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条搜索结果

二种阐提

阐提,梵语具云一阐提,华言信不具,亦云极恶。 一、一切善根一阐提,善根者,楞伽经云:谓谤菩萨藏,及作恶言,不肯随顺经律之法,是名一切善根一阐提。(菩萨藏者,藏即含藏也,谓诸大乘经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萨所修所证之法,故名菩萨藏。) 二、于无始众生发愿一阐...

《三藏法数》 / 188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亿家

卫城叁亿之家不见闻佛之出世。智度论九曰:「在人天中佛出世时其人不见,如说卫城九亿家叁亿家眼见佛,叁亿家耳闻有佛,叁亿家不闻不见。佛在卫二十五。而此眾生不闻不见,何况远者!」止观四曰:「振丹一国不觉不知,卫叁亿不闻不见,着乐诸天及生难处,不来听受。」

《佛学大辞典》 / 118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憍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於北憍萨罗而谓之為南憍萨罗,又号為大憍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净头寮

净头之寮也。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背

(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即弃。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此着心,故名背。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讲堂

说法讲经之堂。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為诸声闻菩萨大眾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禅天定五支功德

一、支,离喜不悔之心为。谓行者欲离二禅时,以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叁禅即发。若证叁禅之乐,则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支。 二、念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发叁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乐则增长,故名念支。 叁、慧支,解知之心为慧。谓行者既发叁禅...

《三藏法数》 / 228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种行愿

普贤菩萨于华严会上逝多林中,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如来功德,十方诸佛,经刹尘劫,说不能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也。(普贤者,德周法界曰普,调柔善顺曰贤。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逝多,华言胜林。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

《三藏法数》 / 814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笼堂

為通夜而建,在佛阁侧之堂也。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女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女喻之。盖二女行止共俱,不相弃。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女人,入于他,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八支

支即支分也。如树,根茎是一,枝条有异。禅中支义亦尔。谓色界初禅有五支,二禅四支,叁禅五支,四禅四支,共为十八支也。初禅天定五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在欲界,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诸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即生身识,觉此色触也。(未到地者,谓在...

《三藏法数》 / 899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修陀里

夜叉名。译曰善见。见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Sudarśana。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香饭

维摩自香积佛之世界齎供一会之大眾者。维摩经香积佛品曰:「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於何食?时维摩詰。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离饮食而闻法乎。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中略)於是维摩詰,不起於座。居眾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庄严劫

叁世之叁大劫中,过去之大劫,名庄严劫。大劫中总有成住坏空之八十增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有千佛出世,华光佛為首,毘浮佛為末。千佛出世庄严其劫,故名庄严劫。见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十恩

一、发心普被恩,谓如来最初发菩提心,修习胜行,成就功德,皆为普被法界群生,咸令利益安乐,是为发心普被恩。(梵语菩提,华言道。) 二、难行苦行恩,谓如来往昔因中,头目髓脑、国城妻子、剜身千灯、投形饲虎、雪岭亡躯,如是难行苦事,积劫行之,皆为利乐众生,是为难行...

《三藏法数》 / 1090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穿耳僧

印度之僧,多繫耳环,谓之穿耳僧。风穴眾吼集指达磨為穿耳客。西域记七曰:「阿避陀羯刺拏僧伽蓝,唐言不穿耳。(中略)昔大雪山北覩货罗国有乐学沙门,二叁同志礼诵餘闲,每相谓曰:妙理幽玄,非言谈所究。圣迹明着,可足趾相寻。(中略)既至印度,寓诸伽蓝,轻其边鄙,莫之见...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说遍十处

谓毗卢遮那如来,现法界无尽身云,遍周微尘刹海,常说华严大经,令诸众生咸归性海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说遍阎浮提,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谓如来于阎浮提,七处九会,为诸大众,演说此法,而遍满十方法界阎浮提,亦同一时而说。故云说遍阎浮提。(七处...

《三藏法数》 / 1138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等

慈(Maitrī)悲(Karuṇā)喜(Muditā)(U ekṣā)之四无量心也。从所缘之境,而谓為无量,从能起之心,而谓為等。以於平等起此心故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迦叶端思行四等。」大乘义章十一末曰:「经中名此以為无量,亦云四等。缘於无量诸眾生起,故名无量。等缘一切,故復名...

《佛学大辞典》 / 451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Śrāvastī,本城名,后以為国号。其国本名為憍萨罗国,為别於南方之憍萨罗国,故以城名為国号。新作室罗伐,室罗伐悉底。译曰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以此城多出名声之人,多生胜物故也。又有别名曰婆提城,尸罗跋提,捨罗婆悉帝夜城。佛在世时。波斯匿王居於此。城内有祇园精...

《佛学大辞典》 / 602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友七事

谓菩萨常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世间,而作善友,劝导诱掖,开示教他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遭苦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无弃,是为遭苦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

《三藏法数》 / 50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Veśa,又作吠奢。旧作鞞,毘。天竺四姓第叁商贾之族也。西域记二曰:「吠奢,旧曰毘,讹也。商贾也,贸迁有无,逐利远近。」玄应音义十八曰:「鞞,陛爰反。正言吠,此言坐,谓坐估也。案天竺土俗,多重宝货。此等营求积财巨亿,坐而出纳,故以名焉。」俱光记八曰:「...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善资寮

禪林之称。住副寺已下知事退休人之寮也。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苾芻

Bhikṣu,又云煏芻。同於旧译之比丘。译曰乞士,除士,除饉男,熏士,道士等。出家為佛弟子,受具足戒者之都名也。以此方无正翻之语,故经论中多存比丘。苾芻之梵名,或以乞士,破烦恼之二义解之,或以净乞食,破烦恼,净持戒,能怖魔之四义释之。乞士者,以彼自无所营,乞人之信施...

《佛学大辞典》 / 667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见[毘闍]条。胎藏界曼荼罗之南方,其位在焉。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遮之女天女饿鬼也。住於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鬼中。毘支在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洗浴五利

十诵律云:佛在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白佛,佛遂听入洗浴,故说此五种利也。(梵语卫,华言丰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耆域,华言能活。) 一、除垢,除垢者,谓澡浴身体,则诸垢...

《三藏法数》 / 235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巡火板

振火铃,打板,巡诸寮,报僧眾警火灾也。见象器笺十八。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寺院之异名。為精行者所居,故曰精。非精妙之谓。此名自祇园精而来。学林新编曰:「晋孝武幼奉佛法,立静於殿门,引沙门居之。因此俗谓佛寺曰静,亦曰精。」按汉儒者教授生徒,其所居悉称精。范书包咸传:咸住东海,立精讲授。党錮传:刘淑檀敷俱立精教授。姜肱传...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秉拂寮

勤於秉拂之头首寮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摄摩腾

Kāśya a-mātaṅga,印度之僧,初至汉土译四十二章经者。开元释教录一曰:「沙门迦叶摩腾,或云竺叶摩腾,亦云摄摩腾。群录互存,未详孰是。」梁高僧传曰: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风仪,解大小乘经,常游化為任。汉永平中,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使往天竺寻访佛法。愔等於彼...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3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外道之梵天

外道所见之梵天,有叁种:一、自那罗延天生梵天,自梵天生四姓之人类及一切。是鞞陀论师之说也。外道小乘涅槃论曰:「问曰:何等外道说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围陀论师说,从那罗延天,脐中生大莲华,从莲华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无命物。从梵天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七相怜愍

一、无畏怜愍,谓菩萨于诸有情,以无畏力,起怜愍心,随顺众生身语意业,利益安乐,是名无畏怜愍。(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如理怜愍,理即法也。谓菩萨于诸有情,如法怜愍,利益一切,而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劝化有情,乖违于理,是名如理怜愍。...

《三藏法数》 / 324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菩萨修行九种差别

一、善行生死,菩萨成就道业,为化导有情,虽出没于生死中,不为生死染着。譬如病人服苦涩药,但为除病,不生嫌弃也。 二、善行众生,菩萨于诸众生,起大悲心,设有病苦,常行救济,不生疲怠。譬如良医,亲近病者,心无厌也。 叁、善行自心,菩萨能调伏自心,破除烦恼,增长...

《三藏法数》 / 404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无上正法付属

涅槃经二,诸比丘再叁请佛住世,佛言:「汝等不应作為是语,我今所有无上正法,悉以付嘱摩訶迦叶,是迦叶者当為汝等作大依止。」利弗问经曰:「我寻涅槃,大迦叶等当共分别,為比丘比丘尼作大依止。如我不异,迦叶传付阿难,(中略)那婆私传付优波毱多。」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又作奢那,梵音Śāṭaka,衣名。见[商那]条。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种忏悔心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云忏悔。忏名修来,悔名改往。若欲忏悔者,先当起七种心也。 一、生大惭愧心,惭即惭天,愧即愧人。谓自惟我与释迦如来同为凡夫,而今世尊成道以来,已经劫数,而我等轮转生死,未有出期,此实可惭可愧,当以此心而行忏悔也。(梵语释...

《三藏法数》 / 481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龙宫鐘

祖庭事苑四曰:「感通传云:西国修多罗院有一石鐘,形如吴样,色如青碧玉,可受十斛。鼻上有叁十叁天像,四面以金银隐。东西两面有宝珠,大如五升。一角分耀,状如华形。周匝作十方诸佛初成道像。至日出时,鐘上有诸化佛,说十二部经。卫城童男童女,悉来听之,闻法证圣。犯欲者...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大人觉

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少欲觉,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谓人虽贫乏,常...

《三藏法数》 / 408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Vijaya,又作微耶,毘社耶。见[微誓耶]条。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3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草创

谓堂塔寺等初建立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鹿母夫人

夫人有子,名鹿,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叁十二卵,一卵出一儿。俱光记八曰:「鹿母者,是毘佉夫人。毘佉是二月星名,从星為名。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是弥伽罗长者儿妇,有子名鹿,故云鹿母。从子為名,生叁十二卵,卵出一儿。」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觉分

觉,即觉了。谓觉了所修之法是真是伪也。分即支分,谓此七种法,各有支派分齐,不相杂乱,故名七觉分,亦名七觉支。择、进、喜叁觉分,属慧;除、、定叁觉分,属定;念觉分兼属定、慧。故摩诃止观云:修此七觉,即得入道。是也。 一、择法觉分,择,即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

《三藏法数》 / 439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空寂

无诸相曰空,无起灭曰寂。维摩经佛国品曰:「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於空寂行。」心地观经一曰:「今者叁界大导师,座上跏趺入叁昧。独处凝然空寂,身心不动如须弥。」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知

(亦名大乘七丈夫,出涅槃经) 七知者,谓佛于涅槃会上,告诸菩萨住于大乘知七善法,名具足梵行是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知法,知法者,谓知十二部经能诠之法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叁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

《三藏法数》 / 502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