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 条搜索结果

阿修罗

Asura,又作阿须罗。旧称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译曰无端,容貌丑陋之义。又曰无酒,其果报无酒之义。新称阿素洛。译曰非天。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之义。為常与帝释战斗之神。六道之一。八部眾之一。名义集二曰:「阿修罗,旧翻无端正。男丑端正,新翻非天。」西城记九...

《佛学大辞典》 / 268字 / 5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尼师坛

Niṣīdana,又作尼师但那,[寧页]史娜曩。译言坐具。一曰随坐衣。亦為卧具。长四广叁。坐卧时,敷地护身,又布於卧具上护卧具之具也。以為礼拜之具者,谬也。寄归传二曰:「尼师但那坐卧具也。」行事钞下一曰:「四分為身為衣為卧具故制。」慧琳音义一曰:「尼师坛,梵语略也。正梵...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军荼梨金刚曼荼罗

若欲受持军荼利法,应先画其像。徧身青色,两眼俱赤,揽髮成髻,其头髮之色,赤交杂,如叁昧火焱,张眼大怒,上齿皆露,以咬下唇,作大瞋面。有二赤蛇,两头相交,垂在胸前,仰头向上。其两蛇之尾,各穿像耳,尾头垂下至肩上。其二蛇之色,如黄侯蛇,赤间错,其像有。八臂手,...

《佛学大辞典》 / 536字 / 5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放灯

点灯放夜也。汉明帝时,佛法初东渐,摩腾竺法兰与道士角法力胜之,明帝勅於上元(正月十五日)点灯以表佛法大明。后代傚之,至叁元(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皆放灯云。僧史略下曰:「案汉法本内传曰:佛法初来与道士角试,烧经像无损而发光。又西域十二月叁十日是此...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然灯佛

梵名Di aṁkara,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智度论译曰然灯。锭為灯之足,释迦如来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买五华之莲,以供养佛,髮布於泥,令佛蹈之,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四种观行

谓修行忏悔者,自念烦恼深厚,覆盖慧眼,令无所见,断除众善,不能出离苦果。今既发露众恶,投诚忏悔,须作四种观行,为灭罪之方便也。 一、观因缘,谓修行忏悔者,当观我之此罪,由无明所覆,无正观力,不识其过;远离善友,随逐魔行,如蛾赴火,自烧自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

《三藏法数》 / 340字 / 5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上分结

对五下分结而立五上分结。於色界无色界起之,且為之不得离色界无色界,故谓之上分结。俱舍论谓之顺上分。一色爱结,贪着色界五妙欲之烦恼。二无色爱结,贪着无色界禪定境界之烦恼。叁掉结,二界眾生心念掉动而退失禪定之烦恼。四慢结,二界眾生恃自凌他憍慢之烦恼。五无明结,二界...

《佛学大辞典》 / 127字 / 5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梵天

梵天之也,白肉色而持开莲,為胎藏界外金刚院之列眾。见胎曼大钞七。

《佛学大辞典》 / 30字 / 57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盂兰盆

Ullambana,又作乌蓝婆拏。译曰倒悬。言苦之甚者。玄音应义十叁曰:「盂兰盆,此言讹也。正言乌蓝婆拏,此译云倒悬。按西国法,至於眾僧自恣之日,盛设供具,奉施佛僧,以救先亡倒悬之苦,旧云盂盆是贮食之器。此言讹也。」然宗密之盂兰盆经疏曰:「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

《佛学大辞典》 / 323字 / 5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修多罗

Sūtra,又作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修单兰多。以綖為正翻。谓如以綖(线字同)贯花,使之不散。言教能贯穿法义使不散失,故名之為綖。其餘经文谓為契经,经本等者,义译也。新作素怛缆,素呾缆,苏多罗,苏呾罗。译綖或契经。綖之义如前。契经者,契於理,合於机,故曰契。贯穿...

《佛学大辞典》 / 1194字 / 5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眾

一、比丘Bhikṣu,二、比丘尼Bhikṣuṇi,是男之受具足戒者。叁、式叉摩那Śikṣamāṇā,沙弥尼之学六法者。四、沙弥Śrāmaṇera,五、沙弥尼Śrāmaṇerikā,男之受小戒者。六、优婆塞U āsaka,七、优婆夷U āsikā。男之受五戒者。此中上五眾出家。下二眾在家。是诸经论通说之七眾也...

《佛学大辞典》 / 208字 / 5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摩怛里

Mātṛ,译曰母。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哩,译云七母,皆鬼也。」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眷属

梵语杂名曰:「眷属,梵语跛儞缚罗。眷属二字见史记。史记樊噲传曰:「大臣诛诸吕,吕须婘(註音眷)属。」释迦大日各有内大二眷属。释迦之二眷属者,智度论叁十叁曰:「如释迦文佛,未出家时,车匿给使,优陀耶戏笑,瞿毘耶耶输陀等诸婇為内眷属。出家六年苦行时,五人给侍。得...

《佛学大辞典》 / 402字 / 56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天爱

愚者之异名。世间最胜者,无过於天。指至愚為天,犹指贫人而呼為富者,指痴钝而呼為聪明,调弄之辞也。此痴天当怜之,故云天爱。又一说,其人愚痴无所取,但為天所爱,仅得自存,故云天爱。唯识枢要上末曰:「天爱者,梵云没劫Moha,此名為愚。愚有叁名:一、提婆Deva,此云天。二...

《佛学大辞典》 / 309字 / 5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优婆夷

U 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鄔婆斯迦,鄔波斯迦,优波赐迦,优婆私柯。译曰清净,清信,近善,近事。近事叁宝之义。总称受五戒之子。四眾之一。七眾之一。净名疏曰:「优婆夷,此云清净。」玄应音义二十一曰:「鄔波斯迦,或言优波赐迦,此云近善,言优婆夷...

《佛学大辞典》 / 225字 / 55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持明仙

诵持陀罗尼,或以药力成就通力之仙人也。大日经疏六曰:「持明仙者,是餘药力等所成。悉地持明仙者,皆是专依咒术得悉地人。」同十一曰:「或以法加童男,亦令彼成就以為供侍,即游十方剎也。西方有一人成,引五百人昇空而去,不知所去也。此法成就即是持明仙也。」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5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摩怛里

Matr,阎罗王有七姊妹,称為七母,梵曰摩怛里。大日经疏五曰:「七摩怛里,此译云七母,皆鬼也。」大日经义释七曰:「凡有七姊妹也:一名左问拏,二名娇吠哩,叁名吠瑟拏微,四名娇麼哩,五名印捺哩,六名劳捺哩,七名末罗呬弭。此七名皆是真言,今云莽怛哩毘药,则七母通名也。...

《佛学大辞典》 / 117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种舍利

一、生身舍利,梵语舍利,又云设利罗,华言骨身。谓如来应身灭度,既阇维后,所有舍利,其色有叁。骨舍利色白,发舍利色,肉舍利色赤。体性坚固,椎击不碎。若菩萨、罗汉者,其色则同,而坚固不及。光明经云:此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故人能起塔供养...

《三藏法数》 / 242字 / 5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柯罗夜叉

孔雀王咒经上曰:「柯罗,梁云。」

《佛学大辞典》 / 16字 / 54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十五法

小乘俱舍宗立一切法為七十五,摄為五类:一色法十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六,心不相应行法十四,无為法叁也。 第一色法十一RūPāṇi,分之為叁种:一五根,二五境,叁无表色也。 五根者:一、眼根Cakṣur indriya,二、耳根Śrotra indriya,叁、鼻根Ghrāṇa iudriya,四、舌根J...

《佛学大辞典》 / 2493字 / 5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居士

子亦称居士,犹言丈夫也。古尊宿语录序曰:「觉心居士,出善伦,秉烈丈夫志操。」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5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众

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也。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土。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以色身也。亦名苾刍,盖苾刍,雪山香草名,草有五义,以喻比丘五德。(五义五德者,一体性柔软义,喻比丘折伏身语粗犷之...

《三藏法数》 / 511字 / 5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耆婆

Jivaka jiva,又作耆域,时缚迦。译曰固活,能活。王舍城良医名。耆婆耆城同為一人,观同本异译经题一云奈耆域因缘经,一云奈耆婆可知(二经共為后汉安世高译,但少有具略相违),叙其出姓。前揭之二经以為柰与萍沙王(频婆沙罗王)之子,毘那耶杂事二十一所载,与此同。然...

《佛学大辞典》 / 198字 / 5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曲齿

梵名矩吒檀底之译意。又云施积。十罗剎之一。形像如天仙,衣色青,面低伏,前捧香花,长跪而居。為半跏坐。密家以之為西方阿弥陀佛之化身。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菩提树神

守护菩提树之天也。金光明经中佛对此天说流水长者子之昔缘。天讚曰:「我常念佛。乐见世尊。常作誓愿。不离佛日。佛讚嘆曰:善哉善哉,树神善。汝於今日。快说此言。一切眾生。若闻此法。皆入甘露无生法门。」

《佛学大辞典》 / 89字 / 5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德

涅槃经所说大涅槃所具之叁德:一、法身德,為佛之本体,以常住不灭之法性為身者。二、般若德,般若译曰智慧,法相如实觉了者。叁、解脱德,远离一切之繫缚,而得大自在者。此叁者各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名叁德。而此叁德,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叁点,首罗之叁目,称為大涅...

《佛学大辞典》 / 551字 / 53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天华着舍利弗衣

维摩经观眾生品曰:「时维摩詰室,有一天,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尔时天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天曰勿谓此华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5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释迦牟尼

Śākyamuni,印度迦毘罗城Ka ilavastu,主净饭王Śuddhodana之子,母曰摩耶Māyā,名呼悉多太子。诞生於城东嵐毘尼园Lumbini。生后七日,母歿,姨母波闍波提养育之,跋陀罗尼Bharani教养之。幼对於人生诸现象,既有思惟之处。或於阎浮树下思耕农之苦,或见诸兽相食而厌人生之斗争。...

《佛学大辞典》 / 438字 / 52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波斯匿王十梦

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说:「舍卫国波斯匿王得十梦,以问佛:一有二瓶,一空,一满,其水往来,不入空瓶,表当来富者相送遗而不给贫者。二於马口尻置食,表大臣食於官与民。叁小树生花,表后世人叁十头白。四小树结实,表子小即生子。五有羊食绳,表夫出贾贩,妇在家与他男共住,食...

《佛学大辞典》 / 241字 / 5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娑竭罗龙王Sāgara-nāgarāja之,八岁,诣灵鷲山,现成佛之相。法华经提婆品曰:「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鷲山,从莲华下,至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释迦与多宝)足。(中略)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

《佛学大辞典》 / 508字 / 52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须夜摩

又作须炎,须炎摩。天名。译曰妙善,妙时分。智度论五十四曰:「须夜摩,夜摩天王名也。秦言妙善。」玄应音义叁曰:「须炎或作须夜摩天,此云妙善天。又炎摩,此云时分。须炎摩,此言善时分。」慧苑音义上曰:「须夜摩。须,善也。夜摩,时也。言彼诸天,光明赫奕,昼夜不别。依看...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5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西域记五,谓:「羯若鞠若国人长寿时,其旧王城号拘苏磨补罗,王号梵授。福智兼备,威震赡部。具足千子,復有百,皆仪貌妍雅。时有仙人居殑伽河边,栖神入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游禽栖集,遗尼拘律果於仙人肩,生芽成大木。经多年所,从定起,欲去其树,恐覆鸟巢,而不敢。时...

《佛学大辞典》 / 284字 / 51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部护摩

护摩法总有六种,其中延命之一法入於增益中而為五种以配五部。诸经轨之说不同。又内外八供,通用於一切法。此二者属於五部,是叁十七尊虽各有所成之悉地,然亦通而皆成一切法,故如是通别互说也。今略解秘藏记之说,先息灾段,以佛母為本尊,佛母者佛眼尊也。两部皆以佛眼為佛部之...

《佛学大辞典》 / 622字 / 5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尼迦罗

Niṣkāla’,树名。译曰不,不时。见慧琳音义。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5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一明

一陀罗尼也。明為真言陀罗尼之异名。此从佛口所出之陀罗尼,犹佛身所出之光明。故以為名。大日经疏十二曰:「破除一切无明烦恼之故,名之為明,然明及真言,义有差别。若心口出者,名真言;从一切身分,任运生者,名之為明也。」

《佛学大辞典》 / 9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婆私吒

又作婆私瑟搋。婆罗门名。此婆罗门之母丧六子而狂乱,露形驰走,见世尊而还本心,受叁归戒(杂阿含经叁十四,经律异相二十叁)。俱舍论十五曰:「愁毒缠坏。心遂发狂。如婆私等。」俱舍光记十五曰:「婆沙一百二十六曰:如契经说。婆私瑟搋婆罗门丧六子故。心发狂乱。露形驰走。...

《佛学大辞典》 / 184字 / 50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旬

五為汉语。梵语為般遮。旬為梵语之神通。即五神通也。玄应音义叁曰:「五旬,或言般遮,旬即五神通也。案阿世王阿术达经云:悉得五旬是也,大品经等云五神通同一也。」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50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照堂

在禪林僧堂之后。首座之僧代住持提撕眾僧之处。此屋连於僧堂而邃,故高其制,使之敞明,名為照堂。或作之於法堂之后。又為影堂之异名,则误也。见象器笺一。

《佛学大辞典》 / 65字 / 5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星祭

宿曜经说人人当年星本命星侵犯则其人有灾。如来说大悲陀罗尼消除之。名大威德金轮佛顶炽盛光如来消除一切灾难陀罗尼经。经曰:「我有大吉祥真言,名破宿曜,若能受持至心忆念,其灾自灭,变祸為福。」且大集经二十叁昧神足品曰:「二十八宿日月随行,一切眾生日月年岁皆悉繫属,若...

《佛学大辞典》 / 333字 / 5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旃陀罗

Caṇḍāla,又作旃荼罗。译曰屠者,严炽,执暴恶人,下姓等。在四姓之外。以屠杀為业者。男曰旃陀罗。曰旃陀利。玄赞九曰:「旃陀罗,云屠者不律仪也,正言旃荼罗,此云严炽。恶业自严,行持标帜,摇铃持竹為自标故。」玄应音义叁曰:「旃陀罗,或云旃荼罗,此云严炽,谓屠杀者种...

《佛学大辞典》 / 232字 / 49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涅槃经十二曰:「姊云功德天,授人以福,妹云,授人以祸。此二人常同行不离。」功德天又曰吉祥又云。见[耳]条。

《佛学大辞典》 / 58字 / 49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檀越

施主也。

《佛学大辞典》 / 5字 / 49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惑

或云惑,或云烦恼,或云漏,或云垢,或云结。皆為同体异名。天台一家统收一切之妄惑為叁类:一、见思惑,如身见边见等,邪分别道理而起,谓之见惑,如贪欲瞋恚等,倒想世间事物而起,谓之思惑,离此见思二惑即离叁界,声闻缘觉以之為涅槃,菩萨更进而断后之二惑。如此见思,叁乘之...

《佛学大辞典》 / 338字 / 4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以血洗血

谓迷妄诱心,自迷执入迷执无些利益也。杂阿含经十曰:「譬如士夫从而入,从冥入冥。从粪厕出堕粪厕,以血洗血。捨离诸恶还復取恶,凡愚比丘亦復如是。」

《佛学大辞典》 / 66字 / 4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宝积经第四十八胜鬘夫人会之异译也。佛在给孤独园,波斯匿王末利夫人共致书於其阿踰闍国王妃胜鬘夫人称扬佛德。胜鬘得书欢喜说偈,遥请佛来现。佛即现身。胜鬘说说偈讚叹其德。佛為授记。胜鬘復发十弘誓愿,感天花天音。乃至说大乘了义,广明二乘不了...

《佛学大辞典》 / 153字 / 4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阿尾捨

Āveśa,又作阿尾奢。為托人之法。修验者,摄取鬼魅及病鬼使附托於童男,问病之轻重,命之长短,一切之灾祥,以除疾禳祅者名曰阿比舍法。译曰徧入。谓请降天神摄取鬼魅。令徧入於童男之支体也。摩醯首罗天说阿尾奢法曰:「时摩醯首罗告那罗延言:汝当諦听。(中略)若欲知未来...

《佛学大辞典》 / 308字 / 4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八道

此為真言修法最初之法,通於胎金两部者也。十八道念诵次第密记曰:「先洗手,着净衣,悬袈裟,作净叁业叁部神守护身法,观字,变成五股金刚杵,从杵各照身口意业中,由此加持力而叁业罪障速疾消灭,显得叁部诸尊,此即灭身叁口四意叁之十恶而显得叁部诸尊之实义也。已下正為十八道...

《佛学大辞典》 / 3258字 / 4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世假实

大乘勿论。小乘如大眾部化地部经部立现在之法有实体,过去未来之法无实体,故过去未来云者,已有当有之假名也。小乘之萨婆多部立叁世实有法体恒有,谓叁世之法歷然实有,若為无法,则对於过去未来无可起谓為过去谓為未来思想之理。然则云何而立叁世之别?解此者共有四论:一、类之...

《佛学大辞典》 / 616字 / 4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七灾难

七灾难者,谓佛为十六大国波斯匿王等而说也。若国土中,有此七种灾难,当讲读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其难即灭,万姓安乐也。(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一、日月失度难,谓日月失其所缠之度,时序不调。或赤日出,或日出,或二、叁、四、五日出,或日蚀无光,或日轮一重现乃至四...

《三藏法数》 / 453字 / 4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无始无明

胜鬘,本业,起信诸经论谓之无始无明,菩提心论谓之无始间隔,生死流转之根本惑体也。平等法界之理不达,妄隔平等之理性,谓之无明,又曰间隔。是惑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惑之心,隔离理性,故名间隔。依此无明之间隔而生种种之烦恼,作种种之业,受种种之果也。而名之為...

《佛学大辞典》 / 903字 / 4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如来为诸众生但欣生恶死,而不知出离之方,故以二喻之。盖二行止共俱,不相弃舍。亦犹生必有死,死必有生,未尝暂离也。 一、功德天,经云:如有人,入于他舍,主即问言:汝字何等?答言:我身即是功德大天。又问:为何所作?答言:我所至处,能与种种金银等宝。闻已欢喜...

《三藏法数》 / 365字 / 47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白月

又曰白分Śukla akṣ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之名,自月盈至於满之间為白月,称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為分,即Kṛṣṇa akṣa又為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月与后之白月而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分。分或十...

《佛学大辞典》 / 148字 / 4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宝藏

一切之凡夫具佛性,譬之贫之有宝藏也。涅槃经七曰:「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人:我今雇汝,汝可為我芸除草秽。...

《佛学大辞典》 / 214字 / 4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十八祖

台家依付法藏传,从摩訶迦叶至师子尊者,於西天立二十叁祖,若加第叁祖商那和须同时之末田地,则有二十四祖。要皆金口相承至师子尊者而穷尽也(止观一)。然禪家於西天立二十八祖,此说出於慧炬之宝林传,成於明教之传法正宗记。明教以达磨多罗禪经之达磨多罗為菩提达磨之别名,而...

《佛学大辞典》 / 349字 / 47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方广

总為大乘经之通名,别称则十二部经之第十曰方广经。方者以理之方正而名,广者以言词之广博而名。梵语曰毘佛略(Vai ulya,巴Vi ula)。胜鬘宝窟中末曰:「方广者是大乘经之通名也。(中略)理正為方,文富為广。又一乘无德不包曰广,离於偏称方。古注云:真解无偏為方,理包无限...

《佛学大辞典》 / 228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无明

梵语阿尾儞也Avidyā,谓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於法不了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中略)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諦宝业果。」(四諦叁...

《佛学大辞典》 / 161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莲华夫人

杂宝藏经一曰:「过去久远时,雪山有一仙人,名提婆延,婆罗门种。婆罗门法不生男,不得生天。此婆罗门常於石上小便,精气流堕石宕,一雌鹿来舐小便处,便有娠。月满,诣仙人窟下生一子。莲华裹其身,自母胎出,端正殊妙。仙人知是己子,取而蓄养。渐长大,脚蹈地处,皆出莲华...

《佛学大辞典》 / 502字 / 47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遮日光而生之薄色。十二显色之一。俱舍论一曰:「障光明生,於中餘色可见名影。」 又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以譬因缘生之事物。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无量寿经下曰:「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金刚经曰:「一切有為法,如梦幻泡影。」 又以譬物之不相...

《佛学大辞典》 / 155字 / 4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鹿野园

Mṛgadāva,又名鹿野苑、仙人论处、仙人住处、仙人堕处、仙人鹿园、仙人园、仙园、鹿园、施鹿园、鹿林等,在中天竺波罗奈国,佛成道后,始来此说四諦之法,度憍陈如等五比丘,為古来仙人始说法处,故名仙人论处。為仙人之住处,故名仙人住处。昔有五百仙人见王之婇发欲心失神通坠...

《佛学大辞典》 / 697字 / 4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无明之惑。唐华严经二曰:「如来智慧无边缘,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眾生痴心。」金光王童子经曰:「远离诸烦恼,痴云翳除。」

《佛学大辞典》 / 56字 / 4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半託迦

Panthaka,又曰半他迦,槃陀迦,般陀,槃特。罗汉名。译曰路边生,又曰路。有兄弟二人,兄為大路边生,或曰大路。弟為小路边生,或曰愚路。以其皆於路上所生也。兄聪明,弟愚钝,然皆出家,证罗汉果。善见律十六曰:「般陀,汉曰路边生。般陀之母,為大富长者,与其家奴通,逃於...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46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字法

又曰六字供,六字护摩。有二种:一為观音之六字法,依请观音经所说,以六观音或六观音所变之六字明王為本尊而诵念六字章句陀罗尼之修法也。百二十尊法菩萨部载其仪轨。二為文殊之六字法,诵婆计陀那摩之六字真言而祈念文殊菩萨也。百十尊法菩萨部载其方规。

《佛学大辞典》 / 112字 / 4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敬戒

又名八敬法,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如来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许之,盖以正法千年,若度人,则减五百也。阿难叁请,便传八敬法,使向彼说。若能行之,则听出家。姨母顶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缘而正法亦復千载。四分律四十八曰:「佛告阿难,今為...

《佛学大辞典》 / 439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之无子者,又不能為婬者,皆為石。因明入正理论曰:「自语相违者,如言我母是其石。」涅槃经二十五曰:「譬石,本无子相,虽加功力,无量因缘,子不可得。心亦如是,本无贪相,虽造眾缘,贪无由生。」资持记中二之一曰:「石者,根不通婬者。」普灯录五曰:「石舞成长...

《佛学大辞典》 / 125字 / 4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药师如来十二大愿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惟愿演说诸佛名号,及本昔所发殊胜大愿。佛言:东方过此十恒沙等佛土之外,有世界名净琉璃,彼土有佛,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行时,发十二大愿。(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 一愿,愿我...

《三藏法数》 / 1534字 / 4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种不男

法华经云:菩萨不应亲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正谓此五种也。 一、生不男,谓人从生来,男根不满,是名生不男。 二、犍不男,犍谓人以刀去其男根,是为犍不男。 叁、妒不男,谓男根似无,见他行淫,因生妒心,遂或有根,是名妒不男。 四、变不男,谓根能变现也,遇男则变...

《三藏法数》 / 156字 / 45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阿难八不思议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三藏法数》 / 474字 / 45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天帝化鼠

战遮婆罗门,以木盂覆腹,诣佛所。於大眾中,言是佛子。天帝化白鼠,咬断其绳而落木盂,大眾大笑。见[旃遮]条。

《佛学大辞典》 / 46字 / 4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羼提罗

Śaṇḍha,一作扇提罗。新称曰扇搋。译曰石。不具男根者。胜鬘宝窟上本曰:「依外国语四名相滥:一名旃提罗Saṇḍila,此云奄人。二扇提罗Śaṇḍhilā,此云石。叁旃陀罗Caṇḍāla,此云杀狗人。四旃荼罗Candra,此名為月。」

《佛学大辞典》 / 108字 / 44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种不男

不成完全之男性者有五人。有新旧两解。旧译家之解:一、生不男,生来男根不发育者。二、犍不男,以刀去男根者,如阉竪。玄应音义十四曰:「犍又作[打-丁+虔][利-禾+虔]二形,同居言切,字书犍害也,通俗文以刀去阴曰犍。」叁、妒不男,因见他之婬,方有妒心,而根勃发者。四、变不...

《佛学大辞典》 / 424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大空点

依大日经所说,则托於麼,於一切叁昧自在速能成辨诸事。」同疏七曰:「今毘卢遮那宗,寄此五字以明大空。大空是证处,无法可说,故但以圆点表之。」又吽字义显宗记下曰:「凡空点有七种:仰、让、拏、那、麼、佉、也。」餘详[空点]条。

《佛学大辞典》 / 95字 / 4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净饭王千佛父

杂宝藏经一明鹿之缘云:「昔雌鹿咶仙人尿便生端正,迹生莲华。时梵领国王索此為第二夫人,生千叶莲华,叶有千小儿,长大皆為力士,彼时千子者贤劫之千佛是也,父者白净王是也,母者摩耶是也。」

《佛学大辞典》 / 85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母六亲

一、舅,舅者,即母之舅,乃外祖母之兄弟,于己为舅公也。 二、姨,姨者,即母之姨,乃外祖母之姊妹,于己为姨婆也。 叁、兄,兄者,即母之兄,于己为舅也。 四、弟,弟者,即母之弟,于己亦为舅也。 五、儿,儿者,即母之,于己为姊妹也。 六、孙,孙者,即母之孙,乃兄...

《三藏法数》 / 124字 / 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男根之对,之阴部也。為身根之一部分,性之形类、音声、作业、志乐等,异於男性,皆由此根。梵Yoni。

《佛学大辞典》 / 42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须摩提菩萨

Sumati,又作须摩那。菩萨名也。智度论叁十译為妙意。以五百金钱买须罗婆五茎华,供养燃灯佛,受释迦文之记别。智度论叁十五曰:「如须摩提菩萨,见燃灯佛。从须罗婆买五茎华,不肯与之,即以五百金钱得五茎华,犹不与,而耍之而言:愿我世世常為君妻,当以相与。菩萨以供养...

《佛学大辞典》 / 285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金刚歌菩萨

Vajragīti,金刚界叁十七尊中,内四供养菩萨之第叁。是為中央大日如来供养西方弥陀如来心中流出之歌咏叁摩地菩萨也。略出经曰:「由结金刚歌咏契故,得清净妙音。」圣位经曰:「毘卢遮那佛,於内心证得金刚歌咏净妙法音叁摩地智,自受用故,(中略)成金刚歌咏天形菩萨,住毘卢...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3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答摩

Tamas,数论所立自性冥諦叁德之一。為之义,麤之义,赤之义,忧之义,瞋之义,苦之义。见唯识述记一末。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开悟

开智悟理也。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眾生。」八十华严经四曰:「开悟一切愚眾生。」出曜经二曰:「欲化彼人令得开悟。」付法藏传五曰:「尔时马鸣,着白[(畾/(冗-几+互))毛]衣,入眾伎中,自击鐘鼓,调和琴瑟,音节哀雅,曲调成就,演宣诸法苦空无我。时此城中五百王子...

《佛学大辞典》 / 135字 / 43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gha悉曇体文叁十五字中,牙声第四,五十字门之一。大日经曰:「伽(去引)字门,一切法一合不可得故。」文殊问经曰:「称伽字时,是摧稠密无明冥声。」庄严经曰:「唱伽字时,出除灭一切无明厚重翳膜声。」此由Ghaṭana(合)及Ghana(稠密)之语释之也。 又ga悉曇五十字门...

《佛学大辞典》 / 156字 / 43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爱鬼

爱着害人,譬如鬼也。叁教旨归中曰:「羈縻爱鬼。」付法藏传叁曰:「爱罗剎,常欺眾生。」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4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异生

凡夫之异名,凡夫轮迴六道,受种种别异之果报,又凡夫种种变异而生邪见造恶,故曰异生。大日经疏一曰:「凡夫者,正译应云异生,谓由无明故。随业受报,不得自在。堕於种种趣中,色心像类,各各差别,故曰异生也。」唯识述记二本曰:「异有二义:一别异名异,谓圣唯生人天趣。此通...

《佛学大辞典》 / 348字 / 42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白石

优婆毱多依其师商那和修教,若起恶心,则下石,若生善心,则下白石。初多白少,渐渐修习而白平等,至满七日,石都尽,唯有白石。其时商那和修,说四圣諦,即时使得须陀洹道。见付法藏传叁。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42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僧用六物

一、僧伽𥠖,梵语僧伽𥠖。华言合,又云重,谓割之合成而重迭也。此衣于说法时着。 二、郁多罗僧,梵语郁多罗僧。华言上着衣,谓加于安陀会之上也,此衣于入众礼诵时着。 叁、安陀会,梵语安陀会。华言中宿衣,谓于宿睡及作务时着。 四、漉水囊,会正记云。西方用白㲲,东土宜...

《三藏法数》 / 263字 / 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大烦恼

一,贪烦恼,染着為性,生苦為业。二,瞋烦恼,憎恚為性,不安与恶行之所依為业。叁,痴烦恼,於诸理事迷為性,一切诸惑之所依為业。四,慢烦恼,恃己於他高举為性,生苦為业。五,疑烦恼,於诸諦理犹豫為性,能障信心為业。六,恶见烦恼,颠倒推求之恶慧為性,能障善见而生苦為...

《佛学大辞典》 / 255字 / 4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修定叁障

一、沉昏蔽障,谓行人修定之时,沉昏瞪瞢,无所别知,由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名为沉昏蔽障。 二、恶念思惟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不沉昏,而恶念忽起,欲毁禁戒,作诸不善等事,因是障诸禅定,不得开发,是为恶念思惟障。 叁、境界逼迫障,谓行人修定之时,虽无如上沉昏...

《三藏法数》 / 185字 / 41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树提伽在火中生

有大长者,其家巨富,年老无子,忽怀孕,因问六师外道,六师咸言:是而不长命。及其问佛,佛说其為男,长年具德。六师闻之,心生嫉妒,以菴罗卑和合毒药使服之,服已寻死。长者多积薪火葬。是时死尸火烧腹裂,子从中出,端坐火中,犹如鸳鸯处於莲华臺。佛告耆婆,汝往火中抱儿来...

《佛学大辞典》 / 207字 / 41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井中捞月

僧祇律曰:「佛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有城名波罗奈,国名伽尸。於空间处,有五百獼猴,游行林中。到一尼俱律树下,树下有井,井中有月影现。时獼猴主见是月影,语诸伴言:月今日死,落在井中,当共出之,莫令世间长夜冥。共作议言:云何能出?时獼猴主言:我知出法。我捉树枝,汝...

《佛学大辞典》 / 151字 / 4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恒伽提婆

Gāngādevi,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於般若会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品般若七卷,智度论七十五。智度论七十五曰:「问曰:何以名為恒伽提婆?答曰:一切皆有名字為识故,何足求义?有人言:是人父母供养恒伽神得此,故言恒伽提婆。恒伽是河...

《佛学大辞典》 / 129字 / 41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六字文殊法

是亦依真言字数而名之。為婆计陀那摩之六字。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曰:「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訶萨咒曰:,於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徧,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徧,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

《佛学大辞典》 / 115字 / 4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修罗宫悉地

密教有成阿修罗法之悉地,生於彼宫殿之法。陀罗尼集经鸟枢沙摩轨说明彼之咒法。曰:「修罗及仙人等,出迎行者,入内供养。常与甘露饮行者,齿髮皮肤并自脱去,更得新生。其人身形如似金色,持咒人得一千年活,力如金刚。」同千转陀罗尼轨说咒法曰:「其地开而作孔穴,咒佛得入...

《佛学大辞典》 / 145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鬼子母神

為噉人之夜叉,故曰神。

《佛学大辞典》 / 11字 / 40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摩訶摩耶

Mahā-māya,译曰大术,大幻。天臂城释种善觉长者之长,净饭王之夫人,生悉多太子。七日而没,生於忉利天。西域记六曰:「摩訶摩耶,唐言大术。」慧苑音义上曰:「摩耶,此云幻也。」眾许摩訶帝经二曰:「尔时酥鉢罗没駄王,忽於后时妃乃有娠怀。九月诞生一,顏貌端正,诸相具...

《佛学大辞典》 / 363字 / 40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波吒釐子城缘起

西域记八谓初有婆罗门,高才博学,门人数千受业。学徒一日游观,有一书生徘徊悵望。同儔谓曰:汝何忧?曰:盛色方刚,学业未成,顾此忧心弥剧。学徒戏曰:今将求子聘婚,乃假立二人為男父母,二人為父母,遂令坐波吒釐树下。谓婚者树也,採时果,酌清流,陈婚姻之绪。时假父...

《佛学大辞典》 / 374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阿育

Aśoka,旧称阿恕伽。新称阿输迦。译曰无忧。西纪前叁百二十一年顷,於印度创立孔雀王朝之旃陀掘多大王(Chandragu ta)孙也。纪元前二百七十年顷,统一全印度,大保护佛教,使之宣布各地。 王之传,南北各异其趣,北传之阿育王经,阿育王传,谓其母為瞻婆罗国之婆罗门,名曰须...

《佛学大辞典》 / 1771字 / 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中有生缘

欲界之胎卵二生,成中有之当有者,一依於倒心。虽住远方,然由业力所起之眼根,能见生处父母之交会,而起倒心。若為男,则缘母而起男欲,若為,则缘父而起欲。翻此缘二俱起瞋心(男於父起瞋,於母起瞋),时健达婆(谓中有),由起此二种倒见,便谓己身与所爱合,所憎之人不...

《佛学大辞典》 / 144字 / 39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住地

根本之烦恼,能生枝末之烦恼,故名住地。住地之烦恼有五种:一、见一处住地,身见等叁界之见惑,入见道时断於一处,故曰见一处。二、欲爱住地,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重,故表爱之名。叁、色爱住地,色界之烦恼中除见与无明者。其中爱着之咎最重,故独表爱之名...

《佛学大辞典》 / 262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散花天

维摩经会中有一天。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坠。天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

《佛学大辞典》 / 41字 / 39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地断障证真

一、欢喜地断障证真,谓菩萨见诸众生,心堕邪见,皆成障碍,故发起大愿慈心,而修舍行,于内身外财,无所吝惜。由因感果,而登初地,心生欢喜,即断异生性障,而证遍行真如,是名欢喜地断障证真。(异生性障者,性即凡夫之性,障即执着我、法,障于初地功德也。遍行真如者,谓此...

《三藏法数》 / 1483字 / 39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众

一、比丘,梵语比丘,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上乞法以资慧命,下乞食以资色身,净命自活,福利众生,破憍慢心,谦下自卑,以成清雅之德也。(净命者,以清净之食,自活其命也。) 二、比丘尼,梵语尼,华言。大智度论云:尼得无量律仪,故应次于比丘,佛以...

《三藏法数》 / 354字 / 3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毘舍支

毘舍遮之饿鬼也。住於厕。胎藏界曼荼罗外金刚部院南方之饿鬼中。毘舍支在焉。

《佛学大辞典》 / 36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緇衣

紫而浅,非正。若為五方之正色。服之者非法也。僧史略上曰:「并部幽州,则尚色,若服色最為非法也。何耶?是上染大色,五方正色也。问緇衣者何状貌?答:紫而浅,非正色也。」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轮观

地、水、火、风、空名五轮,其种子即之五字也。其形方、圆、叁角、半月、团形,其色黄、白、赤、、青也。各圆满而具眾德,故名為轮。五轮即五智,观之而其观成就,则自身即為五智如来也。又修法之时,欲吾身成為金刚轮,以此五字配於身中五处,而加持吾身,谓之五字严身观。其法...

《佛学大辞典》 / 537字 / 3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梦

智度论六曰:「梦有五种:若身中不调,若热气多则多梦见火见黄见赤;若冷气多则多见水见白;若风气多则多见飞见;又復所梦见事,多思惟念故则梦见;或天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是五种梦皆无实事而妄见。」毘婆沙论叁十七曰:「应说五缘见所梦事: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

《佛学大辞典》 / 291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八部

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叁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大梵帝释为首。盖大梵...

《三藏法数》 / 547字 / 3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妙法莲华经

Saddharma uṇḍarīka,七卷,或八卷,秦罗什译。法华有叁译。此其第二译也。梁僧祐之出叁藏记,隋费长房之歷代叁宝记,丽宋元明之四大藏经目录,明智旭之阅藏知津等,悉记為七卷。独唐智昇之开元释教录记妙法莲华经八卷,註记古本七卷。又玄应师之音义,据八卷本。盖此时既為八卷...

《佛学大辞典》 / 1299字 / 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爱染曼荼罗

此曼荼罗以明王為本尊,四围置意生,计里枳罗,爱乐,意气之四金刚,意生,计里枳黎,爱乐,意气之四金刚,及色声香味之四菩萨,外院置时春、时雨、时秋、时冬,之四菩萨。见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

《佛学大辞典》 / 79字 / 38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二障

烦恼障,智障也。新译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叁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為愚痴迷,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

《佛学大辞典》 / 751字 / 38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如来藏经十喻

為显一切眾生皆有如来藏性而说九喻,合所喻之法称為十喻:一萎花中之佛,二巖树之蜂蜜,叁[禾会]中之秔梁,四不净处之金,五贫家之宝藏,六菴罗果之种,七弊物中之金像,八贫之贵胎,九模中之金像。见大方等如来藏经,名义集五。

《佛学大辞典》 / 97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憍曇弥

Gautamī,巴Gotamī,新称乔答弥。旧称憍曇弥,俱曇弥。瞿曇姓之声。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之称。嘉祥法华疏九曰:「憍曇是姓,翻為泥土,弥者也。」慧琳音义二十五曰:「弥者是声,為是佛姨母,故以声呼之也。」法华玄赞九曰:「梵云乔答摩,此云日炙种,亦云甘蔗种。男声中...

《佛学大辞典》 / 186字 / 38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宾头卢住世因缘

法苑珠林四十二曰:「昔有树提伽长者,造旃檀鉢着络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外道知欲现神通,挑头而去。宾头卢闻是事白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卢即往其舍入禪定,申手取之。依四分...

《佛学大辞典》 / 440字 / 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树提伽往昔给病道人缘

树提伽仓库盈实,金银具足,奴婢成行,无所乏少,其富过国王。一时国王与树提伽同车诣佛所问言:世尊,树提伽是我臣,前身有何功德,而妇家宅过我甚?佛言:树提伽布施功德,现天上受乐也。往昔五百商主,将诸商人齎持重宝,经遇险路,於空山中逢一病道人,给草屋,厚敷床褥,给...

《佛学大辞典》 / 172字 / 3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事相禪师

斥教相区区於观道之禪师,谓為事相禪师。止观七之四曰:「九意不与世间文字法师共,亦不与事相禪师共。」

《佛学大辞典》 / 47字 / 3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罽饶夷

又曰羯若鞠闍Kanyākubja,所谓曲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禪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磨补罗Kusuma 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拏究拨闍。翻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ṣavardhana,王君临此地...

《佛学大辞典》 / 146字 / 3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五精舍

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行者精练之所也。 一、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之名,以其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独,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尝侧金布地,以买只陀太子园,遂名给孤独园。因建精舍奉佛,佛于其中说法也。(梵语只陀,华言战胜。) 二、鹫岭,鹫岭,...

《三藏法数》 / 417字 / 3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十心

有二种:(一)顺流十心,一、无明昏暗。谓诸眾生从无始以来,暗识昏迷,无所明了,為烦恼所醉,於一切法妄计人我,起诸爱见,想计颠倒,起贪瞋痴,广作诸业,由是流转於生死也。 二、外加恶友。谓诸眾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益加惑我,无由开悟而修善业,以是流转於生死...

《佛学大辞典》 / 982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密因

首楞严经之经题曰:「密事密因修证了义。」如来之果德名秘密藏,入此秘密藏之因行云密因。又密者经所说之陀罗尼,是非凡小之所能知,故名密,密即因也。楞严经八曰:「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同义疏八中曰:「叁世果人入秘密藏,以此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行一切行,而非凡圣...

《佛学大辞典》 / 337字 / 36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木兰色

叁种如法色之一。以木兰树皮染成。其色赤而带。行事钞下一之一曰:「余於蜀都亲见木兰树皮,赤色鲜明,可以為染。微有香气,有用作香者。(中略)善见云:善来比丘,瓦钵贯左肩青色,袈娑赤色鲜明(准此木兰色也)。」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36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色之僧衣也。释氏要览上曰:「今禪僧多着黲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衣摄,用墨锭,与杂泥不远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摄,以用铜青板绿杂墨染故。」是叁种如法色之一。参照[袈裟]条。

《佛学大辞典》 / 84字 / 36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叁乘通相五逆

通於叁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叁、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眾,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闍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

《佛学大辞典》 / 342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

文殊化龙

文殊入大海娑竭罗龙宫化八岁龙。诣灵山,使龙於大眾前成佛。见法华经提婆达多品。

《佛学大辞典》 / 37字 / 35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5月0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