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通教登地菩萨得如幻叁昧,能见无量自在神通,普入一切佛刹,随意无碍,意欲至彼身亦随至,故名意生身。 一、叁昧乐正受意生身,梵语叁昧,华言调直定,又云正受。盖叁昧以定性为乐,异乎苦乐等受,故名正受。而言叁昧乐正受者,华梵双举耳。通教第叁、第四、第五地菩萨修叁昧...
《三藏法数》 / 289字 / 5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思即心思,议即口议。谓十种法皆不可心思口议也。 一、最胜身相不思议,谓如来身相,最胜清净,积集无量福智,严具一切胜妙功德,如大圆镜,现众色像,如虚空界,普摄一切,令诸众生,超越分别,离诸疑悔,信解清净,发希有想,故名最胜身相不思议。 二、妙好音声不思议,谓如...
《三藏法数》 / 779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此宗以华严经為所依,故称曰华严宗。我国以唐之帝心杜顺和尚為始祖,云华智严法师為二祖,贤首法藏法师為叁祖,清凉澄观法师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师為五祖。至宋朝加入马鸣龙树而為七祖,大唐道璿律师於日本天平八年齎华严宗章疏入日本,新罗之审祥往大唐,从贤首学华严,后至日本,...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5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三神通藏得开示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示。有乐神通窟法门。喜神通窟法门。大喜神通窟法门。行神通窟法门。师子神通窟法门。等神通窟法门。示神通窟法门。悲神通窟法门。舍神通窟法门...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204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佛眼有叁种:一金刚萨埵所变之佛眼尊,瑜祇经说之。瑜祇经金刚吉祥大成就品曰:「时金刚萨埵对一切如来前,忽然现作一切佛母身,住大白莲,身作白月暉,两目微笑,二手住脐,如入奢摩他,从一切支分出生十凝誐沙俱胝佛,一一佛皆作礼敬本出生,於剎那间,一时化作一字顶轮王,皆执...
《佛学大辞典》 / 318字 / 5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富兰那迦叶Pūraṇa Kāśya a,富兰那其字,迦叶其姓。立一切之法,断灭性空,无君臣父子忠孝之道者。二末伽梨拘赊梨子Maskārī Gośali utra,末伽梨,其字,拘赊梨,其母名。计眾生之苦乐,非由因缘,惟為自然者。叁删闍夜毘罗胝子Sañjaya Vairaṭī utra,删闍夜其字,毘罗胝...
《佛学大辞典》 / 577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五种眷属者,谓如来说法,必假彼缘,缘即受道之人也。人受道已,因法为亲,即成眷属。譬如父母遗体,揽以成身,得为天性,天性亲爱,更相敬顺,故名眷属也。 一、理性眷属,谓诸佛众生,理性平等,自然相关。法华经云:我于众圣中尊,世间之父,一切众生,皆是吾子。是则未曾受...
《三藏法数》 / 352字 / 5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十大弟子中各有第一。此人為天眼第一。增一阿含经叁曰:「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所谓阿那律比丘是。」天眼是六神通中之天眼通也。楞严经二曰:「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视掌中菴摩罗果。」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5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二种菩萨之一。又云法身大士。断一分无明而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也。初地以上之菩萨是也。若依台家四教之位次,则初住以上方名法身菩萨。智度论叁十八曰:「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5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约通力说,约,犹依也。谓佛以神通力,令诸世间无情之物,皆能说法,故名约通力说。 二、约融通说,谓依报之土,正报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说法,土亦能说;即一说一切说,故名约融通说。 叁、约显理说,谓菩萨触对诸境,皆能了知。如对色即显质碍、缘生、无常等义;触类成...
《三藏法数》 / 124字 / 5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通即神通也。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壅曰通。 一、他心通,谓世、出世间所有诸法,若种若类,与夫他人所起心念,皆悉能知,是名他心通。 二、天眼自在清净通,谓天眼离诸垢障,清净无碍,于所见境,而得自在;无边世界差别之相,若净若染,一一种类,悉能明见,是名天眼自在清净...
《三藏法数》 / 507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草木花,谓凡草木之花,皆有开敷结实之义。以喻万行之因,则有成就佛果之能,故名草木花。 二、严身花,谓世间金玉等花,皆能严饰其身。以喻神通相好,则能庄严法身,故名严身花。
《三藏法数》 / 83字 / 5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渐渐转深,谓如来所说涅槃之法,随顺众生根性,利、钝、大、小,无不令其各各获益,次第修证,而至于究竟之地。如经所说,优婆塞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须陀洹果乃至菩萨果、佛果之类,犹如大海之流,从浅而至深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优婆塞,华言清净土。梵...
《三藏法数》 / 992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种大云电光幻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有调幻法门。调藏法门。乐法法门。求法法门。烧结法门。生一切法法门。断诸诤讼法门。能消烦恼法门。上高法门。念无尽法门。度一切...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88字 / 5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首楞严叁昧,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叁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叁昧,则于诸叁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叁昧。 宝印叁昧,谓菩萨住是叁昧,于一切叁昧,悉能印证;然诸宝中法宝为最,今世后世,乃至涅槃,能为利...
《三藏法数》 / 5399字 / 53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5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不退转之法轮也。维摩经佛国品曰:「已能随顺,转不退轮。」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同分别功德品曰:「復有叁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訶萨,能转不退法轮。」见[不退转法轮]条。
《佛学大辞典》 / 86字 / 5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尔时大云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神通宝藏入法门。惟愿如来。分别解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有法周罗法门。大神通法门。宝香藏法门。师子吼入聚法门。破法相法门。栴檀凉法门。无相法门。无语法门。莲华法门。称法门。善男子。是名十法...
《大方等无想经》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172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0月31日一、摩诃迦叶,上行第一,梵语摩诃迦叶,华言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故名大龟氏。能行头陀上行,故称上行第一。(梵语头陀,华言抖擞。) 二、阿难陀,多闻第一,梵语阿难陀,华言庆喜。佛成道时,斛饭王遣使来白净饭王言:贵弟生男,王闻欢喜,语来使...
《三藏法数》 / 657字 / 5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神者不测之义,通者无碍之义,叁乘之圣者,得神妙不测无碍自在之六种智慧,是曰六神通,略云六通。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叁明及六神通。」见[通]条。
《佛学大辞典》 / 64字 / 5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身无上,谓如来以叁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世出世间,无有超过其上,是名身无上也。(叁十二相者,足下安平相、千辐轮相、手指纤长相、手足柔软相、手足缦网相、足跟满足相、足趺高好相、腨如鹿王相、手过膝相、马阴藏相、身纵广相、毛孔生青色相、身毛上靡相、身金色...
《三藏法数》 / 1100字 / 5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五难判者,谓定等五种之力,唯识论中,不能判摄也。然叁界唯心,万法唯识,而不能判此五力者,由斯五种乃圣人不思议境界,不与心识相应,此所以为难判。宗镜录云:有五力,唯识不判。是也。(叁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如来大寂定力也。谓此定力,...
《三藏法数》 / 478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5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5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佛摄利益,谓佛摄持众生,令其常得亲近诸佛,诸魔不得其便,故名佛摄利益。 二、天摄利益,谓诸天摄持众生,于说法之处常乐听受,不为他缘所害,故名天摄利益。 叁、福摄利益,谓福德庄严于身,有诸相好;庄严于口,凡所演说,众生乐闻;庄严种姓,令生尊贵,故名福摄利益...
《三藏法数》 / 170字 / 5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出於大威怒乌芻涩摩仪轨经一卷,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叁卷,秽迹金刚神通大满陀罗尼法术要门一卷,秽迹金刚百变法经一卷,陀罗集经九,金刚乌枢瑟摩法印咒品等。
《佛学大辞典》 / 70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自在者,神通无碍也。谓菩萨修行,得此十种法;故于诸世间,教化调伏一切众生,圆满诸佛广大菩提,示现神通自在也。(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命自在,谓菩萨得长寿慧命,经无量阿僧祇劫,住持世间,无有障碍,是名命自在。(梵语阿僧祇...
《三藏法数》 / 547字 / 4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令远处见闻,令远处见闻者,谓佛在一处说法,以神通力,令他方异土众生,皆获见闻也。 二、令各各见佛,令各各见佛者,谓佛在一处说法,能令一一众生各自见佛在前说法;譬如日出影现众水也。
《三藏法数》 / 89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佛说,谓如来出现于世,为度众生,广说种种诸经,但自金口所宣者,是名佛说。 二、弟子说,弟子即声闻、缘觉、菩萨等诸大弟子也。谓佛在世时,承佛加被,各运神通,随机演教,化度众生,是名弟子说。 叁、仙说,仙即佛会之中诸大仙人也。谓其从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扬正法...
《三藏法数》 / 28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叁宝者,佛、法、僧也,乃四生之导首,六趣之舟航,为世所贵,故名为宝。(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六趣者,天趣、人趣、阿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一、希有义,谓如世珍宝,贫穷之人所不能得。叁宝亦尔,薄福众生,百千万世,不能值遇,故名希有。...
《三藏法数》 / 362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法华玄赞五论叁同七异,谓叁同者:一、同断烦恼障,二、同悟生空之理,叁、同得假之择灭无為。七异者:一、声闻根性钝,缘觉根性利,二、声闻依佛而出离,缘觉自觉而出离,叁、声闻藉声教,缘觉观法理,四、声闻观四諦,缘觉观十二因缘,五、声闻分四果,缘觉唯一果,六、声闻练根...
《佛学大辞典》 / 656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般若理趣经说八大菩萨经曰:「所谓金刚手菩萨摩訶萨,观自在菩萨摩訶萨,虚空藏菩萨摩訶萨,金刚拳菩萨摩訶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訶萨,纔发心转法轮菩萨摩訶萨,虚空库菩萨摩訶萨,摧一切魔菩萨摩訶萨,与如是等大菩萨眾,恭敬围绕而為说法。」又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说八大菩萨。经曰:...
《佛学大辞典》 / 473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身胜,谓如来身真金色,相好光明,而自庄严,一切无比,众生乐见,无有猒足,是名身胜。 二、法住胜,谓如来既于诸法自得利益,住于真如法位,又复怜愍一切众生,皆欲令其安住于此,与己无异,是名法住胜。(真如法位者,谓一切诸法,皆以真如理性而为位也。) 叁、智胜,...
《三藏法数》 / 412字 / 4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尝记曰:我涅槃之后,有末田底迦阿罗汉,於罽宾国安人弘扬佛法。如来寂灭后五十年,阿难弟子有末田底迦,闻佛记大喜,便来此国,宴坐大山岭,现大神变。龙见而深信问所须,阿罗汉曰:愿於地内得容膝地。龙王缩水奉施,罗汉以神通广身,龙王纵缩水,池空水尽。龙翻请地於阿罗汉,...
《佛学大辞典》 / 176字 / 4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念佛,念佛具足十号,有大慈大悲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济眾生之苦,我欲与[佛]同也。二、念法,念如来所说之叁藏十二部经,有大功德,為诸眾生大妙药,我欲证之而施与眾生也。叁、念僧,念僧是如来弟子,得无漏法,具足戒定慧,能為世间良福田,我欲修僧行也。四、念戒,念戒...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4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轮即车轮,有摧碾之用,以譬如来身业现通、口业说法、意业鉴机,而能摧碾众生烦恼惑业,是故名为叁轮也。 一、身轮,身轮亦名神通轮。谓佛说法,必先现神通,警动众生机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轮,口轮亦名正教轮。谓佛所说之法,无不为令众生翻邪归正,依教修行也。 叁、意...
《三藏法数》 / 156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释迦牟尼佛在因位时為大医王,疗一切之病,病者甚多,力不足,懊恼而死,生於忉利天。自思惟我今生於天,享福报,然於人无益,自以方便捨天寿,生於娑伽陀龙王宫中,為龙之太子。身已长,又方便而死,生於阎浮提中為大国太子,名曰能施,生而好施,年长大,自身所有皆尽。乃告父母...
《佛学大辞典》 / 220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如来有七种之无上:一、身无上,具叁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二、道无上,以慈悲之道利一切之眾生也。叁、见无上,以正戒正见正命成就其身也。四、智无上,具四无碍智也。五、神力无上,如来神通之力,不可思议也。六、断障无上,断惑业苦之叁障也。七、住无上,住於大寂灭定也。见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4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或作修伽陀,亦云娑竭陀,又云娑婆揭多。此尊者初生时,容仪可爱,父见欢喜,唱言善来,故立為名。具德经曰:「我声闻中能具火界神通,修伽陀苾芻是。」
《佛学大辞典》 / 62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自性义,谓诸佛法身,皆依真如理体而为自性,是名自性义。 二、因义,谓诸佛于无量无数劫中,修习胜果之因,是名因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叁、果义,谓诸佛永断一切烦恼等障,证得无上菩提之果,是名果义。(梵语菩提,华言道。) 四、业义,谓诸佛以...
《三藏法数》 / 35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叁土之一。為度凡夫二乘化作之国土。申言之,即变化身之住土也。此中有净土与秽土之别。如娑婆者為秽土之化土,如兜率者為净土之化土。化士由所住之佛身而名之。例如此娑婆世界,自眾生言之,则為眾生自业所招之眾生秽土,然佛為度二乘凡夫,以化身出於此土时,自以神通力,而变现...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智度论十一举翻名,谓之华色比丘尼。毘奈耶杂事存梵名,谓為嗢盋罗苾芻。又分别功德论谓之莲华色尼。是為同一之莲华比丘尼,佛自忉利天降下时,以神通变身為轮王,最初礼佛。后呵责提婆达多非法,遂為彼所打杀。见[华色]条。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八大灵塔名号经曰:「一、佛生处,迦毘罗城龙弥儞园。二、成道处,摩迦陀国泥连河。叁、转法轮处,迦尸国波罗奈城鹿园。四、现神通处,舍卫国祇陀园。五、从忉利天下处,桑伽尸国曲女城,佛忉利天安居竟,自七宝宝阶降下处。六、化度分别僧处,在王舍城,提婆达多作破僧,僧眾分离...
《佛学大辞典》 / 421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法华经涌出品曰:「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於神通力,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是弥勒菩萨嘆地涌菩萨之偈文也。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Vaṁ,智慧之标示,金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也。叁种悉地轨曰:「鍐字即大日如来智海,水大种子。神通自在法,名為智法身。」秘藏记本曰:「阿字者毘卢遮那理法身种子,鍐字者智法身种子。」
《佛学大辞典》 / 80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念佛,谓念佛具足十号,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以清净质直之心,得亲近佛,心生欢喜。以欢喜故身得快乐,以快乐故其心得定,以得定故其心平等。修念佛观,必趣涅槃,是名念佛。(十号者,一如来、二应供、叁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六世间解无上士、...
《三藏法数》 / 687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玄门者,即十玄门也。以此十法性德为因,起大业用,令彼玄门诸法,混融无碍,重重无尽。故云玄门无碍十因也。(玄者,妙也。) 一、唯心所现,谓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唯是真心所现。然法唯心现,全法是心,心既圆融,法亦无碍。经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是也。 二、法无定...
《三藏法数》 / 816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华严经十地品中说,初欢喜地菩萨,发广大如法界之愿,以十无尽而得成就。若此十句乃有尽者,我愿有尽;以此十句而无尽故,我之大愿,亦无有尽,是名十无尽句也。 一、众生界无尽,谓诸众生,皆依世界而住其中,众生无有尽故,是名众生界无尽。 二、世界无尽,谓一切世界,皆依...
《三藏法数》 / 529字 / 4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以光明真言加持土砂撒布之於亡者之尸骸或其墓处也。不空羂索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经曰:「设眾生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诸罪,犹如微尘满斯世界,身坏命终,堕诸恶道。以是真言加持土砂一百八徧,尸陀林中,散亡者尸骸上,或散墓上,遇皆散之。彼所亡者,若地狱中,若饿鬼中,若修罗中...
《佛学大辞典》 / 206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俱舍论云:若人舍命,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此中阴识神游空而去,俄顷即到所生之处,皆由业力所持。虽禅定神通等力,而不能遮其不往,亦不能令其住于余道。故名力不可到也。(中阴者,谓诸众生身死之后,未曾托生,是名中阴也。) 一、定力,定力者,即诸佛大定之力也。谓诸众生...
《三藏法数》 / 469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Subhadra,旧称须跋陀,译曰善贤,佛最后之弟子名。西域记六曰:「苏跋陀罗,唐言善贤,旧曰须跋陀罗讹也。」慧琳音义十八曰:「苏跋陀罗,阿罗汉名也,唐言善贤。是佛在世时,最后得度圣弟子也,即涅槃经中须跋陀罗是也。」拘尸那城之梵志也,寿一百二十,通四围陀经,聪明多智,...
《佛学大辞典》 / 244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佛菩萨游於神通,化人以自娱乐,曰游戏。又戏者自在之义,无碍之义。智度论七曰:「戏名自在,如师子在鹿中自在无畏,故名為戏。」註维摩经五曰:「什曰:神通虽大,能者易之。於我无难,犹如戏也。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娱。」同慧远疏曰:「於神通中歷涉為游,出入无碍,如戏相...
《佛学大辞典》 / 150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自性身,谓诸如来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是名自性身。 二、受用身,受用身有二种:一者,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修习无量福慧所起无边真实功德,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二者,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
《三藏法数》 / 252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藏,即含藏之义。谓佛灭度后,阿难结集如来所说经法。以此八藏,类摄无遗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 一、胎化藏,胎化藏者,谓佛说胎中化现等事,如菩萨处胎等经。是也。 二、摩诃衍藏,梵语摩诃衍,华言大乘。摩诃衍藏者,即佛所说法华、涅槃、华严等诸大乘经。是也。 叁...
《三藏法数》 / 366字 / 4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故名天也。 一、世间天,谓十方世界,一切刹土中,诸大国王,虽处人中,享受天福,是名世间天。 二、生天,即一切众生,修行十善之因,受其果报,或生欲界天,或生色界天,或生无色界天,是名生天。(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
《三藏法数》 / 162字 / 4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就修叁种之四念处,而分叁种之罗汉:一,慧解脱罗汉,修性念处,而破一切智外道之人也。二,俱解脱罗汉,修共念处,而破神通外道之人也。叁,无疑解脱罗汉,修缘念处而破韦陀外道(又曰文字外道)也。是通於一切之外道而无所疑,故曰无疑,罗汉中之最胜也。见四教仪二。
《佛学大辞典》 / 110字 / 4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梵名Uttara,又作嗢怛罗、鬱多罗、温呾罗。译曰上,南印度珠利耶国人。西域记十、珠利耶国条,谓提婆尝闻师得六神通,具八解脱,往投宿,席唯一床。师乃聚落叶,指使就坐。提婆频述请决。师為言屈,厚礼提婆,恭敬有加。
《佛学大辞典》 / 88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智度论十七曰:「如鬱陀罗伽仙人,得五通。日日飞到王宫中食。王大夫人,如其国法,接足而礼。夫人手触,即失神通。从王求车,乘驾而出,还其本处。」
《佛学大辞典》 / 6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寺院之美称也。欲界色界之中间有大宝坊,佛於此说大集经。大集经一曰:「尔时如来示现无量神通力,渐渐至彼七宝坊中。」又曰:「诸大菩萨俱共发,来至娑婆世界大宝坊中。」六祖坛经曰:「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 又给孤长者,布黄金地為伽蓝,故寺宇号為宝坊。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依谓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谓正报,即五阴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既有能依之身,即有所依之土,故国土亦名报也。六道众生,因有漏业,而感生死之身,即依秽恶国土而住;诸佛菩萨,因无漏清净业,而感法性之身,即依清净国土而住,今云依正无碍...
《三藏法数》 / 733字 / 4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如幻喻,谓如幻师,幻作种种诸物及男女等相,体虽无实,然有幻色可见。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明幻作,迷心不了,妄执为实。修空观者,于诸幻法,心无所着,皆悉空寂,故说如幻。(空观者,谓观一切法皆空也。) 二、如焰喻,谓无智之人,初见阳焰,妄以为水。诸烦恼法,亦...
《三藏法数》 / 81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灭后六百年出世之大乘论师名。有马鸣比丘,马鸣大士,马鸣菩萨等称。梵名阿湿缚窶沙Aśvaghosa,其纪传诸说不同。 罗什译马鸣菩萨传曰:「马鸣菩萨,长老胁弟子也。本在中天竺出家為外道沙门,世智聪辩,善通论议。唱言若诸比丘能与我论义者,可打揵椎,若其不能,则不足公鸣揵...
《佛学大辞典》 / 1148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维摩经云:东方有世界名须弥相,其佛号须弥灯王,其师子座,高四万八千由旬。维摩詰现神通力,即时彼佛遣叁万二千师子之座,来入维摩詰室。谢灵运赋曰:「应鐙王之赠席。」咏此事也。
《佛学大辞典》 / 77字 / 43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境妙,境即理境。谓十如是等境,心佛及眾生是叁无差别不可思议也,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等是也。此有六境:一、十如之境,二、十二因缘之境,叁、四諦之境,四、二諦之境,五、叁諦之境,六、一諦之境。(二)智妙,智即全境而起之智。以境妙...
《佛学大辞典》 / 559字 / 4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说法神变,如来无碍之大智,知诸眾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為说法,名為说法神变。二教诫神变,如来对诸弟子教诫是法应作,是法不应作,是道得声闻乘,是道得缘觉乘,是道得大乘,名為教诫神变。叁神通神变,如来為调伏憍慢之眾生,现种种之神通,名為神通神变。见大宝积...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数论师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是為万物之本源,冥漠无諦,故曰冥諦,又云冥性。又為万物之本源,万差之诸法由此生出,故名自性,一名本性,亦云胜性。金七十论上曰:「自性者,或名胜因,或名為梵,或名眾持。」百论疏上中曰:「所言冥諦者。旧云:外道修禪得五神通,前后知凡万劫内...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42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犹如大圆镜中现一切之色像,故名大圆镜智。缘境无边,照法界之事理,故又名一切种智。即如来万德之总本也。二平等性智,是转...
《佛学大辞典》 / 671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五灯会元二曰:「那吒太子折肉还母,折骨还父,然后现本身,运大神通,為父母说法。」祖庭事苑六曰:「丛林有折骨还父,折肉还母之说。然於乘教无文,不知何依而作此言。」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优禅延国,住旃茶钵树提王园,其中多有诸娑罗树、多罗树、迦尼迦罗树、尼拘罗树、博叉树、优昙钵罗树;复有婆师华、陀腻迦华、阿提目多华、瞻婆华,阿叔迦树、波吒罗树,以为庄严;又有泉井、池沼、江河、清流庄严;又有青、黄、赤、白莲华遍诸水上;鹅、雁...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 / 宋天竺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 7494字 / 4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22日沓婆,或作达婆,或作陀婆。又曰陀驃陀驃。翻云主摩罗。此云力士,或云壮士。根本律曰:波波国中有一壮士大臣,名胜军。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所有貲產,如毘沙门王。虽非王种,时诸壮士作灌顶法,扶以為王。后生一儿,色相端美,天然净洁。彼国之法,若天然净洁者,名实。此儿亦尔...
《佛学大辞典》 / 192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地有虫,谓一切地上皆有诸虫,或伏或走。佛以护生之心,恐伤其命,故行时足不至地。钞云:世尊履地,去地四指。是也。 二、地有生草,谓一切地上有草,依之生长。佛欲全其生意,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叁、现神通力,谓佛现神通之力,飞行自在,履空如地,故行时足不至地也。
《三藏法数》 / 129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大苾刍众五十万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余烦恼。安住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大龙王所作已辨。舍诸重担得大善利。诸有结缚皆悉已尽。正智无碍诸心善寂神通具足。复有菩萨摩诃萨众。皆得不退转地一生补处。当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 4347字 / 4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17日一、世间法施,谓菩萨虽为诸有情宣说、开示五神通等一切诸法,然未能出离世间,故名世间法施。(五神通者,一足不履地、二知人心命、叁回眼千里、四呼名即至、五石壁无碍也。) 二、出世间法施,谓菩萨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叁解脱门等一切圣法,依此而修,即得出离世间,故名出世...
《三藏法数》 / 149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叁德者,法身、般若、解脱也。法身即真如之理,般若即会真之智,解脱即自在之用。此之叁德,皆由转五蕴而成也。(五蕴者,蕴乃积聚之义。谓众生积聚色等五法而成身也。梵语般若,华言智慧。解脱即自在之义,谓解脱业惑之缚也。) 一、转色蕴成法...
《三藏法数》 / 417字 / 4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宿命明,谓但知过去宿世受生之事,名宿命通。复知宿世,从一生至百千万生,如是姓,如是名,如是受苦受乐等事,皆悉能知,是名宿命明。 二、天眼明,谓但见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复见我及众生死时生时,及身口意所作善恶之行,或生善道、恶道,皆悉能见,是名天眼明。 叁、...
《三藏法数》 / 188字 / 4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楞伽经云:如来以二种神力,建立菩萨听受问义。(建立,犹加被也。) 一、现身面言说神力,经云:初菩萨地住佛神力,入于大乘照明叁昧。入是叁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诸佛,以神通力,为现一切身面言说。是也。(初菩萨地者,即十地中初欢喜地菩萨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
《三藏法数》 / 272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释迦如来之变身,五佛顶尊之一。坐於胎藏界曼荼罗释迦院释尊左第四。梵名帝聚罗(火聚),斫羯罗,缚哩底,密号曰神通金刚,主以佛光聚一切眾生之德。虽有称為高顶佛者,然非广生佛顶。黄色,左手持莲,上安宝珠,右手屈无名指,竪餘指当胸,坐赤莲上。
《佛学大辞典》 / 102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化仪者,如来出世一代化物之仪式也。 一、顿教,谓不谈小乘,直说大法,故名顿教。即华严经也。 二、渐教,渐即渐次,有渐初、渐中、渐末之不同,谓如来初于鹿苑,破斥邪法,建立正教,专为二乘,此名渐初,即阿含经也。次于方等会上,弹斥二乘小机,令其归向大法,此名渐中,...
《三藏法数》 / 290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智慧于境无碍,境即法界之理也。谓菩萨以平等智,证于法界之理,理事融通,无有障碍,故名智慧于境无碍。 二、神通作用无碍,谓菩萨由内心证于法界之理,故能以种种神通,应现十方世界,随机化度,皆无障碍,故名神通作用无碍。
《三藏法数》 / 103字 / 3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台宗於观法,立所观之十种。一、阴境,即色受想行识之五阴也。十境以阴為初,有二义。一现前,一依经。现前者,人受一期果报之身,即是五阴。五阴之重担常自现前,是故為初观。依经者,大品般若言之,声闻依四念处而行道。五阴即四念处所观之境也。又经中多列法门,无非以五阴為首...
《佛学大辞典》 / 1090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身净,谓菩萨断除惑业,身器清净,成无上道,生灭自在,是名身净。(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缘净,谓菩萨为摄化众生,故现种种神通,出没自在,诸缘无碍,是名缘净。 叁、心净,谓菩萨修习梵行,离诸烦恼,于一切法不生取着之心,是名心净。 四、智...
《三藏法数》 / 144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佛以色声等六尘而说法,眾生以眼等六根而悟解也。然六尘通他之佛土而言之,若就此土而论,则仅色声法之叁尘而已,如眼见经卷而悟解者,色尘说法也,耳闻金口之声教而悟解者,声尘说法也。意思惟法而悟解者,法尘说法也,其中此土之眾生,尤以耳根锐利,偏用声尘而说法。无量寿经上...
《佛学大辞典》 / 326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谓卢舍那佛说华严经,现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虽常在此处,而不离他处,虽远在他方,而恒住此方。身虽不异,而亦非一;同时异处,而是一身。盖佛之体用,与法界同故。混万化而即真,会精粗而一致。圆融无碍,随机教异耳。(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亦云光明遍照。真...
《三藏法数》 / 929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经云:此阎浮提地,南北阔二万一千由旬,东西阔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
《三藏法数》 / 491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6日谓人闻法华一偈一句次第教他第五十人之功德也。随喜功德品曰:「若人於法会,得闻是经典。乃至於一偈,随喜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於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分别之。如有大施主,供给无量眾。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衰老相,髮白而面皱。齿疎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应当...
《佛学大辞典》 / 211字 / 3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菩萨见地狱之苦而救之,有叁种之示导:一、神变示导,现神通之力而救苦者,是属於身业。二、记说示导,念念记忆不忘而说法,以救苦者,是属於身业。叁、教诫示导,起慈悲之心,教诫说法以救苦者,是属於口业。见般苦经四百六十九。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六神通中之神境通,又名心如意通。以得如意自在之通力故也。观无量寿经曰:「阿弥陀佛,神通如意,於十方国变现自在。」
《佛学大辞典》 / 51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引留临死病人之魂魄於现身,為令延命而结之印,屈无名指入掌中,竪小指者是也。禁者闭塞之义。五路即六道中之五道,言人死而趣他界,今既在人道,死去之处,是五道也。以不思议之加持力,禁闭五道之门,苏而还於前身,故尔言也。或曰:魂魄经五路而去,今令此防遏之。五路者:一脐...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3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大地震动,有叁种之六动: (一)為动六时也。长阿含经二曰:「一佛入胎时,二出胎时,叁成道时,四转法轮时,五由天魔劝请将捨性命时,六入涅槃时。」涅槃经二曰:「菩萨初从兜率天下阎浮提时名大地动,从初生出家成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转於法轮及般涅槃名大地动。」天台嘉祥慈恩...
《佛学大辞典》 / 726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密教之授职灌顶,如上所说二种灌顶中之传教灌顶也。显教於等觉菩萨说之。七卷楞伽经二曰:「得此智已,知无境界,了诸地相,即入初地,心生欢喜,次第渐进,乃至善慧及以法云。诸有所作,皆悉已办。住此地已,有大宝莲华王。眾宝庄严,於其华上。有宝宫殿,状如莲华。菩萨往修幻性...
《佛学大辞典》 / 443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增一阿含经叁曰:「神足轻举,飞到十方,所谓大目犍连比丘是。」智度论四十一曰:「如舍利弗,於智慧中第一,目犍连神足第一。」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3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法相宗所立之叁身也。佛地论,取唯识论之名。是又开真合应之叁身也。一、自性身,即上之法身。二、受用身,此有二。唯為佛与佛之境界。他菩萨不能见闻,佛自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自受用身。是大圆镜智之所变也。又使初地已上之菩萨感见之,使彼受用法乐之佛身。名為他受用身。是平...
《佛学大辞典》 / 452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卷,唐阿质达霰译。如来临涅槃时,自左心以秽迹金刚化现,说秽迹金刚大圆满陀罗尼一咒。退治一切天魔外道之恼乱佛法者。
《佛学大辞典》 / 52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乐神名。大部补註五曰:「诸经亦云般遮于旬,乃以其琴歌颂佛德,般遮于旬,即五神通人也。」文句私记二曰:「瑞应云:般遮弹琴而歌。又云:帝释般遮伎。」高僧传十叁曰:「般遮絃歌於石室,请开甘露之初门,净居舞颂於双林,奉报一化之恩德。」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一、留多寿行,是阿罗汉捨福而延长其寿之法也。阿罗汉,為成就神通,心得自在者,或於僧眾或於别人布施诸命缘之衣钵等,施已发愿,即入第四禪定,从定起已,心念口言凡我感能富果报之业,愿皆转招寿命之果报。彼时招能富果之业,即转招寿命之果。二、捨多寿行,是阿罗汉灭寿命而增...
《佛学大辞典》 / 177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己既成佛,可教化他人之利他地位也。往生论曰:「出第五门者,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眾生,示应化身,迴入生死园烦恼林中。游神通,至教化地,以本愿力迴向故。」同论註下曰:「修行成就已,当至教化地。教化地,即是菩萨自娱乐地。」
《佛学大辞典》 / 96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11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