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為人中之师子,故佛之所坐,总名师子座。如帝王之座谓為龙座也。智度论七曰:「是号名师子,非实师子也,佛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如今者国王坐处亦名师子座。」探玄记叁曰:「总依智度论佛為人中师子,佛所坐处,或床或地皆名师子座,又坐此座说无為师子吼法...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数珠功德经曰:「其数珠者要当须满一百八颗,如其难得。或為五十四颗,或二十七,或十四颗,亦皆得用。」陀罗尼集经二曰:「其数皆满一百八珠,或五十四,或四十二,或二十一,亦得中用。」金刚顶瑜伽念诵经曰:「念珠,分别有四种:上品最胜及中下。一千八十以為上,一百八珠為最...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虽為助释迦之化,一时现菩萨之因位,然叁世皆為果上之如来。过去称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神仙佛,现在号為欢喜藏摩尼宝精佛,未来称為普见佛。首楞严叁昧经下曰:「过去久远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龙种上如来。(中略)佛世尊,於此世界南方过於千佛国土,国号平等...
《佛学大辞典》 / 532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金粟王所造之塔。善无畏叁藏於此塔下由文殊菩萨受毘卢遮那供养次第法,是大日经第七卷不可思议疏之说也。金刚界曼陀罗大钞一曰:「或说云:北天竺慕嚕陀国有王,名金粟王。归依善无畏叁藏,建塔置其寺。」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ka,又作葛,嘎,揭,柯,羯,箇,各,紺。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一。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迦。」寄归传曰:「脚。」金刚顶经字母品曰:「迦字门,一切法,离作业故。」文殊问经曰:「称迦字时,是入业异熟声。」大庄严经曰:「唱迦字时,出入业果声。」涅槃经曰:「迦者...
《佛学大辞典》 / 204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胎藏界曼陀罗十叁大院之第一院也。在曼荼罗之中央,有八瓣莲华开敷之形,是乃凡夫肉团心之开敷也。其中臺有大日如来。其八瓣有四佛四菩萨。总為五佛四菩萨之九尊。中臺大日如来為黄金色,入定印。东方宝幢如来,為赤白色,如日初出之色。南方开敷华王如来,為黄金色。西方无量寿如...
《佛学大辞典》 / 305字 / 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thurā,又作摩度,摩突罗,秣菟罗。国名,译曰孔雀、密善。慧苑音义下曰:「摩度罗城,或云摩偷罗,亦云摩突罗,此云孔雀城,或云密善,皆吉事者也。」探玄记十五曰:「摩偷罗者,正云秣菟罗,此云孔雀,或云蜜。并是古世因事為名。是中印度,此国中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持慧童子。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文殊菩萨之左第四位。八大童子之一。地慧又作财慧。主富财之愿。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头之幡,左手持细叶青莲。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3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唐代州五臺山之别名华严经菩萨住处品曰:「东北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眾,於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眾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探玄记十五曰:「清凉山,即是代州五臺山是也。於中现有古清凉寺,以冬夏积雪故以為名。」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3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二卷,西晋竺法护译。佛游奈丛树间,於石室中晏坐叁月,变身至东方普光世界天王佛处,与诸佛说要集之法,乃至说文殊尽其神力不能起离意女之入定事。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禪家洗浴圣僧像之法也。安置僧堂中央之像,总名圣僧。然其像不定,若大乘之寺安文殊,小乘之寺,安憍陈如或宾头卢或大迦叶或须菩提。见象器笺叁。
《佛学大辞典》 / 61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Nāga,梵语,那伽。译曰龙。又译象。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有最大力者,佛氏称為龙象。盖水行龙力最大,陆行象力最大,故以為喻也。涅槃经二曰:「世尊我今已与大龙象菩萨摩訶萨,断诸结漏,文殊师利法王子等。」旧华严经七曰:「威仪巧妙最无比,是名龙象自在力。」智度论叁曰:...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Ḍa,又书疤。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拏字门一切法怨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拏字时是出摄伏魔諍声。」大庄严经曰:「唱拏字时出断一切魔恼乱声。」此由Ḍamara(魔障)之语释之也。 又(术语)Ṇ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一切法諍论不可得。」文殊问经...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3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神佛权自变形為人者。又,以神佛之通力化作人形者。列子曰:「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翻译名义集曰:「周穆王时,文殊目莲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Vajratīksna,金刚界十六菩萨之一。西方无量寿如来四亲近之一。主如来之智德,标断一切之苦,以剑為叁昧耶形。秘藏记末曰:「金色,左手华上有篋,右手持利剑,由结金刚藏剑故,彼能断一切苦。」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剑般若波罗蜜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3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释门正统叁曰:「今殿中设释迦文殊普贤阿难迦叶梵王金刚者,此土之像也。阿难合掌,是佛堂弟,理非异仪。迦叶擎拳本外道种,且附本习,以威来象也。」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曰开素。许食荤肉也。佛虽制酒肉五辛。而有病患或利益事时,则许饮食之。如四分律四十二等,為病比丘,许噉诸种肉,饮诸种汁浆,十诵律二十六僧祇律叁十二毘尼母论叁等,许食离见闻疑之叁种净肉,五事报应经谓有病听於伽蓝外白衣家食五辛,分别功德论四说佛许病比丘饮酒,文殊问...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菩萨往昔在日月灯明佛所,称為妙光菩萨,有八百之弟子,弘通法华。弥勒菩萨时称為求名,即其中之一人也。见法华经序品。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叁重,故约於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徧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為第叁重,此外金刚部眾围绕四周為第四重。总之左右叁重,上下四重也。...
《佛学大辞典》 / 689字 / 2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所立,成佛有二义:一、以此叁生配於过现未之叁世,於过去生见佛闻法,植佛种子,於今生全十信乃至十地之解行,於来世之生证入果海,即以叁生而成佛,故谓之叁生成佛,是為通途之义。二、见闻等叁生各自其一生成佛也。本经随好品记地狱天子於前生见闻华严大经之正法而毁谤之...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是亦取真言字数而名之。即唵之八字也。此法為日本慈觉大师门徒最极之秘法。避天变怪异日月蚀之灾及兵阵之难之法也。其本经為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一卷(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叁昧法),经曰:「若有诸国王统师欲斗战,书此陀罗尼於顶上安置,一心常亿念,不為怨敌害。一切诸刀杖...
《佛学大辞典》 / 194字 / 2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Saṇṇagarikāḥ,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叁百年中由犊子部流出者。宗轮论曰:「密林山者,近山林蓊鬱繁密,部主居此名密林山,从所居為名也。文殊问经名芿山部。」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2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T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佗字门,一切法住处不可得。」由Sthāna(住处)释之。文殊问经曰:「称多字时,是势力进无畏声。」似由Sthāman(势力)释之。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宋太尉吕惠卿,游五臺山,见一童子。体黑被髮,以蒲自足缠至肩,袒右膊,手执梵筴。对太尉说华严经之深义,且现文殊之本形而去。太尉还家,晨夕思之,久之忽然感见童子於香几上,命画工图之。见稽古略四。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髻中之珠也。法华七喻之一。有大功者,王解髻中之明珠而与之,以喻為已出分段生死,进而离变易生死之机说法华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眾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
《佛学大辞典》 / 539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憍,即矜也。谓人矜夸自己,有胜于他。如鸟有凌高下视之过。故文句引文殊问经,八憍配八种鸟也。 一、盛壮憍如鸱,谓人恃己强盛壮大,凌他劣弱,如鸱鹞之鸟,恃强凌弱,故名盛壮憍如鸱。 二、姓憍如枭,谓人恃己种姓强大,凌慢于他,如枭,不孝之种,而食其母,故名姓憍如枭。...
《三藏法数》 / 364字 / 2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81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智慧能断烦恼,故名慧剑。义楚六帖五曰:「宝积经云:文殊执剑,驰往佛所。佛言:杀贪瞋痴身,令诸眾生悟慧剑法门,破烦恼贼人。」证道歌曰:「大丈夫,秉慧剑,般若锋兮金刚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却天魔胆。」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四部之阿含经等為经藏,四分五分十诵律等為律藏,六足发智论等為论藏。此叁藏之根本皆佛说,於佛入灭时分部帙而结集者。佛所说之大乘,义理之分际远异於小乘,故於别处结集之而单名摩訶衍藏Mahāyāna iṭaka,以对小乘之叁藏。是智度论之意也。智度论百曰:「如摩訶迦叶於耆闍崛山...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2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着,随缘而起,故云无住。故无住者万有之本也。维摩经观眾生品曰:「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同註曰:「什曰: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為有无之本。」起信论义记上曰:「夫真心廖廓。(...
《佛学大辞典》 / 201字 / 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导人入佛道者。佛菩萨之通称。释氏要览上曰:「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眾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為常乐故。」法华经序品曰:「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法华经涌出品曰:「是四菩...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i又作壹,彝,意,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伊字门一切法根,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伊字时是诸根广博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见伊字时,即显叁昧。」一切根不可得者,自Indriya(根)释之也。 又又作翳咿,伊伊,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以八部总该般若。金刚仙论一曰:「有感应应世,故说八部般若。以十种义,释对治十。其第一部十万偈(大品是),第二部二万五千偈(放光是),第叁部一万八千偈(光讚是),第四部八千偈(道行是),第五部四千偈(小品是),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问是),第七部六百偈(文殊是...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司一切如来之智慧,无相之智德不染着法,故胎藏界之文殊,左持青莲以表之。能断烦恼,故金刚界之文殊,右持利剑以表之。大日经疏五曰:「青莲华是不染着诸法叁昧,以心无所住故即见实相。」真实经曰:「我今右手执大利剑能断一切眾生烦恼。」理趣经曰:「文殊以自剑挥斫一切如...
《佛学大辞典》 / 165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菩萨净土之名。宋僧传(法照传)曰:「法照遇老人曰:汝先发愿於金色界礼覲大圣。」朝野群载十六(戒牒)曰:「奉请金色世界文殊师利菩萨,為羯磨阿闍梨。」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2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末為莫之义,陀摩為中之义,无着於中道也。法华玄义二曰:「问:中道是何义?答:末陀摩经中自註曰:末者莫义,陀摩者中义,莫着中道名末陀摩。」经註者,文殊问经也。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宗所说龙女,普庄严童子,善财童子,兜率天子,四人名為四胜身成佛。胜身者,彼宗於圆教行位叁种中,约第二之果报以明其位,立叁生成佛之义,叁生之第二生名解行生,正证悟法界之理,穷满圆行之位也。於此位离界内分别之秽身得界外无染清净之金刚身,名解行身,是即胜身也。以...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2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经入法界品之末会善财童子先於福城之东庄严幢娑罗林中,闻文殊说法,依其指导次第南行值诸知识而闻说法。其知识之数,旧华严列四十四人,合文殊為四十五人,新华严加后之知识九人,而列五十四人,加文殊则总為五十五人。今举南询之智识,故除文殊,又,第五十番知识德生童子与...
《佛学大辞典》 / 1590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菩萨所说之懺悔法也。佛在耆闍崛山,新学菩萨蔽于狐疑,有如来齐光照燿菩萨,為之请问文殊。文殊為说懺悔,随喜,请法,兴供,迴向,发愿之诸法,彼等皆得无生法忍,佛遥闻而讚嘆之。见文殊悔过经。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名文殊五使者,五种金刚使。即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列位於主尊文殊菩萨左方之五童子也:一、髻设尼Keśinl,又作计设尼,继室尼。二、鄔波髻设尼U akeśini,又作乌波髻施儞,乌波髻施尼,优婆计设尼。叁、质多罗Citra,又作质怛罗。四、地慧,梵名嚩苏摩底Vasumati,又译财慧。...
《佛学大辞典》 / 195字 / 2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Nīla-ut ala,四种莲华之一。大日经疏十五曰:「泥卢鉢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色。」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多言也。隋书曰:「齐时谣云:饶舌老母不得语。」吴越备史曰:「僧延寿告王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传灯录曰:「閭丘公牧台州,乞丰干一言。曰到任后謁文殊普贤,在国清寺执爨涤器者,寒山拾得是也。閭丘访之,见二人,致拜。二人笑曰...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hākāśya a,具曰摩訶迦叶波。摩訶译曰大。迦叶波译曰龟或饮光。婆罗门种之一姓。名毕波罗Pi ala,彼父母祷於毕波罗树神而生,故名毕波罗。為大富长者之子,能捨大财与大姓,修头陀之大行,為大人所识,故标大之名。以别於十力,优楼频罗等之迦叶姓。法华光宅疏一曰:「摩訶...
《佛学大辞典》 / 412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名战达罗鉢刺婆。金刚界曼荼罗叁昧耶会七十叁尊之一。密号曰清凉金刚。种子為字。迁变為义。此尊主如来化他之德,表示迁变眾生苦厄,使為利益安乐者也。其形像身為白色,左手為拳,安於腰,右手持莲华,其莲华上有半月形,乃以半月形為叁形。又胎藏界曼荼罗文殊院中,亦安此尊。...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2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菩萨童形之称也。文殊大圣為释迦九代之祖师。在现在北方之世界,虽现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而现童子之形,则名為妙德童真菩萨。盖文殊之妙慧,在诸法,為无执无分别,与世之童子相类也。见[文殊师利]条。
《佛学大辞典》 / 87字 / 2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八大童子之一。即无垢光菩萨,密号曰离尘金刚。显文殊之空智,无垢而放光明。為叁髻童子形,黄色,左持未敷莲,右捧宝鉢,安於脐下,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2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经云与愿金刚使。大日经一曰:「左边画五种与愿金刚使。」疏五曰:「文殊五使者:一名髻设尼,二名优波髻设尼,叁名质多罗,四名地慧,五名请召。於妙吉祥左右次第列之,盖各持文殊一智也。髻设尼是髮端严义,鄔波其亚者,文殊以五髻徵表五智,故此使者亦以美髮為名,质多罗是杂色...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為欲使眾生归依叁宝之方便,应求而行之。於求子女者与以子女之祈祷也。如图设坛,若依大法之仪法,则以佛眼金轮為本尊,或以药师释迦為本尊。然常以文殊观音為本尊而修之,或以訶梨帝母法為最要,或指有功之本尊悉地成就。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Ca又,援,者。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一切法离迁变之义也,四圣諦Catur-āryasatya之声也。金刚顶经曰:「左字门,一切法离一切迁变故。」文殊问经曰:「称左字时,是圣諦声。」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迦楼罗鸟之修法。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品一卷,速疾立验魔醯首罗天说阿尾舍法一卷,具说其法。案迦楼罗法以迦楼罗鸟神灵除恶龙灾之意。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2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名挟侍。弥陀如来之两胁有观音势至二菩萨,药师如来之两胁有日光月光二菩萨,释迦如来之两胁有文殊普贤之二菩萨。谓之两胁士。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切菩萨皆為如来法王之子,而独称文殊者,因文殊為佛左面之弟子,而菩萨眾之上首故也。法华文句记曰:「问曰:经称文殊為法王子,其诸菩萨何人不是法王之子?答:有二义,一於王子中德推文殊,二诸经中文殊為菩萨眾首。」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阿难,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斛饭王之子,佛成道日生,生时举国欣庆,故云庆喜。随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多闻第一,能持法藏。如来灭后,与文殊师利集诸大众于铁围山等处,结集修多罗藏。(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 二、优波离,梵语优波离,华言化生,或翻上首。以其持律第...
《三藏法数》 / 237字 / 2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Pari,译曰圆。圆满之义也。又皆也,徧也。唯识枢要上本曰:「波利圆也。」华严经疏钞十四曰:「波利,此云皆也,徧也。」 又(人名)佛陀波利之略。唐仪凤元年由西国来至五臺山,受文殊之告命,更还西天,齎尊胜陀罗尼经之梵本而译出之,是婆罗门僧也。见尊胜陀罗尼经序。 又(...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2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Ba,又作麼。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之喉声第叁,金刚顶经曰:「麼字门,一切法缚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麼字时,是解脱繫缚声。」智度论曰:「若闻婆字,即知一切法无缚无解。婆陀,秦言缚。」解脱繫缚由Bandha(缚)释之。 又Bha,又作嘙、[口梵]。悉曇五十字门之一。体...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丰一作封。原居天台山国清寺,剪髮齐眉,衣布裘,身量重七尺。餘人或借问,则止对曰随时二字,更无他语。尝乘虎直入松门。眾僧惊惧。口唱道歌。时眾方崇重。终后於先天年中在京兆行化,非恒人常调。士庶见之,无不敬礼。尝养二士,云寒山拾得。见宋僧传,传灯录。又传灯录云:「閭...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2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俗指玄奘渡天竺求经而言,独异志曰:「沙门玄奘,姓陈氏。唐武德初往西域取经,行至罽宾国,道险,虎豹,不可过。奘不知所為,锁门而坐。至夕,开门见一老僧,莫知所由来。奘礼拜勤求。僧口授心经一卷,令奘诵之。遂得道路开闢,虎豹潜形,魔鬼藏迹。至佛国,取经六百餘部而归。其...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2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Ja,又作社、闍。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生不可得义,超老死之声,由Jāti(生),Jāra(老)释之。金刚顶经曰:「惹字门一切法生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惹字时,是超老死声。」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2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Kumāra,梵语究摩罗,鳩摩罗迦。為八岁以上未冠者之总称。西国希出家而寄侍於比丘所者,称曰童子,又经中称菩萨為童子,以菩萨是如来之王子故也。又取无婬欲念,如世童子之意。寄归传叁曰:「凡诸白衣,诣苾芻所,若专诵佛典。情希落髮,毕愿緇衣,号為童子。或求外典无心出离名曰...
《佛学大辞典》 / 227字 / 2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字。C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车、绰、撦、捙、瑳、[奢多]。其字义说者不一。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磋字门,一切法影像不可得故。」大日经二曰:「车字门,一切诸法影像不可得故。」是由梵语车野Chāyā,有影之义,故有此说。新华严经七十六曰:「唱车字时...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2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四卷,刘宋智严宝云共译。文殊师利以神通力,与[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养佛。集一切菩萨还祇园。请转不退之法轮。佛因说罗汉成就五逆满足五欲远离正见等之密语。眾会惊疑。文殊释之。其他有菩萨之密语,佛之解释,菩萨之讚偈等。法华部之摄。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2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告文殊,阿难事我二十餘年,具足八种不思议:一受特别之请待,不往施主之家,往必与眾共。二如来之衣,虽故物不受之。叁见佛以当见时。四见女人不生欲心。五听法不再问。六知佛所入之定。七知眾会之得益。八知佛所说之法。见涅槃经四十。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2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弟子名。华严经善财童子歷参五十叁员善知识,末后到弥勒阁,按善财於东洋紫竹林参观世音。乃第二十八参,為五十叁员善知识之一。而度善财者,弥勒与文殊也。见通俗编。参照次条。(CBETA註:参照[善财童子]条)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鉢吉蹄,波机提。译言本性,志性。摩登伽种之婬女也。见阿难而生婬心,请之於母,母诵神咒蛊惑阿难。阿难将行乐,為佛所救,婬女出家。摩登伽经上曰:「过去有婆罗门名莲华实,女名本性,尔时女者今性比丘是也。」舍头諫经曰:「有凶咒女名曰波机提,晋曰志性。」又曰:「过去...
《佛学大辞典》 / 665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Nīla-ut ala,四种莲华之一。大日经疏十五曰:「泥卢鉢罗,此华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者,目如青莲,亦是此色。」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座大眾中之主位,称為上首。或举其中一人為上首,或举多人為上首,依经不同也。如无量寿经一万二千比丘眾中举叁十一比丘為上首,如观无量寿经叁万二千菩萨眾中举文殊师利一人為上首,如大日经十佛剎微尘数执金刚眾中举十九执金刚為上首,而更於执金刚眾中举金刚手秘密主(即金刚...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毗卢遮那如来,以本愿力,现法界无尽身云,遍一切处,常转无上法轮,令诸众生入华藏海,无有穷尽,故知此经,难可限量,然自狭至宽,略明十类。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是也。(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 一、略本经,谓此经一部...
《三藏法数》 / 951字 / 2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為六字神咒王经,彼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2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别相者,谓叁宝中名相各各不同,故云别相叁宝也。 一、佛宝,谓佛具十身名相,差别不同,故名佛别相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也。) 二、法宝,谓佛说一大藏典,具教法、理法、行法、果法,名相不同,故名法...
《三藏法数》 / 202字 / 2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释也。其名目虽本於大日经十心品并大日经疏(亦本於菩提心论,释摩伽衍论),至其本质,实可称為日本弘法大师之独创。 故其本据在弘法之十住心论及秘藏宝钥:一、异生羝羊心,异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异之生,即如所谓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
《佛学大辞典》 / 932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第一中胎,八叶九尊也。第二徧智院等谓之第一重,又云第一院。第叁文殊院等谓之第二重,又云第二院。第四释迦院,并二乘八部等,谓之第叁重,又云第叁院。已上以中胎与叁院為四重曼荼罗,亦云四重圆坛。是经疏所说阿闍梨所传之义,非现图曼荼罗之义也。见[现图曼陀罗]条。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如摩尼宝珠映彻一切,入此叁昧者,能观见诸法之本际,故名宝积叁昧。宝积叁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曰:「何故名宝积?佛言:譬如摩尼珠,本自净好。復以水洗,置其平地。转更明彻,无不见者。(中略)住是叁昧中,无不见诸法本际,其有住者以為得印。」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2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诸法无行经下,文殊师利,说不动相之法门已,空中有万天子讚言:「世尊!文殊师利名為无碍尸利,文殊师利名為不二尸利。」等。文殊语天子曰:「止!止!诸天子!汝等勿取相分别,我不见诸法是上是中是下。(中略)我是贪欲尸利、瞋恚尸利、愚痴尸利,是故我名文殊师利。」是说為天...
《佛学大辞典》 / 128字 / 2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小乘之分派,诸说不定,今记其梗概,有二部四部五部十八部二十部之五种。但四部五部為以戒律為本之异说,二部,十八部等则正為宗义之分派也。二部即上座部大眾部。此有二种:一為结集之异同,非宗义之别称。佛灭度之年,夏安居中於窟内与窟外两处结集叁藏。窟内以上座之耆宿多,故...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乖理之行。於现在与将来招苦之行也。法界次第上之上曰:「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大乘义章七曰:「顺名為善,违名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 又aḥ,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為阿之转声,即於无点之阿字傍加涅槃点者也。谓為沈没之声,又谓有一切...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寄位修行相,谓善财初见文殊,寄十信之位,智明生信,发菩提心,依此而起净行,参诸善友,修远离法,见诸法空,顿圆自性,发足南行,顺智光明,是名寄位修行相。(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信者,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护法心、回向心、戒心...
《三藏法数》 / 505字 / 2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佛说阿闍世王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讖译。与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同本异译。说阿闍世王闻文殊师利菩萨说法而得悟。摄於方等部。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2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四处者一為王舍城之鷲峰山,二為舍卫国之给孤独园,叁為他化自在天宫,四為王舍城竹林精舍之白鷺池。十六会者,第一会有四百卷。说於鷲峰山。第二会自四百一卷至四百七十八卷之七十八卷,说於鷲峰山。与第一会大同,罗什译之摩訶般若,无罗叉之放光般若,竺法护译之光讚般若,同為...
《佛学大辞典》 / 859字 / 2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邪行之违正道者。维摩经佛道品曰:「文殊师利问维摩詰言:菩萨云何通达佛道?维摩詰言:若菩萨行於非道,是為通达佛道。(中略)示行贪欲离诸染着,示行瞋恚於诸眾生无有恚碍,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毘卢舍那佛,理智完备。二、文殊菩萨,主智门,位於佛之左位。叁、普贤菩萨,主理门,位於佛之右位。转之而右為智,左為理时,则示理智之涉入,胎藏界曼陀罗之意也。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am,又作菴,暗。是十二摩多之第十一,转声五转之第四轮成菩提也。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闇字门,一切法边际不可得故。」理趣释曰:「菴字者觉悟义。」文殊问经曰:「称暗字时,是无我所声。」大庄严经曰:「菴者,能遮一切诸不净物。於佛法中,能捨一切金银宝物,是...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2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师利,室利,室离,室哩。译有首,胜,吉祥,德之四义。华严疏钞十二曰:「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叁吉祥,四德。」探玄记四曰:「梵语呼头為室利。」大日经疏七曰:「室利具德吉祥义也。」行愿讚疏钞二曰:「室哩(二合)。」梵Śrī又,文殊尸利之略。四明教行录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乘师子,以表智慧之狞猛,且文殊以所居清凉山有五百毒龙,為降伏之故也。胎曼中之两文殊,皆坐白莲臺。儿文殊亦不乘狮子。乘狮子為八字仪轨之说也。盖乘狮子者,乃金刚界之文殊,坐白莲者乃胎藏界之文殊也。申言之。即胎藏界之文殊以青莲华為叁昧耶形,且坐於白莲臺,金刚界之...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1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普陀山]也。普陀山志一曰:「佛经称地藏普贤文殊观音诸道场曰地水火风。為四大结聚:九华,地也(地藏);峨眉,火也(普贤);五臺,风也(文殊);普陀,水也(观音)。」后世遂称九华峨眉五臺普陀為四大名山。普陀山為观世音菩萨住处。五臺山為文殊菩萨住处。峨眉山為普贤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或作影向眾。四眾之一。诸佛及法身之菩萨,為赞助释迦如来之教化,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也。释迦之法主如形声,诸菩萨如影响,文殊普贤等诸菩萨是也。法华文句叁曰:「影响者往古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匡补法王,如眾星遶月,虽无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响眾。」同记曰:「次释影响...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实相普贤,本地之理体也。二究竟普贤,以智究竟法身之理,即是本觉也。叁贤现普贤,显教法华经所说由东方宝威德王佛国来至之普贤,又密教大日如来之补处菩萨是也。如显教以弥勒為释迦之补处,密教以普贤定為大日之补处此叁种之,义通於文殊观音等诸菩萨,而独就普贤明之者,因是...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文殊师利,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谓具不可思议种种微妙功德,故名妙德。 二、满殊尸利,梵语满殊尸利,华言妙首。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在诸菩萨之上,故名妙首。 叁、曼殊室利,梵语曼殊室利,华言妙吉祥。谓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最胜吉祥,故名妙吉祥。
《三藏法数》 / 115字 / 1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vata,又云梨婆多,离越,离曰。罗汉名。正云頡隶伐多。二十八宿中室宿之名。祈星而得之子也。或名假和合。彼遇二鬼争尸,悟人身假和合之理而為出家得道之因缘也。法华文句二曰:「离婆多亦云离越,此翻星宿或室宿,或假和合。文殊问经云常作声,父母从星辰乞子,既其感获,因星...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1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Mahā-maudgalyāyana,比丘名。法华经作大目犍连。阿弥陀经作摩訶目犍连,略曰目犍连,又曰目连。新称曰摩訶没特伽罗,没特伽罗子。姓也。译曰大讚诵,大莱茯根,大胡豆,大採菽等。佛十大弟子之一人。称為神通第一者。初与[舍利弗]同為六师外道之一人,颇精通教学。虽领一百徒弟...
《佛学大辞典》 / 485字 / 1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却来生死海而济度眾生也。文句记五中曰:「却入生死之说,惊入火宅之喻。」大部补註六曰:「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吾又恣心入诸尘劳生死之内。」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毗卢遮那佛,梵语毗卢遮那,华言遍一切处。谓烦恼体净,众德悉备,身土相称,遍一切处。能为色相所作依止,具无边际真实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理性之体,本来觉了也。 二、普贤菩萨,普贤者,谓其居伏道之顶,体性周遍...
《三藏法数》 / 257字 / 1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作胁侍,挟侍,立於佛两胁之菩萨也。士為大士,菩萨之译名,常侍佛赞佛化眾生之大士也。观音势至為阿弥陀佛之胁士(观经),日光月光為药师佛之胁士(药师经),文殊普贤為释迦佛之胁士(华严经),若在小乘,则以大迦叶阿难為胁士。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1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在胎藏界曼荼罗文殊菩萨之左第二位。乌婆者亚之义,即亚於端严(计设尼)之意也。八大童子之一。主文殊能施之德。為童子形,叁髻,黄色,右手持独股戟,左手竪大头小叁指,餘指屈,当胸,坐於赤莲。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1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佛于第四时中所说之经既多,法亦不一,故有八部之名焉。 一、大品般若,谓佛演说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叁十七道品等法,皆从六波罗蜜生。其般若波罗蜜最大、最胜、最为第一,余之五度,若无般若导达,则不得名为波罗蜜也。以其卷帙多故,是名大品般若。(...
《三藏法数》 / 885字 / 1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亦曰螺髻梵志。印度之梵志编髮如螺形者。文殊师利问经曰:「与大比丘眾千人俱,其先悉是编髮仙人。」此指叁迦叶等之弟子也。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Li,又作力,鲁,[口吕]。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口吕]字门一切法染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力字时是生法相声。」 又Li,又作卢,嚧。悉曇五十字门之一。金刚顶经曰:「嚧字门,一切法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嚧(引)字时,是叁有染相声,原语未考。」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1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唐贞观时二僧,高僧传。丰干师居天台国清寺,出云游,适閭丘胤出守台山,问彼有贤达否?曰寒山文殊,拾得普贤,状如贫子,又似风狂。閭丘至任,入寺见二人拜之。二人曰:丰干饶舌。便连臂走出,寻其遗物,见拾得偈词。四库书目有寒山子诗集二卷。丰干拾得诗一卷。参照[寒山]条。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二卷,梁曼陀罗仙译,与僧伽婆罗译之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同本先出,所谓文殊般若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0字 / 1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具名佛说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唐地婆訶罗译,文殊师利,以福德叁量请问如来。佛為明十善福,轮王福,帝释福,自在天福,乃至如来叁十二相福,大法言音福,展转增胜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大乘百福相经》维摩居士依文殊菩萨之问:说叁十种之眾生观:一如见幻师所现人,菩萨观眾生為若此。二如智者见水中月。叁如於镜中见其面像。四如热时炎。五如呼声响。六如空中云。七如水聚沫。八如水上泡。九如芭蕉坚。十如电久住。十一如第五大。十二如第六阴。十叁如第七情。十四如十叁入。十五...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Ṭh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以為「一切法长养不可得」之义。文殊问经曰:「称[女它]字时,是出置答声。」出置答者自Tha aniya(sthā)释之。又涅槃经以為「咃者法身具足,喻如满月,是故名咃。」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kha又作呿、喀、吃、呵、珂、恪、轗。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喉声之第二。五十字门之一。字记曰:「佉字,去下反。」金刚顶经曰:「佉字门,一切法,等虚空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佉字时,是出一切法等空虚声。」大般若经曰:「呿字,入诸法虚空不可得故。」华严经曰:「唱佉...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生身之普贤菩萨也。临济录曰:「儞目前用处,始终不异。处处不疑,此个是活文殊。儞一念心无差别光,处处总是真普贤。」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萧梁僧伽婆罗译。大般若第七会之别译。略云文殊般若。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1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Ma,又作麼、摩、磨。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唇声之第五。金刚顶经曰:「莽字门一切法吾我不可得故。」由Mamata(我)释之,文殊问经曰:「称莽字门时,是息憍慢声。」大庄严经曰:「唱摩字时,出销灭一切憍慢声。」由Mada-māna释之。智度论曰:「若闻磨字,即知一切法离我所。磨磨迦...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提黄,是金刚性也。修行赤,赤是火之义也。与文殊之义同。万行以妙慧為道,离慧不得有作。成菩提白,是圆明究极之义,又是水之义。如我昔愿,今既满足,化一切眾生,使皆入於佛道,為是事故,起大悲也(大悲水色,其白如上)。涅槃黑,垂迹极而返於本,济生有缘之缘尽。则如来方...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1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二卷,隋那连提黎耶舍译。佛在耆闍崛山,文殊化现殊胜之身色衣服,度婬女胜金色光明德。使得顺忍之悟。此女化现死坏恶相。使长威德长者恐怖。诣佛闻法亦得顺忍。佛為二人次第授记。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阿弥陀有正法轮,教令轮之二身。教时问答四曰:「金刚顶諭伽云:西方阿弥陀佛现二身。若依正法轮现文殊师利菩萨身,若依教令轮现焰鬘德迦身。」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1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U,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母韵之第叁音。又作乌、欧、郁、忧、于、嗢、甌、鬱、优、有、偽、温、鄔、佛、盂。金刚顶经字母品曰:「坞字门,一切法譬喻不可得故。」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坞(上)字时,是多种逼迫声。」大庄严经四曰:「唱乌(上声)字时,出世间诸恼乱事声。」...
《佛学大辞典》 / 170字 / 1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文殊就观音之耳根圆通,举叁真实而称赞之。一、眼不见障外,乃至意乱而不定。是通真实。二、十处打鼓,同时闻之。是圆真实。叁、声有息时,亦不失闻性。有时闻為有,无时闻為无。是常真实。愚案是一往之说也,论实理,则六根皆有叁真实。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字ga,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伽,哦,我,[口虐],仰,蘗,竭,釳,乾,犍,乾,虐,疙,俄。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云:「称誐字门,一切法行不可得。」大日经入漫荼罗品云:「哦字门,一切诸法一切行不可得。」涅槃经八曰:「俄者,一切诸行破坏相。」盖誐ga者為ga...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凡密教有四种之金刚藏,百八名讚以文殊為金刚藏,理趣经以虚空藏為金刚藏,又以金刚萨埵為金刚藏,陀罗尼集经八有金刚部之金刚藏。即同名异体四种也。楞严经所说之金刚藏王菩萨為此中第四云。
《佛学大辞典》 / 83字 / 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后汉支娄迦讖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种之事。其实佛无种种之事也。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内藏百宝经》王子名。大通智胜佛时出家十六王子之第一名。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曰智积。」 又(菩萨)从多宝如来来法华之会座,与文殊菩萨论议女人成佛事之菩萨。法华经提婆品曰:「於时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啟多宝佛,当还本土。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
《佛学大辞典》 / 169字 / 1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普贤菩萨之修法也,有显密二法,显教即普贤观经所说,以普贤菩萨為本尊,观诸法实相之理,懺悔六根之罪障也,又云法华叁昧。成此叁昧,则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示现於道场。密教即普贤金刚萨埵念诵仪轨所说,身口意之叁密相应,则现成普贤之身。名曰普贤叁昧。 又普贤文殊二大士為...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巴Thera-guhā,窟名。译曰上座。探玄记十五曰:「梯罗浮呵者,此云上座,即尊者名也。以居此窟故,因以為名。文殊问经体毘里部。此云上座部。同此名也。」
《佛学大辞典》 / 67字 / 1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ā长声。安,阿,阿阿,安,菴,頞,悉曇十二母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阿之转生。於阿字附修行之点者。金刚顶经字母品曰:「阿(引去)字门,一切法寂静故。」文殊问经曰:「称阿字时,是远离我声,」大庄严经曰:「唱长阿字时,出自利利他声。」大日经疏十四曰:「若见长阿字,当...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1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诸家所说之数无定。而以四百十四尊為常数。第一中臺八叶院九尊,第二徧知院七尊,第叁释迦院叁十九尊,第四持明院五尊,第五虚空藏院二十八尊,第六金刚手院叁十叁尊,第七除盖障院九尊,第八观音院叁十七尊,第九地藏院九尊,第十文殊院二十五尊,第十一苏悉地院八尊,已上二百九...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1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名菩萨地,九卷,刘宋求那跋摩译。有叁十品,第一序品与大宝积经优婆离会第二十四同。佛在给孤独园说叁十五佛悔除罪之法,时有优婆离由禪定起请广说决定毘尼,佛為分别声闻菩萨之持犯不同,次勅文殊使说究竟毘尼,第二品以下并与瑜伽论中之菩萨地同意,弥勒菩萨以此经為宗,成十...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1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发起眾,如法华经会座因舍利弗叁请,而发起本经之说法,击扬发动,令如来有所说,是曰发起眾。二当机眾,正当座之机眾也,如诸声闻正闻本经得证悟之益者。叁影向眾,如文殊观音来自他方,助佛化,庄严法座者。四结缘眾,薄福眾生,今无证悟之益,而结见佛闻法之因缘,作未来得道...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菩萨戒经说菩萨修头陀行时,及游方而往来百里千里,宜常以十八物随身。一杨枝;二澡豆,和水洗手之豆粉也;叁叁衣,如上;四瓶,梵云军持,净水瓶也;五鉢,如上;六坐具,即上之尼师坛也;七锡杖;八香炉;九漉洒水囊,如上;十手巾;十一刀子;十二火燧;十叁镊子;十四绳床;十...
《佛学大辞典》 / 147字 / 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谓久远之昔既开正觉之果之佛体也。依法华经寿量品之意,则始於释迦如来。而文殊观音等大菩萨皆由久成古佛之垂迹也。辅行六曰:「徧寻法华以前诸教,实无二乘作佛之文明如来久成之说,故知并由带方便故。」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形法华会座之画像也。颂曰:「右释迦佛左多宝,八大菩萨四声闻,次八菩萨八供养,五大明王四天王,梵释二天五部眾。」八大菩萨者:东方文殊,东南药王,南方妙音,西南精进,西无尽意,西北观音,北方普贤,东北弥勒也。四大声闻者:东北迦叶,东南善吉,西南身子,西北目连也(已...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1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华严经末会之初,文殊菩萨由善住楼阁出拜辞世尊时,随从之神王也。一、常随侍卫之诸金刚神,二、普為眾生供养诸佛之诸身眾神,叁、久发坚誓愿常随从之诸足行神,四、乐闻妙法之主地神,五、常修大悲之主水神,六、智光照耀之主火神,七、以摩尼為冠之主风神,八、明练十方一切仪式...
《佛学大辞典》 / 357字 / 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语au,悉曇五十字门之一。十二韵之一。又作燠、炮。金刚顶经释字母品曰:「称奥字门,一切法化生不可得。」文殊问经字母品十四曰:「称奥字时,是化生声。」盖文殊问经说浅略之字相,金刚顶经推究其字相,明绝对不可思议之甚深字义也。净严之悉曇字记讲述曰:「一切事法,幻化生...
《佛学大辞典》 / 209字 / 1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一卷,隋毘尼多流支译。佛在伽耶山文殊师利问佛菩提之义,后向诸天子说大乘法。与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伽耶山顶经,大乘伽耶山顶经同本异译。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1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 / 《佛说象头精舍经》又称宿曜,印度之天文法也。其中有二十八宿Nakṣatra,十二宫Rāśi,七曜Graha之别。人界天界一切之事实,恒相反影,吉凶之相,现於宿曜,且由星宿之运行,而豫定个人之运命者也。是為星占法。阴阳师,兵家,及密教之占卜者皆传播之。藏经中有宿命智陀罗尼经,宿命陀罗尼,文殊师利...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1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称胎藏界曼荼罗之第叁院。叁种悉地陀罗尼法曰:「诸尊随现成第叁重曼荼罗,即是世间天院也。」叁种悉地仪轨四隅之四菩萨,其次第為普文弥观,是為四摄法。文曰:「四方即是如来四智,其四隅叶即是四摄法也。且东南方普贤,是菩提心,此妙因也。次西南方文殊,是大智慧也。次东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或為字,以為万法能生之本源故。或為字,以為出生万德之宝珠故。又以為羯磨部天鼓雷音佛之教令轮身故。或為字,以与不动一体又為坚牢地神故。或為字。以為不二妙成就之尊故。或為字。以大黑為风之黑业之体故。或為字,以与释尊(即天鼓雷音佛)一体故。或為字,以為文殊之化现故。
《佛学大辞典》 / 116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名缚苏摩底。又名地慧。或称文殊师利使者,文殊师利使者女。文殊五使者之一。胎藏界文殊院二十五尊中居於文殊师利使者之左。即使菩萨四十二位地地修行之慧增进之文殊使者,故有此名。密号曰吉祥金刚,或曰般若金刚。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又称五十字母。一名摩多体文。即梵语字母之总数也。摩多者,谓母音,此有十二摩多与四别摩多之十六字。体文者,谓子音,此有叁十四字。合成五十字。但母音中或省略哩ṛ、哩(引)ṝ(註)、[[口吕]]ḍa,无有一準。 然於印度所行之字母,排列系统,互相一致,先举母音,次第及於随音点...
《佛学大辞典》 / 969字 / 1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观音之圆通也。楞严经,佛对二十五圣,各问圆通门,观音最后答以音声圆通。经六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声,欲取叁摩提,实以闻中入,离苦得解脱。」是观音自说闻佛所说声尘之说法而圆通得道也。后文殊判诸圣之圆通,以之為圆通至极。是佛之教体,虽涉...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梵字。悉曇十二韵之一。五十字门之一。文殊问经字母品曰:「称爱(引)引字时,是威胜声。」是似由有威仪路义之Airy atha转释者。 又贪物之意。染着之意。乃十二因缘之一。俱舍论九曰:「贪资具婬爱。」大乘义章五末曰:「贪染名爱。」唯识论述记十六曰:「耽染為爱。」楞严经四...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1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