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条搜索结果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毘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观音曼荼罗大菩萨

一、金刚观自在菩萨。二、与愿观自在菩萨。叁、数珠观自在菩萨。四、鉤召观自在菩萨。五、除障观自在菩萨(亦云施无畏)。六、宝剑观自在菩萨。七、宝印观自在菩萨。、不退转金轮观自在菩萨。见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胜处

发胜知胜见以捨贪爱之种禪定也。是為起胜知胜见之依处,故名胜处。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胜处,内心有色想,故云内有色想,又以观道未增长,若观多色,则恐难摄持,故观少色,谓為观外色少。但观内身之不净,或观少许之外色清净也。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胜处,内心有色想之义如上...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功德池

功德水之池。在极乐。无量寿经上曰:「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叁十乃至百千由旬。纵横深浅,各皆一等。功德水湛然盈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五叁昧破二十五有

梵语叁昧,华言正定。二十五叁昧破前二十五有者,约理对治,随义以立名也。盖欲、色、无色叁界,虽苦乐不同,然实有生死执着,故以此无垢等叁昧之法,一一破之,令诸众生,出于诸有也。 一、无垢叁昧,破地狱有,谓菩萨由净诸业惑,证于无垢叁昧。愍彼众生,受于地狱之苦,故以...

《三藏法数》 / 201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福田

梵网经有福田之目,诸师解释不同。天台戒疏下曰:「福田者:一佛、二圣人、叁和尚(受戒本师)、四闍梨(受戒时教授威仪之阿闍梨)、五僧、六父、七母、病人。」(诸家多用之),此中佛与圣人及僧為敬田,和尚、闍梨、父母為恩田,病人為悲田,若人向此种能恭敬供养,慈愍...

《佛学大辞典》 / 272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空

一、内空,谓内之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无自性,故名内空。 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 叁、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 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

《三藏法数》 / 715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分律

四律之一,六十卷。五部中曇无德部之律藏也。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佛灭后百年,法正尊者(又曰法护尊者,梵名曇无德)於上座部之律藏中契同己见者,采集成文,随说所止,而為一分,四度完结,故称為四分律。盖四分之名,非依义而判段章之名,乃四度结集之,分之為四夹,故名...

《佛学大辞典》 / 889字 / 5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科

一、翻译,翻译者,谓翻梵语而为华言也。又译之为言,易也。以华夏之言,易彼梵语,俾大法以流通,如摩腾初至于汉,译四十二章经之类是也。 二、解义,解义者,谓善解如来所说诸经甚深法义也。盖依解以立行,修行以契理,则可以弘大教,可以证菩提,如佛弟子迦旃延善解契经是也...

《三藏法数》 / 1012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门叙密咒功德深广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宝星陀罗尼经云:一切国土中,所有陀罗尼流行之地,令其人王,常得拥护,势力自在;亦能拥护王之政教;一切不祥之事,皆悉断灭。复令财谷丰饶,人民安乐也。(梵语陀罗尼,华言咒,即愿也;亦云捻持,即真言也。)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菩提场...

《三藏法数》 / 115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旃檀耳

生於旃檀木之耳。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交道

通达四方四维之道路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有交道,黄金為绳以界其侧。」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七识住

於叁界五趣,长养其识,欲识自住,差别所乐,而立七识住:一、第一识住,為有色身之有情,身想共异之处,即人趣之全及一分之天也。一分之天者,欲界之六天与色界初静虑叁天,除劫初起之有情,餘时之有情也。是有情各自之身形有小大胜劣,思想亦名异,故曰身想俱异。二、第二识住,...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仁王经所说之四无常偈,总有颂,谓為偈之文。

《佛学大辞典》 / 21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味

如来因无垢藏王菩萨称叹涅槃法胜,乃说此五味,而以醍醐比法华、涅槃也。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因此约如来所说一代圣教,次第立为五时,以对教之相生,机之利钝,譬犹五味之有浓淡焉。(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乳味,乳味从牛而出,以喻十二部经从佛而宣说也。谓如来最初时说...

《三藏法数》 / 61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俱卢舍

Krośa,又作拘卢舍,拘娄舍,拘娄奢,句卢舍,拘楼赊。里程名。牛声或鼓声得闻之最大距离。五百弓或五里。玄应音义十曰:「拘娄,或作句卢,今或云拘楼赊,此云五百弓。应言俱嚧舍,谓大牛鸣音声闻五里,俱嚧舍為一踰缮那,即四十里。」俱舍光记十二曰:「一弓有六尺四寸,五...

《佛学大辞典》 / 249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吉祥经

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与[佛名号经]同本,吉祥即佛之名号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 《八吉祥经》

十六知见

谓未见正道之人,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有我、我所,计我之心,历于诸缘,即有十六知见之别也。(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者,谓于五阴中妄计有我也。我所,即五阴身等也。) 一、我,谓于五阴等法中,无明不了,妄计有我、我所之实,故名为我。 二...

《三藏法数》 / 695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毘伽罗

Vyākaraṇa,新译曰毘耶羯刺諵,又云毘何羯唎拏。译曰声明记论。关於五明中声明,即语学之俗书总名也。慈恩寺传叁曰:「印度梵书名為记论,其源无始,莫知作者。每於劫初,梵王先说,传授天人。以是梵王所说,故曰梵书。其言极广,有百万颂,即旧译云毘伽罗论者是也。然其音不正。...

《佛学大辞典》 / 1271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七佛菩萨

七佛者:维卫佛、式佛、随弃佛、拘留秦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菩萨者:文殊师利菩萨、虚空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救脱菩萨、跋陀和菩萨、大势至菩萨、后大势至菩萨、及坚勇菩萨。见七佛菩萨神咒经一。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宗

即空宗与性宗。此於相宗之外,又於性宗中分别者也。就经论上而言,则般若经四论已上,就宗上而言。则叁论已上,均显寂灭之真性,宜统名性宗,然此中以阳破诸相為主,而阴显真性,直有显示真性之二门,即遮詮与表詮之相违,前者名空宗,后者正名性宗。以之料简宗,则叁论之一宗...

《佛学大辞典》 / 952字 / 4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丹田

脐下二寸半之所也。止观曰:「右十二病皆止丹田,丹田去脐下二寸半。」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广长舌

叁十二相之一。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髮际。智度论曰:「问曰:如佛世尊,大德尊重,何以故?出广长舌似如轻相。答曰:舌相如是,语必真实。如昔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髮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婆罗门言:若人舌能覆鼻无虚妄,何况至髮际?...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五辛

又曰五荤。五种有辛味之蔬菜也。梵网经下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茖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犯轻垢罪。」楞严经曰:「诸眾生求叁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此五种辛,熟食发婬,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一相一味

一相者,眾生之心体,詮一实之真如也,一味者,如来之教法,詮一实之理也。文句七上曰:一相者,眾生之心。同一真如相,是一地也。一味者,一乘之法。同詮一理,是一雨也。法华经义疏曰:「一相谓一实相,合一地也。一味谓一智味,合上一雨也。」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学人

一、初果向,初果,即须陀洹所证之果也。谓此人修学将入初果,虽未至本位,而已向于此果也。(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二、初果,初果者,谓此人断叁界见惑尽,预入圣道法流,即证此果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叁、二果向,...

《三藏法数》 / 753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梵语駄都Dhātu,译曰界。差别之义。彼此之事物,差别而无混滥也。大乘义章末曰:「界别為界,诸法性别,故名為界。」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 又性之义。谓事物固有之体性。大乘义章末曰:「经名為界,亦名為性。」止观五上曰:「界名界别,亦名性分。」俱舍光记一曰:「...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水喻真心有十义

一、水体澄清,谓众生真如之心,自性清净,圆湛明彻,本来无染,犹水之澄清也。 二、得泥成浊,谓众生真如之心,性虽清净,而为无明之所染污,觉成不觉,犹水本清净,得泥成浊也。(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叁、虽浊不失净性,谓众生真如之心,虽为无明所染,而清净本然之性,...

《三藏法数》 / 527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逆流十心

谓修行之人,由前顺流十心,昏倒造恶,积集重累,生死浩然,而无际畔;今欲忏悔,应当逆此罪流,用十种心,翻除恶法也。 一、深信因果,谓修行之人,先须正信因果,业种虽久,终不败亡。岂有自作,他人受果?是以深信善恶果报,不生疑惑。以此翻破拨无因果之心也。 二、生重惭...

《三藏法数》 / 60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界者,谓眼识、耳...

《三藏法数》 / 465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四魔又加无常无乐无我无净之四為魔。是前四為凡夫之魔,后四為二乘之魔也。涅槃经二十二曰:「魔者,所谓四魔无常无乐无我无净。」法华文句六曰:「圆教法身安处空理,无復通别二惑魔等畏,故言踞师子床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种智

十种智者,即叁世诸佛一切种智也。如来为令一切菩萨,应当修学而自得开解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叁世智,谓于过去、现在、未来叁世之法,皆悉通达,圆明显了,是名叁世智。 二、佛法智,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法自性,善出世间,现诸威仪...

《三藏法数》 / 4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六十四梵音

如来之音声。有六十四种殊妙之相。梵者清净之义。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七曰: 「一、流泽声,Snigdhā。二、柔软声,Mṛdukā。叁、悦意声,Manojñā。四、可乐声,Manoramā。五、清净声,Śuddhā。六、离垢声,Vimalā。七、明亮声,Prabhāsvarā。、甘美声,Valgu。九、乐闻声,Śravaṇiy...

《佛学大辞典》 / 1233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临济大悟

临济问黄檗,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檗便打,如是叁度。乃辞檗见大愚。愚问从甚麼处来?济云:从黄檗来。愚云:黄檗有何言句?济云:某甲叁问佛法的大意,吃叁度棒,不知有过无过?愚云:黄檗恁麼老婆為儞得彻困,更来问有过无过。济言下大悟。见临济录,会元十一,从容录(十六则...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功德水

功德水,谓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池中之水,有种功德也。 一、澄净,谓其水澄渟洁净,是为澄净功德。 二、清冷,谓其水清滢凉冷,是为清冷功德。 叁、甘美,谓其水甘甜嘉美,是为甘美功德。 四、轻软,谓其水轻浮柔软,是为轻软功德。 五、润泽,谓其水滋润泽物,是为润泽功...

《三藏法数》 / 216字 / 4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二十

一、欲界六天,一、四天王天,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二、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叁十叁。往世叁十叁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叁、须夜摩天,梵语须夜摩,华言善时分。谓此天时时唱快乐,故又云受五欲境,知时分故。四、兜率陀天,梵语兜率陀...

《三藏法数》 / 756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正道

谓此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正见,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无漏道者即戒定慧。修此道者,能断叁界有漏生死也。四谛者,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也。) 二、正思惟,谓人见四...

《三藏法数》 / 426字 / 4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食叁德

经云:诸优婆塞为佛及僧办诸食具,种种备足,皆是旃檀沉水香薪功德水之所成熟,其食甘美,有叁德焉。(梵语优婆塞,华言近事男。梵语旃檀,华言与药,能除病故。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叁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饮时除饥渴等、长养诸根也。) 一、清净,谓奉...

《三藏法数》 / 186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大地狱

相对於寒地狱而言亦云热地狱。赡部州地下五百踰缮那有地狱,名等活。从其次第,第為无间地狱。此大地狱重重竪立也。据俱舍论之说,一等活地狱,彼有情遇种种斫刺磨擣。被凉风所吹则苏如故,等於前活,故名等活。二黑绳地狱,先以黑绳秤量支体,而后斩锯,故名黑绳。叁眾...

《佛学大辞典》 / 580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叁十七道品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正道。总而合数为叁十七道品。四念处大小乘名有异。观身不净。观受有苦。观心生灭。观法无我。是小乘四念处。观身如虚空。观受内外空。观心但名字。观法善恶俱不可得。是大乘四念处。四正勤。恶法未生方便令不生。名一正勤。恶法...

《法门名义集》 / 246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