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 条搜索结果

九条锡杖

四个法要之第四谓之锡杖,讽咏锡杖之颂文而振锡也。其颂文之作者不详。初四句依华严经十四:「手执锡杖,当愿眾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之经文,其他句為古德所作。有九节,每一节终,輒振锡,故曰九条锡杖。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毛僧

吴有异比丘,号為毛僧,日游聚落,饮食无所择。轻薄子多弄之。忽谓人曰:吾将死矣。危坐说曰:「毛僧毛僧,事事不能。死了烧了,却似不曾。」见冷斋夜话七。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六根互用

六根互用者,谓眼等六根更互而有其用也。如涅槃经云: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尔,余根亦然。此真六根互用也。若据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中所明,谓人以持经力故,得胜根用,虽未入初地,亦能一根具五根用,此相似六根互用也。若此言阿那律陀,无目...

《三藏法数》 / 737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坚誓师子

释尊因位时,為金毛坚誓师子,念袈裟之德,故為猎师捨身。此说出报恩经七、贤愚经十叁坚誓师子品。报恩经七曰:「昔有一师子曰坚誓,身毛金色,有大威力,游行山泽,见一辟支佛,威仪清净,来亲近,常闻诵经。时有大猎师见师子身毛金色,欲剥其皮奉国王,乃案奇计剃头被袈裟,入山...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6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种智明

智明者,智慧明了也。谓以十种善巧之智,明了通达一切众生境界,教化调伏,令出生死苦海,而成正觉也。 一、知众生业报智明,谓菩萨以善巧智明,了达一切众生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是名知众生业报智明。(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知一切境界寂灭智明,谓菩萨...

《三藏法数》 / 625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毘楞羯梨

国王名。对劳度差婆罗门请一,為以千钉钉身。见贤愚经一,经律异相二十五。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6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法藏

又曰佛法藏,一名如来藏。法性之理也。法性含藏无量之性德,故曰法藏。无量寿经上曰:「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又曰:「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又曰:「為眾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同嘉祥疏曰:「名理為藏,解契宗源,故云入佛法藏。」同慧远疏曰:「如来藏性,是如...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佛

种种不一。(一)称讚净土经十佛:一东方不动如来,二南方日月光如来,叁西方无量寿如来,四北方无量光严通达觉慧如来,五下方一切妙法正理常放火王胜德光明如来,六上方梵音如来,七东南方最胜广大云雷音王如来,八西南方最胜日光名称功德如来,九西北方无量功德火王光明如来,十...

《佛学大辞典》 / 549字 / 6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来

示现当二世之果报有十。各以来字结,故名。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慳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憍慢中来。瘖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唯识二十论

常云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由颂之数而名。总有二十一颂,后一颂為结嘆,非明宗义也。有叁译,一后魏般若流支译,单题曰唯识论,或题楞伽经唯识论。二陈真諦译,题曰大乘唯识论。叁今论是也。此论慈恩作释,谓之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八渐

唐白居易,就观、觉、定、慧、明、通、济、舍之八言,各颂一,此八言為入道之渐门,故称八渐。见传灯录二十九载之。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6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多子塔

為辟支佛之古迹,世尊尝於此处顾视迦叶尊者,分半座使坐六祖坛经序曰:「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华於灵山会上。」祖庭事苑八曰:「多子塔,青莲目顾视迦叶处也。辟支论曰:王舍城大长者,财富无量。生育男女各叁十人。适化游观,到一林间,见人斫於大树。枝柯条叶繁美茂盛,使多象...

《佛学大辞典》 / 254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6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

有二部:一為二卷,无着菩萨造,隋达磨崛多译。一為叁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菩提流支译。皆為解释本经之弥勒菩萨颂者。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阿祇儞

Agni,又作阿祇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6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总有八颂,谓為八之文。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布施

又名叁轮清净。叁轮者,能施,所施,施物也,清净者,於此叁轮无念无所得也。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於叁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金刚顶经

真言教叁部经之一。是為梵本十万十八会之总名,故通於现行流布金刚界之诸经,然特以叁本為主:一為不空所译叁卷之教王经,具名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十八会之第一会四品中译其第一品者。二為施护所译叁十卷之教王经,具名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叁昧教王经...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火神救雉雏

有一阿练若处於野。野火将至。不知云何?以白佛。佛言汝往灭之。受教往灭,然不能使灭。还白佛。佛言可以我名语火神,可言世尊欲使汝灭。受教往语。火即灭。还白佛。佛言:此火神不但今世闻我名,火即灭,过去世时,海中有洲,七岁中常為火所烧。彼洲上丛草中有雉,生一雏。父母见...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罗睺阿修罗

Rāhuasura,具曰罗睺罗阿修罗。四种阿修罗王之一。罗睺罗译执月。此阿修罗王与帝释战时,能以其手执日月,障蔽其光,故名。法华文句二曰:「罗睺者,此云覆障,障持日月者也。」法华嘉祥疏二曰:「罗睺者,此云障持,又云吸气。(中略)问何故修罗手障月?答:婆沙云:月是帝释军...

《佛学大辞典》 / 33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唄匿

单曰唄。又曰婆陟,婆师。梵音之歌咏也。引声咏颂,是為讚嘆叁宝之功德,故曰唄讚。佛在世有最巧於唄道者,称為唄比丘或铃声比丘。佛教来汉土,人未知唄道之音调,魏陈思王曹植,游鱼山,闻巖谷之水声,自感得之,遂制曲谱云。见[渔山]条。文句记四曰:「经云唄者,或云唄匿,云...

《佛学大辞典》 / 365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憍梵波提入水定涅槃

智度论二曰:「佛既入灭,摩訶迦叶欲结集叁藏,议言谁能结集毘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有好弟子,名憍梵波提,能知毘尼法藏。今在天上尼利沙树园中住,可遣使请来。迦叶便遣下座比丘,召憍梵波提。比丘至天上,传迦叶意。憍梵波提语比丘言:召我日佛灭度耶?比丘言实如所...

《佛学大辞典》 / 366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念随喜

归依於法而信服之之念也。法华经法师品曰:「如是等类,咸於佛前,闻妙法华经一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七空

由凡夫执着妄想自性,故如来为说空法以破之。诸经所说空义不一,今言七种者,乃赴一时之机,如应病与药也。 一、相空,谓一切诸法之性,自他共离之相皆空,是为相空。(一切性者,即自他共离之四性也。谓如计一念心从根生即自性,从尘生即他性,根尘合生即共性,离根尘生即离性...

《三藏法数》 / 478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法句经

又名曇鉢Dharma ā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祇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叁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巴利语之原本现存。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堕薪

杭州兴教小寿禪师,初随天台韶国师,普请闻堕薪而悟。作曰:扑落非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国师頷之而已。见林间录上。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大般涅槃经论

一卷,天亲菩萨造,元魏达磨菩萨译。释大涅槃经中迦叶菩萨所问之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法身塔

书法身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缘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菩萨戒经

姚秦罗什最后译出梵网经中之菩萨心地戒品第十,為二卷,题曰梵网经卢遮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后别录此下卷中颂已后所说之戒相為一卷,以便诵持。台祖智者名之曰菩萨戒经,弟子章安,记智者之说作义疏二卷。又华严之法藏,题曰梵网经卢舍那佛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今刊本略称梵...

《佛学大辞典》 / 330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夜叉说半

涅槃经十四,记释帝桓因身变為罗剎,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之半,与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半。见[半]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种性

种即能生之种,性即数习之性,非理性之性也。 一、圣种性,谓声闻观五阴苦空,猒恶生死,忻求涅槃,则成声闻种性;缘觉观五阴缘起,修远离行,则成缘觉种性;佛即觉了五阴等法本来空寂,无生无灭,叁惑俱遣,众德悉备,则成佛种性。经中不言菩萨种性者,菩萨所修之行,即成佛之...

《三藏法数》 / 20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豆子爆

传灯录曰:「佛日和尚参夹山,问与[什麼]同行?师曰:木上坐。遂取拄杖掷於夹山面前。夹山曰:从天台得来否?师曰:非五岳之所生。曰:从须弥山得来否?曰:月宫亦不逢。曰:恁麼即从他人得也。师曰:己尚是怨家,从人得堪作什麼?曰:冷灰里有一粒豆子爆。」张无尽流通海眼经曰...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兔王舍身供养梵志缘起

菩萨往昔曾作兔王,以其宿世余业因缘,虽受斯报而能人语,纯诚质直未尝虚谬,积集智慧熏修慈悲,不生一念杀害之心。于彼无量百千兔中,禀性调柔居其上首,为彼徒属讲宣经法,劝令谛听善思念之:“我及汝等无始劫来,不修正行随恶流转,由四种因堕三恶道。所谓四者:贪、瞋、痴、慢...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483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开示少施正因功能缘起

佛在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独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国中有一商主,与五百人欲泛巨舶入于大海采诸珍宝。时彼商主发净信心,欲饭佛僧祈福保祐,前诸佛所致诚勤请;如来知已默然许之。于其住处明旦设食,尽其甘美虔伸供养。食毕敷座,佛为说法赞布施行,所感如意心田俱胜...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112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佛曲

西河诗话曰:「佛曲在隋唐有之,不始金元。如唐乐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入婆陀调。释迦文佛曲,妙华佛曲等九曲,入乞食调。大妙至极曲,解曲,入越调。摩尼佛曲,入双调。苏蜜七俱佛曲,日腾光佛曲,入商调。邪勒佛曲,入徵调,婆罗树佛曲等四曲,入羽调。迁星佛曲,入...

《佛学大辞典》 / 300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劫初金铃

祖庭事苑五曰:「宝积经云:善顺菩萨拾劫初时阎浮檀金铃子,以舍卫国波斯匿王為国中第一贫困者而与之,说曰:若人多贪求,积财无厌足。如是狂乱者,名為最贫人。」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勅修百丈清规

唐百丈山怀海禪师初立禪家一门之宗规,谓之百丈清规。后世称之谓古清规。宋景德元年,翰林学士杨亿有古清规序,则此时尚存。其后灭亡,仅有颂等,散见於诸书,后来诸师收集而出於世。有宋徽宗崇寧二年,宗賾所集之崇寧清规,宋度宗咸淳二年,惟勉所集之咸淳清规,及元武宗至大四...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智慧鸟

若為财物说法者,死,生天上為智慧鸟,能说法云。正法念经叁十一曰:「若為财物故,与人说法。不以悲心利益眾生而取财物,是名下品之法施也。(中略)如是等法施之人,生於天上,作智慧鸟,能说颂,是则曰下法施也。」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舍利弗

Śāri 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新作舍利弗多罗,舍利富多罗,舍利补怛罗。舍利者母之名,弗或弗多者,弗多罗之略,子之义也。為舍利女之子,故曰舍利弗,舍利子。又父名云优婆提舍,故从父而称之曰优婆提舍。然母名之為舍利,古来有二释,一為鸟名。译曰秋露,鶖鷺...

《佛学大辞典》 / 743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七识住

识,即心识。住者,谓此识随所感报而安住也。论中不及四禅天,非想非非想天者。曰:善处在欲界,及色界叁地,无色界亦然,是说为识住。(色界叁地者,初禅、二禅、叁禅也。无色界亦然者,谓亦有叁地,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也。) 一、欲界人天识住,谓欲界中人,若初受生,此...

《三藏法数》 / 585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二法身

一、智相法身,谓具足智慧,方能演说诸法,是则说法为智慧之相,由此智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智相法身。 二、福相法身,谓以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受持一四句,故金刚经云: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等,为人演说,其福胜彼。由此福相,得至法身住处,故名福相法身。(七宝者...

《三藏法数》 / 13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弥迦弗品(鹿子十四)

昔我逐勇狗,往诣药肆上, 缘一觉之尊,身体得不豫。 给之以医药,瞻养至七日, 尊人过七日,便飞升虚空。 我时见告语,家之仆童客, 众祐已来臻,如是出家学。 我闻仆所说,辟支佛飞行, 其志踊跃喜,一意叉手向。 缘是喜悦意,布施医药故, 在天上人...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88字 / 5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达磨

Dharma,又作达摩、达麼、驮摩。译曰法。轨则之义,轨持之义也。义林章六本曰:「达磨,名法。方广经云:轨则,名法。成唯识云:法谓轨持。能持自相轨生解故。涅槃经说:法,名不觉。 又(人名)Bodhidharma,具名菩提达磨,译曰道法。南天竺之剎帝利种也。父王曰香至。磨為其第...

《佛学大辞典》 / 380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造塔胜报缘起

佛告阿难:“我今于此大众之所,略说造塔所得功德,汝当谛听善思念之。假使以四天下满中所有草木丛林,皆为人身,彼一一人发心修行,随其所证或有获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及缘觉果。时有长者以净施心长时供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尽其形寿令无所乏,至灭度...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45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往生论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之异名。又名净土论。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初夜

天台之初夜曰:「白眾等听说,初夜无常。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禪。」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百劫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祇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祇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祇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陈那裂石

陈那為新因明之祖。与迦毘罗仙之化石者问答,石為之裂。辅行十之一曰:「迦毘罗仙,恐身死,往自在天问。天令往频陀山取餘甘子食,可延寿。食已於林中化為石,如床大。有不逮者,书问石。后為陈那菩萨斥之。书,石裂。」

《佛学大辞典》 / 90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摩诃目揵连品 (十五)

吾为仙闲居,处于林树间, 于彼有人来,求我作沙门。 吾除其须发,为浣其衣服, 缝之而染之,心中自欢喜。 彼退在一面,而结跏趺坐, 则得辟支佛,便飞于虚空。 我时即兴愿:“令身得神足, 使吾得如是,大力大神足。” 用是福德故,在在所生处, 天上及...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417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天亲

Vasubandhu,梵名婆藪槃豆,又曰婆修槃陀,译曰天亲,新作伐苏畔度,译曰世亲。波藪译曰世天,毘纽天之异名也。以父母求世天亲爱而名。或言為天帝之弟,故名天亲,婆藪槃豆传曰:「婆藪槃豆者,北天竺富娄沙富罗国(译曰丈安国)人,佛灭后九百年而出,兄弟叁人,皆名婆藪槃豆,长...

《佛学大辞典》 / 484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添品妙法莲华经

八卷,隋闍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多用什师之译文,变其品之前后。但添罗什本之不足,即提婆达多一品,并药草喻品中生育之一喻,故云添品。普门品中之后,罗什本云本来有提婆品,嘉祥,天台,慈恩谓其无,今从后义。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难陀品(欣乐十二)

王舍国城东,曾为富尊者, 时世谷饥贵,有道士游彼。 时我坐独食,有好道士来, 坏破缘一觉,自在得无漏。 兴起贪嫉意,其心志于恶, 今此比丘来,焉得同太岁。 于是念饮食,杂糅以马通, 道人食之已,应时即命过。 我身寿终已,堕地狱甚久, 合会及叫...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2字 / 5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缘起

菩萨往昔以瞋因缘堕于龙中,有三种毒,所谓:气毒、眼毒、触毒,又由别报福业力故,身具众色如七宝聚,不假日月光明所照,常与无量百千诸龙,周匝围绕以为眷属,变现人身容色端正,住毗陀山幽邃之处,多诸林木华果茂盛,清净池沼甚可爱乐,与诸龙女作众歌舞共相娱乐,止住其中经于...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942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唯心

指旧华严经第十一,夜摩天宫菩萨说品如来林菩萨所说之曰:「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华严宗以為显唯心缘起之至极者,谓為心总。佛及眾生為别心,总该一切万有故,迷则為眾生,悟则為佛。心外无眾...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一切如来必定印

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印。」大疏五曰:「次一,讚嘆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印,為授大菩提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二谛

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叁乘归实际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

《三藏法数》 / 127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十戒

谓菩萨奉持叁世诸佛十种净戒,具足清白,无有缺犯。念诸众生颠倒破戒,我成正觉,为说真法,令离颠倒,得净戒法,是名菩萨十戒。(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 一、普饶益戒,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 二、不受戒,谓菩萨不受外道诸戒,但自精进,奉持诸佛平...

《三藏法数》 / 569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菩萨十戒

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如来不为毒所害缘起

尔时世尊游化依止王舍城中,时彼国主阿阇世王,创发净信归依于佛,四事供养曾无所乏,大臣人民四部之众,咸于如来亲近恭敬,以梵音声说微妙法,教诸弟子断十恶业,勿杀生命、窃盗他财、作非梵行、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是诸众生蒙佛教诲修行十善,于佛法中清净而...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870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最胜神化缘起

尔时世尊游化居止摩竭陀国王舍城中,将诸弟子大阿罗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时彼国王名洴沙王,禀性仁贤久植德本,已证初果得不坏信,奉佛之心倍加隆厚,常以上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供养如来及比丘众。是时国中先有外道六师之徒富阑那等,久在王境宣布邪教,诳惑民庶信服者众,王...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271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女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十妙

不可思议名妙,即实相之理也。实相之理,精微玄妙,清净寂绝。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是也。总论因果自他,故具明十妙,妙体无殊也。 一、境妙,境即理境也。谓十如是等境,心、佛、众生叁无差别,不可思议。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等是也...

《三藏法数》 / 983字 / 4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薄拘卢品(贾姓十二)

我昔曾卖药,于槃昙摩国, 在惟卫佛世,敬诸比丘僧。 时有病瘦者,行药疗其疾, 供给诸根药,以惠诸比丘。 一岁诸众僧,令无所乏少, 时施诸沙门,与一呵梨勒。 于九十一劫,未曾归恶道, 在天上人间,其福自然见。 所作德少耳,受福不可量, 施一呵梨...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2字 / 4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投身饲虎缘起

尔时世尊将诸大众,诣般遮罗大聚落所,至一林中,谓阿难曰:“汝于此间为我敷座。”佛坐其上,语诸比丘:“汝等欲见我往昔时修行苦行舍利已不?”白言:“愿见。” 于时世尊以手按地,六种震动,有七宝塔涌现其前,世尊即起作礼右旋。“阿难!汝可开此塔户。”见七宝函珍奇间饰。“阿难...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309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摩呵䣯品(大长十二)

昔作韦皮师,本生亦安隐, 时国大谷贵,柔皮以为韦。 时得好殷皮,煮熟令大美, 时有沙门来,乞丐欲求食。 见之即欢喜,则分用布施, 其寂志食已,寻飞在虚空。 见道人踊跃,应时叉手向, 恭敬普所在,所游辄追随。 欣喜广大心,便自发愿言: “令我逮...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335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

叁力

大日经悉地出现品曰:「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与法界力,周徧眾生界。」以此中说叁力故称為叁力:一、我功德力,即自身之修行,是自缘也。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之加持,是他缘也。叁、法界力,自心所具之佛性,是内因也。此内外自他之因缘和合而成办业事。大日经疏十一...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摩竭陀

Magadha,又作摩訶陀,摩竭提,摩伽陀。中印度国名,王舍城所在。译言持甘露,善胜,无恼,无害等。或為星名。或為古仙人或帝释前身之名。仁王经吉藏疏一曰:「摩訶陀者,名持甘露处。」西域记七曰:「摩竭陀国,旧曰摩伽陀,又曰摩竭提,皆讹也。」玄应音义一曰:「摩竭提,或云...

《佛学大辞典》 / 543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称念三宝功德缘起

昔者如来出现于世,乃为父王及诸大众演说观佛三昧法门,如来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作黄金色无量光明。是时会中五百释种,观佛身相犹若灰人羸婆罗门,见已号哭自拔头发,举身投地口鼻吐血。如来见之乃安慰曰:“汝勿号哭!吾为汝说。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入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长...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10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3日

出家功德缘起

佛在世时,王舍城中有一长者,名曰福增,年过百岁齿衰力屈,家中大小无不生厌。闻说出家心生欢喜,功德无量譬喻不及,出家之利,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诸佛未有不因舍家出家成佛者也。是时长者来诣佛所欲求出家,值佛游化,即便往至舍利...

《菩萨本生鬘论》 / 宋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同译经梵才大师绍德慧询等奉诏译 / 1082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