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1 条搜索结果

大般涅槃

常略称為涅槃。有大乘小乘之二。小乘之大般涅槃叁卷,晋法显译。是与白法祖译之佛般泥洹二卷及失译方等泥洹二卷,皆与长阿含游行同本。大乘之大般涅槃。有二本,一四十卷,北凉曇懺译称為北本涅槃。分十叁品。二叁十六卷,刘宋慧观与谢灵运共再治北本。称為南本涅...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1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六即佛

六即佛者,约事故明六,约理故明即。即者,其体不二,名之为即。然明此六即者,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行次第。若论六者,位次高下有序,则修行之人,不生上慢。若论即者,理体初后皆是,则修行之人,不生退屈。以理言之,即处常六,六处常即,盖由事理不二故也。 一、理即佛,谓...

《三藏法数》 / 720字 / 1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 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已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蕴自性皆空。 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

《般若波罗蜜多心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770字 / 1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

轮王七宝

长阿含云:增劫中,则有轮王出世。以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人寿增至八万四千岁,历过百年,寿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名为减劫。此后过百年,复增一岁,或云子倍父寿。(若父十岁子则二十岁。)名为增劫,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时,则有金轮王出生。在王家绍灌顶位,于十日香汤沐浴...

《三藏法数》 / 965字 / 12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一品

之全部有由多品合成者。分一品而书写之,名曰一品。各均可书写其一品。而其例则由书写供养法华為始。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12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叁法印

一切作法常。一切法我。涅槃寂灭。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常。我一切诸法体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我。别依大乘二我(人我法我)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1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睒子

闻如是: 一时,佛在毗罗勒国,与千二百十比丘,及众菩萨、国王、大臣、长者、居士、清信、士女不可称计,一时来会。 佛告诸比丘:“皆悉寂静定意听!我念前世,初得菩萨道时,戒行普慈,精进一心,修集智慧、善权方便,功德累积不可称记,诸天龙、鬼神、帝王、人民能行...

佛说睒子 / 乞伏秦三藏法师释圣坚译 / 2662字 / 1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大明王

新译仁王奉持品说,佛於未来世受持叁宝之处,使方菩萨护其国。而同仪轨上引不空叁藏所持之梵本金刚顶瑜伽,以彼菩萨,配於本菩萨,说此菩萨一一有正法轮与教令轮之二身,正法轮现菩萨之真实身,教令轮现明王之忿怒身。於此加佛之自性轮身而為叁轮身。此叁轮...

《佛学大辞典》 / 843字 / 1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种说人

佛法有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化人说。」是也。净影量寿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2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随愿往生

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别名普广菩萨,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之第十一卷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不空羂索观音

梵名阿牟伽皤赊Amogha āṣa,译為不空羂索。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也。或列為六观音之一。此尊持不空之羂索,鉤取人天之鱼於菩提之岸,以此标帜而得名,羂索譬菩萨之四摄法,其羂索必有所获,故云不空。陀罗尼集四曰:「阿牟伽皤赊,唐言不空羂索。」大日曰:「羂索是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1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忿怒

大明王也。秘藏记末曰:「以忿怒充智。」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清凉

臺山志曰:「臺山本名清凉山。」华严疏云:「清凉山者,即代州雁门郡臺山也。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炎暑,故名清凉。」参照次项。(CBETA註:即参照[清凉山]项)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1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吉祥咒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城,是名曰转法轮莫能逾者,是地广普,若有娆者,佛皆说之!今当讲诵,大人圣贤,具足归彼。时佛告贤者阿难:“吾为汝说神咒之王,汝当持之!诸佛所说至诚行、趣道行、十二因缘行、月行、日行、贤者行、日月俱行。谛听,善思念之!”阿难言:“受教而听。”如...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033字 / 12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1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者。盖是法身之玄堂。正觉之实称。众之渊镜。万流之宗极。其为体也。妙存有物之表。周流穷之内。任运而动。见机而赴。任运而动。则乘虚照以御物。寄言蹄以通化。见机而赴。则应万形而为像。即群情而设教。至乃形充十方。而心不易虑。教弥天下。而情不在已。厕流尘蚁...

《大般涅槃》 / 855字 / 1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二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1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1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俱逊婆

Kusumbha,译言红蓝花。為橙红色复花。以染线者。见苏悉地羯罗供养法上。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叁两

释迦如来自说往因,我往昔日日割身肉叁两,卖於病家,得金钱枚,奉於古之释迦佛,因而闻涅槃。见涅槃二十二。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佛说,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心同本。说心意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 《佛说意经》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叁百十度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一者人我。二者法我。人我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我亦名法空。众生阴空。乃至佛阴空。是法空。阴是成众生之法。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1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十门释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前,悬谈一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明之惑,证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七佛药师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上曰:「一、东方去此四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光胜,佛曰善称名吉祥王如来,发八大愿。二、东方去此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妙宝,佛曰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发八大愿。叁、东方去此六殑沙佛土,有世界曰圆满香积,佛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发四大愿。四、...

《佛学大辞典》 / 400字 / 1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六十二见

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常。叁、色為常常。四、色為非常非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常,即言世间之常常也。计他四蕴之常常,即计神之常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1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那赖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十人俱。尔时有族姓子,弃家、捐妻子、舍诸眷属,行作沙门。其妇端正殊好,见夫舍家作沙门,便复行嫁。族姓子闻之心即生念:“与妇相娱乐时,夫妇之礼,戏笑放逸。”心常想此,不去须臾,念妇在前,面类形貌,坐起举动。...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12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佛说君臣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千二百十人俱。尔时诸比丘,心自兴念:“承佛威神,诸天感之,得未曾有。于是世尊,常以慈愍,调达而反害意向于如来。佛以大哀弘意待之。”或复比丘,而说此言:“往者世尊,岂不察知调达凶恶心怀谄害,而令舍家除其头发?”或有比丘各...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98字 / 11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道行般若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形,两忘玄莫,喟然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 / 835字 / 11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1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光华梵志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十菩萨,央数人。于时众人央数千,皆来集会在于佛所,悉下须发行作沙门,各自与百群从,修治道德,精进不懈,成得神通,生死根断,普获道证,周旋十方,济度众生。阿难白佛:“此等众学,宿有何行、本修何德,...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02字 / 11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七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进趣之学。故名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长阿含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 / 544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金刚般若波罗蜜 /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 5918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叁、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阴盛苦,阴為一身之总体,為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苦,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叁藏法数二十四。 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0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一切流摄守因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之略名。后汉安世高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0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叁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大力菩萨

金刚吼,龙王吼,畏十力吼,雷电吼,量力吼也。旧译仁王受持品曰:「若未来世,有诸国王,护持叁宝者,我使大力菩萨往护其国:一、金刚吼菩萨,手持千宝相轮,往护彼国。二、龙王吼菩萨,手持金轮灯,往护彼国。叁、畏十力吼菩萨,手持金刚杵,往护彼国。四、雷电吼菩萨...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神通

又曰通,神变。不思议為神。自在為通。不思议自在之用有种:一、天眼通,谓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眼根,色界及欲界六道中之诸物,或近,或远,或麤,或细,一不照者。二、天耳通,為色界四大所造之清净耳根,能闻一切之声者。叁、他心通,得知一切他人之心者。四、宿命通,得...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一向出生菩萨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说阿弥陀之异名。此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故名。同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僧伽梨

Saṁghāti,比丘叁衣之一。新称僧伽胝,僧伽致,僧伽鵄,僧伽知。译曰重或合。以割截而更合重之故也。义净译為复衣。其义译有种种之名。為叁衣中之最大者,故称為大衣。以其条数最多,称為杂碎衣。入王宫聚落乞食说法时必服之。故称為入王宫聚落时衣。有叁品之不同。九条十一条十叁...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5日

佛说驴驼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尔时有一比丘新学,远来客至此国,诸比丘欲求猗筹。诸比丘闻,不与猗筹:“今观于子,行不具足举动不祥,将于此造损耗业。”尔时新学不得猗筹,复诣余处,求索猗筹。彼诸比丘,不问本末,速授猗筹。前比丘闻,即往问言:“卿...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37字 / 10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二种涅槃

一者性净涅槃。二者方便涅槃。性净天真之理。体通叁世。其德圆备。本增减。虽隐显从缘。而体染累。故就实彰名。称曰性净涅槃也。方便净。含灵禀识。虽有真性。烦恼惑覆心莫能自反。要须籍善知识开示。有方顺教传修理鉴理事。解观渐增。烦惑捐尽。尔乃体用行成报用方便。是以果...

《法门名义集》 / 167字 / 10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舅甥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意为动,即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人定后,凿作地窟...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364字 / 10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我。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10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4日

佛说国王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十人俱。尔时诸尊比丘各发心言:“贤者舍利弗、贤者阿那律、贤者阿难、输轮及诸弟子百之众,本俱一时弃家为道,所贪慕,不志世荣,悉为沙门。时舍利弗,嗟叹智慧最为第一,断众狐疑,和解斗诤,分别道义,所不通,...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482字 / 10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