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以入无为,灭身诸苦痛;
与无著弟子,出妙维耶离。
行历诸村落,安详以次第;
觉悟众生类,令植善德本。
为无数众生,显露宿善行;
度脱无央数,令服甘露味。
次至成有城,力士所生土;
与诸弟子俱,止宿其土界。
去彼土不远,拘夷那竭城;
城门中有山,五百力士集。
还共论议言:“是山妨城门,
共合力举徙,显我等盛力。
后世流名称,驰周遍四方;
精勤力备具,无有断绝时。”
议已便共出,将象青牛马;
拖材木绳索,共行诣山下。
设若干方便,系山于畜颈;
各手引绳索,以材木捩撮。
皆共举声嚾,同一时出力;
大声震一国,不能动摇山。
佛将弟子众,行次至其所;
诸力士见佛,金色之光明。
霍如千日出,妙相三十二;
见佛怀喜踊,舍山往行诣。
敬意礼佛足,右绕三匝已;
佛因问之曰:“诸壮士何故?
聚会在此也。”同共白佛言:
“我等生土地,种类号力士,
是山妨城门,吾等共集议。
欲移徙是山,令城门道平,
流名于后世,显示力士力。
故牵致象畜,及自竭其力,
尽大方便势,山永不可动。”
佛与大众俱,行往诣其下。
捡摄其衣服,以左手举山;
置于右手中,便挑掷虚空。
乃上至梵天,山中声出言:
“世间皆无常,诸法皆无我,
唯无为灭苦。”山从上来下,
还住佛右掌,佛以口气吹,
皆令碎为尘,又还收合聚;
还复如本山,徙之着余方。
于是诸力士,见世尊大士;
心喜踊无量,举身毛衣竖。
加敬意于佛,皆前礼佛足;
长跪叉手言:“唯然天中天!
向者所用力,为是乳哺力?
是神足力者?是道定力乎?”
佛告诸壮士,谛听受所言:
“吾左手取山,置于右手中;
掷虚空中者,是吾乳哺力。
乃上至梵天,山中有声出:
‘一切世无常,一切皆无我,
独无为灭苦。’”又重叉手白:
“唯愿天中天,劳神重敷演;
父母乳哺力,畅达其限量。”
告诸力士曰:“汝等必欲闻,
佛乳哺力耶?”对曰:“唯愿闻,
世尊乳哺力。”佛言:“乐者听,
十凡牛之力,等一青牛力;
十青牛之力,等一牦牛力;
十牦牛之力,等独角牛力;
十独角牛力,等一凡象力;
十凡象之力,等一数生象;
十数生象力,等一左象力;
十左象之力,等一音象力;
如十音象力,等大德象力;
十大德象力,等一杵牙象;
十杵牙象力,等一龙象力;
如十龙象力,等广肩力士;
十广肩力士,等一天节力;
十天节力士,等一士乘天;
士三百二十,等佛一指节,
父母乳哺力。佛之乳哺力,
其喻状如是。已过去诸佛,
及诸当来佛,如吾今现在,
一切皆平等。等音声等称,
等量等相好,等福等报应,
等觉等智慧,等戒等定意;
唯二事不等,形体及寿命。”
尔时诸力士,稽首礼佛足;
叉手白佛言:“今已见世尊,
父母乳哺力。愿垂愍劳神,
颁宣敷演说,佛功德福力。”
佛告诸力士:“乐闻者谛听。”
“唯然乐欲闻。”佛告诸力士:
“普一阎浮提,众生福德力;
以比一方城,力转轮圣王。
善本福德力,百倍及千倍,
万倍巨亿倍,不得相比喻。
二方转轮王,三方转轮王,
四方转轮王;一方铁轮现,
二方铜轮现,三方银轮现,
四方金轮现;轮具有千辐,
七宝杂错厕,照然明如日。
二方福祐力,喻所倍如前;
三方王福力,亦喻其所领;
四方王福力,喻所领众生。
众生福德力,百倍千万倍;
计其功德力,终不可为喻。
假令四方域,一切众生类;
皆为转轮王,合此福德力。
以比四天王,所有功德力;
百千巨亿万,终不得为喻。
普四王天人,皆为四天王;
以比天帝释,所有福德力,
百千万巨亿,不得为譬喻。
忉利诸天人,德如天帝释;
不比焰天王,所有功德力;
百千万巨亿,不可相比喻。
假令焰天人,如焰天王福;
不比家天王,所有福德力。
令兜术天人,德如其王力;
不比乐化天,王之功德力。
使乐化天人,德如乐化王;
不比化应声,天王福德力。
化应声天人,德力如天王;
不比第一梵,所有功德力。
假令诸梵天,如第一梵力;
不及大梵天,所有福德力,
百千万巨亿,不得为譬喻。
假令大梵王,无数不可计;
不比一缘觉,所有功德力,
百千万巨亿,不仿佛为喻。
三千大千界,所有众生类,
德力如缘觉;不比一菩萨,
所有福德力。十方众生类,
皆使为菩萨,福德力具足;
不得佛一相,所有功德力,
百千万亿亿,不可以为喻。
其过去诸佛,及甫当来者;
又吾今现在,德力皆平等。
等音等称量,等相等福德;
等诸报应法,唯形寿不等。”
时诸力士等,稽首礼佛足;
长跪叉手言:
“唯然天中天,已见乳哺力;
具闻福德力;唯愿重闻听,
佛之智慧力。”
佛告诸力士:“乐者静心听;
今当具畅说,佛之智慧力。
此阎浮提地,广七千由延,
地形有三角。西方瞿耶尼,
广八千由延,其地形方正。
东方弗于逮,广九千由延,
地形如月减。北方郁单越,
广纵万由延,地形如月满。
其此四方域,诸生草树木;
尽以用作笔;大海所有水,
深广长三百,三十六万里;
以水和书墨,须弥山入地,
下至金刚际,亦复有三百,
三十六万里;齐水以上现,
亦复有三百,三十六万里;
四方四宝成,北方以黄金,
东方以白银,南方绀琉璃,
西方以水精,犹如须弥山,
皆使为素帛,书尽树木笔,
尽竭诸海水,遍书此素帛,
不尽一弟子,舍利弗智慧。
日月明所照,如是千国土,
千日及千月,千四方土域;
千东西南北,千须弥山王,
及千四天王,千忉利帝天,
千兜率天王,千诸炎天王,
千乐化天王,千化自在天,
及千诸天王,是名千世界。
如是千世界,是名曰小千;
千千小千界,名第二中千。
如第二中千,其数满千千;
以是故名曰,三千大千界。
假令此三千,大千千世界;
所有众生类,慧如舍利弗。
以比佛智慧,百倍及千倍,
万万巨亿倍;无可计为喻,
佛慧力如是。
“已过去诸佛,及甫当兴者;
如吾今现在,一切皆平等。
等音等称量,等德等相好,
及等诸报应。”尔时诸力士,
重稽首佛足,叉手白佛言:
“唯然天中天,已见乳哺力,
闻功德慧力;唯愿垂解说,
佛神足之力。”佛告诸力士:
“乐闻者静听。”“唯然愿听受。”
佛谓诸壮士:“昔有谷勇贵,
人民皆饥饿,诸弟子乞求,
不能自存活,坐禅意不定,
不能遵修善。时弟子目连,
便来诣吾所,稽首佛足已,
却于一面坐,叉手白佛言:
‘忆昔从佛闻,是地皆可食。
众生薄福故,地肥下沉入;
砾石沙咸出,如我今谛知。
地肥故在下,众生可怜愍;
今欲取此地,反上以着下,
反下以着上。’吾时呵目连:
‘莫劳动为此,是众生前世,
不修众善本;无有是功德;
应食此地肥。’弟子目揵连,
能以左手举,三千世界地;
置于右掌中,擎着他世界。
一切众生类,无有觉知者,
亦不怀恐怖。如是三千土,
大千之世界,此三千世界,
满中众生类,神力如目连;
比佛身神力,百千万巨亿,
终不得相喻。使十方众生,
神力如缘觉,诸弟子神力,
并佛身神力;以比佛意力,
百千万亿倍,无量不可计;
终不得为喻。”尔时诸力士,
稽首礼佛足,叉手白佛言:
“唯然天中天,已见乳哺力,
福慧神足力,唯说定意力,
解畅其境界。”佛告诸力士:
“乐闻者静听。”“唯然当听受。”
佛告诸力士:“须弥四方域,
诸龙上升天;同时降暴雨,
周遍四天下。是四方大水,
皆流入大海;佛皆别识知,
是诸雨水渧,初堕某方域,
某方某村落,某家某园田;
某树某枝叶,某花某果实。
因流来入海,此四方大域,
一切所有水;佛之定意力,
悉能分别知,诸水渧原由,
所从来方面,是为佛定意。
微妙之神力,前已过去佛,
甫当兴世者,吾今现说法;
一切皆平等,等音等称量,
等德等相好,等诸报应法;
唯二事不等,形体及寿命。
何故二不等?世人寿长时,
人形体长大;佛亦顺世俗,
寿长形体大。末世人寿短,
形体丑短小;佛亦随世俗,
寿短形体小。以故诸佛兴,
以二事不等。”佛告诸力士:
“吾已为汝等,颁宣具解说。
佛之乳哺力,福德智慧力,
神足定意力,是所说诸力。
当于今暮夜,为无常大力,
所击坏碎灭。如是诸人等,
世间归无常;一切有形类,
皆当归别离。坏散灭亡法,
生者归于死,成者必当败,
合者有别离,聚者当各散,
立者必倾堕。”佛为诸力士,
因说要偈言:“有为归无常,
兴起归尽法;诸兴衰自然,
勤求寂灭安。有为归无常,
兴起归尽法;佛最第一尊,
寿亦有终尽。于是短寿命,
如梦忽便过;自纵不勤学,
是愚可愍伤。譬如山水峻,
速往终不返;人命亦如是,
逝者不复还。如弓之遣箭,
已逝不中返;人命犹如此,
去者不复还。众苦苦起原,
当勤求灭苦;觉八贤圣路,
致吉服甘露。”时佛说是已,
三千大千界,地六返震动;
无数兆垓天,忽舍其宫殿,
测塞虚空中;雨诸天华香,
末金银栴檀;诸天鼓妓乐,
梵天礼佛足,叉手于佛前,
因说此偈言:“诸佛难值见,
正觉意难有;如花优昙钵,
佛又难于此。勇健趋难遇,
人上释师子;与诸天人众,
今故叉手礼。”于时天帝释,
便前礼佛足;长跪于佛前,
因说是颂言:“令我得眼净,
照曜于法炬;闭塞邪趣门,
不畏堕恶路。大慈世之师,
因愍伤众生;故与诸天众,
于前叉手礼。”时六万诸天,
见谛得道迹;礼佛绕三匝,
忽还归天宫。时大会众人,
归命于三尊,佛法贤圣众。
尽毕其寿命,奉戒修十善;
离着出家学,受戒为沙门;
见谛证沟港,往还不还道。
或成无著真,或发缘觉乘;
发大道意者,无限不可量。
又有众生类,未曾有善本,
始初发道意。无央数众生,
勤摄身口心;念佛天人师,
今当就无为。已见大恐惧,
人身甚难得;其行离众苦,
犹救头上火。因此行众善,
勤行无懈惓;免离众苦恼,
逮无为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