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间禪,此有二种: 一,根本味禪,此有四禪,四无量,四空之叁品。合為十二,称為十二门禪。厌欲界之散乱者修四禪,欲大福者修四无量,厌色笼者修四空。為生一切出世善法之根本,故名根本。又闇证而為观慧,故名隐没。於其禪定生爱味,故名有垢。所观之境界不分明,故名无记(...
《佛学大辞典》 / 1365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四分律以叁衣与僧羯支Saṁkakṣikā,及覆肩衣為五衣。五分律以叁衣与覆肩衣水浴衣為五衣。义净之新律,以叁衣与僧脚崎及俱苏洛迦為五衣。见十八物图。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颜色恶,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 二、下劣,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 叁、眼视不明,谓恣饮狂痴,瞻视昏瞀,而色境莫辨也。(瞀音务,目不明也。) 四、现嗔恚相,谓醉酒之人,行不善法,不顾亲属贤善,恣肆忿怒也。 五、坏...
《三藏法数》 / 263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四分律曰:「食粥有五事:善除飢,除渴,消宿食,大小便调适,除风患。食粥者,有此五善事。」僧祇律二十九之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十利饶益於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飢渴消。是名為药佛所说。」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作婆提唎迦Bhadrika,巴Bhaddiya,五比丘之一。中本起经曰跋提,四分律曰婆提,最胜王经曰婆帝利迦,本行集经曰跋提梨迦,译為小贤。本行集经十一曰:「白饭王亦有二子,第一名难提迦,第二名為婆提唎迦。」同叁十四曰:「次一长老跋提梨迦(隋言小贤)。」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受戒犍度,说受戒之法,故名。二,说戒犍度,说每月说戒懺悔之法,故名。叁,安居犍度,说每年自五月(旧律),六月(新律)。安居之法,故名。四,自恣犍度,说夏安居竟日,使比丘随意举他所犯之罪而懺悔之之法,故名。五,皮革犍度,就比丘着皮革说其法非法,故名。六,衣犍...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戒断人畜之命者。自下手而杀,与教人使杀同罪。五戒、八戒、十戒各有杀生戒。此不分别人畜。比丘之具足戒分之為杀人戒与杀畜生戒之二种。杀人戒為大杀生戒,為四波罗夷罪之一。杀畜生戒為小杀生戒,為九十单堕罪之一。罪分轻重也。又比丘之自伤自杀,在五分律四分律,自杀者结偷兰...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密教為标大日如来之德,大日為中心,此為满位,四方写发心点,修行点,菩提点(又曰空点,仰月点),涅槃点,表示分满不二,生佛一如之理。,即此义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Bhojaniya,又作蒲饍尼。译言正食。新译噉食。米饭等可噉食之五种正食也。行事钞下二曰:「四分中有五种蒲闍尼(此云正食),谓麨、饭、乾饭、鱼、肉也。」玄应音义四曰:「蒲闍尼食,译云可食。」有部毘奈耶叁十六曰:「有五种蒲饍尼食(是含噉义也)成足食。云何為五?一饼,二...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梵语阿赖耶,华言藏识,谓第八识,能含藏一切善恶种子,而有此四分之义焉。 一、相分,相即形相。有叁种:一、境相名相,谓此识能与根心而为境界故。二、相状名相,谓世间有为之法,皆有相状,惟是此识之所变现故。叁、义相名相,即能诠教下所诠义理之相,亦是此识之所变现。故...
《三藏法数》 / 367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从广律中选拔戒律之各条者。是為广律之根本,故云戒本,又為说戒之根本。故云戒本。如四分戒本,菩萨戒本等。四分戒疏一上曰:「戒為教本,一部广律,止解戒行之文。(中略)戒為说本,在座劝诫,有所依承。」是波罗提木叉Prātimokṣa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Dharmagu ta,比丘名。又作曇摩毱,曇摩德,曇摩屈多迦,曇无德,曇无毱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译曰法正,法镜,法藏,法护,法密等。佛灭后百年优婆毱多五弟子中之一。於律藏立一部,名為曇无德部。律名四分律。可洪音义叁曰:「曇摩毱律部师宗名,曇摩毱多,亦云曇无德,此云法镜...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诸心心所四分中自证分為第叁分。 又就於佛寿而言。佛出於人寿百岁时,以佛之果报,胜於世人,寿命可至百二十岁,為灭后之弟子分其福分捨第叁分即后之四十岁,故八十岁而入灭也。大集月藏经第十法灭尽品曰:「我今為眾生,弃捨身寿命。為增叁精气,悲愍眾生故,捨寿第叁分,令我法...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四分律宗南山所立:一、性空观,阿含经所说小乘之观法也。观诸法為因缘生,性空无我也。许因缘生之相许為实有而观性之空无,故名性空观。二、相空观,般若经所说大乘之初门也。观诸法之相為空也。视為有实之相,尚為凡夫之妄见,如实无其相,而指空华為实有也。此更进而空无诸法之...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定戒体之性通大小乘而有叁种:一色法,受戒之时,身口二业有发显之表色。其表色依四大而生一种之色法,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无表色,又名无作色,是為四大所生,故為色法,而摄於色蕴之中是有部宗之义也。二心法,受戒之时有发动思之心所,此心所之种子相绩而有防非止恶之功能,...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南山之四分律宗所言。四分律之本位,虽為小乘,然与其餘之萨婆多律等异,有一分通於大乘者。求其义於本律,凡有五处。以此五处之义知分通大乘,谓之五义分通:一、沓婆厌无学,四分律叁明十叁僧残之无根谤戒,其中有阿罗汉,名沓婆摩罗子。在静处思惟,此身无常,生灭而不坚固,我...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Yasas,比丘名。译曰名闻,名称。或作耶舍陀Yaśoda,耶舍那。有部毘奈耶四十曰:「具寿阿难陀有弟子在婆颯婆聚落,号曰名称,梵云耶舍。」四分律曰:「耶舍伽那子。」善见律曰:「耶斯那。」西域记曰:「耶舍陀。」阿育王经二曰:「比丘名耶舍,翻名闻。」玄应音义二十五曰:「耶...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懺悔罪為天台所立五悔之一,洗除已造之罪之唯一要法也。心地观经一曰:「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懺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四分律毘尼增一法曰:「佛告比丘言:汝自懺悔,於我法中能至诚如法懺悔者,便得增长。汝懺悔应...
《佛学大辞典》 / 13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犍度為梵语Khaṇḍa,译作章篇。戒律,於作持门之戒,区别為二十类。四分律叁十一卷至五十叁卷。编集之為二十篇。如受戒犍度、说戒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皮革犍度、衣犍度、药犍度、迦稀那衣犍度、俱睒弥犍度、瞻波犍度、呵责犍度、人犍度、覆藏犍度、遮犍度、破僧犍度、灭諍犍...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自害,谓毁戒之人,身口意业悉皆不净,常受贪穷,福不归身,善神远离,是名自害。 二、为智所诃,谓毁戒之人,诸善比丘皆悉诃责,而常畏避,如恶死尸,是名为智所诃。(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叁、恶名流布,谓毁戒之人,叁业不净,与不善人共住,善人亦不喜见,不善之名...
《三藏法数》 / 211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一、小乘经藏,谓阿含等经,唯谈真空寂灭之理,诠示声闻、缘觉修行证果之法,是名小乘经藏。(梵语阿含,华言无比法。) 二、小乘律藏,谓四分等律,唯制小乘之人,即声闻、缘觉所持之戒,是名小乘律藏。(四分者,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叁受戒法、四灭诤法也。) 叁、小乘论...
《三藏法数》 / 167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梵语苏罗Surā,僧俗之戒,通严禁酒。五戒之第五。十戒之第五。具足戒中九十单堕之第五十一。菩萨四十八轻戒之第二。智度论列叁十五过,四分律举十失。俱舍论十四曰:「契经说:诸有苾芻称我為师不应饮酒,乃至极少如一茅端所沾酒量亦不应饮。」四分律十六曰:「佛告阿难:自今以后...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梵语袈裟Kaṣāya,译曰坏色。避青黄赤黑白五正色,以他之不正色染坏之,故曰坏色。有叁种:一,青坏色。二,黑坏色。叁,木兰坏色。此為如法之袈裟色,以作法衣,因而法衣称為袈裟。遗教经曰:「汝等比丘,当自摩头以捨饰好,着坏色衣,执持应器,以乞自活。」梵网经下曰:「应教身...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Poṣadhakhaṇḍa,犍度為篇聚之名,律中集布萨之法於一处,谓之布萨犍度。四分律二十犍度中谓之说戒犍度。说戒者就其作法而名,布萨者就其功能而名耳。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善导之观经疏科本经之王宫会為四分,第叁曰得益分,即明十六观之正宗分已,而明韦提希夫人及五百侍女见佛得道之益之经文也。观经序分义曰:「四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开放叁衣之条而不相缝合之处也。四分律之衣有明孔,有部律之衣无明孔。释氏要览上曰:「叁衣叶上不刺合处,谓之明孔。有云:若田畦入水之竇。按根本百一羯磨,净叁藏云:西国叁衣并皆刺合,唯东夏开而不缝。详观律检,实无开法。」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Dharmagu ta,比丘名。又作曇摩毱,曇摩德,曇摩屈多迦,曇无德,曇无毱多,皆梵音之楚夏耳,译曰法正,法镜,法藏,法护,法密等。佛灭后百年优婆毱多五弟子中之一。於律藏立一部,名為曇无德部。律名四分律。可洪音义叁曰:「曇摩毱律部师宗名,曇摩毱多,亦云曇无德,此云法镜...
《佛学大辞典》 / 310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译家有新旧之别。律家亦有新旧。律书中四分五分等属於旧,有部律為新。然古来多就律之註释而论新旧。唐南山之行事钞,宋元照之资持记等為旧律家,唐义净之南海寄归传,怀素之开宗记,定宾之饰宗记等為新律宗。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梵云婆檀陀Bhadanta,原為称佛之名。在律中则為比丘之称。唐时有临坛大德之称。是勅任者。释氏要览上曰:「智度论云:梵语波檀陀,秦言大德。」毘奈耶杂事十九曰:「年少苾芻应唤老者為大德,老唤少年為具寿,若不尔者得越法罪。」僧史略下曰:「德号之具其来远矣!魏秦之世翻译律...
《佛学大辞典》 / 303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行人所依之四法也。一粪扫衣,二常乞食,叁树下坐,四腐烂药。此四种之法,是入道之缘,為上根利器所依止,故名行四依。又名四圣种。此法能生圣道,為圣之种,故曰圣种。见四分律四十八,大乘义章十一,行事钞资持记上一之一。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相州日光寺之法礪,造四分律疏十卷,号為旧疏,宗依成实论。嵩山之定宾,作饰宗记十卷,解释之。二终南山之道宣,作四分行事钞叁卷,宗依大乘唯识。叁西太原寺东塔之怀素,造四分开宗记十卷(又曰开四分律宗记),号為新疏,盛斥前之二宗,宗依说一切有部。此叁家在唐代各立异义...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係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為僧园,是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
《佛学大辞典》 / 713字 / 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敬礼之一。在尊者之傍旋绕於右也。无量寿经上曰:「稽首佛足,右绕叁匝。」象器笺十曰:「四分律云:客比丘於塔边,左行过,护塔神瞋。佛言:不应左行过,应右绕塔而过。萨婆多毘尼毘婆沙云:右绕者顺佛法故,所以右绕。」寄归传叁曰:「言旋右者,梵云鉢喇特崎拏Pradakṣiṇa,鉢喇...
《佛学大辞典》 / 596字 / 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曰鉢枝,鉢鈘、鉢搘。支鉢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鉢若不正,应作鉢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鉢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鉢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鉢枝法。」僧祇律二十八曰:「鉢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鉢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佛之身口意叁业也。佛以叁业碾摧眾生之惑业,故云叁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叁密。 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眾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叁、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
《佛学大辞典》 / 783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作检校。谓於事点捡典挍而监查之也。四分律所谓:「应寻究修多罗毘尼,捡挍法律。」百一羯磨所谓:「言共印持者,如捡挍营作之苾芻,创起基石,将欲兴功,告共住诸苾芻曰:诸具寿,仁应共知,於此处当為僧伽作净厨。」是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Pūrva-dvitiya,故者旧也,二者配也。谓比丘之旧妻也。玄应音义十四曰:「故二,梵本云褒罗那地耶,译云旧第二。杂心论云眾具及第二是也。」四分律一曰:「近在屏处犯恶行,与故二行不净。」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行事之仪则也。言出家僧侣行為之作法。四分律行事钞上曰:「扬显行仪,匡摄像教。」资持记上一之一释之所谓:「行仪者,谓行事之轨式。以像末之教,不显行仪,安能久住」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戒经有广略之二教,佛成道后十二年间,大眾清净,无犯戒者,故未曾立一戒,唯说略偈总劝诫善恶,故谓之略戒,又云略教。十二年以后弟子行法渐流放逸,污清净之法海,因随缘制之,遂至有五篇七聚之多。谓之广戒,又云广教。略教局於利根,广教通於利钝二机。四分僧戒本曰:「善护於...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譬物之多者。维摩经法供养品曰:「叁千大千世界,如来满中,如甘蔗竹苇稻麻丛林。」 又(人名)释尊五姓之一。佛本行集经五载甘蔗王之次前有王,名大茅草王。捨王位出家,得五通,称王仙。王仙衰老不能行,诸弟子盛之以草笼,悬於木,出而乞食。时有猎者,误王仙為白鸟,射杀之。...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名义集一曰:「南山钞云:四分律,明五种阿闍梨:一出家阿闍梨,所依得出家者。二受戒阿闍梨,受戒作羯磨者。叁教授阿闍梨,教授威仪者。四受经阿闍梨,所从受经。五依止阿闍梨,乃至依住一宿者。」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具名唯识叁性观。叁性者何?一曰徧计所执性。执在心外之我法性是也。二曰依他起性。种子所生之因缘法是也。叁曰圆成实性。依他起性所依之实体,真如是也。分别此叁性,则以徧计所执性,係心外之法,非有而遮遣,依他圆成,係心内之法,非空而观照,是名唯识叁性观。唯者简持之义,...
《佛学大辞典》 / 581字 / 1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译言腐烂食药。即陈弃药也。四分开宗记七本曰:「布儞阿偈,此云腐烂食药,即是所弃之物,故五分律第十六云残弃药。」Pūti-agada’。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华严大判一经為四分:一信分,二解分,叁行分,四证分。见叁藏法数十四。 又法相宗立八识,八识之心王,心所,体虽各一,而分别所起之用,则有四分:一相分。是為心内所现之境,心者虑知之法,虑知之法,必有所知之法,故心生时,心之自体自转变,而现所虑所托之境,此名所虑所托...
《佛学大辞典》 / 565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Bhikṣuṇī-khaṇḍa,四分律二十犍度之一。明比丘尼戒律之篇章名。犍度有聚之义,蕴之义。篇章之异名也。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诸食物依五事而清净,适於比丘之食,谓之净食。净者离过之义,如净命,净肉。一、火净,谓食物之宜烧煮者,如法烧煮之,熟方食之也。二、刀净,谓果物之宜以刀去其皮核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叁、爪净,谓果物之宜以爪去其皮壳者,如法去之,方食也。四、蔫乾净,谓果物之蔫乾失生...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不孝父母。二,轻慢尊长朋友。叁,不敬叁宝。四,不信经法。五,诽谤沙门。六,訐露人罪。七,恒说妄语。八,诬人恶事。九,传言两舌。十,恶口伤人。十一,生病之根。十二,斗諍之本。十叁,恶名流布。十四,人所憎嫌。十五,排斥圣贤。十六,怨黷天地。十七,废忘事业。十八...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Śima又云四摩室。為戒场,即布萨界之梵语也。译曰别住。法礪四分疏七末曰:「明了论西音名為四摩室,此方翻名称為别住。彼疏解云:此云布萨界,或称戒境者非正翻名,谓此住处与餘住处各不相通,於此作法,不须取餘住处,故云别住。别住不同,有十七种。」羯磨疏二上曰:「明了论疏...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谦退云恭,推尊其德云敬。法华经嘉祥疏二曰:「谦逊畏难為恭,推其智德為敬。」释氏要览中曰:「四分律云:汝等比丘,於我法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戒本云:若比丘不恭敬,犯波逸提罪。」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Mahā-nāman,佛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译曰大名。本行集经叁十四曰:「长老摩訶那摩,隋言大名。」五分律曰:「摩訶纳。」四分律曰:「摩訶摩男。」增一阿含经叁曰:「速成神通,中不有悔,所谓訶摩男比丘是。」见[五比丘]条。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仙人之无多欲者。行事钞下二之一曰:「四分八种浆。古昔无欲仙人所饮。梨、酸枣、甘庶、蕤果、葡萄、舍楼伽等浆也。」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标结界相之石也。有二种:一為摄僧界中结大界标其外相之石牓。四分律行事钞所谓「最外一重,大界外相标」,又「结已,即须牓示显处,令后来者,主客俱委,无有滥疑」是也。二為禁荤酒等入门内之石牓,亦称禁牌石,又曰荤酒牌。是禁荤酒等入结界内,令僧眾道业精进也。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四分律轻重仪,一卷,南山道宣着。就亡五眾物分别轻物重物者。律中死者之遗產相继法,轻物与亲近比丘,弟子比丘,看病比丘等,重物属於四方僧者,不许分与。此所以须分别轻重物也。又曰现前僧物,四方僧物。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十六遮,十叁难也。小乘律之法,拣受具足戒人之器非器,以此十六遮与十叁难。遮者总非自性之恶,但以於受具不适,遮止之不使受戒,故名為遮。难者為自性恶,毕竟非受具之器,故名之為难。有此遮难中之一者,不得受具戒。故於受戒之前,先有教授师,向受者问此遮难之有无。其遮难至...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经论中耶舍比丘有二人,一人為佛在世之人,毘舍离城长者之子,名耶舍,出家后,还家婬故妇,佛大詰斥之,遂制婬戒,是佛法中制戒之初也。见僧祇律一(四分律作须提那子)。一人即佛灭后百年阿育王治世时鸡园寺之上座。见阿育王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五种不男之一。以刀截去男根者。四分律叁十五曰:「犍者,生已都截去作黄门。」行事钞上叁曰:「犍作者。」(犍而為黄门者)。法华文句记九上曰:「五不男者,(中略)[利-禾+虔]谓截等。」(作剧误)。唐韵曰:「[利-禾+虔]居言切,音犍,剔也。」犍[利-禾+虔]通用。梵Ā at aṇḍ...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法衣材体之义。即作叁衣等之品质也。四分律六许粪扫衣及十种之衣,即「憍赊耶衣,劫贝衣,钦婆罗衣,芻摩衣,讖摩衣,扇那衣,麻衣,趐夷罗衣,鳩夷罗衣,讖罗半尼衣。」也。憍赊耶Kauśeya,巴Kausa者,野蚕之羂布劫。贝者迦波罗Kar āsa,巴Ka āsika即绵布。钦婆罗kambala者毛...
《佛学大辞典》 / 234字 / 1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十诵律作「俱舍弥法。」四分律作「拘睒弥犍度。」此国比丘有斗諍时,如法制止之。其法详於此品中。犍度译言品或聚。巴Kosambi-khandhaka。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Pāyattika,又作波逸底迦,波药致,波罗逸尼柯,波罗夜质胝迦,波质胝柯,波夜提。六聚罪之第四,译為堕,犯戒律之罪名,由此罪堕落於地狱,故名堕罪。此中有尼萨耆波逸提Naiḥsargika- āyattika,与波逸提之二数。尼萨耆波逸提,译曰捨,堕波逸提译曰单提,又云单堕。捨堕有叁十...
《佛学大辞典》 / 444字 / 1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治罪羯磨。比丘犯罪,则大眾作法,治定其罪也。二,成善羯磨。比丘有犯戒之罪,许对眾发露,得灭其罪,而成就善根也。见四分律懺六聚法篇。 又一,永摈羯磨。佛在世时,若比丘犯罪,不见自过,其性刚强,永无改悔,即作法白眾,随即摈黜,尽此一身,不復再同僧事也。二,调伏...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律中之罚名。译曰别住。犯戒者与别房使之独住,不与僧共同住也。羯磨疏四下曰:「波利婆娑,此名别住。别与下房下卧具宿,不同僧住,故名也。」四分戒本定宾疏上曰:「準明了论翻為宿住,準僧祇律翻為别住,準四分律翻為覆藏。覆藏者,就过翻名也。别住者,罚令独宿静思其过故。律...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成。二,难与能与。叁,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捨。七,贫穷不轻。见释氏要览下。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略称。即小乘诸律所说戒之总标也。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叁之叁曰:「一切者,总收五八十具。」此其例也。其中五八两种,為在家之戒,十具两种,為出家之戒。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曰缘气,缘事。是為心识四分中,见分缘虑外尘而生之外尘影像,故谓之缘影。為见分缘虑外尘之气分,故曰缘气。是非能缘之心性,而為所缘之事相(即四分中之相分),故曰缘事。缘影有二种:五识及五因缘之意识,缘外之五尘时,心内所现之色声等是一也。又五后之意识,独类之意识,...
《佛学大辞典》 / 202字 / 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稗似禾之穀而非者,稊者似稗而杂生於地之秽草也,以譬比丘之不德。四分律六十曰:「佛告诸比丘:应审定问彼人,彼人於佛法中无所住无所增长。譬如农夫田苗稊稗参生,苗叶相类不别而為妨害,乃至秀实方知非穀之异。既知非穀即芸除根本,何以故?恐害善苗故,比丘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作阿祇利。阿闍梨之变音。玄应音义九曰:「阿祇利,或言阿闍黎,皆讹也,正言阿遮利耶。或作夜,此译云正行,或言轨范师也。」四分律开宗记七本曰:「阿闍梨,或祇梨,阿祇利,此云正行。」梵Ācārya。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U alakṣa,又作优婆罗叉,译曰律。四分律开宗记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优波罗懺,此译為律。律,则法也,非法无以肃威仪也。」大乘义章一曰:「优婆罗叉,此翻為律。」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般荼与卢伽,二比丘名。此二比丘好与他為斗諍,佛因制呵责羯磨之法。十诵律叁十一题之為般荼卢伽法。一曰苦切羯磨法。四分律四十四题之為呵责犍度。巴Paṇḍuka,Lohitaka。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Gurudharma,又作窶嚕达磨。译曰敬法尊法。比丘尼宜受持之八敬法也。四分律法礪疏一本曰:「瞿娄曰尊,达磨是法,谓八尊法。」百一羯磨二(细註)曰:「窶嚕达磨,是尊义,师义,所恭敬义。此字既含多义,為此比来译者,科随其一,於理皆得也。」见[八敬戒]条。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曰梵筴贝筴。筴音楚革切,筮策也。简书也。字典曰:「广韵楚革切,鲁语臧文仲闻柳下季之言,使书以為叁筴,註简书也。」以贝经与简策同也。作夹者為非。寄归传一曰:「云十诵四分者,多是取其经夹以為题目。」僧史略上曰:「於时未事翻译,必存梵筴。」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转论王之高座也。四分律叁十六曰:「一处有大眾来集说戒者,声音大小,眾不悉闻。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听当在眾中立说戒。犹故不闻,应在眾中敷高座,极令高好,座上说戒。犹故不闻,应作转轮高座,平手立及在座上说戒。」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姓秦。因勅出家。往魏就司州光融寺容公习经论,就嵩山少林寺光公听十地,又受禪法,具明其玄理。住魏十二年,讲四分律并大乘经论各数十徧。受业者日益多。梁泰清元年,与门人等还至杨都,武帝勅住天安。於是讲华严经,大张宗纲。及陈兴,永定元年,奉勅於内殿说戒,开法於耆闍寺,...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堪受戒之道具。即许受戒者也。南传之障法,非结节疮等诸病者,不男,未开放奴,负债者等及满二十岁以上,衣鉢具足者,皆為戒器。四分律叁十五,举十叁难十遮。即不犯边罪,不犯比丘尼,非贼心入道,非坏二道,非黄门,非杀父,非杀母,非杀阿罗汉,非破僧,不恶心出佛身血,非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64字 / 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谓未受具足戒者,住於受具足戒之比丘眾中,共僧事也。寄归传一曰:「不思咽咽当有流浆之苦,谁知步步现招贼住之殃。」行事钞上叁曰:「四分云:為比丘与外道相滥,佛令问何时何月何和尚闍梨等,即知佛法与外道俗人有异,勘问知非贼住。」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称為叁根。戒学之名目也。现见现闻,虽非见闻而心疑有之也。行事钞上之二曰:「四分云:若有人举罪者,不得輒信举罪人语。便唤所告之人,对僧训答,先问见闻疑叁根。」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佛在世时诸比丘闻佛之不净观不堪厌离,雇鹿杖梵志令杀已云。四分律曰:「佛在婆求园令诸比丘,修不净观,诸比丘如教修习身而厌生。如人以蛇繫於其颈。或有比丘发心欲死,求刀自杀。或服毒药,或转相害。有一比丘,往鹿杖梵志所,讚言善人,汝能杀我与汝衣鉢。时即以利刀断其命根。...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看护有病之人,当行五种之德:一知病人之可食不可食,二不嫌恶贼病人之大小便利唾吐,叁有慈悲心不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等,五能為病人说法。见四分律四十一。
《佛学大辞典》 / 68字 / 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自七岁至十叁岁之沙弥也。能驱逐乌鸟不使夺食之义。四分律叁十四曰:「尔时阿难有檀越家死尽,唯有一小儿在,将至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佛知而故问:此是何等小儿?阿难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告言:何故不度令出家?答言:世尊先有制,不得度减年十二者,是以不度。佛问阿...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雍州新丰(陕西临潼东北)人。十五岁出家,师事曇延。受具后,就洪遵学四分律,涉猎律部者叁年。又於曇迁稟摄论,研讨法华,大集,楞伽,胜鬘,地论,中论,百论等。又造经四藏,备尽庄严。常慨懺悔授戒之法有亏,寻讨诸懺法,严饰道场,每春於受戒之首,依二十五佛及千转神咒,洁...
《佛学大辞典》 / 430字 / 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Keśakambala,十外道之第五。译曰髮衣。外道着此衣也。四分疏饰宗记七末曰:「翅舍钦婆罗,此云髮衣也,此外道着此衣也。」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曰四种广说,四大教法。四分律四有「四种广说。」第一广说。若比丘作是语,长老我於某村某城,亲从佛而受持不忘,此為法,此為毘尼,此為佛之所教,若闻彼说,不应嫌疑,亦不应呵,应审定文句而寻法律,若相违,则应语彼言,汝所说者,非佛所说,或是长老不审佛语,不可復诵,亦...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又云等得。凡大眾之食法,由上座至下末待食物等配赋平均,令维那唱等供或等得然后得食也。行事钞下叁曰:「四分得食便食,為俗讥责。佛令唱等得已,然后食。僧祇唱等供,若时欲过,随下随食无罪。十诵云等供。(中略)十诵因舍利弗為上座纯食好食。罗睺白佛。佛言:从今上座待得徧...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梵云布罗缚贺拏Probhakta,谓正午之时食以前也。大日经疏四曰:「食前可作息灾。」行事钞中叁之叁曰:「四分云:食前者,明相出至食时。」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一字者,指律字而言。戒相种种皆解得律之一字也。涅槃经叁曰:「善学戒律,不近破戒,见有所行随顺戒律,心生欢喜,如是能知律法所作,善能解说,是名律师善解一字。」四分律资持记下叁之四曰:「一字即律字,以律训法,总合大小开遮重轻,故虽博通,指归一字。」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四禪四无色八地之定,有味定,净定,无漏定之叁种。其中净定有四种之别:一顺退分定,随顺味定将退本定时之位也。二顺住分定,為住於定之当分而不退不进之位也。叁顺胜进分定,定力增进,顺於上地之定之位也。四顺决择分定。决择者以无漏智而名,净定之力愈增进,而顺於无漏智起无...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