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条搜索结果

僧竭支

见[僧支]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率都婆印

又曰塔印,有二种:一以外五鈷印為率都婆印。十八道钞上曰:「又於一印有异名,外五鈷印,瑜经说率都婆印。」瑜经拾古钞上曰:「五部塔印指五鈷。」又以大慧刀印為率都婆印,亦名无所不至印。十八道钞上曰:「塔印宝瓶印大慧刀印,此叁印同印异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闍梨观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7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方广大庄严经

十二卷,唐地婆訶罗译。佛在洹,中夜入佛庄严叁昧,放顶髻之光,照净居天,净居天子来问法,佛受其请,晨朝為眾宣说,有二十七品,说佛住兜率天宫乃至降生成道转法轮之八相。与[普曜经]同本,但品有开合。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毘婆尸

Vi aśyin,又作毘鉢尸,微鉢尸,鞞婆尸,毘婆沙,维卫,过去七佛之第一佛。译曰胜观,种种观,种种见等。又名弗沙,或底沙。释迦菩萨第叁阿僧劫满时,遭此佛初修百大劫种相之福,以為七佛之首。又由讚其佛之精进力,超九劫而成佛,可知此佛出世,在九十一大劫之前也。智度论九...

《佛学大辞典》 / 283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Agni,又作阿尼,阿拟尼。译曰火。印度神话,地上神之最高神。吠陀八天之一。為火神,拟人化為火者也。梨具吠陀千二十八偈颂中,因陀罗(即帝释)外此神之讚歌最多,可知此神在古代与帝释并為印度人所崇拜。后為护世八天之一,司东南之方位,咸信為神人间之媒介者,保护人家监守...

《佛学大辞典》 / 175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精舍无常院

释氏要览下曰:「西域传云:桓西北角,日光没处,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鉢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

《佛学大辞典》 / 74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阿僧

菩萨成佛之年时也。阿僧劫Asaṁkhyeyakal a者,译言无数长时,菩萨之阶位有五十位。以之区别為叁期之无数长时。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之四十位,為第一阿僧劫,十地之中,自初地至第七地,為第二阿僧劫,自八地至十地為第叁阿僧劫。第十地卒。即佛果也。起信论曰:「而实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波斯匿王十梦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说:「舍卫国波斯匿王得十梦,以问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送遗而不给贫者。二於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於官与民。叁小树生花,表后世人叁十头白。四小树结实,表女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绳,表夫出贾贩,妇在家与他男共住,食...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白马寺

在河南洛阳县东故洛阳城西。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初自西域以白马驮经而来。舍於鸿臚寺。遂取寺為名。创置白马寺。此僧寺之始也。唐垂拱宋淳化元至顺明洪武间,俱重修。洛阳伽蓝记曰:「白马寺,汉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国之始。寺在西阳门外叁里,御道南。帝梦金人,长丈六,项皆日月...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缘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7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法句经

又名曇鉢偈Dharma āda,二卷,法救尊者造,吴维难等译。即法句譬喻经中叁十九品之法句,凡有七百五十二偈。巴利语之原本现存。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7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不拜

受叁归為优婆塞优婆夷者,不得拜餘道之天神地。受具足戒之比丘比丘尼,并不得拜国王父母也。般舟叁昧经四辈品曰:「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餘道,不得拜於天,不得祠鬼神。」梵网经下曰:「出家人法,不向国王礼拜,不向父母礼拜,六亲不敬,鬼神不礼。」唐彦悰所...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恶生王灭释种往昔因缘

毘奈耶杂事九详说之。兴起行经上曰:「过去久远世,於罗阅大城中时穀贵飢饉,(中略)其时罗阅有大村数百家,名曰吱越。村东不远有池名曰多鱼,吱越村人将妻子诣多鱼池,止於池边捕鱼食之。时捕鱼人採鱼着岸上,在於陆跳。我尔时為小儿,年适四岁,见鱼跳而喜。时池中有两种鱼...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耳。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7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九十五种外道与九十六种外道

经论中举西域外道之总数有九十五种与九十六种之二说。九十六种者,六十华严经十七曰:「令一切眾生得如来幢,摧灭一切九十六种诸邪见幢。」央掘摩罗经四举往昔自佛慧比丘生种种之苦行外道,其结文曰:「如是九十六种,皆因是比丘种种形类,起诸妄想,各自生见。」增一阿含经二十曰...

《佛学大辞典》 / 922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波伽罗

又云波利迦罗。译曰助身衣。十诵律六十一曰:「优婆离问佛:佛听诸比丘所着衣,覆身衣,拭身巾,拭面巾,僧支,泥洹僧,是衣名何等?佛言:名波伽罗(晋言助身衣也)。」羯磨疏四上曰:「波利迦罗,唐译助身衣也。」梵Parikara。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犍稚

Ghaṇtā,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鐘,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磐石劫芥子劫

以磐石芥子之喻示劫量者。智度论五曰:「佛以譬喻说劫义:四十里石山,有长寿人,每百岁一来,以细软衣拂拭此大石尽,而劫未尽。又四十里大城满芥子,有长寿人,百岁一来取一芥子,芥子尽而劫尚不尽。」同叁十八曰:「有方百由旬之城满芥子,(中略)有方百由旬之石(云云)。」菩...

《佛学大辞典》 / 246字 / 7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毘舍离城结集

是小乘叁藏中毘那耶藏之结集也。佛灭后一百年,於毘舍离国有十个非法起。长老耶舍(陀)比丘,於毘舍离城波利迦召集七百圣眾,断十箇非法,洗净律藏云:四分律五十四、十诵律六十、五分律叁十、僧律叁十叁、毘尼母经四、善见律一、西域记七之诸书所记同。西域记七曰:「吠舍釐...

《佛学大辞典》 / 345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六聚戒名义

聚者,集也。由众生罪有重轻故,佛制诸戒,结罪不一,因随其重轻,集分六类,故云六聚也。 一、波罗夷,梵语波罗夷,华言弃。谓犯此罪者,永弃于佛法之外也。又云极恶。释义有叁:一者由犯此戒,道果无分;二者不与僧中共住;叁者舍此身已,当堕地狱;故名极恶。 二、僧伽婆尸...

《三藏法数》 / 435字 / 7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宝林

极乐净土七宝之树林也。无量寿经上曰:「七宝诸树周满世界。」又观经宝树观所说是也。 又(寺名)禪宗六祖慧能大师所住之寺也。在广东韶州曲江县南六十里南华山,即曹溪南华寺也。法海坛经序曰:「先是西国智药叁藏,自南海经曹溪口,掬水而饮,香美,异之。谓其徒曰:此水与西天...

《佛学大辞典》 / 531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金刚界大日如来

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印,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女,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

经之具名。一卷,唐金刚智译。如胎藏界之苏悉地经。此经说金刚界之苏悉地法。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6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见[树]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6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胜子树

旧作陀林,又作洹,译曰胜子树。胜子為波斯匿王之子。生时与敌战胜,因以名胜。為胜氏所有之树林,故云胜子林,又云树。然胜之梵语,為陀或洹者误也。应作逝多,故新作逝多林Jetavana。玄应音义九曰:「胜子树,陀林。或云洹,并讹也。正言逝多,憍萨罗国波斯匿之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孤独

给孤独之略。精舍所在之处。给孤独者,须达多之译名。此為须达长者所布施,故曰给孤独。见[给孤独]条。又,后世养老院,孤儿院之类。南史梁武帝纪,普通二年春,詔置孤独以恤孤幼。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6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十二分经

(亦名十二部经,出大智度论)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遵曰法,叁世不易曰常,此圣教之总名也。又修多罗即是长行直说法相,随其义理长短,不以字数为拘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

《三藏法数》 / 892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八十随形好

咽已下六十种好。咽已上二十种好。是为八十种好。咽下六十种。足二十抓指手足八处表里平满。两踝两膝两[阿-可+坐]两肩两腕两股两臂藏相两圆两膊两胁两腋两乳腰背心脐咽覆(悉皆妙好。是名咽下六种十好)咽上二十者。上下耳齿两唇两龂两颊两发鬓两眼两耳两鼻孔两眉两额两角。已上是名...

《法门名义集》 / 194字 / 6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华严五周因果

一、所信因果,谓华严第一会,菩提场说,如来依正果报法门,自第一卷至第十一卷,共六品。前五品,显舍那依正果德;后一品,明佛本因,令人信乐,故名所信因果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谓如来成道说法之处,故云菩提场。六品者,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叁昧品、世界成就品...

《三藏法数》 / 859字 / 6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食堂

又云斋堂。象器笺二曰:「禪林僧堂本食堂也,食堂即斋堂也。」释氏要览曰:「毘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復作食,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曰:随意。未知何物画?佛言:(中略)食堂画持饼药叉。」图经曰:「最巷北大院名僧食所,自开叁门。中门北有大食堂,堂前列树,方维...

《佛学大辞典》 / 140字 / 6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百界千如

差别一切迷悟之境而為十界。此十界互相具,则為百界。其一一之界所具之事理有十种,谓為十如,盖一界為十如则十界為百如,百界為千如也,乘之以叁世间,则為叁千,台家所谓叁千之诸法是也。观此叁千之法為一念具足,即一念叁千之观法也。故举所观之境,或曰百界千如。或曰叁千之性...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6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鉢多罗

Pātra,又作波多罗,波呾囉,鉢呾罗,播怛囉,鉢和罗,鉢和兰。略云鉢。比丘六物之一,饭器也。有泥铁之二种,译曰应器,又曰应量器,以体色量叁者皆应法故也,又以贤圣应受人之供养者用之也。玄应音义十四曰:「鉢多罗,又云波多罗,此云薄。谓治厚物令薄而作此器也。」寄归传二...

《佛学大辞典》 / 306字 / 6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胜林

旧作洹、树、陀林。新作逝多林。逝多,译曰胜。逝多太子之林也。西域记七曰:「逝多林,唐言胜林。旧曰陀,讹也。」中阿含经四十叁曰:「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梵Jetavana。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6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华严九会说

华严者,谓如来以万行因华,庄严法身果德也。九会说者,如来与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于菩提场等处,九番聚会而广说此法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四众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八部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也。梵...

《三藏法数》 / 1259字 / 6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竭支

又作支。译曰覆腋衣。长方形,自左肩覆右腋者。玄应音义四曰:「竭支或作僧支者,皆讹也,应言僧伽鵄,此译云覆腋。若着瞿修罗,则不着僧伽鵄。瞿修罗者,此云圌也,像其衣形而立名也。」资持记中叁之叁曰:「竭支即支,相量四方。」Saṁkakṣikā。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6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6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极乐

Sukhāvati,佛土名。阿弥陀佛之国土。又作安养,安乐,无量清净土,无量光明土,无量寿佛土,莲华藏世界,密严国,清泰国等。梵名须摩提。译曰妙乐。诸事具足圆满,惟有乐而无有苦也。阿弥陀经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佛学大辞典》 / 517字 / 6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陈弃药

又云腐烂药。南山旧律家依僧四分所说谓為大小便,义净新律家依有部律谓為人所遗弃之医药。僧律四曰:「若被毒,医言应服大便汁。若自己许不须復受,若他许者当受。比丘病,医言当服小便者,不得取初后,应取中。若自己许承取即名受,若在地及他许当受。」四分律四十二曰:「尔...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6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目犍连為执杖梵志所杀

佛涅槃之先,上足二弟子先涅槃者,叁世诸佛之常法也。舍利弗目连既知佛将涅槃,夏坐竟将般涅槃。是时尊者大目犍连入罗阅城乞食,执杖梵志遥见目连来,各各相谓曰:此是沙门瞿曇弟子,彼弟子中无出此人上者,我等盍共围打杀之。诸梵志共围打之,烂尽,苦恼甚。是时目连以神通还洹...

《佛学大辞典》 / 564字 / 6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五字明王

五大虚空藏菩萨之五字真言也。具曰成就富贵金刚虚空藏鉤召五字明王,之五字也。见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天神地

欲界所属之夜叉等,又色界已下诸天眾之属隶也。又时為梵天,帝释等之通称。地者,乃人间之鬼神,坚牢地神,八大龙王等也。法华经曰:「诸天神龙王阿修罗等。」无量寿经私记曰:「吉礼者,云事邦国之鬼神及天神地。」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摩蛇

药名。见[摩]条。

《佛学大辞典》 / 9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普贤如来

在金刚界或以名果上之大日如来,或以名因位之普贤菩萨。名大日者,依於大日普贤证成善愿行之义。名為普贤如来又名普贤法身。若依主伴互具之义,则叁十七尊总称為普贤如来也。日本安然之瑜经疏,依於此义而总称叁十七尊為普贤如来。瑜经曰:「金刚界普贤如来。」同疏曰:「叁十...

《佛学大辞典》 / 355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直掇

与[直裰]同。传灯录曰:「普化谓市人乞我一个直裰。」林逋寄李山人诗曰:「身上衣粗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苏辙孔平仲惠蕉布诗曰:「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按,说文,[袖-由+毒],衣躬缝也。集韵云:或作[袖-由+篤],[袖-由+督]。又周礼疏,中央為督,所以督率两...

《佛学大辞典》 / 217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女,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女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6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四山

佛在给孤独,语波斯匿王云:有大石山,上连于天,下连于地,从东方来,所历之处,卉木丛林有生之类,悉皆摧碎;南西北方,亦复如是。以此四山,喻众生老病死衰之四相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老山,谓人之老迈,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则彼少年...

《三藏法数》 / 338字 / 6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六业

日本叡山所学之课业。一止观业,习法华之经疏也。二大日业,习大日经之经疏也。叁金顶业,习金刚顶经之经释也。四苏悉业,习苏悉地经之经记也。五一字业,习一字顶轮王经之经释也。六瑜业,习瑜经之经记也。初传教立止观遮那二业,於遮那业中摄大日业等诸业,后来渐分业於遮那...

《佛学大辞典》 / 122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四葬

此四葬法,皆西域殡葬之法也。 一、水葬,水葬者,谓弃置江河,以饲鱼鳖也。 二、火葬,火葬者,谓积薪而焚,灭诸有相也。 叁、土葬,土葬者,谓埋藏岸傍,以取速朽也。 四、林葬,林葬者,谓露置寒林,饲诸禽兽也。(寒林,即西域弃尸处。僧律云:谓多死尸,凡入者,可畏...

《三藏法数》 / 124字 / 6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爱染王法

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摩蚔

见[摩]条。

《佛学大辞典》 / 7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王舍城结集窟内窟外不分

小乘经典第一期之结集,有分窟内窟外二部者,亦有不分者。不分之说,如阿育王传四曰:「迦叶与[五百罗汉]同至毕波罗窟,先使阿难结集修多罗藏,次使优波离结集毘尼藏,后迦叶自结集摩得勒伽藏。」(取意)。十诵律六十曰:「大迦叶与五百比丘共安居王舍城外精舍,先使优波离结集毘...

《佛学大辞典》 / 943字 / 5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光聚

称南方之摩尼部。瑜经曰:「此人如金刚,诸恶不能坏。此身如光聚,能破叁界冥。」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生

一、见闻生,见闻生者,谓八难众生,宿世见闻华严大经正法,不能信受,反生毁谤,故感八难之报,堕地狱中,受诸极苦。今蒙如来放足下轮相清净功德光明所照,由其宿有见闻华严大经善种,即得脱地狱苦,生兜率天,而得成道,于一生内,超登十地也。(八难者,地狱难、畜生难、饿鬼...

《三藏法数》 / 444字 / 5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百劫

小乘之菩萨,终叁大阿僧劫之行而至等觉之位,於此位而犹应种百大劫间至佛果感叁十二相之福业也。故菩萨修行之年时曰叁百大劫。而大乘之菩萨,自初兼修福智之二业,故於叁大阿僧劫之外,不别要百劫之修福。小乘之说,於百劫之初翘足七日间以一偈讚嘆弗沙佛,由此功德超越九劫...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罗睺罗出家因缘

未曾有因缘经曰:「佛在精舍,遣目连至迦毘罗城,请罗睺罗於耶输,舍利弗為和上,目连為教授师,度彼為沙弥。时年十五岁,净饭王怜之。令童子五十人从之出家。」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寺内葬

寺為叁宝之住所,死骸葬此亦无咎。行事钞下曰:「高僧传多有寺中葬者,经律中亦有之。僧持律法师,营事比丘,德望比丘,应起塔。相轮悬於幡盖,在屏处安置,不得在经行处作之。」律以尸為不净,禁置於佛殿,故特以此辩解也。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坚牢地

[坚牢地神]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鹿野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仙人、仙、鹿、施鹿、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女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元贤

福建建阳县人。姓蔡,字永觉。幼修儒学,二十岁补弟子员。二十五岁,闻僧诵法华经,嘆曰:周孔之外,果别有一大事。自是留意教乘,博通经典。寿昌慧经,开法於邑之董岩,师随而参禪,四十岁落髮。慧经迁化后,依止於同门之博山元来,受具戒。寻辞归闽。舟过剑津,偶闻僧诵法华经,...

《佛学大辞典》 / 279字 / 5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又曰小食。画字不成之柔者。禪林之常法,朝喫粥。僧律二十九曰:「粥初出釜,划不成字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5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爱染金刚如法佛

爱染明王之异名。此明王有金刚王之别称,且為大日如来之变化,故名金刚如法佛。瑜经爱染王品曰:「叁世叁界中,一切无能越,此名金刚王。」日本安然之瑜经疏曰:「并是以大日尊為本尊,乃至变身成金刚爱染王。

《佛学大辞典》 / 91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五类说法

一、佛说,佛说者,谓一切经法,皆是佛说也。然华严一经,亦通菩萨、声闻等共说,此言佛说者,如阿僧品、随好品,乃是如来亲口宣说也。(梵语阿僧,华言无数。) 二、菩萨说,菩萨说者,谓诸大菩萨,互相宣说,以显主伴互融也。如华严经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

《三藏法数》 / 457字 / 5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大通智胜

叁千尘点劫昔出世之如来名。此佛在世。有十六王子,出家為沙弥,从佛闻法华经,佛入定后,十六沙弥。各昇法座,為大眾覆讲法华经。其第九沙弥。今已成佛,為阿弥陀。第十六沙弥成佛為今之释迦如来。而其闻第十六沙弥之说法者。為今之一座大眾云:盖今之大眾在大通智胜佛时,於第十...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非时浆

比丘非时得食之浆类。即四药中之非时药也。行事钞下二曰:「非时浆者,僧一切豆穀麦煮之头不卓破者之汁,若苏油、蜜、石蜜、十四种果浆。」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5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鉢支

又曰鉢枝,鉢鈘、鉢搘。支鉢之臺也。四分律四十叁曰:「鉢若不正,应作鉢支。」五分律二十六曰:「比丘以鉢盛食,着地翻之。佛言:听作鉢支,用铜铁牙角瓦石竹木,除漆树。」十诵律六十一曰:「鉢枝法。」僧律二十八曰:「鉢鈘。」传灯录道禪师章曰:「鉢搘。」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5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种佛眼

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经说之。瑜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九品

九种品类之意。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感,智,机,行等,皆分此等九种之品类,谓為九品惑等。而於净土教亦然。观无量寿经所说上品上生乃至下品下生,為九品,又名九辈。其往生称為九品之往生,其来迎称為九品之来迎,其佛称為九品之弥陀,其...

《佛学大辞典》 / 872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溈山摘茶

「溈山与仰山摘茶次。溈云:终日闻子声,不见子形。仰遂撼茶树。溈云:子得其用,不得其体。仰云:和尚得其体,不得其用。溈云:放子叁十棒。」见宗门葛藤集上。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精舍兴废

法苑珠林叁十九曰:「依宣律师洹寺感通记云:经律大明洹寺基趾,多云八十顷地一百二十院。准约东西近有十里,南北七百餘步。陀须达二人共造,成之已后,经二百年,被烧都尽。则当此土周姬第十叁王平王叁十一年。(中略)於后五百年,有旃育迦王,依地而起,十不及一。经於百...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罽那尸弃佛

释迦修行中出初僧满位之佛名。智度论四曰:「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阿僧。」旧俱舍十叁作「刺那尸弃。」新婆沙一百七十七,新俱舍十八作「宝髻。」优婆塞戒经一作「宝顶。」菩萨本行经作「螺髻。」玄应音义九曰:「罽那居例切,秦言宝积,经本或作刺那,力达切。」梵...

《佛学大辞典》 / 130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僧用六物

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2日

九想

又作九相。於人之尸相,起九种之观想也。是為观禪不净观之一种。即使贪着五欲之法,起美好耽恋之迷想者,觉知人之不净,除其贪欲之观想也。一、胀想Vyādbmātakasaṁjñā,死尸之膨胀也。二、青瘀想Vinilakasaṁjñā,风吹日曝而死尸之色变也。叁、壤想Vi adumakasaṁjñā,死尸之破坏也...

《佛学大辞典》 / 568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

叁阿僧劫之略。菩萨修行之年时。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