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地。」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地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地,故曰悉地。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Go ikā,又作瞿毘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地。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曰:「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餘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有二本:一為成唯识论,梵名Vijñ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叁译:一后魏瞿曇般若流支(又作菩提流支)译,一卷,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曰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一卷,题曰大乘唯识论。叁唐玄奘译,一卷,题曰唯识二十论。诸家之註释如...
《佛学大辞典》 / 546字 / 9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叁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即优曇。亦名优曇鉢华。按此花為无花果类。產於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干高丈餘。叶有二种:一平滑,一麤糙。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於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為隐花植物。花托大如拳,或如拇指,十餘聚生。可食而味劣,世称叁千年开化一度。值佛出世...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9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為佛塔也。」寄归传叁曰:「制底是积聚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海印是喻。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叁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叁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叁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世界悉檀。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此四悉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并八万四千法藏。悉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又有佛二夜经中说。佛从得道夜至涅槃夜。是二夜中间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此悉檀名并其下言说。...
《法门名义集》 / 124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经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9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Ājñāta-kauṇḍimya,旧称阿若憍陈如,阿若居邻,阿若拘邻。新称阿若多憍陈那。阿若名,憍陈如姓。阿若,译作已知,无知,了本际。憍陈如,译作火器。最初受济度之五比丘上首。文句二曰:「憍陈如,姓也。此翻火器,婆罗门种。阿若者,名也。此翻已知,或言无知,非无所知也,乃至...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9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僧官名。僧史略中曰:「姚秦初立僧官,称為正。魏改之,称為统。有沙门统,僧统,沙门都统叁名。皇始年中法果初任沙门统。文成帝再兴佛法后,罽宾沙门五人给僧统。孝文帝世初任曇曜為沙门都统。其后至隋世初起大统之称,以曇延任之。」新译仁王经下曰:「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8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经,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经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经叁卷,失译,般泥洹经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经。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经,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8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梵语般吒阿毘曇,译為阉人,以无男根故。律有五种黄门,谓生黄门,形残黄门,妒黄门,变黄门,半月黄门。僧祇律曰:「是不能男,有於六种:一、生,谓从生不能男。二、捺破,谓妻妾生儿,共相妒嫉,小时捺破。叁、割却,谓若王若大臣,取人割却男根,以备门阉。四、因他,谓因前人...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諦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8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十六特胜者,胜于四念处等诸禅观也。始从调心,终至非想。地地皆有观照,能发无漏善业,而无猒恶、自害之失,故受特胜之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叁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无漏者,不漏落叁界生死也。) 一、知息入特胜,息即鼻中气息,谓数息调心之法。若...
《三藏法数》 / 952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名邲输跋陀Viśvabhadra,又作叁曼多跋陀罗Samantabhadra,或译曰普贤,或作徧吉。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叁昧般若一双也。故以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文殊驾师子侍佛之左方,普贤乘白象,侍佛之右方(今反智右理左之说者,...
《佛学大辞典》 / 629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具备满足也金刚经曰:「如来具足五眼。」无量寿经上曰:「具足五劫思惟。」法华经曰:「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8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8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音声忍,同於上之音响忍。二顺忍,同於上之柔顺忍。叁无生忍,同於上之无生法忍。四如幻忍,了达诸法皆依因缘而生,犹如幻化之性本来空寂而信忍也。五如焰忍,了达一切境界悉如阳焰之本性空寂而信忍也。六如梦忍,了达一切妄心,犹如梦境之无真实而信忍也。七如响忍,了达一切世...
《佛学大辞典》 / 563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同一之境由见之者不同而生差违也。又名一水四见。唐译摄大乘论释第四,有「谓於饿鬼自业变异,增上力故,所见江河,皆悉充满脓血等处,鱼等傍生,即见舍宅游从道路,天见种种宝庄严地,人见是处有清冷水,波浪湍洄,若入虚空无边处定,即於是处唯见虚空」云云。大明叁藏法数第十八...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八斛四斗之略,如言八万四千而言八万也。佛临涅槃时,陶器师纯陀最后之供养奉佛以摩竭陀国之粳米八斛四斗,佛以神力施之於一切大会之眾使之充足。涅槃经十曰:「尔时纯陀所持粳粮成熟之食,摩伽陀国满足八斛,以佛神力,皆悉充足一切大会。」释门正统叁曰:「大经云:如来受长者八...
《佛学大辞典》 / 136字 / 8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来证得实相之智,了达一切,无能坏、无能胜,故名力也。 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 二、知过现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
《三藏法数》 / 599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是小乘俱舍宗所立贤圣之数也。七贤如前,七圣者,俱舍论,四教仪之目也。华严孔目章谓之七士夫,七大夫,七圣人。圣者正也,以正智照见真理,故名。见道以上者是也。差别其圣者之位次,有八圣,四向四果是也。今由利钝之根性差别其圣者,则為七圣:一随信行,二随法行,叁信解,四...
《佛学大辞典》 / 359字 / 7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饿鬼名。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时尊者目连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呻吟大唤,驰走四方,求索尿屎以為饮食。目连诣佛所问之,佛曰:此贤劫中舍卫城有长者,压甘蔗汁而致大富,时有辟支佛患渴病,诣长者家乞甘蔗汁,长者心生欢喜,告其妇富那奇曰:我有急缘欲出,汝...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7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高齐僧稠禪师,以锡杖解两虎之斗。续高僧传十六(僧稠传)曰:「后诣怀州西王屋山,修习前法,闻两虎交斗咆响震巖,乃以锡杖中解,各散而去。」又隋曇询禪师有此事。续高僧传十六(曇询传)曰:「又山行值二虎相斗,累时不歇,询乃执锡分之。以身為翳,语云:同居林藪,计无大乖,...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7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忉利天之善法堂,有鼓,不击而自发妙音者。唐华严经十五曰:「忉利天中有天鼓,从天业报而生得。知诸天眾放逸时,空中自然出此音。一切五欲悉无常,如水聚沫性虚偽。诸有如梦如阳焰,亦如浮云水中月。(中略)叁十叁天闻此音,悉共昇善法堂。帝释為说微妙法,咸令顺寂除贪爱。」法...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
《三藏法数》 / 707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悉,遍也。檀,梵语具云檀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檀。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 一、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 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生老病死苦,谓众生初受生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及出胎时,冷风触身,如被物刺;至于衰老,气力羸劣,动止不宁;复有疾痛,寒热所恼;至于命终,四大分离,神识飘散。此等因缘,悉皆是苦,是为生老病死苦。(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二、爱别离苦,谓常所亲...
《三藏法数》 / 254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首楞严经所说大佛顶咒之名也。悉怛多般怛罗,译曰白伞盖。以譬大悲之光明徧覆法界。经七曰:「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訶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為心佛从顶发挥,坐宝莲华所说心咒。」又曰:「佛顶光聚悉怛多般怛罗秘密伽陀微句出生十方一...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