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条搜索结果

叁周

佛说法华经於其迹门度声闻人,分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以之為一周。而於其声闻人以上中下之叁根有為前后叁周。是曰叁周说法:一、法说周,当舍利一人之上根直说妙法之实理,使之悟入一乘者。涉於方便品与譬喻品。二、譬喻周,当大迦叶等四人之中根。说叁车之譬喻,使之悟...

《佛学大辞典》 / 235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生

一、见闻生,见闻生者,谓八难众生,宿世见闻华严大经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毁谤,故感八难之报,堕地狱中,受诸极苦。今蒙如来放足下轮相清净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见闻华严大经善种,即得脱地狱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内,超登十地也。(八难者,地狱难、畜生难、饿鬼...

《三藏法数》 / 444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提婆為利养学神通

有四说,一从佛学。五分律叁曰:「时世尊受诸大声闻与阿耨达龙王之请,调达未得神通,不能俱去,羞耻从佛,愿学通法。佛為教於安居中得神通。」二从修罗陀比丘学。增一阿含经四十六曰:「提婆达多从修罗陀比丘学沙门威仪礼节。是时提婆达多请说神通道,比丘為说其法。达多不久而得...

《佛学大辞典》 / 416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舍利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经塔

纳经文陀罗尼而供养之塔也。西天之法,凡造塔及像,则必纳舍利或经颂。其纳经颂者,即经塔也。寄归传四曰:「凡造形像及以制底。(中略)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密教劝置陀罗尼。宝篋印陀罗尼经曰:「安置此陀罗尼於塔像中者,我等十方诸佛,随其方处恒常随...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玻璃

又作颇梨,颇黎。新译曰颇胝迦,颇置迦,娑波致迦,塞颇致迦,颯破[木致]迦,窣坡致迦S haṭika,当於此方之水精,有紫白红碧四色。玄音应义二曰:「颇梨,力私切。又作黎,力奚切。西国宝名也。梵言塞颇胝迦,又言颇胝,此云水玉,或云白珠。大论云:此宝出山石窟中,过千年冰化...

《佛学大辞典》 / 302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罗睺罗出家因缘

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祇园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种见佛

谓菩萨修殊胜行,离诸障碍,称佛所行,得见十佛,了了分明,如是见者,乃名真见。故云十种见佛也。 一、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谓如来乘如实道,示成正觉,安住世间,而不着涅槃,不着生死。菩萨称佛无着而见,是名安住世间,成正觉,佛无着见。(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三藏法数》 / 550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佛於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十方之诸佛,现菩萨之形,為观音普贤等,无量之菩萨,现声闻之形,為舍利等。佛入叁昧,名如来不思议境界。於诸相中现十方之佛剎,於诸好中现往昔之行门,於是德藏菩萨问普贤菩萨此叁昧之名,普贤说其名义及证得此叁昧之福德因缘。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於逮

Pūrva-videha,旧曰婆提,又曰於逮,新曰毘提訶。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西域记一曰:「海中可居者大略有四洲焉,东毘提訶洲,旧曰婆提,又曰於逮,讹也。」见[毘提訶]条。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全身舍利品第九

尔时世尊告诸来会者。念我古昔所行功德。舍身受身非一非二。今当为汝说一形法。云何名一形法。此大地种。厚八十四万亿里。乃有利风。厚八十四万亿里。风下有水。厚八十四万亿里。水下有火。厚八十四万亿里。火下有沙。厚八十四万亿里。沙下有金钢刹。厚八十四万亿里。诸佛全身舍利...

《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 姚秦凉洲沙门竺佛念译 / 1616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1日

窥基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事玄奘,学天竺语,传唯识因明之旨,造疏百本,称為百本疏主,法相宗之开祖也。永淳元年,寿五十一寂。尝书弥勒上生经之疏,感舍利二七粒。又造弥勒像,於像前日诵菩萨戒一徧,以愿兜率之往生。世称慈恩大师。见宋高僧传四。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波吒釐

Pāṭali utra,又作波吒釐子,波吒利,波吒罗,波吒梨耶,波罗利多罗,巴连。本為树名。遂以名城,摩竭陀国之帝都也。初云拘苏摩补罗城,后改名波吒釐子城,以此城為波吒釐树之神子而筑也。阿输迦王於是建都。西域记曰:「昔者人寿无量岁时,号拘苏摩补罗城(Kuśāgāra ura...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授记

舍利為声闻中第一智者,於法华之法说段第一唯独开悟圆乘,回心向大,受未来成佛华光如来之记别。见法华经譬喻品。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祇园精舍

祇陀园林须达精舍之略。涅槃经二十九曰:「时须达长者白舍利:大德!此大城(指舍卫城)外何处有地,不近不远,多饶泉池,有好林树,花果蔚茂,清净闲豫,我当於中為佛世尊及比丘僧造立精舍。舍利曰:祇陀(太子名)园林,不近不远,(中略)此处最胜,可安立精舍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维摩

Vimalakirti,维摩罗詰,毘摩罗詰,略称维摩或维摩詰。旧译曰净名。新译曰无垢称。佛在世毘耶离城之居士也。自妙喜国化生於此。委身在俗。辅释迦之教化,法身大士也。佛在毘耶离城菴摩罗园,城中五百长者子诣佛所请说法时,彼故现病不往,為欲令佛遣诸比丘菩萨问其病床,以成方等...

《佛学大辞典》 / 298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金骨

舍利也。宋仁宗之佛牙舍利赞曰:「惟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鍊色长新。」(释门正统四引之)。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如聋如哑

华严顿教之座,舍利等声闻,有耳不得闻圆顿之教,故谓之如聋,有眼不得见舍那之身,而不能讚一语,故谓之如哑。六十华严经四十四曰:「尔时诸大声闻舍利目犍连,(中略)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如是等诸大声闻,在祇洹林,而悉不见如来自在如来庄严。(中略)所以者何?无明障曀覆...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慧命

法身以智慧為寿命。智慧之命夭伤,则法身之体亡失。盖慧為法身之寿命,故曰慧命。四教仪曰:「末代凡夫於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 又尊称比丘曰慧命。博闻强识,以慧為命之义也。又曰慧寿。新译曰具寿。犹言慧命须菩提等。行事钞下叁曰:「毘尼母云:下座指上座為...

《佛学大辞典》 / 193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

藏佛舍利者。若无舍利,则称之為支提。单為表灵场古蹟而立。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女有五障

法华经中谓舍利不知龙女是大乘根器,宿习圆因而得成佛,以为例同报障女流,故说女人有五种障也。然说此五障者,欲令女人知有此障,即当发菩提心,行大乘行,早求解脱也。 一、不得作梵天王,谓梵天因中,修持戒善,得获胜报,而为天王。若女人身器欲染,则不得作梵天王。 二...

《三藏法数》 / 378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

又曰舍利讲,舍利报恩讲。供养佛舍利之法会也。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目连先佛入灭

舍利目犍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佛牙

荼毘佛身时,全身悉為细粒之舍利,其一分之牙不损,现形在灰烬中,是云佛牙舍利。时有捷疾鬼盗佛牙去,其后毘沙门天之那吒太子以其佛牙授南山道宣律师云。后分涅槃经曰:「帝释於佛口中右畔上頷,取牙舍利,即还天上起塔供养。尔时有二捷疾罗剎隐身随帝释后,眾皆不见,盗取一双佛...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4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无动佛

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国品曰:「佛告舍利:有国名妙喜,佛号无动,是维摩詰於彼国没而来生此。」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表白

表显法事之旨趣,白告於叁宝及大眾曰表白。有表白兼愿文者,有更设愿文者。僧史略中曰:「唱导者,始则西域上座。凡趣请咒愿曰:二足常安,四足亦安,一切时中皆吉祥等以悦可檀越之心也。舍利多辩才,曾作上座,讚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為表白之推轮也。」说法明眼论表白品曰:...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长老

通称道高臈长之比丘。如长老舍利,长老须菩提等。汉书外戚传曰:「近世之事,语尚在长老之耳。」增一阿含经曰:「阿难白世尊:如何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十诵律曰:「佛言:从今下座比丘唤上座言长老,尔时但唤长老不...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韦駄天还佛牙

俗说佛涅槃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时韦駄天急追取还,至唐代授南山道宣律师。鬼盗双牙之说,出后分涅槃经。曰:「尔时帝释,持七宝瓶,至荼毘所。其火一时自然灭尽,帝释即开如来宝棺,欲请佛牙。楼豆言:莫輒自取,可待大眾共分。释言:佛先与我一牙舍利,是以我来火灭。於佛口...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八佛名号经

一卷,隋闍那崛多译。因舍利之间而说东方八佛之名号,闻者不退菩提也。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八佛名号经》

供养舍利品第三十一

尔时尊者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窃生此心。今闻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极妙之法。无限旷大不可思议。非是辟支所及。诸法自然无有生灭。云何于无生灭法中。有三道三乘。是时长老须菩提即从坐起。齐整衣服偏露右臂。右膝着地长跪叉手。即以此偈而叹颂曰。 本无如来法 如空无有形 云何...

《菩萨璎珞经》 /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 3794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11日

巴连

城邑名。见[波吒釐]条。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了本生死经

一卷,吴支谦译。谓见了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佛。与大乘舍黎娑担摩经同本。但说人不同。此為舍利对比丘而说者。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了本生死经》

舍利本地

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是佛右面弟子,目犍连是佛左面弟子。」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悲经

五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有十叁品。佛临涅槃,以法付嘱於梵天帝释及迦叶阿难,记灭后弘法之人,示供养舍利之功德及灭后结集之法。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罗

Sāra,鸟名。百舌鸟之雄者。玄应音义二十一曰:「舍罗,百舌鸟雄鸟也。若言舍利Sārikā(maina),雌鸟也。」能人语。 又(术语)Śalākā,译曰筹。舍罗本為草名,以之為筹,今多以竹木作之。為知比丘之数而行之也。行事钞上四曰:「四分舍罗此云筹也。五分,(中略)十诵行筹者,...

《佛学大辞典》 / 168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开示悟入

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使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也。是显佛出世本怀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舍利!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於世?诸佛世尊欲令眾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见道...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须达七贫

须达七次贫,后贫最剧。於粪壤中得一木,乃旃檀也。卖之得米四斗,告妇曰:且炊一斗,吾当索菜。时佛知可度时至,先使舍利往乞食,妇喜入之鉢中。更炊一斗,目连復往乞,亦喜而与之。復炊一斗,迦叶往乞之,亦与之。犹有一斗炊之,佛自往乞之,妇喜而尽施之。佛口自咒愿,今日罪...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嗢达洛迦

又作鬱头蓝。人名。译曰雄杰。慧琳音义十八曰:「嗢达洛迦,梵语也。唐言雄杰,即经中鬱头蓝是也。」见[鬱头蓝]条。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师徒一百人。大目犍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无上正法付属

涅槃经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舍利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舍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行香本缘

贤愚经七说:「佛告阿难:过去无量阿僧祇劫,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捺。时有一人,好修家业,意偏爱金而勤积之。因得一瓶,於其舍内掘地藏之。如是勤身,乃得七瓶悉取埋之。后遇疾终,作一毒蛇,守此金瓶。如是展转受形,经一万岁。最后受身,厌心忽生。见有一人通道,呼之曰:吾...

《佛学大辞典》 / 258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离繫子

旧云尼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繫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為无惭外道。唯识述记一本曰:「尼虔子,今言呢犍陀呾罗,翻為离繫子。苦行修胜因,名為离繫,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繫,是彼门徒,名之為子。」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宝授童子年始叁岁,以金莲供佛,遂与目连舍利互相问答,明大乘之法义。又与妙吉祥菩萨问答。宝授次以一器之饮食,徧供佛僧而不尽。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舍利品第五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满阎浮提舍利以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以为一分。二分之中,为取何分?”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我于舍利非不恭敬,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生故,般若波罗蜜所熏,故得供养。世尊!我于忉利天上善法堂中,我有坐处,...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146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

八部眾

有二说:一為舍利问经等之说,通常用之。一天眾Deva,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禪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為天。二龙眾Nāga,為畜类,水属之王也。如法华经之听眾,列八大龙王。叁夜叉Yakṣa,新云药叉,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闥婆Gandhar...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毘提訶

Videha,旧云婆提,於逮。四大洲中,东大洲之名。故云东毘提訶。毘者胜之义,提訶者身之义,译曰胜身。又译前。以此洲在诸方之前故也(东方為前)。西域记二曰:「东毘提訶洲,旧曰婆提,又曰於逮,讹也。」法华玄赞二曰:「吠是胜义,题呬云身,即东毘提訶之名。彼毘提訶...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佛印叁昧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耆闍崛山入於叁昧,光照十方,大眾云集,弥勒舍利,问文殊以佛身所在,文殊使入叁昧观之,皆不能见。须臾佛现,乃问其义,佛言住於深般若佛印叁昧故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扫地五种胜利

(亦名扫地五德,出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部云:给孤长者,每于晨朝往逝多林礼世尊足。礼已,扫寺内地。后于一时,长者他缘,不遑入寺。世尊经行,见地不净,即自执彗(徐醉切,竹扫帚也),扫于林中。时舍利子等,悉皆执彗共扫园林。时佛世尊及圣弟子,遍扫除已,入食堂中...

《三藏法数》 / 40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佛骨

佛之舍利也。佛祖统纪五十叁曰:「唐高宗詔迎岐州法门寺护国真身塔释迦佛指骨至洛阳大内供养,皇后以金函九重命宣律师送还岐山;肃宗詔迎法门寺佛骨至禁中礼敬,传至诸寺瞻礼;德宗詔迎法门寺佛骨入禁中礼敬,歷送京城十寺。世传叁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安。韩愈上表諫,贬潮州。懿宗...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天女散华

维摩经天女散华,华着舍利等之体去之而不能去。见[天华]条。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叁生成佛

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仙

Maharṣi,行道而求长生之人名為仙,佛子為仙中之极尊,故称為大仙。涅槃经称佛為大仙,仁王经,称缘觉為大仙,涅槃经二曰:「大仙入涅槃,佛日坠於地。」仁王经上曰:「大仙缘觉。」探玄记四曰:「涅槃中名佛,為大仙也。」祖庭事苑二曰:「汉明帝问摩腾法师:佛道中亦有仙号不?...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八斛四斗

舍利之分量也。长阿含十二游经曰:「尔时香姓,以一瓶受一石许,即分舍利均為八分已。」后分涅槃经下曰:「造八金壜,八师子座,各以七宝而為庄严。其七宝壜各受一斛。」佛母般泥洹经曰:「我般泥洹后,二百岁时。阿育王从八王索八斛四斗舍利,一日中作八万四千佛图。」毘奈耶杂事...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阿难分身二国

阿难将入灭,去摩竭陀国,趣吠舍釐城,渡殑伽河,泛舟中流。摩竭陀王闻之。慕其德,严兵追请之,吠舍釐王亦闻阿难来,治军旅迎之。阿难恐其兵互欲杀害,由舟中上昇虚空,化火焚身中分落两岸。二国之王,各奉其舍利造塔。见西域记七。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佛髮

释迦牟尼之头髮也。梁书扶南国传曰:「叁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髮。髮青紺色,眾僧以手伸之,随手长短。放之,则旋屈為蠡形。」僧伽经曰:「佛髮青而细,犹如藕茎丝。」佛叁昧经曰:「我昔在宫沐头,以尺量髮,长一丈二尺。放已右旋,还成蠡文。」案,观僧...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八大灵塔

佛之灵塔有八。经云:若人发大信心,修建塔庙,承事供养,得大利益,获大果报,具大名称,是人命终,即得生天。然佛之舍利,人间、天上,建塔甚多,此经所载,乃如来降生等处所建之塔也。(梵语舍利,华言骨身。) 一、在迦毗罗城龙弥你园,梵语迦毗罗,华言黄色。梵语龙弥你,...

《三藏法数》 / 489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种佛

佛,梵语具云佛阤,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一、成正觉佛,谓佛于菩提树下,降伏诸魔,朗然大悟,证无上果,是名成正觉佛。(梵语菩提,华言道。谓之菩提树者,以佛于此树下成道,而得名也。) 二、愿佛,谓佛从兜率下生人间,说法度生,酬宿因愿,是名愿佛。(梵...

《三藏法数》 / 41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密意

於佛意有所隐藏不為显了真实之说者也。又佛意深密,非因人之所测知,故云密意。观经玄义分曰:「佛密意弘深,教门难晓,叁贤十圣测所闚,况我信外轻毛敢知旨趣。」最胜王经一曰:「汝等当知,云般涅槃有舍利者,是密意说。」唯识论九曰:「密意言显非了义。」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摩偷罗

Mathurā,又作摩度,摩突罗,秣菟罗。国名,译曰孔雀、密善。慧苑音义下曰:「摩度罗城,或云摩偷罗,亦云摩突罗,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记十五曰:「摩偷罗者,正云秣菟罗,此云孔雀,或云蜜。并是古世因事為名。是中印度,此国中有舍利等塔及文殊师利塔,...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金刚密跡

又曰密迹金刚,密迹力士,金刚力士,金刚手,执金刚等。总為执金刚杵现大威势拥护佛法之天神之通称。大日如来以此金刚眾為内眷属,以普贤文殊等诸菩萨為大眷属,犹之释迦以舍利等声闻眾為内眷属。其他诸菩萨為大眷属也。密迹者,常侍佛而忆持佛秘密事之义。又知佛之叁密垂迹為神...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3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六群比丘

佛在世时,有恶比丘六人,结党多作非威仪之事,称曰六群比丘,佛制戒多缘此六群而起。诸律出名不同。僧祇律九称六群比丘曰:「一、难陀,二、迦留陀夷,叁、叁文达多,四、摩醯沙达多,五、马师,六、满宿。」毘奈耶律十一称六眾苾芻曰:「一、阐陀,Nanda,二、鄔波难陀,U anan...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天台四释

天台智者释法华经用四释:一因缘释,以四悉檀為因缘,而下四种之释义也。四悉檀者,一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叁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之义,原出智度论,龙树菩萨判释尊教化一代眾生之方法者也。今转用為释义之方规。惹眾生之乐欲為第一悉檀,使生信為第二悉檀,破恶...

《佛学大辞典》 / 721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童子戏作佛事

法华经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戏,聚沙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阿育王传一曰:「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一名德胜,是上族姓子。一名无胜,是次族姓子。弄土而戏,以土為城。城中復作舍宅仓储,以土為麨着仓中。此二小儿见佛叁十二大人相欢喜,德胜於是掬仓中土名...

《佛学大辞典》 / 196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目连捔现神力

智慧第一之舍利餘德胜於神力第一之目连。见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智度论四十五,经律异相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贤瓶

贤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经疏八曰:「有部毘尼中说:大迦叶、舍利、目犍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见[瓶]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毘提訶

东大洲名。者,利婆之略。译曰东或前。毘提訶者,正洲名也。见[婆提]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钵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品第十七

尔时海龙王子及一切龙白佛言:“未曾有。世尊!如来所说普安一切,授诸龙决开化眷属皆发道意。又以加恩乞施皂衣,使诸龙分。各以供养稽首奉事。缘是得护因发道意,慈愍众生遵四等心慈悲喜护,兴隆四恩惠施仁爱,利人等利一切救济合聚。由此行德沙不雨身离于众患,又寂意时不失天身...

《佛说海龙王经》 /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 815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1月05日

祇园寺蚁

精舍建立时过去世世於地见蚁。净心诫观发真钞中本曰:「灵感传云:须达共舍利,往图精舍(即祇洹也),须达自捉绳一头。舍利自捉一头,共经精舍。(中略)舍利惨然忧色,即问尊者何故忧色?答曰:汝今见此地中蚁子不?答曰见。时舍利语须达言:汝於过去毘婆尸佛,亦於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尼犍陀咀罗

译曰离击子。见[尼犍]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弥勒大成佛经

一卷,秦罗什译,佛因舍利之问,说弥勒菩萨下生成佛之事。与弥勒下生经大同小异。疏一卷,唐憬兴撰。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药王烧臂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曰:「过去有佛,号日月净明德如来。彼佛為一切眾喜见菩萨及大眾说法华经,一切眾生喜见菩萨乐修苦行,得现一切色身叁昧。得此叁昧已,心大欢喜,入此叁昧雨诸妙华妙香,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作是供养已,自念不如以我身供养,服诸妙香,身涂香油。於日...

《佛学大辞典》 / 347字 / 3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瞿伽离谤二圣堕地狱

智度论十叁云:舍利目连遇雨宿陶家。暗中先有女人,二人不知。女人夜梦失精,晨朝水浴。瞿伽离见之谓二人行不净,叁度為佛所呵,不改。遂生疮死,堕於大莲华地狱。杂宝藏经叁。杂阿含经四十八。十诵律叁十七亦见之。涅槃经二十曰:「瞿伽离比丘,生身入地,至阿鼻狱。」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止止不须说

佛於迹门法华止舍利请之语。法华经方便品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

见[舍利会]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支提

Caitya,又作支帝,脂帝,支徵。新作制多,制底,制底耶。积聚之义。以积聚土石而成之也。又谓世尊无量之福德积集於此也。义翻云灵庙。或言有舍利云塔婆,无舍利云制底。或谓总云塔,别云制底。或谓制底与塔婆其义同,无有无总别之差。寄归传叁曰:「大师世尊既涅槃后,人天共集以...

《佛学大辞典》 / 390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问经

一卷,失译。问戒律之事。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度二弟子说法颠倒

涅盘经二十六说佛言我昔住波罗捺国,舍利教二弟子,一令观白骨,一令数息。经歷多年各不得定。以是因缘即生邪见。言无涅槃无漏之法,设其有者,我应得之。何以故?我能持所受戒故。我尔时唤舍利呵责之:汝不善教,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性各异,一主浣衣,一金师。金师...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金地国夫人殉死

智度论十一曰:「舍利,才明见贵。目犍连,豪爽取重。此二人者,才智相比,德行互同。(中略)后俱厌世,出家学道作梵志弟子,精求道门,久而无徵。以问师(师名删闍耶),自我求道,弥歷年岁,不知為道果无耶?我非其人耶?(中略)他日其师寝疾,舍利在头边立,大目连在足边...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对舍利说东方五佛与南方二佛之名号功德。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又作塔婆、兜婆、偷婆、浮图等。皆梵语窣堵波(Stū a,巴Thū a)之讹略也。高积土石,以藏遗骨者。又名俱攞。译言聚、高显、坟、灵庙等。别有所谓支提或制底(Chaitya),言不藏身骨者。或通称為塔。亦曰支提。法华义疏十一曰:「依僧祇律有舍利名塔婆,无舍利名支提。地持云:...

《佛学大辞典》 / 468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国王五种可爱乐法

一、恩养苍生可爱乐法,谓国王能布德施仁,利济群生,使各遂其性,咸归治化。是以普天之下,咸被恩泽,无不爱乐也。 二、英勇具足可爱乐法,谓国王英武神授,智勇天锡,德覆万邦,威加四海。未降伏者,能降伏之;已降伏者,能摄护之。是以普天之下,畏威怀德,无不爱乐也。 叁...

《三藏法数》 / 315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阿难半身舍利

西域记九曰:「未生怨王窣堵波侧,有尊者阿难半身舍利。昔尊者将寂灭也,去摩揭陀国,趣吠舍釐城。两国交争,欲兴甲兵。尊者伤愍,遂分其身。摩揭陀王,奉归供养,即斯胜地,式修崇建。」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地动八缘

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经云:此阎浮提地,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

《三藏法数》 / 491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阿毘曇论

叁十卷,姚秦曇摩崛多译。舍利所立之对法藏也。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多宝塔碑

唐西京千福寺僧楚金之舍利塔,天宝间勅建。碑文為顏真卿书,為其中年笔法之最整齐而圆健者。世称董香光书宝得力於此碑,盖顏书师褚登善,董由顏以学褚,此碑最有蹊径可窥也。清嘉道间馆阁书礼,习此者甚多,当时有处处顏多宝之谣,则但取其结构之严整而已。赏鉴家以「凿井」之「凿...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过去退大乘向小道

见[乞眼婆罗门]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习气

大乘之妄惑,分现行与种子及习气叁者,既伏惑之现行,且断惑之种子,尚有惑之气分而现惑相,是名习气。舍利既断瞋惑之种子,而动则怒气如摧,是瞋惑习气尚存之现证,叁乘中声闻全不断之,缘觉稍侵害之。佛全断之。述记二末曰:「言习气者,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宗密

华严五祖圭峰宗密禪师姓何氏。果州人。唐元和二年赴贡举,值遂州道圆禪师,因求披剃。一日,於任灌家赴斋,得圆觉经,诵未终,即感悟。圆曰:此经佛授汝耳,速参方去。后謁荆南忠,洛阳照,皆契印可。继览华严疏,欣然曰:吾逢圆觉,心地开通。今遇此疏,何其幸哉!乃以书达清凉,...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佛具十身

於前十身中第七如来身上而立十身也,此十身经中叁处说之,而名字稍异。旧经二十六曰:「菩提身,愿身,化身,住持身,相好庄严身,势力身,如意身,福德身,智身,法身。」同叁十七曰:「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化佛,法界佛,心佛,叁昧佛,性佛,如意佛。」同四十二曰:...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

七卷,姚秦竺佛念译。一名处胎经。记二月八日夜半,佛卧於金棺以神通力示现处於母胎之宫殿,集十方之菩萨,说种种大乘之法。说已,付嘱此经於弥勒菩萨,身復本形在於金棺,寂然无声。后记分舍利起塔供养,大迦叶集八亿四千圣眾,结集八藏。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最胜子

Jina utra,造瑜伽师地论释之菩萨名。西域记十一曰:「鉢伐多国,周五千餘里。(中略)城侧有大伽蓝,僧徒百餘人,并学大乘教,即是昔慎那呾罗(唐言最胜子)论师,於此製瑜伽师地释论。」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法印

妙法之印璽也。妙法真实,不动不变,故称為印。又妙法如王印通达无碍,谓之印,又為证明佛之正法者,故曰印。又為诸佛诸祖互相印可,心心相传之法,故曰法印。该摄佛法,而立叁种之法印,称曰叁法印。智度论二十二曰:「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如得王印,则无所留难。问何等是佛法...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

佛说阿闍世王女阿术达菩萨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阿闍世王之女,名无畏德,年十二,与舍利,目连等诸声闻论难,尽使屈服。与大宝积经无畏德菩萨会第叁十二同本异译。摄於方等部。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身子

舍利之译名也。又云鶖子,梵语舍利,译曰身。多罗,译曰子。舍利者鸟名,即鶖鷺鸟也,其母之眼似之,因名舍利;此是其子,故曰舍利子,或鶖鷺子。是佛弟子中第一之智者也(舍利译為身子者,似由译言鶖鷺之梵语舍利Sāri,与译言骨身之梵语舍利罗Śarīra為同一语而出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风热

舍利為阿罗汉之圣者,尚不捨有漏之依身,故不能免风等之热病。光明文句曰:「虽入有涅槃,犹有果身在,身子风热,毕陵伽眼病。」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笔端舍利

宋高僧传曰:「唐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关辅语曰叁车和尚。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后得弥勒上生经,造疏通畅厥理。援毫次笔锋有舍利二七粒而陨,如吴含桃许大,色红可爱,次零然而下者,状如黄梁粟粒。」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鸟鼠僧

鸟鼠者蝙蝠之异名,以譬破戒之比丘。佛藏经上曰:「譬如蝙蝠,欲捕鸟时则入穴為鼠,欲捕鼠时则飞空為鸟,而实无有鼠鸟之用。其身臭秽,俱乐闇冥。舍利,破戒比丘亦復如是。既不入於布萨自恣,亦復不入王者使役,不名白衣不名出家。」 又如鼠唧唧声,鸟空空声,谓无意味之语也。...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马胜

又云马师。梵名頞鞞Aśvajit,巴Assaji,五比丘之一。端正之威容与庠序之举止,时时如引人目,舍利失师迷於所归,慒慒行路时,卒然见马胜比丘威仪,起问师问法之心,又诸比丘清旦由耆闍崛山為乞食来王舍城,时有一长者见马胜比丘,生欢喜之念,為僧眾建六十房舍(四分律及南传律...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本地

对於所现之化身,而称能现之本身為本地。能现所现,相望重重,故本地亦重重而不一定,唯佛之实相法身,即穷极之本地,越之更无能现之实身。故曰地法身。本地即法身也。道安之舍利礼文曰:「本地法身,法界塔婆。」演密钞二曰:「本地法身者,即实相法身也。一真实相為万化之本,犹...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六足论

一、舍利之集异门足论,二、大目乾连之法蕴足论,叁、大迦多衍那之施设足论,四、提婆设摩之识身足论,五、筏苏蜜多罗之品类足论,六、同人之界身足论也。前叁论為佛在世之作,后叁论為佛灭后之作,皆论一切有部宗之法义。智度论二谓為六分阿毘曇者是也。后迦多衍尼子作发智论,...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神通第一

增一阿含经叁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於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立愿舍利神变品

我般涅槃后,其有众生以众宝物供养舍利,乃至一称南无佛,一礼、一旋、一合掌业、一花供养者,令彼一切随于三乘得不退转。我般涅槃后,其有众生于我法中能受一戒如说奉持,乃至赞诵一四句偈为他人说,其有闻者能发好心,供养法师,能以一花或设一礼,令彼一切随于三乘得不退转,乃...

《大乘悲分陀利经》 / 1408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螺髻

梵天王留顶发,结之如螺。称為螺髻。西土之梵志效之而為螺髻,故曰螺髻仙人。象头精舍经有「螺髻仙人。」异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谓之「长髻梵志。」伽耶山顶经谓之「编髮梵志。」又指梵王而曰螺髻。维摩经佛国品曰:「螺髻梵王语舍利。」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鉢吉帝

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螺髻梵王

梵天王顶髻作螺形,故曰螺髻梵王。在维摩会上与舍利问答。维摩经佛国品曰:「尔时螺髻梵王,语舍利:勿作是念,谓此佛土以為不净,所以者何?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如自在天宫。舍利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仁着心有高下,不依...

《佛学大辞典》 / 215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法身舍利

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復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瓔珞繒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讚叹。」西域记...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陀罗尼经

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一向出生菩萨经]同本。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 《舍利弗陀罗尼经》

大集譬喻王经

二卷,隋闍那崛多译。為舍利以诸譬喻说菩萨与二乘智慧功德之差别。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金师

业鍜冶者之称。涅槃经二十六曰:「我昔住於波罗奈国时,舍利教二弟子,一观白骨,二数息。经歷多年,各不得定。(中略)唤舍利而呵责之:汝不善教,云何乃為是二弟子颠倒说法?汝二弟子其性各异,一主浣衣,一是金师。金师之子,应教数息。浣衣之人,应教骨观。以汝错教,令是...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

《三藏法数》 / 1000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解脱者叁昧之异名也,叁昧之神用,巨细相容,随变化於法,自在无碍,离一切之繫缚故云解脱,维摩经不思议品所明之一端也。又华严一部所明一多无碍之法相总是也。维摩经不思议品曰:「维摩詰言:唯舍利,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若菩萨住此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波吒利

见[波吒釐]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十塔

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下曰:「时八王既得舍利,踊跃顶戴,还於本国,各起兜婆。彼婆罗门从诸力士乞分舍利瓶,自起兜婆。诸力士等取其一分,於闍维处合餘灰炭而起兜婆。如是凡起十处兜婆。」阿育王经六曰:「佛入涅槃,起八舍利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又后分涅槃经条目曰:「阎...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舍利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念。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告长老目揵连。汝当至千世界。告比丘僧令到佛所。是时目连受佛教旨。于一念间到须弥山顶。发大音声遍告一千世界。尔时大林精舍有四十亿万比丘众。俱到佛所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舍利陀罗尼经》 /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 4025字 / 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托塔天王

佛经四天王之一。即北方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管领罗剎夜叉。佛令掌擎古佛舍利塔。故俗称托塔天王。唐宋时勅诸府州军建天王堂奉祀之。元时绘其像於旗。列於卤簿之内。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净土叁十益

卢山莲宗宝鑑九谓天台智者净土群疑论云列净土之叁十益:一往生佛土益,二得大法乐益,叁亲近诸佛益,四游歷十方供佛益,五亲闻佛说益,六福慧资粮疾得圆满益,七速证菩提益,八诸天人等同集一会益,九无退转益,十无量行愿增进益,十一鸚鵡舍利宣扬法音益,十二风树乐响益,十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

法身偈

佛有生身法身二种,故舍利亦有二种,八石四斗之遗骨,生身之舍利也。所说之妙法,法身之舍利也。故谓之法身舍利偈,又云法颂舍利,略曰法身偈。说四諦中苦集灭叁諦之偈颂也。而常约於其说苦諦之诸法从缘生一句,称為缘生偈,又曰缘起偈,智度论十八引[虫毘]勒论中所说曰:「佛於四...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