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 条搜索结果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明之惑,证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悉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9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毕竟空

一切之有為法与為法,毕竟為空,名為毕竟空。智度论叁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為空為空破诸法有遗餘,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為有遗餘。性空者名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賁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十五、长者耳目舌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精舍,与诸比丘大众说法。尔时国内,有大长者,财富量,金银七宝,象马牛羊,奴婢人民,仓库盈溢,有男儿,唯有五女,端正聪达。其妇怀妊,长者命终。时彼国法,若其命终,家男儿,所有财物,悉应入官。王遣大臣,摄录其财,垂当入官。其女...

《贤愚经》 /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 1690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种随烦恼

谓诸昏烦恼乱心神之法,随逐众生,造量业,故名随烦恼也。 一、忿随烦恼,暴怒之心名忿,谓对现前一切违情之境,即发暴怒,恼乱其心,是名忿随烦恼。 二、恨随烦恼,恨即怨恨,谓由忿怒不舍,结诸怨恨,恼乱其心,是名恨随烦恼。 叁、覆随烦恼,覆即隐覆,谓自作罪恶,不能...

《三藏法数》 / 735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百部

佛灭后五百年小乘之异部杂出而為五百部。智度论六十叁曰:「是声闻人着声闻法佛法,过五百岁后,各各分别有五百部。从是以来,以求诸法决定相故。自执其法,不知佛為解脱故说法,而坚着语言。故闻说般若诸法毕竟空,如刀伤心。」行宗记一上之曰:「五百部者,有言相,教虽不叙,...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9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伽陀

Agada,阿伽陀之略,药名。六十华严经十曰:「譬如伽陀药,消灭一切毒。」探玄记六曰:「伽陀此云良药。」参照[阿伽陀]条。 又(术语)Gāthā,又作伽他。译曰句颂、孤起颂、不重颂。凡伽陀有二种:一通,不论颂文与散文(长行),凡经文之文字数至叁十二字者,谓之為首卢伽陀Ślok...

《佛学大辞典》 / 650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9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二因缘

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诸经说十二因缘。其言如此)明缘行。于缘不了名为明。以明故发生于行。明与行二种是过去二因也。行者生死业也。行缘识。以有过去行业。发起现在生识。神初受生之时。...

《法门名义集》 / 542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法印

一法印者,谓一念心,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不悉备。然此诸法,于一心中,炳然显现。如印印泥,文前后,故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是也。

《三藏法数》 / 65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叁法印

一切作法常。一切法我。涅槃寂灭。常有为作法体藉缘兴。迁变非恒。故名常。我一切诸法性实自在之功。故名我。别依大乘二我(人我法我)涅槃寂灭者。叁毒六垢永离余。山体恬怕。名为寂灭。若依大乘亦通理灭。此叁法咸言印者。揩定不移故为印。

《法门名义集》 / 109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8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遍处定

智度论云:八背舍为初门,八胜处为中行,遍一切处为成就。谓叁种观具足,禅体始得成就。此定谓之遍一切处者,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八背舍者,一内有色相外观色、二内色相外观色、叁净背舍身作证、四虚空处背舍、五识处背舍、六所有处背舍、七非有想非想处背舍、八灭受想...

《三藏法数》 / 601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月喻叁身

一月喻叁身者,以月体喻法身,月光喻报身,月影喻应身也。盖由法身即是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出生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众水。报身即是寂照之智,智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有差谬,犹如月光,照临万像,有隐形。应身即是变化之用,用...

《三藏法数》 / 183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8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六念

第一念佛。佛是众生上慈父。第二念法。法是众生烦恼良药。第叁念僧。僧是众生叁乘福田。第四念戒。戒是众生防非止恶。第五念舍。舍是众生除悭杂着。第六念天。天是众生清净果报。此天非叁界之天。谓第一义也。净故名为天。

《法门名义集》 / 89字 / 8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止叁请

法华经方便品之初,先讚嘆如来之二智,以诸法实相為甚深微妙欲说而止,次舍利弗代眾请说之。如此佛与舍利弗交互各叁止叁请,佛遂容第叁请,广说妙法。谓之叁止叁请。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8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切障碍

言通达一切而不及也。法华经神力品曰:「能持此经者,於诸法之义,名字及言辞,乐说穷尽,如风於空中,一切障碍。」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者人我。二者法我。人我亦名众生空。亦名人空。始从众生空乃至佛空。是名人空。以龟毛破。法我亦名法空。众生五阴空。乃至佛五阴空。是法空。五阴是成众生之法。五阴体空。是名法空。已上兔角破。

《法门名义集》 / 81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

《三藏法数》 / 185字 / 8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七种学人

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是小乘七种学人也。修而未至。名之为向。修之已至。名之为果。此七种人。于小乘法。果行未满。进趣未息。故名学人。唯阿罗汉于小乘果满。更进趣之学。故名学。若大乘法中。唯佛是学。

《法门名义集》 / 101字 / 8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相

谓一真法界之相,从本以来,离虚妄相,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一切诸法之相,故名一相。

《三藏法数》 / 43字 / 7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谛

一者世谛。亦名俗谛。二者第一义谛。亦名真谛。谓缘法不目名用万差别言显相。皆是世谛。谛者实也。于凡是实。于圣非实。故名世谛。第一义谛真妄平等垢净不二。凡是诠。皆是第一义谛所摄。出世圣人乃证斯理。最实比。故言。第一义谛。诸佛说法是依二谛。共表一法。不相...

《法门名义集》 / 172字 / 7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禅时,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又入一禅,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禅次第定,谓人修禅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方广、授记、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不具有十二部也。(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种鬼

一、怪鬼,谓此鬼宿因多贪,于物非理而取,故受此报;还托于物,即金银草木等精怪也。 二、魃鬼,谓此鬼宿因多淫,为色动乱身心,如风鼓物,故受此报;还托于风,而成魃鬼也。(魃即旱魃。) 叁、魅鬼,谓此鬼宿因多诈,唯凭诈伪,惑乱于人,故受此报;托附畜类,以成其质,即...

《三藏法数》 / 438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7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八空

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为空。毕竟空。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法空。有法空。法有法空。此十八种空者。是惑之次第也。众生之惑不可顿除。闻起执触语生滞。故须十八种空遣惑。六足大智度论广释其义。义大言多。不能具载...

《法门名义集》 / 105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有相品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于所破坏法、相法、所有法中,能具足六波罗蜜念?云何于是形法而知差别入般若波罗蜜中?云何于相法以一相而逮正觉?” 佛告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五阴如幻、如响、如梦、如影、如热时焰、如化。持是五阴行六波...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2722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碍智

(亦名四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滞,故名四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碍辩。 一、义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滞,故名义碍智。 二、法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滞,故名法碍智。 叁、辞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7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诸法等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其审谛者不着不断,不审谛者亦不着不断,所有所有断,审谛不审谛俱不着不断。是事云何?” 佛报须菩提言:“以诸法等故我言断。” “世尊!是何谓?” 佛报言:“有佛佛如及尔,法性真际法事初不变异常住如故,是名为断。但以俗为名号,有言有...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965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闻经八种功德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听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叁、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听闻佛经,解知义趣深...

《三藏法数》 / 365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6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果

一、增上果,谓眼耳鼻舌身五根,皆为识所依,根即增胜,名增上果;又第六意识,能引生眼等五识,亦名增上果;又第七识,前念为后念所依,亦名增上果;又第八识为第七识之所依故,亦名增上果。(第七识者,即分别识也。第八识者,即藏识也。) 二、异熟果,异熟果者,谓果报异时...

《三藏法数》 / 200字 / 6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一切智畏。漏尽畏。说障道畏。说尽苦道畏。一切智畏。佛作是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有人天能如实难言。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漏尽畏。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能如实难言。是漏不尽。乃至不见微畏相。说障道畏。佛作诚言。我说障法。能如实难言。受障法...

《法门名义集》 / 197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又曰叁叁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我。五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涅槃城

涅槃為圣者之所居,故譬之宫城。长阿含经四曰:「沸星得最上道,沸星入涅槃城。」楞严经十曰:「背涅槃城,生天魔种。」楞伽经叁曰:「缘自觉了向涅槃城。」智度论二十曰:「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叁门:空、相、作。」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四主

四主者,谓世间轮王应运之时,赡部洲地有四主焉。(梵语赡部,又云阎浮,华言胜金。) 一、东人主,人主之国,风俗机变,仁义昭明,其地和畅多人,故名人主。 二、南象主,象主之国,人则躁烈,多习异术,亦能清心释累,出离生死。其地暑湿宜象,故名象主。 叁、西宝主,宝...

《三藏法数》 / 169字 / 6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

二身

一、真身,真身者,真智与法身合,故名真身。起信论云: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是也。 二、应身,应身者,应周万物,化洽众生,随其心量,现种种身。譬如一月,现于众水,而去来之相。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是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6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