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 条搜索结果

Kumbīra(鳩鞞罗,俱尾罗),一作金罗(俱吠罗)译曰蛟。玄应音义五曰:「蛟龙,梵云宫罗,有鳞曰蛟龙。」西域记七曰:「有人慢心濯此池者,金罗兽多為之害,若深恭敬,汲用无惧。」 又Kubera,北方沙门天王之别名。育王经六曰:「復语鳩鞞罗(翻不好身)言:汝於北方...

《佛学大辞典》 / 185字 / 10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大乘四向四果

须陀洹向。地前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地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地四地五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地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那含向。第七地菩萨是。那含果。第八地菩萨是。罗汉向。第九地菩萨是。罗汉果。第十地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9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度各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行,此施度有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藏法数》 / 877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建初寺

康僧会至吴,感舍利而化吴王孙权。权為建塔,以始有佛寺,号為建初寺,其地名佛陀里。见高僧传一(康僧会传)。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9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身

Buddhakāya,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為佛身。

《佛学大辞典》 / 38字 / 9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俱吠罗

Kuvera,天神名。大日经一曰:「日天月天,龙尊等,及俱吠滥。」同疏二曰:「俱吠罗。」案可与宫罗為一。见[俱罗]条(梵名Kubera者為旧形Kuvera者,新形也)。

《佛学大辞典》 / 78字 / 9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佛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含经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9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閦如来之种子

(hūṁ)吽。见种子集本。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9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舍罗

Viśāla,神王名。佛祖统纪十七曰:「染武帝天监元年,帝梦释迦檀像入国,乃遣郝騫等往西竺求之,(中略)郝騫谢文华等八十餘人,应詔西行求像。至舍卫国,从王乞像。王曰:此中天正像,不可适边。乃令十二匠更刻紫檀,人图一相。卯时运手,午时既就。顶放光明,际霪香雨。騫负...

《佛学大辞典》 / 159字 / 9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王名,释尊因位為尸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十五曰:「尔时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那烂陀

Nālanda,在中天竺摩竭陀国。菩提道场之大觉寺东七驛,佛灭后鑠迦罗逸多王所建,歷代相继而增建之,遂為五天竺第一之精舍。那烂陀译言施无厌。世俗相传為住於此寺边池中之龙王名。若依实义,则释迦如来往昔在此地為国王时之德号也。西域记九曰:「那烂陀(唐言施无厌),僧伽蓝...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9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勤行

勤行善法也。六波罗蜜中之精进波罗蜜也。法界次第下之上曰:「梨耶,秦言精进。欲乐勤行善法,不自放逸,谓之精进。」 又僧家定时於佛前读经礼拜,称為勤行。定勤行之时,总有一切时,六时,四时,时,二时等之别。一切时者,不择行住坐卧,是菩萨之精进波罗蜜也。六时者,昼...

《佛学大辞典》 / 278字 / 9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波旬

又作波旬踰,波卑面,新作波椽,波鞞,梵音Pā īyas,又Pā īman,巴Pā imā之转讹也。慧琳师云:波旬者,略波卑椽之卑為波。[句-口+目]误作旬也。如荼作耶旬之类。波旬者恶魔名,译為杀者,恶者。注维摩经四曰:「什曰:波旬,秦言杀者。常欲断人慧命,故名杀者。」义林章...

《佛学大辞典》 / 364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六和敬

僧以和合為义。和合有二义:一理和,同证灭理也,是在见道以上之圣者。二事和,此有六种,即六种敬具也。属於见道以前之凡僧。一、身和敬,同礼拜等之身业也。二、口和敬,同讚咏等之口业也。、意和敬,同信心等之意业也。四、戒和敬,同戒法也。五、见和敬,同空等之见解也。六...

《佛学大辞典》 / 422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召请方便真言

南麼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行也)萨嚩怚囉(二合)鉢囉(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鉤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鉢[口履]布囉迦(满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鉤,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徧一...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火神

又曰火天。火尊。司火之神。大日经世出世护摩品举陀经之火神四十四种内法之火神十二种。其陀之四十四种,以大梵王為始。示其名与用法,而不说其形像。内法之十二神则说之。故大日经疏二十对於陀之火神,惟云:「若论其世间火天,作梵王形。」

《佛学大辞典》 / 104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伽耶城

西域记八曰:「渡尼连禪河至伽耶城,甚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有千餘家,大仙人祚胤也。」出城东南行,里,大道坦坦,直至菩提道场。法华经涌出品曰:「如来為太子时,出於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成耨多罗菩提。」成菩提之地,通常称為佛陀伽那Buddhagayā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33字 / 8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文殊师利发愿经

一卷,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与普贤行愿品中之偈文大略相同,是五言颂也。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 《文殊师利发愿经》

藏教七阶

藏教者,即小乘经律论藏教也。阶者,阶级次第也。谓藏教菩萨修行之次第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四弘誓愿,弘者,大也。誓者,要制其心也。愿者,志求满足也。谓菩萨从初发心,观四谛境,发四弘誓,一、未度者令度,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此观苦谛境。...

藏法数》 / 1095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部大论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旨,着五部之大论:一、瑜伽师地论,百卷,唐玄奘译。二、分别瑜伽论,未翻。、大乘庄严经论,十卷,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四、辨中边论颂,一卷,唐玄奘译。五、金刚般若论,二卷,秦罗什译。瑜伽论记一上曰:「慈氏菩萨随无着机,恒於夜分从知足天降於禪堂...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8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厌魅

咒死尸使杀害怨敌者。梵曰陀罗。见[陀罗]条。千手经曰:「厌魅咒咀。」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一如

不二不异,名曰一如,即真如之理也。所谓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故经云: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是也。(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杀者,谓能夺人功德之财,杀人智慧之命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者。谓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魔、佛皆言如者...

藏法数》 / 149字 / 8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部教主

部谓部类,教谓言教,主即主宰。此之五部,乃是如来金刚不空真实昧法门也。而依五方立五部,以五佛为主者,各有所表也。中方毗卢遮那,即释迦如来也。四方四佛,乃释迦化现,以表诸佛同一法身也。以如来入种种摩地,说种种陀罗尼门,虽各分部类,各有坛法,而皆与般若理趣相...

藏法数》 / 901字 / 8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八方天

东方因陀罗,帝释天也。南方燄摩罗,燄摩天也。西方嚩嚕拏,水天也。北方沙门,沙门天也。东北伊舍尼,伊舍那天也。东南护摩,火天也。西南涅哩底,罗剎天也。西北嚩庾,风天也。约於八方之天神而立方名。大日经疏五曰:「行者应知护法八位,凡所造作漫荼罗,随此而转。东方因...

《佛学大辞典》 / 149字 / 8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未罗

Āmalaka,果名。新称末罗,摩洛迦,菴摩洛迦等。旧称菴摩罗,磨勒,菴摩勒。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旧言菴摩罗,亦作摩勒。其叶似小枣,花亦白小,果如胡桃,其味酸而甜,可入药分。经中言如观掌中者也。」西域记八曰:「摩洛迦,印度药果之名也。」慧琳音义二十...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8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那夜迦

Vināyaka,又作那耶迦,那也迦,频那夜迦,那耶怛迦,那吒迦,吠那野怛迦。译云常随魔,障碍神。人身象鼻,常随侍人為障难之恶鬼神也。大日经疏七曰:「那夜迦,即是一切為障者。此障皆从妄想心生。」那夜迦含光轨曰:「那夜迦,常随作障难,故名常随魔也。(中略)...

《佛学大辞典》 / 319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乘

一、佛乘,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之义。谓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是为佛乘。(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缘觉乘,谓缘觉之人,由观十二因缘生灭,除于我执等惑,觉悟真空之理,以此因缘之法,运出界,是为缘觉乘。(十二因缘者,一无明、...

藏法数》 / 371字 / 8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蜫勒

又,作蜫勒,论藏名。小乘四门之一,译曰篋藏。尊者迦旃延作,明亦有亦空之理者。智度论二曰:「摩訶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昆勒。昆勒,秦言篋藏也。乃至今行於南天竺。」同十八曰:「智者入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背。何等是门?一者蜫勒门,二者曇门,者空...

《佛学大辞典》 / 269字 / 8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世间十身

融者,通也、会也。世间者,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智正觉世间也。谓菩萨知诸众生心,随其所乐,融会种世间,以为十身。复以十身及自身递互相作,融通无碍,是名融世间十身也。(隔别名世,间差名间。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器世间,即国土世间,谓世界如器故也;...

藏法数》 / 785字 / 8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Vairocana,卢舍那之略。法身佛之通称。即密教之大日如来也。碧岩九十九则曰:「肃宗皇帝问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云:檀越踏卢顶上行。帝云:寡人不会。国师云:莫认自己清净法身。」大慧普说二曰:「高步卢顶,不稟释迦文。」普灯录十八曰:「坐断卢顶[寧页],须...

《佛学大辞典》 / 171字 / 8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啟经

佛说无常经之异名。一卷,唐义净译。马鸣菩萨於经前与经后讚嘆宝之德,论迴向发愿,添述意及宣明经意无常之偈颂,开一部為段,故名為啟经。佛制使以此经於葬亡时讽咏之。又印度僧徒,於日暮礼塔必讽咏此经。寄归传四曰:「所诵之经多诵啟,乃是尊者马鸣之所集置,初可十颂...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8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颠倒

有二种之四倒:一,凡夫之四倒。二,二乘之四倒。凡夫之四倒:一,常颠倒,於世门无常之法而起常见者。二,乐颠倒,於世间之诸苦而起乐见者。,净颠倒,於世间之不净法而起净见者。四,我颠倒,於世间之无我法而起我见者。心受身法之四念处,如其次第,為破此四倒之观法也。见俱...

《佛学大辞典》 / 221字 / 8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华藏世界

释迦如来真身卢舍那佛净土之名。最下為风轮,风轮之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凡报身佛之净土,具十八圆满,其中之依持圆满,即莲华藏世界也。唐华严经八曰:「尔时普贤菩萨告大眾言:诸佛子!此华藏庄严世界海是...

《佛学大辞典》 / 606字 / 8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优楼频螺

Uruvilvā,巴Uruelā,又作沤楼频螺,乌卢频罗,乌卢频螺,优楼蠡,优楼频蠡,木名。译曰木瓜。智度论十四曰:「如释迦文佛,於沤楼频螺树林中,食一麻一米。」文句一之下曰:「优楼频蠡,亦优楼,(中略)此翻木瓜林。」又村名。苦行林所在之地。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8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欢喜天

又云大圣欢喜天,大圣天,圣天。夫妇二身相抱象头人身之形,為本尊。男天者大自在天之长子,為暴害世界之大荒神。女天者观音化现,而与彼抱着,得其欢心,以镇彼暴者。因称欢喜天。梵名誐那鉢底Gaṇa ati,就其形而谓之那夜迦Vināyaka,象鼻天。善无畏译之大圣欢喜供养法曰:「...

《佛学大辞典》 / 520字 / 7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鞞鐸佉

见[鐸佉]条。

《佛学大辞典》 / 8字 / 7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楞伽

具云释迦楞伽Śakrābhilagnamaṇiratna,宝玉名。观无量寿经曰:「释迦楞伽宝以為其臺。」名义集曰:「释迦楞伽宝,此云能胜。」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二应

谓观世音菩萨,于往昔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名观世音,蒙彼如来,授以如幻闻熏闻修金刚昧,同佛慈悲,拔苦与乐,身成十二应,入诸国土,化一切众生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声教熏习,故曰闻熏;闻而复修,故曰闻修。金刚有坚利之能,以喻昧之力也。梵语昧,...

藏法数》 / 1983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号

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婆伽。是为十号。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应供内具智断受天人供养。故名应供。正遍知。解离邪错。名之为正。有境斯鉴。名为正遍知。明行足者。明行无缺故言明行足。善逝者。善好也。逝去也。去至涅...

《法门名义集》 / 222字 / 7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陀悬记育王

世尊与难共行,道有童子戏以土為道奉世尊。世尊记此童子曰:此儿我入涅槃后百年,姓孔雀,名育,出世当為转轮王,信乐正法,起八万四千塔供养舍利。见育王经一。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7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含经

含经之一。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见含经条。(CBETA註:疑為见[四含经]条)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舍佉

Viśākhā,又作鼻奢佉。星名,当於二月。或言黑鹿。俱舍光记八曰:「舍佉,是二月星名,此云长养,即功德生长也。」释迦谱一曰:「舍佉汉云沸星。」玄应音义十八曰:「舍佉,或云鼻奢佉。此译云别枝,即是氐宿。」弥勒上生经疏上曰:「梵云舍佉,此云黑鹿。」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7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宝幢如来

胎藏界中臺八叶院东方之尊也,赤白色,即日初出之色也。宝幢者以菩提心统率万行,降伏四魔军眾之标帜也。密号曰福聚金刚,是此如来转第八识而得之大圆镜智所成。而此镜智含藏一切智德,故亦曰福寿。左手為拳,安於胁,右手垂而触地。种子為无点之字,以是為初发之菩提心故也。金刚...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7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Hūṁ个种子各别项解。以此字书於木佛之处。安像昧仪经曰:「诵此真言已,復想如来如真实身诸相圆满,然以唵字,安在像身处,用唵字安顶上,用字安口上,用吽字安心上。」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7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二十五护戒神

护戒神者,谓五戒之中,各有五神,为作卫护也。灌顶经云: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其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也。 一、护不杀戒五神,一、荼刍毗愈陀尼,护持戒人身,辟除邪鬼;二、输多利输陀尼,护持戒人六情,悉令完具;、毗楼遮那世波,护持戒人...

藏法数》 / 590字 / 7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如去

如来之别名。过去之诸佛如从生死去於涅槃中之义也。又乘真如之道而往於佛果之义也。大日经疏一曰:「梵本云但他揭多者,但他是如义,揭多是来义,知解义,说义,去义。如诸佛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今佛亦如是来。故名如来。(中略)一切诸佛得如是安乐性直至涅槃中,今佛亦如是去。故...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罗陀迦

二十八部眾之一。又略曰金罗陀,或曰金罗王。為千手观音之眷属,拥护行者之善神也。千手千眼观世音陀罗尼经所谓「我遣摩醯那罗延,金罗陀迦罗,常当拥护受持者」是也。其形像為白红色,左手把宝弓,右手把宝箭。真言曰:唵嚩悉儞利夜曼他娑婆訶。

《佛学大辞典》 / 109字 / 7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十二字门

众圣所由,名之为门。智论云:四十二字,是一切字之根本。因字有语,因语有名,因名有义。从此字门,则能入于无相之智。般若经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故华严经中,善知众艺童子告善财言:我恒唱持此之字母,入般若波罗蜜门。所以众圣,皆由此而入于实相之慧也...

藏法数》 / 3053字 / 7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王名。见[尸迦]项。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弗婆提

Purvavideha,新曰地訶Videha,东大洲名也。西域记一曰:「东提訶洲,旧曰弗婆提,又曰弗于逮,讹也。」玄应音义十八曰:「弗婆提,或云弗于逮,或言弗提訶,或云逋利婆鼻提贺,逋利婆此云前,鼻提贺此云离体也。」中含四洲经曰:「东方有洲名弗婆鞞陀提。」

《佛学大辞典》 / 119字 / 7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七灭諍

比丘具足戒八篇之第八為灭比丘諍论之戒律也。比丘之諍有四事:一、言諍,此由谈论法相是非而起之諍也。二、觅諍,求觅比丘所犯之罪而起之諍也。、犯諍,缘比丘犯罪之虚实轻重而起之諍也。四、事諍,依他行羯磨之事,或云如法,或云不如法之諍也。灭已上四諍,有七种之尼,应用...

《佛学大辞典》 / 511字 / 7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唯识

梵语摩怛刺多Mātratā,此译曰唯。梵语若底Vijña ti,此译為识。梵语倒置之為识唯,通常為Vijñānamatravāda。唯者简别之义。简别识外无法,谓之唯。识者了别之义。了别之心略為种,广有八种,谓之识。然则唯识者為识或八识之复名数,非唯一识之义也。华严经就集起之义而云唯...

《佛学大辞典》 / 741字 / 7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噉月

大智度论曰:「十方诸菩萨来之餘一时,罗睺修罗王欲噉月。月天子怖,疾到佛所。佛说偈言,罗睺罗即疾放月。」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六大力

佛赴耨达龙王请,为说无欲法,令诸菩萨修于清净之行,当得此十六大力,调摄身心而化众生也。(梵语耨达,华言无热恼。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志力,谓菩萨心志,善能总持诸佛一切所说之法,化导众生,是名志力。 二、意力,谓菩萨心意,同佛所行,于...

藏法数》 / 650字 / 7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五种那含

梵语那含,华言不来,又云不还。谓不还来欲界受生,即第果也。以其根有利钝,行有勤怠,于证罗汉果有先后之不同,故分为五也。(梵语罗汉,华言无学,又云无生。) 一、中般涅槃,中即中阴,亦名中有,以人死之后,未得托生之识身也。梵语般涅槃,华言灭度。谓此那含...

藏法数》 / 429字 / 7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散支

又曰散脂。具名散脂迦,散脂修摩。新称僧慎尔耶,半只迦,半支迦。译作密神Pañcika,或谓是欢喜母即鬼子母神之子,或谓是鬼子母神之夫,北方沙门天王八大将之一、其所管有二十八部眾,巡行世间,赏罚善恶。金光明经曰:「散支鬼神品。」最胜王经八曰:「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品。...

《佛学大辞典》 / 376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十法界

法界者,诸佛众生之本体也。然四圣六凡,感报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四圣者,佛、菩萨、缘觉、声闻也。六凡者,天、人、修罗、饿鬼、畜生、地狱也。) 一、佛法界,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觉具义:一者自觉,谓悟性真常,了惑虚妄;二者觉他,谓运无缘慈,度有情众...

藏法数》 / 1127字 / 7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仁王尊

或作密迹菩萨,密修力士,执金刚神,那罗延金刚。寺门左右所置之吽二像也。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7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罗神

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曰:「金罗。」大宝积经十六曰:「金罗天。」又曰:「金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罗陀。」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7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善思童子经

二卷,隋闍那崛多译。佛乞食耶离城,至摩罗詰家,善思童子献华礼佛,誓成菩提。佛為说法,童子证无生忍。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7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世记经 阎浮提州品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俱利窟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众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言:“诸贤!未曾有也,今此天地何由而败?何由而成?众生所居国土云何?” 尔时,世尊于闲静处天耳彻听,闻诸比丘于食后集讲堂上议如此言。尔时世尊于静窟起,诣...

《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5000字 / 7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藏法数》 / 2717字 / 7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佛现十种神变伏迦叶

一、毒龙不中。二、龙火不烧。佛入迦叶之窟,有赤龙放火,佛收毒龙使住鉢内,而至迦叶所。、恒水不溺。恒水卒至,迦叶恐佛溺於水,使弟子往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四、方取果。迦叶请住,供养月,时至请食於佛,佛便往阎浮提取阎浮果,次往东弗婆提取梨勒果,次往瞿耶尼...

《佛学大辞典》 / 383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旃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藏法数》 / 381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善财五十

经云:善财童子,初入胎时,于其宅内,自然而出七宝楼阁;其楼阁下,有七伏藏。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

藏法数》 / 5609字 / 7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种菩提心

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别之主德,以东方閦如来之大圆镜智立发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发之菩提心,為毕竟厌求之心,此虽属第六意识,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则為大圆镜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识為发心之体,受昧耶戒者,亦向东方以閦如来為本尊。盖昧耶戒,以此...

《佛学大辞典》 / 630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卢遮那

密教之本尊大日如来也。大之梵语為摩訶。而卢遮那為日之别名。故若具存梵语,则宜曰摩訶卢那遮。曰并取汉语。则宜曰大日。今梵汉双取,故曰大卢遮那。但以卢遮那译為日。局於密教。若显密共通之译。则曰光明徧照。见[卢舍那]条。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7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自欢喜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那难陀城波波利庵婆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长老舍利弗于闲静处,默自念言:“我心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时,舍利弗从静室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

《长含经》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4191字 / 7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7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四种法身

此為密教所立。一自性法身。诸佛之真身,理智法性,自然具足,常住之法身,世常恒,為从身流出之菩萨说密之法。自体法然,故云自性,具无為之作业,故云法界,此有理智差别,法界诸法,体性寂然,法尔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之四重圆坛是也。一切之法,互相周徧,冥理同体,名...

《佛学大辞典》 / 716字 / 7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叩髑髏知生处

五分律二十曰:「耆域能别音声本末之相,佛将至塚间,示五人髑髏。耆域徧叩白佛言:第一叩者生地狱,第二叩者生饿鬼,第叩者生畜生,第四叩者生人道,第五叩者生天上。佛言善哉皆如汝所说,復示一髑髏,耆域叩不知所之。白佛言:我不知此人所生之处。佛言:汝应不知。何以故?...

《佛学大辞典》 / 431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迦陵频伽

Kalaviṅka,又作歌罗频伽,加兰伽,迦兰频伽,羯罗频迦,迦楞频伽,迦陵伽,迦陵伽,羯陵伽,羯罗频伽,羯伽罗,羯陵伽罗,迦伽罗,鶡鵯伽罗,羯脾伽罗,羯鞞伽罗,迦伽,迦尾罗等。鸟名。译曰好声,和雅。正法念经曰:「山谷旷野,多有迦陵频伽,出妙声音,若天若人,紧...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弥陀真言

有一字咒,小咒,大咒之种,其一字咒又有二种,一為之一字。理趣释曰:「紇利字,具四字,成一字真言,(中略)若人持一字真言,能除一切灾祸疾病。命终已后,当生安乐国土,得上品上生。」其小咒又云心咒。本名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无量寿修愿行供养仪轨曰:「无量寿如来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 582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殑伽

又云强伽、弶伽、恒伽、恒架Gaṅgā,译日天堂来,以其原从高处神堂而来也。印度东北之大河名。為印度大河之一、发源於雪山之南部,合大小无数之支流而东南奔流五百里,与蒲拉买普篤罗河共流入印度洋,其流域一带之地,即所谓恒河之平原,四境开阔,交通八达,且地味极為丰饶,故...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6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

阶佛法

信行禪师,於教乘立二阶,就根机立阶。教乘之二阶者,即一乘教与乘教也。五教章上曰:「后代信行禪师依此宗立二教,谓一乘乘。乘者即别解别行及乘差别,并先习小乘后趣大乘是也。一乘者谓普解普行,唯是一乘,亦华严法门及直进等是也。」根机之阶者,谓最上利根一乘之...

《佛学大辞典》 / 547字 / 6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