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条搜索结果

一藏

藏即含藏之义。谓界之理,竖穷叁际,横遍十方,无德不备,无不摄,一一该罗,重重无尽。若世间,若出世间,无不含藏,故名一藏。(叁际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三藏数》 / 74字 / 10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瞿沙

Ghoṣa,比丘名。译曰妙音。美音。育王时,住菩提树伽蓝,医王太子拘浪拏之盲目者。西域记叁曰:「时菩提树伽蓝有瞿沙(唐言妙音)大罗汉者,四辩无碍,叁明具足。王将盲子陈告其事,(中略)眼得復明,明视如昔。」 又婆沙四评家之一。俱舍光记二十曰:「音声妙故,名曰妙音...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日如来

密教之本尊,梵名谓之摩訶毘卢遮那Mahāvaircana,摩訶者大之义,毘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译云大日。又,毘卢遮那者光明徧照之义,谓之徧照如来。又,云最高显广眼藏如来。大日经疏一曰:「梵音毘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徧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别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切徧智印

谓叁角形也。是為火形,以智火烧烦恼之意。大日经疏五曰:「於大日如来上,画作一切徧智印,作叁角形,其锐向下,纯白色,光焰围之,在白莲华上,即是十方叁世一切如来大勤勇印也,亦名诸佛心印也。叁角是降伏除障义,谓佛坐道树以威德大势降伏四魔,得成正觉,鲜白是大慈悲色也。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俱舍论

毘达磨俱舍论之略称。世亲作。唐玄奘译。叁十卷。毘為对。达磨為,俱舍為藏。六足发智婆沙等萨婆多部之诸论,名為对论藏。有摄持与所依之二义,第一义為此论摄持包含彼对论中之胜义,故名此论曰对藏。即对之二字,属於彼本论,藏之一字,属於此论。第二义為彼本论乃...

《佛学大辞典》 / 351字 / 10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多陀伽度

Tathāgata,又作怛闥竭,多陀伽陀,多陀伽驮,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而来。智度论曰:「多陀伽陀,如相解,如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0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内四供养

先由大日如来之心中流出嬉戏菩萨供养东方如来,嬉戏者,眾生初得生佛不二之菩提,照了自身即佛,大欢喜之标帜,是金刚部如来之叁摩地也。故今与以相应之嬉戏适悦形菩萨供养之。次由中心流出鬘菩萨供养南方宝生如来,华鬘者,理智具足,万德开发之标帜,是宝部宝生佛之叁摩...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10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圆镜智

显教四智之一。诸大乘教说如来之四智。凡夫之第八识至於如来,為大圆镜智。大圆镜者。喻也,其智体清净,离有漏杂染之,自眾生善恶之业报,显现万德之境界,如大圆镜。故名大圆镜智。心地观经二曰:「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眾生诸善恶业...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胎藏界大日如来

此為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之中尊,於大自在天广大金刚界宫,显本有理德之理身也。是亦菩萨形,首戴髮髻,身缠轻妙之衣,手结界定印,通身金色(或云白色),字為种子,以率都婆為叁昧耶形,密号谓之徧照金刚。大日经疏四曰:「观作宝莲华臺宝王宫殿,於中敷座,座上置白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313字 / 10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啼哭佛

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地,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切如来宝冠叁界王灌顶

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叁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叁界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叁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叁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身、智...

《三藏数》 / 405字 / 10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照

台依华严经所立,喻显彼宗所立之五时教者。一、高山,日出先照高山,以喻佛成道后,最初说华严经,化顿大之菩萨。二、幽谷,日光次照幽谷,以喻於鹿苑说小乘经化声闻缘觉。叁、平地,日光次照平地,以喻说方等经乃至涅槃经,化一般大乘渐入之机。而照平地之日光分食时,禺中,正中...

《佛学大辞典》 / 64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忍

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于我,心不嗔恚;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于无生之,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忍。

《三藏数》 / 119字 / 10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七佛

过去之七佛也。其七佛出世教化之相。说於长含一之大本经及增一含四十四之十不善品。其他有七佛父母姓字经,七佛经之别译,七佛名号少异,同一梵语之转讹也。长含大本经曰:「过去九十一劫时,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Vi aśyin。復次,过去叁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Śikhin。復次...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10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定印

标入定相之印契也。有叁部之别:一佛部之定印,亦名界定印。胎藏界大日如来之住定印也。二莲华部之定印,亦名弥陀定印,或妙观察智定印。弥陀如来之住定印也。叁金刚部之定印,名為缚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之住定印也。见胎藏界曼荼罗大钞叁。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因陀罗

Indra,本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叁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幢菩萨

Vajrakotu,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南方宝生如来四亲近之一。以宝幢之叁昧耶标注宝雨。秘藏记末曰:「肉色,二手持幡幢。」略出经曰:「由结金刚幢契故,能注杂宝雨。」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宝幢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幢菩萨形,住宝生如来左边月轮...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华叁昧,诵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数》 / 105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施,谓...

《三藏数》 / 877字 / 9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叁昧耶经,与使者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数》 / 1025字 / 9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海印叁昧有十义

海印是喻。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叁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叁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叁昧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数》 / 440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之种子

(hūṁ)吽。见种子集本。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香姓

Droṇa巴,Dona,婆罗门名。佛於拘尸那城沙罗双树间火葬讫,诸国王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平分佛舍利止诸国之争者。长含经卷四游行经曰:「时遮罗波国Amalaka a(巴Allaka a),诸跋罗民眾(巴Bulaya),及罗摩迦国Rāmagrāma(巴Bāmagāma),拘利民眾Kaulya(巴Koliya)...

《佛学大辞典》 / 560字 / 9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智拳印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数》 / 1802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发心供养品下

尔时,世尊在舍卫城,告难言:“难!诸佛菩萨昼夜常说一切诸,有四种摄而摄众生。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益,四者同事。” 尔时,难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合十指掌,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如来往昔供养几佛,求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何佛...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2326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七支念诵随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略示七支念诵随行之略名。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勤行

勤行善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界次第下之上曰:「毘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叁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若憍陈如

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若憍陈如,若居邻,若拘邻。新称若多憍陈那。若名,憍陈如姓。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普贤

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9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千大千世界

一须弥山一四天下。下鼻地狱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此为一段。叁界众生如是次第有千须弥山四天下。乃至千非想非非想天。有一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小千世界。即以小千铁围为数至千。复有大铁围绕之。名为中千世界。亦名二千世界。即以中千名数数之至千。复有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叁千大千...

门名义集》 / 287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华经云:我此九部,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数》 / 919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无畏

一切智无畏。漏尽无畏。说障道无畏。说尽苦道无畏。一切智无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无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无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无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无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无能如实难言。受障...

门名义集》 / 197字 / 9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世尊陞坐

「世尊一日陞座,文殊白槌曰:諦观如是。世尊便下座。」见碧巖九十二则,从容录第一则。白槌者,凡僧中欲成佛事时,座中一人先击槌,表白於大眾,使一会和之。戒律上之作也。禪门之上堂则之,行白槌之,长老之说前白槌,「筵龙象眾当观第一义。」说已,...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9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

难当来成佛时之名。华经人记品曰:「佛告难:汝於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惠自在通王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9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二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诸佛世尊有秘密藏。是义不然。何以故。诸佛世尊唯有密语无有密藏。譬如幻主机关木人。人虽睹见屈伸俯仰。莫知其内而使之然。佛不尔咸令众生悉得知见。云何当言诸佛世尊有秘密藏。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言。如来实无秘密之藏。何...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167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冰揭罗

又作冰伽罗。訶哩底母(鬼子母神)爱子之名。又曰冰揭罗天童子。新曰毕哩孕迦。爱子成就曰:「其母左手於怀中抱一孩子名毕哩孕迦,极令端正。(中略)时欢喜母復白佛言:世尊!我今復说爱子毕哩孕迦陀罗尼,為利益护持诸有求者。(中略)我今復说毕哩孕迦刻像,取白旃檀香木...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9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致

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数》 / 85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力

是处非是处力。业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是佛十力。是处非处力。善招乐报。恶得苦果。因果相当。名为是处。与上相违。名为非处。佛于是非二处。皆如实知。是名是处非处力。二业力。一切众生叁世诸业。造业之处。受报之所。皆如实知。是名...

门名义集》 / 293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得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数》 / 1008字 / 9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六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如来应正遍知亦复如是。出于三千大千世界。或阎浮提示有父母。众生皆谓如来生于阎浮提内。或阎浮提示现涅槃。而如...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348字 / 9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叁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9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女子出定

五灯会元一曰:「昔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所。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於叁昧。文殊乃白佛言:何此女人得近佛座,而我不得?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叁昧起,汝自问之。文殊遶女人叁匝,鸣指一下,乃尽其神力而不能出。世尊云假使百千之文殊,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经过四十...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种结界相

五种结界相者,乃是如来制比丘结界之也。谓比丘若作事,若行布萨,若建塔寺,或于空地,或在山林,或于水边,随其形量广狭大小,必须结界,以立界相。故说此五种之名相也。(梵语比丘,华言乞士。梵语布萨,华言净住。谓比丘当每月二番聚众,宣说戒,以净身口意叁业,故云...

《三藏数》 / 432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二,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数》 / 1025字 / 8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发心供养品中

难!彼普贤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月如来难!彼月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分陀利如来难!彼分陀利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无垢如来难!彼无垢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证我如来。 “难!彼证我如来复授一菩萨记,次当作佛号大雨如来难...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6654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8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字

一字者,一理之名字也。理本无名无字,超心意识,离性离相,无作无示,非诸众生所能思议,惟佛如来究尽明了。经云:惟一字,所谓无字。是也。

《三藏数》 / 69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七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今此纯陀犹有疑心。唯愿如来重为分别令得除断。佛言。善男子。云何疑心汝当说之当为除断。文殊师利言。纯陀心疑如来常住以得知见佛性力故。若见佛性而为常者。本未见时应是无常。若本无常后亦应尔。何以故。如世间物本无今有已有还无。如是等物悉是无常...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42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语

一语者,如来之语也。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盖言于一语中,演说妙无量无边。譬如泉之初发,细若一线,流之不已,为江为海,无有穷尽也。

《三藏数》 / 72字 / 8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足石

石上印佛足也。佛将入灭,於摩揭陀国留足迹。西域记八曰:「窣堵波侧,不远精舍,中有大石,如来所履双迹犹存。其长尺有八寸,广餘六寸矣。两迹俱有轮相十指皆带花文,鱼形映起,光明时照。昔者如来将取寂灭,北趣拘尸那城,南顾摩揭陀国蹈此石上,告难曰:吾今最后留此足迹,将...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数》 / 901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性海

真如之理性,深广如海,故云性海。如来身之境也。西域记序曰:「廓群疑於性海,啟妙觉於迷津。」往生礼讚曰:「性海如来尽是师。」五教章上曰:「性海果分当是不可说义。」五灯会元云:「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特未尝知,祖即為说性海。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叁...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四无碍智

(亦名四无碍辩,出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数》 / 190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三

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建立正忆念正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是名第二。那含人是名第三。罗汉人是名第四。是四种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 云何名为具...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8525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大眾部

有二: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二十部之根本二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未罗

Āmalaka,果名。新称末罗,摩洛迦,菴摩洛迦等。旧称菴摩罗,磨勒,菴摩勒。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旧言菴摩罗,亦作摩勒。其叶似小枣,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药分。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西域记八曰:「摩洛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实相印

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印者,信也。如世之公文,得印可信。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之理,印定其说。外道不能杂,天魔不能破。若有实相印,即是佛说。若无实相印,即是魔说。经云: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是也。(梵语波旬,华言恶。释迦如来...

《三藏数》 / 125字 / 8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名

名即名字。谓理虽是一,假言施设,种种不同。如经中只一涅槃之名。如来随机演说,亦名无生,亦名无作,亦名无为,亦名解脱,亦名彼岸,亦名无退,亦名安处,亦名寂静,亦名无相,亦名无二,亦名一行,亦名清凉,亦名无诤,亦名吉祥,虽立多种之别,只是涅槃一名,是为一名。

《三藏数》 / 113字 / 8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金刚牙菩萨

梵语曰缚日罗夜叉Vajrajakṣa,又译曰金刚食。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四亲近菩萨之一。标咬噉一切怨敌之德,住於金刚药叉叁摩耶形,有大牙。秘藏记末曰:「白色,二手作拳当臆。」略出经曰:「由结金刚牙契故,设是金刚尚能摧破。」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

《佛学大辞典》 / 266字 / 8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运出叁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三藏数》 / 371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数》 / 785字 / 8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极

一极者,谓华严经广谈界之旨,妙极无二也。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听次,有如聋聩,寂无所闻。故疏云:一极唱高,二乘绝听。是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三藏数》 / 101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广博身如来

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饿鬼经曰:「由称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宽大,所施之食,恣意充饱。」秘藏记本曰:「广博身如来,中央毘卢遮那佛也。」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六种意乐

谓菩萨修习一切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乃至现世得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数》 / 323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一

佛复告迦叶。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譬如比丘见大火聚便作是言。我宁抱是炽燃火聚。终不敢于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及秘密藏。谤言云是波旬所说。若言如来...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7163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盖

经云: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五百盖者表五阴也,合成一盖者,表一心也。以显五阴之,全是一心也。(梵语毗耶离,华言广博严净。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

《三藏数》 / 127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四

尔时迦叶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四种人等应当依耶。 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我所说应当依止。何以故。有四魔故。何等为四。如魔所说诸余经律能受持者。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有四种魔。若魔所说及佛所说。我当云何而得分别。有诸众生随逐魔行。复有随顺佛所教者。...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000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一行

一行者,如来所行之行也。行以进趣为义。能行此行,则能趣向佛果。虽名一行,而具足五行。故经明五行之后,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能于一心中行于五行,具足而无缺也。(五行者,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也。)

《三藏数》 / 95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佛五姓

西域记云:姓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佛祖统纪云:世人皆知如来为刹帝利之主种,而不知瞿昙释迦前后立姓之由。瞿昙之义有四,或云纯淑,或云地最胜,此从本德而称也;或云甘蔗,或云日种,此就本缘而言也。释迦之义有叁:据德立号则曰能仁,依处称名则曰舍夷直林。然释迦立姓之...

《三藏数》 / 613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柔和忍辱衣

弘经叁轨之一。弘通华者,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為心,吾心柔和忍辱,可以防一切瞋恚之害毒,如衣防寒热之害,以為因喻。华经师品曰:「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為四眾广说此经。如来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数》 / 1983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十力

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数》 / 59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门名义集》 / 222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十上经

佛勅舍利弗使说,舍利弗因说十上:一成、二修、叁觉、四灭、五退、六增、七难解、八生、九知、十证也。此之十,於第一说十,各各增十,而说五百五十。出长含经九。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 《十上经》 / 本站介绍:长阿含经

涅槃四种大乐

一、无苦乐,无苦乐者,谓无世间之苦乐也。世间之乐,即是苦因。故经云:不断乐者,则名为苦;以断乐故,则无有苦。无苦无乐,乃名大乐。此即涅槃之大乐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大寂静乐,谓涅槃之性是大寂静,以其远离一切愦闹故,以大寂静,名为大乐,此即涅槃之...

《三藏数》 / 199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

一卷。唐金刚智译。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指

一指,手之一指。经云: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叁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也。(梵语叁摩提,华言等持。离昏沉掉举,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诸漏即叁界生死也。)

《三藏数》 / 11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宝幢如来

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眾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為拳,安於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為无点之字,以是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冰揭罗天童子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冰揭罗天童子念诵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Hūṁ叁个种子各别项解。以此叁字书於木佛之叁处。安像叁昧仪经曰:「诵此真言已,復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以唵吽叁字,安在像身叁处,用唵字安顶上,用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八大自在我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数》 / 707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秘密主

具曰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萨埵也,解之者有浅深二释。若依浅略释,则秘密主為夜叉王之异名。夜叉之身口意。隐密而不可了知,故西士之俗谓為秘密主,今金刚萨埵现此夜叉王之身,手持金刚,常為诸佛侍卫,故谓為金刚手秘密主。若依深秘释,则诸佛之叁业秘密。金刚萨埵执持其秘密,故...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数》 / 1500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一念

念即心念。此之一念,有真有妄。若凡夫以根对尘所起之念,念念生灭,此妄念也。若离根尘,真净明妙,虚彻灵通之念,即是如来正智之念也。此正智之念,非生非灭,不常不断,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是也。(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尘者,色声...

《三藏数》 / 147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

如来性品第四之五

善男子。方等经者。犹如甘露亦如毒药。迦叶菩萨复白佛言。如来何缘说方等经。譬如甘露亦如毒药。 佛言。善男子。汝今欲知如来秘藏真实义不。迦叶言尔。我今实欲得知如来秘藏之义。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或有服甘露  伤命而早夭 或复服甘露  寿命得长存 或有服毒生 ...

《大般涅槃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9785字 / 7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6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数》 / 590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