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条搜索结果

一大叁千世界

一世界之中央,有须弥山,此四方之大海中有四大洲,此大海之外,以铁围山围绕之,如是谓之一小世界。合一千一小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世界,合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世界。夫以一小世界為单位数,则一大千世界之数為一○○○○○○○○○也。其成立及破坏,无不相...

《佛学大辞典》 / 213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事不可久保

经云:有一孤母而丧其子,忧恼失意,来白于佛。佛即以此四事告之。 一、常必无常,世间之相,一一无常,假令万劫之久,铁石之坚,须弥之高,大海之广,终为无常之所坏灭。是故常不可久保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二、富贵必贫贱,世间之事,盛必有衰,盈必有亏,此理之必...

《三藏法数》 / 296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善道

叁善道者,谓天、人、阿修罗,同修十善,虽有上中下品不同,皆名善道。(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也。) 一、天道,天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诸天也。谓因修上品十善,复修世间禅定,得生其中,是名天道。 二、...

《三藏法数》 / 286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洲

大海中须弥山之四方有四大陆。谓之四大洲。俱舍论八曰:「四大洲者:一南瞻部洲、二东胜身洲、叁西牛货洲、四北俱卢洲。」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5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海导师喻菩萨十种善法

大海浩瀚无边,须凭人导引,乃能顺济。然诸商众,自非一心敬信其言,随所指示,则何以获安隐而致利益哉?菩萨于生死大海,作大导师,令诸有情,皆得远离险难恶趣,证入真空涅槃,故以海导师为喻。(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得他信许,菩萨于一切善法悉能了悟,精进勤修,为...

《三藏法数》 / 767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秦广王

十王之第一。专司人间寿殀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黄泉黑路。恶人死后在殿右之孽镜臺照过,批解第二殿用刑。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切皆成

谓一切眾生皆悉成佛也。对於五性各别而言。盖叁乘家有无性有情之一类,為定性二乘不成佛之说,立无餘界永灭之计。而一乘家则唱悉有佛性之义,明二乘开会之旨,為无餘界迴心之说。故谓一切眾生无不成佛者。今举叁五经说证之。法华经方便品曰:「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於一偈...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妙高十义喻十住菩萨行

妙高,即须弥山也。以其四宝所成,出七金山之上,故名妙高。如来说华严经时,以自在神力,升此山顶,加被法慧菩萨,说十住菩萨之法行有此十喻焉。(梵语须弥,华言妙高。四宝者,金银琉璃水精也。七金山者,一双持、二持轴、叁担木、四善见、五马耳、六障碍、七持地,皆言金者,...

《三藏法数》 / 902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想

谓佛为众生贪着世间五欲,以为美好,耽恋沉迷,轮回生死,无有出期,是故令修此九种不净观法,想念纯熟,心不分散。若得叁昧成就,自然贪欲除灭,惑业消尽,得证道果。此之九种,虽是假想作观,然用之能成大事。譬如大海中死尸,溺人附之,即得度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

《三藏法数》 / 601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

眾水入海。则為同一咸味,四姓出家,则皆為一味如大海。故云海眾。又譬眾之多者曰海。增一阿含经四十四曰:「此阎浮提有四大河,一切诸流皆投归於海。眾僧如彼大海,所以然者,流河决水以入於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耳。」往生要集中本曰:「清净大海眾。」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圆海

如来果上之功德,广大圆满,譬之大海,曰圆海。二教论曰:「天亲十地,驰因分可说之谈。龙猛释论,挟圆海不谈之说。」

《佛学大辞典》 / 48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百八叁昧

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炽盛光佛顶法

略曰炽盛光法。炽盛光者,金轮佛顶尊之别名,佛身之毛孔,放炽盛之光明,故名炽盛光如来。其本体為金轮佛顶,故曰炽盛光佛顶如来,其修法曰炽盛光佛顶法。其道场观曰:「前地结上金刚墙内有大海,海中有宝山,山上有宝师子座,座上有宝莲华,华上有宝楼阁,阁内有无量庄严周匝悬列...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生死海

生死无边际,有如大海也。止观一曰:「动法性山,入生死海。」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八不思议喻涅槃

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平等

又名叁叁昧。密教谓身口意叁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叁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叁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於语,语等於心,犹如大海徧一切处同...

《佛学大辞典》 / 720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劫海

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华严经二曰:「佛於无边大劫海,為眾生故求菩提。」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须弥

Sumeru,又作修迷楼,苏弥楼,须弥楼,弥楼。新作苏迷卢,苏迷嚧。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译言妙高,妙光,安明,善积,善高等。凡器世界之最下為风轮,其上為水轮,其上為金轮即地轮,其上有九山八海,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须弥之八山八海与铁围山也,...

《佛学大辞典》 / 450字 / 4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转轮圣王七宝之一。名马王婆罗醯,住大海之洲内,有眷属八千,若转轮圣王出世,则取最小者為马宝。见经律异相四十七。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劫尽火

劫末烧尽世界之火。六十华严经二十叁曰:「若人堪任闻,虽在於大海及劫尽火中,必得闻此经。」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来有七种语

一、因语,谓如来于现在因中,说未来果。如云众生乐杀,乃至乐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地狱果报。若不乐杀生,乃至不行邪见,以此为因,是人当受天人果报,是名因语。 二、果语,谓如来于现在果中,说过去因。如云贫穷众生,颜貌丑陋,不得自在,此之果报,皆由是人前世破戒...

《三藏法数》 / 573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师子乳

以譬菩提心。华严经七十八曰:「譬如有人以牛羊等种种诸乳假使积聚盈於大海。以师子乳一滴投中。悉皆变坏直过无碍。菩萨摩訶萨亦復如是。以如来师子菩提心乳。着无量劫业烦恼乳大海中。悉令坏灭直过无碍。」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浮木

幸运难遇,譬如海中之盲龟逢浮木也。杂阿含经十六曰:「大海中有一盲龟寿无量劫,百年一遇出头,復有浮木,正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一出,得遇此孔。(中略)凡夫漂流五趣海,还復人身,甚难於此。」涅槃经二曰:「生世為人难,值佛世亦难,犹如大海中盲龟遇浮孔。...

《佛学大辞典》 / 199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达赖喇嘛

DalaiLama,达赖者,蒙古语,大海之意,喇嘛者西藏语,Lama,胜者之义。為西藏喇嘛教之教主,属於黄衣派。為禪定菩萨之化身,在主都剌萨。相承者,喇嘛死时,国内派人以奇瑞為表徵,求死喇嘛之转生者,令婴儿继嗣。西藏新志中曰:「达赖喇嘛者,喇嘛僧中至大至高全国所最尊崇者也...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山毫

以山譬笔之多也。华严经曰:「假令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於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乃至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吽字义曰:「地墨四身,山毫叁密。」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泰山府君

又曰太山府君,本為道家所起之名,道家以泰山之神為泰山府君。於佛家為十王经所说十王之第七阎魔王之书记,记人善恶。又掌大海底西北沃燋石下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百由旬。并设十六小地狱。罪鬼入此狱期满后,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焰罗王行法次第曰:「若欲消除疫病气病疟病者,...

《佛学大辞典》 / 250字 / 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妙法轮

佛所转之法轮,绝妙不可思议,故曰妙法轮。唐华严经一曰:「辩才大海亦无尽,能转清净妙法轮。」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文殊化龙女

文殊入大海娑竭罗龙宫化八岁龙女。诣灵山,使龙女於大眾前成佛。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龙子

大海龙子,常為金翅鸟所食,龙王请佛,得袈裟一缕,免其难。见海龙王经四。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捺落迦

Naraka,又作Nāraka,即地狱与地狱罪人之梵名也。但诸师多以捺落迦,那落迦混而為一,慈恩分别之而以捺落迦為受苦之处,那罗迦為受苦之人,玄应音义七曰:「梵言泥黎耶,或言泥囉夜,或言那落迦。此云不可乐,亦云非行。谓非法行处也。或在山间,或大海边,非止地下,言地狱者,一...

《佛学大辞典》 / 288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

大海之水面印现森罗万像。以譬菩萨之叁昧含藏一切诸法,是名海印叁昧。大集经十五曰:「喻如阎浮提一切眾生身及餘外色,如是等色道中皆有印像,以是故名大海印。菩萨亦復如是,得大海印叁昧已能分别一切眾生心行,於一切法门皆得慧明,是為菩萨得海印叁昧。」

《佛学大辞典》 / 111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师子国饿鬼

月支摩訶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祇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

《佛学大辞典》 / 59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七难

难即厄难,苦恼之处也。谓火有焦身绝命之忧,故为初难。水有沉有浮,故为二难。罗刹虽暴,缓于火水,故为叁难。刀杖非随得随戮,必须研罪虚实,故为四难。鬼取非的,命衰逢害,故为五难。枷锁系身,未为失命,故为六难。怨贼觅宝,与宝即脱,故为七难。而此七难,一一皆有果报恶...

《三藏法数》 / 1174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能施太子

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报,然於人无益,自以方便捨天寿,生於娑伽陀龙王宫中,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於阎浮提中為大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大,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五奇特梦

世尊往昔因中,在山修道,号善慧比丘,得五种奇特梦,走白普光如来,请为解说所梦之相。(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梦卧大海,普光云:梦卧大海者,汝身现居生死海中,未到彼岸,未证涅槃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二、梦枕须弥,普光云:梦枕须弥者,以表出生死海,登...

《三藏法数》 / 263字 / 3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八不思议

涅槃经叁十二曰:「大海有八种不思议。以譬涅槃:一渐渐转深,二深难得底,叁同一咸味,四潮不过时,五有种种宝藏,六大身眾生居住,七不宿死尸,八万流大雨入海亦无增减。」又以此八喻譬僧伽。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罽腻吒王為千头鱼

王以多杀之罪虽闻马鸣说法,犹生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回身,斫头。随斫随生,须臾不止。时有罗汉為维那,鸣犍稚,王闻其声,苦痛止息,因请罗汉,长打犍稚。见付法藏传五,行事钞上一,经律异相。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十相

华严经疏四十四曰:「华严经中以大海十相,譬十地菩萨修行:一次第渐深,二不受死尸,叁餘水入失本名,四普同一味,五无量珍宝,六无能至底,七广大无量,八大身所居,九潮不过限,十普受大雨。」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种人

谓四种死生之人也。见[四种死生]条。 又顺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顺流者顺生死之流也。逆流者,除灭五盖而修觉意截生死之流而名。 又一,常没人,不习修涅槃之法,常没流转於生死大海者。二,暂出还没人,生於世间五种之善根持不坚固,还復流转生死者。叁,出观人,乍沈...

《佛学大辞典》 / 252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一相法门

文殊功德庄严经下曰:「智上菩萨言:文殊师利以何一相而说於法?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云何所说一相法耶?智上菩萨答曰:文殊师利不见蕴及处界,亦非无见,亦非有见,於法无分别,亦无所分别,又不於法而见积集,亦不於法而见散失,是即名為一相法门(一)。师子勇猛雷音菩萨曰:若...

《佛学大辞典》 / 742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叁天四仙

二天加鳩摩罗天则為叁天,叁仙加若提子则為四仙。智度论二曰:「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叁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徧闻,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鳩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提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入大乘论上曰:「诸外道不解因缘,而起四执。僧佉所说有...

《佛学大辞典》 / 491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沃焦

大海底吸水石之名。由其下无间地狱之火气,故此石常焦热云。观佛经五曰:「从阿鼻地狱上冲大海沃焦山,下大海水渧如车轴计。」贤愚因缘经四曰:「海何以故?註入不增不减。下阿鼻火上冲大海,海水消涸,以故不增。常註入故,以故不减。」文句记九下曰:「沃焦者,旧华严经名号品...

《佛学大辞典》 / 277字 / 3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仙人

梵语曰哩始,Ṛṣi称外道之高德者為仙人。以其多入山行道故也。仙果已极,得五种通力。故谓為五通仙。又称佛亦曰大仙。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直云诸仙者,皆是围陀事火之类,劝修苦行成五通神仙。」楞伽经四曰:「大慧!...

《佛学大辞典》 / 260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十相

海以深广为名,以喻如来智海,深广无涯。故经中以大海十相,喻十地菩萨修行,而得入于佛之智海也。 一、次第渐深,此喻欢喜地菩萨修行,入于智海,渐次而进,而能成就大愿也。 二、不受死尸,此喻离垢地菩萨修行,入佛智海,获功德清净,离诸垢染也。 叁、余水入失本名,此喻...

《三藏法数》 / 458字 / 3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如意通有叁种

谓菩萨智慧具足,神变莫测,凡所作为,举念即成,无有障碍,故名如意通。 一、能到如意,谓具此通者,虽长江大海,重关复岭,千万里之远,俱无间隔,意欲到处,身即随到,故名能到如意。 二、转变如意,谓具此通者,能令世间所有诸物,大者作小,小者作大;一变为多,多变为一...

《三藏法数》 / 18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鸟四生

金翅鸟王与龙之类,皆具卵胎湿化四种而生。经云:大海之北,有一大树,名曰居吒奢摩离,其树高一百由旬,枝叶遍覆五十由旬。此鸟王与龙等皆依此树四面而住,其四面各有宫殿,纵广六百由旬,七重垣墙,七宝庄严。(梵语居吒奢摩离,华言鹿聚。梵语由旬,华言限量。) 一、卵生,...

《三藏法数》 / 361字 / 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罗剎国

食人鬼之所住处。在大海之中。法华经普门品曰:「入於大海,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剎鬼国。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称人等皆得解脱罗剎之难。」西域记十一僧伽罗国曰:「佛法所记则曰:此宝洲大铁城中,五百罗剎女之所居也。」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四仙避死

昔有梵志兄弟四人,各得五通,自知命促,却后七日,皆当命终。共相议言,我等既得五通,以己神力,何所不办,岂不能避此难也。四人虽各往避,死终不免。佛以道眼,观见其死终不可避,而说偈曰: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死。(梵语梵志,华言净裔。五通者,...

《三藏法数》 / 331字 / 3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阿修罗居大海

法华文句五曰:「阿修罗有二种:鬼道摄者居大海边,畜生道摄者居大海底。」智度论十曰:「阿修罗,恶心斗諍,而不破戒,大修施福,生在大海边住。」

《佛学大辞典》 / 63字 / 3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草繫比丘

佛在世时,有比丘,為贼以生草繫之。比丘恐坏其生草,而不解缚,自待饿死。一切有部目得迦六曰:「佛在室罗伐城,时诸苾芻在跋蹉国,游行人间為贼所执。贼相告曰:仁等今可净诸苾芻。是时贼中有一先是苾芻相近住人。告诸伴曰:何劳杀此,应以连根茅草可急缚之,令其饥渴自饿而死。...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3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鸣鐘功德

行事钞上之一曰:「增一阿含云:若打鐘时,一切恶道诸苦,并得停止。」付法藏传五云:月支国栴檀罽呢吒王,与安息国王战而胜,杀九亿人。死后生於大海中為千头鱼,剑轮绕身而斫头,随斫随生。时有罗汉僧维那。王白曰:我闻鐘声时,苦痛少息,愿為我长打鐘。自此此寺至今长打。唐高...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3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菩萨四弘誓

一、心如大地,谓愿我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非善种,皆成圣果。 二、心如桥船,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 叁、心如大海,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 四、身如虚空,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证法性。

《三藏法数》 / 11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华严五为

一、正为,华严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唯为不思议乘菩萨说。又云:非余境界之所能知,普贤行人方能得入,是名正为。(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兼为,谓此经兼为未悟入众生闻者,而能信向成种。经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消。故地狱众生,十地顿超;...

《三藏法数》 / 397字 / 3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密教十重戒

有二说:(一)无畏叁藏禪要曰: 「一、菩提心不可退,有妨成佛故也。 二、不可捨叁宝而归依外道,是為邪法故也。 叁、不可毁谤叁宝及叁乘之教典,背佛性故也。 四、於甚深之大乘经典有不通解处,不可生疑惑,非凡夫之境故也。 五、若有眾生,已发菩提心,则不可说使退菩提心...

《佛学大辞典》 / 1046字 / 3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风鼓山相击

六祖坛经之偈语。风鼓,灾风鼓动也。山相击,须弥崩倒也。因本经曰:「大叁灾时,有大黑风吹使海水两披。取日宫殿,置须弥山半,安日道中,缘此世间有二日出,河渠流竭。其后久久,大风復取第叁日出,大恒河竭。四日出,阿耨池竭。五日出,大海乾枯。六日出,天下烟起。至七日出,...

《佛学大辞典》 / 270字 / 3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死尸

以譬犯罪之比丘。比丘犯四重罪,则既断比丘之生命,与死尸均也。智度论二十二曰:「眾僧大海中,结戒為畔际。若有破戒者,修不在僧眾。譬如大海水,不共死尸宿。」金光明文句叁曰:「此则佛海死尸,华园烂肉,此四重人,应须懺悔除灭业障。」

《佛学大辞典》 / 99字 / 3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乌荼

梵名Odra,或作Odivisa。东印度之国名。西域记十谓其国东南境临大海滨,有折利呾罗城,周二十餘里,入海商人,远方旅客,往来中止之路,其城坚峻,多诸奇宝云。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31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九方便

九种之方便也。原出於大日经第七增益守护清净行品,即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诵九种之颂及其印契真言也。由此九种印明之方便力而成真实,或所修之法前后方便,故称為九方便一作礼方便,二出罪方便,叁归依方便,四施身方便,五发菩提心方便,六随喜方便,七劝请方便,八奉请法身方便,九...

《佛学大辞典》 / 861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二种无量

一、实无量,谓涅槃佛性之理,譬如虚空,实无限量,一切菩萨不能量度,故名实无量。 二、不知为无量,谓如须弥山、大海之水,唯诸佛菩萨能知斤两、滴数多少,诸天、世人智力浅劣,所不能知,故名不知为无量。(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藏法数》 / 101字 / 3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

大海

梵语摩訶叁母捺罗娑誐罗Mahāsamudra-sāgara,见梵语杂名。

《佛学大辞典》 / 35字 / 2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