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条搜索结果

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一无明、...

《三藏法数》 / 371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藏经。省曰藏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藏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融叁世间十身

,通也、会也。叁世间,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胜处

八胜处,谓修八背舍后,观心纯熟,转变自在,若净若不净,随意能破也。禅波罗蜜云:初、二胜处,位在初禅;第叁、第四胜处,位在二禅;第五至第八胜处,位在四禅。叁禅不立胜处,以叁禅天乐多心钝,故不立也。 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行人先观...

《三藏法数》 / 1103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盖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五百盖者表五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五阴之法,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贤护

Bhadra āla,梵名曰颰陀,跋陀和,跋陀婆罗,跋陀罗波梨。或曰贤护长者,贤护菩萨,贤护大士。在家之菩萨也。玄应音义五曰:「案移识经云:颰陀罗波梨,此译云贤护,亦云贤守。邻圣曰贤,固道称守。幻士经云:颰陀,此言仁贤。是王舍城在家菩萨也。」大宝积经百九卷贤护长者会第...

《佛学大辞典》 / 370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菩提

Bodhi,旧译為道,新译為觉。道通义,觉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叁乘之菩提也,事一切有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玄门

,妙也。门即能通之义。谓玄妙之门,能通莲华藏海故也。盖此十门,乃晋云华尊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谓举一法时,顿具一切诸法。一法既具,法法亦然,交互同时,皆得相应,具足圆满。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是也。 二、广...

《三藏法数》 / 1015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富那奇

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音

一音,佛之音声也。盖众生缘有浅深,根有利钝,故于一音之中,同听异闻。若是人天根器,则闻佛说五戒十善之法;若是声闻根器,则闻佛说四谛之法;若是缘觉根器,则闻佛说十二因缘之法;若是菩萨根器,则闻佛说六度等法;各得解了。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是也...

《三藏法数》 / 289字 / 7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藏法数》 / 3053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不迁不变也。乐,无生死苦也。我,即八自在也。净,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7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身

新译之心地观经所说:一理法身,本有之理也。二智法身,性德之智也。叁自受用身,修德之四智圆明常住於报土而自受法乐。四他受用身,对於十地菩萨现十种之身,以自己之报德使他受用。五胜应身,对於地前菩萨示现之应身也。六劣应身,对於二乘凡夫示现,即丈六之化佛是也。已...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7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法界

法界,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十四、长者造舍请佛供养以舍布施生天缘

王舍城有大长者,新造屋舍,请佛供养,即以布施,而白佛言:“世尊!自今已后,入城之时,洗手洗钵,恒常来此。”其后寿尽,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诣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白言:“以何因缘,得生于天?”佛言:“昔在人中,造新屋舍,请佛布施。由是善业,上生天宫,遂于我...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16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略十广

摩訶止观一部之正说,广立十科,谓為十广。其第一大意中,更有五种分科,谓為五略。摩訶止观第一上所谓「今当开章為十:一大意,二释名,叁体相,四摄法,五偏圆,六方便,七正观,八果报,九起教,十旨归。」又所谓「初释大意,囊括始终,冠戴初后,意缓难见,今撮為五,谓发大心...

《佛学大辞典》 / 466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净居天

五净居天,谓声闻之人,断欲界九品思惑尽,证第叁阿那含果,而居其中,亦名五不还天。若据俱舍图言,此五天次第而上。若据楞严经言,此五天,皆横在第四禅天中,彼四禅天,但能闻此五天之名,而不能知见。如世间圣地道场,多有罗汉所居,而人不能见也。(九品,欲界思惑叁品...

《三藏法数》 / 544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十三、须达长者妇供养佛获报缘

昔佛在世,须达长者,最后贫苦,财物都尽,客作佣力,得三㪷米,炊作饮食。时炊已讫,值阿那律来从乞食。须达之妇,即取其钵,盛满饭与。后须菩提,摩诃迦叶,大目揵连,舍利弗等次第来乞,其妇悉亦各取其钵,盛饭施与。末后世尊,自来乞食,亦与满钵。于是须达,在外行还,从妇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32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相成道图画

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八曰:「尔时世尊纔涅槃后,大地震动,时大迦摄波作是念:此未生怨王,胜身之子,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设方便。作是念已,即命城中行雨大臣,仁今知不,佛已涅槃,未生怨王信根初发,彼若闻佛入涅槃,必呕热血而死。我今宜可豫设...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火宅喻

法华七喻之一。法华经譬喻品曰:「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僕。其家广大,唯有一门。(中略)忽然火起,焚烧舍宅。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叁十,在此宅中。(中略)於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厌患,无求出意。(中略)...

《佛学大辞典》 / 527字 / 6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十、长者为佛造讲堂获报生天缘

尔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为佛造作浮图僧房。有一长者,亦欲为佛作好房屋,不能得地,便于如来经行之处,造一讲堂,堂开四门。后时命终,生于天上,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今此天子,以何业缘,得生天宫?”佛言:“本在人中,造佛讲堂,由是善因,命...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一生

一生,谓等觉菩萨,无明之惑未尽,尚有一番变易生死。过此一生,即登妙觉果佛之位。所以等觉菩萨,称为一生补处。经云:一生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是也。(等觉,望后妙觉,犹有一等。超前诸位,得称为觉。无明,无所明了,即障理之惑也。变易,即实报土生死也。因移...

《三藏法数》 / 143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十八、长者请舍利弗摩诃罗缘

昔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其家巨富,财宝无量,常于僧次,而请沙门,就家供养。尔时僧次,次舍利弗及摩诃罗,至长者家,长者见已,甚大欢喜。当于时日,入海估客,大获珍宝,安隐归家。时彼国王,分赐聚落,封与长者,其妻怀妊,复生男儿,诸欢庆事,同时集会,舍利弗等,既入其家,...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0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四、缘觉乘,乘十二因缘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种第一义境界

七种境界,即诸佛、菩萨所证所得之境界也。而皆云第一义,乃约究竟极处而言。然此七种有通、别之异,前六种通于佛及菩萨,后一种乃如来自到境界也。 一、心境界,谓中道之理无二无别,即诸佛、菩萨心之所造至极之处,是名心境界。 二、慧境界,谓至极之理心既能造,即发通...

《三藏法数》 / 491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十九、长者夫妇信敬礼佛生天缘

王舍城中,有一长者,日日往至佛所。其妇生疑,而作念言:“将不与他私通,日日恒去。”便问夫言:“日日恒向何处来还?”夫答妇言:“佛边去来。”问言:“佛为好丑能胜汝也?而恒至边。”夫即为妇,叹说佛之种种功德。尔时其妇,闻佛功德,心生欢喜,即乘车往。既至佛所,尔时佛边有诸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10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生

谓善财童子,一生之内,圆成佛果。故慈氏菩萨赞善财言:余诸菩萨,于无量劫,乃能满足菩萨行愿。此长者子,于一生内,能净佛土,能化众生,是名一生。(慈氏菩萨,即弥勒菩萨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由旬

Yojana,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踰闍那。新称踰缮那。為计里程之数目。帝王一日行军之里程也。或云四十里,或云叁十里。西域记二曰:「夫数量之称,谓踰缮那,旧曰由旬,又曰踰闍那,又曰由延,皆讹略也。踰缮那,自古圣王一日军行也。旧传一踰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叁十里...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七有

因果不亡曰有,谓由身口意所作善恶之因,能招六趣生死之果。因果相续,故名七有。(六趣,天趣、人趣、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地狱有(亦名不可有),地狱,此狱在地之下也。谓众生由过去恶逆之因,感现在地狱之果,因果不亡,故名地狱有。 二、畜生有...

《三藏法数》 / 371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心经真言

揭諦揭諦Gātigāti,揭為行不可得之字,乘如之行,是為真行,故曰行如。此二初為声闻之行,次為缘觉之行也。波罗揭諦Pragāti,波罗為圆满最胜之义,揭諦如上。是诸大乘之行也。胜於前之二乘行。故曰波罗。波罗僧揭諦Prasaṁgāti,僧為和合之义,对译之心经,注為究竟,譬如...

《佛学大辞典》 / 216字 / 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五十八、长者夫妇造作浮图生天缘

舍卫国,有一长者,作浮图僧坊,长者得病,命终生三十三天。妇追忆夫,愁忧苦恼,以追忆故,修治浮图及与僧坊,如夫在时。夫在天上,自观察言:“我以何缘生此天上?”知以造作塔寺功德,是故得来。自见定是天身,心生欢喜,常念塔寺,以天眼观所作塔寺,今谁料理?即见其妇,昼夜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2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盖

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惑,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叁界,不能出离也。(叁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欲盖,贪欲,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

《三藏法数》 / 395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缘

昔佛在世时,有长者子,早丧父母,孤穷伶俜,客作自活。闻有人说忉利天上,极为快乐,又闻他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即问他言:“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时人语言:“用三十两金,可得作会。”便来向市,求客作处。市边有一大富长者,雇其客作,长者问言:“汝今能作何事?”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19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来偈

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忍辱中来。贫穷,慳贪中来。高位,礼拜中来。下贱,憍慢中来。瘖哑,诽谤中来。盲聋,不信中来。长寿,慈悲中来。短命,杀生中来。诸根不具,破戒中来。六根具足,持戒中来。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四十七、长者子见佛求长命缘

昔佛在世,有一长者子,年五六岁。相师占之,福德具足,唯有短寿命。将至外道六师所,望求长寿,瞋彼六师都无有能与长寿法。将至佛所,白佛言:“此子短寿,唯愿世尊与其长寿。”佛言:“无有是法能与长寿。”重白佛言:“愿示方便。”佛时教言:“汝到城门下,见人出者,为之作礼,入者...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8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六十九、长者婢为主送食值佛即施获报生天缘

舍卫国中,有长者子,共诸长者子,游戏园中。欲去之时,语其家内:“为我送食。”其家于后,遣婢送食。婢到门外,遇见于佛,即以其食,供养如来。还复归家,取食更送,亦于路中,见舍利弗、目犍连等,即复与之。第三取食,与长者子。长者子食竟,自来还归,语其妇言:“今日送食何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51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十五、长者以好蜜浆供养行人得生天缘

昔舍卫国,有一长者,于祇洹林,求空闲地,欲造房舍。须达长者,遍已作竟,无复空处,便于祇洹大门之中,以好净水,用种种蜜种种之麨作浆,供给一切行人。九十日后,佛亦受之。于是命终,生于天上,有大威德,乘天宫殿,来供养佛,佛为说法,得须陀洹。 比丘问言:“以何业行,...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5字 / 6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行叁昧

心定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二乘

一、临门叁车,临门叁车,喻小乘权教也。谓法华经譬喻品中,叁乘之人,于火宅门外,索羊鹿牛叁车,求出火宅,以喻叁乘之人,依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等法修行,得出生死,是名临门叁车。(叁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十二因缘,一无...

《三藏法数》 / 225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成就

六成就,即如是我闻等六事,乃诸经之通序也。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盖言佛所说法,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故名六成就。(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信成就,信即如是也。言如是,乃诸经之...

《三藏法数》 / 456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十七、须达长者婢归依三宝生天缘

尔时舍卫国,须达长者,以十万两金,雇人使归依佛。时有一婢,闻长者语,即归依佛。命终之后,生三十三天,于是往集善法堂上。帝释以偈而问言: 汝宿有何福,得生于天中, 光明色微妙?今为我说之。 天女以偈答言: 三界之坚胜,能拔生死苦, 三界之真济,断除三垢...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15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十八不共法

诸佛身无失。身行善顺。名身无失。二口无失。口业善顺。名口无失。叁念无失。念顺无差。名念无失。四无异相。怨亲等节护。名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常住叁昧。无散须臾。故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粗细等事所有经心莫不知而后辩。故言无知已舍。七欲无灭。欲善满...

《法门名义集》 / 338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3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胎宫

极乐之往生人有胎生与化生二种,疑佛他力而修自力念佛之人,虽往生极乐,而五百岁间不能见闻叁宝,犹如此界四生中胎生在母胎内不能见日月,故名之為胎生,其胎生所生之七宝宫殿,谓之胎宫。為於佛抱疑惑之生处,故亦名疑城。是為无量寿经所说。依观无量寿经所言则此宫殿谓之...

《佛学大辞典》 / 174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

六十二、长者女不信三宝父以金钱雇令受持五戒生天缘

尔时舍卫国中,有一长者,名曰弗奢,生二女子,一者出家,精进用行,得阿罗汉;一者邪见,诽谤不信。父时语此不信之女:“汝今归依于佛,我当雇汝千枚金钱,乃至归依法僧,受持五戒,当与八千金钱。”于是便受五戒。不久之顷,命终生天,来向佛所,佛为说法,得须陀洹。比丘问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0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叁忍

叁忍有叁种,无量寿经第四十八愿举声闻得叁法忍之愿,而言第一法忍第二法忍第叁法忍,未举其法忍之名,因是而诸师之解不同。法位云是仁王经所说五忍之前叁,即伏忍信忍顺忍也。憬兴云是伏忍中之下中上叁忍也。玄一曰是下说之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也。 又无量寿经云往生极乐之人...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