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 条搜索结果

O,又作鸥,袄,鄔,奥,鄂,污。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污字门一切法瀑流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污字时,是取。」又大庄严经曰:「唱乌字时,出死瀑流,到彼岸。」是由Ogha(瀑流)Oḍha(取)之语释之。 又Ū,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贤首五教

贤首国师,唐则天时,于王宫讲华严经,感五云凝空,四华垂地,因赐以贤首之号。师以如来所说之法,而有浅深不同,乃约义立此五种之教。以华严一经,是佛称性宣扬圆融法界之性,判为一乘圆教。余经律论,判属小、始、终、顿四教,故名贤首五教。(五云者,五色之云也。四华者,四...

《三藏法数》 / 542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空鸟

发空空之之鸟也。以譬不知真空妙理而滥言空。止观八上曰:「诸位全无,谬谓即是,犹如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諦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即无旨。滥拟生死即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岂得滥同重空叁昧。」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曼陀罗仙

比丘名。歷代叁宝记十一曰:「扶南国沙门曼陀罗,梁言弱。」续高僧传一曰:「有扶南沙门曼陀罗者,梁言弘弱,大齎梵本远来贡献。」梵Mandra。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E,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曀,蔼,曳[口垔]。字记曰:「短蔼字去近樱係反。」大日经作「翳」,金刚顶作「曀」,涅槃经作:「[口垔]」。金刚顶经字母品曰:「曀字门一切法求,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曀字时,是起所求。」大庄严经曰:「唱翳字时,出所...

《佛学大辞典》 / 164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十神力

一、吐舌相。经曰:「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长舌者,不妄语之报也,故表法华经迹门之开权显实,本门之开迹显远,所说真实,不為虚妄,而出广长舌也。 二、通身毛孔放光照十方。经曰:「一切毛孔放於无量无数色光,皆悉徧照十方世界。」是表佛慧之究竟也,初於序品中,...

《佛学大辞典》 / 748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优罗尼沙土

梵名U aniṣad,一作优婆尼沙曇。记述為印度哲学根本之思想者。非一人所作,亦非一时所编,故不能确定其成立之年代,但视為出於西歷前七八世纪者,似无大差。盖印度之宗教,以吠陀之讚诵而始,后以说其用法及仪式為目的之佛罗般摩那Brāhmaṇa者起,其中有所谓阿兰若迦Arāṇyaka之章...

《佛学大辞典》 / 775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梅呾利耶

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囉曳尼、梅呾利曳尼、梅呾利曳那。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叁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鼠唧鸟空

斥滥谈圆理者,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之即义,又私诸法皆空之空义,不达即空之深义,谓如怪鼠唧唧之,怪鸟空空之也。止观八曰:「谬谓即,是犹鼠唧。若言空空,如空鸟空。」同辅行曰:「不达諦理谬说即名,何异怪鼠作唧唧。即无旨,滥拟生死即是涅槃。亦如怪鸟作空空...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和尚

U ādhyāya,又曰和上。律家用上字其餘多用尚字。本為印度之俗语,呼吾师云乌社,至于闐国等则称和社,和闍(Khosha)等,和尚者其转讹也。罗什叁藏翻為力生,以依师而弟子之道力得生故也。晋书佛图澄传曰:「法常与法佐对车夜谈,言及和尚。比旦,佐入见澄,澄已知之。於是国人每...

《佛学大辞典》 / 675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四恶比丘

佛藏经往古品曰:「过去大庄严如来灭度后百岁诸弟子分為五部:一名普事,二名苦岸,叁名萨和多,四名将去,五名跋难陀。普事比丘以知佛所说之真实空义无所得法度多人共入涅槃,其餘四比丘则以捨第一义无所得毕竟空之法,贪乐外道尼乾子之论,命终堕於阿鼻地狱,经无数劫始生人中,...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耆婆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记耆婆善知音本末之相,叩五个髑髏,知生於地狱饿鬼畜生人天。有一髑髏不知生处。是罗汉之髑髏也(其他传说耆婆作外道论师)。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序王

天台智者製法华经之序而题為序王。王者起也,初也,序者眾文之起初,故名序王。释籤一之一曰:「王字去,谓起也、初也。序起眾文之始故云序王。」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马大师野鸭子

「马大师与其弟子百丈行次,见野鸭子飞过,大师云:是什麼?丈云:野鸭子。大师云:什麼处去?丈云:飞过去。大师遂扭百丈鼻头,丈作忍痛。大师云何曾飞去。」见碧巖五十叁则。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佛顶

谓发生,广生,无量之叁佛顶也。分掌如来叁部之德。大疏谓发生白色(息炎),广生黄色(增益),无量赤色(降伏)。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以佛道

法华经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闻,以佛道令一切闻。」小乘之弟子等,亦领悟大乘之佛道,今以佛道之教,传於一切之人也。我指小乘之弟子。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支作法

又称五分作法。谓因明以五支作法之论式也。弥勒,无着,世亲等古因明师所立,各家之论式,亦无一定。瑜伽师地论第十五,明五明处,其中於因明处之下曰:「能成立法,有八种者:一立宗,二辩因,叁引喻,四同类,五异类,六现量,七比量,八正教量。」显扬圣教论亦全与之同。此八能...

《佛学大辞典》 / 777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百八烦恼

昏烦之法,恼乱心神,故名烦恼。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色香味触法六尘,各有好、恶、平叁种不同,则成十八烦恼。又六根对六尘,好、恶、平叁种,起苦受、乐受、不若不乐受、复成十八烦恼,共成叁十六种。更约过去、未来、现在叁世,各有叁十六种,总成一百八烦恼也。(好、恶...

《三藏法数》 / 184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有执受

如属於吾身分之四大,為己心识所执持者,谓之有执受。如身体外之事物,不然者,谓之无执受。俱舍论一曰:「唯八种,谓有执受。或无执受,大种為因。」同二曰:「有执受者,此言何义?心心所法,共所执持,摄為依处,名有执受。」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微聚

色聚之极小者。盖无单一极微而生之物,欲界之物质,其最為单纯者,為能生之地水火风四大极微,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有无不定,故除之),极微等八种之极微,必以聚合俱生為法。因而所谓最小之色聚,称為微聚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佛事

诵经,称佛名,音之佛事也。天台维摩经疏二曰:「若耳根偏利,即為佛事。」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ka,又作葛,嘎,揭,柯,羯,箇,各,紺。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喉之第一。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迦。」寄归传曰:「脚。」金刚顶经字母品曰:「迦字门,一切法,离作业故。」文殊问经曰:「称迦字时,是入业异熟。」大庄严经曰:「唱迦字时,出入业果。」涅槃经曰:「迦者...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i又作壹,彝,意,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伊字门一切法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伊字时是诸根广博。」大日经疏十四曰:「见伊字时,即显叁昧。」一切根不可得者,自Indriya(根)释之也。 又又作翳咿,伊伊,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有法

对无法之语。如龟毛兔角体性都无者,谓之无法,如他之事物体用非无者,谓之有法。涅槃经十曰:「本有今无,本无今有。叁世有法,无有是处。」 又於因明宗之前句,名為有法,后句名為法。即前句有后句之法之义。例如(是有法),无常(是法)合二者而名為宗。因明大疏上本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种

一、决定闻,谓久习小乘,积劫功圆而证得小果,是名决定闻。 二、退道闻,谓此闻本习大乘,积劫修道中间,为猒生死,退大道心,取证小果,是名退道闻。 叁、应化闻,谓诸佛、菩萨为前二种闻故,内秘佛、菩萨之行,外见闻之形,引诱小乘,令入大乘,是名应化...

《三藏法数》 / 236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补卢鎩

Puruṣe,补卢沙Puruṣa(即言丈夫之语)之第七囀,即於也(又曰依)。玄应音义二十二曰:「补卢鎩。所戒切。所依士。明中七转呼召也。」见[八囀]条。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昧

伊等之十二摩多也。见[悉曇章]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四种往生

一正念往生,如阿弥陀经所说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是也。二狂乱往生,此人以一生恶业,地狱之猛火一时俱来逼苦,狂乱之时,遇善知识,作一或十之念佛,而往生极乐也。观经下下品之所说是也。叁无记往生,此人既於平生发得归命信心,故临终时依过去之业因,虽心神衰弱而為无记(非善...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六尘

尘,即染污之义。谓能染污情识,而使真性不能显发,涅槃经中称此六尘,名六大贼,以能劫夺一切善法故也。 一、色尘,谓青黄赤白之色,及男女形貌色等,是名色尘。 二、尘,谓丝竹环佩之,及男女歌咏等,是名尘。 叁、香尘,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及男女身分所有香等,...

《三藏法数》 / 197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大号叫地狱

八大地狱之第五。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大号叫地狱剧苦所逼发大哭,悲叫称怨,故名為大号叫。」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Ḍa,又书疤。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拏字门一切法怨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拏字时是出摄伏魔諍。」大庄严经曰:「唱拏字时出断一切魔恼乱。」此由Ḍamara(魔障)之语释之也。 又(术语)Ṇ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一切法諍论不可得。」文殊问经...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吟咏

毘奈耶杂事曰:「佛言不可作吟咏,诵诸经法,及读经,请敬白事皆不可作。然有二事作吟咏:一谓嘆大师之德,二谓诵叁啟经,餘皆不合。」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二种爱语

一、随意爱语,谓菩萨为怜悯众生故,随顺其意,而为说法,是名随意爱语。 二、随所爱法为说,谓菩萨随顺众生所爱乐法而为宣说。论云:菩萨若已得道,随所应度而为说法。如高心富人,为赞布施,是人爱着名福德故,心则喜乐,是名随所爱法为说。

《三藏法数》 / 109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鸟鼠僧

鸟鼠者蝙蝠之异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经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為鸟,而实无有鼠鸟之用。其身臭秽,俱乐闇冥。舍利弗,破戒比丘亦復如是。既不入於布萨自恣,亦復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 又如鼠唧唧,鸟空空,谓无意味之语也。...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玄沙闻燕子

会元七(玄沙章)曰:「师因参次,闻燕子乃曰:深谈实相,善说法要。便下座。」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鉢哩体吠

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大地,今以入阿字门之故,一切法所依住处不可得也。上加伊点是叁昧云云。见大日经义释七。见[坚牢]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毘目瞿沙

又云毘目多罗。如来所出之音也。慧苑音义下曰:「毘目瞿沙,具云毘沙摩乌多罗毘目瞿沙,言毘沙摩者,此云无怖畏也。乌多罗者,最上也。毘目瞿沙者,出也。」探玄记十八曰:「毘目多罗者,天竺本名毘目多罗涅惧沙,此翻為最上无恐怖。」梵Vimuktaghoṣa。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类

悉曇体文叁十叁字中,除满口八字,餘二十五字為类:一、波等五字唇也。此中各以最后之一字為涅槃点。大疏七曰:「於迦遮吒多波五类中復各有五字,其一至第四四字皆慧门,第五字是证门,梵书以此五字皆同圆点。」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补卢沙耶

Puruṣā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四囀,即所為也。见[八囀]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虹霓四缘

经中因明菩萨善根业行因缘,而有胜妙果报不同,故立多种譬喻,此虹霓为一也。谓诸菩萨,因于善根业行,而有香华、种种技乐音于虚空中,自然而作,以为供养。然彼业行因缘,虽不至于技乐音之中,而亦因彼善业,而有种种胜妙供养果报也。譬如虚空杂色虹起,而因地水火风四大因...

《三藏法数》 / 344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佛道

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為道。道有叁种:一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叁佛之所得。今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道。法华经序品曰:「恆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2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忏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叁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 二、取相忏,谓...

《三藏法数》 / 22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摄召句

又云引召句。阿字也。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阿字第一命,是為引摄句。」义释九曰:「是能摄召句也,若想此字,能摄召一切内外法也。摄召长,即是行。若触阿字,即引一切佛行,故云摄召。是摄令属已,自在受用义也。此阿字引能摄召一切如来功德,令归自身,亦能满足一切愿故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阿修罗琴

阿修罗之琴,欲听之则无弹者,而随意自出。此阿修罗之福德所使然也。智度论十七以之喻法身之菩萨,心无所分别,而自然应眾生之机,得於种种说法教化。又出於法华玄义六上。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八种

如人口舌所发之,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有执受大种為因。如木石等之,发自非情之四大种者,谓之无执受大种為因。此二种之,各有言语之与不然。谓之有情名非有情名。即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為言语之者。如寻常之语(是一),同发自有执受之大种,而不為言语之者,...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Ba,又作麼。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之喉第叁,金刚顶经曰:「麼字门,一切法缚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麼字时,是解脱繫缚。」智度论曰:「若闻婆字,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婆陀,秦言缚。」解脱繫缚由Bandha(缚)释之。 又Bha,又作嘙、[口梵]。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佛寿四喻

王舍城中有一菩萨,名信相(最胜王经曰妙幢),一时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速,方八十年耶?復更念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一,不杀。二,施食。而我世尊於无量百千万亿那由陀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以己身骨髓肉血,令飢饿眾...

《佛学大辞典》 / 409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Ca又,援,者。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諦Catur-āryasatya之也。金刚顶经曰:「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曰:「称左字时,是圣諦。」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离相叁昧

隶字也。攞者一切法相不可得之义,於此加叁昧,即离相叁昧也。大疏十曰:「罗是相,加此翳,即是叁昧,离相叁昧也,具一切相而离诸相。」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无量佛顶

胎藏界释迦院释尊之右第五位。密号曰妙响金刚。主说法之德。或有无边音,无边,妙音,徧昭(徧之意)之名。黄色,左手持莲,上有法螺。右手立无名小叁指(无名小叁指五字,疑有误,今仍之),餘二指屈而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发吒

Phaṭ,為破坏之义。破坏一切之魔障也,故四种法中降伏法真言终,必用此句。大日经七曰:「初后吽发降伏用。」同疏七曰:「发吒也是扑义。」秘藏记末曰:「降伏初吽后发吒。」同私钞九曰:「吽字其音如牛吠,是降伏也。又风轮种子也。风有摧破能,故為降伏加句。发吒者,破坏义,...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Ja,又作社、闍。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生不可得义,超老死之,由Jāti(生),Jāra(老)释之。金刚顶经曰:「惹字门一切法生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惹字时,是超老死。」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优婆驮耶

U ādhyāya,又作鄔波柁耶,优波那訶,忧波第耶夜,鄔波陀耶,优波陀訶,郁波弟耶,鄔波[亭也]耶,坞波陀耶,鄔婆提耶,郁波弟耶夜等。译曰亲教师,依止师,依学等。呼师之称。善见律四曰:「优波那訶,汉言瞋盛。」百一羯磨一注曰:「鄔波驮耶,译為亲教师。言和尚者,乃是西方俗...

《佛学大辞典》 / 445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不可见有对色

叁种色之一。色法十一中,眼等五根(指内之胜义根),与香味触四尘之丸法者,非眼所见,故云不可见。為极微所成,故云有对色。对者,对待障碍之义也。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八囀

梵语之名词。曰苏漫多Subanta(Su +anta)。此苏漫多,有八种之语格,称為八囀。一曰体,又名汎说,梵语為儞利提势Nirdeśa(-e),此為主格,乃汎说物体之语也。二曰业,又名所说,梵名為鄔波提舍泥U adeśana(-e),此為宾格或目的格。自主格言之,则為宾格;...

《佛学大辞典》 / 681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七法不可避

一、生不可避,谓人受生,皆由前世善恶之业。若前世作善,今生善处。前世作恶,今生恶处。若欲避恶报而求生善处,欲辞善处而从恶报者,皆不可得。故云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谓人年幼,颜色鲜泽,发黑齿白,气力坚强。一旦老耄,头白齿落,气短呻吟,形神昏昧,欲使不老,终...

《三藏法数》 / 454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梵响

如来梵音之响也。谓佛之说法。往生论曰:「如来微妙。梵响闻十方。」寄归传一曰:「闻梵响於王舍,获果者无穷。」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唯

Pañca Tanmātrāṇi,具曰五唯量。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諦中之第四位。自我慢而生者。、触、色、味、香,即佛教之五境也。此五者,為物质之根本,唯以此而生五大五根等,故云唯量。唯识述记一末曰:「五唯者谓触色味香。(中略)量者定义,唯定用此成大根等。」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2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寒冰地狱

以寒风冰冻责罪之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之一。见叁藏法数四十五、一名呵罗罗,又名阿婆婆皆像其寒颤,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以本国言文与外国言文互译也。亦作繙译。隋书经籍志曰:「汉桓帝时,有安息国沙门安静,齎经至洛,翻译最為通解。」说文曰:「译,传译四夷之言者,从言睪。」李善註东京赋引作传四夷之语者。后汉书和帝纪註引亦作语。尚书大传曰:「越裳以叁象重九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处不转法轮

一、我慢高山,谓外道之人,多起邪见,我慢贡高,如山峻耸,虽闻正法,非惟不信,复有谤法之过,招其恶报,是故不为转法轮也。 二、五欲淤泥,谓诸凡夫贪着色香味触五欲之境,沉溺污秽,如在淤泥,自非身心清净,则不能受法,是故不为转法轮也。 叁、邪见稠林,谓外道凡夫执种...

《三藏法数》 / 138字 / 2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五音

又曰五,或五调子,即宫商角徵羽也。无量寿经上曰:「清风时发,出五音,微妙宫商,自然相和。」宫者土,最浊,為君,為壹越调,配於中央。商者金,次浊,為臣,為平调,配於西方。角者木,半清半浊,為民,為双调整,配於东方。徵者火。微清,為人事,為黄钟调,配於...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补卢杀沙

Puruṣasya,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六囀。即属也。见[八囀]条。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量

叁量有二种:一、因明之叁量:即现,比,圣教,之叁也。详见[量]条。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境,而立叁量之不同:一、现量,如镜之对於物体。能缘之心,不為些之分别计度,量知现在之境者。如耳识之对於,眼识之向於色,是也。二、比量,於不现显之境。比知分别而量知者。如见烟...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钵哩体吠

Pṛthivi,地神名。即其真言也,以体字為真言之体。正音是他字门也,一切之法,皆有所依住处,故如来藏犹如大地,今以入阿字门之故,一切法所依住处不可得也。上加伊点是叁昧云云。见大日经义释七。见[坚牢]条。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方便

谓於五转中显方便究竟,恶字之也。其点画谓之方便点,又依五字转生之义谓之方便轮。见悉曇藏二。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藐叁佛陀

Samyak-saṁbuddha,又云叁耶叁佛,叁耶叁佛檀。佛十号之第叁。旧译曰正徧知,等正觉等。新译曰正等觉。对於外道之邪觉,称罗汉為正觉,对於罗汉之偏觉,称菩萨為等觉,对於菩萨之分觉,称佛為正等觉。案菩提就法而名,佛陀就人而名,故叁藐叁菩提宜谓為正徧知,正等觉等。叁藐叁...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Li,又作力,鲁,[口吕]。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口吕]字门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力字时是生法相。」 又Li,又作卢,嚧。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嚧字门,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嚧(引)字时,是叁有染相,原语未考。」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2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覆俗諦

世俗諦,新曰覆俗諦。覆者覆真之义,覆真理之世俗事相也。寄归传四曰:「覆俗諦者,旧云世俗諦,义不尽也。意道俗事覆他真理,色本非瓶,妄為瓶解。无歌曲,漫作歌心。(中略)由此覆真,名為覆俗矣。此据覆即俗,名為覆俗,或可但云真諦覆諦。」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U,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叁音。又作乌、欧、郁、忧、于、嗢、甌、鬱、优、有、偽、温、鄔、佛、盂。金刚顶经字母品曰:「坞字门,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坞(上)字时,是多种逼迫。」大庄严经四曰:「唱乌(上)字时,出世间诸恼乱事。」...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2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五十字门

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叁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口吕]]ḍa,无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於随音点...

《佛学大辞典》 / 969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补卢沙拏

Puruṣena,又作补卢崽拏。补卢沙(即言丈夫之语)之第叁囀,即具也。见[八囀]条。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法自相相违因

因明四相违因之一。宗法由有法与法之二语而成,「」之语為有法,「无常」之语為法。其有法与法各有意许与言陈之二者,其言陈云自相,其意许云差别,今為法之言陈,故云法自相,然立者所说之因於所立之宗法中,法之自相相违反对,谓之法自相相违因。例如所谓「為常,所作性故,...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叁钵罗陀儞鸡

Saṁ radāna,八囀中第四,為所与。见唯识枢要上本。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

為教体

佛之教法,以為体。小乘有部之正义也。俱舍论一曰:「诸说佛教语為体者,彼说法蕴皆色蕴摄。」法华玄义八上举旧解之经体叁种,其中第一曰:「如佛在世,金口演说。但有音詮辩,听者得道,故以為经。」唯识述记本一论四种之出体,其中第叁曰:「能说能听所有名等上屈曲,故...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