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9 条搜索结果

善财五十叁参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法

一切事物尽备法则,故总名為法。一法者,犹言一事一物也,叁藏法数四曰:「法即规则之义。」华严经十叁曰:「惟以一法得出离。」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见

一邪见,二我见,叁常见,四断见,五戒盗见,六果盗见,七疑见。详见叁藏法数叁十。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叁卷,唐输婆迦罗译。与赵宋法贤译之妙臂菩萨所问经同本。属於密叁藏中毘尼藏之秘经要典也。开元录九曰:「苏婆呼童子,唐言妙臂童子。」希麟音义七曰:「苏摩呼,此云妙臂。」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感验

不空叁藏仁王咒感验,见宋高僧传不空传,叁宝感应录中。旧译仁王经感验,见叁宝感应录中。代宗皇帝讲仁王般若降雨感验。见叁宝感应录中。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依正

正由过去之业,而受之我心身,谓之正报,為其心身依止之一切世间事物,谓之依报。叁藏法数二十七曰:「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行愿品疏钞二曰:「依者...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根本智

又作如理智,无分别智、正智、真智等。根本智之名,对於后得智而言。正冥符於真理,而无能缘所缘之差别,一念之真智也。此智為生一切法乐,出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故曰根本智。唯识论十曰:「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能断随眠。」叁藏法数五曰:「根本智亦名无...

《佛学大辞典》 / 167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大乘结集

有数说。菩萨处胎经,佛灭后七日,大迦弃招集五百阿罗汉,令彼请十方佛世界诸阿罗汉,於阎浮提娑罗双树间,得八亿四千阿罗汉眾。使阿难先分类菩萨藏,声闻藏,戒律藏之叁部,於其菩萨藏结集八藏云。菩萨处胎经出经品曰:「尔时佛取灭度已,经七日七夜。时大迦叶告五百阿罗汉,打揵...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一行叁昧

心定於一行而修叁昧也。又名真如叁昧或一相叁昧。叁藏法数四曰:「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此有事理二种。理之一行叁昧者。為定心观真如之一理也。文殊般若经下曰:「法界一相,繫缘法界,是名一行叁昧。(中略)入一行叁昧者,尽知恆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起信论曰...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得禅

八十、 佛行得小径,其边有树,佛坐其下,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一心入定。有五百乘车过,佛时盛渴,告阿难曰:“尔取水,吾欲饮之。”曰:“属有五百乘车过,其水盛浊不可饮。”又重敕曰:“吾渴尤甚,尔驶取水来。”至再三。阿难曰:“有溪名鸠对,清澄且美,可浴可饮。”佛与阿难说斯...

《六度集经》 / 718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戒律

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五力

五种之魔力也,即五尘是。止观辅行八曰:「增一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 又(名数)叁十七道品之一。信、精进、勤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长,破诸邪信者。二、精进力,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者。叁、念力,...

《佛学大辞典》 / 408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香山寺

在龙门山之阳,伊水之左,本為唐日照叁藏之墓处,后因梁王之请立伽蓝,勅為香山寺。危楼当溪,飞阁凌云,石像七龕,浮图八角,庄丽冠於天下。见贤首华严传记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陀多罗

Buddhatrāta,佛駄多罗。叁藏法师名。译曰觉救。见梁高僧传叁。

《佛学大辞典》 / 31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鸣

梵音Buddhaghośa,中印度摩伽陀人。纪元五世纪顷,渡航锡崙,阅读大寺之藏经。往昔阿育王派遣布教师於各地时,摩哂陀传至此岛之叁藏尚存,新再翻為巴利语,於是施註释。彼又為其翻译,至缅甸,传将来佛典。锡崙之佛徒,服其学德,以為弥勒再来,尊崇之极深。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摄论宗

无着菩萨释摄大乘经(未渡)之摄大乘品而作摄大乘论,世亲无性二菩萨各造其释论。本释合有叁本。梁真諦译无着之本论及世亲之释论,唐玄奘亦译无着之本论并世亲无性之二释论,此称梁论新论。其中弘布梁论者。名摄论宗。沙门慧旷亲就諦师闻摄论,同时法常智儼等诸德各研之,其后道岳...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藏

小乘之大眾部立四藏。加杂藏也。杂藏者诸大乘经也。增一阿含经序品曰:「契经一藏,律二藏,阿毘曇经為叁藏。方等大乘义玄邃,及诸契经為杂藏。」智度论四十九曰:「四藏者所谓阿含、阿毘曇、毘尼、杂藏。」分别功德论一曰:「阿难所撰今四藏是也。」智度论十一曰:「以四种法藏教...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空见

拨无因果之理之邪见。诸见中空见之过最重。又着於空法之见。无上依经上曰:「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怖,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髮作十六分,我不许可。」楞伽经叁曰:「我说寧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止观十上曰:「天竺诸见,空见最重...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第一义空

对於小乘之涅槃而云大乘至极之涅槃為第一义空。小乘之涅槃者偏真但空也,大乘之涅槃者空亦空,為中道实相之空,故名第一义。叁藏法数四十六曰:「诸法中最第一法名為涅槃,涅槃之法空无有相,是為第一义空。」涅槃经二十七曰:「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

《佛学大辞典》 / 223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八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八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俱致

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叁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千手观音曼荼罗

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畏观音(是二十五观音中南大洲之观音但今取千体之总本尊),妙色超叁界,具金色暉曜,首戴髮髻冠,自冠下垂紺髮,顶上有十一面,诸头之宝冠中,安住化佛身。菩萨身上具足四十手。一一手掌中各有一慈眼,随诸眾类而执持杂宝物,住莲华臺...

《佛学大辞典》 / 598字 / 4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龙树入龙宫齎华严经

龙树传云:龙树已出家,入灵山,山中有塔,塔中有一老比丘,以大乘经典授之。诵持爱乐,虽通实义,然未得通利。周游诸国,更求餘经,不得。自念言:佛经虽妙,犹有所未尽。我欲推未尽而演之,以悟后学。於此欲更造衣服,立教戒,附於佛法而小异。独在静处水精房中,思惟此事。大龙...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伊叶波罗

Īśvara译曰自在。西域人。善通叁藏。达四阿含。宋文帝元嘉年中於彭城翻译诸经。见名义集一。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他心通

六通之一。具名知他心通,又曰他心智通,知他心之智自在无碍者。又,十智中之他心智也。般若经曰:「叁他心通,能如实知十方沙界他有情类心心所法,谓偏知他贪瞋痴等心,离贪瞋痴等心。乃知聚心散心,小心大心,寂静不寂静心,解脱不解脱心,皆如实知。」酉阳杂俎曰:「一公初謁华...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七种礼佛

勒那叁藏Ratnamati,对於北方之俗,不习礼佛,教以七种礼佛。混是非浅深,皆教人心之我慢使归於正法也。一、我慢礼,身虽设拜,然无敬心,外观似恭,而内怀我慢也。二、求名礼,欲得修行之名誉,诈现威仪,常行礼拜,口称佛名,而心实驰求外境也。叁、身心礼,口唱佛名,心存相好...

《佛学大辞典》 / 394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宝林

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火净

五种净食之一。一切瓜果等物,先以火烧煮使熟后方食,谓之火净食。见有部毘奈耶杂事叁十六,叁藏法数二十四。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修行五门

一、修行施门,施有叁义:谓若见一切来求索者,所有财物,随力施与,舍自悭贪,令彼欢喜,即资生施也。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方便救济,令彼无畏,即无畏施也。若有众生,来求法者,随己所解,方便为说,不为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即法施也,是名修行...

三藏法数》 / 354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藏法数

具名大明叁藏法数,五十卷,明一如等撰。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4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駄什

Buddhajiva,又作佛陀什。叁藏法师名,译曰觉寿,见梁僧传叁。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二藏

一、声闻藏,说声闻缘觉二乘之教理行果者,即小乘之叁藏也。二、菩萨藏,说菩萨大士之教理行果者,大乘之叁藏也。净影嘉祥以此二藏判一代教。大乘义章一曰:「就出世间中復有二种:一声闻藏,二菩萨藏。為声闻说,名声闻藏;為菩萨说,為菩萨藏。故地持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

《佛学大辞典》 / 256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僧祐

梁京师建初寺僧祐,律学之名匠也。出出叁藏记,释迦谱,释迦方誌,弘明集等行於世。天监十七年寂,寿七十四。见高僧传十一。唐南山律师為此师之后身云。见宋高僧传道宣传。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彦悰

乡贯不详。唐贞观末,学於玄奘门。着大唐京师寺录傅十卷,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六卷,大慈恩寺叁藏法师传十卷,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叁卷。年寿并缺。出於大唐内典录等。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4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十四心断结

叁藏教菩萨,扶惑润生,历劫具修六度梵行,饶益有情。最后至于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发真无漏之时,以八忍、八智、十六心、九无碍、九解脱、十八心,顿断见、思习气,而成正觉。故云叁十四心断结也。(叁藏教者,即经律论叁藏也。扶惑润生者,谓此教菩萨,虽已离见、思之惑,为...

三藏法数》 / 832字 / 4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宝冠释迦

顶着宝冠之释迦像也。菩提树下初成道之佛像,有宝冠瓔珞,详记如西域记八。又南山之叁宝感通录曰:「东晋杨都金像,华臺有西域书。叁藏求那跋摩曰:此古梵书也,是阿育王第四女所造。其像有七宝冠,饰以珠玉,可重叁斤。」盖造立者為尊重恭敬故,饰以宝冠瓔珞,非有别意。然后世作...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婆师波

Vāṣ a,又作婆师婆、婆湿婆、婆沙波。五比丘之一。译曰起气、泪出、气息。佛灭后,窟内窟外结集时,於窟外领界外之大眾结集叁藏者,即大眾部之祖也。佛本行集经叁十四曰:「次长老婆沙波,隋言起气。」叁论玄义曰:「界外大眾乃有万数,婆师波罗汉為主,此云泪出。常悲苦眾生而泪...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陀扇多

Buddhasanta,叁藏法师名。译曰觉定。见续高僧传一。

《佛学大辞典》 / 27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无畏

中天竺国王之子,梵名戍婆揭罗僧訶Śubhākarasiṁha,唐言净师子,义翻曰善无畏。一云输婆迦罗,此云无畏,亦义翻也。十叁嗣位,昆弟嫉之而构乱,因让位於兄,出家至南海滨,遇殊胜招提,得法华叁昧。又诣那兰陀寺,遇龙树弟子达磨掬多(即龙智叁藏),受瑜伽叁密之教,掬多劝无畏行...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四捨

一财捨,以财物捨与人也。二法捨,以法捨与人也。叁无畏捨,以无畏捨与人也。四烦恼捨,自己捨弃烦恼也。此四捨皆為檀波罗蜜。智度论十一曰:「四种捨名為檀Dāna,所谓财捨,法捨,无畏捨,烦恼捨。」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显密

真言宗之所判。一切佛教,分显密之二教,自宗為密教,他宗尽為显教。显教者,计眾生之机,為报身化身之说法,显了断惑证理修因证果之法门者。是為随他意之教法,其理由显然可知,故云显教。密教者,法身佛為自受法乐,与自性之眷属,谈话叁密之法门者。此叁密之法门,唯為佛与佛内...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高世耶

Kauśeya,又作憍奢耶,憍尸。绢名。寄归传二曰:「高世耶乃是蚕名,作绢还受此号。」饰宗记五末曰:「今叁藏云:高世耶者,即是野蚕之名。此蚕不养,自生山泽,西国无桑,多於酢果树上。而食其叶,其形皓白,麤如拇指,长二叁寸。月餘便老,以叶自裹,内成其茧。大如足指,极為坚...

《佛学大辞典》 / 132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兰盆会

荆楚岁时记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作盂兰盆会。」唐六典曰:「中尚署七月望日进盂兰盆,杨炯有盂兰盆赋。」翻译名义曰:「盂兰西域之语转,本云乌蓝,此翻救倒悬盆,是贮食之器。叁藏云:盆罗百味,式供叁尊。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悬之仓急。」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缘缘

旧曰缘缘。新曰所缘缘。所缘之缘也。四缘之一。心识对於境界时(如眼之於色),心识谓之能缘,境界谓之所缘。缘為攀缘,心识各自攀缘境界之义也。因而境界於心识為所缘之缘,即心识缘其所缘而起者,称之為缘之缘或所缘之缘,与他之诸缘别异。见大乘义章叁本,叁藏法数十五。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3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佛陀跋陀罗

Buddhabhadra,一作佛駄跋陀罗,又作佛度跋陀罗。叁藏法师名,译曰觉贤。译华严经。见梁僧传二,贞元录五。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玄奘

唐大慈恩寺玄奘叁藏,姓陈,偃师人,俗名褘。兄长捷,先出家,在洛阳净土寺。师十叁岁,亦入净土寺出家,就慧景听涅槃经,於严法师受摄大乘论,令名夙着。 武德元年,与兄共入长安,寻赴成都,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曇,就震法师听讲发智论,五年受具足戒,又习律部。既而往...

《佛学大辞典》 / 1172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卷上

归命诸如来 及法菩萨众 莲花金刚部 并诸眷属等 我今依教说 供养持诵法 省略通三部 次第及相应 先见神室处 复明其事法 对受得真言 及作手印法 于外出入处 分土洗净法 洒扫神室处 除萎花等法 澡浴自灌顶 献三掬水法 往于神室门 换衣洒身法...

《苏悉地羯罗供养法》 /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译 / 7587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浴佛

与[灌佛]毛]揩之。举两指灌水於自顶之上,谓之吉祥之水,冀求胜利焉。问:浴佛表何?通曰:象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也。然彼日日灌洗,则非生日之意。疑五竺多热,僧既频浴,佛亦勤灌耳。东夏尚腊八,或二月四月八日,乃是為佛生日也。」参照灌佛条。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叁藏

玄奘叁藏也。

《佛学大辞典》 / 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阿摩提

Abhetri Abhettī,又作阿麼[齿来]。译曰无畏。观音菩萨之别名。阿摩提观音仪轨曰:「无畏观自在菩萨,一名阿摩[齿来]观自在菩萨,又云宽广。」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意乐

意得满足而悦乐也。药师经曰:「精进能调意乐。」玄奘译之摄大乘论中,明六种之意乐。又唯识论九、明七最胜中,有意乐最胜。叁藏法数二十七曰:「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慧琳音义

本名一切经音义。西明寺慧琳法师撰,故称為慧琳音义。一百卷。宋高僧传五曰:「慧琳始事不空叁藏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詁,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皆典故。典故则西乾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叁苍,切韵,玉篇,诸经杂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

《佛学大辞典》 / 238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说罪

於说戒日或自恣日以自己所犯之罪科向他说之。所谓自首请恕也。梵曰阿鉢底鉢喇底提舍那Ā ati ratideśana,义净叁藏译為说罪,旧言懺悔。寄归传二曰:「梵云阿鉢底鉢喇底提舍那,阿鉢底者罪过也。鉢喇底提舍那即对他说也,说己之非,冀令清净。自须各依局分,则罪灭可期。若总相谈...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律宗

戒律為叁藏叁学之一,通於诸宗,而唐南山道宣特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弘通戒律,故称之曰律宗。即四分律宗也。四分律者,佛灭后百年依曇无德罗汉而成别部,支那传译之,至唐之南山而大成。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慧琳

唐西明寺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始事不空叁藏為沙弥。印度之声明,支那之训詁,无不精奥。撰大藏音义一百卷。元和十五年,寂於西明寺,寿八十四。见宋高僧传五。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