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条搜索结果

法水

妙法能洗烦恼之尘垢,故譬以水。无量义经曰:「法譬如水,能洗垢秽。(中略)其法水亦復如是,能洗眾生诸恼垢。」金光明经四曰:「夏火炽然,惟愿世尊,赐我慈悲清凉法水,以灭是火。」圣无动经曰:「以智慧火烧诸障碍,亦以法水澍诸尘垢。」智度论五曰:「诸菩萨如云,能雨法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8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柳枝

唐土北地之俗,有插柳枝於净水以攘邪鬼者。释氏要览下曰:「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按灌顶经云: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少年比丘,名禪。奉佛教持摩訶神咒,往為辟之,疫人皆愈。其禪往彼国二十九年民安,至其迁化,民復遭疫。民思...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8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大和竭罗

Dī aṁkara,又曰和竭,洹竭。佛名。译言燃灯,锭光。玄应音义叁曰:「和竭,或云和竭罗,此云锭光,亦曰燃灯佛是也。」可洪音义二曰:「洹竭,中户官反,亦云和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7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六成就

六成就者,即如是我闻等六事,乃诸经之通序也。佛将入灭,阿难问云:世尊灭后,诸经之首,当安何语?佛答言: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为某众等。盖言佛所说法,以此六事和合,方能成就,故名六成就。(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信成就,信即如是也。言如是者,乃诸经之...

《三藏法数》 / 456字 / 7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7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月光童子

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7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娑罗迦邻

Sāiasa Kāraṇḍa(Dual),二鸟名。丽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娑鸟迦邻。宋,元,明叁本之涅槃经叁,作「娑罗迦邻。」见[沙罗邻]条。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勒那

Ratnadeva,译曰宝天。儿名。见贤愚经二。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7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宾头卢颇罗堕

Piṇḍolabharadvāja,具曰宾头卢颇罗堕誓。略曰宾头卢或宾头。十六罗汉中之第一宾头卢尊者也。永住於世,现白头长眉之相。名宾头卢,姓颇罗堕,又曰宾头卢突罗闍,宾度罗跋罗惰闍。宾头卢翻言不动,颇罗堕译言捷疾,利根,重瞳等。婆罗门十八姓名之一。此人原為拘舍弥城优陀延王(...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龙树入龙宫齎华严经

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餘经,不得。自念言:佛经虽妙,犹有所未尽。我欲推未尽而演之,以悟后学。於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於佛法而小异。独在静处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龙...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梵波常在天上

於过去世為雁时,以供养雁王之功德,今生為罗汉后,常在天上。文句二上曰:「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於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五百比丘皆食马麦。而梵波,独在天上尸利沙园,受天王供养。增一云:乐在天上,不乐人间者,牛迹比丘第一。」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鸟

或鸳鸯之雌雄二鸟,常同游而不相离,以喻常与无常。苦与乐,空与不空等事理之二法,常相即而不离也。南本涅槃经鸟喻品曰:「鸟有二种:一名迦邻,二名鸳鸯,游止共俱,不相捨离。是苦无常无我等法亦復如是,不得相离。」章安会疏八曰:「云双游者,生死具常无常,涅槃亦尔。...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天名。大部补註五曰:「恒,亦言常放逸天。」梵Gaṇgā。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帝释巖

又云帝释窟。在摩伽陀,帝释尝於此请问疑事於佛,佛演释之,即佛说帝释所问经是也。弥勒菩萨今在窟中。西域记九曰:「因陀罗势罗窶訶山,唐言帝释窟,其山岩谷杳冥,花林蓊鬱。岭有两峰岌然突起,西方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昔如来尝於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事画石请问,佛...

《佛学大辞典》 / 229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桓因

又云释迦婆因,释迦因陀罗,释迦罗因陀罗,赊羯罗因陀罗,释迦桓因陀罗,新云释迦婆因陀罗,释迦婆因达罗。梵音Sakra Kevānāmlndra,释罗為名,译曰能,婆译曰天,因陀罗译曰主,又曰帝,即能天主。住於须弥山顶上,忉利天(即叁十叁天)之主也。略称释帝与帝释。旧...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7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耆婆天

译曰命天。长命之天也。楞严经二曰:「王言:我生叁岁,慈母携我,謁耆婆天。」长水疏曰:「耆婆此云命,西国风俗,皆事长命天神。子生叁岁,即謁彼庙,谢求得也。」此天為帝释天左右之侍卫。长阿含经曰:「释桓因左右,常有十大天子,随从侍卫。何等為十?一名因陀罗,二名瞿夷...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六大阿罗汉

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谓其生死已尽,无法可学;又云无生,谓其断见、思惑尽,无复叁界受生;又云应供,谓其应受人天供养;又云杀贼,谓其能杀烦恼之贼。以其皆具叁明六通,无量功德,故称为大。此阿罗汉,承佛敕故,以神通力,延自寿量,住于世间,守护正法,至今犹未入灭。若...

《三藏法数》 / 852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掌中菴摩罗果

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如视掌中菴摩罗果。」以喻一目瞭然也。阿那律,為天眼第一。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7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善无畏

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訶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叁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於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得法华叁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叁藏),受瑜伽叁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7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奢耶

Kāuśeya,又作舍耶,尸,高世耶。绢衣名。取野蚕茧之丝所作之衣。西域记二曰:「奢耶者,野蚕丝也。」玄应音义一曰:「奢耶,此译云虫衣,谓以野蚕丝线作衣也。应云俱舍,此云藏,谓蚕藏在茧中,此即野蚕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奢耶,五分律云:野蚕所作绵,捻织為...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7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不出六道,有生有死,因果不亡之谓也。然梵王天、无想天、及五那含天总在四禅天中,而别出其名者,以外道计梵王天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天以无心为涅槃,计五那含天为真解脱,所以经教特立此叁天为叁有,以对破外道之计也。(六道者,即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

《三藏法数》 / 511字 / 7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来偈

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偈。各偈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慳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摩訶波闍波

Mahā rajā ati,又作摩訶鉢剌闍鉢底,鉢逻闍鉢底,波闍鉢,波闍波。译曰大爱道,大生主。佛之姨母名。法华文句二曰:「波闍波,此翻大爱道,亦云曇弥,此云眾主。」西域记六曰:「佛姨母鉢逻闍鉢底,唐言生主,旧云波闍波讹也。」法华玄赞一曰:「摩訶鉢剌闍鉢底,此...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阎浮树

印度所產之乔木。学名Eugeniajambolana,虽為落叶植物,而其期极短,新叶相续而出。其叶為对生叶,叶端尖。四五月顷开花,為淡黄白色,形微小。果,最初為黄白色,渐渐变為橙赤紫色,及熟,则带黑色而為深紫色。形及大,略似雀卵。其味涩,少带酸而甘。南本涅槃经九所谓:「菴罗树...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帝释

忉利天之主也,居须弥山之顶喜见城,统领他之叁十二天(忉利天译叁十叁天),梵名释迦桓因陀罗Śakra devānām indra,略云释桓因。新译之梵名,释迦婆因达罗。释迦译能,天帝之姓,桓者天,因陀罗者帝,即能天帝也,今反转梵语而谓為帝释,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之一眾也。...

《佛学大辞典》 / 393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梵波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梵波,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梵波。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梵波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金色王

佛昔為金色王时,遇十二年大旱,仅存一食而供养辟支佛。天即雨饮食眾宝,以济阎浮。见佛说金色王经。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7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仙人

佛往昔修菩萨行,成满忍辱行时之名。又云:羼比丘。贤愚经名羼波梨。智度论十四曰:「行者常行慈心,虽有恼乱,必能忍受。譬如羼仙人在大林中行忍慈时,迦利王得诸婬女,入林游戏,饮食既讫,王小睡息。诸婬女採华林间,见此仙人,而加礼敬,在一面立。仙人為诸婬女讚说忍慈...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7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日冷十叁缘

一缘,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缘,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五上分结

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於色界无色界起之,且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着无色界禪定境界之烦恼。叁掉结,二界眾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禪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然灯佛

梵名Di aṁkara,洹竭,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髮布於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南赡部州

旧云南阎浮,新云南赡部洲。阎浮者,即赡部之树名,者,洲之义,此洲中地有赡部树,故以為洲名,在须弥山南方之咸海中,故云南。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6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卵塔

昔南阳忠国师,对代宗谓為老僧作箇无缝塔(传灯录忠国师章)。后之禪者托斯语。窆亡僧削坚石,团圝而无缝稜,无层级,呼為无缝塔。无缝塔之形如鸟卵,因名卵塔。雪峰存禪师录难塔铭曰:「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正宗赞雪峰赞曰:「松山小塔卵石子,乱叠几层。」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摩竭陀

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摩伽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伽陀,又曰摩竭,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八难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叁种鬼神魔

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优婆鞠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胜子树

旧作祇陀林,又作祇洹,译曰胜子树。胜子為波斯匿王之子。生时与敌战胜,因以名胜。為胜氏所有之树林,故云胜子林,又云祇树。然胜之梵语,為祇陀或祇洹者误也。应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应音义九曰:「胜子树,祇陀林。或云祇洹,并讹也。正言逝多,萨罗国波斯匿之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毕陵慢心

智度论二曰:「长老毕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毕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佛告毕陵伽婆蹉,懺谢恒神。毕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瞋,今懺谢汝。是时大眾笑之。云何懺谢而...

《佛学大辞典》 / 236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钵罗塞建

Praskandha,神名。译曰胜蕴。俱舍光记二十七曰:「鉢罗塞建神名,鉢罗此云胜,塞建此云蕴。」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6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般若心经

有数本:一罗什所译摩訶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為佛说摩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徧智藏...

《佛学大辞典》 / 911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侍者八法

侍者当具八种之德也。菩萨从兜率天下生经曰:「侍者具八法: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叁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象器笺六引之。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懈慢国

在阎浮西方十二亿那由陀,至极乐国之中途,生於此国者,染着其国土之快乐,而起懈怠慢之心,不更进而生於极乐,故谓為懈慢国。疑佛智不思议,杂修自力之善根,而愿生於极乐者生之。菩萨处胎经二曰:「西方去此阎浮十二亿那由陀,有懈慢界。国土快乐,作倡伎乐,衣被服饰,香...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萨罗

Kosala,又作拘萨罗,拘娑罗,居萨罗。译曰工巧或无斗战。南印度古王国名(西域记作中印度)。法显传所谓达嚫国,即此地也。对於北萨罗而谓之為南萨罗,又号為大萨罗。龙树菩萨尝住此国,為娑多婆訶王所归敬,於跋逻未罗山,营造五层大伽蓝。首府之位置不明。见西域记十,玄...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慢山

慢之高譬如山也。释门归敬仪上曰:「慢山上耸,俯视於人物。我室四蒙,包藏於见爱。」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6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脱闍

Dhvaja,译曰幢。楞严经七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或脱闍上。」长水疏七曰:「脱闍云幢。」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6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假

梵音曰波罗摄Prājña ti,译作假施设。假為虚妄不实之义。為破实我实法之执而说叁种之假。见[假]条。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习因

一、媱习因,习即数习之义。媱习因者,谓媱习交接,研磨不休,故有火光于中发动,二习交然,故有铁床铜柱八热地狱之报也。(八热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贪习因,贪习因者,谓贪习之心,往来计算,发于相吸,吸揽不止...

《三藏法数》 / 527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八热地狱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华言胜金洲。梵语踰缮那,又云由旬,华言...

《三藏法数》 / 665字 / 6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制多山部

Jetavanīyā,小乘二十部之一。大眾部大天住制多山所立之部。制多者梵语,译曰灵庙。宗轮论述记曰:「制多者,即先云支,讹也。此云灵庙,即安置圣灵庙处也。此山多有此制多,故因此立名。」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魔

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谓能夺众生智慧之命;又翻作障,能于修道之人而作障难故也。 一、蕴魔,谓色受想行识五蕴为魔也。盖贪着五蕴之法,起惑造业,障碍正道,遂失智慧之命,是名蕴魔。 二、烦恼魔,谓一切烦恼之惑为魔也。盖贪着五尘之境,起诸烦恼,障碍正道,遂失...

《三藏法数》 / 545字 / 6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十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南洲

阎浮也。是在须弥山南方咸海中之大洲,吾人所住之处也。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耆婆

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女耆域因缘经,一云奈女耆婆可知(二经共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為柰女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毘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伽车

Gacchati,译曰去。智度论四十七曰:「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伽车,秦言去。」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照堂

在禪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撕眾僧之处。此屋连於僧堂而邃闇,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為照堂。或作之於法堂之后。又為影堂之异名,则误也。见象器笺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毘琉璃

Virūḍhaka,国王名。又称流离王,琉璃王,娄勒王,维楼黎王,楼黎王,毘娄勒王等。新作毘卢释迦王,毘卢宅迦王。生时与琉璃宝俱,故号毘琉璃,又由大夫人之讖,而名恶生王。舍卫国(新曰室罗伐悉地国),波斯匿王(新译胜军王)之子,末利夫人所生。弒父王而嗣位,又以旧怨灭迦毘...

《佛学大辞典》 / 324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假

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於般若经明叁种之假,名叁波罗摄Prajña ti,又名叁摄,叁假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訶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

《佛学大辞典》 / 367字 / 6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优婆毱多

U agu ta,又作优婆鞠多,优婆掘多,优波毱多,鄔波毱多,优婆毱,鄔波级多,乌波屈多,乌波毱多,优波毱多等。译曰大护,近藏,近护,小护等。阿育王经七曰:「优波毱多,翻大护也。」西域记四曰:「鄔波毱多,此云近护。」毘奈耶杂事四十曰:「鄔波笈多,此云小护。」俱舍宝...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王舍城

梵名曷罗闍姞利呬城Rājagṛha,在中印度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新曰频毘娑罗)自上茅城之旧都,迁居於此,围王舍城有五山,五山之第一即灵鷲山也。智度论叁曰:「问曰:如舍婆(Śrāvasti)、迦毘罗(Ka iavastu)、婆罗奈(Vārāṇasi)大城,皆有诸王舍,何以故独名此城為王舍?...

《佛学大辞典》 / 579字 / 6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梵波

比丘名。见[伽傍簸帝]条。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牛王尊者

佛弟子梵波之译名。无量寿经上曰:「尊者牛王。」餘经译為牛呞、牛迹、牛相等。见[梵波]条。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衣名。见[奢耶]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观音顶戴弥陀

观无量寿经述观音之相曰:「毘楞伽摩尼宝,以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花。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龙树十二礼曰:「观音顶戴冠中住,种种妙相宝庄严,能伏外道魔慢,故我顶礼弥陀尊。」般...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九山八海

谓须弥山等九山与周於各山间之八海也。是盖印度世界建立说所表之山海总数,以须弥山為中心,其周围有游乾陀罗等八大山,成列迴绕,而山与山之间,各有一海水,故总為九山八海。 据起世经一长阿含经十八等,所谓九山者:一、须弥Sumeru,二、佉罗Khadiraka,叁、伊沙陀罗Iṣādhar...

《佛学大辞典》 / 1204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持地

菩萨名。佛為母说法,上忉利天时,此菩萨為作叁道之宝阶。观佛叁昧海经六曰:「父王白佛:佛母摩耶生忉利天,佛今光相神通具足,云何当往為母说法?佛告大王:如来当如转轮圣王足行之法,从阎浮上忉利天,问讯檀越為说妙法。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訶萨,名曰持地,即从座起入首楞严叁...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洹竭

Di aṁkara,译曰燃灯。佛名。可洪音义二曰:「洹竭,中户官反。亦云和竭,此云锭光,即燃灯佛也。」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6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叁随烦恼

谓昏烦恼乱之法,长时随逐不舍,故名随烦恼。 一、小随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十种,各别而起行位局故,是名小随烦恼。 二、中随烦恼,谓无惭、无愧二种俱生,非各别起,行通前之忿恨覆恼等,唯遍在不善法中,是名中随烦恼。 叁、大随烦恼,谓掉举、...

《三藏法数》 / 160字 / 6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梵波

Gavāṁ ati,又作梵鉢,迦梵波,笈房鉢底。比丘名。译曰牛呞,牛王,牛相等。解律第一。法华文句二上曰:「梵波,此翻牛呞,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餘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為牛呞。」法华玄赞一曰:「梵云笈房鉢底,此云...

《佛学大辞典》 / 163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9日

十地寄报

十地寄报者,谓十地菩萨,寄生诸天王等报也。昔金刚藏菩萨为众说十地菩萨修行法门,自行化他,成大功德,感报多作诸天王等,威力自在,化导众生,令修善法也。 一、阎浮王,梵语阎浮,华言胜金洲。谓欢喜地菩萨,修行初地法门,成大功德,多作阎浮王,掌护正法,诸所作业...

《三藏法数》 / 1029字 / 6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日照四洲

起世经云:劫初,世间黑暗,尔时忽然出生日月及诸星宿,便有昼夜年岁时节。日从东方出,绕须弥山半腹而行,照于四洲,遂有昼夜不同。(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一、南阎浮日正中时,谓南阎浮日正中时,东弗婆日则始没,西瞿耶尼日则初出,北郁单越正当半夜。(梵语阎浮...

《三藏法数》 / 289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

佛十宿缘

谓佛在摩竭国竹园中,阿耨大泉,与大比丘众俱。时舍利弗问佛孙陀利等十事宿缘。佛答:皆从往劫,造众恶因,无数千岁,受无量苦报。余残未尽,于成道后,复偿宿对。复告舍利弗:汝观如来,众恶皆尽,万善普备,犹不免此宿缘者;盖欲示人,凡造恶业,果报难逃。故说是宿缘也。(...

《三藏法数》 / 2599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