆念受持也。八十华严经一曰:「皆勤念持一切诸佛所有名号。」智度论四十八曰:「念持智慧,在缘中不令散恼,故名念持。」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放生池

放当死之鱼介,施食施法之池也。本依金光明经所说流水长者之缘,天台智者始立此法。佛祖统纪叁十叁曰:「放生,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此缘起也。智者买断[竺-二+扈]梁,悉罢江上采捕,此立法也。赴计詡狱中之难,报修善堂上之恩,此显验也(此叁事并见智者纪)。唐肃...

《佛学大辞典》 / 407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无垢世界

龙女成佛之世界名。法华经提婆品曰:「当时眾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叁十二相八十种好,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说妙法。」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波罗蜜

於六波罗蜜中除般若波罗蜜者。般若為主,他五者為从,得他种之波罗蜜者。般若之功德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於八十万亿那由陀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毘梨耶波罗蜜、禪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智度论二十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千手陀罗尼

具名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略云千手陀罗尼,大悲心陀罗尼,大悲陀罗尼,大悲咒等。是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所说之咒语。有八十二句。现今诸宗流通者是也。其他不空所说之千手经等。咒语少异。又经中说种种之别名。伽梵达磨译之千手经曰:「佛告阿难:如是神咒...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在世

谓佛之存生中也。行事钞上之一曰:「自大师在世,偏弘斯典。」同资持记上一之一曰:「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百岁,出世之时也。叁十成道,说叁乘法,度人无量,八十唱灭。今指五十年中行化之时,故云在世。」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寂灭相

涅槃之相离一切之相,谓之寂灭相。法华经方便品曰:「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智度论八十七曰:「涅槃即是寂灭相。」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那连提黎耶舍

Narendra-yaśas,比丘名。译言尊称。续高僧传二曰:「那连提黎耶舍,此言尊称也。北天竺鸟场国人,(中略)所译经论一十五部,八十许卷。」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紺睫

佛之眉毛為紺琉璃之色也。大般若叁百八十一曰:「世尊眼睫犹若牛王,紺青齐整,不相杂乱。」广弘明集十叁曰:「白毫紺睫。」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迦老

释迦现保八十寿之老比丘相,故云迦老。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2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心想

意识心王之思想也。观无量寿经曰:「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叁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徧智海从心想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十二眾

涅槃会上五十二类之眾生也。佛将於双林树下入灭,见放光而自四方来集者,中有数多异类之眾生。经文虽无五十二之数字,而章安之涅槃经疏科经文数五十二眾。 无量诸大比丘一,六十亿比丘尼二,十地菩萨比丘尼叁,一恒沙菩萨四,二恒沙优婆塞五,叁恒沙优婆夷六,四恒沙诸离车七,五...

《佛学大辞典》 / 595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种断

断法不再起之叁种也:一、自性断。智慧起时,烦恼暗障,自性应断,故名自性断。二、不生断。得法空时,使叁涂恶道苦果永不更生。故名不生断。叁、缘缚断。但断心中之惑,则於外尘之境不起贪瞋,於境虽缘,而不生染着,故名缘缚断。出宗镜录七十六。 又一、见所断。声闻初果之人名...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海

爱欲之海。欲之深如海也。八十华严经七十八曰:「爱欲海,我慢山。」止观五之四曰:「摧邪山,竭爱海。」教行信证叁末曰:「沈没於爱欲广海,迷惑於名利大山。」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聚戒

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為戒者。叁摄眾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眾生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瓔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叁者积聚,故云叁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叁聚戒等為大乘戒。又有在...

《佛学大辞典》 / 331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云门药病相治

云门示眾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见碧巖八十七则,种电钞九。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叁行

一福行,行十善等福感天上人间之果者。二罪行,又曰非福行,行十恶等罪感叁恶道之苦者。叁不动业,又曰无动行。修有漏之禪定感色界无色界之果者。是為禪定不动之行,故云不动,又感果不动,如福行罪行时,非如异变,故云不动。见智度论八十八。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鳩摩罗什

具名鳩摩罗什婆、鳩摩罗时婆、鳩摩罗耆婆。译曰童寿。见[鳩摩罗耆婆]条。罗什父,天竺人,出家至龟兹国,婚於国王之妹,生什。顷之,其母出家,得道果。什年七岁,随母出家,徧游西域,总贯群籍,最善於大乘。时在龟兹,秦主苻坚建元十九年使吕光伐龟兹。获什而还。至凉州,闻苻坚...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恶知识

為人所知之恶人。又曰恶师友。知识者乃為人所知之义,非己知事物之理之义也。法华经序品曰:「眾所知识,大阿罗汉等。」维摩经二肇註曰:「大士处世,犹日月昇天,有目之徒,莫不知识。」法华文句四上曰:「闻名為知,见形為识,见形為知,见心為识。」法华经义疏一曰:「知其内德...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小二乘

一曰大乘,二曰小乘。大乘乃大人之乘,此中摄一乘与叁乘中之菩萨乘,与不愚法及二乘(此叁者即大乘之叁乘);小乘者,小人之乘,即愚法之二乘也。涅槃经中说為半字教,满字教,智度论判為声闻藏,摩阿衍藏者是也。自经本上论之。四阿含经為小乘。其餘诸经為大乘。以八宗配之。则俱...

《佛学大辞典》 / 95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华严圆教说诸法之数量,总以十。以此现其圆满无尽故也。探玄记叁曰:「但此经所明皆应十种,以显无尽故。设有七八十二等数,皆是增减云十。」演密钞五曰:「十数表圆,以彰无尽。」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法显

平阳武阳人,俗姓龚。叁岁度為沙弥。姚秦弘始二年己亥,与同学慧景,道整等发长安,渡西流沙,六年到中印度,停住六年,学戒律梵语。还,经叁年达青州。后就京师道场寺译出经律。遂寂於荆州之辛寺。寿八十有六。有自着之旅行记曰法显传。见梁僧传叁。太炎文录初编别录叁法显发见西...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本惑

二惑之一。又曰根本惑,又曰根本烦恼。為感得迷果之根本烦恼,合之则為贪,瞋,痴,慢,疑,恶见之六种,开之则為贪,瞋,痴,慢,疑,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取见之十种,更分之為见修二惑,分配於叁界,则為见惑八十八使,修惑十种,合為九十八种。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四处十六会

四处者一為王舍城之鷲峰山,二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叁為他化自在天宫,四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鷺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於鷲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於鷲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訶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讚般若,同為...

《佛学大辞典》 / 859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般若

Prajñā,又曰般赖若。叁藏法师名。译曰智慧。见宋高僧传二。 又(术语)Prajñā,又作班若、波若、鉢若、般罗若、鉢剌若、鉢罗枳孃、般赖若、波赖若、鉢贤禳、波罗孃。译曰慧、智慧、明。智度论四十叁曰:「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诸智慧中,最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

《佛学大辞典》 / 329字 / 2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亿劫

依罪业而流转生死之劫量也。观无量寿经曰:「称佛名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第叁分

诸心心所四分中自证分為第叁分。 又就於佛寿而言。佛出於人寿百岁时,以佛之果报,胜於世人,寿命可至百二十岁,為灭后之弟子分其福分捨第叁分即后之四十岁,故八十岁而入灭也。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為眾生,弃捨身寿命。為增叁精气,悲愍眾生故,捨寿第叁分,令我法...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无尽意菩萨经

四卷,刘宋智严等译。无尽意菩萨从东方不眴国普贤佛所来,说八十无尽法门。与大集经无尽意品同。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一品思惑

见[思惑]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顶珠

同髻珠。法华七喻之一。见[髻珠]条。 又(术语)佛之肉髻圆如珠之相也,祖庭事苑四曰:「顶珠佛顶珠也,即世尊顶圆如珠。」大般若经叁百八十一曰:「世尊顶上乌瑟腻沙,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矩矩吒翳说罗

译鸡贵。高丽国之异名。慧琳音义八十一曰:「矩矩吒(鸡也),翳说罗(贵也),唐言鸡贵,即高丽国也。共事鸡神,首戴鸡翎,故云鸡贵也。」梵Kukkuṭeśvara。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大劫

谓成住坏空之四期為一周。為八十增减之时量。旧译称之為四中劫。新译称之為八十中劫。见[劫]条。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道绰

真宗七祖之第四祖。唐并州玄中寺道绰,并州汶水人。称為西河。十四出家,讲敷涅槃经,后诣石壁玄中寺,读曇鸞碑,大有所感。自此捨涅槃之讲说,专事念佛。讲观经二百餘徧,示诲道俗。撰安乐集两卷。贞观十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寂,年寿不记。唐高僧传(道绰传)曰:「绰今年八十有四,...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2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五十展转

法华经随喜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比丘等,闻此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於餘处,若為父母,若為善友,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復行转教,餘人闻已,復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其第五十善男善女随喜功德,我今说之。有大施主,满八十年布施一世界人以种种娱乐之具,知...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润

人将死时,特起恩爱之烦恼以润业种,令生未来之苦果也。八十华严经叁十八曰:「业田爱润无明覆。」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2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受戒

戒者五八十具之别,随而受之者,各有其仪式作法,详见[戒]条。容斋叁笔曰:「周世宗时,詔男年十五以上,女年十叁已上,念得经文,经本府陈状,两京大名京兆府青州,各起置戒坛,由官试验,给付凭由,方得剃头受戒。与近世纳钱於官便可出家者异。」又真言宗受叁昧耶戒者须百日加行...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胜乘

大乘之德名。八十华严经五十二曰:「过二乘,名大乘,第一乘,胜乘,最胜乘。」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樝庵

台州赤城崇善寺法师,名有严,退庵於樝木下,号為樝庵。拾薪汲水自炊,以安养為期。宋建中靖国元年寂,寿八十一。着大部借备捡四卷,笺雄四卷,助览四卷,或对四卷。见释门正统八。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七处九会

八十卷华严经,七处九会之说也。见[华严经]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华严经七处九会

八十华严经一部有叁十九品,七处九会所说。六十华严经第六他化天会十一品此经分為他化天与普光明殿二处故為九会。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一龙王

出於名义大集一六七。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二十五神

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最胜乘

大乘之尊称。八十华严经五十一曰:「过二乘名為大乘、第一义乘、胜乘、最胜乘、上乘、无上乘、利益一切眾生乘。」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迦利沙波拏

又作羯利沙鉢那,羯利沙鉢拏,迦利沙般拏,迦利沙婆拏,罽利沙盘,迦利沙鉢拏等。钱量名。译曰贝齿。四百钱。慧琳音义十叁曰:「羯利沙鉢拏,金名也。计直可当四百钱一颗金也。颗颗圆大如江豆也。」同二十九曰:「迦利沙波拏,此云贝齿。」玄应音义二十一曰:「羯利沙鉢拏,亦作迦...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在心在缘在决定

在於心在於缘在於决定之意也。申言之,即谓自心缘决定叁点校量,辨五逆十恶之罪人,仅由临终十念之功而得往生,决不违背业道之理也。按观经等谓若有眾生,造五逆十恶等诸不善业者,应堕恶道,多劫间受无量苦,而临命终时,遇善智识教,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能除八十亿劫生死...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一科

大藏一览叁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餘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 一、五蕴,二、六根,叁、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 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叁、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眾数...

《佛学大辞典》 / 516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乐行

悉达太子六年苦行之后,知其為徒劳,浴於尼连禪河,受乳糜,於菩提树下金刚座上禪坐观念,谓之乐行。或谓苦行六年,此乐行亦六年。即十九出家,叁十成道,八十入灭。是常途之说也。此说依本起经因果经智度论。总之释尊之出家成道有叁说。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爱憎

谓爱亲憎怨也。八十华严经二十八曰:「愿一切眾生,捨爱憎心,断贪恚结。」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我观一切,普皆平等,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百八结业

又曰百八烦恼。百八种之烦恼也。结為烦恼之异名(烦恼者,结集生死,故名结),由烦恼生种种之恶业,故曰结业。百八者,叁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修惑有十使。是称九十八随眠。加之以无惭,无愧,昏沈,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之十缠而為一百八。释氏要览中曰:「百八结...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八十四法

成实论所立。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百四十不共法

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四净,十力,四无畏,叁念处,叁不护,大悲,常不忘失,断烦恼习,一切智也。四净者,具曰四一切行净,一身净,永断习气,得清净之气,成无上菩提,身得自在而生灭自由,名為身净。二缘净,神通自在,名為缘净。叁心净,修集善法,心离烦恼,名為心净。四智净...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薄拘罗省事第一

薄拘罗经曰:「我於此正法律中学道以来八十年,未曾忆畜沙弥,未曾忆為白衣说法,乃至四旬颂亦不為说。」分别功德论四曰:「阿难问薄拘罗,何以不為人说法耶?為无四辩為乏智慧而不说法乎?答曰:我於四辩捷疾之智非為不足,唯自乐静,不喜憒闹,故不说法耳。」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肉食

食鸟兽鱼介之肉也。佛初於小乘教许食叁种之净肉,后於大乘教,禁食一切肉,恐害菩萨之大悲心也。见涅槃经四,智度论四十九及八十八。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玄关

出入玄旨之关门。头陀寺碑曰:「玄关幽键,感而遂通。」白居易诗曰:「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碧巖八十八则垂示曰:「当机敲点,击碎金锁玄关。」普灯录十七曰:「玄关大啟,正眼流通。」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

法华八年

据叁论法相两家之说,则法华為佛七十五岁以后之说法,八十入灭,则為足五年之说法(法华义疏七,法华玄赞九)。然台家谓由七十二岁始说至八十岁為足八年云:是据法界性论十二年说阿含,叁十年说大品等,八年说法华之说。法界性论為菩提流支着,今已不传。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