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6 条搜索结果

Va,又作婆,和,啝。曇五十字门之一。体文徧口声之第四。金刚顶经曰:「嚩字门,一切法语言道断故。」文殊问经曰:「称嚩字时是最上乘声。」智度论曰:「若闻和字即知一切诸法离诸言相,和波他,秦言语言。」此自Vāk atha(语言道),及Varayāna(最上乘)释之也。又在五大中...

《佛学大辞典》 / 243字 / 11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弥陀根本印

二手交叉作拳,竪二中指以头相拄作莲华之形。见无量寿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11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1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光音天

新称极光净天。旧称光音天。色界第二禪之终天也。此天绝音声,欲语时,自口发净光而為言语之要,故名光音。大火灾坏至色界之初禪天时,下界之眾生尽集此天处,待世界再成后至成劫之初,自此天起金色之云而注大洪雨以造初禪天以下至之世界,待世界已成,此天眾之福薄者渐渐下...

《佛学大辞典》 / 301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意生身

又曰意成身。由Manomaya译之。初以上之菩萨身。為眾生济度如意受生而得之身,故名。胜鬘经曰:「大力菩萨意生身。」宝窟中末曰:「意生身是初已上一切菩萨。彼人受生,无碍自在。如心如意,名意生身。」四卷楞伽经二曰:「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速无碍,故名意生。」同经...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1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法门者,昔佛告喜王菩萨,修习行法,自第一光耀,乃至分舍利,凡百五十度无极法门;一一法门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无极;于诸贪、淫、嗔、恚、愚、痴等分四种众生,各以此二千一百度无极,教化而开觉之,合成八千四百度无极;...

《三藏法数》 / 1442字 / 11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十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曰:「药上菩萨净妙色身,即為行者称说过去五十佛。(中略)若復有人能称是五十佛名者,生生之处常得值遇十方诸佛。若復有人能至心敬礼五十佛者,除灭四重五逆及谤方等,皆悉清净。以是诸佛本誓愿故,於念念中即得除灭如上诸罪。」 普光一,普明二,普静...

《佛学大辞典》 / 815字 / 11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门释经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经,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经前,悬谈一经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种忍

忍,即安忍,亦忍可也。谓菩萨既断无明之惑,证无生理,了达诸法本来寂灭,是故见色闻声,如幻如化,不起妄念而分别也。然此忍体虽一,而随事立名则有十种也。 一、音声忍,音声忍者,谓闻佛深教,即能晓了,忍可而不惊怖也。 二、顺忍,顺忍者,谓于理于事,能随顺,谛审忍...

《三藏法数》 / 434字 / 11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二天

一、梵天,印相為右手作拳安於右腰,左手五指相着,竪之而屈。其高过肩即作莲华之想。真言曰:南莫满多没驮喃,没罗贺摩寧,娑嚩訶(第一句归命诸佛,其义如例,又结句之娑嚩訶亦如例,下皆同,故略之。又其真言各举其名,故以其首字為其种字,以下例亦然)。 二、天,印相為...

《佛学大辞典》 / 1059字 / 11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趣杂居

界九之一。即欲五趣也。见[九]条。

《佛学大辞典》 / 19字 / 11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鍐

梵vaṁ,阿為胎藏界大日如来之种子。鍐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真言宗以此二字為秘要。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1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境

十境一一皆前十乘观法所观之境若论十境生起由观阴入发下九境能所相扶次第出生故成于十若论下之九境互发不定则无复次第当知阴境常自现前若发不发恒得为观下之九境发则皆用十乘观法观之不发不观也(阴入者谓五阴十二入也能所相扶者如初阴境能生烦恼阴为能生烦恼为所生余境展相生...

《三藏法数》 / 1655字 / 11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伊罗钵龙王

Erā attra,伊罗鉢龙王,毁佛之禁戒,损伤树叶。以此因缘,命终而受龙身。佛本行集经十一曰:「尔时海内伊罗鉢(此言香叶),王既受龙身,心生厌离,欲求解脱。而作是念:往昔迦叶如来,亲授我记。汝大龙王,从今已去,过若千万亿年,当有一佛出现於世,号释迦牟尼佛陀。今既过...

《佛学大辞典》 / 405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界。亦名有。欲界始从上至六天。皆有六欲之情。通为欲界。色界总有四禅。合十八天。初禅梵天已上无有女形。色身清净故曰色界。非是散善所能惑也。要修禅定得生其中。无色界有四天。此众生过去时厌患色碍。修无边虚空昧生在其中。无有身形。但有...

《法门名义集》 / 127字 / 11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毕竟空

一切之有為法与无為法,毕竟為空,名為毕竟空。智度论十一曰:「毕竟空者,以有為空无為空诸法无有遗餘,是名毕竟空。」又曰:「问曰:毕竟空无所有,则是性空。今何以重说?答曰:毕竟空者名為无有遗餘。性空者名為本来常尔。」仁王经良賁疏中一曰:「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忍

於欲界与上二界四諦之理忍可印证之智也,忍可印证欲界之四諦谓之四法忍:一苦法忍,二集法忍,灭法忍,四道法忍也。忍可印证色界无色界之四諦,谓之四类忍,一苦类忍,二集类忍,灭类忍,四道类忍也。以此八忍正断界之见惑也。既断见惑已,而观照明了,则為八智,盖八忍是无...

《佛学大辞典》 / 162字 / 11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动尊十四印明

此十四印者,立印轨,底哩经所说也。 一、根本印,独股印也。立印轨云:次结无动尊根本秘密印,二羽内相叉,轮轮各如环(名之曰内缚,以状佛心),二空(二大指)水(无名指)住侧,火峰(中指)住空面,是以二空指押二火二水也。二风(左右头指)和合竪,印母之内缚者,佛心也。...

《佛学大辞典》 / 840字 / 11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位

一者愿乐位。二者见位。者修位。四者究竟位。愿乐位。十心菩萨总名愿乐位。但以此智知法身。未以证智见真如。以求欲见故名愿乐。十信菩萨犹受界分段生死。分觉生空观。对治阐提不信障。断四住烦恼。尽分段生死果报。云方入十解之位。十解菩萨生空观成就。对治外道着我...

《法门名义集》 / 267字 / 11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梵网经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戒品第十之略称。梵网经本与[华严经]同部,悉翻之,则有百二十卷六十一品,罗什藏於长安译诸经论於最后译出经中专明菩萨行之菩萨心戒品第十之一品,此时道融道顥等百餘人即受菩萨戒,各诵此,且写此品八十一部流通於世(僧肇梵网经序),名之曰梵...

《佛学大辞典》 / 762字 / 10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

一卷,唐大兴善寺阿闍梨述。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10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遍

诵一度佛名及经文也。观世音菩萨秘密藏神咒经曰:「若读诵此陀罗尼一徧,如上等事,悉得随意。」南岳愿文曰:「讲摩訶般若波罗蜜经一徧。」 又(人名)日本时宗之开祖。名智真。号一徧。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住

亦名十。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名為。谓既得信后进而住於佛之位也。一、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入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也。二、治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為也。、修行住,涉知前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也。四、生贵住,与...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10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黑夜神

Kālarātri,又曰黑夜天,闇夜天,黑闇天。梵名伽罗囉底嚜。阎摩王后之一。司中夜之神。大日经疏十曰:「次黑夜神真言,此即阎罗侍后也。」同十四曰:「以左手握水指入掌,火风相并而申之,其空指如寻常作拳也。此黑夜天印也。阎罗王后也。」同十六曰:「南方阎摩王当作风坛。...

《佛学大辞典》 / 219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经衣

又作经帷子。死者所被之净衣,书经文者。不空羂索真言经六曰:「若有眾生,亿劫具造四重五逆十恶等罪,身坏命终,堕阿鼻狱。若此亡者随其身分尸骸衣服為真言者,身影映着,即得解脱。捨所苦身,直生净土。」大宝楼阁经上曰:「若读若诵,若受持,若佩身上,若书衣中。(中略)决定...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10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星如意轮观音

如意轮观音為本尊,七星為眷属故名。即如意轮王菩萨也。见七星如意轮秘密要经。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月

以一月譬法报应之。宝王论曰:「法身如月体,报身如月光,应身如月影。」盖法身者常住之理。理体惟一。不迁不变。而能生出诸法,统摄万事。犹如月体,一轮在天,影含眾水。报身為寂照之智。智无自体,依理而发。明了一切,无有差谬。犹如月光之照临万象,无有隐形。应身為变化...

《佛学大辞典》 / 160字 / 1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译曰成就,但成就有所成能成之别,通於世出世之法,密相应,因而成就之妙果,以梵语谓之悉,為成就其妙果,使密相应之因行,以汉语谓之成就。大日经疏十二曰:「悉真言妙果,為此果故而修因行故,此中成就者是作业成就。」大日经供养法疏上曰:「悉者成就,亦云成菩提...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琰魔卒

呵责罪人之狱卒也。俱舍论十一曰:「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琰魔卒。」又曰:「琰魔王使诸罗剎娑,掷诸有情置者,名琰魔卒。」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阿鼻

阿鼻為下之牢狱,故曰。在此下之最底,餘大重叠其上。见俱舍论世间品。止持音义曰:「阿鼻,此云无间。观佛昧经云:阿言无,鼻言救。成论明五无间:一、趣果无间,捨身生报故。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如...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烦恼障。业障。报障。

《法门名义集》 / 7字 / 10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百由旬

法华经化城喻品说,有导师欲率眾越五百由旬之险难至宝处,恐眾疲倦而还,遂方便於百由旬之中途作一城,暂為止息。百由旬者為超界,譬小乘之有涅槃。文句七曰:「界果报处為百。」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苦

一、生老病死苦,八苦之中,开之而為四苦。二、爱别离苦,与所爱者离别之苦也。、怨憎会苦,常与憎恶者会合之苦也。四、求不得苦,不得所求之苦也。五、五阴盛苦,五阴為一身之总体,為五阴之身,受炽盛之诸苦也。已上五苦,為八苦之开合不同者。见折玄记,藏法数二十四。 又...

《佛学大辞典》 / 181字 / 10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佛顶轮王

由佛眼尊流出之金轮佛顶也。以八辐轮為其昧耶形。瑜祇经曰:「一切佛顶轮王,手持八辐金刚宝轮。」 又摄一切佛顶轮王之略称。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10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供养

五种之供养物也。修一座行法时,用以供养本尊:一涂香,二华鬘,烧香,四饭食,五灯明。说见苏悉经供养品,理趣释卷下等。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10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0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动明王

Aryaacalanātha,梵名阿遮罗曩他。译言不动尊,又翻无动尊。又阿奢囉逝吒Acalaceṭa,亦谓之不动使者。密教诸尊,依轮身之分类而总判之:则大日如来為一切诸尊之总体,為自性轮身,而此尊為一切诸佛之教令轮身。故又称為诸明王之王,五大明王之主尊。在密教诸尊中与大日如来相并...

《佛学大辞典》 / 538字 / 10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多陀阿伽度

Tathāgata,又作怛闥阿竭,多陀阿伽陀,多陀阿伽驮,怛他蘗多,怛他蘗多夜,多陀竭,怛萨阿竭。译曰如来,又曰如去。其来去相通者,由「达於如实之人。」(Tathāgata),「如实来格之人。」(Tathā-āgata)两读法而来。智度论曰:「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10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0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胜金刚心真言

爱染明王又金刚萨埵之一字真言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瑜伽成就品曰:「尔时金刚手,復说成就金刚萨埵一字大胜心相真言曰:吽悉。」此中吽為金刚萨埵之一字心,或為爱染明王之一字心。悉為成就,以此一字心之明成就一切瑜伽之悉,故曰悉。名之為大胜金刚者,以上经文称...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10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一卷,唐不空译。自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二十八卷抄译者。世所谓光明真言,即此中之陀罗尼也。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10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瞿夷

Go ikā,又作瞿毘耶,瞿比迦,瞿波,瞿婆(憍曇弥)(乔答弥)。译曰明女,守护大。舍夷长者之女,悉达太子第一夫人。十二游经曰:「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母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餘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為瞿夷,晋言明女。瞿夷者是太子第一夫...

《佛学大辞典》 / 321字 / 10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胜金刚

又名大轮王。又名金刚手。大日所变之十二臂金刚萨埵也。是為大妙经所说之摄一切佛顶轮王,即金轮佛顶也。瑜祇经一切如来大胜金刚最胜真实昧耶品曰:「尔时徧照薄伽梵,復现种种光明,於顶上放金刚威怒光明,照诸菩萨。金刚手等皆各默然(表果界之言语道断),復现身手具十二臂...

《佛学大辞典》 / 369字 / 10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弘誓愿

梵语僧那,译曰誓愿。诸佛有总愿别愿,四弘誓愿為总愿,一切菩萨初发心时,必发此愿。以所愿广普故曰弘,自制其心故曰誓,志求满足故曰愿。缘四真諦而发此四愿也。止观大意谓一眾生无边誓愿度,是缘苦諦而度无边眾生之愿也。二烦恼无数誓愿断,是缘集諦,而断无尽烦恼之愿也。法...

《佛学大辞典》 / 267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种般若

一、实相般若,实相即般若体也。谓明了一切诸法皆空,离一切虚妄之相,故名实相般若。(梵语般若,华言智慧。) 二、观照般若,观照即般若之智用也。谓因观照明了法无相,悉皆空寂,以显即体之用,故名观照般若。 、文字般若,文字是能诠之文,般若是所诠之法。能所合成,以...

《三藏法数》 / 411字 / 10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如是

不异名如,无非曰是。谓十法界,始自,终至佛界,各具十如是因果之法。天台大师依义读文,凡有。一云:是相如,是性如,乃至是报如。如名不异,即空之义也。二云: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报,名字施设,各各不同,即假之义也。云:相如是,性如是,乃至报如是,如于...

《三藏法数》 / 558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六道

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是为六道众生。亦名六趣。

《法门名义集》 / 27字 / 10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拘留孙佛

Krakucchanda,又作俱留孙佛,鳩楼孙佛,拘留秦,迦罗鳩餐陀,迦罗鳩村駄,羯洛迦孙駄,羯罗迦寸,羯句忖那等。译曰所应断已断,灭累,成就美妙等。当於过去七佛之第四佛,现在贤劫一千佛之最首者也。於贤劫中第九减劫人寿六万岁时出世。慧苑音义上曰:「迦罗鳩村駄,此云所应断...

《佛学大辞典》 / 275字 / 10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世友

菩萨名。佛灭后四百年出世,婆沙四评家之一,迦腻色迦王在迦湿弥罗国,结集萨婆多部之藏时,五百贤圣之上座也。又着有部宗轮论,叙小乘之二十部。俱舍光记二十曰:「世是天名,与天逐友故名世友。父母愍子,恐恶鬼神之所加害,言天逐友。彼不敢损,故以為名焉。梵名筏苏密咀罗Va...

《佛学大辞典》 / 381字 / 10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心

见思尘沙无明惑融鎔於一心之意。又曰同体惑。止观辅行六之所谓「见思尚乃即是法性,岂有尘沙在见思外,岂有无明在二观后,惑既即,观必融。」是也。盖在别教,此惑,其体各别,次第為隔歷观所。而圆教则不然,唯就一惑之义用,有麤中细之别边,且不过分惑。即迷...

《佛学大辞典》 / 242字 / 10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

金刚顶经一曰:「成就一切如来金刚加持殊胜昧耶智,得一切如来宝冠界法王灌顶。」同疏二曰:「如来在因位而入昧耶智曼荼罗,加持阿闍梨弟子身中本有之如来藏性,以成修真言行菩萨之法益,则堪任传授持明乃至印可等灌顶之阶位,以此而為初因,由密四智印相应得一切如来之灌...

《佛学大辞典》 / 137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六字陀罗尼

种:一、六字章句陀罗尼之略称,即观音之真言也。请观世音经所说,此六為六道六观音之六,非数也。见[六字章句陀罗尼]条。二、文殊菩萨之六字真言也。种种杂咒经曰:「六字陀罗尼咒,唵缚鸡淡纳莫。右咒文殊师利菩萨以六千颂释。藏云:诵此咒,灭一切罪,生一切善。」、对...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啼哭佛

贤劫千佛中最后佛之名。宝积经号為楼由,翻為涕泣。别经曰楼至,译為啼哭。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最后成佛名曰楼由如来。尔时愁感自投於,由斯号楼由(楼由者,晋言涕泣)。」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五曰:「最小无边慧太子当得成佛,号乐欲如来。於贤劫中最后成佛(古经不...

《佛学大辞典》 / 218字 / 10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八难

难。畜生难。饿鬼难。北郁单难。佛前佛后难。长寿天难。聋盲喑哑难。世智辩听难。生善处对治五难。谓涂及郁单越长寿天等。值善人对治佛后难。发宿心愿治世智辩听。值善根治盲聋喑哑。

《法门名义集》 / 75字 / 10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七大

楞严经所说。七大者水火风空见识。上五大為该括一切六尘之境者。见者举经中眼根见性之一,使例知其他耳根等之听嗅尝知,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作用也。因之又名根大(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妙德莹然。徧周法界。圆满十虚。寧有方所。循业发现。」识者六根六...

《佛学大辞典》 / 271字 / 10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乘

宝者,谓佛法僧,可尊可贵,名之为宝。 一、大乘佛宝,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具足、十身,能现无边相好,是名大乘佛宝。(者,法身、报身、应身也。十身者,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

《三藏法数》 / 405字 / 10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色云

又名五彩叠云。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右一手所持之物也。其手名五色云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速成就佛道者,当於五色云手。真言唵(引),嚩日罗(二合),迦哩囉吒[牟含]吒。」又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曰:「若人為成就仙法者,当修五色云法。其仙云观自在菩...

《佛学大辞典》 / 240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拘物头

Kumuda,又作拘勿头,俱勿头,句文罗,拘物陀,拘母陀,拘牟头,拘贸头,拘某头,拘牟那,屈摩罗,究牟陀,拘物度,拘勿投等。花名。译曰喜花,赤莲花,白莲花,青莲花,黄色花等。又莲花之未敷者。玄应音义曰:「句文罗,又曰拘物陀,又作拘牟头(牟或作贸),或作拘物头。此...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10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趣

。饿鬼。畜生。阿修罗。是为四趣。

《法门名义集》 / 13字 / 10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真言

大日经秘密曼荼罗品所说。净治行者业之真言也。吽[口蓝][口路],身道真言。訶囉鹤,语道真言。[口蓝][口路],意道真言。大疏十四曰:「此真言,即摄如来身语意平等法门。然此真言,若着莎訶字亦尔,若不着亦得,行者得意时,自着方便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9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股印

為表五智与五佛之印,有五大印,五智印,五峰印,金刚慧印,大羯磨印,大率都婆印等之称。五股印中有内外二种,即内缚五股印,外缚五股印也。此极為秘密真言宗於事相上生种种之异说。与玄谈,口传。经轨中之本据,如瑜祇经序品曰:「常持此讚王,结大羯磨印。以一字心明,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00字 / 9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僧录司

僧官也。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街僧录。明太祖洪武元年,立善世院。四年,即革之。五年,给僧度牒。十五年,始置僧录司。左右善世各一人,左右阐教各一人,左右讲经各一人,左右觉义各一人,掌释教之事。各直省府属置僧纲司。都纲一人,副都纲一人,州属置僧正司。僧正一人。县属...

《佛学大辞典》 / 312字 / 9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处无不相应真言

四摄菩萨真言也。参照[四摄菩萨]条。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

二卷,赵宋施护译。佛在覩史多天说法,时有忉利天之摩尼藏无垢天子,得炬口天药叉警告,七日后必死。惶怖求救於帝释,帝释伴彼见佛,佛為说此咒。与尊胜陀罗尼之缘起略同。

《佛学大辞典》 / 71字 / 9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光明真言秘印

金刚合掌,二中指立合,二头指置於二中指背,二大指附於二中指中节,而二大指间开一麦许也。见印田七。

《佛学大辞典》 / 43字 / 9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觉

一觉者,十界众生本性之觉也。谓六道众生,业惑所覆,不能觉了,名为不觉。乘之人,断惑证理,未能究竟,名随分觉。惟佛一人,诸惑净尽,彻见本性,名究竟觉。迷悟虽殊,觉体本一。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是也。(十界者,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

《三藏法数》 / 171字 / 9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中论

Madyāmaka-śāstra,具名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鳩摩罗什译。為古来论之一,极為尊重。其说相主张最彻底之中道。假,进而并执中之见,说所谓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别為因缘品,去来品,六情品,五阴品等二十七...

《佛学大辞典》 / 212字 / 9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红莲华

梵名优鉢罗Ut ala之译,谓赤色之莲华也。為千手观音四十手中左所持者,其手曰红莲手。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曰:「若為求生诸天宫者,当於红莲华手,真言:唵(引)商揭[口隶](二合)萨嚩(二合)贺。」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9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净法界咒

与[净法界真言]同。

《佛学大辞典》 / 10字 / 9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字佛顶真言

法轮菩萨摧魔怨敌法曰:「欲诵此十字佛顶真言,先当结印,印以二手内相叉為拳,二大指入掌,二头指各屈,拄二大指背是也。真言曰:「唵,嚩日囉(金刚),萨怛奉(有情),吽(忿怒),发吒(坏)。」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9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满多跋捺囉

又作曼陀颰陀,曼陀颰陀罗。曼跋陀Samantabhadra,译曰普贤。菩萨名。仁王经仪轨曰:「满多者,此云普,亦云徧,亦云等也。跋捺囉,此云贤也。」慧琳音义二十八曰:「曼陀颰陀,唐云普贤是也。」智度论九曰:「徧吉」法华经八曰:「普贤」探玄记二曰:「德周法界曰普,...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9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五瓶

密教之仪轨以五宝五穀五药及香水满盛五瓶。於此插宝花而奉佛。大日经疏八曰:「次说吉祥瓶法,当用金银等宝,乃至无者应以瓷或净瓦為之,极令圆满端正,又不洩漏。如毘尼中方便灌漉净水盛满其中,内五宝五穀五药。(中略)又取如前所说诸涂香末和水,兼置龙脑牛黄,於瓶口插以宝华...

《佛学大辞典》 / 274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因陀罗

Indra,本為雷雨之神。佛教当时之最高神,与梵天并称。译為天主者,由释提桓因Sakradevendra也。又作因坻,因提,因提梨,因达罗等。译曰天主帝。即帝释天。玄应音义曰:「因坻,直尸切,或言因提梨,或言因陀罗。正翻名天主,以帝代之,故经中亦称天主,或称天帝释,并位之与名...

《佛学大辞典》 / 191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度各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行,此施度有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9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形像

经轨所说有种种。 (第一像):是世间流布之像,而立印轨,与底哩昧耶经,与使者法之各初章所说,与大日经具缘品之说相相同。但身色则诸说有异,大疏六為黑色,立印轨為青色,使者法為赤黄色,底哩经未说身色,然其所说之相,与使者法大同,则身色亦可同於彼也。大日经二曰:「...

《佛学大辞典》 / 2278字 / 9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圣种性有十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9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智拳印

金刚界大日如来之印相,独一法界之相也。以表诸佛之执持智法海。一字顶轮王经曰:「拳能执持诸佛智法海。」是九会曼荼罗中第六一印会智法身之大日也。时处轨曰:「右执左头指,十方剎立中,唯有一乘佛,如来之顶法,等持诸佛体,是故名智拳。」金轮仪轨曰:「十方佛之中,唯有智拳...

《佛学大辞典》 / 121字 / 9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如来所生印明

又曰昧耶摄百印。底哩秘密法中卷所说。不动尊之印明也。其文曰:此印名為功德母,佛法僧法住其中,请善明王及本尊,结此秘印皆云集,以此如来所生印,想為閼伽奉献,诸佛菩萨,诸尊贤圣,供养念诵,速得成就。此印母之内传(金刚坚固内相传)佛心即是。五智(五指)秘於内心,...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制底

Caitya,同质底。积聚之义。谓佛塔也。大日经疏五曰:「制底,翻為福聚,谓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种悉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為佛塔也。」寄归传曰:「制底是积聚义。」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9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菩萨真言

与普通种子心真言同。见大日经持诵次第仪轨

《佛学大辞典》 / 20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形像

其像不一,一為双身抱合之像。大圣欢喜形像品仪轨曰:「夫妇二天,令相抱立,其长七寸,或五寸作之。二天俱象头人身,但男天面繫女天右肩,而令视女天背;亦女天面繫男天右肩,而令视男天背。足踵皆俱露现,手足柔软,犹如壮肥端正女人。男天头无华鬘,肩系赤色袈裟。女天头有华鬘...

《佛学大辞典》 / 556字 / 9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界万灵牌

牌上书云:「界万灵十方至圣六亲眷属七世父母。」盂兰盆会等立之。先万灵而后至灵有深义而然,非倒语。见象器笺十六。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9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食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经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道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海印昧有十义

海印是喻。梵语昧,华言正定。从喻立称,故名海印昧。谓大海澄渟,湛然不动,万象皆现,如印印物。如来智海,清净湛然,一切众生心念根欲,悉在如来昧智中,犹海现像也。 一、无心能现,谓如来昧法性平等,离诸名相,不加功用,而能显现一切诸相,是名无心能现。 二、...

《三藏法数》 / 440字 / 9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尸毘迦

王名,释尊因位為尸毘迦王时,以身施鸽。是檀波罗蜜之满相也。智度论十五曰:「尔时毘首羯磨天,白释提桓因言:尸毘王其行奇特,世所希有,诸智人言:是人不久当得作佛,释提桓因言:是事难辩,何以知之?如鱼子,菴罗树华,发心菩萨,是事,因时虽多,成果甚少,今当试之。帝...

《佛学大辞典》 / 257字 / 9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七尊礼懺文

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毘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礼懺文之异名。

《佛学大辞典》 / 45字 / 9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不死甘露

真言两部不二之灌顶水也。不死者,甘露之译也。大疏五曰:「明日当貽内不死甘露,皆令充足也。」演奥钞十一曰:「不死甘露者,口传云:不死者字,示两部密言不二义也。」

《佛学大辞典》 / 73字 / 9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种悉

世界檀。各为人檀。对治檀。第一义檀。此四檀总摄一切十二部经。并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檀故。有以对治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檀故实。又有佛二夜经中说。佛从得道夜至涅槃夜。是二夜中间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此檀名并其下言说。...

《法门名义集》 / 124字 / 9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十一面观音

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部经轨,其影像有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经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寸,作十一面,当前面作菩萨面,左厢面作瞋面,右厢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9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法生界印

昧耶印中之法界生昧耶印也。

《佛学大辞典》 / 17字 / 9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九字

成自九字印明之咒术。又名六甲秘祝。即唱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之九字后,画四纵五横之直线於空中也。又有纵横法之称。此為禳灾害制胜利所修之一种咒法也。原行於道家或兵家之间。抱朴子内篇第四登陟篇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陈列前行。凡九字,...

《佛学大辞典》 / 463字 / 9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如意珠

Cintāmaṇi,从宝珠出种种所求如意,故名如意。出自龙王或摩竭鱼之脑中。或為佛舍利所变成。智度论十曰:「如意珠,生自佛舍利,若法没尽时,诸舍利皆变為如意珠,譬如过千岁冰化為颇梨珠。」同十五曰:「如菩萨先為国王太子,见阎浮提人贫穷,欲求如意珠,至龙王宫。(中略)龙...

《佛学大辞典》 / 434字 / 9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9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千大千世界

一须弥山一四天下。下阿鼻上至非想非非想天。此为一段。界众生如是次第有千须弥山四天下。乃至千非想非非想天。有一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小千世界。即以小千铁围为数至千。复有大铁围绕之。名为中千世界。亦名二千世界。即以中千名数数之至千。复有大铁围山绕之。名为千大千...

《法门名义集》 / 287字 / 9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无色界

界之一。此界无一可谓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於深妙之禪定,故谓之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姑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但谓為色体实无者,有部宗之义也,依成实之义,则就无麤色而谓為无色,非谓全无色也。此界中分四,...

《佛学大辞典》 / 339字 / 8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大乘四向四果

须陀洹向。贤菩萨是。大乘须陀洹向须陀洹果。初欢喜菩萨是。大乘须陀洹果斯陀含向。二菩萨是。大乘斯陀含向斯陀含果。第六菩萨是。大乘斯陀含果阿那含向。第七菩萨是。阿那含果。第八菩萨是。阿罗汉向。第九菩萨是。阿罗汉果。第十菩萨是。佛是大乘罗...

《法门名义集》 / 132字 / 8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千手观音小咒印言

无量寿仪轨曰:「即结观自在菩萨印,加持四处所谓心额喉顶,其印以二手外相叉,二头指相拄,如莲华叶,二大指并竪,即成。即诵观自在菩萨真言曰:唵(归命),嚩日囉(金刚),达磨(法),紇哩(观音种子)。由结此印及诵真言加持心额喉顶故即自身等同观自在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3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经供养

不限何经,书写之,為作佛事。谓為经供养。供养经之义。经者属於宝中之法宝。供养经者,即供养法宝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如来灭后,若有受持读诵,為他人说。若自书,若教人书供养经卷,不须復起塔寺,及造僧坊供养眾僧。」随求陀罗尼经记书随求陀罗尼,繫於病比丘之颈,大...

《佛学大辞典》 / 143字 / 8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四沙门果

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须陀洹者中国音也。此云修习无漏。亦名逆流。或云解债。初果圣人得无我解。永断见谛有漏惑尽。故名修习无漏。既有无漏真解。能永背生死。故云逆流。逆生死流也。以其无漏力强能排涂等苦故。立解涂债也。斯陀含者。果顿尽修道惑细人...

《法门名义集》 / 312字 / 8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召请方便真言

南麼曼多勃陀喃(归命一切诸佛)阿(行也)萨嚩怚囉(二合)鉢囉(二合)底誐帝(一切所害)怚他(引)誐多(如来)矩奢鉤菩提折嚩耶(菩提行)鉢[口履]布囉迦(满足)莎訶(成就)。同零妙疏下云:「此中之行,谓由此行能招诸佛之大功德,如世间之鉤,则有处所之分剂,不能徧一...

《佛学大辞典》 / 226字 / 8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真言

凡修法之初,懺悔法了后,必手结莲华合掌印,口诵此真言,除净吾身口意业之垢染也。其真言曰:唵。萨缚婆缚。[禾述]驮。萨罗缚达磨。萨缚婆缚。[禾述]度。欠。Om svabhāvaśuddha sarvadharma svabhāva śuddhahāṁ。第一句之唵為金刚界真言归命语,之义,归命等之义如常。...

《佛学大辞典》 / 297字 / 8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一切如来入昧耶徧一切无能障碍力无等昧力明妃

入佛昧耶真言之德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2字 / 8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金刚夜叉

Vajrayakṣa,新称金刚药叉。五大明王之一。為住於北方面六臂,或一面四臂之忿怒尊。是金刚界五智如来中,北方不空成就如来之忿怒身也。就菩萨而言,则或為金刚药叉菩萨(仁王经),或為牙菩萨(补陀落海会轨)之教令轮身。不空成就如来与释迦如来,有一体异名之义,故此尊又谓為...

《佛学大辞典》 / 496字 / 8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