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条搜索结果

等觉

佛之异称。等者平等,觉者觉悟,诸佛觉悟,平等一如,故名等觉。智度论十曰:「诸佛等,故名為等觉。」往生论注下曰:「以诸法等,故诸如来等,是故诸佛如来名為等觉。 又大乘阶位五十二位中第五十一位之菩萨曰等觉。是菩萨之极位也。即满足叁祇百劫之修行,别教之菩萨断十一品之...

《佛学大辞典》 / 320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四种佛

一、叁藏佛,坐於摩羯陀国菩提树下以生草為座,於叁十四心断见思之惑,而成正觉。身长丈六,对叁乘之根机说生灭之四諦,為八十之老比丘,灰身灭尽於双树下,唯有此佛為十方之佛,叁世之佛,悉是他佛也。二、通佛,既於因位断叁惑之正使,於摩羯陀国七宝菩提树下以天衣為座,以一念...

《佛学大辞典》 / 695字 / 4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散华

称经句之偈颂曰贯华,其散文曰散华。见[贯华]条。文句一曰:「佛赴缘作散华贯花两说。」 又(仪式)為供养佛而散布花也。无量寿经下曰:「悬繒燃灯,散华烧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国。」 又显密法要之式,有散华之仪,在显為四箇法要之一、在密為二箇法要之一。於梵唄之后行之,盛...

《佛学大辞典》 / 38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月喻菩萨十种善法

菩萨尘缘净尽,体性圆明,慧光普照,有情归仰,咸令发菩提心,成就种智;如月天子,离诸翳染,圆明朗彻,光照一切,功德无边,故取以为喻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皆生欢喜,菩萨初出世时,令诸有情,悉得远离烦恼,而生喜乐;如月...

《三藏法数》 / 70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四箇法要

一梵唄,先於法会之初,讽咏如来妙色身之偈,讚嘆佛德,且静止外缘也。二散华,梵唄之次,唱愿我在道场等之偈,而散花供养佛也。叁梵音,散华之次,唱十方所有胜妙华等之偈。以净音供养佛也。四锡杖,梵音之次,唱手执锡杖之偈而振锡杖也。此四事為法会中之最要者,故曰法要。又云...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东密

日本真言宗所传之密教对於天台宗所弘之密教而称為东密。以东寺為其根本道场故也。东台二密有种种之差异。见[东台二密]条。

《佛学大辞典》 / 55字 / 4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菩提道场

Bodhimaṇḍa,佛成就菩提之道场也。在摩竭陀国尼连禪河边,菩提树下之金刚座是也。释尊於此成道,故谓之菩提道场

《佛学大辞典》 / 53字 / 41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一道

一实之道也。六十华严经六曰:「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八十华严经十叁曰:「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涅槃经十叁曰:「实諦者,一道清净,无有二也。」大日经疏十七曰:「一道者即是一切无碍人,共出生死,直至道场之道也。而言一者,此即如如之道,独一法界,故言一...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安镇法

又曰镇宅法,安镇国家法。造新宅时,祈其家宅安稳,或為镇护国家而修之秘法也。劝请四臂之不动明王,十二天诸眷属,道场观观种子吽字,叁昧耶形镇轮(叁股轮),诵镇宅咒等,当日再画十二天曼荼罗(中央四臂不动),悬之坛场,结愿后,卷其画像,封之竹筒中,鐫寝殿中心樑之横侧,...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4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不久诣道场

谓不久成佛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又应作是念,不久诣道场。得无漏无為,广利诸人天。」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宝乘

又云宝车,大白牛车也,以譬法华经所说一乘之法。经譬喻品曰:「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40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修十种善法如师子王

菩萨因修善法,得无上正真之道,为天人师,令一切邪魔外道,见者无不调伏,如师子王,有大威力,而能慑伏诸兽,所向无不自在,故以为喻也。 一、得不惊怖,谓菩萨以勇猛精进,得最上乘,于诸法中无与等者;故能游戏生死,不惊不怖,得大自在,如师子王,于百兽中,莫能与等,游...

《三藏法数》 / 598字 / 3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吉祥懺法

金光明懺法之别名。因金光明懺法以吉祥天為道场之法门主故也。

《佛学大辞典》 / 28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放钵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3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神分

说法明眼论曰:「若供养佛菩萨像,以开眼為始。若讚嘆法宝,以神分為初。」神分者。於法事之初,对於五类诸天两神,诵般若心经一卷也。是一以除却恶魔邪鬼。一以请善神之拥护。其神分之文曰:「抑日来之间,降临道场,所随喜善根,天神地祇重奉法乐庄严,威光倍增。」次為总神分般...

《佛学大辞典》 / 327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执金刚神

又云执金刚夜叉、金刚手、金刚力士。手执金刚杖而护帝释天宫门之夜叉神也。遇佛出世,即降於阎浮提,卫护世尊,防守道场。俱舍论十一曰:「颂曰:妙高顶八万叁十叁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论曰:山顶四角。各有一峰。其高广量各有五百。有药叉神名金刚手。於中止住。守护诸...

《佛学大辞典》 / 210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放鉢

长寿之秘法也。如意宝珠转轮秘密现身成佛金轮咒王经放鉢品说,佛告曼殊师利童子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飞空鉢行佛正道,欲利益眾生者,先选高山及深谷,若者如覆鉢,若者如仰鉢寂寞无人最胜之境界,作造庵室,唯好独住此清净道场所,断语无言,断五榖粒,食餐松叶,吞水吸气,禪定...

《佛学大辞典》 / 265字 / 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十乘观

乘者,车乘也,叁諦之妙观,為直到涅槃宝所之大白牛车,故云乘。十乘云者,非有观法十种,观法唯观不思议境之一,惟加资助观法之法,乃為十乘。一、观不思议境,是指介尔阴妄之一念(介者弱也,谓细念也,但异於无心,阴者新译蕴也,然则介尔阴妄者,识蕴中极弱之妄念也,与无记心...

《佛学大辞典》 / 746字 / 3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罗网

连缀宝珠為网,以作庄严之具者,帝释殿前之罗网,谓之帝网,法华经曰:「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无量寿经上曰:「道场树高四百万里,(中略)珍妙罗网罗覆其上。」净土论曰:「宝栏徧围绕,无量宝交络,罗网徧虚空,种种铃发响。」又捕鱼鸟之具也。

《佛学大辞典》 / 103字 / 35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怖一切為障者印

以右手作拳,舒风指(第二指)直竪之,以此印当眉间指头亦当眉间即作毘俱胝之形也。其面如忿怒,心住於一境不动。故经云:以毘俱胝形住於等引,此一切佛之大印,能现如来威猛一切之力,恐怖一切為障难者使其降服,亦能与一切眾生之所愿,如来菩提道场,以印能降诸魔也。

《佛学大辞典》 / 114字 / 3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金襴衣

金缕织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畾/(冗-几+互))毛]衣,黄金[(畾/(冗-几+互))毛]衣,金缕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爱道,上之於释尊,其因缘散见诸经论。依贤愚经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后,手自纺织,作金色之[(畾/(冗-几+互))毛],既见佛,喜发心髓,持奉如来...

《佛学大辞典》 / 931字 / 3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无尽海

无尽之法譬如海之深广也。华严经二曰:「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佛学大辞典》 / 34字 / 3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虚堂

名智愚,虚堂其号也。就湖州道场山运菴巖而契悟,出世於嘉兴府兴圣禪寺,时宋理宗绍定二年也,宝祐六年勅领育王山叁年,景定五年有詔使住净慈。衲子云集,堂宇不能容,半居堂外。理宗崩,召师使对灵普说,两宫賚赐优渥,度宗咸淳叁年迁径山,六年,寿八十五寂。见会元续略叁上,虚...

《佛学大辞典》 / 120字 / 3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慧观五教

上元道场寺僧慧观,以如来所说一代圣教,约施化次第而立此五种之教,是为慧观五教也。 一、有相教,谓如来于十二年前,广制众戒,皆是因果实有之法,小乘于此得道,是名有相教。(十二年前者,即说阿含等经之时也。) 二、无相教,谓如来说四阿含经后,即说般若空慧法门,空诸...

《三藏法数》 / 312字 / 3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圆通懺法

观音懺法之别名。此法以观音為道场之主,故名观音懺法,復称观音為圆通大士,故名圆通懺法。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3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五菩提

一、发心菩提,為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而发心者。二、伏心菩提,制伏烦恼而行诸波罗蜜者。叁、明心菩提,观察诸法而行般若波罗蜜者。四、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故得无生法忍而出叁界,到一切智者。五、无上菩提,坐於道场,断烦恼之缘习,得阿耨多罗叁藐叁菩提者。见...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3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金刚座

佛成等正觉时之座处。在摩朅陀国佛陀伽耶菩提树下。上达地面,下据金轮。一大石之顶平圆板者。俱舍论十一曰:「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上穷地际,下据金轮。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上,起金刚喻定。以无餘依及餘处,有坚固力,能持此故。」智度论叁十四曰:「地皆是眾生虚誑业因缘...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2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自然成就真言

加持坛地之真言也。怛文(汝)睇微(女天)娑吃屣(护)捕哆赐(亲也於也),译云:汝天亲护者(於字入下句)。萨麼(一切也)勃驮曩(佛也有多声)哆以难(度世也即有导师义),译云:於诸佛导师。淅唎耶(行也)娜也(修行也)尾世鎩数(殊胜也),译云:修行殊胜行。部弭(净地...

《佛学大辞典》 / 437字 / 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镇护国家道场

佛於仁王经,金光明,守护国界经等,说消灭七难,镇护国家之法。修此法之寺院,谓之镇护国家之道场。如唐之青龙寺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9字 / 3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十玄门

又曰十玄缘起。华严宗所立。示四种法界中事事无碍法界之相者。通此义,则可以入华严大经之玄海,故曰玄门。又此十门互為缘而起他,故曰缘起。至相大师,承杜顺之意,创说於十玄章,贤首於五教章中卷敷演之。但次第不同。然贤首更於探玄记一说十玄,稍异於此,清凉全依之。 一,同...

《佛学大辞典》 / 146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十叁事法

一、住正戒,谓出家之人,入于聚落乞食,当收摄身心,安住正戒,勿令毁犯也。 二、住正威仪,谓出家之人,乞食之时,当须正其容貌,端其威仪,令一切人生敬信心也。 叁、住正命,谓出家之人,当依佛制,乞食自活,资身进道,离于五种邪命之食也。(五邪命者:诈现异相,自说功能...

《三藏法数》 / 649字 / 3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叁佛菩提

一应化佛菩提,於应当现之所,随即示现,谓出释氏宫去迦耶城不远,坐菩提树下金刚道场得无上菩提也。二报佛菩提,十地圆满,得真常之涅槃。如法华经寿量品所谓「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劫」是也。叁法佛菩提,如来藏性本来清净,眾生界即涅槃界也。经所谓「如来如实知见叁界之相,不...

《佛学大辞典》 / 142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法华叁昧

叁諦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叁昧。此法华叁昧之名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叁昧之异名。法华叁昧者,天台之意,叁諦圆融為一实,譬之权实不二之花(花实為实,花瓣為权法),摄一切法使归一实相也。嘉祥云於叁一自在,长短无碍,谓之法华叁昧。慈恩云...

《佛学大辞典》 / 361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华严时

天台判教五时之一。谓佛成道最初在叁七日中说华严经之间也。彼宗所谓前分华严,乃七处八会中之前七会也。然此华严经之说时异说甚多。华严宗之说,如探玄记二曰:「是知此经定是第二七日说。」华严疏钞一上举叁解中,其第二解谓「九会皆在二七日后」法相宗之说,如同学钞一之一曰:...

《佛学大辞典》 / 666字 / 3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道场

真言行者观所住之道场及所信之佛身,谓為道场观。其所住之道场,分器界与道场之二段。而就其器界言之。则显密诸教所明,有叁轮五轮之不同。 今明其中叁轮,则初為风轮,次為水轮,次為地轮。此叁轮之种子為。摄大轨上曰:「最初於下位,思惟彼风轮,贺字所安住,黑光焰流布。归命...

《佛学大辞典》 / 603字 / 3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吉藏

唐延兴寺吉藏,原為安息国人,其祖避仇移於南海,家於交广之间。后,移金陵而生藏,年七岁,从道朗法师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陈桂阳王深钦奉之,及隋定南地,东游而止於嘉祥寺,开皇末岁,煬帝置四道场於晋藩,引藏入慧日道场,优赏殊渥,藩王又置日严寺於京师,别...

《佛学大辞典》 / 239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菩提场

菩提道场也。华严经一曰:「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30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云集

多集之貌。又如云之集於无心之貌。言他方来之大眾也。八十华严经二曰:「尔时如来道场眾海,悉已云集。」大疏二曰:「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也。又浮云无心。龙吟则起,菩萨无住,佛现爰来。」

《佛学大辞典》 / 81字 / 30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牛粪

梵语瞿磨夷,巨磨Gomaya,印度风俗以牛粪為最清净者,净物必用之。密教之仪轨,亦傚之。以牛粪涂坛去污秽為法。大日经疏四,示牧牛场之迹造曼陀罗事曰:「牛栏者西方聚落,牧牛共在一处,去村或十里五里,既积多时,牛屎尿徧地重积,梵俗以為净。」又说造坛之法曰:「如是次第除诸...

《佛学大辞典》 / 261字 / 2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多闻

多闻法文而受持也。维摩经菩萨品曰:「多闻是道场,如闻是行故。」圆觉经曰:「末世眾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二种精进心

谓行人熏修忏法,即当克取限期,破诸惑障。如修法华叁昧,以叁七日为期,于中礼佛忏悔,行道诵经,有事有理,俱当精进,故有二种心也。(梵语叁昧,华言正定。叁七日,二十一日也。) 一、事中修一心精进,谓行人于道场叁七日中,行仪纯备。当礼佛时,一心虔恳,观想金容端严殊...

《三藏法数》 / 295字 / 2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普菴

禪林或安普菴像於佛殿背后,普菴為临济十二世之孙,牧菴忠禪师之法嗣,名印肃,号普菴,宋孝宗乾道五年入寂。初,师振化於袁洲之南泉山,道场之盛甲於天下,没后有灵,凡有祷者,其应如响。元朝加赠大德慧庆之号,因之号曰慧庆禪师。后元仁宗延佑年中南康沙门宗[王忽]相姑苏城西五...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28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

大乘即佛乘也梵语修多罗华言契经法华文句云论列十七种者皆法华之异名所以显示此经甚深微妙之理不可思议也。 【一无量义经】谓佛欲说法华一实相理故先说此无量义处盖将以无量之义会归于一实相之理实相之中妙义无穷故名无量义经。 【二最胜修多罗】谓法华经唯谈一乘实相之理于叁...

《三藏法数》 / 1032字 / 2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菩萨叁修学

一、百劫顶寂定中修诸叁昧,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叁昧,华言正定。顶寂定者,在众定之上,故名顶也。谓等觉菩萨住顶寂定,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一切叁昧已,入金刚叁昧,与一切法性相应相冥而得一合相也。(等觉者,去佛之位一等也。金刚叁昧者,金刚最坚至利...

《三藏法数》 / 253字 / 2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水陆斋仪

又名水陆道场。事物纪原八曰:「今释氏教中有水陆斋仪,按其事始出於梁武帝萧衍,初帝居法云殿。一夕梦僧教设水陆斋,觉而求其仪,而世无其说。因自撰集,銓次既成,设之于金山,实天监七年也。」详见[水陆斋]条。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建立道场发愿品第七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告诸大众言。瑜伽行者。作金刚合掌。谛想众圣而作此想。我今建立道场。供养十方一切诸佛菩萨。至诚供养无胜负心。不求作国王。不求名利。不求生天殊胜妙乐。不求自身种种利益。应当至诚发愿。我今随力所建道场。或有见者。或有闻者。或有觉者。或有知者。皆...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 174字 / 2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二始

佛於寂灭道场说华严经,為大乘之始。於鹿园说阿含经,為小乘之始。谓之二始。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功嘉葛刺思

Kun-dgāgrags,西藏名。译言普喜名闻。又名胆巴Daui a,译言微妙。西藏甘突斯旦麻人。幼孤,為季父所养。十一岁,侍法王上师,习得经科,咒式,坛法,明方等。二十四岁,讲演大喜乐本续等文。寻奉上师命,至西天竺,就古达麻室利学梵典,尽得其传。元中统年中以国师发思八之蔦,...

《佛学大辞典》 / 522字 / 27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灌顶坛

又名密坛。行灌顶圣式之坛场,梵谓之曼陀罗。坛者非唯筑土之谓,且谓随於其法布列诸尊以作圆满之都会也。因此曼陀罗亦译為轮圆具足。此法由金刚智始。宋高僧传一(金刚智传)曰:「开元已未岁,达於广府,勅迎就慈恩寺,寻移荐福寺,所住之剎,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於四眾。」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2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苏波訶

Svāhā,又作苏婆訶,娑婆訶,莎缚訶,萨婆訶,率缚訶,娑嚩贺,苏和訶,馺婆訶,馺皤訶,沙訶,娑訶,莎訶等。真言之结句也。仁王经仪轨下曰:「娑缚贺,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依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无住涅槃尽未来际,利乐...

《佛学大辞典》 / 589字 / 2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金刚界大道场品第三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观察十方无量无边尘数世界一切众生。如观掌中阿摩勒果。为众生故。生大悲心。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诸有情类。或有贪着财宝。或有贪着饮食。或有贪着五欲憎嫌三宝。或有爱乐歌舞恣情游戏。是等众生。未曾见闻真实...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诏译 / 1777字 / 2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银地道场

支那天台山之古佛道场,智者大师於此传法。大明一统志四十七曰:「银地岭在天台县北叁十里,与金地岭相接,相传為定光佛示现处。」

《佛学大辞典》 / 57字 / 2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五种菩提

一发心菩提,十信之菩萨於无量生死中為无上菩提发大心也。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萨於诸烦恼调伏其心,行诸波罗蜜也。叁明心菩提,初地已上之菩萨观叁世诸佛之诸法实相,其心明了也。四出到菩提,八地已上之菩萨,於般若中不着於般若能灭诸惑,见十方之佛,出叁界而到佛果...

《佛学大辞典》 / 152字 / 2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一卷,宋法贤译。佛在菩提道场时,因金刚手菩萨之请而说延寿之妙咒。护命法门神咒经,善方便陀罗尼经,金刚秘密善门陀罗尼经,皆同本。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2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镇国道场

镇护国家之道场也。

《佛学大辞典》 / 9字 / 2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径山虚堂智愚禪师

道场运庵普岩之法嗣。名智愚,号虚堂。建长寺之绍明,其法嗣也。见[虚堂]条。

《佛学大辞典》 / 32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叁忏

忏,梵语具云忏摩,华言悔过。谓改悔往昔之过非也。作法、取相二忏属事;无生一忏属理。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能正助合行,事理兼运,则无罪不灭,无福不生也。 一、作法忏,谓身礼拜、口称唱、意思惟,叁业所作,一依法度,披陈过罪,求哀忏悔,是名作法忏。 二、取相忏,谓...

《三藏法数》 / 223字 / 2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尔时毗卢遮那如来。于须弥卢金刚摩尼宝峰楼阁。至已。金刚界如来。以一切如来加持。于一切如来狮子座。一切面安立。时大菩提心不动如来。大福德聚宝生如来。三摩地妙法藏观自在王如来。毗首羯磨成就一切事业不空成就如来。一切如来加持自身。婆伽梵释迦牟尼如来。一切平等善通达故...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 大广智三藏和上于含晖院承明殿道场说 / 7104字 / 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

诸天传

二卷,宋行霆撰。為修天供记大梵天等之传,且定道场之列次。

《佛学大辞典》 / 25字 / 24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4月29日

金刚界大道场品之余

复次瑜伽行者。作如是想。诸佛菩萨今当降临。示现威德大神通力。作此想已。复应观察释迦如来成道之法。如释迦菩萨。近菩提树一由旬内。修诸苦行。满足六年愿成佛道趣菩提树坐金刚座入金刚定。尔时毗卢遮那如来。观见是已。至菩提树金刚道场。示现无数化佛。遍满虚空犹如微尘。各共...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罽宾三藏般若奉诏译 / 5152字 / 2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