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85 条搜索结果

婆伽婆

Bhagavat,一作婆伽伴、婆誐鍐、婆伽梵、薄伽梵、薄阿梵Bhagavān(体声,一言声,男声),佛地论举、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之六义,智度论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之四义。又密有称女人之秘释。经中多单译曰世尊。佛地论一曰:「薄伽梵者,谓薄伽声依六义转:一...

《佛学大辞典》 / 793字 / 21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种异熟因果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以此为因,异生感...

《三藏法数》 / 600字 / 2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乘

成佛唯一之也。乘為车乘,以譬佛之法。法能载人运於涅槃岸,故谓之乘。 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除佛方便说。」同品曰:「诸佛如来,以方便力,於一佛乘,分别说。」同品曰:「唯此一事实,餘二则非真。」文句四上...

《佛学大辞典》 / 1083字 / 2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九识

识有九种之意:(一)一眼识,二耳识,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阿阤那识,八阿赖耶识,九阿摩罗识。盖经中虽无列九识之明文,而语则非无。金刚昧经入实际品曰:「如彼地,八识海澄,九识流净,风不能动,波浪不起。」又入楞伽经第九曰:「八九种种识,如水中诸波。...

《佛学大辞典》 / 1351字 / 2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轮圆具足

曼荼罗Maṇḍala,一译轮圆具足。轮為车轮,如车轮之轂輞辐等,诸相圆满具足。曼荼罗谓诸佛如来之真实功德,圆满具足,而无欠缺也。大日经疏曰:「十方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蜜门,犹如华藏。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暉相间。以如是眾德轮圆周备,故名漫荼罗也。」同四...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2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忍

忍即忍可,亦安忍也。谓通菩萨观五阴、界、因果、二谛等法,成就十忍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二谛者,真谛、俗谛也。) 一、戒忍,谓由观色阴而不犯禁制,即得戒忍;以作无作戒体,皆是色摄故也。(作无作戒者,谓初...

《三藏法数》 / 506字 / 19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异熟因异熟果,异世成熟,名为异熟。谓今世所作善恶之因,即感未来世善恶之果,是名异熟因异熟果。 二、福因福果,谓布施持戒忍辱为因,即感现及未来世所作种种事业皆得之果,是名福因福果。 、智因智果,谓修习一切智慧为因,能证乘及以佛果,是名智因智果。(...

《三藏法数》 / 139字 / 1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鍐览唅欠

khaṁ,大日如来真言品,此乃其上品之真言:即大日法身之真言也。青龙仪轨上曰:「曩莫,曼多,没駄喃,阿鍐览唅欠。」种悉地陀罗尼法曰:「下品悉地,阿罗波左那。中品悉地,阿尾罗吽欠。上品悉地,阿鍐览唅欠。」佛顶尊胜佛果种悉地真言仪轨曰:「阿鍐览唅欠,毘卢遮...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变食真言

即「娜謨萨缚怛他蘗多,嚩卢枳帝,唵,二婆囉婆囉吽」二十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注解二曰:「行人念此真言徧,七徧,或二十一徧。由此真言之力,其所供物,然变成种种诸天餚饍。皆有五种色香上味。一一如须弥山。」案先念普供养真言,次念此变食真言,而后再念普供养真言。...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御制大乘妙法华经序

如来于耆阇崛山中,与大阿罗汉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无量等众,演说大乘真经,名无量义。是时天雨宝华布濩充满,慧光现瑞洞烛幽显,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一切人天得未曾有,咸皆欢喜赞叹,以为是经乃诸佛如来秘密之藏,神妙叵测,广大难名,所以拔滞溺之沈流,拯昏迷之失性,功德弘...

《妙法华经》 / 592字 / 1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6日

一乘

一乘者,佛乘也。乘即运载之义。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故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也。佛之出世,意欲直说法华。盖由众生机器不等,于是先说乘之法而调熟之。故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后至法华,会乘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

《三藏法数》 / 175字 / 19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安土地真言

即「南无满哆,母驮喃,唵,度嚕度嚕,地尾萨婆訶。」十八字也。销释金刚科仪会要註解二曰:「此言土地者,即坚牢地神也。凡有宝建立道场,诵经坐禪讲解之处。此坚牢地神稟报上天,常来拥护故,乃诵此真言也。」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18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五圆通

性体周遍曰圆,妙用无碍曰通。乃一切众生本有之源,诸佛菩萨所证之圣境也。而有二十五种者,谓诸菩萨及大罗汉,于六尘六根六识七大各各悟入不同故也。此由阿难,于楞严会上,虽闻根尘同源,缚脱无二之旨,而未达圆通本根,请佛开示。如来于是问诸弟子,最初发方便,令其各各...

《三藏法数》 / 3621字 / 1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字佛顶轮王经

唐菩提流支译,六卷。略曰五佛顶经。佛以金刚密迹主菩萨之请,入大摩地,现大转轮王之相,说一字佛顶轮王咒已,时大千震动,魔宫火起,地狱苦息,观世音金刚主二大菩萨,闷绝躄地。佛復说一切佛眼大明母咒,二大菩萨即醒起身。次说白伞盖顶轮王咒,次说光聚顶轮王咒,次说高顶轮...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1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虚

如来真身,无形无相,犹若虚空。虽同一虚,万像森然,虽含万像,一相不立。疏云:寂寥于万化之域,动用于一虚之中。是也。

《三藏法数》 / 60字 / 1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种性

性即不迁变之义。此不迁变性,是如来性,故云性性。(虽有七种之名,不出如来第一义也。) 一、集性性,集,即聚也。其性性,乃是万善聚集之因也,此约圣而论。故经云:即如来性第一义也。 二、性性,谓由前第一义所集万善之因,各有性存于内故,...

《三藏法数》 / 437字 / 17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动如来

东方阿閦如来也。阿閦,译不动,又译无动。大王经曰:「结破魔印,右手舒五指以按地,左手五指执持衣角,入东方不动如来昧。」略出经曰:「由结阿閦佛触地契故,得不动。」拔济苦难陀罗尼经有不动如来净除业障咒。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四无畏

谓观世音菩萨,以金刚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世六道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功德也。(梵语昧,华言正定。无作妙力者,谓不作意之力用也。十方者,四方四维上下也。世者,过去、现、未来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三藏法数》 / 1270字 / 1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菩萨

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谓菩萨发此四种,度诸众生,故天亲颂曰:广大第一常,其不颠倒。是也。 一、广大,谓菩萨度生,欲令界四生之类,普皆济度,无一众生而不度者,所度众生无量无边,是名广大。(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四生者,卵生、...

《三藏法数》 / 312字 / 1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边

有见无见。是为二边。复有二边。断见常见。有见者。法性空故。不可执有。常见者。因果灭。业报不失。不可断也。常见者。诸法常也。法无空相。不可为常。何以谓之边。空有断常皆是邪僻。不合中道。故谓之边。维摩经云。虽行于空。而殖众德本。虽行无相。而度诸众生。虽行无起。而起...

《法门名义集》 / 120字 / 17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菩萨八种因果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

《三藏法数》 / 446字 / 1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伊舍那

Īśāna又作伊邪那,伊赊那。居於欲界第六天之天神名。胎藏界曼陀罗位於外金刚院之上首。十二天供仪轨曰:「伊舍那天,旧云摩醯首罗天,亦言大天也。乘黄丰牛,左手持劫波杯盛血,右手持戟鎗,浅青肉色,目忿怒,二牙上出,髑髏為瓔珞,头冠中有二仰月,二天女持花。印相者...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1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六观门

十六观者,往生西方极乐之门户,故云十六观门。 又真言準於显九次第定之须逆观,就无尽法界与无餘眾生界,立十六观门。无尽法界有八门:以一切為一(顺观),以一一切(逆观),以一為一门),以一切一切(四门),以一切门為一门(五门),以一门為一...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毘沙门天

Vaiśravaṇa,又云多闻天。四天王中毘沙门天之王也。中為护法之天神。兼施福之神性。法华义疏云:此天恒护如来道场而闻法,故名多闻天。於胎藏界曼荼金刚部院北方之门侧,於金刚曼荼罗位於西方,夜叉主也。此天与吉祥天,从古神话时代常相关连而為夫妻,於日本台密,...

《佛学大辞典》 / 336字 / 1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大童子印言

第一慧光童子。种子為,昧耶形為五股金刚杵,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左右中指)竪合如针。真言曰:「唵(归命)嚩曰囉摩帝入嚩囉(金刚慧光)菩地质多(菩提)曩(种子)」。 第二慧喜童子。种子為,形為股鉤,印為金刚合掌,而忍愿(中指)竪合如宝形。真言曰:「唵(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1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关斋戒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日、二十九日、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

《三藏法数》 / 381字 / 16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喇嘛服装

西藏新志中曰:「喇嘛服装着袍子袈裟,戴僧帽。虽因服色而分派,然有崇尚黄之僧徒,為红色之服装者。同一黄,二种服色。盖年老者用黄,年少者用红,其习尚然也。其平素所着衣服,毫无异於常人。惟於仪式上服法衣。维西之僧徒,用阔袖长衣。虽严冬常露两肘,帽子冬季戴平顶之...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1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虚空藏

梵名Ākāśagarbha,又Gaganagarbha,又云虚空孕。菩萨名。空慧之库藏,犹如虚空,故名虚空藏,包藏一切之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胎藏界曼荼罗虚空藏院之中尊也。大集经虚空藏品谓為从此东方大庄严世界一宝庄严佛所之菩萨,虚空藏菩萨经谓為从此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胜华敷藏如来所...

《佛学大辞典》 / 550字 / 1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种之因与种之果也。一、异熟因异熟果,言今世所作善恶之因,於来世生果也。二、福因福果,言以布施持戒忍辱為因,於现及未来世得之果也。、智因智果,言以修习一切之智慧為因,故得证乘及佛果也。出於瑜伽师地论。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5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味

一味者,喻法华一乘之也。如来说法,必称机宜,以其机有大小,故历四时,渐次调停,令其入大。然后高会灵山,纯谈一妙,开前四时之法,即是圆妙一乘。一乘之外,更无别法。故经云: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是以无垢藏王菩萨于涅槃会上,白佛言:佛说十二部经,譬如从...

《三藏法数》 / 354字 / 1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天鼓雷音佛

Divyadundubhimeghanirghoṣa胎藏界五佛之一。住於中臺八叶院北方之叶上。结金刚部之定印,主大涅槃之德。金刚界谓之不空成就,即与[释迦]同体。是四法身中之等流身也。大日经真言品称為不动佛,同入秘密曼荼罗位品称為鼓音如来。善无畏藏以為不动(梵语阿閦)之名,或為义立,或...

《佛学大辞典》 / 433字 / 1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人

一人者,佛也。佛本于人中得道,故亦称人。世间、出世间最尊最胜,故名一人。经云: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是也。(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诸位菩萨也;十圣即十地菩萨也。果报即实报土也,净土即常寂光净土也。)

《三藏法数》 / 100字 / 1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宝胜如来

於施饿鬼法,五智如来之南方宝生如来,称為宝胜如来行录一放生文曰:「释迦本师,弥陀慈父,宝胜如来。」秘藏记本曰:「施饿鬼义,宝胜如来南方宝生佛。」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法

法即轨则之义。谓诸佛菩萨,莫不轨则真如之法,修之而成正觉。故经云:惟以一法而得出离,成阿耨多罗菩提。是也。(梵语阿耨多罗菩提,华言无上正等正觉。)

《三藏法数》 / 79字 / 1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觉

一、本觉,本即直性,觉即智慧。论云:所言觉义者,谓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体离念者,谓本觉源之体,离于妄念也。等虚空界,无不遍者,虚空无边,以譬本觉之性体量充廓也。平等法身者,诸佛悟之不为高,众生迷...

《三藏法数》 / 454字 / 1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持明

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曰持。明者,真言之异名,持明者,陀罗尼即真言也。又受持真言,谓之持明。演密钞一曰:「明者明咒,真言之别称,梵语尾尼也。此译云明,破闇為义。(中略)亦持亦明,持即是明。」大日经疏九曰:「持明者,梵云陀罗尼,持明谓总持一切明门明行。」同曰:...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世间

过现未迁流谓為世,彼此间隔谓為间。有為法之别名也。一切有為法分类為种:一、五阴世间,又名五眾世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之五法也,十界之五阴各各差别,各為五阴世间。二、眾生世间,又名假名世间。假五阴和合之上名為眾生者,上佛界,下至地狱,各各差别也。、国土世间,...

《佛学大辞典》 / 282字 / 1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眼咒

佛眼真言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1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佉罗山依正觉仙所住之处。与无数大比丘声闻众俱。亦与无量阿僧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来宝现。以无量百千释迦毗楞伽宝。周匝庄严。是宝珠光隐蔽一切余色光明。唯见如来及如意宝。余无量无边不可说色见如虚空。如来威光极更明显。...

《虚空藏菩萨经》 / 宋罽宾国三藏昙摩蜜多译 / 7725字 / 1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八、波斯匿王女金刚

如是我闻: 一时佛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波斯匿王最大夫人,名曰摩利,时生一女,字波阇罗,晋言金刚,其女面类极为丑恶,肌体粗涩犹如驼皮,头发粗强犹如马尾。王观此女,无一喜,便敕宫内:“勤意守护,勿令外人得见之也。所以者何?此女虽丑形不似人,然是末利夫人所...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559字 / 1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禪之本意,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為印,故曰印。者佛。印者印可印定之义。此印能印可或印定佛法之实义也。犹如经宗之所谓法印,一实相印。以此佛之印直印於眾生之。谓之以。黄檗传法要上曰:「迦叶已来,以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

《佛学大辞典》 / 387字 / 1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善星

是佛為太子时之子。出家读诵十二部经,能断欲界之烦恼,发得第四禪定,谓為真涅槃。然彼近恶友退失所得之解脱,以為无涅槃之法,起因果拨无之邪见,且向佛起恶,生堕无间地狱,因之称曰阐提比丘。阐提者,一阐提之略,不信之义,不成佛之义也,又称曰四禪比丘。涅槃经曰:...

《佛学大辞典》 / 389字 / 1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1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剑印

有二种:一,不动明王之印,剑鞘中之形,右手拟剑左手拟鞞者。二,大日如来之剑印。大日如来剑印曰:「二手当合掌,屈二头指中节横相跓,以二大母指并押二头指上节,如剑形。」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雨

一雨者,喻佛所说一乘之法也。盖佛说法华,惟谈圆一实相理,纯一无杂,即是如来一音宣澍一乘法雨,咸令众生开佛知见。经云:一雨所润。是也。

《三藏法数》 / 67字 / 1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