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3 条搜索结果

七方便

小乘之七贤位也,是為入见道之圣位之方便行位。故曰方便。详见[七贤]条。 又天台涉於诸教立二种之七方便:第一為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教之菩萨乘,通教之菩萨乘。别教之菩萨乘。此七方便依药草喻品叁草二木之意而立者。法华玄义六曰:「章安云: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9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十六特胜

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法数》 / 952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叁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叁门?一者蜫勒门,二者阿毘曇门,叁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叁论

叁论宗所依之论也。一、中论,申明大乘中实之理。故名中论。龙树所造五百偈(实四百四十六偈),有二十七品。前二十五品破大乘之迷执,而申大乘之实理。后二品破小乘之迷执。而申小乘之实义。婆罗门青目作释。秦罗什删补之(删补者惟释耳),译為四卷。二、十二门论,偈颂论释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叁无为

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数灭无为大小二乘。用智慧品数。以断烦恼。随分灭处。名曰数灭无为。非数灭无为。谓世间万物成必有坏。久则自灭。不自智断。草枯木朽。花雕果落。如此之类。名非数灭无为。虚空无为虚空之处体非作法。名曰虚空无为。

《法门名义集》 / 98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一切经

佛教圣典之总名。或曰大经。省曰经。隋书开皇元年,京师及诸大都邑之处,并官写一切经,置於寺内。而又别写於秘阁。一切经之名,本乎此。此名原称佛所说之经律等,而今则併吾国印度日本等高僧之着作而称之。 佛教传播於世界各国之间,其圣典為各种之国语所翻译举其主要者,...

《佛学大辞典》 / 1341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法数》 / 1983字 / 8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法数》 / 785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三法数》 / 3053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法数》 / 1070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世界,略名华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法数》 / 2010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七子

父母有七子,於病子慈心最深。七子譬人,天,二乘,通别叁教之菩萨也。涅槃经二十曰:「譬如一人而有七子,是七子中一子遇病,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於病子心则偏多。大王!如来亦尔,於诸眾生非不平等,然於罪者心则偏重。」章安疏曰:「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谓人天二乘叁乘菩...

《佛学大辞典》 / 131字 / 8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法数》 / 707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法数》 / 5609字 / 8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十八愿

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法数》 / 2629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观音

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五大虚空

虚空菩萨之德分為五方者。五大虚空菩萨速疾大神验秘密式经曰:「东方福智虚空菩萨,坐白宝莲华,戴五佛宝冠,以种种瓔珞严饰於身,右手施无畏,左手持宝莲华,华上有羯磨杵,形色黄。南方能满虚空菩萨,坐赤莲华,顶有五佛宝冠。庄严如前,形色赤色,右手持宝剑,左执青莲...

《佛学大辞典》 / 525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不空鉤观音

梵名曰央俱捨Amoghānkuṣa,与[不空羂索观音]。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所谓清净莲华明王央俱舍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佛六十四种梵音

佛告寂慧菩萨言:如来非于唇齿舌喉及其面门,出诸音声。当知如来音声,从虚空出,具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 一、流泽声,谓如来音声,流演润泽也。 二、柔软声,谓如来音声,温柔和软也。 叁、悦意声,谓如来音声,欢悦一切众生意也。 四、可乐声,谓如来音声,巧妙而可爱乐也...

《三法数》 / 191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僧祇部

Sāṁghikāḥ,摩訶僧祇部之略。译言大眾部。一在小乘二十部中,佛入灭之年,结集经典时,於窟外為之者。此窟内之结集名上座部。窟外之结集名大眾部。此二部為小乘之根本部。一佛灭后百年顷,於优婆毱多下,自律上分五部,其中之一,有大眾部。是窟内上座部之分也。参照[小乘]条。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佛在世,有外道,归佛出家,成立实我。其门徒相续不绝。佛灭后二百年中,自说一切有部流出一派,称為犊子部。建立非即非离蕴之我,谓眾生有实我,非即五蕴,非离五蕴,即不可说也。此违佛教所立真无我之理,故名之為附佛之外道。俱舍论破我品痛斥之。真諦玄应记...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二法身

一、理法身,理即性德也。谓性净明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诸佛众生皆同一相,是名理法身。 二、智法身,智即修德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合清净本觉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智所现故,是名智法身。

《三法数》 / 92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末田底迦

Madhyāntika,又名末阐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弹地,末田提等。比丘名。译曰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据付法传二言,阿难弟子有二人,一云末田提,二云商那和修。阿难於此二人付法,令末田提布化罽宾国,商那和修布化中国。商那和修有弟子曰优婆毱多。以法付...

《佛学大辞典》 / 552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阿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叁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二含之义。如母胎内含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而此含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金刚

金刚者,是执金刚之总名,与金刚萨埵异名同体,金刚王即金刚萨埵之变化身也。又释迦為金刚萨埵之变化身(金刚萨埵部释之),故释迦与金刚王,其能变之体,可谓同一。陀罗尼集经七,金刚威力叁昧法印咒品说金刚王之本体曰:「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訶萨,名金刚。在大眾中即...

《佛学大辞典》 / 414字 / 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功德

功德之宝也。无量寿经下曰:「具足功德,妙智无等伦。」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住如来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声闻,戒律之叁部,於其菩萨结集八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法数》 / 73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毘卢舍那

Vairocana,又作毘卢遮那,鞞嚧杜那,毘卢折那,吠嚧遮那。佛真身之尊称也。解此者诸家不一。 準天台以毘卢舍那与卢舍那及释迦,如其次第配於法报应叁身。毘卢舍那,译曰徧一切处。卢舍那,翻曰净满。法华文句会本二十五曰:「法身如来名毘卢,此翻徧一切处。报身如来名卢遮那,...

《佛学大辞典》 / 799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五种

一、如来即含也。谓真如法性之体,不离一切众生色心,具足圆满染净诸法,是名如来。 二、自性清净,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从无始已来,叁智四德,具足无缺,烦恼垢缠,不能染污,是名自性清净。(叁智者,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也。四德者,常德、乐德、我...

《三法数》 / 280字 / 7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一毫

疏云: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一毫之善,空界尽而无穷。此言华严大经,功德浩博,不可测量,不可称说,而虚空界有尽,一毫之善无穷也。

《三法数》 / 66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俱舍

Kośa,又作句捨。译曰,鞘,茧。包含摄持之义。玄应音义十七曰:「俱舍,此译云,则库之总名也。而体是蚕茧,借以喻之也。」同二十四曰:「俱舍,此翻云,则仓库茧鞘之总名也。含义,一切以名焉。」大日经疏十四曰:「法界者,此梵音俱舍,是鞘义也。犹如世间之刀在...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如来九喻

如来,即是众生本源清净心地,诸佛法身之果德也,具足诸法,包含万像。诸佛证此心,利益群生,应用无尽;众生迷此心,常为无明烦恼障覆,业惑之所缠缚,而不能证得。佛令众生修行一切善法,断除烦恼无明,显出自己如来清净法身之体,故说此九种譬喻也。(无所明了,故曰...

《三法数》 / 961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五种色法

色即质碍之义。凡依正色法,不出此五也。(依正色法者,依是众生依报,即山河大地屋宇之类也。正是正报,即众生五阴之身也。此二种皆有形量分嗮,故云色法也。) 一、极略色,谓于色上分析长短形相粗细,以至极微,故名极略色。 二、极迥色(亦名自碍色),谓上见虚空青黄等色...

《三法数》 / 359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又曰佛法,一名如来。法性之理也。法性含无量之性德,故曰法。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同慧远疏曰:「如来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7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一字禪

云门接人,好说一字,谓之一字禪。碧巖六则评唱曰:「云门寻常,爱说叁字禪:顾筡咦。又说一字禪。僧问:杀父杀母,佛前懺悔;杀佛杀祖,向什麼处懺悔?门云:露。又问如何是正法眼?门云:普。」大慧语录十曰:「一字入公门,九牛拽不出。」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优婆离结集律

佛灭后第一结集时,优婆离结集律。见智度论二,四分律五十四,善见律毘婆沙一,西域记九。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八大神将

周围所安置之神将也。释门正统叁曰:「又列八大神将运转其轮,谓天龙八部也。」象器笺四曰:「今轮八面排列八天像,所谓密迹金刚分二躯、梵天、帝释、四天王也,异正统说。」

《佛学大辞典》 / 76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圆觉经

具名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唐佛陀多罗译。佛入神通大光明叁昧,现诸净土,文殊普贤等十二大士次第请问因地修证之法门,佛一一答之。因而一经有十二章。诸家之註述如下:圆觉经略疏四卷,唐宗密述。圆觉经大疏钞科叁卷,存中与下,唐宗密製。圆觉经略疏之钞二十五卷,唐...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无记

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又于善恶法中,无所记别,故名无记。 一、能变无记,谓第八识心王,是无记性,与心所五法相俱,则能变现色等一切境界,而无所分别,故名能变无记。(五法者,一作意、二触、叁受、四想、五思,是名遍行五法,即第八识心所法也。) 二、所变无记,谓根身、...

《三法数》 / 284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四梦

一、四大不和梦,谓或梦山崩,或梦自身飞腾虚空,或梦见虎狼及贼追逐,此因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心神散逸,故有此梦,是名四大不和梦。 二、先见梦,谓日间先见男女苦乐等境,夜则随梦,犹如日间所见,是名先见梦。 叁、天人梦,谓若人修善,乃感天人为现善梦,令其善根增长;若...

《三法数》 / 193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菩萨僧

出家菩萨僧与声闻僧其受戒及外形等之异同颇有諍论,以梵网為宗者,谓声闻僧之外有菩萨僧,外相虽与声闻僧為一、而其戒法别有梵网所说之菩萨戒,大异於声闻僧之小乘戒,引心地观经报恩品所说之叁种僧為其的证。稟承瑜伽者,以智度论之文為的证,谓餘佛虽於叁乘之僧,各异其戒,以别...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蜫勒

梵语。译言筐。摩訶迦旃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6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七佛八菩萨

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八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坚勇菩萨。见七佛八菩萨神咒经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首楞严经

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首楞严者,叁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有十卷。经题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於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叁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於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諫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

《佛学大辞典》 / 1192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法数》 / 1158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成就使死尸取伏分第九

尔时圣观自在菩萨。说取伏之法。若有欲取地中伏。其持咒人先当诵咒防自身已。即往冢间取丈夫尸。身形之上无疮瘢者。应与洗浴洗浴尸已。即取香华涂其两足而供养之。而便诵咒咒尸令起。作如是言。尊师今者与我何事。彼尸即从索纸笔墨。其持咒人即赍纸等而与死尸。彼尸即如法。抄...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 / 唐天竺三藏宝思惟奉诏译 / 514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8日

逆流十心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法数》 / 604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二觉

一、本觉,谓众生心体灵明虚廓,本来离念,等虚空界,无处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是名本觉。 二、始觉,谓众生本觉心源,由无明熏动,觉成不觉,多劫在迷,今始觉悟,是名始觉,始觉究竟,即成佛也。

《三法数》 / 86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佛二种十身

一、融叁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叁世间也。言融叁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三法数》 / 161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宗喀巴

又名罗卜札克巴。西新志中曰:「宗喀巴生於甘肃省之西寧府,性慧敏。年十四,学於后札什伦布之西萨迦庙,已涉红教之流弊,忧吞刀吐火之幻术,不足為世益,誓洗其风。一日会眾,自换黄色衣冠,告眾曰:教主者,世世呼毕尔罕,以救人民。后得道於西之噶尔丹寺,此為黄教之始...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译经院

翻译梵本之道场也。佛祖统纪四十叁曰:「天息灾述译经仪式,於东堂面西粉布圣坛(作坛以粉饰之事在经),开四门,各以一梵僧主之,持秘密咒七日夜。又设木坛布圣贤名字轮(坛形正圆,层列佛大士天神名佐,环遶其上,如车轮之状),目曰大法曼拏罗(此云大会)。请圣贤阿伽沐浴(...

《佛学大辞典》 / 644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五大虚空

五大虚空菩萨之修法。用於天变地妖之祈祷。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缘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6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