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
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
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
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
“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
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
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
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
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余;
慧炎德称烟,流遍天世间。
无常水忽至,灭佛盛光明;
犹如野猛火,卒遇大暴雨。”
复有天仙人,敏善心调良;
止处净居宫,清净除诸欲。
见佛甚爱敬,啼泣如云雨;
意重如须弥,便发是言曰:
“世间终不有,生而不死者;
自古来未曾,生而有长存。
上中下究畅,决定无不知;
是尚不得免,其余难长在。
是世间大导,去邪示正路;
慧眼最第一,观世转上下。
如是世慧灭,当还往邪导;
犹如盲无目,迷失平正路。”
弟子天眼最,号名阿难律;
爱憎意已竭,劳尽生死断。
见佛已灭度,世间当闇冥;
诸根寂意灭,便叹是辞言:
“处在大生死,慧义不得畅;
世间如雾气,斯须空不现。
无常金刚杵,击佛宝须弥;
忽然尽崩坏,今坠堕于地。
生世何轻脆,无一可恃怙;
恍惚无坚要,躁动合则散。
普世灭亡法,如梦无吾我;
佛师子能伏,尘劳象自堕。
未逮道迹者,何能不畏是;
观世叵恃怙,如朝露聚沫。
佛号天人师,金刚之大柱;
忽然坏在地,其力安所在?
六种生五枝,一萌五果实;
俱溉是三株,劳意固难伐。
佛大力之象,突坏尘劳树;
碎散令无余,然后自堕地。
千目执金刚,天帝蒙时雨;
立之于正法,灭其苦清凉。
德称弥弘广,普覆于世间;
诸圣贤之师,寂然而隐灭。
名德无不周,微妙法澹润;
犹如秋时雨,法水满江河。
天师垂济护,自意王营从;
授以无为道,潜身如日没。
兴云降是雨,秋冬雨雪霜;
炽火之炽炎,莫之为之灭。
如祠竟火灭,今诸天师火;
霍灭寂无光,世间永长冥。
断解脱者望,违本愿失欢;
善名德流布,周遍满十方。
怀四等大慈,愍众如赤子;
莫不蒙其善,如何寂然灭。
得妙无著道,诸佛之所生;
无碍诸善法,寂然而自觉。
以神足轻举,觉身是苦灭;
以是故速疾,舍身安无为。
除一切心冥,如日千光明;
灭心之淫垢,如雨掩地尘。
不复遭众苦,不为恼所迫;
已度广无边,无涯底海渊。
出兴显于世,坏诸苦毒患;
愍伤于世间,欲求寂灭者。
众好甚明曜,寂如梵天王;
大智慧普备,为世天人师。
转众生以善,练尘劳离恶;
昼夜增诸善,如月之初生。
每长养众善,德称弘广普;
在家时已解,况其舍家后。
乃往古自誓,当为尘劳战;
愍诸贫贱者,誓充其所愿。
佛以平等心,食不却䟽恶;
亦无所专著,于精细美味。
惠施难放舍,人所不能者;
不受取于人,亦不求利益。
相好大名称,自然如向应;
广采众善意,决定于善听。
故现相姿好,见者三垢灭;
发言成法律,长益众生善。
以行忍相明,与尘劳为怨;
积功德无量,不免于无常。
所生积功德,受报无有限;
决定得正道,如薪尽火灭。
示众生善道,伐尽尘劳林;
制御于一切,生死缚著者。
舍八胜五趣,睹见于三趣;
伐三审尽三,因得净三眼。
隐一觉知一,逮一至重七;
散令无有余,乃誓于无碍。
以甘露充世,言辞断瞋恚;
用善染众生,世间难悟者。
每殖众善本,不施恶于恶;
建立正法幢,于一切世间。
鹿野转法轮,普喜悦世间;
成就诸解脱,净诸自爱者。
见所未曾见,普与清净合;
觉诸难觉事,诸未曾觉法。
告世以无常,所生辄有苦;
告世以无我,无彼长迷惑。
建立法幢幡,坏破贡高山;
犹如七宝柱,于祠祀中崩。
面毁不怀恨,不悦于叹誉;
厌生受天福,方便求不生。
自度生死海,又度脱一切;
自以慧逮觉,又觉悟众生。
如觉时润云,如山林薮花;
脱见如日出,又授以正见。
虽生于世间,不染于世事;
涉世之险路,不同其所趣。
心未曾犯非,得善道尚灭;
普世遭艰难,无恃怙可伤。
愚痴蔽其眼,终无所顾虑;
不思设方便,求出生死要。
生老病死苦,迫世间无免;
唯佛能救苦,授之以甘露。
往昔天魔兵,不能胜天师;
自然无常力,无常忽胜之。
世尊耳所听,三千世界声;
神足然升降,乃至梵居天。
觉众生心念,下至无择狱;
诸生死起灭,悉审谛见了。
天师从始生,轮转所周更;
谛忆如面见,尽生死漏原。
具足六通慧,备悉觉决定;
今尽罢舍置,弃身余寿行。
世爱流生死,谁说法令息;
世俗愚无智,谁当觉慧灭。
犹如车无御,江海船失师;
笃病离良医,如何当自持。
如言离诚信,无觉意求智;
王者失容饰,行善不忍辱。
已离是四事,其功不显现;
今佛舍世间,无济难成事。
如夏五六月,清净无风云;
亢阳相薄烧,及至诸虫物。
众生应度者,今当普遭难;
世尊舍寿命,何一甚苦痛。
时天怀悲心,慈愍说是辞;
淫怒痴薄故,叹师毁生死。”
弟子未脱者,悲痛㘁啼哭;
已得解脱者,谛计兴衰数。
声流闻诸国,拘夷诸力士;
悲勇速驰赴,集诣双树间。
哀踊自投壁,种种叹佛德;
其声甚悲痛,如群鹄遇鹰。
倒见佛无光,寂灭叵复觉;
同声悲啼叫,宛转如旱鱼。
见佛奄然卧,支体皆展直;
犹转轮王崩,诸国靡不㘁。
人民无央数,出城诣佛所;
诸男女长幼,怀悲毒狂乱。
或掣裂衣裳,痛感口自啮;
或自搣头发,爬攫坏面目。
又复无数人,懊恼自投掷;
椎胸向天㘁,叹佛德无量。
“呜呼!天人师,众生所仰赖;
相舍弃何疾,永绝无复望。”
大众悲啼哭,各尽所堪任;
诸力士之王,毒痛㘁叹言:
“觉法悟世师,已卧不复起;
犹如大军罢,大幢不复现。
所办事已办,应觉佛已觉;
于世犹如眼,今奄然长眠。
佛是度苦桥,以济駃流江;
大桥卒破坏,因何度苦痛。
佛慧光照曜,心明精进晖;
昔佛日现耀,令天地普明。
今便隐光潜,无为之大山;
世间便当还,奄入长衰冥。”
或悲㘁寱语,或怀闷熟视;
或有尽声哭,或有面掩地。
众生怀恼毒,啼哭形不同;
莫不怀恋慕,疼痛心惕灼。
于是七宝挍,象牙之辇舆;
诸力士舆佛,擎置宝辇上。
华香之杂珍,种种众奇妙;
诸力士㘁哭,供养佛舍利。
诸贵姓少女,体婉手柔弱;
执持七宝幔,微妙如天缯。
明珠挍宝盖,或持宝垂珠;
或捉宝拂扇,供养佛舍利。
诸力士擎舆,啼哭眼皆赤;
空中雷震声,称耳悦意乐。
天散诸意花,续下如淋雨;
诸天堕花地,鲜明始如敷。
诸天塞虚空,众宝供养佛;
畅发悲楚辞,追叹佛功德。
诸执乐神女,洒栴檀香汁;
散璎珞宝衣,供养佛舍利。
诸力士擎舆,携至城中央;
天人恭敬礼,追慕而啼哭。
缯彩宝幢幡,严饰其城郭;
华香及伎乐,供养尊舍利。
供养擎宝舆,从城西门出;
至城西便度,宝底流江水。
上于甘树下,以种种香木;
积为大薪𧂐,及若干种香。
若干种花香,及种种泽香;
各各秉炬火,欲烧佛薪𧂐。
三烧佛薪𧂐,火终不肯燃;
众人咸怀疑,不知其缘故。
大迦叶不远,怀慈往见佛;
时火以是故,共吹终不然。
时迦叶速至,礼敬佛𧂐已;
于是佛薪𧂐,即时自然燃。
尘劳不损佛,今为火所燃;
肌体虽然尽,骨如故不燋。
尔时诸力士,以乳浇灭火;
以香汤洗骨,金瓶盛舍利。
犹往昔天帝,欲烧金刚山;
以其功德大,故火不能烧。
今以大炽火,不能烧佛骨;
诸力士展转,说此喻相谓:
“四等心所生,灭除淫欲火;
尊骨寂清凉,我等心燋燃。
诸天神力士,不能胜佛身;
忽今遭无常,我以能担行。
佛力强无比,声流闻十方;
如何便恍惚,盛之在金罂。
佛辉辉喻日,未曾以贡高;
遭遇无常火,唯留其神骨。
以金刚慧杵,坏尘劳强山;
遭苦不舍忍,心坚定不动。
断尽诸苦本,灭不更受身;
如是之妙体,永终于火中。”
力士每所至,力伏令人啼;
人来归伏者,能慰沃使悦。
假其遭艰难,恃力未曾泣;
念慈敬佛德,啼哭担舍利。
力强勇武备,志精怀自大;
啼哭还入城,意谦除贡高。
幡盖授大殿,施七宝高座;
舍利置其上,一切礼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