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条搜索结果

五十二、天女本以莲华供养迦叶佛塔

尔时复有一天女,头上华鬘,光明晃曜,共诸天众,来集善法堂上。时诸天众,见是天女,生希有心。时天帝释,以偈问曰: 汝昔作何福,身如真金聚, 光色如莲花,而有大威德? 身出微妙光,面如开敷花, 光明甚炜炜,以何业行得? 唯愿为我说。 天女即便,说偈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5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二、善恶猕猴

佛在王舍城。诸比丘白佛言:“世尊!依止提婆达多,常得苦恼,依止如来世尊者,现得安乐,后生善处,得解脱道。” 佛告比丘言:“非但今日,乃往过去时,有二猕猴,各有五百眷属。值迦尸王子游猎,围将欲至。一善猕猴语一恶猕猴言:“我等今渡此河,可得免难。”恶猕猴言:“我不能渡...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19字 / 8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四、老比丘得四果

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乃至戏笑,福不唐捐。如往昔时,有老比丘,年已朽迈,神情昏塞,见诸年少比丘,种种说法,闻说四果,心生羡尚,语少比丘言:“汝等聪慧,愿以四果,以用与我。”诸年少比丘,嗤而语言:“我有四果,须得好食然后相与。”时老比丘,闻其此语,...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79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叁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慈,度有情众...

《三藏法数》 / 1127字 / 8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七十四、度阿若憍陈如等说往日

佛在王舍城,说法度阿若憍陈如,释提桓因,频婆莎罗王,各将八万四千众,而悉得道。诸比丘疑怪,各有尔许人,拔三恶道。佛言:“非但今日,于往昔时,亦曾济拔。” 诸比丘言:“过去济拔,其事云何?” 佛言:“过去世时,有诸商贾人,入海采宝,还来中路,于大旷野,值一蟒蛇,...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7字 / 8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三、鹦鹉子供养盲父母

佛在王舍城,告诸比丘言:“有二邪行,如似拍鞠,速堕地狱。云何为二?一者不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不善。有二正行,如似拍鞠,速生天上。云何为二?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众善行。”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如来极能赞叹父母。”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世,雪山...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77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佛于忉利天上为母摩耶说法

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我今欲往忉利天上,夏坐安居,为母说法。汝诸比丘!谁乐去者,当随我去。”作是语已,即往忉利天上,在一树下,夏坐安居,为母摩耶及无量诸天说法,皆获见谛,还阎浮提。 诸比丘言:“希有世尊!能为其母,九十日中,住忉利天。” 佛言:“非但今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60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六、优陀羡王

昔优陀羡王,住卢留城,聪明解达,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爱敬,情最宠厚。时彼国法,诸为王者,不自弹琴。尔时夫人,恃已爱宠,而白王言:“愿为弹琴,我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弹,夫人即举手而舞。王素善相,见夫人舞,睹其死相,寻即舍琴,...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041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一、兔自烧身供养大仙

舍卫国,有一长者子,于佛法中出家,常乐亲里眷属,不乐欲与道人共事,亦不乐于读经行道。佛敕此比丘:“使向阿练若处精勤修习,得阿罗汉,六通具足。” 诸比丘疑怪,而白佛言:“世尊出世,甚奇甚特!如是长者子,能安立使得阿练若处,得阿罗汉道,具六神通?” 佛告诸比丘:“...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6字 / 8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叁、犯諍,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毘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8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十五、内官赎所犍牛得男根

昔乾陀卫国,有一屠儿,将五百头小牛,尽欲刑犍。时有内官,以金钱赎牛,作群放去,以是因,现身即得男根具足。还到王家,遣人通白:“某甲在外。”王言:“是我家人,自恣而行,未曾通白,今何故尔?”王时即唤问其所以。答王言曰:“向见屠儿,将五百头小牛而欲刑治,臣即赎放。以...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53字 / 8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一、波斯匿王女善光

昔波斯匿王有一女,名曰善光,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爱敬。父语女言:“汝因我力,举宫爱敬。”女答父言:“我有业力,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王时瞋忿,今当试汝有自业力、无自业力?约敕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王。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92字 / 8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九、尼乾子投火聚为佛所度

佛在舍卫国。尔时如来降化外道邪见六师,及其眷属,悉使破尽。五百尼干作是念言:“我等徒众,都破散尽,不如烧身早就后世。”即集薪草,便欲烧身。如来大悲,欲拔彼苦,使火不然。佛在其边,入火光三昧。诸尼乾子,见大火聚,心生欢喜,而作是言:“我等不须然火,皆共投中。”既到火...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63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二十、乌枭报怨

昔有乌枭,共相怨憎。乌待昼日,知枭无见,踏杀群枭,啖食其肉。枭便于夜,知乌眼闇,复啄群乌,开穿其肠,亦复啖食。畏昼畏夜,无有竟已。时群乌中,有一智乌,语众乌言:“已为怨憎,不可救解,终相诛灭,势不两全,宜作方便殄灭诸枭,然后我等可得欢乐,若其不尔,终为所败。”众...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2字 / 8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十二、佛为诸比丘说利养灾患

尔时如来,在舍卫国,厌患利养。有一深林,名贪庄严,逃避利养,往至林中。林中有寺,时一罗汉,名那弋迦,作此寺主。佛至彼林,到后日中,有诸人等,持衣供养,满于林中,作是言曰:“我不用利养,而此利养常逐我后。”有万二千比丘,亦至彼处。佛语诸比丘:“利养者是大灾害,能作...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8字 / 8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六、二内官诤道理

昔波斯匿王,于卧眠中,闻二内官共诤道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无所依,自业力活。”王闻此已,情可于彼依王活者,而欲赏之。即遣直人,语夫人言:“我今当使一人往者,重与钱财衣服璎珞。”于是寻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饮余残之酒,以与夫人。尔时此人,持酒出户,鼻中...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58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四、月氏国王与三智臣作善亲友

时月氏国有王,名栴檀罽尼吒,与三智人,以为亲友,第一名马鸣菩萨,第二大臣,字摩吒罗,第三良医,字遮罗迦,如此三人,王所亲善,待遇隆厚,进止左右。马鸣菩萨,而白王言:“当用我语者,使王来生之世,常与善俱,永离诸难,长辞恶趣。”第二大臣,复白王言:“王若用臣密语,不...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5字 / 8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三、佛以智水灭三火

有国名南方山,佛欲往彼国,于中路至一聚落宿。值彼聚落造作吉会,饮酒醉乱,不觉火起烧此聚落。诸人惊怕靡知所趣,各相谓言:“我等唯依凭佛,可免火难。”便白佛言:“世尊!愿见救济。” 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三火:贪欲、瞋怒、愚痴之火。我以智水,灭此三火。此言若实,此火...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9字 / 8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二、昔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

昔有王子兄弟二人,被驱出国,到旷路中,粮食都尽。弟即杀妇,分肉与其兄嫂使食。兄得此肉,藏弃不啖,自割脚肉,夫妇共食。弟妇肉尽,欲得杀嫂。兄言:“莫杀!”以先藏肉,还与弟食。既过旷野,到神仙住处,采取华果,以自供食。弟后病亡,唯兄独在。是时王子,见一被刖无手足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30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三十九、八天次第问法

昔佛在世,于夜分中,忽有八天次第而来,至世尊所。其初来者,容貌端政,光照一里,有十天女,以为眷属,来诣佛所,至心顶礼,却在一面。佛告天曰:“汝以修福得受天身,五欲自娱,快获安乐。”于时此天,即白佛言:“世尊!我虽生处天上,心常忧苦。所以者何?以我先身修行之时,于...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001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十、大爱道施佛金缕织成衣并穿珠师

昔佛在世,大爱道为佛作金缕织成衣,赍来上佛,佛即语言:“用施众僧。”大爱道言:“我以乳餔长养世尊,自作此衣,故来奉佛,必望如来为我受之。云何方言与众僧也?”佛言:“欲使姨母得大功德。所以者何?众僧福田,广大无边,是故劝尔。若随我语,已供养佛。”时大爱道,即持此衣,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582字 / 8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五、迦尸国王白香象养盲父母并和二国

昔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不复生疑。父母以佛及弟子,远来之人,远去之人,病人,看病者。” 诸比丘白佛言:“如来世尊!甚奇甚特!于父母所,常赞叹恭敬。” 佛言:“我非但今日,过去已来,恒尊重恭敬。” 诸比丘问言:“尊重赞叹,其事云何?” 佛...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779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七、大力士化旷野群贼

尔时佛在王舍城。于王舍城、毗舍离二国中间,有五百群贼。频婆娑罗王,慈仁宽善,以恩法治世,不害物命,即出募言:“谁能往化五百群盗,使不作贼,当重爵赏。”时有一力士,来应王募,往彼旷野,绥化群贼,即能令其不复作贼。既能调伏,作大城池,而安置之,渐渐聚集,多人依附,遂...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244字 / 8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十七、迦步王国天旱浴佛得雨

若种少善于良福田,后必获报。如往古昔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尔时有王,名曰迦步,统领阎浮提内八万四千国土。王有二万夫人,然无子息,祷祀神祇,经历多年,最大夫人,而生太子,字曰栴檀,为转轮王,领四天下,厌恶出家,得成正觉。时彼国中,诸相师等咸言:“大旱应十二年,作何方...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21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九十八、辅相闻法离欲

佛在王舍城。频婆娑罗有大辅相,数共其王,往至佛所,而听如来说离欲法。后于妇所,不大往返,妇生恶心,推求毒药,着饮食中,请佛欲与。夫觉其妇有怀恶意,从索饮食,妇不肯与,更与异食,佛已来至,夫白佛言:“此食不可食。”佛言:“何以不可食?”答言:“有毒。”佛言:“世间有毒...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40字 / 8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四、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

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便睡眠。诸婇女等,以王眠故,即共游戏,于一树下,见有比丘坐禅念定,往至其所,礼敬问讯。尔时比丘为其说法。王后寻觉,求觅婇女,遥见树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75字 / 8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八十一、佛在菩提树下魔王波旬欲来恼佛

昔如来在菩提树下,恶魔波旬,将八十亿众,欲来坏佛。至如来所,而作是言:“瞿昙!汝独一身,何能坐此?急可起去。若不去者,我捉汝脚,掷着海外。”佛言:“我观世间,无能掷我着海外者。汝于前身,但曾作一寺,受一日八戒,施辟支佛一钵之食,故生六天,为大魔王。而我乃于三阿僧...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452字 / 8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分法身

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是名五法身。戒者防非止恶。定者心住一境。慧者中决断。解脱身者。绝缚离羁。解脱知见身。解脱中。审之明白。此五分法身。是佛德体故。言为说身。

《法门名义集》 / 72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七十八、长者请舍利弗摩诃罗

昔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其家巨富,财宝无量,常于僧次,而请沙门,就家供养。尔时僧次,次舍利弗及摩诃罗,至长者家,长者见已,甚大欢喜。当于时日,入海估客,大获珍宝,安隐归家。时彼国王,分赐聚落,封与长者,其妻怀妊,复生男儿,诸欢庆事,同时集会,舍利弗等,既入其家,...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310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十八、仇伽离谤舍利弗等

昔有尊者舍利弗、目连,游诸聚落,到瓦师所,值天大雨,即于中宿。会值窑中先时有一牧牛之女,在后深处;而声闻人,不入定时,无异凡夫,故不知见。彼牧牛女,见舍利弗、目连其容端政,心中惑着,便失不净。尊者舍利弗、目连,从瓦窑出。仇伽离善于形相,观人颜色,知作欲相不作欲...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40字 / 8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十八、长者子客作设会获现报

昔佛在世时,有长者子,早丧父母,孤穷伶俜,客作自活。闻有人说忉利天上,极为快乐,又闻他说供养佛僧,必得往生,即问他言:“用几许物,可得供佛及以众僧?”时人语言:“用三十两金,可得作会。”便来向市,求客作处。市边有一大富长者,雇其客作,长者问言:“汝今能作何事?”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619字 / 8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二、王子以肉济父母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见一小儿,有盲父母,乞索得食,好者供养父母,粗者便自食之。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小儿者,甚为希有!乞得好食,用奉父母,择粗恶者,而自食之。” 佛言:“此未为难,我过去世中,供养父母,乃极为难。” 阿难...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1664字 / 8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十三、帝释问事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王舍城南,有婆罗门聚落,名庵婆罗林,此聚落北,毗提醯山石窟之中。尔时帝释闻佛在彼,即告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言:“摩竭提国,婆罗门聚落,名庵婆罗林,此聚落北,有毗提醯山,世尊在中,今与汝等可共诣彼。”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答言:“唯然,...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321字 / 8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五十六、天女本以华散佛化成华盖

尔时舍卫国,有一女子,于节日中,采阿恕伽华,还入城来,遇值佛出,即以此华,散于佛上,化成华盖,欢喜踊跃,生敬信心。于是命终,生于三十三天,即乘宫殿,至善法堂。帝释以偈问言: 汝昔作何业,得来生天中, 身如真金色,威德甚光明? 以何业行获?愿为我说之。...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2字 / 8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一百一十九、婆罗门妇欲害姑

昔有婆罗门,其妇少壮,姿容艳美,欲情深重,志存淫荡,以有姑在,不得遂意,密作奸谋,欲伤害姑。诈为孝养,以惑夫意,朝夕恪勤,供给无乏,其夫欢喜,谓其妇言:“尔今供给,得为孝妇,我母投老,得尔之力。”妇答夫言:“今我世供,资养无几,若得天供,是为愿足,颇有妙法,可生...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556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六、波罗㮈国弟微谏兄遂彻承相劝王教化天下

昔者世尊,语诸比丘:“当知往昔波罗㮈国,有不善法,流行于世。父年六十,与着敷屡,使守门户。尔时有兄弟二人,兄语弟言:“汝与父敷屡,使令守门。”屋中唯一敷屡,小弟便截半与父,而白父言:“大兄与父,非我所与。大兄教父使守门。”兄语弟言:“何不尽与敷屡,截半与之?”弟答言...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266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十七、梵摩达夫人妒忌伤子法护

佛在王舍城,语提婆达多言:“我恒深心慈念于汝,及身口意于汝无恶,今可共忏。”提婆达多,骂詈而去。 诸比丘言:“云何如来慈心若此,提婆达多,反更恶骂?” 佛言:“非但今日。于过去时,波罗㮈国,有王名梵摩达,夫人名不善意,有子法护,聪明慈仁,就师教学。时梵摩王,将...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349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七微

依一切有部宗所说,则虽欲界之有形质中最為单简者,亦称為八事俱生,随一不减,能造之地水火风四大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境互相和融,而成一微体。此八事不得更為分离,是為色聚之最极者,故名之為微聚,又曰极微。此极微六方中,心与七微,聚集而始為天眼等之所见。谓之阿菟色Anu,...

《佛学大辞典》 / 259字 / 7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涅槃

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性净涅槃,谓诸法实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净。不染,即不生;不净,即不灭。不生不灭,名性净涅槃。(诸法实相者,十界因果之法,本来离虚妄相,相相皆实,故名实相。不可染、不可净者,谓实相之理,惑不能染,智不能净。不染即不生者,既无惑染,岂有...

《三藏法数》 / 230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一百一十一、难陀王与那伽斯那共论

昔难陀王,聪明博通,事无不练,以己所知谓无酬敌,因问群臣:“颇有智慧聪辩之人,咨询疑事,能对我不?”时有一臣,家先供养一老比丘,履行清净,然不广学,即谈于王。王问之言:“夫得道者,为在家得,为出家得乎?”时老比丘,即答之曰:“二俱得道。”王复问言:“若二俱得,何用出...

《杂宝藏经》 /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 / 900字 / 7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9日

四种意识

四种意识,不出叁境:一、性境,二、带质境,叁、独影境。性境者,谓意识与眼耳鼻舌身五识同五尘,初心取境,未有分别,是名性境意识。于五尘境上,分别方圆长短好恶,以有尘相可分别故,是名带质境意识。不与五识同,而独法尘,谓过去未来变现之相,或空华水月等相,...

《三藏法数》 / 327字 / 7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五乘

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五乘有六种: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间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叁、声闻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罗汉果者。四、觉乘,乘十二因之行法而到辟支佛果者。五、菩萨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

《佛学大辞典》 / 806字 / 7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月光童子

又曰月光儿。其父德护為摩揭陀国王舍城之长者,不信佛,听六师之言,作火坑欲害佛,其子月光童子諫止之,亦不听。后见佛到,火坑变而為凉池,心大悔责。归佛,得须陀洹果。佛与月光童子以成佛之记。且说佛灭后当作支那国王,兴隆叁宝。德护长者经下曰:「又此童子,我涅槃后,於未...

《佛学大辞典》 / 514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叁乘

乘人而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别,其中叁乘有四种:(一)大乘之叁乘也。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叁生,迟则六十劫间修空法,终於现世闻如来之声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证阿罗汉者。二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间修空法,於其最后之生...

《佛学大辞典》 / 882字 / 7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定水

定心湛然,譬如止水。往生十因曰:「若定水澄净,自见满月尊。如净水為,见空中本月。」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耳识,谓耳以声为,而生耳识。耳识依根而生,耳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耳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一

一、理一,理即中道一实相之理也。此实相之理,诸佛众生体性平等,无有增减。但众生体虽本具,全体在迷。唯诸佛觉知如实之相,乘此实道,出应于世,要令众生得此实相。故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又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示悟...

《三藏法数》 / 452字 / 6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佛二种十身

一、融叁世间为十身,融即融会之义。隔别名世,间差名间。即众生、国土、智正觉之叁世间也。言融叁世间为十身者,众生身、业报身即众生世间,国土身即国土世间,声闻身、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即智正觉世间也。 二、佛自具十身,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身...

《三藏法数》 / 161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覆肩衣

依南山之旧律家,则覆肩衣祇支為二物,覆肩衣為覆右肩者,祇支為覆左肩者,是比丘尼受持五衣中之二衣也。其本制兴於比丘尼。但智度论记佛,对阿难特听覆肩衣,别有由。又汉地之风,不好露体,故倣阿难,两用祇支与覆肩衣。遂製出缝合两衣而為褊衫者云。此以四分律以叁衣与祇支及...

《佛学大辞典》 / 435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日冷十叁

,谓须弥山,佉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广八万四千由旬,其水生优钵罗等杂华,互相照触,日光为之生冷。(梵语须弥,华言妙高。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优钵罗,华言青莲。) 二,谓佉阤罗山,伊沙阤罗山,二山中间,有水,纵广四万二千由旬,其水生诸杂华,互相照触,...

《三藏法数》 / 564字 / 6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轮藏

於大层龕中心,建一柱,开八面,架一切经,设机轮,使可旋转,谓之轮藏。一旋之,则与看读同其功。梁傅大士创之。释门正统塔庙志曰:「復次诸方梵剎立藏殿者,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风),愍诸世人虽於此道颇知信向,然於赎命法宝,或有男女生来不识字者,或识字而為他逼迫不暇...

《佛学大辞典》 / 386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二断

一、缚断,谓但断心中之惑,则于外尘境不起贪嗔,于境虽,不生染着,故名缚断。 二、不生断,谓得法空之时,能令叁途恶道苦果,永更不生,故名不生断。(叁途者,刀途、血途、火途也。)

《三藏法数》 / 83字 / 6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藏

四藏者,即经、律、论、咒也。以其各各含藏一切文理,故名藏也。 一、经藏,经藏者,即如来所说一大藏,大小乘诸经也。经,法也、常也,十界同遵,谓之法。叁世不易,谓之常。又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

《三藏法数》 / 267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十回向

回即回转,向即趣向。谓起大悲之心,救度众生,回转十行之善,向于叁处:一、真如实际是所证,二、无上菩提是所求,叁、一切众生是所度。以能回之心,及所回善行,向彼万类,圆满梵行,等入法界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救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谓由前修十行,神通满...

《三藏法数》 / 896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法身塔

书法身偈而藏之者。寄归传四曰:「或积為聚,以砖里之,即成佛塔。或置空野,任其销散。西方法俗莫不以此為业。(中略)当作之时中安二种舍利:一谓大师身骨,二谓起法颂。其颂曰:诸法从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尽,是大沙门说。」参照[法身偈]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6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十双贴释观音普门

天台智者大师,通释妙法莲华经一部之外,复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世多持诵,故别立玄疏,详释此品。品题之中,乃约人法等十双,一一贴释,以观音普门具有此十双之义,该括自行化他,始因终果之法。故历陈之,助显其义,可谓无余蕴矣。(玄即玄义,通释品题。玄谓幽微难见,义则别...

《三藏法数》 / 1460字 / 6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奉加帐

又曰簿。记纳於神佛之金财之簿册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6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四不可说

涅槃经中,明四教之理,但可智证,不可言说,以其理本无说故也。(四教者,藏教、通教、别教、圆教也。) 一、生生不可说,生生者,能生、所生也。谓根尘相对,是为能生,由此根尘相对之时,一念心起,分别好恶,是为所生,即心法也。能所兼言,故名生生。此是藏教所诠,实有生...

《三藏法数》 / 499字 / 6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一念叁千

天台宗之观法,观一念之心而具叁千诸法也。一心叁观,北齐慧文禪师於中论发之。一念叁千,天台大师於法华经发之。叁千者,地狱,饿鬼,畜生,阿罗修,人,天,声闻,觉,菩萨,佛之境界為界,据由圆融之妙理。此十界互具十界,则相乘而為百界,百界一一有性,相,体,力,作,因...

《佛学大辞典》 / 263字 / 6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

种子识六义

种即能生之义也。谓于八识之中,随一识起时,能生一切善恶之法,故名种子识。(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也。) 一、刹那灭义,梵语刹那,华言一念。谓眼等诸识种子,一念才生,生则随灭,念念不停,刹那变异;耳鼻舌身意等诸识种子,各各...

《三藏法数》 / 488字 / 6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