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8 条搜索结果

末利夫人

Mālika,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夫人也,為自末利华园将来者,故号末利夫人。四分律十八:「舍卫城波门耶若多有一婢,名黄头,常守末利园(高丽本作末利园明本作末园)。一日值如来入城乞食,黄头见佛相好,生信心,以食奉施佛,自為要誓,愿脱婢使而為王之夫人。后值王出游猎,...

《佛学大辞典》 / 417字 / 1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上:「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光胜,佛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五殑沙佛土,有世界妙宝,佛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圆满香积,佛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伽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无尽藏

藏者,含摄也。此之十藏,乃功德林菩萨于华严会上,为诸菩萨演说,欲令其普入一切佛法之门,成就无上菩提,饶益一切众生。以其各能含摄无尽法海,故皆名为无尽藏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信藏,谓菩萨净信坚固,解诸法空,心不退转...

《三藏法数》 / 879字 / 1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注荼半托迦

Cūḍa anthaka,十六汉中第十六尊者之名。见[汉]项。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1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广神

具名广大神王。此神王有二种:一称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主。二称遮毘佉神王,住於大海中,出生种种之吉祥神主与过患神主。因而譬之於眾生所具之一心。鳩那耶神王者,心真如门也。遮毘佉神王者,心生灭门也。见释摩訶衍论。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悉怛多般怛

白伞盖,大佛顶咒之名也。楞严经七:「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秘密伽陀。」同长水疏:「悉怛多般怛,云白伞盖,即指藏心。不与妄染相应,故云白。徧覆一切法,故云盖。」梵Sitāta atra。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1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不空羂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尼集经四:「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经疏五:「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菩提

宋张邦几侍儿小名录拾遗:「五代时有一僧号至聪禪师,修行於祝融峰十年,自以為戒行具足,无所诱掖。一日下山於道傍见一美人,号红莲,一瞬而动,遂与合欢。至明僧起沐浴,与妇人俱化。有颂:『有道山僧号至聪。十年不下祝融峰,腰间所积菩提水。泻向红莲一叶中。』」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色线

又作色綖,五色缕,五色绳。合青黄赤白黑五色之系為一条之线缕也。苏悉地羯经下:「五色线谓青黄赤白黑,使童子合线。」大日经疏五:「凡作綖,当择上好细具缕,香水洗之,极令清净,令洁净童女右合之。合五色缕,当用五如来真言,各持一色,然后以成办诸事真言总加持之。造...

《佛学大辞典》 / 521字 / 13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金刚萨埵

Vajrasattva,又云金刚手,秘密主。又云普贤。是真言宗八祖中之第二祖。大日如来為第一,此萨埵為第二。梵名缚囉萨怛缚摩訶萨怛缚。译名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金刚萨埵,金刚手菩萨摩訶萨,金刚手萨埵摩訶萨埵等。萨埵者有情之义,勇猛之义,总言勇猛之大士。...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1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叁满多捺囉

又作叁曼陀颰陀,叁曼陀颰陀。叁曼陀Samantabhadra,译普贤。菩萨名。仁王经仪轨:「叁满多者,此云普,亦云徧,亦云等也。捺囉,此云贤也。」慧琳音义二十八:「叁曼陀颰陀,唐云普贤是也。」智度论九:「徧吉」法华经八:「普贤」探玄记二:「德周法界普,...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僧祇支

Saṁghāṭi,又作僧迦,僧竭支,祇支,竭支。新称僧却崎,僧脚欹迦。译覆膊衣,掩腋衣。為长方形之衣片,袈裟之下掛也。袈裟直着於身,易着汗垢,故用下掛,又热时在屏处许於裙上但着之。其着法如掛袈裟,自右方之腋下交搭於左肩之上。西域记二:「僧却崎唐言掩腋,旧僧祇支讹...

《佛学大辞典》 / 820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六斋日

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叁日二十九日叁十日也,斋者梵语逋沙他(Poṣadha),此六日為四天王伺人善恶之日,又為恶鬼伺人之日,故诸事须慎。特过正午,则绝一切食物,是斋日。斋者不过中食之谓也。是从劫初传来之圣法,但佛出世以后,使兼於此日受持八戒,遂成為六个之八戒...

《佛学大辞典》 / 825字 / 1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如来十身

一、菩提身,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外魔,朗然大悟,成等正觉,是名菩提身。 二、愿身,谓如来本愿,遍周法界,誓度一切众生,故从兜率降生人间,说法利生,酬宿因愿,是名愿身。(梵语兜率,华言知足。) 叁、化身,谓如来随类化现,普应群机,若月临众水...

《三藏法数》 / 370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鉢多之略,见[堙那]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Nārāyaṇa,天上力士之名。或梵天王之异名。嘉祥法华义疏十二:「真諦云:那,翻為人。延,為生本。梵王是眾生之祖父,故云生本。什云:天力士,名那延,端正猛健也。」玄应音义二十四:「那,此云人。延,此云生本。谓人生本,即是梵王也。外道谓一切人皆从梵王生,名...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1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十叁佛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优曇

Udumbara,又作乌曇。花名。具优曇婆,乌曇,鄔曇鉢,优曇鉢等。译灵瑞,瑞应。法华文句四上:「优曇花者,此言灵瑞。叁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八:「优曇花,讹略也。正音乌曇,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同二十六:「此云起空,亦云瑞应。」玄...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南莫叁满多没驮喃,没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地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叁供养

一、财供养,谓以世间财宝及以种种上妙诸供养具,供养诸佛、菩萨,是名财供养。(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法供养,谓依佛所说教法,修于众行,乃至不舍菩萨业,不离菩提心,即是以法供养诸佛、菩萨,是名法供养。(梵语菩提,华言道。) 叁、观行供养,谓...

《三藏法数》 / 197字 / 1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戍缚迦尊者

十六汉之一。见[汉]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2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2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一阐提

Icchāntika,為无成佛之性者。旧称,一阐提。译言不信。是不信佛法之义。涅槃经五:「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者,名不可治。」同五:「一阐提者,断灭一切诸善根本,心不攀缘一切善法。」同十九:「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不信业报,不见现及未来世,不亲善友,...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沙门

Śrmaṇ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息、息心、静志、净志、乏道、贫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译功劳、勤息,劳劬修佛道之义也,又勤修息烦恼之义也。原不论外道佛徒,总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维摩经:「肇:沙门,出家之都名也。秦言义训勤...

《佛学大辞典》 / 684字 / 12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梵语修多,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金毘

又作金毘囉,禁毘,宫毘。药师十二神将之一。即主领夜叉,誓愿守护佛法之夜叉神王上首。药师本愿经所谓「尔时眾中十二夜叉大将,俱在会座,所谓宫毘大将。」药师念诵仪轨供养法所谓「宫毘等药叉王,各领七亿眷属眾,誓愿守护如来教」是也。 又(动物)译蛟龙。鱷鱼也。...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揭路荼

鸟名。见[迦楼]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11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南岳磨砖

传灯录五南岳章:「开元中,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禪,师知是法器。往问:大德坐禪图什麼?一:图作佛。师乃取一砖於彼菴前石上磨之。一:师作什麼?师:磨為镜。一:磨砖岂得成镜?师:磨砖既不成镜,坐禪岂得作佛?一:如何即是?师:如人驾车,车若不行,...

《佛学大辞典》 / 197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乌伽国鉢

或作鬱伽,又名云优伽,总是一号。时诸比丘得此国贵好瓦鉢,不受,佛听受畜。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Vihāra āla,维那之别名,译次第,司僧中之次第顺序者。行事钞下二:「维那出要律仪翻為寺护,又云悦眾。本正音婆逻,云次第。」 又(杂语)Bāla,译愚夫,旧翻為毛道生者,误婆為缚而译之也。唯识枢要上本:「金刚经云毛道生,今云愚夫生。梵云婆(去声),此云...

《佛学大辞典》 / 224字 / 1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毘陀

又作迷怛。西土有咒法,起死尸使去杀人,是名毘陀法。十诵律二:「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召鬼咒尸令起,水洗着衣着刀手中,若心念若口说:我為某故作毘陀,即诵咒术,是名毘陀成。若所欲杀人,或入禪定,或入灭尽定,或入慈心叁昧。若有大力咒师护念救解,若...

《佛学大辞典》 / 315字 / 1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九曜

梵语Navagraha之译。九种照耀者之意。又名九执。日时随逐而不相离,执持之义也:一、日曜Āditya;二、月曜Sōma;叁、火曜Aṃgāraka;四、水曜Budha;五、木曜Vṛhas ati;六、金曜Śukra;七、土曜Śanaiścara;八、睺Rāhu;九、计都Ketu;是也。大日经疏四:「执有九种:即是日...

《佛学大辞典》 / 591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普贤

梵名邲输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Samantabhadra,或译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国,结集萨婆多部之叁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1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瞿沙

Ghoṣa,比丘名。译妙音。美音。阿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叁:「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阿汉者,四辩无碍,叁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视如昔。」 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音声妙故,名妙音...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1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鳩餐陀,迦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迦寸地,羯句忖那等。译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迦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庆友尊者

十八汉之第十七。见[汉]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阿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阿含大本经:「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九字曼荼

安九个讫哩字之曼荼也。其曼荼於开敷莲华之中臺并八叶各安弥陀观音共通之种子讫哩字而建立之。有以像而现之者,於中臺观自在菩萨八叶上,各安置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左手持莲华,右手作开华叶之势,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住於定印,各面中臺观自在菩萨。又於次之八叶,次第安置...

《佛学大辞典》 / 668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慈氏。名阿逸多,译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大圆镜智

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法,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五十二身像

又称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阿弥陀五十二尊曼荼。或名五通曼荼。即以阿弥陀佛為中心,图绘五十二尊佛菩萨像之曼荼也。原為印度鸡头摩寺五通菩萨感得之瑞像,故有此称。据集神州叁宝感通录卷中,昔天竺鸡头摩寺五通菩萨,往安乐世界,白阿弥陀佛言:娑婆眾生,愿生净土,无佛形...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供养

毛诗蓼莪笺:「供养日寡矣,而我不得终养。」仪礼既夕注:「燕养平常,所用供养也。」礼记曾子问注:「妇有供养之礼,故必祭而成妇义。」战国策:「得甘脆以养亲,亲供养备。」白虎通:「王者有六乐,所以作供养。」今為资养叁宝奉香华灯明饮食资财等物,谓之供养,义本...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11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八不中道

: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此尊之真言最重要者有叁种:火界咒,慈救咒,心咒也。如其次序,不动之大咒与中咒与心咒也。大咒即火界咒。咒:南謨(归命)萨缚(一切)怛他蘗帝弊(如来等)萨缚目契弊(一切门苦)萨缚他(一切处)怛吒(叱呵)战拏(暴恶)摩訶路洒拏(大忿怒)欠(空)佉[[口皿]](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0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瞿夷

Go ikā,又作瞿毘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弥)(乔答弥)。译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餘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0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俱毘

Kumbīra(鳩鞞,俱尾),一作金毘(俱吠)译蛟。玄应音义五:「蛟龙,梵云宫毘,有鳞蛟龙。」西域记七:「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毘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毘沙门天王之别名。阿育王经六:「復语鳩鞞(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拘物头

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叁:「句文,又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习种性有十住菩萨

此是内凡下品叁贤初位。一发心住。始从凡境发无上道心。历奉众圣广多闻慧。始入空界住性位。由彼发心而得此住。二治地住。更起胜解净治八万四千法门。离诸尘秽。心地清显。叁修行住。善观诸法对治之门。慧照逾明解心涉境修种觉故。修行住。四生贵住。理解胜还生在真如法性理寂种...

《法门名义集》 / 270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0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10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0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经、涅槃经妙德,无行经妙首,观察叁昧经,大净法门经普首,阿目佉经、普超经濡首,无量门微密经、金刚瓔珞经敬首(以上旧译);大日经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

剌那那伽

Ratnākara,佛名或菩萨名。译宝积。经中作罽那者误。智度论七:「剌那那伽,秦言宝积。」玄应音义叁:「剌那那伽,卢割切。光讚经作邻那竭菩萨,此译云宝积。旧维摩经汉言宝事,放光经作宝来。案梵本云曷剌怛那揭婆,此云宝臺,或云宝藏,皆一义也。经文有作罽,君例...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