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条搜索结果

四事行

一、身常恭谨,谓修菩萨行者,当谨守身业,毋令放逸,所谓杀盗淫等一切恶法,断而不行;及诸不善律仪,亦皆无犯,是为身常恭谨。(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言常至诚,谓修菩萨行者,欲修无上正真之道,当守护口业,诚实不虚,所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悉...

《三藏法数》 / 25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外道六师

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大部

南山律依凭之註疏,有五种之大部也。俱係道宣律师之撰述:一、四分律删繁补闕行事钞叁卷(分十二卷),二、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四卷(分八卷),叁、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卷(分八卷),四、四分律拾毘义钞叁卷(分六卷,后二卷今缺),五、四分比丘钞叁卷(分六卷)也。其中前...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傍生

旧云畜生,新云傍生,一作旁生,傍行之生类也。婆沙论曰:「其形旁,故其行亦旁。」又曰:「因行不正,受果报旁。负天而行,故云旁行。」玄应音义二十一曰:「傍生,梵言吉利药住。又云帝利耶瞿揄泥伽。此云傍行。旧翻為畜生。或言禽兽者分得。仍未总该也。」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耆

即[阿祇儞]。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区分

结集分窟内窟外之二部,上座部家之所传也。文殊问经下曰:「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訶僧祇(此言大眾。老少同会,共集律部也),二体毘履(此言老宿。淳老宿人同会,共出律部也)。法藏经曰:「五百罗汉集王舍城。迦叶问云:先结集何藏?即共和云:先结毘藏,毘藏者,佛...

《佛学大辞典》 / 66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波吒利弗城结集

阿育王Dharmāśoka即位十七年,即佛灭二百叁十五年,目连帝须為上座,会一千比丘,於波吒利弗城诵出法藏。帝须更自作论事Kathāvatthu akaraṇa一千章,驳击异议邪说。盖此结集开会之动机,以阿育王篤信佛法,外道之徒,穷於衣食,作佛教比丘形,混於佛徒中,大混浊佛教教义,為...

《佛学大辞典》 / 555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嵐毘

Lumdini,又作蓝毘、嵐鞞、留毘、流毘、流弥、林毘、林微、楼毘。新称腊伐、蓝軬。花园名。在迦毘罗城之东,摩耶夫人生佛之处。蓝軬,译作盐,上古守园之婢名,因以名园。或译曰可爱。西域记六曰:「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林,有释种浴池,澄清皎镜,...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曼陀

又名叁万陀提Samantagandha,译作普熏。道神足经四曰:「彼世界有树,叁曼陀陀,晋云其香普熏。」称讚诸佛功德经中曰:「叁万陀提如来,晋言围绕香熏。」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大弟子

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七毘

七灭諍也。南山戒疏一上曰:「以七毘,用殄四諍。」

《佛学大辞典》 / 2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梵语,华言女。大智度论云: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敬戒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

《三藏法数》 / 439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舍利弗目连先佛入灭

舍利弗目连二大弟子共闻佛告诸比丘言:却后叁月,当入涅槃。不忍眼见世尊入灭,告佛已取灭。目连為宿业被执杖外道打杀。大方便报恩经五,贤愚因缘经五,记舍利弗入灭,且佛说其往昔因缘。增一阿含经十八说目连為执杖外道殴折,将入涅槃事,及舍利弗见之先取涅槃。又月光菩萨经说...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八弃戒

梵语,华言女。弃,却也。谓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叁、淫,淫即染欲也。谓不能...

《三藏法数》 / 333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舍利弗本地

法华文句五曰:「身子久成佛,号金龙陀,迹助释迦為右面智慧弟子。」智度论四十曰:「舍利弗是佛右面弟子,目连是佛左面弟子。」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香染

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於[木兰色]。此名香染者,以取乾陀罗香树之汁染之也。谷响集五曰:「宝楼阁经中云:若以乾陀罗树香和白芥子油,伏一切龙。自註云乾陀罗树香,安息香也。翻译名义集叁云:乾陀罗耶,正言达,此言香。金刚顶念诵经四云:若出家人,合着乾陀色...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慕攞萨婆悉底婆拕迦耶

Mūlasarvāstivādanikāya,译曰根本说一切有部。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提婆击鐘

西域记八曰:「摩揭陀国波吒釐子城边有故伽蓝,伽蓝中有窣堵波,名建稚声。初城内伽蓝数百,僧徒甚盛,后渐殂落,外道益滋,白王令二者对论,败者不击稚。王允之。而诸僧取败。十二年间不能击稚。提婆闻之,白其师龙猛菩萨直入城内,晨朝时,大击稚。王乃召集学人使论议。...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千二百五十人

谓耶舍长者子,朋党五十人。优楼频螺迦叶,师徒五百人。那提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伽耶迦叶,师徒二百五十人。舍利弗,师徒一百人。大目连,师徒一百人。此千二百五十人,并先事外道,勤苦累劫而无所证,承佛化导,即得证果,于是感佛之恩,一一法会,常随不舍。故诸经首,列...

《三藏法数》 / 184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留拏

五种不男之一。译曰,又作[利-禾+虔]。以刀去势也。见五种不男条。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离繫子

旧云虔子。裸形外道也。离一切繫缚而修苦行之义也。以其裸形,故佛徒称之為无惭外道。唯识述记一本曰:「虔子,今言呢陀弗呾罗,翻為离繫子。苦行修胜因,名為离繫,露形少羞耻,亦名无惭。本师称离繫,是彼门徒,名之為子。」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时

谓释迦如来入灭之后,其教法住世,有此叁时不同也。 一、正法时,正犹证也。谓如来灭后,教法住世,人有禀教者,即能修行;有修行者,即能证果,是名正法。据法住记云:佛告阿难:我灭度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减五百年。又据善见论云:后为比丘说八敬法,还得一千年。...

《三藏法数》 / 534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鍱腹

有憍慢之外道,谓我腹中容一切之智慧,恐其破裂以铜鍱鍱腹也。智度论二十六曰:「萨遮祇子,铜鍱鍱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光明文句五曰:「世智辩聪如长爪鍱腹,难石石裂难树树折。」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僧伽吒经

四卷,元魏月婆首那译。说大集会正法者之功德。次有折伏外道事。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蕴

梵语之塞陀Skandha,旧译為阴,又译為眾,新译為蕴。阴者积集之义。眾者眾多和聚之义,亦蕴之义也。是显数多积集之有為法自性。作有為法之用,无纯一之法,或同类,或异类,必多数之小分相集而作其用故,则概谓之阴,或蕴(阴者荫覆之义,旧译之一义也。见[阴]条),大别之五法...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华色比丘欲先见佛

智度论十一举翻名,谓之华色比丘。毘奈耶杂事存梵名,谓為嗢盋罗苾芻。又分别功德论谓之莲华色。是為同一之莲华比丘,佛自忉利天降下时,以神通变身為轮王,最初礼佛。后呵责提婆达多非法,遂為彼所打杀。见[华色]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乾闥婆王弹琴

乐神乾闥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崙摩甄陀罗王Drumakiṁnararājā,闥婆王,至佛所弹琴讚佛,叁千世界皆為震动,乃至摩訶迦叶不安其座。」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地藏

地藏菩萨秘记引莲华叁昧经曰:「一檀陀地藏,為地狱道之能化,手持人头幢者(檀陀者译人头幢)。二宝珠地藏,為饿鬼道之能化,手持宝珠者。叁宝印地藏,為畜生道之能化,伸如意宝印手者。四持地地藏,為修罗道之能化,能持大地拥护修罗者。五除盖障地藏,為人道之能化,為人除八苦...

《佛学大辞典》 / 47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毘罗

河名。译曰难度。譬眾生之爱欲也。宝积经百十曰:「若有眾生染着毘罗河(隋言难度),彼等身体即生不白不黑云色。」梵Viraṇ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华色為提婆所害

有华色比丘,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盖与最初见佛之华色為同人也,何则?彼為见佛化轮王,其活泼之状与呵提婆之势,其行為相似也。智度论十四曰:「提婆达多,便生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以金刚杵而遥掷之,碎石迸来,伤佛足。华色比丘呵之,復以拳打即时眼出而死。...

《佛学大辞典》 / 253字 / 4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梅呾利耶

Maitreya,旧讹略而云弥勒,译曰慈。当来嗣释迦出世成佛之菩萨名。又作梅怛丽药、梅怛梨、梅呾囉曳、梅呾利曳、梅呾利曳那。玄应音义二十五曰:「梅怛丽药,此云慈,即旧云慈氏者也。慈有二因缘:一值慈佛发心,二初得慈心叁昧,因以名焉。言弥勒,或云梅怛黎,并讹。」唯识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茂泥

Mrni,又作文,与[牟]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华色

比丘。又名莲华色,温盋罗苾芻,鬱波罗比丘。佛由忉利天降时,此比丘,化為轮王,最初拜佛。智度论十一曰:「如佛在忉利天夏安居受岁已,下阎浮提。(中略)眾人欲求先见佛礼敬。有华色比丘,欲除女名之恶,便化為转轮王,眾人见避坐,到佛所已,还復本身,最初礼佛。...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辈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之人,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故名乞士。 二、比丘,梵语,华言女。佛初不度女人出家,成道之后,因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恳求出家,佛乃度之,故名比丘。(梵语摩诃波阇波提,华言大爱道。) 叁...

《三藏法数》 / 221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十八大经

又云十八明处。四韦陀与六论八论也。四韦陀出别项。六论者:一、式叉论,明六十四种之能法。二、毘伽论,释诸无常之法。叁、柯刺波论,释诸天仙上古以来之因缘名字。四、竪底沙论,释天文地理算数等之法。五、阐陀论,释作首卢迦之法。六、鹿多论,释一切物立名之因缘。八论者:...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出无量门持经

阿难陀目佉呵离陀经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罽腻吒王為千头鱼

王以多杀之罪虽闻马鸣说法,犹生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回身,斫头。随斫随生,须臾不止。时有罗汉為维那,鸣稚,王闻其声,苦痛止息,因请罗汉,长打稚。见付法藏传五,行事钞上一,经律异相。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羯磨陀那

Karmadāna,旧称维那。译曰授事。寺役名。求法高僧传上曰:「若鸣稚,及监食者,名為羯磨陀那,译為授事,言维那者略也。」见[维那]条。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叁仙二天

叁仙者:一、迦毘罗仙,数论之祖也。二、鵂鶹仙,胜论之祖也。叁、勒沙婆仙,子之祖也。二天者,一、大自在天。二、毘纽天。大部辅注一曰:「一、伽毘罗,此云黄头,头如金色;二、优楼僧佉,此云鵂鶹仙;叁、勒沙婆,此云苦行;此即叁仙也。一、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二、...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4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优婆离经

有二部:一摄於中阿含经叁十叁。苦行弟子,有优婆离居士,云叁业中意业最重,欲难破佛之立义而来,反受佛化,断惑证果。案是别一优婆离也。一摄於中阿含经五十二。就七灭諍等问答如法不如法者。是持律第一之优婆离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龙王

正言末。即如意珠也。此云离垢。谓龙王脑中有此珠,若人得之,毒不能害,火不能烧。大正言达,此云香。梵语那伽,此云龙王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韦天将军

姓韦,名琨,四天王之四王下各有八将军,此南天王八将军之一也。為南山道宣律师示现,南山依之着灵威要略并律相感通传二书,律相感通传云韦将军,法苑珠林云天人韦琨,有拥护东西南叁洲佛化之宿愿,古来禪录多与韦駄天混一,非也。感通传曰:「有一天人来礼敬,叙暄凉已。曰:弟子...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金蹄

悉达太子之乘马陟也。见[金泥驹]条。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莲华女

或曰青莲华,或曰鬱盋罗华比丘,或曰嗢罗苾芻,或曰华色比丘,或曰莲华色,或曰莲华色女,或曰莲华婬女,或曰莲华女。皆是梵汉之不同,又译语之左右也,总取美女之容色而名之。而经论中有多数之莲华女,或同名同人,同名异人。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4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乾子问无我义经

一卷,马鸣菩萨集。宋日称等译。外道诣大乘学者所,问无我之义,大乘学者為说无我之义,有偈颂。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帝须

Tiṣya,比丘名。同时有二人同名,阿育王时,第叁结集之上座谓為目连子帝须(巴Moggali uttatissa)又王之弟,為七日王,观无常而出家,名為帝须比丘。见善见律二。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萨遮

為苦行外道之通名,译曰离繫,萨遮是其名,译言,有,或諦,大有离繫外道之子也。此人归佛悟大道,為鬱闍延城严炽王,说世出世之法,遂与王共诣佛所受记别。慧苑音义下曰:「萨遮,此云有也。」翻梵语九曰:「萨遮者实,亦云諦。」梵Mahāsatya-nirgrantha。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执金刚

又云持金刚、金刚手。胎藏界叁部中金刚部之诸眾,标如来之智印,皆手执金刚,故云执金刚。大日经一曰:「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中略)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中略)金刚手秘密主如是上首。」同疏一曰:「梵云播,即是手掌。掌持金刚,与手执义同。故经中二名互出也。...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有叁种:一涅槃,译為灭。涅槃之体,无為寂灭。故名灭。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无為恬泊,名灭。」二弥留陀,楼陀Nirodha,译為灭。四諦中之灭諦也,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弥留陀之灭,通於因果。大乘义章一曰:「涅槃之灭偏据满处,弥留陀灭义通因果,是故灭諦有灭皆收。...

《佛学大辞典》 / 25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贤瓶

贤為善之义。又名善瓶,德瓶,吉祥瓶,如意瓶,有德瓶。若人祈神天感得此瓶时,所求者如意由瓶而出云。大日经疏八曰:「有部毘中说:大迦叶、舍利弗、目连、须菩提四大弟子,犹如贤瓶,若人净心供养竟,希求世间现报,无不如愿。」见[瓶]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扇搋

译曰黄门。男根不具者之称。或為五种不男中第一生不男,生而不具者之名,或為第一法不男与第二不男(以刀去者)二种之名,或為五种不男之总名。慧琳音义五曰:「扇搋,勅加反,此名黄门。其类有五。」俱舍光记叁曰:「扇搋,唯无根。无根有二:一本性扇搋,二损坏扇搋。」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陀弗咀罗

译曰离击子。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药

行事钞二谓报命之支持,无过於药,分之為四:一时药,日日為新由旦至日中听服之,五种之蒲闍Bhojanīya(译曰正食),麨,饭,乾饭,鱼,肉是也。又五种之佉闍Khādanīya(译曰不正食),枝,叶,华,果,细末磨食是也。此等是比丘之常食。此外有时食与时浆,时食者蔓菁根,葱根...

《佛学大辞典》 / 377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使者

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Keśinl,又作计设,继室。二、鄔波髻设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优婆计设。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六师

天竺外道之六师也。繙译名义有六师篇:一富兰那迦叶,二末伽黎拘赊黎,叁删闍夜毘罗胝,四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五迦罗鳩驮迦旃延,六陀若提子等。详见[外道]条。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沙弥律仪毘日用合参

叁卷,戒显订阅,济岳汇笺。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乌婆陀颇

译曰薄甘蔗糖。见善见律十七。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式叉迦罗

译曰学,又曰应学。宜学也。為突吉罗之异名。大日经疏五曰:「此中应学,旧译名為式叉迦罗。」大部补註二曰:「式叉迦罗,此名為学。」四分律四十一见「尸叉罽罗」,「突吉罗」梵Śikṣākāraṇī。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楼毘

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阿输伽树

翻梵语九曰:「阿叔迦树,应云阿输迦,译曰无忧。」僧伽罗剎佛行经曰:「阿舒伽。」名义集叁曰:「阿输伽,或名阿输柯。」悉多太子生此树下。此树又单名毕利叉Vṛkṣa,即嵐毘Lumbini园之无忧树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印度佛教

印度為佛陀之降诞地,占佛教史上最重要之地位。佛陀释迦牟开佛教,距今几何年,东西学者,聚讼纷紜,莫衷一是。其入灭时,则据眾圣点记之说,可知為西歷纪元前四百八十六年。 佛陀成道后四十五年间之行化,以摩揭陀,室罗伐悉底,為中心,而润泽憍赏弥,拘尸揭罗,吠舍厘等中印...

《佛学大辞典》 / 1832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小乘叁藏

四部之阿含经等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為论藏。此叁藏之根本皆佛说,於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於小乘,故於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訶衍藏Mahāyāna iṭaka,以对小乘之叁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訶迦叶於耆闍崛山...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3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如来宝菩萨

在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之右。梵号怛他誐多摩,译言如来宝。密号曰实相金刚。是為入释尊宝珠叁昧之尊,与大日经之毫相尊相当。黄色,左手持莲上有宝珠,右手為胎拳,立头指当胸,坐赤莲。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瞿默

又作瞿墨。瞿默目连之略。田作人之名。见[瞿默目连]项。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算数目连经

算数目连,梵志名。此梵志以法為喻,问佛法中次第,佛答之。摄於中阿含二十五。巴Gaṇakamo-ggallāna。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九眾

寻常之七眾,加出家,出家之二眾也。出十诵律五十五。一、比丘,持具足戒之男眾。二、比丘,持具足戒之女眾。叁、六法,持六法之女眾。四、沙弥,持十戒之男眾。五、沙弥,持十戒之女眾。六、出家,持八戒斋之男眾。七、出家,持八戒斋之女眾。八、优婆塞,持五戒之男眾...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3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乐器名,张皮於木,以桴击之而鸣者。释氏要览下曰:「五分云:诸比丘布萨,眾不时集。佛言:若打稚,或打鼓,吹贝。」[毒鼓],各见本条。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Skandha,巴Khandha,又作乾度。译曰聚,蕴,积,藏,结,节。论律中篇章之名。南山戒疏一下曰:「受法戒法,各别聚处,名為度。」法礪四分律疏七本曰:「西音度,此方称聚,诸法之中当分说故称為聚,而存梵音总為度。」饰宗记七本曰:「西音度者,梵音塞陀。或云塞图...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陀若提子

见[]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3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外道四见

疏云:外道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娑婆计亦一亦异,陀、若提子计非一非异。(梵语勒娑婆,华言苦行。梵语陀,华言离系。若提,母名,母子兼称,故名若提子。) 一、计一,谓数论师计:因中有果,因果不异,故名计一。 二、计异,谓胜论师计:因中无...

《三藏法数》 / 205字 / 3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波罗提提舍

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鉢喇底提舍那,鉢喇底提舍,略曰波罗提舍,波罗舍,提舍等。六聚罪之第四,犯戒律之罪名也。译曰向彼悔。此中有四戒,犯此戒者,必对餘一比丘懺悔,懺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行事钞中一曰:「波罗提提舍,义翻向彼悔。从对治境以...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3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神通第一

增一阿含经叁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连神足第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林毘

林毘之略。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3字 / 3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口*垔]

又作咽。佛之德相也。译曰鹿王。玄应音义四曰:「[口垔]又作咽,同於坚、於见二切,此译云鹿王。」见伊延条。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般若经十喻

大乘显诸法之空性有十喻。智度论六曰:「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闥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3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四律五论

四律者:一、十诵律Sarvāstivāda-vinaya,六十一卷,后秦弗若多罗译。是五部中之萨婆多部也。二、四分律Dharmagu ta-vinaya,六十卷,姚秦佛陀耶舍译,是五部中之曇无德部也。叁、僧祇律Sāṅghika-vinaya,四十卷,东晋佛陀跋陀罗等译。本名摩訶僧祇律Mahāsāṅgha,是根本窟内之...

《佛学大辞典》 / 575字 / 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键[金*咨]

又作茨,健支,建鎡。译曰浅铁鉢。铁鉢中之小鉢也。别名鐼子。应量嚣中累叁个小鉢,自大至小。总名鐼子。其第二曰大键[金咨],其第叁曰小键[金咨]。钞曰:「键[金咨]者谓小盌也。」出要律仪曰:「键[金咨]者,為助食器,秦言浅铁鉢也。」释氏要览中曰:「鉢器大小数。」十诵律...

《佛学大辞典》 / 276字 / 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五种正食

见[半者蒲饍]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瓦器金器

声闻之戒,譬之瓦器,菩萨之戒,譬之金器。清净毘方广经曰:「如破瓦器,不可修补。是声闻毘,如金银器破,还可修治,是菩萨毘。」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林微

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大集会正法经

五卷,赵宋施护译。大集会正法,以本经所说之法得名。佛在灵山,為普勇菩萨说之。次折伏外道。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林毘

Lumbinī,园名。见[嵐毘]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总持

梁武之女,就达磨得法。祖庭事苑八曰:「总持号也,讳明练。梁武之女,事达磨為弟子。悟道示灭,塔去少林五里许。事具褚询望所写塔碑。」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芻毘那耶

二十卷,唐义净译。萨婆多部比丘之根本大律藏也。梵Bhikṣuṇi-vinaya。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同世五师

有部宗之相传,佛灭后百年,异世第五师,优婆毱多之下,有弟子五人。是曰同世五师。叁论玄义曰:「同世五师者:一、曇无德,二、摩訶僧祇,叁、弥沙塞,四、迦叶维,五、犊子部。」然大集经二十叁,则為一、曇摩毱多,二、萨波若帝婆,叁、迦叶毘部,四、弥沙塞部,五、波蹉富罗。...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

比丘八归敬戒

比丘当守之八法也。百夏之比丘当礼初受戒之比丘。不得骂比丘。不得说比丘之罪及其过失。当从大德之僧受具足戒。,犯僧残当从僧懺悔。每半月宜受僧教诫。宜从比丘叁月安居,夏满宜诣僧中求自恣之人。以上八法谓之比丘之八敬法。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2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