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4 条搜索结果

二种辟支佛

一者出无佛世。独悟非常思惟得道。名为缘觉辟支。二者值佛为说十二因缘之法。观因缘之理而得悟道。名为声闻辟支。于叁乘中。此为中乘。亦得有余无余二种涅槃。辟支佛者此云缘觉。辟支者此言缘。佛者此言觉。

《法门名义集》 / 84字 / 1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经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叁七日思惟

佛成道后叁七日间,观树经行,思惟如何说妙法化度眾生也。法华经方便曰:「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於叁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1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五千增上慢

释尊将说法华时,怀增上慢之心者有五千人,言我等已证妙果,何要闻法华,各立座而去。法华经方便曰:「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立,礼佛而退。」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13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一相

(一)谓為无二之相。即言无差别之诸相,平等一味也。法华经譬喻曰:「是皆一相一种,圣所称嘆。」维摩经弟子曰:「不坏於身,而随一相。注肇曰:万物齐旨,是非同观,一相也。然则身即一相,岂待坏身灭体,而后谓之一相乎?」(二)对於异相而言,计一切法唯从一元而生之外道...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分别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是法是菩萨法者,佛法复云何?” 佛报言:“以是法具足者便逮萨云若慧尽诸习绪,菩萨摩诃萨便尽逮觉是菩萨法,佛法者以一相慧应一切慧而得正觉,是者佛法与菩萨法而有差特。须菩提!譬如向道、已得道者,是二辈者皆是贤圣,菩萨住于两际中间,佛以过去...

《放光般若经》 / 1222字 / 1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藏教生灭四谛

藏教者,经律论叁藏之教也。生灭者,此教诠因缘生法,有生有灭也。四谛者,谛即审实之义,谓声闻之人,用析空观,谛审苦集灭道之法一一不虚,是名藏教生灭四谛。(因缘生法者,六根为因,六尘为缘。根尘相对所起之心,名为生法。析空者,析即分析,谓分析五阴等法皆空也。) 一...

《三藏法数》 / 322字 / 1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一百〇三、金猫因缘

昔恶生王,游观林苑,园中堂上,见一金猫,从东北角,入西南角。王即遣人,寻复发掘,得一铜瓮,瓮受三斛,满中金钱。渐渐深掘,复获一瓮,如是次第,得三重瓮,各受三斛。渐复傍掘,亦得铜瓮,转掘不已,满五里中,尽得铜瓮盛满金钱。时恶生王,深生奇怪,即诣尊者迦栴延所,即向...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9字 / 1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优曇

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曰优曇婆罗,乌曇跋罗,鄔曇鉢罗,优曇鉢等。译曰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曰:「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曰:「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跋罗,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曰:「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11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叁本华严经

此经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已,龙神收入龙宫。后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叁本。下本有十万偈,叁十八,中本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上本有十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本。龙树受持下本之十万偈,流传於阎浮提。支那所译之叁本,即皆為其下本十万偈之抄...

《佛学大辞典》 / 173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七善

佛所说大小乘之经典,具七善。故曰正法。成实论叁善曰:「佛自讚言:我所说法,初中后善,义善,语善,独法,具足,清净调柔,随顺梵行。」就论解之,一、时善,一部初中后叁时之所说,皆甚深也。二、义善,佛法之义,深有利益,得今世后世及出世之道利也。叁、语善,随方俗之语...

《佛学大辞典》 / 470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优波离因缘

尔时,输头檀王还宫未久,有一童子名优波离,从其前众来至佛所。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牵捉其子优波离手,将以奉佛,唱如是言:“此优波离,曾为世尊,剃除须发。”时优波离,即为世尊而剃发须。时,优波离童子之母白佛言:“世尊:优波离童子,剃佛须发,善能已不?”佛告优波离童子母...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065字 / 11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中论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破去来,破六情,破五阴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阿难因缘

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357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那罗陀出家

“尔时,阎浮南天竺地有一国土,名阿槃提,彼国土中有一聚落,名猕猴食。其聚落内,有一巨富婆罗门,姓大迦旃延,其家多有资财珍宝,奴婢六畜,谷麦豆麻,屋宅园林,种种丰足,乃至如彼毗沙门宫,无有殊异。彼婆罗门,聪明智慧,读诵受持三韦陀论,博通诸物,一事十名[口祁]辀婆等...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04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迦叶因缘

“尔时,彼帝释王作如是念:‘我于今者,亦可下生彼阎浮提人间受生,教化彼等,教诲成就。’作是思惟已,唤四天王言:‘善哉仁者!汝于今者,可就我所听我教令,我今意欲共汝等辈生于人间,教化人故,教诲彼等。我于彼时,当作师子王身,汝等当作师子而守护之,将多眷属而围绕之。作是...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131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摩尼娄陀

又时,世尊为诸比丘演说诸法,于时长老摩尼娄陀睡眠不觉。 尔时,佛告摩尼娄陀,作如是言:“摩尼娄陀!汝何于此法义之内,如是睡眠,汝于此事,深为不善。汝起莫睡!”从此已后,摩尼娄陀更不睡卧,正以多时,不得睡故,坏其肉眼,唯以天眼,观世间色。 尔时,世尊告比丘言:...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244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形像

有二种:一為八臂具种种之器仗者。最胜王经大辩才天女曰:「依高山顶胜住处,葺茅為室在中住,恒结软草以為衣,在处常翘於一足。」又「面貌容仪人乐观,种种妙德以严身。(中略)常以八臂自庄严,各持弓箭刀槊斧,长杵铁轮并羂索,端正乐见如满月。」一為二臂立左膝而弹琵琶者。...

《佛学大辞典》 / 182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自然智

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罣碍,故以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於眾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10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跋陀罗夫妇因缘

尔时,跋陀罗迦卑梨耶女以不得善师,遂至外道波离婆阇迦所出家学道,精勤修习,成就彼法,克获四禅,具足五通。于彼法中,得大名称,成就威力。 尔时,世尊已开女人听其出家。于时摩诃波阇波提,为五百释女,皆悉出家,光显佛法,建立比丘尼众。于彼时间,长老大迦叶作是思惟:...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4501字 / 10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念

大声念佛也。大集日藏经念佛叁昧曰:「於寂静处庄严道场,正念结跏。或行或坐,念佛身相无使乱心,更莫他缘念其餘事。或一日夜或七日夜,不作餘业,至心念佛,乃至见佛,小念见小大念见大。」群疑论七曰:「大念者大声称佛也,小念者小声称佛也。」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10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耶输陀因缘

“尔时善觉大富长者,以诸亲族数数殷勤共相晓喻,乃至第三,苦切劝谏,而彼长者意中不已,即将家僮,赍持大斧、簸箕锨锄,及诸锹钁、种种刀锯,诣彼树所,既到彼已,立于树前而作是言:‘汝树当知!我从他闻,汝是神树,名所求愿一切皆得,若有人来求乞男女,悉皆果遂,而我无有一个...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568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五百比丘因缘

尔时,诸比丘白佛言:“希有世尊!云何舍利弗有五百波离婆阇迦删阇耶弟子,已堕邪见旷野险道,行颠倒行,其舍利弗乃能教化将诣佛所,佛见彼已,教舍邪见旷野险难,于诸苦中而得解脱?”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汝诸比丘!是舍利弗,非但今日将五百删阇耶弟子波离婆阇迦,堕大邪见旷...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144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尸弃佛本生地

尔时,菩萨住在优娄频䗍河岸之侧,行其苦行,坐卧随宜,着弊故衣,受随用器,一日之内,唯食一粒。所谓胡麻,或一粳米,或一小豆,或一菉豆,或一大豆,或赤粳米,或一青豆。当于彼时,输头檀王访觅菩萨,不知所在,借问他言:“我子今者住在何处?作何事业?”于是月日,私密遣使,...

《佛本行集经》 / 847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舍利目连因缘

尔时,王舍大城去城不远,有一山,名祇离渠呵。于彼山中,常有一时施设大会,其会即名祇离渠呵;复有山,名离师祇离,亦常设会,其会亦名离师祇离;复有一山,名倍呵罗;如是般涂山,如是毗富罗山,各有一会,其会亦名毗富罗等,如是彼山。祇离渠呵,随节设会,于彼会处,聚集大众...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895字 / 10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耶输陀因缘

“尔时,波罗㮈国去城不远,于中有一尼拘陀树,彼树扶疏蓊蔚滋茂,其城内外,一切人民,或诸王子、宰相百官,皆悉以时祭祀承事供养彼树。其树所有人来乞愿:‘愿我此愿,皆得称可,我有所作,皆当得成。若我成就如是事时,我当祭祀奉报恩福。’而彼等人,或复先世业种清净,或福力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1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辩才天

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优波离因缘

“汝等比丘,若有心疑,彼时童子剃发师者,莫作异想,即优波离比丘是也。然优波离,昔于尊者辟支佛边剃须发已,乞如是愿:‘愿我生生世世之中,若得人身,恒常生在剃发师家。’复于彼时,更乞愿言:‘愿我莫生恶道之中。’由彼发愿果报力故,不生恶道,从尔已来,流转天人,多受快乐,...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346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迦叶因缘

尔时,去彼王舍大城,不近不远,有于一村,名新竖立。 (别有一师作如是言:“摩诃僧祇。”复作是说:“摩伽陀国王舍大城,有一聚落,其聚落名摩诃娑陀罗(隋言大泽田),彼处有一娑罗门村,其村还名摩诃娑陀罗。”) 而彼村内,有一大富婆罗门,名尼拘卢陀羯波(隋言堪用树)。彼大...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315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罗睺罗因缘

又于一时,输头檀王白佛言:“世尊!愿佛及僧,受我明朝所设饮食。”于时世尊,默然而许。输头檀王既见世尊默然许已,从坐而起,顶礼佛足,围绕三匝,辞退而去。至本宫已,即于彼夜,办具微妙多种饮食,所谓餐食啮食唼食𠲿食,办具已讫,过夜至朝,洒扫铺设。即遣使人,白世尊言:“...

《佛本行集经》 / 6089字 / 9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伽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叁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4日

婆提唎迦等因缘

尔时,长老提婆达多见其阿难往向佛所,而告之言:“长老阿难!欲何处去?”尔时,阿难而报之曰:“我于今者,欲往见佛。”尔时,长老提婆达多报阿难言:“阿难!汝今若必然者,少时相待,我亦欲往咨优波陀,共汝相随俱往佛处。”尔时,提婆达多即至跋㖿瑟吒僧伽之所,顶礼其足,却住一面...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5271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说法仪式

尔时,复有众多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人说法,众人大集诣彼听受。以是因缘,诸外道辈波离婆阇迦等得大利养,恭敬尊重。于彼时间王舍大城摩伽国王频婆娑罗,于佛法中深生正信,作如是念:“今者外道波离婆阇迦,五日五日恒常集聚,为他说法,多有人众,诣彼听受。以...

《佛本行集经》 / 663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罗睺罗因缘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过去久远,在迦尸国,于彼聚落,近有一山,名郁蒸伽。其山南面,有一园林,其园杂树,数过十万,华果茂盛,枝叶扶疏,遥远瞻望,如青云队。于其园内,处处皆有莲华池沼,其数众多,庄严园林,其林高大空闲寂静(或有师说郁蒸伽山近波罗㮈...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807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迦叶因缘

尔时,跋陀罗身正着睡眠,其夫起立经行之时,彼地方所有一黑蛇欲得行过。时跋陀罗既着睡眠,而其一手悬垂床梐,毕钵罗耶见于黑蛇欲从彼过,跋陀罗手既垂下悬,心作是念,畏彼黑蛇蜇螫其手,即衣裹手,擎跋陀罗臂安床上。 尔时,跋陀罗以触臂故,睡眠即觉,心生恐怖,愁忧不乐,...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411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