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谓厌下苦粗障,欣上胜妙利,各有因果,依此六法修行,是名六行观。 一、厌苦观,谓思惟身中所起心数,缘于贪欲,不能出离,是为因苦。复思欲界报身,饥渴寒热,病痛刀杖等种种所逼,是为果苦。苦因、苦果,皆须厌恶也。(心数者,受、想、行也。) 二、厌粗观,谓思惟欲界五尘...
《三藏法数》 / 513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三藏法数》 / 5609字 / 8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谓阿弥陀佛,最初因中,名法藏比丘。彼时于世自在王佛前,白佛言:我发无上菩提之心,愿作佛时,身相光明,刹土殊胜,宁可得否?彼佛知其智识高明,心愿广大,乃以二千一百万佛刹善恶粗妙之相,随其心愿,悉令显现。法藏即一其心,遂得天眼,莫不彻见。复白佛言:我已摄取如上佛...
《三藏法数》 / 2629字 / 8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观自在。梵音Avalokiteśvara,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叁十叁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
《佛学大辞典》 / 617字 / 8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凡一切法,于可求处,若以方便,可得;若不可求,虽欲强得,都不可获。譬如压沙责油、攒冰求酥,既不可得,徒自劳苦。如昔波罗奈国,有王名梵誉,常于夜半,闻冢间唤声,唤言:“咄王咄王。”如是一夜,三闻其声。王闻异声情甚惊怕,音声不绝,经历多时。王集诸婆罗门太史相师,而与...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717字 / 7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有无数大苾刍众,复十俱胝童子相菩萨摩诃萨。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憍尸迦!此般若波罗蜜,其义甚深。非一非异,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增非损,非有烦恼非无烦恼,非舍非不舍,非住非不住,非相应非不相应,非烦恼非不烦恼,非...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诏译 / 2177字 / 7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3日昔者世尊,语诸比丘:“当知往昔波罗㮈国,有不善法,流行于世。父年六十,与着敷屡,使守门户。尔时有兄弟二人,兄语弟言:“汝与父敷屡,使令守门。”屋中唯一敷屡,小弟便截半与父,而白父言:“大兄与父,非我所与。大兄教父使守门。”兄语弟言:“何不尽与敷屡,截半与之?”弟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6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一、非理嗔相,谓行人修禅定时,嗔觉欻然而起,无问是理非理,他犯不犯;无故而发嗔恚,障诸禅定,是为非理嗔相。 二、顺理嗔相,谓行人修禅定时,外人实来恼我,以此为缘,生于嗔觉,相续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见非法者,而生嗔恚。嗔虽顺理,亦障禅定,是为顺理嗔相。 叁、诤...
《三藏法数》 / 178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上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840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定。一行叁昧者,惟专一行,修习正定也。谓修行之人,应处空闲,舍诸乱意,系心实理,想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而不懈怠,于一念中即能得见十方诸佛,获大辩才也。
《三藏法数》 / 109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唐悟达禪师,名知玄,懿宗咸通四年制使统教门事。一日忽有一珠隆起於左股,病甚,是為人面疮。遇异僧引水洗疮。疮愈。水懺叁卷自此始。见稽古略叁。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释提桓因与四万天子在会中者,语释提桓因言:“憍尸迦!应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 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汝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若阿修罗生念:“欲与忉利诸天共斗。”尔时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以是因缘故,阿修罗恶心即灭。”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722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一、发心菩提,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十信菩萨,于无量生死中,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故,而发大心,名为发心菩提。(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愿心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华言无上正等...
《三藏法数》 / 594字 / 6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语尸罗,Śila译曰戒,防非止恶之义。梵语优婆罗叉U alakṣa,译曰律(净影),梵语毘尼Vinaya,译曰律(南山),法律之义。汉灵帝建寧叁年,安世高首出义决律二卷。次有比丘诸禁律。魏世天竺叁藏曇摩迦罗到许洛。慨魏境僧无...
《佛学大辞典》 / 585字 / 6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魔能现诸形相,恼乱行人,障蔽禅定;若不预善分别,以祛除之,则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进,而道业难成矣。 一、精媚鬼,谓精神变化厌媚于人也。以十二时中子鼠、丑牛等兽为种种相,或作少男少女,老宿之形,及可畏等相,恼乱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多卯时来者...
《三藏法数》 / 534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薄伽梵处于种种摩尼宝王师子座上,现种种相,纯以菩萨摩诃萨众而共围绕。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为利益安乐诸菩萨故,说静虑波罗蜜多,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多。又此般若波罗蜜多复有几种?修何方便而能得之?唯...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4947字 / 6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
《三藏法数》 / 666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佛薄伽梵显说如是净戒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菩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云何进求而得圆满,然此安忍复有几种,若修行者功用如何,唯愿开示,我等乐闻。” 尔时佛薄伽梵赞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今为欲利益...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6241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御制 大朴既散,有为遂作。名利牵乎代,巧智丧乎真,爱恶攻其性情,因缘坚其染习,内则百虑无节,外则六根竞诱,天理灭而莫知,道源迷而忘返,沦溺苦海,劫尽还初。惟至人了万物之宗,越三界之表,廓独立而不改,遍诸有而常然,故能开导群疑济拔流品。六波罗蜜经者,众法之津梁...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691字 / 6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如来已离一切障碍,成就无量诸胜功德,岂有如是种种业报之实。盖亦善巧方便,令诸众生,知造善恶业因,必有苦乐果报。故说此九种恼事也。 一、六年苦行,佛言:往昔波罗柰城边,有婆罗门子,名火鬘;复有瓦师之子,名护喜。二子少小心相敬念。护喜谓火鬘曰:共见迦叶如来。火鬘...
《三藏法数》 / 2142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何以登道场成正觉。正觉之所以成,群异之所以一,何莫由斯道也。是以异教殷勤,三抚以之频发;功德叠校,九增以之屡至。如〈问相〉摽玄而玄其玄,〈幻品〉忘寄而忘其忘,〈道行〉坦...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释僧睿 / 513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一、不杀戒,不杀戒者,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梵语波罗夷,华言极恶。) 二、不盗戒,不盗戒者,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
《三藏法数》 / 707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
《三藏法数》 / 758字 / 6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5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不贪着三界,及声闻、辟支佛地,观一切法如梦,而不取证。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相。 复次,须菩提!若菩萨梦中,见佛处在大众高座上坐,无数百千万比丘,及无数百千万亿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须菩提!当知是阿毗跋致菩萨相。...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2528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亦名八解脱,出禅波罗蜜) 背,谓违背。舍,即弃舍。大智度论云:背此净洁五欲,舍此着心,故名背舍。修此观故,发无漏智慧,断叁界见、思惑尽,证罗汉果,即转名八解脱也。(净洁五欲者,若欲界,色、声、香、味、触即名粗弊五欲,名为不净;若色界、无色界,色、声、香、味、...
《三藏法数》 / 948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梵语波罗蜜,华言到彼岸。谓菩萨修此十法,化度众生,超生死海,到涅槃岸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檀那波罗蜜,梵语檀那,华言布施。运心普周曰布,辍己惠人名施。经云:菩萨为令众生心满足故,内外悉舍,而无所着,是名檀那波罗...
《三藏法数》 / 826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佛告须菩提:“萨陀波仑菩萨得六百万三昧门已,即见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诸佛,与大比丘众,恭敬围绕,皆以是文字章句相貌,说般若波罗蜜。如我今于此三千大千世界,与诸大众恭敬围绕,以是文字章句相貌,说般若波罗蜜。萨陀波仑从是已后,多闻智慧,不可思议。如大海水,世世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497字 / 5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导师有二人,同类悉兄弟, 见迦叶佛塔,搪揬崩坏落。 合集众贾人,更补治起塔, 时兄弟二人,俱扶竖刹柱。 缘是功德本,生天上甚久, 来还生人间,在于势族种。 未见等正觉,舍家学异道, 在泥莲水边,久习编发志。 世尊无等伦,愍念哀我等, 在于恒水...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 / 220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15日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五种发菩提心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百千俱胝诸大菩萨摩诃萨众,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皆已成就六种波罗蜜多。复有无量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离重担梵行清净。及无数俱胝百千万亿那庾多天、龙、阿苏罗、乾闼婆、迦噜罗...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7431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佛告慈氏:“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应当修习大悲无量,为此大悲于诸善业而为导首。譬如命根于出入息而为其先,轮王七宝轮宝为先,大乘万行大悲为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父母钟念彻于骨髓。菩萨大悲亦复如是,于诸有情住于极爱一子之地。云何大悲?大名么贺,么者名我,我以...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4023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仑菩萨言:“善男子!诸佛无所从来,去无所至。何以故?诸法如,不动故。诸法如,即是如来。善男子!无生无来无去,无生即是如来。实际无来无去,实际即是如来。空无来无去,空即是如来。断无来无去,断即是如来。离无来无去,离即是如来。灭无来无去,灭即...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262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复次舍利子。时彼菩萨摩诃萨说是偈已。而更前诣最上众佛般涅盘所。头面礼竟涕泪交流。绕百千匝却住一面。复说伽陀曰。 如来于诸有情中 善说最上真实法 我今发起真实心 愿求无上菩提果 佛具大智真实身 今灭度已我不见 志发誓愿等如来 当获殊妙诸相好 我昔曾于俗...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3760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昔者波罗㮈国王太子名迦兰,兄弟二人,父王丧身,以国相让,无适立者。兄将妻遁迈入山学道,止临江水。时,他国有犯罪者,国政杌其手足、截其鼻耳,败舡流之。罪人呼天相属。道士闻之怆然,悲楚曰:“彼何人哉?厥困尤甚。夫弘慈恕己危命,济群生之厄者,斯大士之业矣。”投身于水荡...
《六度集经》 / 657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忍辱波罗蜜多。所谓自身毕竟忍辱。有我等相非究竟忍。何以故。若他瞋恚来娆恼时及能忍受。于心境中俱不可得。而菩萨作是思惟。何者为瞋何者为忍。于法数中。云何眼等处而有瞋恚。又复伺察。于十二处忍辱亦不可得。展转入解有情等相悉无所得。又此忍辱非实究...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诏译 / 725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复次舍利子。有十种称赞之法。菩萨若能具足清净。当行布施。此称赞法者。谓即有为出离故得有为果。菩萨应当如是布施。即得十种称赞之法。何等为十。一者施食。获得长寿。二者施饮。息除一切渴爱烦恼。三者施诸乘舆。即能获得诸利乐事。四者施妙衣服。即起惭愧之心如获金盖。五者施...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诏译 / 2543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4日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阿惟越致菩萨相貌?我当云何知是阿惟越致菩萨?” 佛告须菩提:“所有凡夫地、声闻地、辟支佛地、如来地,是诸地于如中不坏不二不别。菩萨以是如,入诸法实相,亦不分别是如,此是如相,随是如,入诸法实相。出是如已,更闻余法。不疑不悔,不言...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3071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佛说般若波罗蜜是时会中,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佛神力故,见阿閦佛在大会中,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如大海水,不可移动。时诸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及诸菩萨摩诃萨,其...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1575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23日道即能通之义。谓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故名恶道也。 一、地狱道,谓此处在地之下,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狱,即造作极重恶业众生堕于此道,故名地狱道。(八寒者,頞浮陀狱、泥赖浮陀狱、阿吒吒狱、阿波波狱、呕喉狱、郁波罗狱、波头摩狱、芬陀利狱也。八热者,想狱...
《三藏法数》 / 263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8日尔时,薄伽梵说是安忍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安忍波罗蜜多,应当广说精进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住?云何降伏?云何修行?云何圆满精进波罗蜜多?唯愿世尊分别广说。”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5561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尔时,佛薄伽梵于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何方便而能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何名净戒?防何过失?云何护持而得清净?设护净戒,现在未来有何果报?云何守护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 6113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