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迦尸国竹园,与诸比丘安居时,居士等作种种之粥施佛与僧。故有八种之名:一酥粥。以牛马等之酥,和米粟煮為粥也。二油粥。以荏酥麻等之油,和米粟煮為粥也。叁胡麻粥,取胡麻之子和米粟煮為粥也。四乳粥,以牛马等之乳和米粟煮為粥也。五小豆粥,以绿豆赤豆等和米粟煮為粥也。...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1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罗经下曰:「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曰:「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经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无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经》 / 855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无常品者,寤欲昏乱,荣命难保,唯道是真。 睡眠解寤,宜欢喜思,听我所说, 撰记佛言。所行非常,谓兴衰法,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譬如陶家, 埏埴作器,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驶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譬人操杖,行牧食牛; 老死犹然,亦...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04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经》 / 835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经;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经》 / 544字 / 11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 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 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 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 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 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 从因生善、从因堕恶,由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996字 / 10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爱欲品者,贱淫恩爱,世人为此,盛生灾害。 心放在淫行,欲爱增枝条, 分布生炽盛,超跃贪果猴。 以为爱忍苦,贪欲着世间, 忧患日夜长,莚如蔓草生。 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 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 夫所以忧悲,世间苦非一, 但为缘爱有,离爱则无...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428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显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含,...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33字 / 10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大集经云:佛告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等言:过去天仙,云何布置诸宿曜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大梵天王等白佛言:过去天仙,分布安置诸宿曜辰,于四方中各有所主,如云角宿,主于众鸟;亢宿,主于出家求圣道等。尔时佛告梵王等言:我亦使诸曜星辰,摄护国土,养育众生。汝等宣告,...
《三藏法数》 / 442字 / 10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双要品者,两两相明,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随乱意行,拘愚入冥,自大无法, 何解善言?随正意行,开解清明, 不为妒嫉,敏...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13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明哲品者,举智行者,修福进道,法为明镜。 深观善恶,心知畏忌,畏而不犯, 终吉无忧。故世有福,念思绍行, 善致其愿,福禄转胜。信善作福, 积行不厌,信知阴德,久而必彰。 常避无义,不亲愚人,思从贤友, 押附上士。喜法卧安,心悦意清, 圣人演法,慧...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16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一慢,於劣而谓己胜,於等而谓己等者。是於境虽称而以心高举,故名為慢也。二过慢,於等而谓己胜,於胜而谓己等者。叁慢过慢,於他胜中,而谓己更胜者。四我慢,执有我有我所而使心高举者。五增上慢,未证得圣道而谓己证得者。六卑慢,於他多分胜中而谓己少分劣者。七邪慢,成就恶...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愚闇品者,将以开曚,故陈其态,欲使窥明。 不寐夜长、疲惓道长、愚生死长, 莫知正法。痴意常冥,逝如流川, 在一行强,独而无偶。愚人着数, 忧戚久长,与愚居苦,于我犹怨。 有子、有财,愚惟汲汲,我且非我, 何忧子财?暑当止此、寒当止此, 愚多务虑,...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05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 己胜不受恶,一切胜世间, 睿智廓无强,开曚令入道。 决网无挂碍,爱尽无所积, 佛意深无极,未践迹令践。 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灭, 根断无欲意,学正念清明。 见谛净无秽,已度五道渊, 佛出照世间,为除众忧...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1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安宁品者,差次安危,去恶即善,快而不堕。 我生已安,不愠于怨,众人有怨, 我行无怨;我生已安,不病于病, 众人有病,我行无病;我生已安, 不戚于忧,众人有忧,我行无忧。 我生已安,清净无为,以乐为食, 如光音天。我生已安,澹泊无事, 弥薪国火,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29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象喻品者,教人正身,为善得善,福报快焉。 我如象斗,不恐中箭,常以诚信, 度无戒人。譬象调正,可中王乘, 调为尊人,乃受诚信。虽为常调, 如彼新驰,亦最善象,不如自调。 彼不能适,人所不至,唯自调者, 能到调方。 如象名财守,猛害难禁制, 系绊...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76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华香品者,明学当行,因华见实,使伪反真。 孰能择地,舍鉴取天?谁说法句, 如择善华?学者择地,舍鉴取天; 善说法句,能采德华。知世坏喻, 幻法忽有,断魔华敷,不睹生死; 见身如沫,幻法自然,断魔华敷, 不睹生死。身病则萎,若华零落; 死命来至,如...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86字 / 9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地狱品者,道泥犁事,作恶受恶,罪牵不置。 妄语地狱近,作之言不作, 二罪后俱受,是行自牵往。 法衣在其身,为恶不自禁, 苟没恶行者,终则堕地狱。 无戒受供养,理岂不自损? 死啖烧铁丸,然热剧火炭。 放逸有四事: 好犯他人妇、 卧险非福利、毁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455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沙门品者,训以法正,弟子受行,得道解净。 端目、耳、鼻、口,身意常守正, 比丘行如是,可以免众苦。 手足莫妄犯,节言顺所行, 常内乐定意,守一行寂然。 学当守口,宥言安徐,法义为定, 言必柔软。乐法欲法,思惟安法, 比丘依法,正而不费。学无求利,...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1683字 / 9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之等所应学者?” 佛告须菩提:“内空、外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五阴自空,乃至于道道亦自空。须菩提!是空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于是等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五阴不染为学萨云然?学灭五阴...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808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阿难有大疾病。佛自知已即诣彼所。敷座而坐告阿难曰。汝今谛听我有六字大明陀罗尼。能消灾患增益寿命。汝若受持非但自身。复令四众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长夜安隐远离众苦。 复次阿难此六字大明陀罗尼。七十七俱胝佛。并六大...
《圣六字增寿大明陀罗尼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680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生死品者,说诸人魂,灵亡神在,随行转生。 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 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恩爱,可淫入泡影, 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为死物,精神无形法, 假令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终始非一世,从痴爱久长, 自此受苦乐,身死神不...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25字 / 9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经,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经》 / 834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此经,宋藏题为起世因本经,阇那崛多译,却之为后经,编入取函,丹藏题为起世经,进之为前经。今检《开元录》,丹藏为正,故今题中除因本二字,进之为澄函焉。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在舍婆提城迦利罗石室。时,诸比丘食后皆集常说法堂。一时坐已,各各生念,便共议言:“...
《起世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 5881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6日奉持品者,解说道义,法贵德行,不用贪侈。 好经道者,不竞于利,有利、无利, 无欲不惑,常愍好学,正心以行, 拥怀宝慧,是谓为道。所谓智者, 不必辩言;无恐、无惧,守善为智。 奉持法者,不以多言;虽素少闻, 身依法行,守道不忘,可谓奉法。 所谓老者...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96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爱身品者,所以劝学,终有益己——灭罪、兴福。 自爱身者,慎护所守,悕望欲解, 学正不寐。为身第一,常自勉学, 利乃诲人,不惓则智。学先自正, 然后正人,调身入慧,必迁为上。 身不能利,安能利人?心调体正, 何愿不至?本我所造,后我自受, 为恶自更,...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36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忿怒品者,见瞋恚害,宽弘慈柔,天祐人爱。 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 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 贪淫不见法,愚痴意亦然, 除淫去痴者,其福第一尊。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 弃冥入明。忍辱胜恚,善胜不善, 胜者能施,至诚胜欺。不欺、不怒、...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612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西藏王名。金城公主之子,生於唐开元十六年,十叁岁即西藏国王位。当时国势大扬,西伏揭职浩罕,东戡定云南四川之大部,威震四邻。王始不好佛教,受其母金城公主之感化,遣使僧於印度,学修佛教。先后招致善海大师,莲华上生师。莲华上生师携来中观宗之典籍,并陀罗尼及密乘修法等...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9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叁、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3日吉祥品者,修己之术,去恶就善,终厚景福。 佛尊过诸天,如来常现义, 有梵志道士,来问何吉祥? 于是佛愍伤,为说真有要, 已信乐正法,是为最吉祥; 若不从天人,希望求侥幸, 亦不祷祠神,是为最吉祥; 友贤择善居,常先为福德, 敕身从真正,是为最吉...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553字 / 9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诫慎品者,授与善道,禁制邪非,后无所悔也。 人而常清,奉律至终,净修善行, 如是戒成。慧人护戒,福致三宝, 名闻得利,后上天乐。常见法处, 护戒为明,得成真见,辈中吉祥。 持戒者安,令身无恼,夜卧恬淡, 寤则常欢。修戒、布施,作福为福, 从是适彼...
《法句经》 / 吴天竺沙门维祇难等译 / 369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