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觉,谓一切众生自性清净心源,离于妄念,即寂而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故名本觉。 二、相似觉,谓圆教十信位中,由始觉之功,见、思粗惑既已断竟,尚余无明细惑未破,所觉之理,非真本觉,唯得名为相似,故名相似觉。(十信者,信心、念心...
《三藏法数》 / 40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明菩萨乘之阶位,诸经论所说,种种不同。如大日经依十住而明十位,又同经明十地之十位,胜天王般若经明十地之十位,智度论明叁乘合说之十位,金光明经明十地妙觉之十一位,唯识论明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妙觉之四十一位,智度论加入等觉明四十二位(四十二字门是也),仁王般若经明十...
《佛学大辞典》 / 649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叁十二相中乌瑟腻沙相中之好也(相為大相,好為小相)。佛顶上有肉块隆起為髻形,谓為乌瑟腻沙相,顶上肉髻相等,於此相中有一切人天不能见之顶点,故名无见顶相。观佛经叁曰:「佛顶肉髻生万亿光,光光相次乃至上方无量世界,诸天世人十地菩萨亦不能见。」观无量寿经曰:「唯顶...
《佛学大辞典》 / 230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行位,十地之第五。菩萨至此地能破一切之情见,通达一切之法,即是诸佛之境界,而无能胜之者,故名。菩萨瓔珞本业经下曰:「佛子顺忍修道,叁界无明疑见一切无不皆空,八辩功德入五明论。(中略)五论者内外方道因果鬼神,无不通达,故名难胜地。」仁王经下曰:「如实知诸諦,...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Nirmāṇakāya,叁身之一。应他之机缘而化现之佛身也。又与真如相应之佛身也。义林章七本曰:「应宜现身名应身。」胜鬘经宝窟上本曰:「与真如相应,一名為应身。」定应身之体,依经论有叁种之不同。一,依同性经,摄论,则对於地上之菩萨,现无量之相好身,為应身,现於地前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505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Kumāra-bhūta,又作鳩摩罗浮地,鳩摩罗浮多地。译曰童子地、童真地、童相地等。通為菩萨地之总称,别称初地或八地已上之菩萨。瓔珞本业经上曰:「鳩摩罗伽,秦言逆流,欢喜地。」是指初地已上。智度论二十九曰:「鳩摩罗伽地者。或有菩萨,从初发心断婬欲,乃至阿褥多罗叁藐叁菩...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种者,能生之义;性者,不改之义。性有叁种不同:有理性之性,有性分之性,有数习之性。此之五种,乃数习性分之性也。以由菩萨修观,断惑证理,历位从十住至于等觉,次第浅深不同,故有五种之性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
《三藏法数》 / 503字 / 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9月14日梵网经上说菩萨之阶乘四十位,分為四位: 第一、十发趣。谓大乘之行人至十住初闻妙理,而发趣於佛地,故名发趣。一捨心、二戒心、叁忍心、四进心、五定心、六慧心、七愿心、八护心、九喜心、十顶心也。此十者,前八心為瓔珞所说十信中之八心,后二心為同经所说十住心之初后二心(...
《佛学大辞典》 / 290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信分,谓第一会菩提场中,说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名举果劝乐生信分,盖举扬如来依正二报难思之果,劝励当机闻而乐欲生其净信,故名信分。(梵语菩提,华言道。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依正二报者,身为正报,国土是依报也。) 二、解分,谓第二会普光明殿,说十信...
《三藏法数》 / 717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在十地中之第七地远行地,以深入无相观,无菩提可求。无眾生可度。沈於无相空寂之理,而不能修行,此沈空之难也。菩萨故意起菩提有情实有之执入八地不动地。而证佛果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扶习润生。台家之所谈。言於通教十地中第九之菩萨地,以誓愿扶见思之习气,受叁界之生,以度眾生也。以於十地中第七之已办地,既断见思之正使已,不能受生於叁界六道而度眾生,将以何者满利他之行?若藏教之菩萨,叁祇百劫之间,不断一毫之见思(唯制伏之),故可以之而受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瓔珞本业经上说:一习种性,十住也,与前同。二性种性,十行也,与前同。叁道种性,十迴向也,与前同。四圣种性,十地也,与前同。五等觉性,与前同。六妙觉性,妙极觉满。此中性虽通於六位,而种局在於因。故前之四位,正名為种。等觉虽犹在因,而胜於前位,故称為觉。不谓為种也...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于是忍世界。百亿天帝释。皆于忉利紫绀殿上。化作七宝师子之座。施交露帐。席以彩絷已。各稽首请佛。佛意悉知。即为分身。遍诸释殿。一一佛者。从众菩萨。一切天帝。莫不悦豫。其下百亿小国。续自见佛。如故不减。时十方刹。复来云集。法意菩萨。首意菩萨。贤意菩萨。勤意菩萨。思...
《佛说菩萨本业经》 /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 192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2日真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种之差别,谓之六无畏,无畏者,安稳苏息之义,一切眾生被烦恼所缚而似死灭,若到此六处,则各各离彼之扼缚,而得苏息,故名无畏。凡大日经之说相,地前立叁阿僧祇劫,於此叁劫越麤妄执与细妄执及极细妄执之叁妄执,此上更立十地,為开发金刚宝藏位,...
《佛学大辞典》 / 576字 / 3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地中第九善慧地之菩萨知眾生十一种之稠林:一眾生心之稠林。(中略)烦恼,业,根,解,性,乐欲,随眠,受生,习气相续,叁聚差别之稠林。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信不退,谓十信位菩萨发大信心,笃信中道圆妙之理,常住平等,不迁不变,信行满足,而无退转也。(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 二、位不退,谓菩萨十信满足,入十住位,乃至十行、十回向位,即得分见法身,住正定位...
《三藏法数》 / 491字 / 3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一。又名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一道者,為一乘一如等,言其理,乃离诸造作及有為无為之别执,名為无為。是盖谓真言行者,超叁劫中,於第二劫虽了达万有唯心,心外无别法,而恐沈没於真如无為之中,故知於此住心,不坏因缘,而证法界...
《佛学大辞典》 / 494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法性土,谓如来清净法身所依之土,以真如为体。然此身、土、体无差别,不变不迁,离相寂灭,是名法性土。 二、实报土,谓如来圆满报身所依之土,以无漏五蕴为体。此由往昔修习十力、四无所畏等功德,成就无碍庄严境智,融泯称实,感报之所招感,是名实报土。(无漏者,不漏...
《三藏法数》 / 509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3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信忍,谓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中,修习空观,信一切法皆悉空寂,能于空法,忍可忍证,故名信忍。(十住者,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也。空观者,谓观一切法,性相皆空也。) 二、法忍,谓别教菩萨,于十行位中...
《三藏法数》 / 556字 / 3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卐之形也。是印度相传之吉祥标相,梵名室利靺蹉洛剎曩Śrivatsalakṣaṇa,即吉祥海云相也。罗什玄奘诸师,译之曰德字。魏菩提流支於十地经论十二译此语為万字。此中室利靺蹉即卐译為万者,為功德圆满之义。故吉祥海云之义,译无咎。惟洛剎那译為字者,是与恶剎那之语相混,梵语洛剎...
《佛学大辞典》 / 1106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大乘者,谓通教中菩萨,于当教中,对声闻、缘觉小乘,故得称为大乘也。四果者,本是声闻所证果位;今菩萨历于十地,修行证果,亦有浅深、始终不同,故借小乘四果之位以区别之,是名大乘四果。(十地者,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三藏法数》 / 396字 / 3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应化佛菩提,於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菩提,十地圆满,得真常之涅槃。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谓「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是也。叁法佛菩提,如来藏性本来清净,眾生界即涅槃界也。经所谓「如来如实知见叁界之相,不...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位,登其中十地之位谓之登地,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后也。而十地之间自初地至第十地之终要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其初地称欢喜地,始断一分烦恼而悟一分法性欢喜之位也,以后登地之菩萨又名法身之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相宗所立之叁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叁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具名大乘同性经,二卷,宇文周闍那耶舍译。佛在大摩罗耶精妙山顶,楞迦大城之毘毘沙那罗剎王供佛问法,而受菩萨之记。海龙王问其往因,佛為说之。次有海妙探自在智通菩萨从东方来,以大宝殿供佛问法。佛為说如来十地之名,及声闻十地之名,辟支佛十地之名,菩萨十地之名。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
《三藏法数》 / 252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凡大乘菩萨之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之五十二位,华严经等所说也。天台以之為别教菩萨之行位,而别立圆教菩萨之行位六即位:一、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又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也,理性虽如是,然以未闻之而不知之,是等凡夫,唯於...
《佛学大辞典》 / 55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法华一经,妙理玄微,人难信受。故先以瑞相警变常情,常情既变,而生渴仰,则闻法染心,妙道易阶,密有所表,故具明六瑞焉。 一、说法瑞,谓佛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而为法华作序。从一法说无量义,会无量义归于一法,故无量义经为法华会多归一之序。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
《三藏法数》 / 856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地寄乘者,谓十地菩萨寄于,人天等诸乘进修,而为因行,以显真实智证之果分也。所以欢喜、离垢、发光叁地,寄于世间人天乘;焰慧、难胜、现前、远行四地,寄于出世间叁乘;惟不动、善慧、法云叁地,超于世间、出世间,即是寄显一乘法也。(人天乘者,人乘、天乘也。叁乘者,声...
《三藏法数》 / 870字 / 2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台家约四教而明二十智。叁藏教有七智、世智、外凡智、内凡智、四果智、辟支佛智、菩萨智、佛智是也。又通教有五智、四果智、支佛智、入空之菩萨智、出假之菩萨智、及佛智是也。又别教有四智、十信智、住行向之叁十心智、十地等觉智、佛果智是也。又圆教有四智、五品智、六根智、住...
《佛学大辞典》 / 126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所知依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也。是為所知之本体,故名所知依。二、所知相殊胜殊胜语。阿赖耶识叁种之自相,即徧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也。是為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叁、入所知相殊胜殊胜语,唯识性也。是為行者证入之所,故名入所智相。四、彼入因果殊胜殊胜语,世出世之...
《佛学大辞典》 / 498字 / 2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於八地已上,不借加用之功,自然契於真性之智也。西方要决曰:「十地论云:入八地已去,得任运无功用智,於散散中得自在故无念退也。」玄义分记一曰:「佛地论意,七地已前名功用,八地已上无功用。」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人,其名曰:智幢菩萨、法幢菩萨、月幢菩萨、日幢菩萨、无量幢菩萨、跋陀波罗等十六正士、文殊师利等六十同意、弥勒菩萨等贤劫一切菩提萨埵。 尔时无尽智菩提萨埵,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种...
《佛说大方广菩萨十地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 329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15日涅槃经六举如来使者,於末世弘经,人天依止者四人,谓之人四依:一具烦恼性之人(即叁贤四善根),二须陀洹(即预流果),斯陀含(即一来果)之人,叁阿那含(即不还果)之人,四阿罗汉之人。是内证虽為大乘之菩萨,而外现声闻之相,传法化人者也。其内证之涅槃配於大乘之位次,诸...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依即依止也。谓从五品位至等觉菩萨,堪为世间众生之所依止,能令众生闻法开解,修行证果,故名人四依。(五品位者,随喜品、读诵品、说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也。) 五品十信为初依,五品、十信,皆圆教位次也。谓此位之人,观慧明了,达如来秘密之藏,能令众生闻法开解...
《三藏法数》 / 542字 / 2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具名菩提萨埵摩訶萨埵(Bohdhisattva Mahāsattva),菩提萨埵作道眾生,新译曰觉有情。摩訶萨埵作大眾生,新译曰大有情。求道果之眾生,故云道眾生,求道果者通於声闻缘觉,故為简别於彼,更曰大眾生也。又菩萨有中高下之诸位,但為示地上之菩萨,更曰摩訶萨。佛地论二曰:「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之阶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觉妙觉等,入十住之位者,谓之登住。然圆教菩萨之十住即当於别教菩萨十地之位,圆教之菩萨,有登住已去一分之断惑证理,别教之菩萨,於登地以后成之。法华玄义五曰:「无明是同体之惑,如水内乳,唯登住已去菩萨鹅王能唼无明乳清法...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2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起信论之法门也。阿梨耶之心体无生无灭。有无明,迷於自之心体,而违寂静之性,鼓动起念,有生灭四相。即使心体生住异灭由细至麤也。今就此义而明四相,既鼓静使动,便有前后麤细之异。依之以彼先际之最微,名為生相。及最后之最麤,名為灭相,取中间為住相异相。而以之配於叁细六...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疏云:方是智所诣之偏法,便是善权巧用之能。巧用诸法,随机利物,故云方便。(偏法者,即小乘偏权之法也。) 一、自行方便,谓佛及四十一位,心内所证不思议二谛之理,是名自行方便。(四十一位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菩萨及等觉菩萨也。等觉者,望后妙觉犹有一等故也。...
《三藏法数》 / 280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信满成佛,於十信之满位,决定信诸法之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名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於十住(旧云十解)之满位,深解法性,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是名解满成佛。叁行满成佛,於十地之满心,能除一切无明诸惑,菩提之愿行皆具足,是名行...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旧译曰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译曰大有情。有作佛大心之眾生,即菩萨之通称也。智度论五曰:「摩訶名大,萨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还大勇心故為摩訶萨埵。」同四十五曰:「摩訶秦言大,萨埵秦言心,或言眾生。是眾生於世间诸眾生中第一最上故名為大。」法华嘉祥...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初地為种子,二地為芽,叁地為疱,四地為叶,五地為花,六地為果,七地為受用种子,八地為為无畏依,所谓果中之果也,九地為有进求佛慧生,是最胜心也,十地為决定心。此二心无别之境界,还是於第八心中约於方便而转开出耳。一一地中亦有此十心。见大疏叁。参照[十心]。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金光明经谓十地之菩萨,犹有虎狼之畏,為说十番之陀罗尼(合部经陀罗尼最净地品),除其怖畏。台宗以之為肉身超证十地之证。其故以既超证十地,尚有前业所感之肉身,為虎狼等所噉食之事也。但别教以之喻烦恼。妙玄二下曰:「圆教方一生中有超十地之义,此则烦恼已破无地狱业,犹有...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曰路迦Loka,世俗也。可破毁者,堕於生灭者,覆真理者。义林章二末曰:「世谓隐覆可毁坏义。」又曰:「性堕起尽,名之為世。」唯识述记一本曰:「可毁坏故,有对治故。隐真理故,名之為世。」又,时之异名。迁流之义。楞严经曰:「世為迁流。(中略)过去未来现在為世。」十地...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真言於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其废门者,谓於叁劫之外不立十地,以叁劫断叁妄执而究竟十地也。是秘藏记等所说。依立门。则大日经疏於叁劫之上立十地。以之為开发金刚宝藏位。其所以有此废立二门者,以十地有浅深二种也。大日经疏二曰:「华严十地经一一名言,依阿闍梨所传者,须...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教者,谓华严一乘圆顿之法也。盖毗卢遮那如来演说此经,化被群机,通有十类,故云教被十机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被无信机,谓邪见众生,无有善根,不能信受。或时闻已,反生诽谤,堕诸恶道。虽堕恶道,由闻名故,熏成其种,是名被无信机。 二、被违真机,...
《三藏法数》 / 726字 / 2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轮有二义,一运转,二摧碾。谓佛菩萨转于法轮,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以六轮对诸位次也。 一、铜宝轮对十住位,铜似金色,不具金用。虽无铁之粗垢,而犹有查滓,若炼磨攻治,则能成诸器皿,济用于世。谓十住菩萨,已断见、思之惑,如离粗垢,于四十一品无明之惑未能尽断,如铜之...
《三藏法数》 / 783字 / 2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别相者,谓叁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叁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
《三藏法数》 / 20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八正道分有自调自净自度叁种。是二乘自利之叁学也。如图。见智度论六十一。 又(术语)具曰叁自一心摩訶衍法。具自体自相自用叁大之一心。即起信论所说之一心,华严宗所明之一真法界也。释摩衍论五曰:「叁自一心摩訶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中略)如是胜处...
《佛学大辞典》 / 158字 / 2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