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 条搜索结果

六十二见

经论之诸释不同。多用下叁种: (一)大品般若经佛母品开十四难而為六十二。先计色蕴有常等四句:一、色為常。二、色為无常。叁、色為常无常。四、色為非常非无常。其他受等四蕴亦然,合而有二十句(计色之常无常,即言世间之常无常也。计他四蕴之常无常,即计神之常无常也),此...

《佛学大辞典》 / 2612字 / 9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9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佛说虚空藏菩萨神咒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佉罗帝耶山仙圣住处。与无数大比丘众俱。大菩萨众数如恒沙无量无边。演说如来功德经已。尔时西方有如意宝珠。自然而现。百千释迦毗楞伽宝珠以为眷属。彼如意宝珠所出光明。皆悉瞙彻。此间人天声闻菩萨所有四大光明色像皆灭无余。唯除如来及如意宝珠。其余皆与无...

《虚空藏菩萨经》 / 8517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4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9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二王

寺门两胁所立之二个金刚夜叉也,略名金刚神,亦曰夜叉神。其本名曰密迹金刚,為法意王子之化身。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昔有转轮圣王曰勇群王,具足千子。有二夫人,有二孩童自然来上夫人膝上,一云法意,二云法念。父王知诸子发道意,欲知当来成佛之次第,使千子探筹。有太...

《佛学大辞典》 / 570字 / 9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二种火法

大日如来以梵志说四十四种邪道之火法,分说十二种真道之护磨法十二神。 一、智火為最初,名大因陀罗。端严净严相,增益施威力,焰鬘住叁昧,当知智圆满。此中最初之火,即是菩提心之慧光也。形方,色黄,即是表金刚座。端严者,是内庄严,言此智火,具本尊之形一切之功德故也。增...

《佛学大辞典》 / 1976字 / 9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转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经,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经,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8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叁、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谛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为四谛。四谛有二。一者小乘有作四谛。二者大乘无作四谛。生死果为苦。烦恼为集谛。寂灭圣是名灭圣谛。以无二法道。是名道圣谛。大乘无作四谛。观苦圣谛。知集无和合。是集圣谛。知灭无灭。是灭圣谛。以无二法道。是名道圣谛。

《法门名义集》 / 99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佛说菩萨曾为鳖王经

昔者菩萨,曾为鳖王,生长大海,教化诸类,子民群众,皆修仁德。王自奉正,行四等心——慈、悲、喜、护——愍于众生,如母抱育爱于赤子,游行海中,劝化不逮,皆欲使安,衣食充备,不令饥寒。其海深长,边际难限,而悉周至,靡不更历,以化危厄,使众罪索。于时鳖王,出海于外,在边卧...

《生经》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56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二忍

一、众生忍,忍即忍耐,亦安忍也。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一切众生以种种恶而加于我,心不嗔恚;以种种恭敬供养于我,心亦不喜,是名众生忍。 二、无生法忍,理本不生不灭,今但言不生,故名无生。谓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是名无生法忍。

《三藏法数》 / 119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乘叁宝

叁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叁身、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叁身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地狱,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叁转。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叁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8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俱胝一指

碧严十九则曰:「俱胝指头禪。」从容录八十四则曰:「俱胝一指。」无门关叁则曰:「俱胝竪指。」五灯会元四曰:「杭州天龙和尚法嗣婺州金华山俱胝和尚,初住菴时,有尼名实际来,戴笠子,执锡遶师叁匝,曰:道即下笠子。如是叁问,师皆无对,尼便去。师曰:日势稍晚,何不且住?...

《佛学大辞典》 / 358字 / 8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忍辱五种功德力

一、能忍所打,谓菩萨如响平等智力,虽被人捶打,而能忍受不加报也。(如响者,谓如空谷之答众响也。) 二、能忍所恼,谓菩萨镜像平等智力,虽被人恼害,而能忍受不加报也。(镜像者,谓如明镜之现众像也。) 叁、能忍所嗔,谓菩萨如幻平等智力,虽被人嗔呵,而能...

《三藏法数》 / 211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叁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地前叁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叁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地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8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会

一会者,谓如来于灵山会上,与诸大众说法华经之时也。隋天台智者大师,于光州大苏山修法华叁昧,诵法华经,至药王菩萨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之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彻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是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

《三藏法数》 / 105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藏

修多罗藏。诠戒定二学随机破病。毗尼藏。唯诠戒学。摩德勒伽藏。唯诠慧学。亦名阿毗达摩藏。此叁藏约大小乘分为二藏。所谓声闻菩萨藏。

《法门名义集》 / 54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乘

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能运众生从因至果。故名为乘。

《法门名义集》 / 26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报

一者现报。二者生报。叁者后报。四者不定报。现世而报者。名为现报。未来次生而报者。名为生报。从第叁生已去而报者。名为后报。遇缘则受。不定叁时。名为不定报。善恶之业皆有四报。

《法门名义集》 / 74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七空

楞伽经一说七空:一相空,求生相不可之空。二性自性空,性自之空。叁行空,叁业之所作不可。四无行空,缘起之自性空,故行即无行。五一切法离言说空,一切法不可言说。六第一义圣智大空,佛之圣智,见思空,能空之智亦空,此毕竟空谓之大空。七彼彼空,是假空,如空舍之空,舍...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乘

声闻乘。缘觉乘。佛菩萨乘。

《法门名义集》 / 10字 / 8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纳衣

纳衣為缀纳种种之衣片而作之者,其中自具五色,故曰五纳衣。释氏要览法衣篇解為五种之纳衣者,不可。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曰:「若作五纳衣者,上色碎段者,裁作五纳亦。」同资持记曰:「五纳即五色碎段重纳為衣,虽是正间非纯色故。」

《佛学大辞典》 / 100字 / 8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叁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7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九次第定

九者,自初至灭受想定,凡九种也。次第者,谓人若入时,智慧深利,能从一又入一,如是次第而入,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定者,摄心不乱也。 初次第定,谓人修定,离欲界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定观均齐,其心次第而入,无有杂念间隔也。(有觉有观...

《三藏法数》 / 1025字 / 7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萨摩诃萨乘

菩萨此云道心众生。摩诃萨此云大道心众生。此人发心求佛。自利利人。六度行满。修佛相好。学佛威仪。于叁乘别教中。此是大乘。

《法门名义集》 / 50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切如来宝冠叁界法王灌顶

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叁昧耶智,一切如来宝冠叁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叁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叁密四智印相应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小乘九部

部即部类。谓佛所说经,有大乘小乘不同,故分十二部及九部之别也。小乘诸经,于十二部中,无方广、授记、无问自说之叁部,故云九部。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是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经,无不具有十二部也。(无方广部者,方广乃大乘常住之理,以小乘惟...

《三藏法数》 / 919字 / 7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药王菩萨本事品

尔时宿王花菩萨白佛言:“世尊!药王菩萨,云何游于娑婆世界?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善哉!世尊!愿少解说。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又他国土诸来菩萨及此声闻众,闻皆欢喜。” 尔时佛告宿王花菩萨:...

《添品妙法莲华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2973字 / 7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十无尽戒

一不杀生。二不偷盗。叁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沽酒。六不说出家在家菩萨过失。七不为贪利自赞毁他。八不故悭。九不故嗔。十不故谤叁宝藏。从今身至佛身不犯。若有犯失。四十二贤圣法此是菩萨戒。

《法门名义集》 / 79字 / 76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摄

布施摄。爱语摄。利益摄。同事摄。菩萨以此四事摄化众生。故名四摄。

《法门名义集》 / 26字 / 7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致

一致者,谓佛乘宗极之趣惟一也。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有叁乘之说。终归显实,但名佛乘一致之理。钞云:混万化即真,会精粗一致。是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85字 / 7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四无碍智

(亦名四无碍辩,出法界次第) 谓菩萨于此四法,智慧明了,通达无滞,故名四无碍智。以其辩说融通,亦名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智,谓菩萨了知一切诸法义理,通达无滞,故名义无碍智。 二、法无碍智,谓菩萨通达一切诸法名字分别无滞,故名法无碍智。 叁、辞无碍智,谓菩萨于诸...

《三藏法数》 / 190字 / 7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有部所说,十四不相应法中有名者,使一切之有情法,繫於人身中不离,因而譬為绳。如善恶诸业,一旦所造之业,既入过去,有繫彼之诸业於身,故至未来而使受其果也。止观七曰:「笼以四大,繫以绳。心在色笼,无处不至。业绳未断,去已復还。」见[]条。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7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7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地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习因者,所作之因,习续不断也。五阴者,色阴、受阴...

《三藏法数》 / 127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7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明论

内明。因明。声明。医方明。功业明。内明者。佛所说者名教内论。因明能屈他论。自申己义。名为因论。声明显示一切音声差别巧便言辞。名为声论。医方明者有四种。一者显示差知病因。二者显示病因。叁者能显示除已起之病。四者显示已除之病令不重起。功业明显示种种世业成就。此五种...

《法门名义集》 / 118字 / 7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五住地烦恼

见一切处住地(遍通叁界烦恼)欲爱住地(欲界烦恼)色爱住地(无色界烦恼)小乘叁果四向。渐断前四住地烦恼未尽。故在叁界中受分段生死。阿罗汉辟支佛地前叁贤菩萨。乃至十住已还。断四住地烦恼尽。故免叁界分段生死。仍有无明住地渐断未尽。故受叁界外变易生死。故经云。阿罗辟支佛大力...

《法门名义集》 / 133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菩萨行品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菩萨行、菩萨行者为何事?” 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者,道行也,是故名为菩萨行。”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者为在何处行?” 佛言:“于五阴行,空于内外法,于六波罗蜜行,于内外空及有无空作四行,于四无形行,于四等行,于三十七品行,...

《放光般若经》 / 西晋于阗国三藏无罗叉奉诏译 / 1083字 / 7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8月03日

菩萨降魔品上

“尔时魔众尽其威力,胁菩提树,不能惊动菩萨一毛。有偈说言: “‘天魔军众忽然集,处处打鼓震地噪, 吹螺及贝诸种声,唱言:“子欲作何事? 今见此魔大军众,何不起走离此中? 汝今妙色如铸金,面目清净天人仰, 如是身体不久坏,此大魔众难可当。 但看地上及虚空...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1797字 / 7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7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大辩才天

又曰:大辩天、大辩功德天、辩才天、大辩才功德天、辩天,作辨财者非也。又名美音天、妙音天、妙天音乐等。或為男天,或為女天,但以為女天者多。大日经疏五曰:「次北置萨囉萨伐底Sarasvati,译云妙音乐天,或曰辩才天,次北并置其妃。」是各有妃,故為男天。同十七曰:「妙音是...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又云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授记经,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7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叁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叁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三藏法数》 / 901字 / 7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六种意乐

菩萨修习一切法门,皆须作意欣乐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广大意乐,谓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奉施如来;复能持戒、忍辱、精进、定、智慧,乃至现世证佛果,犹无厌足,是名广大意乐。(七宝者,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码瑙、赤真珠也。...

《三藏法数》 / 323字 / 7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龙华叁会

弥勒佛於华林园中龙华树下成道,开叁番法会,度尽上中下叁根之眾生,故曰龙华叁会。罗什译之弥勒下生经曰:「坐龙华菩提树下,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在华林园,其园纵广一百由旬,大眾满中。初会说法,九十六亿人阿罗汉。第二大会说法,九十四亿人阿罗汉。第叁大会说法,九十...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信菩萨

此是习种性前外凡之位。叁乘诸人舍本别习。回心向大起十心。一信心。信佛庆住大乘。归宗不二决定无疑。二念心。于六念处忆念不忘。叁精进心。如念而行勤修正观。四慧心。还观人法二种无我。五无定心。解空处寂止心理静。六不退心。正观两融心不退后。七回向心。善会平等回向于舍。...

《法门名义集》 / 151字 / 7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Sa,又作萨。悉曇五十字门之一。為一切法一切諦不可之义,现证一切智之声也。由Satya(諦)及Sarvajñāna(一切智)释之。金刚顶经曰:「娑字门一切法一切諦不可故。」文殊问经曰:「称娑(上)字时,是现证一切智声。」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6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叁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三藏法数》 / 1095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魔怖菩萨品中

“尔时,彼等魔诸女辈,善解妇女妖幻之事,更复别为余诳惑法,媚乱菩萨,而说偈言: “‘初春佳丽好时节,果木林树悉开花, 如此美景可欢娱。仁色丰盈甚端正, 现今幼年情逸荡,正是丈夫行乐时, 欲求菩提道甚难,仁可回心受世乐。 宜观我等天女辈,可喜形貌柔软身,...

《佛本行集经》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 7245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9日

叁人婬女梦

佛在世有叁人為伯仲季,闻毗耶离国有婬女,名菴罗婆利。舍婆提国有婬女,名须蔓那。王舍城有婬女,名优鉢罗槃那。叁人各闻彼女端正无比,昼夜专念,染着於心,便於梦中与彼从事。觉已,心念彼不来,我亦不往,而婬事办,因此悟一切诸法皆如是耶。於是到颰陀婆罗菩萨所而问是事。...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子

菩萨修慈悲行,视诸众生犹如一子。若见众生修习善业,胜进圣道,心则欢喜;若见众生造作恶业,流转生死,心则愁恼。譬如父母见子安隐,心则欢喜;见子遇患,心则苦恼。经云:视诸众生,同于一子。是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6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一默

默者,无言也。默必对说。诸佛菩萨或说或默,皆能显于妙理。故经中叁十二菩萨,各谈不二法门竟,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此即默而说,即说而默也。(梵语文殊师利,华...

《三藏法数》 / 137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融叁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叁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叁、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叁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叁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三藏法数》 / 785字 / 6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十八空

一、内空,内即内身,谓叁十六种不净充满,九孔常流,净相不可故,是名内空。(叁十六种者,毛、发、爪、齿、眵、泪、涎、唾、屎、尿、垢、汗、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肝、胆、肠、胃、脾、肾、心、肺、生藏、熟藏、赤痰、白痰也。九孔者,两眼、两...

《三藏法数》 / 1008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叁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叁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叁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叁昧之力也。梵语叁昧,...

《三藏法数》 / 1983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萨陀波伦菩萨

佛语须菩提:“疾欲佛者,索般若波罗蜜,当如萨陀波伦菩萨。于今在上方,过六百三十亿佛国,佛名揵陀罗耶,其国名尼遮揵陀波勿,萨陀波伦菩萨于彼间止。” 须菩提白佛言:“萨陀波伦菩萨本何因缘索般若波罗蜜?” 佛语须菩提:“乃往久远世有菩萨,名萨陀波伦,为前世施行功德...

《道行般若经》 / 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 / 5176字 / 6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