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4 条搜索结果

随愿往生

具名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别名普广菩萨,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之第十一卷是也。

《佛学大辞典》 / 44字 / 14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

如是我闻: 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战胜林施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萨众。尔时,世尊于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于先设座,加趺端坐,正念而住。时诸苾刍来诣佛所,顶礼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金刚般若波罗蜜 / 唐三藏沙门义净译 / 5918字 / 143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12日

十二部

修多罗。祇夜。受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为十二部名藏。修多罗者。是一切本一切论法。从如是我闻至欢喜奉行。无问卷数多少。皆言修多罗。祇夜真说偈不重说。受记如释迦如来为弥勒授记。于来世当得作佛。是授...

《法门名义集》 / 275字 / 14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长阿含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身口,则防之以禁律;明善恶,则导之以契;演幽微,则辨之以法相。然则三藏之作也,本于殊应,会之有宗,则异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诵。法相,阿毗昙藏也,...

《长阿含 / 544字 / 14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4日

道行般若

大哉智度!万圣资通,咸宗以成也。地合日照,无法不周,不恃不处,累彼有名,既外有名,亦病无形,两忘玄莫,喟然无主,此智之纪也。夫永寿莫美乎上干,而齐之殇子;神伟莫美于凌虚,而同之𠉌滞;至德莫大乎真人,而比之朽种;高妙莫大乎世雄,而喻之幻梦。由此论之,亮为众圣宗矣...

《道行般若 / 835字 / 14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07日

婆斯仙

六火天之一。位於胎藏界外金刚部之东方,又侍於虚空藏院千手观音之下,或於补陀落山下结草庵奉观音云。赤肉色,仙人形,右持莲华,左持数珠,立左膝,坐於筵。虚空藏院之像,為肉色,苦行仙人形,右手如弹指形,左手持仙杖而立。

《佛学大辞典》 / 92字 / 139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

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失译。一卷。

《佛学大辞典》 / 22字 / 138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九种大禅

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菩萨既凭弘誓利益众生,则当进修深广大行。然深广之行,莫若禅定。言禅,则一切皆摄。所谓若诸菩萨成道,转法轮,入涅槃,胜妙功德,思惟修法,利生方便,皆在其中。是故说此九种禅定之相也。(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一、自性禅,谓于菩萨藏,...

《三藏法数》 / 2473字 / 138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五种说人

佛法有五种能说之人也。(一)佛,佛弟子,仙人,诸天,化人也。大智度论第二所谓「佛法有五种人说:一佛自口说,二佛弟子说,叁仙人说,四诸天说,五化人说。」是也。净影无量寿义疏卷上所谓「起说不同,凡有五种,如龙树说:一佛自说,二圣贤说,叁诸天说,四神仙等说,五变化...

《佛学大辞典》 / 295字 / 13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说阿弥陀之异名。此為一切诸佛护持忆念之,故名。同曰:「汝等眾生,当信是称讚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

《佛学大辞典》 / 54字 / 136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不修外道

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闍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為冥諦涅槃。注维摩叁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

《佛学大辞典》 / 180字 / 136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佛说毒喻

昔者有一家,家喜行毒——一行毒已,家中得富,宿命罪福,自令其然——一国恶之,不敢往来与共从事,畏见危害。一国远之,行求子妇,无肯与者,各各相令:“此行毒家,世之最恶,不顺义理,欲害人命。设与婚姻,行毒无处,反来危人,是故远之。犹离剧贼,贼与人斗,手拳相加,尚有强弱...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65字 / 13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光华梵志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千二百五十菩萨,无央数人。于时众人无央数千,皆来集会在于佛所,悉下须发行作沙门,各自与五百群从,修治道德,精进不懈,成得神通,生死根断,普获道证,周旋十方,济度众生。阿难白佛:“此等众学,宿有何行、本修何德,...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702字 / 133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六根功德

六根功德者,六根所具之功德也。而此功德,虽具于六根之内,而涉乎世界而成。故有一千二百之数量,所谓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叁世四方,宛转十二,流变叁迭,一十百千是也。(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也。四方者,东西南北也。宛转十二者,以四方涉叁世,叁世涉四方,而成十二也...

《三藏法数》 / 737字 / 13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持戒十种利益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坚守护持,则获此十种利益也。(梵语菩提,华言道。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一、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慧性明了,一切智行,一切誓愿,无不满足也。 二、如佛所学,谓佛初修道时,以戒为本,而...

《三藏法数》 / 452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佛说舅甥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佛告诸比丘:“乃昔过去无数劫时,姊弟二人。姊有一子,与舅俱给官御府织金缕、锦绫罗縠,珍好异衣。见帑藏中琦宝好物,贪意为动,即共议言:‘吾织作勤苦不懈,知诸藏物好丑多少,宁可共取用解贫乏乎!’夜人定后,凿作地窟...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364字 / 132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十门释

唐清凉国师将欲解释华严大,故先总启十种义门,列于前,悬谈一大意,使知教法兴起,有所自来。然圣人言不虚发,说必有由,非大因缘,莫宣斯典,故第一论教起因缘。因缘既兴,有所起教,不出叁藏十二分教,故第二论藏教所摄。然藏教皆通权、实,今拣权取实,唯圆教收,故第...

《三藏法数》 / 2102字 / 132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佛说野鸡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有大丛树。大丛树间,有野猫游居。在产日不食,饥饿欲极,见树王上有一野鸡,端正姝好,既行慈心,愍哀一切蚑行喘息人物之类。于时野猫心怀毒害,欲危鸡命,徐徐来前在于...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242字 / 13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与中阿含四十五,心同本。说心意之相。

《佛学大辞典》 / 29字 / 130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佛说意经》

九次第定

四禪,四无色,及灭受想定(亦云灭尽定),九种之禪定,不杂他心,次第自一定入於一定之法也:一、初禪次第定。二、二禪次第定。叁、叁禪次第定。四、四禪次第定(已上名色界四禪天之根本定)。五、空处次第定。六、识处次第定。七、无所有处次第定。八、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已上...

《佛学大辞典》 / 293字 / 130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佛说舍利弗般泥洹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中。尔时贤者舍利弗在那罗聚落,得疾困劣,寝在于床,与诸贤者沙弥俱。于时舍利弗,寻般泥洹,侍者谆那供养奉事,如法已讫,取钵衣服,就王舍城。到竹树间,已日昳时,从燕处起,取钵衣服,至阿难所。稽首足下,退坐一面,谆那沙弥白阿难曰:...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203字 / 12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一向出生菩萨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一卷。隋闍那掘多译,摄於秘密部。对舍利弗说所谓入无边门之陀罗尼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284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佛说一向出生菩萨经》

佛说孤独

昔有一人,幼少孤苦,独一身居。种作广田,益有犁牛,得收五谷,乳酪醍醐,众果菜茹不可限量,供给远近诸食之者,往来每与穷困,名德流布普通十方。时说众喻解悟其意,当得伴党独不可谐,众人咸来皆共居止,在其人边居家遂多,更立城邑。取妇生子,子大众多,父转年大,教告诸子:...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82字 / 12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涅槃相

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灭之相也。佛八十年间教化眾生,化缘既尽,於中天竺拘尸那城跋提河边沙罗双树之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毕,头北面西,右胁而卧,逆顺入於四禪定四空定及灭尽定,又超越入於诸禪定,终於第四禪定入灭。时二月十五日之中夜也。尔时四边双树开白花,如白鹤群...

《佛学大辞典》 / 391字 / 126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大乘九部

谓佛所说大乘诸,无因缘、论议、譬喻之叁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说大法,不假因缘;唯谈圆理,故绝论议;独显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诸,唯存方广等九部也。别论虽尔,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无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修多罗,梵语修多罗,华言契。契者,上契诸佛之...

《三藏法数》 / 852字 / 124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名字功德品第三

尔时如来复告迦叶。善男子。汝今应当善持是文字章句所有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名生四趣者。无有是处。何以故。如是典乃是无量无边诸佛之所修习。所得功德我今当说。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菩萨摩诃萨云何奉持。佛告迦叶。是名为大般涅槃。上语亦善。中...

《大般涅槃》 /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 / 613字 / 121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11月05日

佛说堕珠着海中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时诸比丘,于讲堂上坐共议言:“我等!世尊从无数劫精进不懈,不拘生死五道之患,欲得佛道救济一切;用精进故,超越九劫,自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吾为蒙度,以为桥梁。”时佛遥闻比丘所议,起到讲...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25字 / 120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

尔时释迦牟尼佛在净居天宫。告诸宿曜游空天众九执大天。及二十八宿十二宫神一切圣众。我今说过去娑罗王如来所说。炽盛光大威德陀罗尼除灾难法。若有国王及诸大臣所居之处及诸国界。或被五星陵逼。罗睺彗孛妖星。照临所属本命宫宿及诸星位。或临帝座于国于家及分野处。陵逼之时。或...

佛说炽盛光大威德消灾吉祥陀罗尼》 /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诏译 / 795字 / 119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4月02日

佛说毒草

昔者一国,有大丛树,树木参天,无折伤者。中有树神,明达义理,出入行节,与众不同。四方来趣,历树木,时树神悦豫恣人所欲,采果薪草,不以为恨,荫凉泉水,服者大安。时有一鸟,他方口含弊恶毒草,飞过此树,因投其上,适堕上枝,毒侵其树,寻枯过半。时丛树神,心自念言:“...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578字 / 117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鹿母

佛言:“昔者,有鹿数百为群,随逐水草,侵近人邑,国王出猎,遂各分迸。有一母鹿,怀妊独逝,被逐饥疲,失侣怅怏。时,生二子,舍行求食,茕悸失错,误堕猎者弶中,悲鸣欲出,不能得脱。猎师闻声,便往视之,见鹿心喜,适前欲杀。鹿乃叩头,求哀自陈:“向生二子,尚小无知,始自蒙...

佛说鹿母 /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 / 3514字 / 11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如来功德六种相

功德者,如来万行之因,法身之果德也。为令众生如佛修行,皆得成就无上道果,故说六种相也。 一、圆满,谓诸如来万行具足,种智圆明,于世间、出世间一切功德皆悉成就;超过声闻、缘觉、菩萨之上,故曰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无垢,谓诸如来由证...

《三藏法数》 / 302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十二头陀行

梵语头阤,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活,以求无上正真之道,故有十二种之行焉。(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住阿兰若处,梵语阿兰若,华言寂静处。谓比丘当住于空闲寂静之处,身离愦闹,心离欲尘,永绝攀缘,求...

《三藏法数》 / 1001字 / 11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女人求愿

昔者菩萨,身为女人,厥婿禀气凶愚妒忌,每出商行,以妻嘱邻独母,母奉佛戒为清信行。时佛入国,王逮臣民靡不受戒,独母闻,还为妇说之。妇喜叹曰:“斯即无上正真道.最正觉者也。”从母闻佛,即遥稽首。斋日母曰:“可往听化乎?”妇喜曰:“可。”寻之城外,忽存婿妒,怅然不悦,旋...

《六度集 / 834字 / 115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一实境界

一实境界者,即一实相之理也。不变不异,无灭无生,自性清净,离虚妄相,犹如虚空,平等普遍,诸佛众生无二无别也。

《三藏法数》 / 58字 / 115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弥勒

Maitreya,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諦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口履]曳。菩萨之姓也。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或言阿逸多為姓,弥勒為名。生於南天竺婆罗门家。绍释迦如来之佛位,為补处之菩萨。光佛入灭,生於兜率天内院。彼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佛学大辞典》 / 618字 / 1148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遮罗国王

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命曰:“尔归女宗,以求有嗣之术,还吾不尤也。”后泣辞退,誓命自捐,投陨山险,遂之林薮。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怆然愍之,忽尔降焉,以器盛果授之曰:“姊,尔吞斯果,必有圣嗣,将为世雄。若王有疑,以器示...

《六度集 / 1534字 / 114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

佛说所欣释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所欣释子,多所游至,出入无节,所诣门族,不可称计。或晨、或冥、或早入冥出。于时阿难、优陀、薄拘卢等,合会一处,谓所欣释子曰:“贤者!何为而多行来不知时节,何不时出时入?所诣之处,不自节量?”所欣释子...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867字 / 114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半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剎闻前半偈,欢喜而更欲求后半。罗剎不听。乃约捨身与彼。欲得闻之。故谓為雪山之半偈,亦曰雪山之八字。心地观一曰:「时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摄心勇猛勤精进,為求...

《佛学大辞典》 / 141字 / 114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圣种性有十地菩萨

自此已后是出间圣人之位。初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故地持论云。初证圣处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二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

《法门名义集》 / 831字 / 114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叁百矛

犹言叁十棒也。指数多而云。杂阿含十四曰:「彼王治罪,劙以叁百矛。」梵网下曰:「菩萨闻外道恶人以恶言谤佛戒时,如叁百鉾刺心。」涅槃十一曰:「我寧以身受叁百鉾,终不敢以毁戒之身受於信心檀越床卧具。」

《佛学大辞典》 / 93字 / 112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十一面观音

六观音之一。具十一个顏面之观音也。依叁部轨,其影像有叁种,一耶舍崛多译之十一面曰:「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栴檀作观世音像,身长一尺叁寸,作十一面,当前叁面作菩萨面,左厢叁面作瞋面,右厢叁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顶上一面作佛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

《佛学大辞典》 / 608字 / 112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八不中道

又曰:八不正观、八不中观。中道,就所作之理而言。正观中观,就能证之智而言。又对於偏,谓之中。对於邪,谓之正。叁论宗以之為至极之宗旨。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之八句四对也。反之则為生灭断常,一异去来,谓之八迷。又曰:八计,不门虽无量,今姑寄...

《佛学大辞典》 / 1774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第一义

第一义者,即无上甚深之妙理也。其体湛寂,其性虚融,无名无相,绝议绝思。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是也。(无声字者,谓离语言、文字之相也。)

《三藏法数》 / 72字 / 111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二十重华藏庄严世界海

谓此世界,住在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无穷也。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此微尘数风轮,最在上者,名殊胜威光藏,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此香水海出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此世界海,住在其中,四方均平,清净坚固,金刚轮山,...

《三藏法数》 / 1802字 / 111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十度各叁行

度者,超度也。谓此十度各有叁种殊胜行门,菩萨修行此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越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证无上菩提。(梵语涅槃,华言灭度。梵语菩提,华言道。) 一、施度叁行,此施度有叁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

《三藏法数》 / 877字 / 111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七佛通戒偈

谓之通戒或略戒。诸佛出世之初,因弟子清净,不须别制戒禁,但以一偈通為禁戒,故曰通戒或略戒。即七佛各有一通戒也。增一阿含四十四十不善品,谓第一毘婆尸佛偈(百岁中但说一偈):忍辱為第一,佛说无為最。不以剃鬚髮,害他為沙门。第二式詰佛偈(八十年中但说一偈):若眼见...

《佛学大辞典》 / 483字 / 109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文殊

Mañjuśrī,文殊师利之略,旧称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新称曼殊室利。新旧有六译:无量寿、涅槃曰妙德,无行曰妙首,观察叁昧,大净法门曰普首,阿目佉、普超曰濡首,无量门微密、金刚瓔珞曰敬首(以上旧译);大日曰妙吉祥、文殊或曼殊,是妙之义;师利或室利,...

《佛学大辞典》 / 518字 / 109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海龙王

佛说海龙王,四卷,西晋竺法护译。佛為海龙王说大乘之深义,於龙王龙女,阿修伦等与记别者。

《佛学大辞典》 / 39字 / 108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观世音菩萨授记

又云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至菩萨授记,一卷,宋曇无竭译。佛在鹿苑為华德藏菩萨说如幻叁昧已,放光照安乐世界,观音势至二大士来,佛说其过去发心之因,并授补处成佛之记。

《佛学大辞典》 / 72字 / 108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分别功德

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劫数长远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祇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

《添品妙法莲华》 /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共笈多译 / 3178字 / 108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7月30日

涅槃

有小乘大乘之二部,小乘之涅槃,西晋白法祖译,佛般泥洹二卷,东晋法显译,大般涅槃叁卷,失译,般泥洹叁卷,是為同本异译,说八相成道化身之释迦,於拘尸那城入涅槃前法之状者。是化身佛之实录也。其他中阿含中有涅槃。说可得涅槃之观行。大乘之涅槃,西晋竺法护译佛...

《佛学大辞典》 / 586字 / 1077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

佛说五百幼童

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及诸菩萨俱。尔时,五百幼童行步游戏,同心等意,相结为伴,日日共行,一体无异,一日不见,犹如百日,甚相敬重。彼时一日俱行游戏,近于江水,兴沙塔庙,各自说言:“吾塔甚好,卿效吾作。”其五百童虽有善心,宿命福薄。时于...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491字 / 107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诸佛心印陀罗尼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兜率陀天众宝庄严菩萨宫殿曼拏罗中,无数菩萨相好庄严,知法真际诸如来子,皆从种种佛刹土来,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大众言:“诸善男子!有陀罗尼,名佛心印,恒河沙等如来所说。我今利益兜率天人,为令获得相应快乐。若善男子受持、读诵、...

《诸佛心印陀罗尼》 /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 / 1025字 / 1075 浏览 / 更新时间:2023年03月23日

一食

一食者,世间分段之食也。若能于此一食,了达叁谛,即成法食。然后运平等心,上供诸佛,中奉贤圣,下及六道,等施无别。云:以一食施一切。是也。(叁谛者,真谛、俗谛、中谛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三藏法数》 / 101字 / 107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弥勒六部

弥勒下生,弥勒来时,弥勒下生成佛,弥勒大成佛。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弥勒下生成佛(此与上第叁雷同,疑有误,未敢擅改)之六部也。是等典专说关於弥勒菩萨者。

《佛学大辞典》 / 75字 / 1069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五味

佛於涅槃说乳等五味时,以醍醐味比涅槃。天台大师因之定如来所说一代圣教之次第,一以比五时教之次第而生,一以比机之次第淳熟。是曰约教相生约机浓淡。一、乳味,初自牛出者。譬佛於牛,佛初说华严,如牛之乳。此时二乘之机未熟,至為淡泊,復如生乳。二、酪味,取自生乳者...

《佛学大辞典》 / 504字 / 1056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7日

佛说比丘各言志

闻如是: 一时佛游於越祇音声丛树,与尊比丘俱——一切圣贤,诸通已达,皆悉耆年——其名曰贤者舍利弗、贤者大目连、贤者迦叶、贤者阿那律、贤者离越、贤者邠耨文陀弗、贤者须菩提、贤者迦旃延、贤者优波离、贤者离垢、贤者名闻、贤者牛呞、贤者罗云、贤者阿难,如是之比,大比丘众...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2567字 / 1052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佛说分卫比丘

闻如是: 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有一比丘,普行分卫,一一次第,入淫荡家舍。于时淫女,见比丘入至其家舍,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寻而奉迎,稽首足下,请入就座。又问:“比丘!仁从何来?”比丘答曰:“吾主分卫,故来乞丐。”于时女人,即为施设肴馔...

《生 /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 1162字 / 1051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5日

一因

一因者,谓圣凡平等之理体也。盖此理体,诸佛众生皆性本具,初无增减。然诸佛悟之而成妙果,众生迷之而流转诸趣。若全此一因,而修圆顿之行,则能超出叁乘所修之因,而证一乘之果也。(叁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三藏法数》 / 99字 / 1033 浏览 /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08日

梵摩皇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汝等修德奉行众善,必获景福。譬如农夫宿有良田,耕犁调熟,雨润和适,下种以时,应节而生。芸除草秽,又无灾害,何惧不获?昔我前世未为佛时,心弘普爱,愍济众生,犹若慈母育其赤子,如斯七年,仁功勋着。寿终,魂灵上为...

《六度集 / 479字 / 1030 浏览 / 更新时间:2022年06月27日