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 条搜索结果

歌声

紧那罗之歌声,使五百仙人失通,迦叶尊者不堪於。见智度论十七。见[紧那罗]条。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意

僧具之一。世所谓爪杖也。手所不能到之处,用此可以搔抓如意,故名。释氏要览中曰:「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是亦一说也。然比丘之百一资具及曼陀罗诸尊之器仗,无见类於如意者,盖是始於支那也。佛祖统纪智者传曰:「南岳手持如意,临...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安般守意经

叁卷,后汉安世高译,安般者梵语,数息观也,禪而数出入气息,以止散守意之法也。梵Anā āna。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5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禪林之眾僧為,名曰。有大小之别。如库司四节请闔山之大眾,是云大,於夏末特為夏中执役之人而设,是云小。见象器笺十七。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刚橛

又名四方橛,或作四橛。修法时坛上四隅所立之橛也。其形如独股杵,长六寸,或八寸四分,又有九寸。其头作莲形,或作宝形等,随修法而不同。於坛上等结界设之,意使道场之地分,坚固如金刚,诸障不能恼害也。法见苏悉地羯罗经中,大日经疏六等。 又(术语)印契名。修法道场,结界...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八戒斋

又作八斋戒,八关斋,八支斋。亦单云八戒。有二说:依俱舍论之说,则一杀生,杀有情之生命也。二不与取,取他不与之物也。叁非梵行,男女之媾合也(与五戒中不邪婬不同)。四虚誑语,与心相违之言说也。五饮诸酒,饮酒也。六涂饰鬘舞歌观听,身涂香饰花鬘,观舞蹈,听歌曲也。七眠...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禪林请眾供。谓之。大小二种。见[]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香严上树

「禪师云:如人上树,口啣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与麼时,作麼生对?有虎头上云:上树即不问,未上树,请和尚道。师呵呵大笑。雪竇云:树下道即易,树上道即难。老僧上树,致将一问来。」见传灯录十一,会元九。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无尽意

梵名阿差末底Akṣayamati,佛游宝庄严堂说大集经时,从东方不眴国普贤如来所来,广说八十无尽之法门,无尽意菩萨经是也。又於法华经会為普门品之对扬眾,取颈上瓔珞与观音菩萨。名义集一曰:「阿差末,此云无尽意。」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光趺

光者后光。趺者臺。又云光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迦湿弥罗城结集

小乘经典第四期之结集,為说一切有部所传。有两说:一佛灭后四百年,集五百罗汉与五百菩萨,迦旃延罗汉為上,马鸣菩萨為笔者,造阿毘达磨之毘婆沙一百万偈。一佛灭后四百年,当健陀罗国迦腻色迦王时集五百罗汉,世友菩萨為上首,造鄔波第鑠论十万颂,以释经藏,造毘那耶及阿毘达...

《佛学大辞典》 / 639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天大五衰相

一、衣服垢秽,谓诸天众铢衣妙服,光洁常鲜。福尽寿终之时,自生垢秽,是为大衰相也。(铢衣者,十黍重曰铢。诸天之衣,重六铢,故名铢衣。) 二、头上华萎,谓诸天众宝冠珠翠,彩色鲜明。福尽寿终之时,头上冠华,自然萎悴,是为大衰相也。 叁、腋下汗流,谓诸天众胜体微妙,...

《三藏法数》 / 212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众

一、发起众,发起众者,开端发起之众也。谓激扬发动,使如来有所说,使大众有所闻,乃至发起问答等是也。 二、当机众,当机众者,当之机众也。谓宿植德本,缘合时熟,不起于,闻即得道也。(植者,种也。德本者,众善之根本也。) 叁、影响众,影响众者,谓古往诸佛、菩萨...

《三藏法数》 / 270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海龙王

一时,佛在灵鷲山。无量之眾围绕时,忽海龙王率无数眷属诣佛处,佛為说深法,则大欢喜。请佛降海底龙宫,以受供养说法。佛许之。时龙王化作大殿,以紺琉璃紫磨黄金庄严,宝珠瓔珞七宝為栏楯。极為广大。又自海边通金银琉璃叁道宝阶,使至於龙宫。以请世尊及大眾。世尊乃率无量之大...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须弥坛

又曰须弥。谓形象须弥山之中细臺也。上安置本尊。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持地

菩萨名。佛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為作叁道之宝阶。观佛叁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提上忉利天,问讯檀越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訶萨,名曰持地,即从起入首楞严叁...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火天

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眾。大日如来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钵罗佉哆

Saṁ rāgata,译作善至,正至,时至。旧称僧跋。译作等施。於大眾食前使维那唱此语,然后使大眾食。南山旧律以之為施主对於眾僧表白平等施意之语。义净新律,以此為消食毒之秘密语。行事钞下叁之叁曰:「梵摩难经夫欲施者,皆应平心,不同大小,佛令阿难临饭说僧跋,僧跋者眾僧饭...

《佛学大辞典》 / 481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体

凡礼敬叁宝,必须五体投地,所以折伏憍慢,用表虔诚故也。(叁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一、右膝,疏云:愿我右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也。 二、左膝,疏云:愿我左膝着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也。 叁、右手,疏云:愿我右手着地之时...

《三藏法数》 / 246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弘经叁轨

法华经法师品说弘经之法曰:「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為四眾说是法华经者,云何应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者,一切法空是。」文句科之為弘经之叁...

《佛学大辞典》 / 124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定者

大法会行道之时,执火舍前行之小僧也。谓為定者,沙弥或善财童子。又书定。以於导师之下定故也。善财童子者,為华严经入法界品歷询五十叁善知识之童子,其形為沙弥之相。故取今定者形為其异称。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金鼓

梦有金鼓,说懺悔之偈颂。金光明经懺悔品曰:「尔时信相菩萨,即於其夜梦见金鼓,其状殊大。其明普照,喻如日光。復於光中得见十方无量无边诸佛世尊,眾宝树下坐琉璃,与无量百千眷属围绕而為说法。见有一人,似婆罗门,以抱击鼓出大音声,其声演说懺悔偈颂。」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般若波罗蜜多菩萨像

於白莲华等上结跏跌坐,身黄金色,眾宝瓔珞,徧身庄严,首戴宝冠,冠繫白绘,两边垂下,左手当心,持般若之梵篋,右手当乳,作说法印,以大拇指压无名指之头是也,即想菩萨顶至於足,身之诸毛孔,流出光明,作种种之色,徧满法界。一一光中,化无量之佛,徧於虚空界之诸世界中。普...

《佛学大辞典》 / 375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乘共十地

是智度论七十八所说,声缘菩叁乘共通之十地也。台宗以為四教中通教之地位也。一、乾慧地,此為外凡之位,与藏教五停心别总念处总相念处叁贤之位相当。乾者乾燥之义也。此位為未得法性理水之智慧,故云乾慧地。又有漏之智慧,不以法性理水润之,故云乾慧。二、性地,此為内凡之位,...

《佛学大辞典》 / 53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释迦密教成佛

一切义成就菩萨,既依显教,经叁无数劫修行,坐於色究竟天金刚而证无上菩提,住於空观而作佛果圆满之思。然犹未见自心之本性,因是而徧空之诸佛来集,惊觉之使自禪定起,授五相之观门,使得五智圆满之佛果。见金刚顶经一。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悲者

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眾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口出五色光莲华叶形舌,讚嘆大悲者调御师子法。」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禪林之礼有大小。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之名,即上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也。寻唐世勅辩章,捡校修寺,宣宗赏其功,署叁教首。(中略)次復经论之学,或置首。叁教首,则辩章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讲经讲论首,乃僧录之外则立耳。」是為官许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本来面目

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示禪门法道极度之语也。显教之本觉,密教之本初,亦不外乎是。然则何物為本来之面目,请参之。六祖坛经曰:「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麼时,那个是明上本来面目。」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尼藏,毘尼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炽盛光佛顶法

略曰炽盛光法。炽盛光者,金轮佛顶尊之别名,佛身之毛孔,放炽盛之光明,故名炽盛光如来。其本体為金轮佛顶,故曰炽盛光佛顶如来,其修法曰炽盛光佛顶法。其道场观曰:「前地结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海中有宝山,山上有宝师子上有宝莲华,华上有宝楼阁,阁内有无量庄严周匝悬列...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梵语阿萨曩Āsana。诸佛以莲华為。智度论八曰:「劫尽烧时,一切皆空。眾生福德因缘力故,十方风来,相对相触,能持大水,水上有一千头人,二千手足,名為韦纽。是人脐中出千叶金色妙宝莲华,其光大明,如万日俱照。华中有人结跏趺坐,此人復有无量光明,名曰梵天王。此梵天王心...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种观法

叁种观法者,谓修行用观之法也。前托事、附法二种,乃是天台智者大师讲法华经时,为下听众,有修观行者,随历一事,皆以观法表对,令其修习,名托事观;或遇一切法相处,亦附彼法相立其观法,令其修习,名附法观。后之一种,专约行门。复说摩诃止观,兼明诸经所有行法,名约行...

《三藏法数》 / 31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会

读经及说法之会。多人会合曰会。无量寿经上曰:「菩萨大士,不可称计,一时来会。」阿弥陀经曰:「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波吒利弗城结集

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犍连帝须為上,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提道场

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禪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是也。释尊於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香芻

香草。自恣之比丘以為。祖庭事苑六曰:「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比丘,应以生茅与僧伽為,诸比丘并於草上坐。(中略)随意即自恣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木上

山堂肆考曰:「夹山问佛印:和尚闍黎与什麼人同来?曰:木上。」指杖也。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宝坊

大集经之说处也。在欲色二界之中间。大集经一曰:「以佛功德威神力故,於欲色二界中间出大坊庭,犹如叁千大千世界。(中略)尔时世尊至宝坊中昇师子。」同五曰:「尔时世尊,故在欲色二界中间大宝坊中师子上,与诸大眾围绕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水天

梵语曰缚嚕拏Varuṇa,译為水。是龙神名。在水具自在之力用,故名水天。於金刚界曼荼罗之四大神,及外金刚部二十天,又胎藏界曼荼罗之外金刚部院各占一位。是為水神。故属於西方。為西方守护之天。大日经曰:「缚嚕拏龙王,羂索以為印。」同疏曰:「缚嚕拏,是西方护方龙王。持羂為...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乌摩妃

Umā,乌摩,译曰贪。金刚顶瑜伽降叁世极深密门曰:「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摩醯首罗天之后妃也,彼天之左足,蹈乌摩妃,是表贪也。又此尊蹈於降叁世之足下,乘赤羊者,摩醯首罗既乘白牛,得大自在力,故妃乘羊以显其微力。曼陀罗大钞七谓乌摩妃為白肉色,乘赤羊,左手持叁戟...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迦叶佛

於现世界人寿二万岁时出世而成正觉,释迦佛以前之佛也。过去七佛之一。见法苑珠林八,佛祖统纪叁十。 又菩萨名。涅槃经叁曰:「尔时眾中,有一菩萨摩訶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以佛神力,即从起。偏袒右肩,遶百千匝,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轮观

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叁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黑、青也。各圆满而具眾德,故名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

《佛学大辞典》 / 537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立地

言简略之佛事也。语不多,立地而成之谓也。虎关之十禪支录序曰:「予考订古今禪册,备十门:一曰开堂;二曰上堂;叁曰小参,附陞;四曰拾提,五曰普说,六曰法语,七曰对机,八曰立地,九曰偈赞,十曰秉拂。」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瞻病五德

僧祇律云:有比丘久病,佛因见之,躬与阿难为其洗身及衣,又为说法。问云: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言:汝既不看,谁当看汝。佛乃制戒,自今以后,令诸弟子应看病比丘。若欲供养我,应供养病人。故说瞻病有五德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谓供给病人...

《三藏法数》 / 323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迦腻色迦王结集叁藏

王以如来涅槃后第四百年应期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餘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诸师各异其说,王颇惑於去就,以问胁尊者。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师资部执,自致矛盾,不如及今随自宗而结集叁藏。王听之,精选其人,得四百九十九人,皆阿罗汉也。后得世友菩...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指上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提谓波利

二商主名,提谓又作帝梨富娑Tra ṣa瓜,离谓等。波利又称跋梨迦Bhallika,优婆离,金挺等。或称為北天人。或称為优德伽罗Utkala人。佛对之初说人天教,与以髮爪使造塔。但此為梵天劝请以前之事也。五分律十五曰:「结跏趺坐七日受解脱乐。过七日已,从叁昧起。游行人间。时有五百...

《佛学大辞典》 / 56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表白

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於叁宝及大眾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讚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上

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四曰:「一、生年上,生年尊长耆旧者。二、世俗上,如知法、富贵长者、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眾,皆和合推為上者。叁、法性上,受诸具戒耆旧长宿者,有说此亦生年上。盖佛说出家受具足戒者名真生故也,若有苾芻得阿罗汉,则名法性上。」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忏悔五法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今云忏悔者,华梵兼称也。谓比丘有罪,须请大比丘为证,具此五法而行忏悔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大比丘即上也。) 一、袒右肩,谓行忏悔时,须着袈裟,当袒右肩,以便执侍作务使令也。 二、右膝着地,谓行忏悔时,当右膝着地,以显翘勤恳切...

《三藏法数》 / 25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长老

通称道高臈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弗,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比丘唤上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普说

禪家之说法也,普说者,普说正法开宗眾之意。象器笺十一曰:「旧说曰:普说即陞也。上堂亦陞也。但普说不炷祝香、不搭法衣,以為异。自真净始,叁佛亦行之,到大慧方盛,普说须是知见广博人而始得。」华严经离世间品曰:「普说正法,智慧观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登高

诵经导师登礼盘也。诸法会仪则上记其式。 又(物名)读经时导师所登之高。在须弥坛之正前,前有经梵,左有柄香炉臺,右掛磬。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