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 条搜索结果

八支斋

八戒之异名。八戒实有八戒与斋法之九支,故谓之八戒斋,详见[戒]条。然八戒以一斋法為体,餘八戒不过资助之,故不言九戒或九支斋,而言八戒或八支斋。行事钞资持记下叁之四曰:「准文九戒,而言八者,多论云:斋以过中不食為体,八事昭明,故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故言八斋...

《佛学大辞典》 / 123字 / 6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如来八相

如来八相者,法华经中明释迦如来无量劫前已成正觉,因大悲愿力利益众生数,数于十方国土示生示灭处,处不同岂,但于此南阎浮提一方出现而已今论出现本末则具有八相,皆所以示同人法也(梵语释迦华言能仁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 一、降兜率相,梵语兜...

《三藏法数》 / 1500字 / 6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胎藏界

梵语蘗缚俱舍Garbha-kośa(dhātu)。有二义:一隐覆之义。如人在母胎而隐覆其胎也,理体隐於烦恼中而不显现,故云胎藏。二含藏之义。如母胎内含藏子体而覆育之也,理体能具足一切功德而不失之,故名胎藏。而此含藏有执持与出生之二义,其所譬之法有叁:一譬本具之理性。密教以地...

《佛学大辞典》 / 698字 / 6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外道计九物生世间

谓诸外道,不了法本无生,法亦无灭。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生灭随缘,本无自性。却乃随情计度,妄生执着,以为一物,而能出生世间万物。故有九种邪见之论也。 一、执时。时,即时节,谓时散。外道执一切物,皆从时生。如种植等物,有时生果,有时不生。遂以...

《三藏法数》 / 1193字 / 6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六识

六识者,眼、、鼻、舌、身、意各有识也。谓依五根能见五尘,而为五识,于五尘境,而起分别,为第六识。 一、眼识,谓眼根若对色尘,即生眼识。眼识生时,但能见色,而未起分别也。 二、识,谓根若对声尘,即生识。识生时,但能闻声,而未起分别也。 叁、鼻识,谓鼻...

《三藏法数》 / 231字 / 5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化佛

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金色。(中略)彼佛圆光,如百亿叁千大千世界。於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陀恒河沙化佛。」是佛变现之化佛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国土眾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為说法。」...

《佛学大辞典》 / 187字 / 5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形像

阿地瞿多译之摩利支天经(陀罗尼集经十)曰:「若人欲得供养摩利支天者,应用金若银若赤铜若白若赤等,随力所办,作魔利支天像。其作像法,似天女形。其像左手屈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把天扇,扇如维摩詰前天女把扇,於扇当中作西国卐字。字如佛胸上卐字,字四曲内各...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5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听法五种不作异意

论云:谓诸菩萨欲从善友听闻法时,于说法师,有五种处不应作异意,当以纯净心,属而听也。 一、于坏戒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此说法师破戒不住律仪,我今不应从彼听法。是名于坏戒不作异意。 二、于坏族不作异意,谓若听法时,须一心信受,不可起念:...

《三藏法数》 / 309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歌利王害忍辱仙

往昔佛生於南天竺富单城婆罗门家。时王迦罗富,性暴恶憍慢。尔时佛為化度眾生於城外修禪定,王率其一族宫人游观到树下。婇女捨王来佛处。佛為说法,王见之生恶心。问佛曰:汝得罗汉果耶?佛言不得。更得不还果耶?佛答曰否。王曰:然则汝以尚具贪欲烦恼之身恣见女人耶?佛曰:我虽...

《佛学大辞典》 / 344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百八法明门

法明门者,为令众生破除昏暗,通达一切智慧也。故护明菩萨在兜率天宫,欲下人间托生,即于师子座上,宣说此一百八门,留与诸天,以作忆念,然后下生也。(护明菩萨,即释迦牟尼佛在天宫之号也。梵语兜率,华言知足。)正信法明门,谓不破坚牢心故。净心法明门,谓无秽浊故。欢喜...

《三藏法数》 / 2717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利剑

或以譬弥陀之名号。或以表文殊之智。叁千佛名经上曰:「罪绳繫心,经九百劫,难解难脱,唯在佛名猛利剑,必可断罪业绳。」善导之般舟讚曰:「门门不同八万四,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心经秘键曰:「文殊利剑绝诸戏。」

《佛学大辞典》 / 105字 / 5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安乐行

谓身无危险故安,心无忧恼故乐,身安心乐,乃能进行,故名安乐行。 一、身安乐行,谓身应当远离十种之事:一、远离豪势,二、远离邪人邪法,叁、远离凶险嬉戏,四、远离陀罗,五、远离二乘众,妨修大乘之行故,六、远离欲想,七、远离不男之人,八、远离危害之处,九、远离讥...

《三藏法数》 / 381字 / 5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一卷,唐玄奘译。有异译者,谓之秘密八名陀罗尼经。佛告金刚手菩萨,有八名咒,受持之者,广大之威德易成,秘密之神用无损,故说八名咒。八名者神咒之八种德名也,一功德宝藏,二庄严象,叁善勇猛,四胜諦云,五成炽然,六微妙色,七严饰,八金刚。

《佛学大辞典》 / 9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悉

佛之说法不出四悉也。悉Siddhānta者,古师一译為成。谓以此四法成就眾生之佛道,故名。南岳解悉為汉语普徧之义,為梵言那之略,是施之义。佛以此四法普施眾生,故云悉。天台随於南岳,愚案悉与新译之悉曇同,成就之义也。一世界悉,佛先顺凡情用人我等假名随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497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Kātyāyana,佛十大弟子中,论议第一之摩訶迦延子Mahā-Kātyāyani- utra,又云迦子,迦延子,迦多衍那,迦多衍尼子,迦底耶夜那,迦多演尼子,迦[(畾/(冗-几+互))毛]延,迦[(畾/(冗-几+互))毛]延尼子等。译曰剪剃种,扇绳,好肩等。婆罗门姓十姓之一。以姓為名。慧琳音义二...

《佛学大辞典》 / 638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陀那

Ḍāna,又曰那。译曰布施。六波罗蜜之一。 又(杂语)量目名。译曰一銖。见大乘法数二。 又(术语)阿陀那(Ādāna)之略。阿赖耶识之异名。楞严经五曰:「陀那微细识。」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楞严咒

又曰佛顶咒。楞严经所说之神咒也。有四百二十七句,此中最末之八句為心咒。楞严经长水疏曰:「此咒四百二十七句,前诸句数但是归命诸佛菩萨眾贤圣等,及叙咒愿加被离诸恶鬼病等难,至四百十九云哆姪他。此云即说咒曰:从四百二十唵字去方是正咒,如前云六时行道诵咒。每一时诵一百...

《佛学大辞典》 / 139字 / 5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一机

机谓机关,即发起之处也。一机以喻之一根,一根返源,诸根解脱。经云:虽见诸根动,要在一机抽。是也。

《三藏法数》 / 50字 / 5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七事随身

常持者。叁衣,钵,香合,拂子,尼师,纸被,浴具也。见诸乘法数。

《佛学大辞典》 / 24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袈裟

具名迦沙曳Kaṣā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叁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

《佛学大辞典》 / 852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金毘罗神

杂阿含经四十八曰:「金婆罗鬼神。」金光明经叁曰:「金毘罗。」大宝积经叁十六曰:「金毘罗天。」又曰:「金毘罗童子世罗。」(世罗,名也)宋译药师经明十二神将中有「金毘罗大将。」唐译药师经曰:「宫毘罗大将。」千手陀罗尼经曰:「金毘罗陀。」阿育王经六,以為北方毘沙门天...

《佛学大辞典》 / 311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悉

悉,遍也。,梵语具云那,华言施。华梵兼称,故名悉。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也。 一、世界悉,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 二、为人悉,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

《三藏法数》 / 247字 / 54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瑞像

优填王始以栴作释迦佛之形像,瑞相圆满,故名瑞像。西域记五曰:「城内故宫中有大精舍,高六十餘尺,有刻佛像,上悬石盖,鄔陀衍那王之所作也。灵相间起,神光时照,诸国君王恃力欲举,虽多人数莫能转移。遂图供养,俱言得真,语其源迹,即此像也。初如来成正觉已,上昇天宫為...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5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天王如来

提婆达多未来成道时之佛名也。彼既生堕无间地狱,当时弟子皆以彼為极恶人。佛言彼為权者。往昔為阿私仙时受持法华经,我於其时依彼闻法华经,故今日得成佛。彼实非恶人,為权诫世人作逆罪,故今在地狱。未来必当成道,号天王如来。是法华经提婆达多品所说。经曰:「告诸四眾,提...

《佛学大辞典》 / 237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婆稚阿修罗

Bhandhiasura,又作跋墀,跋稚,跋移,末利,婆梨。阿修罗王名。列次於法华经序品。法华文句二曰:「婆稚者,此云被缚,或云五处被缚,或云五恶,物繫物不得脱,故云被缚。亦云有缚,為帝释所缚。」法华玄赞二曰:「婆稚者,旧云被缚,非天(阿修罗)前军為天所缚。正云跋稚迦,此...

《佛学大辞典》 / 189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果回心

五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所证之果也,谓此五人,经劫不等,断尽烦恼,回心向大,证取菩提,故名五果回心。(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菩提,华言道。) 初果八万劫回心,初果即须陀洹也。谓断叁结之惑,而得此果。超四恶趣,于人天中七返受生...

《三藏法数》 / 574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支那

Cina,又作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丹。宋史曰:「天竺表来。译云:伏愿支那皇帝,福寿圆满。旧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声教远被外国人,因称我国為秦,支那即秦音之转。」玄应音义四曰:「振旦或言真丹,并非正音,应言支那,此云汉国也。又无正翻,...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摩罗耶

Malaya,又作魔罗耶,摩罗延,摩梨。山名。出香之处。慧苑音义下曰:「摩罗耶山,具云摩利伽罗耶。其山在南天竺境摩利伽罗耶国南界,而因国以立山名。其山中多出白木也。」慧琳音义二十六曰:「摩罗耶山,亦云摩罗延。摩罗此云垢也,耶云除也。山在南天竺境,因国為名。其...

《佛学大辞典》 / 157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五盖

盖即盖覆之义。谓诸众生,由此贪等五惑,盖覆心识,而于正道不能明了,沉滞叁界,不能出离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贪欲盖,贪欲者,引取无厌曰贪,希须乐慕为欲。谓诸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盖覆心识,禅定、善法不...

《三藏法数》 / 395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生於木之。纯陀以之供佛。佛受之而涅槃。纯陀又作周那。长阿含经叁曰:「尔时世尊於负味城随宜住已,告贤者阿难,俱诣波婆城。(中略)路由末罗至波婆城闍头园中,时有工师子名曰周那,(中略)即请世尊明日舍食,时佛默然受请。(中略)大眾围绕往诣其舍,就座而坐。是时周...

《佛学大辞典》 / 203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人头幢

梵云坛荼Danda,幢上置人头者,琰摩王之叁摩耶形也。见[拏印]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5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六善神

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於陀罗尼集经叁。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囉瑟吒大将,禁毘嚕大将,缚日嚕大将,迦毘罗大将,弥覩罗大将,哆怒毘大将,阿儞嚕大将,娑儞嚕大将,印捺嚕大将,波夷嚕大将,摩虎嚕大将,娇尾嚕大将,真特嚕大将,缚吒徒嚕大将,尾...

《佛学大辞典》 / 979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邻虚

又曰邻虚尘。新译曰极微。色法之最极少分,邻似虚空者,此為色法之根本。胜论外道谓此邻虚於叁灾劫末时亦不坏,分散於虚空而常住。佛教之小乘有部宗,虽立极微為实有。然以為因缘所作,业力尽,极微亦坏,故明為无常生灭。是内外道之区别也。楞严经叁曰:「汝观地性,麤為大地,细...

《佛学大辞典》 / 222字 / 5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大童子

又云八大金刚童子,不动尊之使者也。八大童子仪轨曰:「一慧光菩萨,二慧喜菩萨,叁阿耨达菩萨,四指德菩萨,五乌俱婆誐,六清净比丘,七矜羯罗,八制吒迦,是等使者,四智四波罗蜜,為亲随顺大日教令故显现此形,围绕圣无动尊也。」 一、慧光童子,面貌少忿怒,着天冠,身色黄白...

《佛学大辞典》 / 612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拏印

又作但荼印。於棒头戴人头者。阎摩王之标帜也。治罚罪人之意。标帜或印契谓之印。大日经疏五曰:「琰摩法王,手执拏印。此相犹如棒形,上有人首,作极忿怒之状。」大日经密印品曰:「以定慧手相合,风轮地轮入於掌中,餘皆上向,是焰摩但荼印。」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胜义根

对於扶尘根而有胜义根。乃眼鼻舌身五根之实体也。依之而有发识取境之作用。為四大种所成,清净如珠宝云:俱舍论一曰:「彼识所依五种净色如其次第,应知即是眼等五根。如世尊说,苾芻当知,眼谓内处四大所成净色為性。如此广说。」见[扶尘根]条。

《佛学大辞典》 / 106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生即无生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是诸部般若之所说。叁论宗之极意也。俗諦谓為生。真諦谓為无生。然俗諦之生无实生,是為為因缘之假生,其实无生也。即依於无生之生也。以其為依於无生之生,故生即无生。又真諦之无生,依於俗之假生而立,故与彼俗諦之生為假生同,真諦之无生,亦假无生也,即...

《佛学大辞典》 / 350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九净肉

九净肉者,律中但开不见、不闻、不疑叁种。楞严要解加自死、鸟残,为五种。而此经复加不为己等,是为九净肉也。然如来护生戒杀,而听比丘食此净肉者,盖因地多沙石,草菜不生之处,听以活命。此亦权巧方便。若大慈利物,皆所应断。故此经复制诸比丘悉不得食也。 一、不见杀,...

《三藏法数》 / 421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蜫勒

梵语。译言筐藏。摩訶迦延所造之论部名。详见大智度论第二。

《佛学大辞典》 / 26字 / 4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恩

一、国王恩,谓出家之人,国王听许,方得出家。又蒙治化之力,无强弱陵逼之忧,而得安居山林,进修道业;兼复饮食水土,皆属国王,是为国王恩。 二、父母恩,谓禀父母遗体而得成人,其生成养育之恩,如天罔极;复令出家,进修道业,是为父母恩。 叁、师友恩,谓出家之人,蒙师...

《三藏法数》 / 187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娑罗林

Śālavana,娑罗者坚固之义,因而谓之坚固林。慧苑师云高远之义也。佛在拘尸那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娑罗树四方各二株双生中间入灭,故佛之入灭处谓之娑罗林,而曰娑罗树间。又云牛角娑罗林。牛角者表双树。或言角者拘尸那城之别名。又佛涅槃时,双树悉变白如白鹤,故谓之鹤树。玄应音...

《佛学大辞典》 / 425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尸弃

Śikhin,又作式,式弃,式詰。大论作罽那尸弃。旧俱舍十叁作剌那尸弃Ratnaśikhin,新俱舍十八作宝髻增一阿含经四十四作式詰。优婆塞戒经作宝顶。本行经作螺髻。有二佛:一、值遇释迦佛初阿僧祇劫满之佛也。大论四曰:「释迦文佛从过去释迦文佛,到罽那尸弃,為初僧祇。」二、过去...

《佛学大辞典》 / 395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佛陀大会

给孤独长者以阎浮金造佛像,设大斋,谓之佛陀大会。一切有部目得迦五曰:「给孤独长者言:世尊!我欲為作赡部影像,作佛陀大会,佛言应作。」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天人散花尸上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曰:「昔有人在道上行,见道有一死人,鬼神以杖鞭之。行人问言:此人已死,何故鞭之?鬼神言:是我故身,在生之日不孝父母,事君不忠,不敬叁尊,不随师父之教,令我堕罪,苦痛难言,悉我故身,故来鞭。稍稍前行,復见一死人。天神来下,散华於死人尸上,以手...

《佛学大辞典》 / 183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俱致

Koṭ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為一俱胝,俱胝叁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4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底沙

Tiṣya,佛名。释迦牟尼佛尝在此佛所与弥勒共修佛道,七日七夜翘一脚,以一偈讚佛,依其功德於百劫中超越九劫而成佛云。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底沙,丁礼反,旧曰弗沙,此曰明也。」同二十二曰:「此亦星名,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也。」俱舍光记十八曰:「底沙此云圆满,是星名,从星...

《佛学大辞典》 / 486字 / 4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十五佛

佛说决定毘尼经说犯五无间业者宜於叁十五佛之边至心懺悔。叁十五佛者:一释迦牟尼佛、二金刚不坏佛、叁宝光佛、四龙尊王佛、五精进军佛、六精进喜佛、七宝火佛、八宝月光佛、九现无愚佛、十宝月佛、十一无垢佛、十二离垢佛、十叁勇施佛、十四清净佛、十五清净施佛、十六婆留那佛、...

《佛学大辞典》 / 273字 / 4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犍稚

Ghaṇtā,又作犍槌,犍地,犍迟,犍椎。译曰鐘,磬,打木,声鸣等。可打而作声之物之通称。大小无别。案椎稚二字,共為写梵音者。故无论用何者,皆无妨。而辨其相违,则椎者,集韵曰:「传追切,音追,通作槌,俗作桘。」椎槌通用也。稚者,广韵曰:「直利切,音治。」然玄应谓经论...

《佛学大辞典》 / 816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徧身青色,两眼俱赤,揽髮成髻,其头髮之色,黑赤交杂,如叁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黑间错,其像有。八臂手,...

《佛学大辞典》 / 53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僧兵

明嘉靖癸丑,倭兵入犯苏淞海滨。其兵民御之,败而走者叁十七阵矣。操江蔡公克廉募僧兵殄灭之。自后我师与倭战多凯旋。凯旋自天员一阵始也。(中略)倭犯杭城,叁司令僧兵四十人御之。其将為天真天池二人。天池乃少林僧。於是交兵,大破倭奴。倭人走袭上海太仓。蔡公驻节於苏,走金...

《佛学大辞典》 / 362字 / 4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坐具

旧称曰尼师,新称曰尼师但那Niṣīdana,译曰随坐衣、坐卧具、坐具。四分律十九曰:「為叁缘制之:一為护身,二為护衣,叁為护眾人床席卧具。」然无论何时以坐具為礼拜之具,礼拜时先敷坐具,就其上作之,是甚為不法。南山义净皆痛斥之。释门归敬仪下曰:「坐具之目,本是坐时之具...

《佛学大辞典》 / 292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叁十种外道

一时外道,以时為生因者。 二五大外道,以地水火风空五大為生因者。 叁相应外道,计学定者内心相应之理為真我者。 四建立净外道,建立一切法,依此修行,以之為清净者。 五不建立无净外道,与上相反,不建立一法,无所修之净法者。 六自在天外道,以自在天為生因者。 七流出...

《佛学大辞典》 / 75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四问

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嘆呜咽,举体烦闷。时阿泥楼豆安慰阿难曰:如来灭度时至,汝依我语,咨啟四问。阿难从教问佛,佛答之。一问:佛灭度后,恶性车匿比丘,云何共住?佛答:车匿比丘,其性鄙恶,我灭度后,如梵天法可治。若心调伏,应教那陀迦延经,即当得道。二问:佛灭度后,我...

《佛学大辞典》 / 233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二类生

谓诸有情,由颠倒妄想,起惑造业,随业感报,各各不同,故有十二类也。 一、卵生,卵生者,从壳而出生也。谓此类有情,因虚妄颠倒之惑,起飞沉乱想之业,惑业和合,故感此生之报,即鱼鸟龟蛇之类是也。(飞沉者,若想念浮举,则为飞禽;若情念沉重,报为鱼蛇之类也。) 二、胎...

《三藏法数》 / 1224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月宫

月天子之宫殿。即月之世界。起世经十曰:「月天子宫,纵广正等,四十九由旬,四面周围,七重垣墙,(中略)七宝所成,(中略)月天宫殿,纯以天银天青琉璃,而相间错。(中略)彼月天子最胜宫殿,為五种风摄持而行。何等為五?一持,二住,叁愿,四摄,五行。以此五风所摄持故,月...

《佛学大辞典》 / 32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Dāna,又作陀那。译曰施。陀那鉢底Dāna ati,译曰施主。遂略称施主為那或越。慧琳音义上曰:「,具云那,此云施。」寄归传一曰:「梵云陀那鉢底,译為施主。陀那是施,鉢底是主。」翻译名义集曰:「要览曰:梵语陀那鉢底,唐言施主,今称那。讹陀為,去鉢底留那也,...

《佛学大辞典》 / 190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八识

一、眼识,谓眼以色为缘,而生眼识。眼识依根而生,眼根因识能见,而能见者,是名眼识。 二、识,谓以声为缘,而生识。识依根而生,根因识能听,而能听者,是名识。 叁、鼻识,谓鼻以香为缘,而生鼻识。鼻识依根而生,鼻根因识能嗅,而能嗅者,是名鼻识。 四、舌...

《三藏法数》 / 714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密迹

又曰密迹力士,密迹金刚,金刚密迹等。新译為秘密主,手持金刚武器警固佛之夜叉神总名。密迹者,以彼常亲近佛闻佛秘密事迹之本誓,故名密迹也。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曰:「法意太子曰:吾自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在外威仪省诸如来,一切秘要常委託依,普闻...

《佛学大辞典》 / 304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健陀

又作乾陀、乾驮、健达。译曰赤色、黄色等,即袈裟之色也。百一羯磨九曰:「乾陀色。梵云袈裟野Kaṣāya,译為赤色。」章服仪曰:「木兰一染,此方有之。赤多黑少。若乾陀色。」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蕃言,即是乾陀之色。」(Kanthā或Kanṭaka)。 又(物名)译曰香Gandha,大日经...

《佛学大辞典》 / 472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

十八界

界即界分,谓众生心、色俱迷,故开色为十界,开心为八界;令其观此色、心二法,皆从虚妄因缘而生,起惑造业,轮转生死。若达此妄源无有实体,绝名离相,则不为惑染所迷也。(开色为十界者,谓眼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属于色,故开之为十也。开心为八界者,谓眼识、...

《三藏法数》 / 465字 / 4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