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 条搜索结果

夜叉

Yakṣa,又曰阅叉。新作药叉,夜乞叉。译言能噉鬼,捷疾鬼,勇健,轻捷,秘密等。玄应音义叁曰:「阅叉或云夜叉,皆讹也。正言药叉,此译云能噉鬼,谓食噉人也。又云伤者,谓能伤害人也。」法华玄赞曰:「夜叉,此云勇健。飞腾空中,摄地行类诸罗剎也。罗剎,云暴恶,亦云可畏。...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1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世间有知识,常与人为因缘,令人得大罪,亦令人得大福。何谓知识?一者恶知识、者善知识。譬如贼师造恶逆,杀害君父破乱天下,众生被毒殃无不加,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罪。如释迦文菩萨发意求道救护众生,四等四恩接护一切,三界五道靡不蒙度也!所谓善知识与之从事,令人得大福...

《杂譬喻经(上下卷)》 /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 121字 / 1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8日

五味

佛於涅槃经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经。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经,如牛之乳。此时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方等

台家有叁释:(一)约理释之。谓方者方正,等者平等,中道之理方正而生佛平等也。因此义故,方等為一切大乘经之通名。释籤六曰:「此以理等名方等典。」四教仪集解上曰:「叁諦共谈,理方等也。若理方等,五时之中唯除鹿苑,餘皆有之。以诸大乘经悉谈叁諦,故云大乘方等经典。」阅...

《佛学大辞典》 / 442字 / 11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种灌顶

一、阿闍梨灌顶,即传法灌顶。此有叁部之别。、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叁、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益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见入坛钞。 又一、光明灌顶,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也。、甘露灌顶,以香水灌顶也。叁、种子灌顶,观种子而布於...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10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八还辩见

还者,复也。辩者,分别也。见,即能见之性也。八还辩见者,以所见八种可还之境,而辩能见之性不可还也。此由阿难不知尘有生灭,见无动摇,而妄认缘尘、随尘分别,故如来以心、境法,辩其真妄。言心则曰:今当示汝无所还地;言境则曰:吾今各还本所因处。此显所见之境可还,而...

《三藏法数》 / 1025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部大论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分别瑜伽论,未翻。叁、大乘庄严经论,十叁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於夜分从知足天降於禪堂...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缘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缘,而独缘法尘,谓缘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缘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悉檀

佛之说法不出四悉檀也。悉檀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檀為梵言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檀。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檀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檀,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10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妙法莲华经》者,破明一之指归也。降神五浊,弘道三乘,权智不思,大悲难极,先设化城之迹,后示系珠之本,车虽有异,雨实无差;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同入法性,归之于此。昔炖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后秦姚兴,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考验译,定...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仁寿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师添品 / 460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叁相续

一、世界相续,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故名世界。由众生于清净心体,一念不觉,而起妄明。妄明既立,空昧相形,形则摇动,故有风轮,执持世界;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

《三藏法数》 / 765字 / 9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过去无数劫,尔时有孔雀王,从五百妇孔雀,相随经历诸山,见青雀色大好,便舍五百妇追青雀,青雀但食甘露好果。时国王夫人有疾,夜梦见孔雀王,寤则白王:“王当重募求之。”王命射师:“有能得孔雀王来者,赐金百斤;妇以女女之。”诸射师分布诸山,见孔雀从一青雀,便以蜜麨处处涂树...

《旧杂譬喻经》 /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 544字 / 9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1日

骨人

图绘枯骨使坐禪者观之。即為骨锁观之对象,以便成想者也。行事钞下曰:「大论供给坐禪法、禪杖、禪毱、禪镇、骨人。」资持记下之叁曰:「骨人即今枯骨图,假彼色相以助禪法。」释氏要览下曰:「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禪者观之,即今画作枯骨帧子是也。」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9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眾部

:一、為根本结集时之大眾部。以窟内之结集,谓之上座部。故窟外之结集,谓之大眾部。是為小乘十部之根本部。佛灭后百年,大天比丘出。始确立大眾部之本义(以前未见宗义之相异),尔后自其部更出异部,本末合有五部。文殊师利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者,一、摩訶...

《佛学大辞典》 / 785字 / 9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颠倒

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叁,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於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9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处征心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着处...

《三藏法数》 / 1070字 / 9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贤七圣

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菩提树

Bodhidruma,又Bodhivṛkṣa,释尊於此树下成道,故名菩提树,译曰道树,又云觉树。然此树之本名,法苑珠林八云阿沛多罗树,法显传云贝多树,观佛叁昧经云阿输陀树Aśvattha,西域记八云毕鉢罗树(Pi ala)。见[毕鉢罗]条。谓贝多罗為菩提树者误也。酉阳杂俎曰:「菩提树出摩伽阤...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9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叁、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三藏法数》 / 590字 / 8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中洲

须弥山之四方,有南赡部等四大洲,此四大洲各有中洲附属之。俱舍论十一曰:「四大洲侧各有中洲。赡部洲边中洲者,一遮末罗洲,筏罗遮末罗洲。」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王子以肉济父母缘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食,好者供养父母,粗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者,而自食之。” 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 阿难...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64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祖

(一)华严之五祖。初祖终南杜顺,祖云华智儼,叁祖贤首法藏,四祖清凉澄观,五祖圭峰宗密也。华严宗唯立此五祖。盖华严经至东晋觉贤叁藏,始翻传之,尔后世讲解者虽多,然未立一宗。陈隋之世有杜顺,着法界观门,五教止观等,始开华严宗之基。门人智儼,思惟十玄六相之幽旨,发...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婆稚阿修罗

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於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繫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娑婆

Sahā,又作沙訶,娑訶楼陀。新云索訶。堪忍之义,因而译曰忍土。此界眾生安忍於十界而不肯出离,故名為忍。又诸菩萨行利乐时,堪受诸苦恼之义。又此界眾生有贪瞋痴等烦恼之过,眾生忍之,故名。又作杂恶。杂会。以是為叁恶五趣杂会故也。此為叁千大千世界之总名。一佛摄化之境土也...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真心,為眾生本具之如来藏心,真净明妙,离虚妄之想者。、妄心,為起念而分别生一切种种之境界者。楞严经曰:「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流转。」 又一、定心,禪定之心也,又修定善之心也。、散心,散乱之心也。又修散善...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8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悔

五种皆称悔者,以其皆能灭罪故也。忏悔则灭身口意所作之业,劝请则灭波旬请佛入灭之罪,随喜则灭嫉他修善之愆,回向则灭求生叁界之心,发愿则灭修行退志之过也。(梵语波旬,华言恶。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忏悔,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华梵兼举,故称忏...

《三藏法数》 / 376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比丘

佛最初所度之五个比丘。皆為佛之姻戚。一、憍陈如,、额鞞,叁、跋提,四、十力迦叶,五、摩男俱利。是為文句四之叁之说,而诸经论诸家之义皆同。然列為一、陈如(又拘邻),、頞鞞(又湿鞞阿说示马胜),叁、拔提(又摩訶男),四、十力迦叶,五、俱利太子。又玄义释籤六之...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摩呼洛伽

Mahoraga,莫呼洛伽摩,旧曰休勒,摩睺罗伽,新曰莫呼洛伽,摩护囉誐。八部眾之一。大蟒神也。胎藏界第叁院之一尊,释迦如来之眷属也。是為大日如来普门示现之一法门身,一类眾生,因此法而遂得到於一切智地。大日经一曰:「尔时执金刚秘密主,於彼眾会中坐。白佛言:世尊云何如来...

《佛学大辞典》 / 449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毘摩质多罗

Vimalacitra,新云吠摩质呾利。阿修罗王之名。译曰净心,綺画,宝饰等。娶乾闥婆之女,生舍脂夫人,嫁於帝释,即帝释之舅也。法华文句曰:「毘摩质多,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波海水出声。名毘摩质多,即舍脂父也。观佛叁昧云:索乾闥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宝殿,纳...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叁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叁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四劫

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谓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历过百年,则寿减一岁;如是减至人寿十岁则止。复过百年,则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名为一小劫。如是十增减,名为一中劫。总成、住、坏、空四中劫,名为一大劫。 一、成劫,成劫者,谓世界初成立也。...

《三藏法数》 / 916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十八不共法

一者诸佛身无失。身行善顺。名身无失。者口无失。口业善顺。名口无失。叁者念无失。念顺无差。名念无失。四者无异相。怨亲等节护。名无异想。五者无不定心。常住叁昧。无散须臾。故名无不定心。六者无不知已舍。粗细等事所有经心莫不知而后辩。故言无知已舍。七者欲无灭。欲善满...

《法门名义集》 / 338字 / 7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法身

一、言说法身,谓法身无相,本离言说,虽离言说,非言莫显,故名言说法身。 、证得法身,谓法身体遍,物物皆具,但以迷故,不能究显,若不造修,何由证得。故以始觉之心,契于本觉之理,始本不,即究竟觉;是名证得法身。

《三藏法数》 / 96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法华七喻

一、火宅喻,火譬众生五浊等苦,宅譬叁界。谓叁界众生,为五浊八苦之所煎逼,而不得安隐。犹大宅被火所烧,而不能安居。故以火宅为喻也。(五浊者,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八苦者,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

《三藏法数》 / 804字 / 7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有对

就十八界分别叁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境界有对。叁所缘有对。对者碍之义。碍有种:一障碍之义,拘碍之义。障碍之义者,第一之障碍有对也。以五根五境之小色為体。此十色互相障碍,如手之碍手,石之碍石,故名障碍,障碍即有对也。拘碍之义者,第之境界有对,与第叁之所缘...

《佛学大辞典》 / 281字 / 7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大自在天

自在天外道之主神也。梵语摩醯首罗讹略,正為摩醯湿伐涅Maheśvara,译言大自在。在色界之顶,為叁千界之主。此大自在天有种:一曰毘舍闍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毘舍闍為鬼类之名,摩醯首罗论师之所祀,有目八臂,乘白牛,住於色界。密教以之為大日如来之应现。彼又言此...

《佛学大辞典》 / 1079字 / 7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

一即十

所谓一即十者。乃一至十之数。均由一相叠而成。若以一為本数,即单位。则舍一而不能有至十。此所以一即,一即叁以至一即十也。易言之。乃由本数之一為始。渐次成而為。一之外别无之本体也。由此以推。十亦由本数之一為始。渐次成而為十。一之外别无十之本体也。由是论之...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