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9 条搜索结果

五髻文殊

顶上结五髻,為童子形。常云文殊之本体,為此五髻文殊,其他之文殊以之為本,五髻表五智五佛,童形取天真也。是為五字文殊法之本尊。五字即五髻。五髻即五智五佛。以阿字為种子,密号云吉祥金刚。大日经一曰:「次至第叁院先图妙吉祥,其身鬱金色,五髻冠其顶,犹如童子形。左持青...

《佛学大辞典》 / 280字 / 7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普贤叁昧耶

是普贤如来(即大日如来)之叁昧耶也。瑜祇经曰:「普贤叁昧耶,屈进力(左右头指)如鉤,檀慧(左右小指)禪智(左右大指)合,是名彼大。」是外五股也。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6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大慧刀

其形同於[塔]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率都婆

又曰塔,有二种:一以外五鈷為率都婆。十八道钞上曰:「又於一有异名,外五鈷,瑜祇经说率都婆。」瑜祇经拾古钞上曰:「五部塔指五鈷。」又以大慧刀為率都婆,亦名无所不至。十八道钞上曰:「塔宝瓶大慧刀,此叁异名也。随其所用改阿闍梨观心也。...

《佛学大辞典》 / 179字 / 6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檀拏

又作但荼。於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契谓之。大日经疏五曰:「琰摩法王,手执檀拏。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摩但荼。」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6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与一切融即。其体无碍也。指月录四曰:「叁祖僧璨信心铭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笔削记一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互為主伴。」传心法要下曰:「若能了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境无二,一切即一心,心即一切,更无罣碍。」又曰:...

《佛学大辞典》 / 670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戴塔吉祥

阿闍梨所传曼荼罗观音院之一尊,又窣堵波大吉祥菩萨,谓之戴塔吉祥。即弥勒菩萨也。表菩萨绍释迦如来之佛位,或以手结窣堵波,或顶戴塔也。图作带塔德菩萨。大疏六曰:「戴塔吉祥於顶髻上置窣堵波,或在所持华上。」不同记二曰:「窣堵波大吉祥菩萨,梵号阿梨耶窣堵波摩訶室利Ār...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6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仰两手掌,其头指已下四指头,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着於其头指侧。饭食供养与地神,佛部叁昧耶,地藏菩萨之,共為此鉢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器仗

独鈷等之叁昧耶形也。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6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如天童有玲瓏严王。日本禪剎皆有其寺之。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寺式之视篆者,即视此也。见象器笺十九。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6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五相成身

五相具备,成就本尊身之观行也。又作五相成身观,五转成身,五法成身。一通达菩提心,二修菩提心,叁成金刚心,四证金刚身,五佛身圆满。成此五相之观而显得金刚界之佛身也。金刚顶大教王经一说一切义成就菩萨(悉多太子),蒙诸佛警觉开示而修证五相之轨则。十八会指归曰:「毘虑...

《佛学大辞典》 / 805字 / 6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宝生

宝生如来之宝形也。成金刚缚,以左右中指使如宝形。图集一曰:「宝生金刚缚,忍愿如宝形。」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6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佛部定

叁部定之一,佛部之入定也。见[定]条。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6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法

对小乘之叁法称大乘之实相,曰一法。又有一实相之名。即诸法实相之理也。妙玄八之上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之,即是佛说,修之得道。无叁法,即是魔说。大乘经,但有一法,谓诸法实相。」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6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种一乘

一乘者,谓华严一乘圆教也。于此一乘,有同有别,故云二种一乘也。 一、同教一乘,同者,即同于终、顿二教也。然终教但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顿教但诠无二无叁,言思斯绝。今此同教,具诠一性一相,理事无碍,无二无叁,言思斯绝。同彼二教,俱显一乘,故名同教一乘也。(无二...

《三藏法数》 / 195字 / 6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正法眼藏

又曰清净法眼。禪家以之為教外别传之心。释氏稽古略一曰:「佛在灵鷲山中,大梵天王以金色波罗华持以献佛。世尊拈华示眾,人天百万悉皆罔摄,独有迦叶,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分付迦叶。」今以禪门之意解之,则是正為佛心之德名,此心彻见正法,故曰正法眼。...

《佛学大辞典》 / 55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行道

為敬礼佛而向佛右方周围旋绕也。寄归传叁曰:「诸经应云旋右叁匝,若云佛边行道者非也。经云右绕叁匝者,正顺其仪。」万善同归集二曰:「行道一法,西天偏重,绕百千匝方施一拜。经云:一日一夜行道,志心报四恩。如是等人,得入道疾。」尊胜陀罗尼经曰:「於四衢道,造窣堵波,安...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6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陀罗尼

Dhāraṇi,又曰陀罗那,陀邻尼。译作持,总持,能持能遮。以名持善法不使散,持恶法不使起之力用。分之為四种:一法陀罗尼,於佛之教法闻持而不忘也,又名闻陀罗尼。二义陀罗尼,於诸法之义总持而不忘也。叁咒陀罗尼,依禪定发秘密语,有不测之神验,谓之咒,咒陀罗尼者,於咒总持...

《佛学大辞典》 / 529字 / 6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仰两手掌,其头指已下四指头,左右各捻,左右大指,各着於其头指侧。饭食供养与地神,佛部叁昧耶,地藏菩萨之,共為此鉢也。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6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外五鈷

见五鈷条(CBETA註:疑為见[五股]条)。合两手之小指,而形一鈷,合左右之中指而又形一鈷,开左右之头指,各形一鈷,合左右之拇指而形一鈷通成五鈷。而交叉左右之无名指,容於掌内,為内五鈷,出於手背,為外五鈷。见图集二。

《佛学大辞典》 / 101字 / 6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金刚界大日如来

金刚界曼荼罗五大月轮中央轮五尊之中尊也。為於色界顶摩醯首罗宫(即大自在宫与胎藏大日依处同),不坏金刚光明心殿中,五相圆满,始成正觉之相,显修生智德之智法身也,其相似菩萨,作天人之状,头垂髮,戴五智之宝冠,手结智拳,其色清白。以字為大日种子。」瑜祇经曰:「薄伽...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6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月轮观

胎藏界為开自心八叶之佛身,以干栗驮耶即肉团心之八分,观為八叶之莲华。金刚界一以满月圆明之体与菩提心相类故,一為开自心之十六菩萨,亦以肉团心观為十六分之月轮。月之十六分者,晦夕日月相并之际,月光為日光所夺,全行隐去,若於日月一分相过之后。月光必少现。以此小分合於...

《佛学大辞典》 / 766字 / 6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引入

引弟子入坛场内之也。胎藏界用入佛叁昧耶之,金刚界用萨埵之叁昧耶,苏悉用合掌,此即以叁部之叁昧耶生在佛家之意也。或总用大鉤召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5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切如来必定

菩提心之德名也。以发一切如来菩提心,而為必定成佛,称此谓之一切如来必定。」大疏五曰:「次一偈,讚嘆行人,发菩提心功德。即以一切如来必定,為授大菩提记。」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施无畏

施无畏之契。举右手舒五指以向於外者。大日经四曰:「以智慧手(右手)上向作施无畏形。颂曰:能施与一切眾生类无畏。若结此大名施无畏者。」又曰:「举毘鉢舍那臂作施无畏手,是施无畏者。」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曰:「右手展掌,竪其五指,当肩向外,名施无畏。此能施一切...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5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疟加持

又名疟病法。加持病疟人使之平癒之法也。法令病者南向,修法者坐其后方,先作护身法,并结结界之,防恶魔障碍,次结弥陀定,入於冥想,观念病者之心月轮,有鍐、吽、怛洛、紇哩、恶之五字,此五字如其次第变為大日、阿閦、宝生、弥陀、不空之五佛,此五佛又成五大明王,不动明...

《佛学大辞典》 / 289字 / 5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假

為破凡情实我实法之执於般若经明叁种之假,名叁波罗摄提Prajña ti,又名叁摄提,叁假施设。智度论四十一曰:「经曰:菩萨摩訶萨行般若波罗蜜。名假设。受假施设。法假施设。如是应当学。」一法假,法者,色心等各自之法,此法自性本来虚假不实,故名法假。诸法因缘生,无实性,故...

《佛学大辞典》 / 367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隐形

梵语安怛祖那。译曰隐形。摩利支天经云:左手為空拳,舒右手掌覆之之形。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5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降叁世尊形

仁王经仪轨上曰:「依教令轮故,现作威怒降叁世金刚,四头八臂,摧伏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眾。」降叁世成就极深密门曰:「吽迦罗金刚,暴怒处月轮,身流火光聚,徧体玄青色。大自在天王,妃乌摩為座。(中略)即起平身立,举右足左旋,躡彼傲慢者。大自在欲王,扑至於地已,定(...

《佛学大辞典》 / 335字 / 5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谛

一、真谛,真谛者,彰一性本实之理也。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是非双泯,能所俱亡,指万象为真如,会叁乘归实际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二、俗谛,俗谛者,显一性缘起之事也。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劝臣以忠,劝子以孝,劝国以治,劝家以和,弘善示天...

《三藏法数》 / 127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宝篋

宝篋陀罗尼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金刚网

梵语缚曰罗[口半]惹罗。契名。十八契之一。修法道场结界界所结之明,特為结护上方虚空界故,一名虚空网。以二大指捻二头指下之第一文,即成。诵真言叁徧,随诵随以於顶上右旋便散。网界之真言曰:唵尾娑普囉捺囉乞洒缚曰囉半惹囉吽发吒。由结此及诵真言之加持力故,即於...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本事经

十二部经之一。梵曰伊帝目多伽Itivṛtaha,又曰Ityuktaka(译為如是语,如是说),谓佛说弟子菩萨声闻等过去世行业事歷之经文也。显扬论曰:「本事有谓如来说圣弟子前世等事。」 又(经名)七卷,唐玄奘译。有叁品:一法品第一,说一法之法数,乃至叁法品第叁说叁法数。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缚定

金刚部之入定也。见[定]条。

《佛学大辞典》 / 15字 / 5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弥陀定

弥陀之住定也。见[定]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5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商佉

标商佉之契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说法

说法之契也。有叁种:一左右手各捻其无名指与拇指之指头,餘指舒散,左手仰於心前,右手覆於其上,而勿使相着。二捻两手中指与拇指,无名指与头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横左手安於胸上,竪右手安於乳。叁捻两手头指与拇指,中无名小叁指并舒,左手仰掌,安於胸上,以右手腕着於...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閼伽

八字文殊轨曰:「定慧(左右手)并仰开云云。」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普供养

出无尽供养,供养无边圣眾之与真言也。香华等之五供為别供,此普供為总供。十八契曰:「二手合掌,以右押左,交指即成。诵真言叁徧。想无量无边涂香云海、花鬘云海、烧香云海、饭食云海、灯明云海(即是五供),皆成清净广多供养。普供养真言曰(云云)。」

《佛学大辞典》 / 107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法界定

胎藏界大日之入定,金刚界大日之智拳,总名為法界定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楞伽经

有四译,今存叁本:一宋求那跋陀罗译,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有四卷,名四卷楞伽。二元魏菩提流支译,名入楞伽经,有十卷,名十卷楞伽。叁唐实叉难陀译,名大乘入楞伽经,有七卷,名七卷楞伽。本经各家之着述如下:入楞伽经心玄义一卷,唐法藏撰。楞伽经註卷二卷五,唐智儼註,残缺...

《佛学大辞典》 / 307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八不共法

不共法者,谓诸佛之智内充,无畏之德外显,一切功德智慧,超过物表,不与凡夫二乘及诸菩萨共有也。(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身无失,谓佛从无量劫来,常用戒、定、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诸功德满足,故一切烦恼俱尽,是名身无失。(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三藏法数》 / 820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费拏

妙音天之相名。作奏乐之形也。广大仪轨中曰:「辩才即妙音,慧风持空,定仰在脐舒,运如动奏乐,名為费拏。」(慧者右手,风者人指,空者拇指,定者左手)。梵Viṇā。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切法界决定智

毘卢遮那之真言乃至天龙八部之真言,皆為使眾生入於法界而得决定智之法。义释八曰:「欲令此中普皆成就悉地果故,更说一切法界决定智。」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立文字

禪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眾,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顏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巖第一则评唱曰:...

《佛学大辞典》 / 346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无我

叁法之一。凡愚妄於色身假合上固执常一之我,作种种之妄业,佛為破其妄计,说无我之理,此理决定而不可违越,又為证异於外说之契,故云无我。见[叁法]条。

《佛学大辞典》 / 69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金刚墻

密教结界法五种之一。又云四方结。第一结地界之后,第二随其地界量四方周徧金刚墻之作法也。以契行之。无量寿仪轨曰:「次结金刚墻。(中略)即成金刚坚固之城。」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般若波罗蜜多根本

以两手背相附,而收二头指,以二小指屈掌中,以二大拇指各压二指之头,置於心上,诵经中之陀罗尼七徧,结此,诵此陀罗尼,而行法之行者,即变成般若波罗蜜菩萨,為一切诸佛之母。见仁王般若念诵法。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中观

叁观之一。观中諦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為观道之至极,法相宗以观徧计所执非有,依他圆成非空為中观,叁论宗以观诸法不生不灭,乃至不来不去為中观,天台宗以观叁千诸法一一绝待為中观。然天台所立之中观,有隔歷圆融之二法,别教所说,為隔歷之中,圆教所说,為圆融之中。隔歷之中...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毘卢

毘卢遮那(即大日如来)之入定也。大日之入定為法界定,其相,仰左手右手重於其上,二大指相拄,舒着头指。左右头指之中节上下重合。深入禪定而观见法界眾生之相也。见胎藏界曼陀罗大钞一。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结跏趺坐

佛陀之坐法也。结加趺於左右髀上而坐也(跏字添足者所谓蛇足也),跌者足背也,交结左右足背而置於左右髀上谓之全跏坐,即结跏趺坐也。置左右之一足於左右之一髀,名為半跏坐。全跏坐有吉祥降魔之二、先以右足押左股,次以左足押右股,手亦上左,谓之降魔坐,反之谓之吉祥坐。释尊...

《佛学大辞典》 / 561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不动尊十四之一。见[不动尊]条。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降伏

二手相叉於内二小指相鉤,二无名指各入左右虎口,二中指竪合,二头指各捻中指之背,二大指各捻中指之中节。见观母成就法。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五转

密教之说,凡自因至果所得之功德,有五位,五位次第转生,故名五转。第一者发心,初发菩提心而求佛果之心也,第二者修行,修叁密之行而趣向佛道也。第叁者菩提,由行因而证果德也。第四者涅槃,果德既满而入於涅槃也。第五者方便究竟,圆满上四德而利他之方便究竟也。此五转,即五...

《佛学大辞典》 / 904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呼召三十三天第二十

先以左手四指把拳。次以右手握左手大母指。亦如把拳。令左手大母指。在右手虎口中出头。以右手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俱智俱智(二)俱耶利(三)遮利遮利(四)遮犁隶(五)苏婆诃 此陀罗尼咒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临欲眠时。诵此咒一百八遍。心中所愿于梦寐中悉得知见。若能...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88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小乘七十五法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叁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

《三藏法数》 / 1470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火天

胎藏界曼陀罗第十二外金刚院之一眾。大日如来為引摄事火梵志示现火神之形者。其形与[梵天王]同。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法

一法也。句為章句之义。即谓绝待无為清净之法身也。天亲之净土论,分极乐国土之庄严功德為十七句,如来之庄严功德為八句,菩萨之庄严功德為四句,总為叁种功德二十九句。此二十九句之庄严,略说之,则说入一法句,且自解之曰:一法句者,清净句也。清净句者,真实智慧无為法身也...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四种缘起

华严宗之教理,以缘起為主。具之一字,弥显今宗者,天台之事也。本宗对之得云起之一字,益振当家。何则?以本宗之至极,在於法界缘起故也。今就五教而分别之,各有一个之缘起(但除顿教),曰业感缘起,是小乘教也。曰赖耶缘起,是大乘始教也。曰如来藏缘起,是大乘终教也。曰法界...

《佛学大辞典》 / 1132字 / 5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布达拉

又名普陀罗。达赖喇嘛所居之处也。西藏新志中曰:「布达拉者,平地耸起之山也。高约二里,叠砌成楼,楼高十叁层,上有金殿叁座,亦唐文成公主所建。金殿下有金塔五座,西殿有黄帽喇嘛祖宗喀巴手足,日久不化,达赖喇嘛即居於此。」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觉起

又作金刚起,惊觉一切如来。惊觉诸佛,使自定起之契。修法时,為请诸佛出定护念而结之。真言修行钞二曰:「宪深口传云:上观佛时,虽奉见徧空诸佛,彼诸佛未出定故。今结金刚起加持时,入定诸佛被惊觉,出定护念行者及法界眾生。千手仪轨云:惊觉一切如来。摄真实经云:...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千臂总摄第五

起立并足。先仰右手掌。五指各相附。后以左手掌。仰压右掌上当心着。此名总摄千臂。此能伏三千大千世界魔怨。咒曰。 怛侄他(一)婆卢枳帝(二)摄伐啰耶(三)萨婆咄(徒讷切)瑟吒(四)乌诃耶弥(五)莎诃(六)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101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教外别传

禪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佛祖之心也。是即教内之真传。达磨之悟性论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无门关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又(书名)十六卷。明黎眉等编。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闇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闇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5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结界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曰:「次结计里枳里,以左大指压左小指甲上,餘叁指头拆开直竪,如叁股杵形,右旋转叁匝则成结界。真言曰:唵。枳里枳里。嚩曰罗。吽。」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开咽喉

施饿鬼法开饿鬼之咽喉使能饮食之契也。见[施饿鬼]条。附录。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水生

结此,则得随意生水也。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一实相

诸法实相之一法也。即对於叁法而谓诸法实相之一理也。妙法莲华经方便品曰:「无量眾所尊,為说实相。」嘉祥疏四曰:「為人说於实相,定诸法。」叁藏法数四曰:「一实相者,谓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也。者信也,盖如来所说诸大乘经,皆以实相理,定其说,外...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禪宗

以禪那為示,故名。禪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為思惟真理静息念虑之法,原為叁学六度之一。初祖达磨天竺人,梁魏之世,来支那传佛心宗,其法唯静坐默念,发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於禪那,故称為禪宗。所谓禪宗者,非叁学六度之一分禪,於是而如来禪,祖师禪之称起。以经...

《佛学大辞典》 / 372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法

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定其说,即是佛说;若无此叁法之,即是魔说。如世公文,得可信,故名叁法。(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无常,谓世间生死及一切法,皆是无常。众生不了,于无常法中执为常想,是故佛说无常,破其执常之倒,是名无常...

《三藏法数》 / 259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如来拳

又名智拳。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契也。见[智拳]条。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乞愿随心第十

准前。屈二头指压二大母指甲上。其头指甲背相着用前身咒。若人随所求愿皆悉满足。必定不退菩提之道。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47字 / 4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叁种佛眼

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火轮

侧合两拳各坚其头指,着其头作叁角形也。

《佛学大辞典》 / 18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呼召天龙八部神鬼集会第七

起立并足。先以左手无名指。捻大母指甲上。次以右手亦如是作。二小指及中指。直竖头相拄合腕。以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萨婆提婆那伽(二)阿(去声)那唎(三)莎诃(四)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81字 / 4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十不二门

十门何为而设也?盖荆溪大师,因释法华玄义,其中广明十妙之旨。法相该博,学者难入。故于迹本二门之间,对前十妙,立此十门;复于门门之下,结归一念。为令修学之人,于一念心开,妙解立妙行,故云不可不了十妙大纲,故撮十妙为观法大体。然此十门,皆以不二命名者,盖法华以前...

《三藏法数》 / 1984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五天子

五净居天子之意也。又曰五净居天,五净居眾,五那含天子,净居天。或单曰五天。居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东方最北边之五尊也:一、自在天子,二、普华天子,叁、光鬘天子,四、意生天子,五、名称远闻天子。大日经疏第五曰:「次於东方最近北边布列五净居眾。第一自在天子,第二普华...

《佛学大辞典》 / 526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八教

台家所立之八教也。於华严时乃至法华涅槃时五时所说,化法之四教与化仪之四教是也。化法之四教者:一、叁藏教,经律论之叁藏,部类判然,说因缘生灭之四諦,正教声闻缘觉之二乘,傍化菩萨者。二、通教,说即空无生之四真諦,使通叁乘而同学者,但以菩萨為正机,二乘為傍机。叁、别...

《佛学大辞典》 / 371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火天拨遣

其说甚多。曰:拨忍度。忍度者火指(右中指)也,是為拨遣火天之意。或拨水指(无名指)以水拨火之意也。此最合本轨之说。文云:以禪度(大指)拨戒度(右手无名)即成拨遣。此以水指作拨遣,故以大指拨水指也。如平常之弹指。大疏十六释请召火天云:「当侧伸右手,其风指(头...

《佛学大辞典》 / 166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十七尊四大轮

金刚顶十八会之第一教王会有四大轮:一、金刚界轮,叁十七尊皆持金刚之。二、降叁世教令轮,叁十七尊皆持降叁世之。叁、徧调伏法轮,叁十七尊皆持观世音之。四、一切义成就轮,叁十七尊皆持虚空藏之。见瑜祇经疏二。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入定不定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叁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為不定。后叁种不退,名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也。

《佛学大辞典》 / 82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 《入定不定印经》

白蛇

诸龙也。见田。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如来禪

又名如来清净禪。楞伽经所说四种禪之一。如来所得之禪定,即首楞严定也。依此禪定穷究法身般若解脱叁德秘藏之大涅槃,而起无作之妙用,别於外道二乘菩萨所得之涅槃,谓之如来禪。楞伽经二曰:「云何如来禪?谓人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叁种乐住,成办眾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禪。」同经...

《佛学大辞典》 / 316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平等

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文殊真言

文殊菩萨之与陀罗尼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本叁昧耶

谓行法初之莲华合掌也。无量寿仪轨曰:「二手莲华合掌,诵净叁业真言。」秘藏记私钞六谓行法最初所以作此者,古相传云:此习為本叁昧耶,我等处胎内时所结之也。為理智不二本地自证之体性,故名本叁昧耶之,出胎时,乃分两手作拳,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即此位,由此...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宝中之法宝也,又叁法也,是诸宝中之实宝,坚固不坏,故名宝。智度论四十七曰:「於诸法中法宝是实宝,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為利益。如经中说:佛语比丘:為汝说法,所说法者所谓法,法即是宝,宝即是解脱门。復次叁法名為宝叁昧。」楞严经曰:「此经名大佛顶悉...

《佛学大辞典》 / 465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十乘

十乘者十乘观法也此十通名乘者乘即运载之义如世车乘堪能运载也盖言修行之人依此十法修之则能运出生死之苦到于涅槃彼岸也数至十者由修观之人上中下根不等上根者唯观初不思议境即得破惑显理其次者于初种观法修之不入湏用第二发心乃至第八对治助开方能破惑显理又其次者于前七种观之...

《三藏法数》 / 2967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宝车輅

十八契之一。见[十八道]条。

《佛学大辞典》 / 1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莲华合掌

竪左右十指,而指掌共合,谓為莲华合掌。凡行法最初為此。其所以然者,古来相传,此名為本叁昧耶。我等处胎内之位所结之,為理智不二自证之性,故名本叁昧耶,出胎时分两手作拳。心经秘键所谓分手於金莲场者為此位也。自此已后出於化他门,作种种之事业矣。仍於行法最初...

《佛学大辞典》 / 651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梵篋

形梵篋之契也。

《佛学大辞典》 / 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二等

一、断等,谓佛极解脱道初发起时,一切众生所有无明之惑,一时究竟顿断,此举如来望众生界无有一法而非清净,故名断等。 二、得等,谓佛初成道得满始觉之时,一切众生始觉之智皆得满足,此举众生望佛世尊所有无明等惑,皆悉清净,无所障碍,故名得等。

《三藏法数》 / 112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叁法

一切之小乘经,以叁法之,证其為佛说,大乘经以一实相之,证其為大乘之了义教。一、诸行无常,行有迁流之义,谓有為法。言一切之有為法,念念生灭而无常也。是為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行之名局於有為法,法之名。通於无為法。言一切有為无為诸法中无有我之实体。...

《佛学大辞典》 / 286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加持自身法

加持自身而為本尊之法。大疏演奥钞十二曰:「观心中有缚字,变成五股金刚杵,杵变成金刚萨埵。如是观己,手结萨埵,口诵其真言,為加持法也。」眾尊准之。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甲冑

先以二手合掌当心,即以二头指附於二中指之背,并竪二大指,捻二中指之中节。

《佛学大辞典》 / 33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入灭尽定三昧第十一

准前。直竖散头持。大母指。开掌。此我在因地时。恒河沙诸佛授我此法。令我得证菩提之道。诵前大身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46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解脱禅定第三

先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上。屈二头指以头相拄。二大指附头指第二文上。此法名解脱禅定。过去诸佛同修此法。得禅定解脱同前咒。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 / 唐总持寺三藏沙门智通译 / 60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也。法华玄义八曰:「释论云:诸小乘经,若有无常无我涅槃叁之则是佛说,修之得道,无叁法即是魔说。」见[叁法]条。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普通

见[普通吉祥]条。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普礼

礼敬一切如来也。真言法有檀前普礼着座普礼之二者,结普礼之,唱普礼之真言而礼拜也。普礼之真言,出於不空之戒仪。

《佛学大辞典》 / 50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

真如

梵音部多多他多Bhūtatathatā(此梵语出於金刚经之梵本,译曰真如性),真者真实之义,如者如常之义,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唯识论二曰:「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於一切法,常如其性,故曰真如。」或云自性清净心,...

《佛学大辞典》 / 410字 / 4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